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开辟第二课堂兴趣引领成长1

开辟第二课堂兴趣引领成长1

开辟第二课堂兴趣引领成长1
开辟第二课堂兴趣引领成长1

开辟第二课堂兴趣引领成长——关于“大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

推动学生乐学会学”的建议

萍乡市教育局邱瑞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真正实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统一,推动学生乐学会学,我认为,应该在学校大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开辟适合学生需要的第二课堂。

一、提出的理由

1.西方教育强国的启示

美国中学生不仅有与国内相似的英语、数学、历史、生物等课程,还有烹调、体育运动、艺术等五花八门的课程。每个学生可以任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课外还有各种俱乐部活动,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团,支持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加拿大中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比较多,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和教室,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什么课程。

我国有许多青少年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拿大奖。而西

方少年却大器晚成,有不少拿诺贝尔奖,成为世界顶尖级人才。这是为什么呢?

西方有丰富多彩的教育思想,但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人性化,它们注重教育一切从人出发,教育的过程充满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关注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主张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

学生因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都会有差异。面对这些差异,关键就是要尊重,不搞一刀切。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说:“对学生来说,要统筹兼顾不同家庭和社区背景、不同性格和天资、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优点和缺点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和成长,让不同出身、性格和天资的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心中都充满希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允许个性发展,不能用一个模式、一种标准去培养学生。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涌现,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规划

纲要》以鲜明的态度强调:“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必将打破现行体制下学生学习内容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的模式,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模式。

3.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应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很多学校以兴趣小组活动为突破口,围绕“兴趣”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凸显学校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北京人大附中长期以来,给学生开设了很多的选修课,开展了很多兴趣小组活动,而且还从学生中征集选修课,目前有150多门,在国内外很有影响力。

当今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保持着一定的兴趣和尊重,而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

机会,要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事物,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未来生活中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

二、目的和意义

学校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辟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旨在“激发潜能、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及提高,切实回归和落实素质教育。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

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设置的越多,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就越大,发掘他们创造力的领域就越多。按照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在不同年龄段,在某一方面可能有特别突出的表现。我们尊重这种智力,就要为这种智力的发展给予机会,提供条件。顾明远教授认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儿童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能获得教育的成功,才是最公平的教育。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必须要有载体,要提供合适的平台,为此,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三、现状和特点

一是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方面的知识需求强烈,对于第二

课堂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兴趣。大部分家长都很重视并支持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二是大部分学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不是很理想,总体氛围并不热烈。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第一课堂占领。

三是学校和老师对第二课堂认识不够到位,对于第二课堂的开展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第一课堂教学质量跟成绩,跟升学率密切联系,第二课堂“对升学有影响。”

四是第二课堂的各要素保障不够到位。比如相关缺乏场地设备、没有专业老师、活动成绩与教师业绩不挂钩等等。

四、途径与方法

1.加强思想认识。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培养人才大局出发,鼓励和督促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校要从内涵建设方面出发,大力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教师和学生要从自身发展出发,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2.加强顶层设计。省教育厅按照省情实际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先义务教育后高中阶段教育出台相关文件,从制度安排上促进兴趣活动小组和第二课堂的开展,使素质教育落到

实处。

3.加强课程建设。要以课程建设的思路设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解决好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延伸和补充问题,兴趣小组从过去单纯的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主逐渐走向多元化、个性化、科学化、课程化,并规范、高效开展教学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展好多项兴趣小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或形成适合本校并具有有效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其个性特长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

4.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人才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兴趣小组辅导教师队伍。可以根据本校第二课堂课程教学需要,在全校中遴选一部分具有一定能力的老师担任辅导教师。同时充分利用备课组团体优势,努力打造专家化的教育与辅导团队;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聘请校外有影响的专家、名家来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指导等工作,或是积极引进具有相应教育背景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高水平人员充实到兴趣小组师资队伍中来。同时要分类分层次大力开展现有辅导教师的专题培训,通过到专业培训机构进修、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其教学业务水平。

5.加强兴趣引导。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学生也会乐此不疲;缺少了兴趣,再重要的学

习也会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要从调查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入手,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参与一门或多门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某项学习活动的兴趣,并进一步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加以培养。在学习中,要以科学的眼光对待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和学生去做思想上的沟通,循序渐进,适时引导,不断拓展其学习兴趣。

6.加强平台建设。在引导学生参与一门或多门兴趣小组活动基础上,要利用网络、宣传栏、作品展板等宣传平台,展示学生作品;要通过组织艺术节、歌咏比赛、运动会、学科竞赛等比赛平台,给学生提供彰显个性的机会;要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或综合实践活动等实践平台,给学生以服务社会的发展舞台。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奖励,使他们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愉悦,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拥有各类特长的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7.加强机制建设。一是要建立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常态化机制。学校要成立第二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学科活动中心组等机构,要使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常态化,并强化各项机构管理职能,加强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日常管理和指导,推进各项兴趣小组活动目标和任务的落实。二是要建立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奖励办法,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学校要制订相应配套奖励措施,激励学校和教师

积极投入到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工作中来。三是要建立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保障机制,要加大改善教学条件力度,建立完备的软、硬件设施,为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要深化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转变了由学生考试分数决定一切的评价模式,把尊重学生和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摆到了重要地位;要深化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要把以“分数论英雄”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

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既能培养一大批创新性人才和一大批优秀教师,又能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打造学校品牌,凸显学校特色,更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大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是尊重和体现教育的本质,是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应该多一些活动,多一些实践,多一些学习的内容,扩展一定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成长着,并且快乐着”,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促进学校、学生、教师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