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粟裕

粟裕

粟裕
粟裕

百战奇才--粟裕

粟裕(1907—1984),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副总理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5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粟裕同志是一位战区指挥员,而他思考问题的立足点,总是自觉地放在关照战略全局上。在粟裕同志22年的作战生涯中,他长期在远离中央的相对独立的战略区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非常注重从战略全局上考虑利弊得失,看得很宽阔,想得很深远,因而能够更自觉、更自如地以积极有效的局部行动来服务、影响和推动全局。粟裕同志直接指挥或参与指挥的一系列著名战役,如苏中、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战役等等,几乎都是他从全局着眼主动提出建议或作战设想,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批准后付诸实施的。这一连串的重大战役,构成了解放战争华东和中原战局的基本走势,以强劲明快的节奏实现了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意图。

作为战略区指挥员,粟裕同志令人钦佩之处还在于敢于和善于对关乎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及时向军委提出战略性建议。如解放战争初期,他建议依托解放区先在内线作战,对中央军委将原定的“外线出击,向南作战”的战略方针,转变为“先在内线打几个

胜仗,再转到外线”方针,起了重要作用;1948年春,他建议粟兵团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并以成功的作战实践迅速打开了中原战局,为中央军委定下与敌举行战略决战的决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948年秋,他建议举行淮海战役,进而建议截断徐蚌线,歼敌主力于长江之北,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粟裕同志在《向苏浙敌后发展和天目山战役》一文中,讲了一段极富兵家哲理的话:“打仗是最讲辩证法的,因为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在行动,敌人同我们一样也会动脑筋会走路,他打着打着变了招,我们就得跟着变招,即使他不变招,我们也常要根据战场上变化了的形势来变化打法。”粟裕同志是深谙军事辩证法的。战争同一切事物运动一样,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世界上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作战,战法必定是千差万别的。战争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领域,只有极富创新精神不断进取的军事家,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粟裕在战役前夕的建议:

①苏中战役前夕的建议:

在解放区内线打几仗,再转到外线出击。解放战争初期,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曾提出晋、冀、鲁、豫和山东、华中三支野战军进入国民党统治区作战,并提出华中野战军主力出兵淮南,与山东野战军配合

作战。粟裕深思熟虑,对当前敌我情况及战争发展趋势做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大胆及时地向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陈毅司令员提出,依托解放区有利条件,先在苏中打几仗,然后再考虑外线出击的建议。被誉为”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粟裕任司令员的华中野战军3万多人,面对国民党军12万人,通过粟裕的巧妙运筹,七战皆胜,取得了歼敌5万3千多人的巨大胜利),就是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采纳粟裕建议后取得的胜利。

②豫东战役前夕的建议:

一、四、六纵队暂缓南渡长江,留在中原和中原野战军,打几个大的歼灭战,以改变战局。1948年1月,为改变中原战局,毛泽东电令粟裕率三个纵队南渡长江,吸引敌人20-30个旅回江南。粟裕接受任务后,一面抓紧训练军队,厉兵秣马,准备渡江南进;一面密切注视中原战局和全面形势的发展。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考虑,他认为三个纵队暂缓南渡,留在中原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有利于改变战局,粟裕遂将这一设想上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中央军委毛泽东对此非常重视,命令陈毅和粟裕赶赴中央,当面听取粟裕的意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任弼时等五位中央书记听取粟裕建议后,迅速作出华野三个纵队暂缓南下,留在中原作战的决定。粟裕向党中央毛主席立下了军令状,遂即组织指挥了豫东战役。此役首战开封,再歼援敌,共歼敌10万人,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第一个战役歼敌最高的新记录。

③淮海战役前夕的建议:

济南战役中敌援兵未到,粟裕即向中央军委及华东局和中原局建议,可采取攻济打援的战法,进行淮海战役。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中央军委和中野首长的赞同。随着淮海战役战局的发展和变化,粟裕又先后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抑留敌人于徐州歼灭之、调整第二阶段华野作战任务、协助中野包围黄维兵团并击退李延年刘汝民兵团的增援、准确判断徐州敌人将要撤离的企图及其撤退路线,并将华野主力放在堵击徐州敌南窜机动位、及时兜住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并予以包围、派出4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协助中野解决黄维兵团、独立解决包围的徐州国民党军30万人、统筹支前工作等重大建议。这些建议都被中央军委采纳,为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粟裕夫人楚青曾写诗一首,以寄托和粟裕共同战斗、生活四十多年的深情:

遣怀

时晴时雨正清明,万里送君伴君行。

宽慰似见忠魂笑,遣怀珍惜战友情。

唯思跃马挥鞭日,但忆疆场捷报频。

东南此刻花似锦,堪慰英灵一片心。

粟裕将军在逝世前五年,曾写诗一首,这是他对自己辉煌军事生涯以及一个高尚的职业军人人生的一个总结:

