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茶诗

中国古代茶诗

中国古代茶诗
中国古代茶诗

中國古代茶詩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喜园中茶生》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坡》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茶诗》五代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尝新茶》北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采茶词》明·高启

雷过溪山碧云暧,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水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采茶歌》清·陈章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一言至七言诗·茶》唐·元稹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请,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围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茶》[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娇女诗》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画。

弛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

心为茶剧,吹嘘对鼎。

《尝茶》[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峡中尝茶》[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云芝茶》[元]刘秉忠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观先通圣妙香。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武

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茶烟》[明]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唐]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咏茶》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咏贡茶》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蓝素轩遗茶谢之》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武夷茶》清·陆廷灿

桑苧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类)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类 一、古代诗歌体裁(形式)包括诗、词、曲。 (一)诗的体裁(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体(包括“歌”、“歌行”、“引”、“曲”、“吟”等)。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四言诗)→楚辞(杂言体)→汉乐府→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建安诗歌(四言、五言、七言)→魏晋南北朝民歌→两晋南北朝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唐代形成的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格律诗体。相对于古体诗而名。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五言绝句(五言四句)、七言绝句(七言四句) 律诗:五言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律诗(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二)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三)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二、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山水田园诗:其风格清新自然。 2、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寓情于景。 3、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托物言志。 4、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5、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6、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7、友情送别诗 8、婚恋爱情诗 9、抒情诗(直抒胸臆) 10、长篇叙事抒情诗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齐、、唐、王、、、桧、、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主“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联齐抗。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

王维诗歌中禅_0

王维诗歌中禅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唐朝诗歌中的“禅”道——浅析王维诗歌中“禅”禅诗或称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有禅意禅趣的诗。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歌就应运而生。禅与中国诗歌的结合,就形成了诗歌园地中的一个奇异品种──禅诗。禅诗大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禅理诗。这部分禅诗的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有深刻的辨证思维。另一部分则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的诗,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表现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是这部分禅诗的主要特色。这些诗多写佛寺山居,多描写幽深峭曲、洁净无尘、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心境。禅与诗的结合,有其内在本质上的必然性。二者

都面对着一个根本的大问题:生命。二者的发生和圆满也都基于同一种情况:觉悟。禅和诗所要完成的,都是体验和打开,使原本存在于事物中的东西重新凸现出来。禅诗自晋代以来,在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除了历史上诗僧们的大量作品外,像谢灵运、陶渊明、白居易、王维、孟浩然、苏轼、唐寅等历代诗人,也都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读唐诗和读宋词一样,如果不懂禅,那境界什么的,就肯定是与你无缘的了。比如寒山与拾得,颇有六朝文人飘遗之风,他们同行止共往还。“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都是“疯癫”型的异行僧人。其实,他们的“癫”与“疯”何尝不是佯装呢?在阅尽人世炎凉、看破俗风卑之后,他们干脆来个假作真时真亦假。“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独空无人知,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当诗人一旦与禅思冥合,六根不胶着于物时,诗人就能以明境般的心涵容万物,对境无心,应

中国古代经典诗句大全

中国古代经典诗句大全、经典名句、经典诗词、优美诗词、经典句子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山水诗词鉴赏

第七讲山水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述中国古典山水诗词发展的脉络,分析其中的名篇佳作,归纳出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难点】山水诗词中的文化意蕴。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山水诗词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山水诗,诗歌的一种。以山水名胜为主题,表现山水自然美的抒情诗。对景物观察细致、形象清新逼真、语言富丽精工是其主要特点。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经过南朝诗人谢朓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区别。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撷英 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谢灵运,中国山水诗创作以大谢为形成期的标志。如《登池上楼》。 第二位诗人是谢朓,世称“谢宣城”。《之宣城郡出新蒲向板桥》:“江路西南永,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201013031404任明凯动画系314班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人的情感借由诗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吊古怀今,社会风貌,自然山水,伤情别离,朝堂政治,皆成了诗词描摹的对象。诗词的魅力在于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浓厚的诗情依旧在人的精神中熠熠生辉。古典诗词的美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哪怕身在今天的我们,时隔千年,去温读这些精炼优美的诗词,依旧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感情,勾起的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 诗词被称作中国古代最优美的文字是当之无愧的,它以最精炼的文字,最抒情的文字直达人心底。时而婉约到极处,时而又豪放到极处,细细品味间,让人沉醉心迷。 众多诗词里我更爱盛唐诗。盛唐诗,呈现出一派异彩纷呈的壮丽景象。唐代经济全面繁荣,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使得唐诗得到充分的酝酿。盛唐诗歌展现的是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诗篇中充盈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昂扬明朗的情感基调。“初唐四杰”和陈子昂所追求的“气凌云汉,宇挟风霜”(王勃《平台秘略赞·艺文》)的理想诗歌,在盛唐人手里出现了,他们追求的风骨也得到了体现。再加上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人在声律上的新变,是得盛唐诗歌在内容与形式上得到了统一。盛唐诗歌以其浑厚的境界,雄健的笔力,作为唐代诗歌的典范,当之无愧。 盛唐诗人之中,最喜欢李白。李白是盛唐诗坛里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国古典诗词里的一位大家。从一直喜爱的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后来学习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再到之后学过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歌里总是流露出盛唐时期的雄浑大气,这也难怪会有人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李白更被尊为“诗仙”,透过这些评价,我们看到李白身上包裹着层层光华,而这一次,我只想透过李白的几首名篇,去细细品味李白的诗歌,感受古典诗词透出的质朴的魅力。 首先是李白的《将进酒》。原文如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静心)十首有名的禅诗

