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案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案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案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案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沈抚新城高湾中学教案

学科:思想品德课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师:赵一迅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目标: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知识目标:掌握再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保护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的意识。

板书设计: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求助有路——非诉讼手段维权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

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

2、敢打官司——诉讼手段维权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勇敢地状告侵权者

3、善于斗争

1)为什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怎样与侵权行为做斗争——要既勇敢又机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学生主持,复习上节课相关的内容。约4分钟.

二、激趣导入:案例导入。约1分钟。

三、自学与交流:约20分钟。

1. 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 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各

是什么?

3. 社会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4.理解非诉讼和诉讼的含义。

5.知道诉讼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含义。

6.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7.当我们面对歹徒行凶时,你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四、集中汇报:约10分钟。

1、提出自主学习与交流中的疑问,集体解决。

2、以抽签或抢答等方式汇报学会的知识,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解决出现的问

题。

五、小结与质疑:

六、当堂检测:判断:(每小题1分,共分10分,时间约5分钟。)

1. 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诉讼。()

2. 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是打官司。()

3. 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手段是诉讼。()

4.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揭露

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5.“民告官”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6.我们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大人的事,不包括我们青少年。()7.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勇敢地与其斗争,即使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也要不惜硬拼,绝不能放过他们。()8.行政诉讼是非诉讼手段。()9.诉讼和非诉讼都要到人民法院。()10.法律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也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定稿)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定稿)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说课稿 旌德二中许林海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二框题。对应的课标内容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学法用法”: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了法律的尊严,本课既是第七课的合理延伸,又是对第七课知识的升华,是学习法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课有两个框题,其中第一框题是第二框题的基础,第二框是第一框题的延续和提升。本框题的落脚点是要学生“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具有重要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不可能随时随地地保护未成年人,学生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保护,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因此本节课实践性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有限,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都较缺乏,对日常生活中违法侵权行为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有时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既能保护自己,又能维护权益,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敢于、善于与违法侵权行为作斗争。 2、能力目标:培养求助能力,树立起维权意识,初步具备善于斗争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求助机构,懂得维权手段和途径及善于斗争的一些技巧,知道诉讼的三种类型。 四、说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意识,懂得各种维权途径和方法。(理由: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受到伤害,而面对侵害,常常无所适从。) 难点:培养敢于斗争的意识及善于斗争的技巧。(理由:在日常生活中七年级学生对违法侵权行为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也难以做到坚决有效的斗争。) 五、说教法、学法

安全教案 八年级上册 《生命生活与安全》第六课 保护自己

第六课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争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电话号码。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初步理解法律的规定与意义,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增强学习与体质锻炼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身体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找到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教具:漫画、案例资料、影音文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电影《小鬼当家》宣传海报。 教师:大家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叫什么吗? 学生:《小鬼当家》。 教师:谁能评价一下片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子。 学生:机灵、勇敢、足智多谋等。 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保护自己的孩子,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

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陷入被动,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板书) 讲授新课: (一)提高警惕──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板书) 出示资料,情景一:通过上网聊天,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己。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 教师: 1、你喜欢上网聊天吗? 2、小燕家为什么被盗? 3、上网交友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各有道理,同学们猜测一下小燕家被盗了她心情会是怎样? 学生:沮丧、后悔。 教师:小燕带着这样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继续来关注。 出示资料情景二:小燕心情差极了,她穿上了新买的吊带衫和心爱的超短裙,决定独自出远门去姥姥家过暑假。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小燕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这时,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停在她身旁,车上的男青年问:“我可以帮你吗?”小燕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怎么走?”“正好同路,我送你。”男青年拿起小燕的旅行包,给了她一个头盔。摩托车载着小燕驶向前方…… 教师:1、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给故事编个结尾。 2、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你想对小燕说些什么? 教师:对于女同学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 过渡语:即便我们处处提防,也难免会受到各种侵害,那么在不法侵害发生时我们又要如何应对呢?我们不妨还是从小凯文身上学习一些经验。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第2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新人教版