抒怀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粟裕大将的黄桥战役

粟裕大将的黄桥战役 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部进军苏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8月进驻黄桥(今江苏泰兴东)。国民党顽固派担忧新四军壮大,妄图趁陈粟部立足未稳之际予以消灭,命在苏北的“反共专家”韩德勤(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司令)不断制造与新四军的摩擦,并于9月进逼黄桥。韩德勤将所属精锐倾巢出动,并在动员令中叫嚣“把新四军赶到长江里去喝水!” 9月30日,韩顽军向黄桥出击,行动甚为隐秘。新四军未及时发现,第二天才获知韩顽进攻的消息。黄桥的防御工事十分简陋,加紧布置势必造成部队极度疲劳。更严重的是,新四军兵力不到对方的1/4,处于绝对劣势。但黄桥之战关系到新四军能否在苏北立足,被逼到墙角,只能打不能退。陈毅坐镇黄桥西北5公里的严徐庄统揽全局,粟裕在黄桥前线负责战场指挥。此战成败难料,连陈毅也没有取胜的把握。据粟裕回忆:陈毅同志有一挑珍贵的书籍文稿,从皖南挑到茅山,又从江南挑到苏北,从来不肯丢开,可这时也从铁皮箱里拿出来埋入地下,显然是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 表面上看,韩顽30000余人,新四军7000余人,兵力悬殊。不过,粟裕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另一面,做起了第一道数学题,得出了7000余人>30000余人的结论:韩顽尽管有30000余人之多,但兵分三路进攻,兵力分散,直接投入进攻黄桥的实际只有中路韩顽第89军和独立六旅15000余人。这样一来,新四军的压力在无形中就减轻了一半。粟裕还看到,韩顽师出无名,冒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之大不韪,其官兵情绪低落;新四军则是正当防卫,事关生存,群情激昂,战斗精神倍增,再加上群众支持,对韩顽可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法。如此,韩顽兵力优势又被抵消一半,我军胜算就大了。下定决心后,粟裕立即进行了精心部署。 10月4日凌晨4时,韩顽第89军33师(共4个团)在黄桥东门发起猛烈进攻。该顽军初战即投入3个团,且来势凶猛,不但突破了新四军前哨部队的防御,其一部还攻入了东门,几乎就要拿下黄桥。千钧一发之际,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和参谋长张震东把上衣一脱,挥动马刀,带领部队硬是将韩顽赶出东门,然后架起机关枪,死死顶住,使其难越雷池一步。 战中:3000余人×1.5米≈四五公里 黄桥激战时,韩顽后续梯队也向黄桥推进,企图增援第33师。4日16时,粟裕登上黄桥镇北门的土城观望,发现韩顽第6旅成一路纵队正向黄桥开来。他迅速做起了第二道数学题:“如果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5米,全部3000余人的队形将是长达四五公里的一路长蛇

电视剧《粟裕大将》剧情介绍

剧名:粟裕大将 类型:革命战争片 集数:全集18集 语言:国语 年份:2012年 地区:中国内地 出品:中国 导演:贾钢 编剧:赵琪张军安徐子宏 主演:郭广平、唐沸潮、杨了、孙浩涪 【演员表】 郭广平饰粟裕 唐沸潮饰傅小虎 杨了饰周颜 孙浩涪饰刘喜 【剧情简介】 腾讯娱乐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央视又一部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粟裕大将》已投入拍摄。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贾钢领衔导演,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郭广平扮演粟裕,童星唐沸潮主演一名叫傅小虎的新四军新兵。据悉,傅小虎是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

人物,他在烽火中迅速成长,屡获战功,并与剧中女一号周颜萌生了一段“战争爱情”的浪漫情怀,是全剧的亮点人物;特别是傅小虎其后担任尖刀连代连长,在孟良崮战役为炸掉敌人的水源引爆炸药包英勇牺牲,将全剧悲壮气氛引向高潮顶端。导演贾钢对这个角色期望很高,选小演员也很慎重,直到开机前几天面试了唐沸潮后才正式拍板。 16岁的唐沸潮此前虽然曾主演过《正义联盟》、《火力少年王3》等10多部影视剧,多次担任男一号,可谓一名小“老演员”了,但他一贯走的是时尚少年的风格,并且未演过战争片,对能否塑造好傅小虎这个感情细腻、性格憨厚、作战勇敢的农村少年开始时也没有把握。为了跳出以前角色的束缚,尽快进入状态,唐沸潮在家做足了功课,不但通读剧本,还观摩了不少战争片和农村题材的青少片。 唐沸潮的努力没有白费,贾钢在监视器前看了他的表演后赞不绝口,称唐沸潮表现出的纯朴和憨厚劲胜似王宝强大,一举一动非常出色。“特别是他的眼睛很有意思,在战斗状态时能迸发出小老虎的那种眼神。”贾钢也相信唐沸潮的表演能得到观众的满意和共鸣。

近代名人简介

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 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 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18:蒋介石——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0: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著《天演论》,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2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2:朱德——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军委第一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第一。 23 :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副主席;军委第二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4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第叁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5 :任弼时——七大中央书记处第5书记兼书记处秘书长,政治局委员。 26 :彭德怀——军委第四副主席;十大元帅第二;西北政府主席,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 27:林彪——十大元帅第叁;中南政府主席,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 28:邓小平——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曾拟授元帅;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

粟裕人物简介

粟裕的革命贡献 摘要——一心为民,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四过长江,五人总前委之一,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将之首。这是对粟裕将军在战争岁月里的最好写照。粟裕将军也曾立下遗嘱:“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很是让人感动,不愧为智如张良,才如韩信,义如关羽。 粟裕将军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副总理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5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粟裕将军的成就大多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将军在军队高级领导团队中是年即较小的一位,但却年少有为,机智过人,更是有“小诸葛”的称号。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用兵战略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就不得不提到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①当时国民党为实施重点进攻计划,在山东战场上集中了约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其中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军74军,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但在这个战役中却被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