(静心)十首有名的禅诗 1.以退为进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生活中,碰到不如意时,低一低头,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即使外界认为我们是退步的,不必动摇,坚持心中的信念,退步原来是向前。 2.山不转水转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士 从差别中来认识同一,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平安。 3.回归自我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南宋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4.淡定从容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唐·鸟窠 身在红尘,心在净土,滚滚红尘,只是浮生一梦。 5.聚散随缘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自然有阴阳消长,人生有成败兴衰,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谓“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还是一切随缘!

6.无是无非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唐·栖蟾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7.笑口常开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 在短暂的人生中,应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不应费尽心机,舍本逐末,把时间花在争名夺利之上。 8.闲云野鹤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宋·慈受怀深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9.庸人多厚福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苏东坡 聪明多被聪明误,傻人往往有傻福。 10.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凡事以平常心看待,无事小神仙。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6.《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

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 祖”(《中原音韵》)。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 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

十大茶诗茶诗10首茶诗100首茶诗

十大茶诗茶诗10首茶诗100首茶诗 十大茶诗茶诗10首茶诗100首茶诗有哪些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诗固然是少不了的,跟着华祥苑一起学习吧。 1、《题山居》【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2、《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4、《即目》【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5、《咏贡茶》【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6、《寒食》【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7、《回头诗》【清】曹雪芹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8、《自述》【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9、《茶》【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10、《茗坡》【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11、《湖州贡焙新茶》【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12、《尝新茶北》【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13、《中国—茶的故乡》【近现代】赵朴初 东赢玉露甘清香,椤伽紫茸南方良。 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无涯让故乡。 14、《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卢纶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15、《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一、.古代诗歌按体裁分:古体诗、近体诗。 (一)古体诗 1.古体诗特点: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这种形式的诗歌。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自由换韵,不讲平仄,不讲对仗。 2.古体诗包括: (1)古诗:古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2)楚辞:六言为主开浪漫主义先河。 (3)乐府诗:五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属古体诗。 (5)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唐以后以上这种形式的诗歌。 (二)近体诗 1.近体诗特点:出现在唐朝,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 近体诗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 诗:诗又按其体裁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是由(四)联(八)句组成,每联两句,第一联被称为(首联),第二联被称为(頷联),第三联被称为(颈联),第四联被称为(尾联)根据每联的字数,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根据每联的字数,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 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4)词在结构上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曲:曲特点:(1)曲盛行于元代。(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我们鉴赏的元曲一般指散曲。(3)曲有曲牌。(4)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叶儿)和套数两种 二、古代诗歌按题材划分: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边塞征战诗; 6、惜别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 三、古代诗歌按表现形式划分: 1、叙事诗; 2、抒情诗。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五)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五)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五】辽金元明清及近代(1) 赠天纪 ☆圆至 拈笔诗成首首新,兴来豪叫欲攀云。 难医最是狂吟病,我恰才痊又到君。☆圆至(1256—1298)元僧,字牧潜,号天隐。尝遍历荆襄吴越诸地,后居建昌之能仁寺。精研禅理,且阅书无数;工于古文,诗亦清婉,与本诚(觉隐)、大欣(笑隐)以诗自豪相颉颃,并称“三隐”,为当时三位最著名的诗僧。著有《牧潜集》七卷及《唐诗说》。【赏析】这是一首诗兴豪狂的赠友诗。 天纪是诗僧的诗友兼僧友,工诗善答,隐居山中,超尘脱俗。这首赠诗,将两位诗友间令人开怀又令人钦羡的狂吟病,表现得一览无遗,也将诗友间亲密自在的浓情,表现得如火如荼。信笔拈来皆妙品,说明诗人灵感不绝,立意常新;兴来豪叫欲拿云,说明诗人并非苦吟深酌,而是依兴而发,豪气干天,气势如虹。诗人自嘲这是一种狂吟病,最难收拾的是一方才罢一方又起,此起彼伏,永无绝期。首二句诗意张扬,尾二句似转折抑落,而张扬更甚。起承转合,自得其

