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历史知识要点

九年级历史知识要点

九年级历史知识要点
九年级历史知识要点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

1、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时间:14—17世纪

3、范围:从意大利兴起,蔓延整个西欧

4、主题(核心):人文主义

5、实质: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6、影响(作用):使人认识到,必须打破封建统治和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7、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神曲》(《神曲》被认为是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8、达·芬奇:意大利著名画家,文化巨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9、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有“英国戏剧之父”之称,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并称“四大悲剧”。

第2课探索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黄金财富的诱惑(目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被阻断(直接)

2、迪亚士:1487年,发现好望角

3、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

4、达伽马:1497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5、麦哲伦:1519—1522年,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6、影响:积极方面: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消极方面: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殖民掠夺和侵略活动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落后。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4、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5、结束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6、意义(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使英国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它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因而被称为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马克思语)。

二、《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重要法律文件。

1、主要内容: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定国会拥有最高权力;对公民的权利作了

明确的规定。

2、意义: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3、战争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1775年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第二届大陆会议)

③建国: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第二届大陆会议)

④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

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⑥结束的标志:1783年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4、意义:赢得美国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对欧洲、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5、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二、《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杰斐逊等起草

1、主要内容:倡导自由平等的原则(核心思想);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诞生);所体现的民主原则,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马克思语)。

三、华盛顿的主要活动(一生最大的贡献):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赢得美国独立;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3、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4、1792年8月,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5、结束的标志: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

6、影响:(1)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3)局限性: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即资产阶级)所享有

二、《人权宣言》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内容:(1)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2)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衰

1、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出任第一执政。

2、1804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2月,拿破仑称帝。

3、《拿破仑法典》

①目的:加强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②时间:1804——1810年

③《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内容:《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吸收了大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立法和理论上的成果。

地位: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影响: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带上资产阶级的烙印。

4、滑铁卢的惨败——帝国的衰败

1815年滑铁卢的惨败,反法联盟击败拿破仑,导致帝国灭亡。

5、拿破仑失败的原因:①连年征战,经济困难,国内人民的厌战;②被奴役的各国人民反抗;

③外国势力的联合绞杀。④根本原因:整个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还很强大

6、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前期:是大革命时期法国同欧洲封建势力斗争的继续,具有反侵略、反干涉的性质。后期:变成军事侵略,激化了同被征服地区的民族矛盾,同时也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

7、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进步作用:打败反法同盟,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消极作用: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给当地民族带来了灾难。

8、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开始执掌政权;率领军队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捍卫了大革命的果实;1804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拿破仑法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他后期的对外战争,损害了欧洲国家人民的利益。尽管如此,拿破仑仍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促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开创了一个“拿破仑时代”。

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首先在英国爆发);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进程: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主要标志: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783年,瓦特);显著特征: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交通工具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火车。结束的标志:19世纪40年代,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3)蒸汽机的作用:①生产方面,为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推动了工业的

迅速发展;②生活方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了一些新的交通工具,如汽船、火车等,大大地便利了人类的出行,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③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了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意义:A.特点:①许多技术的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式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B.意义/影响:①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②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③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人类迅速地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消极影响: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

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

1、侵略据点——东印度公司(1600年)

2、克莱武是英国在印度进行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

3、英国对印度殖民扩张的影响

对英国:掠夺了巨额财富,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对印度:造成巨大灾难,变得日益贫困落后。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掠夺引起印度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反对

2、导火线: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

3、主力军:印度土兵;领导阶层:封建王公;

4、民族女英雄:章西女王

5、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目的: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欧洲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

2、时间:从16世纪起,持续三百多年。

3、路线和内容:欧洲(武器和廉价工业品)→非洲(黑人)→美洲(黄金、白银和有价值的经济作物)→欧洲

4、后果(影响):

①对欧洲:聚敛了巨额财富,加快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进欧洲经济繁荣

②对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对非洲:失去大量人口,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阻滞其文明的发展

5、玻利瓦尔的主要贡献:玻利瓦尔是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最著名的领导人,1813年,他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起义,相继建立委内瑞拉第二和第三共和国,并被第二共和国政府授予“解放者”的称号。1825年,上秘鲁独立,为纪念他,以其名字命名了这个国家,即玻利维

6、到19世纪30年代,除古巴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全部结束。

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一、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和地点:1836—1858年,英国

2、内容: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3、地位: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4、影响:迫使英国政府和资本家向工人让步,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二、《共产党宣言》

1、马克思、恩格斯:德国人,他们的理论成果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2、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面。

3、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共产党宣言》,内容: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4、意义:《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第12课“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一、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5月28日

1、背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

2、成立政权: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性质: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失败:“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地点:拉雪兹神甫公墓。

5、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公社战士体现了英勇不屈、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国际歌》(原名《英特纳雄奈尔》)

1、创作背景:为纪念巴黎公社于1871年创作

2、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

3、意义:《国际歌》唱遍全世界,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战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3.时间:1861年4.人物:亚历山大二世5.方式:自上而下6.前提:保护地主利益7.目的:巩固统治(根本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国力,避免人民革命