战军全歼,其中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可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1948年,在城南庄会议上粟裕更是斗胆陈直,否定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组建解放军第一野战兵团渡江南进的命令,后来毛泽东听取了粟裕的意见,改变原来马上渡江的计划,再就有了后来扭转中原战局的豫东战役。 粟裕是战功赫赫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在人民战争的大舞台上演出了许多摧枯拉朽、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活剧,如:他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上海战役以及他参与指挥的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等都是这些活剧的生动体现。把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打疼了、打怕了。可以说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粟裕发起的攻势而逃脱被歼灭的命运,为不少中外志士仁人所折服,所倾倒。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更是赞不绝口。 在后来的抗美援朝前夕,粟裕一度是志愿军总司令的首选人选。但后却是彭德怀当了总司令,其中还是有一段故事的。 ②1950 年夏,朝鲜内战局势因美国的出兵干预而趋于复杂化,战火开始向中国边界蔓延,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邻国的危难,挺身而出,不畏强敌,毅然作出出兵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人民解放军众多璀璨耀眼的战将中,谁能够承担起赴朝抗美这一重任呢?

粟裕

无冕之帅——粟裕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2月5日逝世。 一.愈出愈奇,愈打愈妙——确立总指挥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元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而粟裕则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但是,粟裕却拥有战役指挥权,同一时期,四大野战军拥有战役指挥权的分别是: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东北野战军林彪。那么为何粟裕身为副司令员却有着战役指挥权呢? 在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前,陈毅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则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两人分属两个战区,但是华中野战军战略行动上归陈毅指挥。1946年,蒋介石调重兵进攻解放区,毛泽东提出南线出击的计划,规定由晋冀鲁豫、山东、华中3支野战军进行作战。很显然,此时陈毅根据命令,要求粟裕西移,向外线出击。也就是这时,粟裕展现了他的战略思想,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应先在苏中内线歼敌,并向中央及陈毅发电报建议。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经过仔细思考,决定支持粟裕在苏中作战,摸清敌人虚实。于是问题来了,陈毅并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于是两军产生了分歧。陈毅要西移,粟裕要东调。那么谁的作战方针是正确的呢?粟裕通过苏中战役七战七捷证明了自己的正确。与此同时,由于中央命令虽暂时妥协却并未放弃外线作战计划的山东野战军在淮北的战果却并不理想。尤其是泗县战役由于指挥失误而失利。两相对比之下,陈毅终于同意了粟裕内线作战的方针。 促成两个野战军合二为一的契机是由于山东野战军作战失利而导致两淮失守,两支野战军在淮海地区会师,粟裕致电中央与陈毅,提议“集中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攻下宿迁,的手后向西扩张战果。”陈毅对此并无异议,并提议合并指挥部。毛泽东任命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此时,战役指挥权显然归陈毅。但是两人在作战方向上却发生了分歧。陈毅认为山东才是关键,而淮海无关大局;粟裕认为淮海地区作战有着决定意义。毛泽东经过思考,支持了粟裕的观点,并对陈毅进行劝说和批评,并指出让粟裕担负战役指挥。粟裕并没有令人失望,带领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捷——宿北大捷,成为了华东战局第一个转折的标致,证明了陈粟之间争论的对与错。粟裕以副司令员的身份取得了战役指挥权。在之后的作战中,陈毅也承认“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并称赞“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二.抗美援朝——因病未成行 1950年6月,粟裕由于被授予攻台作战的指挥重任,率领三野全部及其他野战军四个军共16个军近65万人,已经花了一年的时间精心准备攻打台湾以及解放沿海岛屿。但是6

揭秘粟裕大将辞帅的难言之隐

揭秘粟裕大将辞帅的难言之隐 导读:本文揭秘粟裕大将辞帅的难言之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揭秘粟裕大将辞帅的难言之隐 1952年,全军开始干部评级工作,正式确立军队干部等级制,并着手授衔的准备。 次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提出"如果可能的话,拟于今年(1953年)7月份全军实行军衔制度". 从这时起,元帅、大将人选已在中央书记处的考虑之中,也就是《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说的"军衔鉴定"工作。 最后在人选既定的情形下(即贺龙1953年透露的内定),为使职务与军衔相匹配,罗荣桓于1954年6月被增补为军委委员、军委副主席,随后成为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委员,从而在1955年9月顺理成章授衔元帅。 这一点,似乎与王树声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1954年1月前,曾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的王树声职务并不高,仅为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因中央书记处决定授他大将衔,因此他在短期内,相继被任命为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部长。 正因为此,认为自己资历不够,被毛泽东称赞"是个老实人"的罗

荣桓深感不安。 得知中央准备授予元帅军衔后,他再次表现了一个纯粹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立即给毛泽东写信,说自己参加革命较晚,请求不要授给他这样高的军衔。 罗荣桓的请求无疑是诚心诚意的,但他的授衔与否,显然已不是个人的荣誉与待遇问题,而是代表了秋收起义以及全军的政工队伍,因此这一请求也就未被毛泽东批准。 罗荣桓主动辞帅,粟裕这个老邻居也不例外。 1955年的军衔制,特别是将军以上级别的授衔,的确有些令毛泽东为难。 张爱萍之子张胜说,当过一把手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最复杂的莫过于人事问题了。"许多重要的人事安排,并不是简单地看功劳和能力的,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人际关系以及各个方面平衡的需要。这也许会是个令人尴尬的话题。" 张胜似乎说出了1955年毛泽东的心里话。 由于不仅仅是出于军队正规化的需要,还是对开国将领们有史以来一次总授衔,多少带点"梁山好汉英雄排座次"的味道。而且,从西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光武"云台二十八将",到唐太宗开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似乎早就有"排座次"的传统。 因此,最高统帅部极为慎重,酝酿、筹备几乎达五年之久。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一介书生杜甫当年尚有如此霸气的一问,授衔的将领们也大多把军衔看成是对自己过去战功、对革命贡