妙,实为佳构。 晓过西湖 ☆圆至 水光山色四无人,清晓谁看第一春? 红日渐高弦管动,半湖烟雾是游尘。 【赏析】衲子较常人本别具一格,其描写胜景西湖的诗作自然不同凡响,气色高华。 清晓时分,平湖薄雾初起,四下阒无人迹,是一幅最自然本色的湖光山色,这才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这是西湖一天中最美丽的景色,这样清新悦人的景色,谁有幸第一眼亲睹芳泽?自然是心与大自然相契的僧家了。 西湖景色在常人眼中有“浓妆淡抹总相宜”之妩媚,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旖旎,有“叠爝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妖艳。但是作为无一丝挂牵,无一点尘缘的出家人,则喜爱的是西湖的清旷与幽明,此处再举一诗无妨。元僧梵琦(1296—1370)作有《晓过西湖》为:“船上见月如可呼,爱之且复留斯须。青山倒影水连郭,白藕作花香满湖。仙林寺远钟已动,灵隐塔高灯欲无。西风吹人不得寐,坐听鱼蟹翻菰蒲。”描绘的是秋晨的西湖的清旷秀丽,风格疏朗质朴,写景淡雅清幽,同样饱具释子气度。

(提纲)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古代诗人得山水情结 摘要: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诗就是其中发展较为充分得一种, 古代诗 人寄情山水,对山水怀有特殊得情结,吟咏山水得诗作也就是层出不穷,历代文人屋客 留下得宝贵诗作传颂至今。本文由山水诗得定义及特点等内涵入手, 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古代诗人对山水不同得情节,然后论述了山水诗得不同变现形式,最后从历史、社会、 文化及诗人自身得生活经历四个方而分析了古代诗人纵情山水得原因。 关键词:诗人;山水情结;影响因素引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神奇得大自然,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也为人类得艺术文化创作提供了宝贵得素材。古代诗人游历山水时, 往往被大自然激发超创作得灵感,感情丰富得诗人对山水似乎怀有一种特殊得情结,她们不光赞美神奇得自然山水风光,更重要得就是透过山水进行思考,或抒发人生哲理,或叙述对生活得感悟,或舒寓复杂得感情。由于古代诗人得自身经历不同,再加上特定得历史时期,社会情况各异与主流文化导向得影响,不同得诗人对相同得物象也会有不同得感悟,她们以其丰富得感情经历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山水情节得诗作,在浩淼得诗作中@下了浓屋重彩得一笔。 一.山水诗得内涵(一)山水诗得定义 山水诗就是谢灵运开创得,主要以描写山水风景为创作目得得诗歌题材,兴是于南北朝时期。其中得山水可以就是纯自然得山水,也可以就是经过人工修饰得山水。诗中描绘自然山水,使山水诗成为一个审美意象,而且注重借景抒情,借山水传达诗人真正得情愫。鉴赏山水诗作既要能够绘山水之景,更要品山水之情。 我国山水诗得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她们风格迥异,但都有很高得成就。 (二)山水诗得特点 有先,山水诗中得山与水都就是客观存在得。自然界得山与水就是山水诗得主体,就是诗人主要得描写对象。它可以经过人工得装饰但就是必须真实得存在, 这样才能够保证描写得准确性与真实性,不会脱离现实得基础,从而使得整有诗具有活得灵魂。 其次,主从关系明确。虽然山水诗都会寄托诗人得情感在其中,但就是这并不说明山水诗中山水得描写就是为了情感表达而服务得,相反得就是作者得情感就是在山水得基础上自然流露出来得。山水诗中完美得将山水独立于了情感表达之外,保证了山水不就是情感得陪衬、渲染品。 再次,寓情于景。虽然山水诗中很少甚至不会出现直接得情感表达,但就是我们依旧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作者当时得思想感情,这就就是寓情于景手法得运用。 这就要求诗人在山水系物得选择上要既要符合读者得审美观念,同吋还要注意景物之间得合理组合、与谐统一。 最后,综合性。山水诗不仅仅应该包括“山'',也应该包括“水”。以山与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在不影响其主要地位得基础上可以适当得加一些人物、花草等其它景象。 二、中国古代诗人不同得山水情节(-)赏录言志、寓情于景