法律护我成长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知道诉讼的三种方式。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斗争 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动画片《我要上学》讲述小芳和妈妈的遭遇,引出课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 2.知道诉讼的三种方式。 3.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学会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二)自学、合作探究“求助有路”: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对第一部分进行自学,之后小组之间交流、解疑,回答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归纳。 1.请认真阅读教材P108—110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自学3分钟后,小组内交流2分钟) (1)小芳父亲不给抚养费,她首先可以怎么办?如果不行,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 (2)工厂任意开除小芳母亲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小芳妈妈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 (3)以上这些求助方式属于哪种维权手段?有什么优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归纳:权利被侵害,我们可以首先跟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不成,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等多个部门进行求助,通过投诉、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这些都属于非诉讼方式。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的浪费。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3课时善用法律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 2.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3.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提示:依据法律,根据事实。保安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和名誉权。超市的保安不是执法人员,无权搜查他人的身体,其搜身行为损害了小华的人格尊严。 本案中,是由于超市的过错引起报警器鸣叫,保安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的行为;主观上明知没有权利搜查而实施搜查行为,因此有过错;保安的行为造成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受损,且损害和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依照我国民法总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侵犯消费者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教师过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3课时:善用法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一)依法维权 1.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 2.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村民却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示:镜头一中的王某以暴制暴,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镜头二中的农民依据合同法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3.讨论:两个案件中的当事人同样遇到了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积极维护权利,却是截然不同的维权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没有依法维权,按照法律办事。 教师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救助帮维权 1.阅读教材P58—59“阅读感悟” 2.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 提示: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了解学习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的工作、律师的职责、公证员、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寻求国家救济的做法。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课标依据:“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知道法律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保护自己的几种方法。 2 (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3 (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各组交流集体归纳教师指导整理归纳巩固反馈 四、教学准备 (1)收集相关案例,提出问题。 (2)查阅相关法律书籍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对我们未成年人给予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但是这些都是外界对我们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我保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讲授新课 一、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 (一)多媒体出示案例 问题1: 一名学生发现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摆着自己的照片,她很吃惊,因为照像馆从来没有与她谈过这件事,她问我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肖像权? 问题2: 一名学生骑自行车去看电影。到了电影院门口,他把自行车锁好放在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交了两角钱的存车费。看完电影去取车,发现车没有了。他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3: 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田某完成学业,后被告知学校没有他的学籍,因此不能为其发毕业证书。这下他可慌了神儿。 问题4: 一名初三学生放学后,骑车回家,因天黑没有路灯,一不留神摔倒在正在施工的沟里,造成左手臂骨折。他想去找施工单位理论,妈妈说:“是你不小心,怪谁?” 问题5: 酷爱运动的陶陶自己到超市买了双运动鞋,谁料刚穿两天,鞋就开裂了。陶陶拿着超市的小票,要求退换。超市负责人以鞋已穿脏为由,不能换。陶陶失望极了。