楚青:我和粟裕不得不说的情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9743926.html, 楚青:我和粟裕不得不说的情结 作者:余玮 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02期 当楚青收到粟裕辗转捎带的信件时,顿时脸色大变,看也不看就把信撕掉了,捎带人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小女兵会如此对待指挥着千军万马的粟裕将军的求爱信。一时间,气氛十分尴尬。 按照预定的时间,笔者随粟裕大将生前的贴身秘书刘祥顺同志来到坐落在北京市地安门雨儿胡同的一个四合院。等了不多久,一位面容清瘦的老人缓缓朝我们走来,她就是粟裕大将的夫人——楚青。楚老身体硬朗,也很健谈。在回忆与粟裕将军的一些往事时,老人有些激动,几度声音哽咽…… 离家出走的女儿 一落座,笔者就问:“您这个楚姓有些不多见,您的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吗?”老人说:“其实,我本姓詹,叫詹永珠,楚青这个名字是我参加革命后改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家人,不要因我而受到牵连。” 楚青,1923年3月10日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父亲詹克明是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她幼年时很得祖母的喜爱。祖母思想开明,主张男女平等。1938年10月,已读到高二的楚青再也没有心思念书,因为她满脑子都是“救国”两个字。 一天,一位同学告诉她“今天我要送我的一位朋友去参加新四军”。楚青问:“你能不能同你的朋友商量一下,也带我去。”就这样,她没有同家人打招呼,就和姐姐詹永珊等一行共8 人踏上了参加新四军的旅程。 他们经宁波到皖南很快就来到了泾县城西南约50华里的云岭。这里山清水秀,四周环山。3个月前,新四军军部已从歙县移驻到此。军部各机关分布在云岭地区的13个自然村 里,司令部设在罗里村。 因为是自愿参军的,所以楚青没有介绍信,一开始,任她怎么说,新四军负责招录的人 都不肯接收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和自己同住在一个招待所的一位上海煤业救护队的队员手上有封介绍信,于是她就去做这个队员的工作,希望能在他们救护队挂个名,和他们一起加入新四军。就这样,她侥幸地被接收了。 参加新四军后,楚青被编到教导总队第八队当学员,不久又参加了军部办的一个速记训 练班。学习结束后,她被分配到粟裕任副司令员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做了一名速记员。

渡江战役简介

渡江战役 一九四九年四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一千多里的战场上,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十二年的蒋家王朝。 在伟大的渡江战役中,安徽处于重要的地位。以邓小平同志为书记的总前委驻在合肥附近的瑶岗。最先于四月二十日夜突破长江天堑的我军中路大军,则是由巢湖进军,然后取道无为县泥汊一线渡江的。著名的“渡江第一船”支前模范马毛姐,是安徽的一个劳动妇女。 中央军委部署了渡江战役的作战方案,指示原淮海战役的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统一领导渡江大军(包括二野、三野和四野的一部)。总前委在安徽萧县附近的蔡洼,召开会议作了具体研究,从思想上、组织上和政策上为渡江进行全面准备。四九年三月中旬,我渡江总前委南进到合肥附近的瑶岗,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针对国民党守敌的江防设施,决定组成三路大军横渡长江。其中以粟裕,张震同志率第三野战军的八个军三十五万人为东路兵团,从江苏的扬中至江阴渡江;以谭震林指挥三野的七个军三十万人为中路兵团,自安徽的裕溪口至枞阳门渡江;以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指挥二野的九个军二十八万人为西路兵团,自枞阳至江西的湖口渡江。各路兵团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整训,于四九年二、三月间,先后由徐淮地区和阜阳地区南进到江北一带,形成同敌军隔江对峙的局面。 我军抵达长江北岸后,作了大量的渡江作战准备工作。各军内部分别建立了船舶管理委员会,积极协同地方政府,广泛地向船工和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打捞沉船,修补船只,很快筹集各种船只达二万余只。与此同时,中路渡江大军在安徽的巢湖开展了水上练兵活动。广大指战员学习划桨、掌舵、挣篱、抛锚和泅水本领。接着,部队又进行实战演习,组织夜间航渡、水上射击、水上救护、水上架线、水上通讯联络,并以船为单位编成新的战斗集体,把所有的现只都分类编号,担任具体任务、为了把隐蔽在巢湖和内河的船只秘密地开进长江,部队和船工经过十多天的日夜挖掘,挖出引河,抢渡船陆续驶到了江边。 在水上练兵的基础上,我军开展了全面的侦察活动,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掌握沿江的敌情、水情和地形,并派出侦察分队先期偷渡过江,了施敌军布防情况。我中路大军派出的第二十七军侦察营,分成几支侦察部队,由汤沟至泥汊一带,偷渡潜入江南。其中有一个由七名战士组成的侦察小组,于四九年四月六日夜晚乘坐小舟登上江中的黑沙洲,摸清了湖上的敌情。接着,由三百人组成的渡江先遣营,从北岸泥汊镇附近的夹江口乘木船向市偷渡,到荻港附近登岸后,直扑宣城阳山,转战泾县云岭,在江南游击队的配合下,将敌情用各种办法送到江北渡江指挥部,为确保渡江作战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严阵以待的百万渡江大军兵分三路,立即投入战斗,一场举世瞩目的渡江战役打响了。为了有利于东、西两路兵团作战,并在渡江后统迅速会师,我军决定中路兵团提早在四月二十日午夜渡江。白天,中路大军第七兵团和第九兵团,各以两个军组成一个梯队。午夜时分,千万只战船出现在长达一百多公里的江面上。一小时后,渡江突击队先后攻占了闻新洲、紫沙洲、黑沙洲、鲫鱼洲等江心洲。紧接着,他们强渡夹江,建立了滩头阵地,直指获港板子矾。与此同时,我军大炮轰掉了敌军主碉堡,强渡战士首先登岸。到二十一日凌晨,渡江第一梯队突破敌军防线,敌军自芜湖西南的港至铜陵的江防地带全部土崩瓦解,敌军丢盔养甲,夺路南进。 中路大军突破天堑的当天晚上,东、西两路大军接连发起了渡江攻势。西路兵团从下午五时开始全线进攻,在三十华里长的战线上,排列着三百多门大炮,经过一个小时的猛烈炮击,摧毁了敌军的前沿阵地。接着,在贵池至马当的二百华里长的江面上,从各港口涌出的数千只战船,立即向南岸驶去,很快突破了敌军的西边江防。二十二日我军又解放