8.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②农民解放时可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③农民归村社管

9.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10.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1.农奴制改革的影响:①进步性: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②局限性:经济上: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致使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种植园制度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焦点:奴隶制存废问题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

3、爆发:1861年2月,南方在里士满另立政府,于4月发动叛乱

4、初期:由于南方早有准备,北方接连失败。

5、转折:林肯在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法令,调动了人民群众和黑人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诸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解放。)

6、结果: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7、影响:美国内战使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避免了国家的分裂,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8、内战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9、林肯的主要贡献:领导美国南北战争,使北方取得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10、启示:国家统一则强,分裂则弱,国家统一是每个国家的最高利益。只有国家统一,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有利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第16课武士倡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

一、原因:

1、幕府统治危机

内忧(根本原因):幕府封建统治严重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激化

外患(直接原因):欧美列强入侵,民族矛盾加剧,1853年美国佩里首先来到日本,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黑船事件)

2、前提:倒幕运动的成功

二、明治维新

1、改革时间:从1868年起。

2、改革领导人:明治天皇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5、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

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③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④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⑤向西方学习:岩苍俱视为首的使团出访美国和欧洲⑥颁布宪法: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6、影响:①积极: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消极: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的封建残余,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威胁亚洲的和平。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爆发)。

(2)领域: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3)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4)特点: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

②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5)成果:①爱迪生(美国科学家、“发明大王”,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发明电灯(1879年)、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②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③1913年,亨利·福特(美国科学家)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人类进入“汽车时代”;④1903年,莱特兄弟(美国科学家、“航空飞行器的先驱”)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6)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①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③但在积极发展汽车工业和飞机工业的同时,要有效治理它们带来的不利后果,要积极利用新技术,趋利避害。

(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从经济角度看:把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②从政治角度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③从文化角度看: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主要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一、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德国为主导

1、欧洲大陆上最具竞争力的三个国家:德国、法国、俄国

2、“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核心国:德国

①1879年,德和奥匈帝国签订秘密军事同盟条约(针对俄国)。

②1882年,意大利加入,形成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

二、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1、“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核心国:英国

①1892年,俄法协约(是三国协约的雏形),应对德奥同盟②1904年,英法协约③1907年,英俄协约(标志三国协约的形成,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2、两大集团核心矛盾(当时世界的最主要矛盾)是英德矛盾。焦点是争夺殖民地和重新瓜分世界。

3、英国“光荣孤立”政策

①含义:英国不与欧洲其他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②实行的原因:殖民地多;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③放弃的原因:最主要是德美两国的崛起,同时认识到拥有盟友极其重要。

4、列强结盟目的: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展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土。

5、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6、后果(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7、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地区(欧洲列强争夺重点)

8、两大集团的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9、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一、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②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认识:普林西波虽是爱国的正义之举,但搞个人的行刺并不是良策,往往会造成历史性错误,我们应该反对个人恐怖主义手段,积极寻求维护和平,避免战争的有效手段。②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没有此事件一战也不可避免,因为一战爆发有它的根本原因即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二、经过

1、爆发(开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同盟国阵营(德、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4国)

协约国阵营(英、法、俄、塞、意、罗马尼亚、日、中、美等29国)

3、主要战场:欧洲主要战线:西线

4、转折战役:凡尔登战役(作战双方:法→德)

特点: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作用: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5、一战新式武器:飞机、坦克(英国)、毒气(德国)、远程大炮

6、结束:1918年11月,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同盟国战败。

三、影响和评价

1、一战的后果(影响):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它时间长、范围广、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环境污染严重,是人类的一场浩劫。

2、一战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性质外,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掠夺性战争。

3、启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战争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启蒙运动

1、兴起的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封建专制制度使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遭到侵犯和剥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核心思想:理性主义性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文艺复兴被称为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被称为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追求自由平等

4、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首先实践在美国

5、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6、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反封建专制制度,反天主教教会,提倡君主立宪制,提倡自由平等

7、影响: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它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23课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1、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有“现代科学之父”之称,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著有《物种起源》,创立进化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爱因斯坦:德裔美国,现代物理学的泰斗,提出著名的“相对论”,为原子弹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

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心理描写大师”、“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2、凡·高:荷兰,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作品:《向日葵》

3、贝多芬:德国音乐家,有“乐坛雄狮”的美称;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用音乐表达他的思想、顽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作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 1、位置: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3、平民和贵族斗争争取到的政治权利: (1)设立保民官。★★★ (2)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完整版)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 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全部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表