我会保护自己了教案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我会保护自己了 活动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受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制约,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遇到事情的时候容易慌张害怕,缺乏正确的保护自己的常识。本次心理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一年级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遇事不慌、冷静思考的心理素质。 2、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自救常识。 活动准备:故事:《聪明的小公鸡》、多媒体课件 适合年级: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思考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聪明的小公鸡》,大家要仔细听,老师一会还有问题要问你,好吗?) 课件播放故事:《聪明的小公鸡》 有一天,天气很好,公鸡出来玩,他一边唱歌一边走。狐狸发现这只漂亮的公鸡,就跟在后面。公鸡走了一阵,也发现了狐狸,就问:“狐狸大哥,你为什么总跟着我?”狐狸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公鸡心里很害怕,但它壮着胆子说:“我后面还有一只狼狗,他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玩吧”狐狸一听,连忙说:“那我改天再来找你吧!”说完,夹着尾巴逃走了! (故事讲完了,老师想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想好后举手回答) 1、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 问题一、狐狸为什么夹着尾巴逃跑了? 问题二、狼狗是公鸡的好朋友吗? 问题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学习小公鸡? (学生自由答:遇到坏人时、迷路时、遇到麻烦时……) 2、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师总结:小公鸡是一只聪明的小公鸡,对于自己的安全问题从不放松警惕。而且遇到危险还能够沉着、冷静、勇敢、机智,最终,吓跑了坏人。当遇到麻烦时你也要像小公鸡一样,不要慌张害怕,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真实的事件 二、案例分析 1、多媒体出示案例: 案例一:1一天下午5时许,小姿在自家楼下玩耍时,周某在小区遇到小姿,便以买零食给她吃为诱饵,将小姿骗到一个公园后抛弃,当晚再独自回到小区对小姿的爸爸实施勒索。 (看了以后,你想对小资说什么?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分析与提醒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小孩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和邀约,也不跟随陌生人搭车。一定要记住有麻烦拨110,牢记家中的地址、电话,以及爸爸妈妈单位的电话,以免走失。 留心对家周围标性建筑的认识,在与家人走散时,找警察、门卫、保安叔叔帮忙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要求学生知道法律的特征;了解法律对于生活的作用等。 教材分析: 本课时通过法律与道德及其他行为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作用。学情分析: 法律是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触及的一个词,对学生而言,并不 陌生。但很多学生对于法律的理解比较片面,一则认为法律就是一种规范;二则认为法律离我们很远。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才使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因而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而且也有助于约束学生的行为,防止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3.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重点难点】 重点:法律的作用; 难点: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基本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法制动漫视频、学生参与活动图片导入。 生成问题: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如何而来的。(小组合作探究、发言)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讲授新课】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混乱的十字街头: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当时你有何感想?怎样才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交流探讨)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探究活动二:法律与道德等规范的区别 (学生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三个情境,探讨):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七年级政治下册 8.2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 新人教版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例。 讲授新课: 1、用第一人称的途述,将一则家庭暴力、孩子受到虐待的案例,呈现出来:我叫刘丽丽,今年14岁,爸妈离婚后,随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经常赌博,且经常打孩子,我告诉了奶奶,奶奶叫我不要说,因为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不光彩。 思考:你认为应不应该听奶奶的话?学生辩论 继续案例:我没说,但爸爸更残忍了,经常无缘无故地打我,旧伤未好又添新疤。 教师提醒:这就是家丑不可外扬的结果。从事件中可以看出,碰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敢于斗争,软弱和沉默只会使侵害人变本加厉。 继续案例:他为什么这样?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寻找维权途径和维权机构 途径:协商——投诉——上诉(打官司)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 继续案例:我去找妈妈,妈妈让我给妇联写信,希望你们能帮帮我。 2、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归纳,得出关键是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是否有勇气。 3、案例:中学中80%的学生诉说身边存在“校园抢劫、敲诈”现象,18%的学生诉说自己曾遭遇过,但真正告诉老师、家长,寻求保护的却很少,因为怕遭到报复,所以决定“自认倒霉”。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归纳:勇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四情景:初中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 学生思考对策,要用机智摆脱。 结果:利用胡同转悠,并最后把坏人带来了派出所。 三、老师可以提供自我保护八要领,供学生参考。 四、设置场景:突发事件,请学生讨论如何解决。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1、面对社会中有些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和现象,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敢于斗争。 2、人生AB剧的设计体现了悬疑性,也给教学过程一个不可预测的发展,如何应对教学中发生的意外结果,教师必须要做好应对准备。 “践行道德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 主题探究活动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寻找资料,了解有关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并使之结合在课堂教学中。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材分析: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由“求助有路”“敢打官司”两目组成,介绍了非诉讼手段、诉讼手段等维护权益途径以及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的方法等内容。 第一目:“求助有路”。 主要介绍运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通过13岁女孩小芳要求上学遭到继父拒绝的案例,指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请求相关的机构给予帮助,从而引出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课文还列出了一些能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列出了一些可以反映情况、寻求帮助、解决争议、处理问题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 第二目:“敢打官司”。 主要介绍运用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通过小苗在学校擦日光灯时不小心摔伤并致残以诉讼的途径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引出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诉讼手段,并介绍了诉讼的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学生可以大致了解三种诉讼适用的范围。最后,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以消除学生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如以为打官司是丢脸的事),鼓励他们勇敢地状告侵权者,因为这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