谋略学看粟裕

从谋略学看粟裕 “谋略”二字看似诡道之词,人们多能联想到军事方面,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生如同一个巨大的战场,人都要穷其一生去战斗,有人能够永载史册,有人如同炮灰默默死去;人生又是一个名利场,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名、利冲突时总会不免应用计谋权术,这样谋略也就渗透在人生的各个方面。甚至是近代中国著名战略家粟裕其人生也是成败参半,将谋略成功应用于军事战争让他成为成功的战略家,无法将谋略应用于政治上,让他成为失败的政治者。 粟裕将军作为新中国开国大将之一,名列十大将之首,足见他战功赫赫,军事才能之高,甚至于有人认为,十大元帅之中也仅有林彪的军事能力能够与粟裕相媲美。我认为,粟裕的军事作战指挥才能在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酣畅淋漓,孟良崮战役是他的杰作,淮海战役更是伟大的战略艺术成果。 首先,粟裕能够在内线作战时看清内线作战的优势,即物资供应充足,群众基础良好,便于掩护大部队实施迷惑战术。在战略上仍处于内线作战时,粟裕敢于发动较大规模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凭借的就是粟裕对自身优势的分析。在孟良崮战役前期,国民党实施重点进攻计划,吸取以往被分割围歼的教训,采取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碾压式进攻手段,让我军无法对其进行分割,粟裕上报中央军委,伪装部队攻势疲惫,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寻求时机隔歼国军。基于以上思考,最终打响孟良崮战役,将国民党王牌军队整编74师全歼,国军领导张灵甫阵亡。如果不是内线作战,解放军根本无法实施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到坦埠地区,并且在长途奔袭夺取黄崖山这关键一仗时,群众的物资支持保证了部队的行军速度和战斗力。这也能在前面的莱芜战役中看出,莱芜战役,面对国军的稳扎稳打,粟裕坚决采用,伪装部队向晋冀鲁豫野战军靠拢的假象,又是敌军脱离战线、孤军冒进,最终完成分割歼敌的战略目的。 再者,敢于放弃对土地拥有权,着力保存解放军的有生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也是认为,“人在地失,人地皆在;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在粟裕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中这个战略思想应用的酣畅淋漓。面对国民党将近十二万人的围剿,华中野战军仅有三万余人,战斗力差距太大,所以粟裕不得不舍弃对解放区根据地的固守,改为放弃地盘,保留力量,在苏中地区与敌军周旋,经过宣泰、如南、海李、丁林、如黄等战斗,解放军始终以歼敌为主、掠地为辅,最终将整个苏中、苏北地区局势搅乱,让国民党无法安心进攻山东、中原地区的解放军部队。蒋介石面对苏中战局很乐观,认为粟裕已经成为丧家之犬,无处安身,然而粟裕认为蒋介石想要地盘,就给你地盘,我军以保留力量、消灭敌军为主,最差的结果就是重回以前的游击战。战斗结果证明,敌军损失将近一半部队,我军仅牺牲3000余人,此次战争的胜利作为内战爆发的排头兵,首战大捷为解放军鼓舞了士气,也能够延误国民党对山东、中原地区的集中围剿。 然后,粟裕拥有必胜的信心和清晰的分析。在孟良崮战役这一粟裕指挥的经典战役之中,最后阶段我军物质奇缺,饥饿交困,并且面对张灵甫74师的疯狂反扑,并且企图实现“中心开花”的战斗预想,对我军进行反包围。有人为避免造成太大伤亡,主张“撤出战斗”迅速转移,但是粟裕认为:我们身后有千百万的民众支持,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信心还要配合具备实力,粟裕分析对我双方距离、实力对比、我军推进速度及指挥官的性格和心理,并且指出敌军援军必经之地的路况,如何阻击援军等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我军有把握在敌军靠拢之前,全歼孟良崮之敌。此次战斗中粟裕要求白天继续作战,有违常理,但是陈毅要