《中国茶文学》经典讲解

《中国茶文学》经典讲解 一、先秦汉魏六朝茶文学 先秦两汉六朝茶诗 1.《诗经》:茶诗的滥觞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西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官学,分别亡于三国魏时、西晋和南朝宋时。《毛诗》属“古文时”,东汉时立于官学,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诗经》中的诗本是可配乐演唱的乐歌,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也叫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多为采风所得,少数是贵族作品,160篇;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飨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宋时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关于茶诗起源的争议 ◆《诗经》中出现“荼”字的诗歌共七首,其中“荼”字的解释大体可为三种: (1)指茅、芦之类的白花,或田间杂草。 ?《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注音、解释),有女如荼。” ?《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周颂·良耜》“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2)因荼之味苦而引申出其他意义。 ?《大雅·桑柔》“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3)可做野菜解说,也可用“荼”自加以说明。 ?《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豳风·七月》“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大雅·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2 .魏晋时期的涉茶诗 ?左思《娇女诗》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 ?孙楚《歌》(《出歌》) 左思《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 驰骛翔园林,菓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 …… 止为荼菽剧。吹嘘对鼎铄。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中古国代诗歌常识 一、古诗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一般也称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从字数看,基本上有一句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如“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民歌”等等;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题目中一般有“歌、行、引、吟、曲、辞、弄、乐府”等标志性字眼(尤其隋唐时期的古体诗);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且不讲究押韵;如五言古诗有陶渊明《归园田居》,七言古诗有白居易《琵琶行》,杂言古诗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汉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和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诗),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尤其唐代)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 新乐府: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中唐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并以新题写时事,故称新乐府。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五言、七言、杂言呈现,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2、近体诗是指隋唐及其之后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考试问到体裁,可具体回答为:五言(七言)绝句或五言(七言)律诗。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律诗的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句押韵,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 3、宋元明清时除了延续一部分前代的律诗和绝句外,更大量出现了词、曲及戏曲唱词,它们都属于近体格律诗。 ①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因句式长短不齐而叫做长短句、诗余;也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琴趣等。每首词都有一个乐调名,叫做“词牌”(即词谱);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根据内容所起的题目。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如通常的小令;有的分两段,称双调,前段称上阕或上片,后段称下阕或下片;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②曲:又称为词余、乐府,代表是元杂剧和散曲合称的元曲。散曲是诗歌样式,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的体制相当于宋词的小令,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由多支曲子组成。 二、古诗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其下又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等。 三、中国古代诗词最主要的派系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末宋初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

禅诗的“归家”之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3816459.html, 禅诗的“归家”之思 作者:余虹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05期 [摘要] 明心见性是参禅悟道的旨归,禅宗常以“归家”喻回归本性真心,由此,“归家”便成了禅诗的核心主题。大量的禅诗皆围绕“归家”主题而展开。“归家”的过程即由迷而悟的过程,体现了禅宗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沉思考,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探索。禅僧们把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表现在诗歌中,形成了禅诗独特的审美特质。本文拟从迷失——呼唤——思乡——寻路——回家这一条“归家”之路,对禅诗如何展现存在之思作一粗略的探索。 [关键词] 归家;审美特质;禅宗;禅诗 [中图分类号],B9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5-0112-05 禅宗历来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因此,棒打叱喝成为禅宗的主要言说方式,而不落言诠、意在言外的诗歌也成了禅宗重要的言道形式。宗白华先生曾言:“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禅诗可以说是“道”与“艺”完美结合的典范,机智、悠远的禅理与空灵、深邃的意境相结合,形成了禅诗独特的审美特质,表达了禅宗对生命独特的理解。朱光潜曾说:“诗虽然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它的后面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因此,带着生命智慧的禅诗无疑以其深广的境界而著称于世,为世人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 刘小枫言:“诗是存在的歌唱,生命本身的言说。”那么,禅诗又是如何承载着生命之“思”?承载着对存在的感悟? “归家”是禅诗的核心主题。“家”指人人具足的真心本性,它是生命的源头,也是精神的家园。“归家”即是“明心见性”,归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的生命源头。“悟”是禅的灵魂,禅宗“悟”的过程乃是唤醒迷人之生命意识,使之觉悟,使之“归家”的过程。“归家”的过程是人从沉沦的生存状态转换为觉醒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意义得以敞现的过程。“归家”体现了禅宗对存在本质的深沉的思考,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探索。 禅诗中有大量的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哲理诗、艳情诗等等,题材内容丰富多彩,但仔细分析,无不围绕着“归家”主题而展开。本文打算寻着:迷失——呼唤——思乡——寻路一回家这条“归家”之路,对禅诗如何展现存在之思作一粗略的探索。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 导读: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山水田园诗鉴赏