第一课 【课标要求: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 因及特点。】 1、人类起源于哺乳动物的人类的始祖是猿、非洲南方古猿 2、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是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晚期智人 3、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种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 4、种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长期生活 在中,各自形成比较稳定,相互隔绝的地域群体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5、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 6、反映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故事是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 7、母系氏族公社的特点实行群婚制,人们“只知 其母,不知其父”,妇女 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 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 地位。 8、反映父系氏族社会的神话故事是厄瑞斯忒的故事 9、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 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 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 固定,“既知其母,又知 其父”,家族长和氏族首 领都是男子。 10、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11、早期人类(原始社会)的工具是石器和木棒 12、人类形成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 1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第二课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1、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是孕育的成果尼罗河 2、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是陵墓金字塔、埃及法老 3、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的目的是(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5、孕育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是即和两河流域、底格里斯幼 发拉底河 6、古代印度文明开始于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洲均有发现。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 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 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制定) 1、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 A、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B、内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b)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c)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它把居民从高到低分 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影响: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一、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拥立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后,日本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 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二、阿拉伯的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630年,打回麦加,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古代史、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时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中考目标要求: 1、知道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2、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课文内容提要: 一、四大文明古国 二、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⑵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地位(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 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第2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 中考目标要求: 了解伯利克里改革内容和影响;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课文内容提要: 一、伯利克里改革: ⑴时间、地点: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雅典 ⑵措施(内容): 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②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⑶影响: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⑷启示: ①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②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一定推动作用。③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进行改革。 ④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对强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第4课:亚洲封建制国家的建立 中考目标要求:

了解大化改革的基本内容。 课文内容提要: 大化改新:⑴时间:七世纪中期 ⑵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⑶影响: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第5课:中古欧洲封建社会 中考目标要求: 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课文内容提要: 一、查里·马特改革: ⑴时间:8世纪前期 ⑵人物:查理·马特 ⑶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⑷影响: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⑴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和附庸之间的关系,加强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后来,国王以下各级封建主也纷纷效仿,层层分封,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⑵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没有严格以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 三、西欧城市兴起: ⑴有的城常用金钱购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 ⑵城市兴起意义: ①市民阶级形成了, ②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考目标要求: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认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课文内容提要: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①阿拉伯人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②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a. 印度人用梵文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b. 阿拉伯人学会并改造传播了这一计数法。 二、马可·波罗来华: ①1271年,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 ②在中国,马可·波罗一行得到元世祖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 ③马可·波罗回国后写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④《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影响: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埃及 1.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概况: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是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性质),也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概况:古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四大文明古国 ①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②古代印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③古巴比伦——两河流域;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一、爱琴文明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兴起)历时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⒈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⒉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⒊改革措施:①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②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③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⒈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 ⒉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的扩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 ...发生冲突,两国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知识点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黄色人种——亚洲;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 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一、人类的形成 1、起源:人类形成于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的非洲,四个阶段。 2、人种产生:人种的形成是长时期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三大人种。 3、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居于支配地位。 (2)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居于支配地位,财产由父系继承。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 ﹡印度的等级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历时约800年)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繁荣 1、建立:前8世纪。 2、发展: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繁荣鼎盛: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期间。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种姓制度、佛教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思维导图】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2018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对比记忆表) 第1课:古代埃及 ①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代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②统一与灭亡: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在新王 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了古埃及。古埃及文 明(没有延续)下去。 ③科学文化:(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木乃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 文字之一;在建筑方面,(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 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①位置:”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米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 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区。 ②文化: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 ③建国:(汉谟拉比)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还制定了(法典) ④评价(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 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但《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⑤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第3课:古代印度(有“黄金之国”、“大象之国”的美称) ①位置:古代印度在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②建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建立许多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③文化:“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到世界各地。 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 ④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级是(婆罗门);第二级是(刹帝利);第 三级是(吠舍);第四级是(首陀罗)。还有在这四个等级之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⑤佛教: 创立:(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服从”)。 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到中国新疆。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①希腊文明:欧洲文明源于(希腊文明),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②城邦与公民: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非 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公民和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③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了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措施:公职人员由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困公民参政议政。 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④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进入(埃及)和(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帝国,建立起 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⑤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a弊(消极影响):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们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b利 (积极影响):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①罗马城邦: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 ②罗马帝国:(凯撒)是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关键人物。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他首创(元首制)。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③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的危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 曼人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了解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特点:采用石拱门、穹顶等,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饮水道工程、还有凯旋门、万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哲学: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苏格拉底: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5、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四.公历的缘起 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罗马的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完整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 2、古埃及的发展历程: (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了若干小国家 (2)、公元前3100年,初步实现统一, (3)、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4)、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地跨亚非。 (5)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5、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政治上:建立奴隶制君主专制 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天文历法:太阳历,是世界最早的太阳历 医学:制作木乃伊 建筑雕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注意】 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图 2、金字塔图片、象形文字图片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古代两河流域的发展历程:(1)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3)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象征: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算术:60进位制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4、《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内容:①社会等级: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③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5)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注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 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

(3)成果: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4)局限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5)积极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罗马城邦 (1)建国: 公元前509 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3)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 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4)危机:公元前73年, 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 (1)政权更迭:公元前49年, 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31年, 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2)建国: 公元前27 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了许多措施解决矛盾,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衰亡 (1)原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2)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程标准】以建筑艺术、公历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文学和雕塑 (1)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2.建筑艺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