国民党抗日将领王耀武简介

国民党抗日将领王耀武简介 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国民党抗日将领王耀武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国民党将领中很少有那种精明能干而且头脑清晰的人,有些人要么是有私心,偏袒部下;有些庸碌无为吃皇粮;有些是私生活混乱风流成性;还有一些就是贪污腐败之人,很好有人能洁身自好、以身作则,而有一个人就是例外,他既不贪污腐败,也没有私心,私生活更是严谨,在抗战时期更是为抗日事业做了不朽的贡献,这个人就是王耀武。让我们看一下王耀武简介。 王耀武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生于1904年,是山东人。王耀武二十岁的时候考进了黄埔军校。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担任第五十一师师长,打了胜仗后被提拔为第七十四军的军长,1945年又升任为司令官,可谓说是战功显赫,平步青云。1946年,王耀武担任绥靖区司令官,后来又兼任指挥部主任,到了这年的十月,王耀武又兼任山东省主席、保安司令等职务。王耀武善于带兵,又很强的指挥才能,他赏罚分明,恩威并用,所以他带的兵都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王耀武的个性很强,他自信而倔强,好胜而直爽,而且私生活也很严谨,不沾花惹草。济南战役时,王耀武因为突围失败,被共产党部队抓捕,成为了共产党的俘虏。

在改造期间,王耀武的思想有很大顾虑,因为他在国民党时期曾经率兵围剿过共产党的部队,所以有思想包袱,但是毛泽东告诉他,人民会永远记住他的抗日功劳,让他放心改造。后来王耀武被特赦释放,担任全国的文史专员,1964年,他被邀担任政协委员。1968年,王耀武因病在北京去世,骨灰葬在了八宝山烈士公墓。 从王耀武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耀武这个人能带兵,能打仗,也会做人,而且他为人清廉,作风严谨,是难得的军事将领。 王耀武的老婆王耀武生于1904年,是山东人。王耀武精明能干,头脑也很清晰,而且不沾花惹草,年轻时也积攒了不少的财富。然而,他因为兵败被俘之后,他的老婆和副官却带着他所有的钱财逃到了海外,不顾他的生死,也算是一种悲哀。王耀武的老婆是谁呢?他娶了几个老婆? 王耀武19岁的时候,他来到他天津的亲戚家里,在一家烟草公司做杂活工人。后来又在上海当店员。之后便做起了商人,他有很强的经商头脑,所以很快发了财。北伐战争时期,王耀武还只是个连长,那时候他跟着部队打仗,在经过福州的时候,他结识了一位叫郑宜芝的女子,之后两人结了婚,生下了七个孩子。这是王耀武的第一个老婆。北伐之后,王耀武一直得不到升迁,便利用手中扣留的一些金钱在武汉长沙等地开办工厂,这些工厂成为他的资金来源。后来四处运作,他得到了升迁的机会,加上他卓著的战功,很快他就成为了一名国民党将领。他还把自己售卖的日用品低价卖给下属和家属,所以他的手下对他很尊敬,也很听他的话。很快他的名声也传遍各地。王耀

大将粟裕指挥过哪些战役

大将xx指挥过哪些战役 战役名称指挥员我方与敌方兵力对比歼敌数量 黄桥战役xx7千: 1.5万余人,歼敌 1.1万余人 苏中战役粟裕3万余人:12万,歼敌53700人 xx战役xx不详歼敌530人 莱芜战役xx不详歼敌56800人 孟良崮战役xx16万: 约45万人歼敌32680人以上 xx战役xx不详歼敌93970人 济南战役xx14万:10万多人歼敌 10.4万人 淮海战役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60万:80万歼敌5570人渡江战役粟裕60万人:45万人歼敌30余万人 简历: 1918年,由家乡的私塾转入县城的“洋学堂”上学,开始接受新思想。 1924年3月,进入常德二师附小学习。1925年春,考上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常德二师的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他被党组织安排到叶挺的24师教导大队,任班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8月1日,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赣粤湘边,开始了戎马生涯。 1928年1月,参加湖南起义后到了井冈山。 1929年后,因屡立战功,粟裕相继升任红十二军的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的“围剿”战争,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奋勇向前,多次受伤,左臂中弹成残疾。 1934年7月,粟裕率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赴闽浙赣根据地,成立红十军团,任参谋长。后又赴皖浙赣边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由于敌人重兵围攻、堵截,红十军团损失惨重。 1935年1月,组建红军挺进师,他任师长。同年10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临时省军区相继成立,粟裕任省委组织部长兼军区司令员,开创了浙南革命根据地。打退敌人多次“围剿”,坚持3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挺进江南敌后。 1938年6月17日,在卫岗伏击敌人,击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击毁汽车5辆,缴获枪支20余支,这次战役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开辟了江南抗战的新局面。 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7000多人,挺进苏北。9月,创建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粟裕任副总指挥。10月4日,黄桥战役打响,虽敌众我寡,但粟裕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智慧排兵布阵,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突然袭击的战法,在运动中歼敌,以极少的兵力取得辉煌战绩。歼敌11000多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枪支弹药。黄桥决战的胜利完成了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2年3月,兼苏中区党委书记,重视建设地方武装。