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最后课文告诉学生应当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然后,通过中学生小平遇上小痞子的案例,告诉学生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接着,以女学生小娅智斗小流氓的事例告诉学生,对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既勇敢又机智。最后,设计了一个活动来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坚决有效的斗争。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安排:1课时

《法律保护你我他》教案1

《法律保护你我他》教案 “法”在我身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2、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 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电视、查资料等方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及法律法规。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新课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据。 二、看图学文明理。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他法律法规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内容更加具体。 2、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法律息息相关。你知道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呢? 三、汇报资料,了解“法”就在我们身边。 1、简单说说自己是怎么搜集资料的,都有哪方面的法律法规。 2、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成果,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 (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8.2善用法律保护自己word教案(9)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材分析: 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由“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三目组成,分别介绍非诉讼手段、诉讼手段等维护权益途径以及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的方法等内容。 第一目:“求助有路”。 主要介绍运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通过13岁女孩小芳要求上学遭到继父拒绝的案例,指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请求相关的机构给予帮助,从而引出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课文还列出了一些能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列出了一些可以反映情况、寻求帮助、解决争议、处理问题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 第二目:“敢打官司”。 主要介绍运用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通过小苗在学校擦日光灯时不小心摔伤并致残以诉讼的途径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引出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诉讼手段,并介绍了诉讼的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学生可以大致了解三种诉讼适用的范围。最后,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以消除学生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如以为打官司是丢脸的事),鼓励他们勇敢地状告侵权者,因为这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第三目:“善于斗争”。 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样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等内容。本目首先告诉学生应当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然后,通过中学生小平遇上小痞子的案例,告诉学生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接着,以女学生小娅智斗小流氓的事例告诉学生,对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既勇敢又机智。最后,设计了一个活动来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一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一年级) 第一课走近法律 第二课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第三课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第四课遵守公共秩序 第五课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课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第七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第八课文明安全行 第九课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课《小学生知法守法》

第一课走近法律 教学内容: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二、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

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新学: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 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一幕: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

教案《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 大盛中学张泽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未成年人既要敢于又要善于与违法犯罪做斗争。 教学难点 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 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保罗国际欺诈消费者、价值139万宝马车路边自燃、农民工讨薪。 教师提问:他们应该如何维权? 社会是复杂的,我们难免受到伤害。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的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新课讲授 记得俄国伟大的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3.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播放FLASH动画《民工也懂法》。这样做行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民工这样维权是因为他们知道的法律知识较少。那怎么办呢?你能向他们推荐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吗? (一)民工学法 自学探究(学生自学教材108-109页) 问题1:你能向农民工推荐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吗? 问题2:你知道下列情况应到什么机构吗? 咨询法律条文应该到;打官司需要找; 财产公证需要去;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可以到。 在这些机构的帮助下,农民工开始了维权之路。 (二)民工用法 农民工的维权日志:

初中七年级政治: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Use the law to protect yourself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材说明:本教案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政治科目,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让学生学会如何成长与做人,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促进全面发展和提高。内容已根据教材主题进行配套式编写,可直接修改调整或者打印成为纸质版本进行教学使用。 教案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刘秀洪 一、知识结构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求助有路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的常用手段 敢打官司打官司是最有效的手段 诉讼的三种类型 善于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违法行为做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保护自己的几种方法。 2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各组交流集体归纳教师指导整理归纳巩固反馈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基础、存在的问题,归纳分类。 (2)准备相关案例,案例以问题方式呈现。 (3)制作教学课件,提供相关网站、相关法律书籍、资料等。 2学生准备。 (1)收集相关案例,提出问题。 (2)查阅相关法律书籍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对我们未成年人给予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但是这些都是外界对我们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我保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讲授新课 一、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定稿)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说课稿 旌德二中许林海 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二框题。对应的课标内容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学法用法”: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了法律的尊严,本课既是第七课的合理延伸,又是对第七课知识的升华,是学习法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课有两个框题,其中第一框题是第二框题 的基础,第二框是第一框题的延续和提升。本框题的落脚点是要学生“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具有重要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不可能随时随地地保护未成年人,学生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保护,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因此本节课实践性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有限,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都较缺乏,对日常生活中违法侵权行为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有时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既能保护自己,又能维护权益,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敢于、善于与违法侵权行为作斗争。 2、能力目标:培养求助能力,树立起维权意识,初步具备善于斗争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求助机构,懂得维权手段和途径及善于斗争的一些技巧,知道诉讼的三种类型。 四、说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意识,懂得各种维权途径和方法。(理由: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受到伤害,而面对侵害,常常无所适从。) 难点:培养敢于斗争的意识及善于斗争的技巧。(理由:在日常生活中 七年级学生对违法侵权行为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也难以做到坚决有效的斗争。) 五、说教法、学法在教案过程中,我坚持以问题、活动和探究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所以,我主要采用合作交流法、情景体验法、分析讨论法等,让学生在分析、体验、合作、分享的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动生成

善用法律 优秀教学设计

善用法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法律救助的机构等常识。 (2)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对善于斗争的理解和认识。 (4)青少年要弘扬法治精神,自觉守法、遵守法律,做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2.能力目标: (1)提高对依法维护权益,求助法律救助渠道或途径的认识。 (2)能够对法律救助机关或方式有所认识。 (3)面对违法犯罪,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对法律救助常识的认识,热爱这些法律救助机关。 (2)知道面对违法犯罪既要勇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对法律救助机关的认识。 (2)对诉讼的认识。 (3)善于斗争。 2.难点: (1)善于斗争。 (2)对诉讼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案例:1998年7月8日,上海天气炎热,某重点大学女学生李东(化名)穿着T恤和贴身长裤,带着小侄子逛商场。上午10点左右,当她从上海屈臣氏超市四川北路店出门时,门口的警报器突然鸣叫起来。 门口的一名女保安拦住李东,对其挎包进行检查,未发现有该店商品。于是让李东再次穿过三处防盗门,但是警报器仍然鸣叫不停。女保安不顾李东的反对,强行把李东带到商场地下室的办公室,并当着超市经理和男保安的面,用一只手提探测器对李东的全身进行检查,认为她的髋部有磁信号。使李东又惊又怒的是,女保安把其男同事和李东的小侄子赶出办公室之后,要求她脱下裤子接受检查。李东一再声明自己没有拿商场的任何东西,并指出自己的裤子很薄,不可能隐藏任何东西,要其不要侮辱自己。但其孤身一人在商场地下室里,女保安又紧紧威逼,只得忍辱脱下长裤,没有发现任何东西,女保安竟然又伸手到内裤里面进行检查,仍然是什么也没有。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女保安并不罢休,在与经理商谈一下后,再一次要求李东脱裤检查。面对如此无礼的要求,面对这样戒备森严的地下室,李东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她被逼迫第二次脱下裤子接受检查。女保安又经过仔细的检查后,确实证明李东是清白的,没有偷商场的任何东西。在这个上海市鼎鼎大名的商场里受到这样的对待,李东感到莫名的伤心和愤恨。她当即对商场表示自己的抗议,要求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而该店的经理却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商场正常的行为,为保护商店的利益,你有义务接受检查。当李东表示要向报社投诉时,一个保安还调侃说,去吧,我们店还正想上报纸扬名呢。李东向上海市虹口区消费者协会投诉,但调解没有成功。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向虹口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屈臣氏超市登报赔礼道歉,并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失费人民币50万元。虹口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10月28日做出判决:被告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四川北路店在《新民晚报》上刊登向原告赔礼道歉的公告。同时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人民币25万元,被告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1999年1月6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二审,判决屈臣氏公司侵权成立,但精神赔偿费从25万元降到了1万元。 教师小结: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善用法律。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过渡语: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权 教师提问:社会上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福鼎九中吴宝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思想品德课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比较注重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思想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这节课,本人在选择教学方式方面,还是首选操作性强的教学手段,并且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在这方面也想了许多法子,同时,要结合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也渗透本人平时探索和实践“我学习、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合作的快乐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本节内容时,本人比较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包括课前和上课期间的参与。利用声音、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注意,达到激趣的目的。整节课以卡片游戏互动和小组竞赛来进行,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 一.先说教学环节的设计。本节课,我设计了新闻播报、情景导入、自学检查、阅读能力交流总结、案例剖析、课堂小结与检测六个环节。在自学检查环节,出示了7个自学思考题,从课堂效果看,并不理想。这样设计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缺乏一条贯穿整课,明晰的主线。假如这样设计:给学生出示1、求助有路 ---------路在何方?这样的路有几条2、敢打官司-------打的都是什么类型的官司;3、善于斗争-----怎样斗争,可以要求学生,在这三个目题下,还有哪些问题 二、要相信学生,严格遵守“四讲一不讲”的要求。在本节课中,很多环节没有充分展开,自学检查、案例剖析等给学生的时间太少。现在反思,我为什么留给学生的时间少呢?因为当时总担心怕整节课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传统教学观念在作怪,我总担心学生听不明白,学生每说一个问题,我就再重申一遍,这就占用了本该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在教学中应努力促使学生经历主动的充分的学习操作过程。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会带给老师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及时处理课堂生成,关注学生发展。课上对学生的评价,应明确、具体,有启发性,激励性。学生哪好,哪坏,应说清楚。在本课中,李漫天同学在回答阅读方法时,说到他的方法是,先通读材料,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找到问题答案。当时,我没明确评价。课后想起来,其实,对于这样的课堂生成,应该及时作出反应,把这个生成,当做学生发展的机遇,应及时表扬。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的教学观念彻底发生了转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相信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应该成为我们每堂课的教学宗旨。