诗词鉴赏专项复习(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表达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山水田园诗中最常见的情感。为了表现这些情感,诗人总会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融入了自己爱憎情感的景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用饱蘸热情的笔表达自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同时,这类诗也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歌颂农人勤劳、热情、淳朴及乡村生活的幽静平和等。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问题:这类诗歌中,诗人常会选取哪些富有特点的景物(意象)?你认为这些景物与诗人的热爱田园之情能做到和谐统一、情景交融吗?请结合诗歌举例予以分析。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官场的污浊和紧张压抑形成对比,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茶诗灿若花

郭沫若生于茶乡,游历过许多名茶产地,品尝过各种香茗。在他的诗词、剧作及书法作品中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饮茶佳品,为现代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绚丽的光彩。 郭沫若11岁就有“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句子。1940年与友人游重庆北温泉、缙云山所作赠诗中,也以茶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诗曰:“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缙云存古寺,曾与共甘茶。” 四川邛崃山上的茶叶,以味醇香高著称。据传,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县城开过茶馆。1957年郭沫若作了《题文君井》的诗写道:“今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 1959年2月,郭沫若陪外宾到杭州,在登上孤山、六和塔和游完花港观鱼后,来到了虎跑泉,他以诗纪游,这样吟道:“虎去泉犹在,客来茶甚甘。名传天下二,景对水成三。饱览湖山胜,豪游意兴酣。春风吹送我,岭外又江南。” 同样,在游武夷山和黄山后,郭沫若对当地的茶叶也是倍加关心,留下诗篇:“武夷黄山同片碧,采茶农妇如蝴蝶。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温。” 湖南长沙高桥茶叶试验场在1959年创制了名茶新品高桥银峰。五年后,郭沫若到湖南考察工作,品饮之后倍加称赞,特作七律一首,并亲自手书录赠高桥茶试场,诗的名称是《初饮高桥银峰》:“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高桥银峰茶因郭沫若的题诗一时声名鹊起。此外,安徽宣城敬亭山的“敬亭绿雪”,也因郭沫若的题字而身价倍增,一时传为佳话。 郭沫若是诗人,又是剧作家,在描写元朝末年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与云南大理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孔雀胆》中,郭沫若把武夷茶的传统烹饮方法,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和表演,介绍给了观众。 王妃:(徐徐自靠床坐起)哦,我还忘记了关照你们,茶叶你们是拿了哪一种来的? 宫女甲:(起身)我们拿的是福建生产的武夷茶呢。 王妃:对了,那就好了。国王顶喜欢喝这种茶,尤其是喝了一两杯酒之后,他特别喜欢喝很酽的茶,差不多涩得不能进口。这武夷茶的泡法,你们还记得? 宫女甲:记是记得,不过最好还是请王妃再教一遍。 王妃:你把那茶具拿来。 (宫女甲起身步至凉厨前……茶壶茶杯之类甚小,杯如酒杯,壶称“苏壶”,实即妇女梳头用之油壶。别有一茶洗,形如匜,容纳于一小盘) 王妃: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茶杯茶壶烫它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苏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光景。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这“苏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这样,茶就得赶快斟了,怎样斟法,记得的吗? 宫女甲:记得的,把这茶杯集中起来,提起“苏壶”,这样的(提壶作手势),很快地轮流着斟,就像在这些茶杯上画圈子。 宫女乙:我有点不大明白,为什么斟茶的时候要划圈子呢?一杯一杯慢慢斟不可以吗? 王妃:那样,便有先淡后浓的不同。 从这段剧情中,可以看到郭沫若对工夫茶的冲泡是如此精通,反映出郭沫若对茶文化的热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