建国后粟裕大将所犯的三大错误

建国后粟裕大将所犯的三大错误 -------------------------------------------------------------------------------- 粟裕大将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上受批评,但不作组织结论。 扩大会结束后,粟裕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不再担任总参谋长。粟裕受批评的原因,出版物上说是由于“彭德怀信不过粟裕,而粟又一向坚持原则。” 从已看到的历史文献看,粟裕是由于工作中疏忽大意,不谨慎而出错。客观上越权,当时,则被批判为擅权,毛泽东认为这已不是日常工作中的普通错误,而是已涉及他本人的职权。为此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决定军委扩大会整风,应批评粟裕的错误,教育全军干部引以为戒。 粟裕三次被认为擅权情况: 自行布置准备攻占马祖列岛 彭德怀于1955年6月20日深夜,接到南京军区19时30分急电,说皮定钧(福建军区副司令、中将)从北京回来传达粟裕总参谋长18日指示:“对马祖列岛的作战方针:应该是全面准备同时连续攻击高登、北竿塘、南竿塘。只准打好,不准打坏,以显示我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实施应速战速决,准备工作应细致周到,并向最困难处着想。限今年内完成解放马祖列岛的作战任务。”电报上说,我们反复研究后,认为同时攻击三岛困难很大,没有一年半以上的准备,无法实施。接着电报中又列举打马祖的困难和不利条件,需动用四个师(敌军为一个加强师),560只登陆艇,距大陆远,我岸上炮火支援困难,敌台湾空军到马祖上空可活动30~40分钟。我军从浙江机场起飞的战机到马祖-上空只有7至8分钟作战时间。我未掌握制空权。登陆船队没有可靠的空中掩护。如马祖三个岛同时攻击,还不如打小金门岛(敌军一个师),距陆岸近,便于船只起航和岸上炮火支援。但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准备。 彭德怀看电报后感到惊异。因粟裕已于20日去旅大视察,接收苏军撤走时作价移走的武器装备(27日回京),于21日上午把主管作战的副总长陈赓召来询问。陈说,18日那天粟总长召集皮定钧和作战部王尚荣等研究了福建前线作战问题,认为可准备攻打马祖列岛,并立即准备。能三个岛同时攻击有利于速战速决,但应由南京军区许世友等研究后再定。彭说,毛泽东批准的1954年8月13日军委关于东海沿海作战方针,你们也参与了制定。明确规定每次只选定一个最小最弱的敌占岛屿攻击,求得战则必胜。打一江山岛就是按这个方针选定的。我曾告张爱萍要用牛刀杀鸡。现仍要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看来总参、南京军区、福建军区对这一方针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好。选定攻击目标后报军委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后再着手准备。现可先告南京军区打马祖准备工作暂停,听候新的指示。 周恩来看到电报后,电话上问彭德怀,彭说不知此事,已告陈赓,要南京军区暂停准备,听候新指示,待主席回京请示后再定。 毛泽东于6月23日从杭州回京。彭德怀就此电报事向毛汇报。毛说,你出国(彭于 5月2日至6月3日至波兰出席华沙条约国成立仪式)期间,粟裕报告,说福建前线机场于6月底竣工,建议空军进驻,以配合外交斗争,保护沿海航线,防止敌机骚扰空袭,为解放金门、马祖创造条件。我批同意交贺龙、粟裕去办。6月11日刘亚楼到杭州见我,我问他来干什么?他说准备组织空军入闽。我考虑根据在印尼万隆业非会议情况为争取缓和局势,即告刘,空军暂不入闽。打马祖事也应口后再定。日前台海局势以平静为好。彭说,中央曾批准1957年底前解放浙闽沿海岛屿,为解放台湾做准备。现浙江敌占岛屿都已解放,福建沿海敌占岛屿,我们仍应积极准备,在国际局势有利时逐个逐个攻占。现在看粟裕、陈赓、许世友等对军委8月13日的方针还缺乏深刻认识。叶飞在福建主要搞省委和政府工作,他也应很好地掌握军委的方针。为此提议请叶飞、许世友来北京开一次会,有利军委方针的掌握和贯彻。毛表示同意。

粟裕故居纪念馆的雕像与兵器展

粟裕故居纪念馆的雕像与兵器展 ——2017-12-28摄粟裕同志纪念馆大厅中的粟裕铜像(局部) 粟裕大将诗词:抒怀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 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 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 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粟裕同志纪念馆,1987年4月始建于湖南省会同县城粟裕公园内,由杨尚昆同志亲笔题写馆名。2014年9月底完成搬迁至粟裕故居坪村镇的新馆扩建,新馆建筑由北京建筑学院

重新设计。纪念馆以粟裕生平事迹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照片、珍贵文物以及各种图表、字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粟裕大将光辉战斗的军旅一生。作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36位军事理论家之一,粟裕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 湖南怀化市城东设有中国侗文化城粟裕纪念馆、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设有粟裕纪念馆)。 30年前的1987年4月底,本人参与过张震上将、楚青夫人等出席湖南会同新建粟裕纪念碑\纪念馆揭幕仪式、探访粟裕故居的路线、现场、驻地的安保警务……2009年3月间,自己再次参观过粟裕故居、纪念馆……2017年12月底,咱又一次祭奠粟裕纪念碑、重访了粟裕旧居、扩建后的粟裕纪念馆…… 1990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粟裕同志纪念馆载入《全国文物机构名录》,本馆文稿被《中国博物馆志》《中国纪念馆概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收编,2000年8月13日,中央电视台到粟裕同志纪念馆采访报导。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迟浩田,省委书记杨正午等到纪念馆视察指导工