七年级下册4.8.2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提技能·一课一练A卷

七年级下册4.8.2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提技能·一课一练A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属于() A . 民事诉讼 B . 行政诉讼 C . 刑事诉讼 D . 行政制裁 2. (2分) (2016九上·东莞期末) 农民工小王为讨薪,爬高压线以死威胁老板,虽要回欠薪,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同乡小李则通过劳动仲裁顺利追回欠薪。两人的不同遭遇告诉我们() ①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②要采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③讨薪行为会收到刑罚处罚④要增强法制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 3. (2分)小孟买到假冒名牌手表,因商家拒绝退换,于是向法院起诉。这种维权手段是() A . 民事诉讼 B . 行政诉讼 C . 刑事诉讼 D . 非诉讼手段 4. (2分) (2017九下·泉港月考) 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非诉讼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②打官司指的是诉讼 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④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5. (2分)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 (2018九上·綦江开学考) 中学生小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小强的行为是() ①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 ②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 ③ 正义的行为,代表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④ 既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做到了见义巧为 A . ①② B . ②③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5.3 善用法律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第3课时善用法律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 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 2.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3.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提示:依据法律,根据事实。保安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和名誉权。超市的保安不是执法人员,无权搜查他人的身体,其搜身行为损害了小华的人格尊严。 本案中,是由于超市的过错引起报警器鸣叫,保安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的行为;主观上明知没有权利搜查而实施搜查行为,因此有过错;保安的行为造成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受损,且损害和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依照我国民法总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侵犯消费者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教师过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3课时:善用法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一)依法维权 1.学生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 2.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村民却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示:镜头一中的王某以暴制暴,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镜头二中的农民依据合同法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3.两个案件中的当事人同样遇到了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积极维护权利,却是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没有依法维权,按照法律办事。 教师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