作。2016年12月,会同县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景区通过评定,被正式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粟裕同志纪念馆注重发挥爱国主义、廉政、全民国防、党性教育等基地作用,先后被授予“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最佳红色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解放军火箭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纪念馆入口正厅 粟裕大将伟岸铜像 馆内设序厅、展厅、贵宾厅和报告厅。其中,序厅正中安放着粟裕大将铜像,左边墙上为毛泽东主席“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的评价,右边墙上悬挂着粟裕大将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展厅展线长350米,陈展面积1100余平方米,共收藏、展出了55件粟裕大将的遗物、700余件文史资料,以照片、资料、图表、字画、文献、视频、场景复原等形式,分“侗家少年,投身革命”、“投笔从戎,初露将才”、“敌后抗日,名震江淮”、“华东主将,决战决胜”、“致力国防,呕心沥血”、“沧海一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等六个部分,生动地再现了粟裕同志光

粟裕将军资料

1984年2月5日,粟裕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同年4月28日,将军的二子粟寒生带着骨灰来到谭家桥 百年潮》杂志1997年第2期曾发表过萧克同志的一篇文章,回忆19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斗争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文章提到,当时令人震惊地在军内高层揪出一个所谓“以萧克为主帅、李达为副帅的反党宗派集团”,包括刘伯承元帅在内的一批高级将帅及高中级干部因此受到错误批判和错误处理。而实际上,处理这一问题的那 次军委扩大会,还有另外一个议题,那就是把粟裕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代表人物进行了批判。会后,粟裕被撤销了总参谋长职务。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不了解在1958年那次风波中粟裕大将曾蒙冤。 风起于青萍之末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军队落后于形势,落后于地方”,提议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用整风的方式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工作。这之后,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的主持下,研究确定了军委扩大会议的内容和议程。4月29日,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召集了有中央军委和各总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传达了中央军委确定的扩大会议议程。奇怿的是,身为总参谋长的粟裕这时虽然就在北京,却没有通知他参加这个座谈会。而且,中央军委拟定的扩大会议议程,竟赫然把解决所谓“总参和国防部关系”问题也列入其中。 总参与国防部之间存在矛盾,情况比较复杂。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因病于1950年初即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理,1951年10月又增调粟裕出任副总参谋长。由于从建国初一直到1952年7月,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粟裕在工作中与军委负责人之间没有发生过明显的矛盾,工作还比较顺利。唯一出现过的一次误会,是发生在他与聂荣臻之间。当时聂荣臻担心毛泽东事情太多,太忙,认为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到毛泽东那里去,因此要求军队方面的报告,都要经他批阅后再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上报。过去一向按毛泽东

沈振新将军简介

沈振新将军简介 《红日》中的沈振新由我解放战争中的真实原型人物王必成改编而来,是个军令如山的铁面将军,个性鲜明。 电影《红日》拍摄于1961年到1963年。影片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之战”,这场闻名中外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绝续的意义。影片尽量客观地塑造了国共双方的各级将领达20多人,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人物众多,个个鲜活生动,是为经典。当中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更是唱遍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片名:红日 主演:张伐高傅中叔皇康泰 导演:汤晓丹影片类型:战争 地区:大陆上映时间:1963 语言说明:国语 1946年冬,苏北连水城下,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讲述我军沈振新、丁元善部,顽强地抗击着气焰嚣张的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在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以后,为了配合整个战局需要,奉命主动北撤,广大官兵怀着沉痛的心情,带着“再跟七十四师干”的杀敌决心,离开苏北根据地的故事。 ······················ 红日 故事片(黑白)。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 1946年初冬,蒋介石对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人民解放军沈振新部在苏北涟水城外,与蒋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激战以后,主动北撤山东。张灵甫气焰嚣张,与其他师共二十万人,向山东临沂地区齐头并进,盘踞济南的敌人也同时出动,企图南、北夹击我军。我野战军司令部决定一部分主力在南线阻击,大部分迎战北面的敌人。于是展开了著名的莱芜战役。沈振新军奉命拿下莱芜城北的吐丝口镇,以截断敌人的退路。而刘胜团被留下作为军的总预备队,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因求战心切,情绪急躁。战局急剧变化,莱芜五万敌人在我军的猛攻下,妄图向吐丝口方向突围。沈振新当即命令刘胜率部投入战斗。刘胜用一支突击力量越过前沿,直插敌人的师部,获得全胜。胜利鼓舞着全军,然而石东根却有些忘乎所以,军长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蒋军以张灵甫为先锋,又向我蒙阴、坦埠进攻,妄图聚歼我主力于沂蒙山区。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沈振新部从沂蒙山西侧,插到敌后鲁南一带。敌七十四师进攻坦埠失利,向南溃退。沈振新部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退路,将七十四师紧紧包围在孟良崮山上。张灵甫想以声东击西的诡计突出重围,但在我军凌厉的攻势下,阴谋未能得逞。战斗中,团长刘胜不幸牺牲。在攻占孟良崮顶峰时,石东根连的战士搭了人梯攀上悬崖绝壁,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负隅顽抗,被我击毙。我各路大军在孟良崮胜利会师。编剧:瞿白音(根据吴强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汤晓丹摄影:马林发美术:葛师承作曲:吕其明、萧珩扮演者剧中人扮演者剧中人张伐沈振新杨在葆石东根里坡刘胜舒适张灵甫

《粟裕》 读后感

[《粟裕》读后感] 《粟裕》读后感 070933 戚旭锋 无意间在群里看到了同学游玩的照片,刚好有一张有一张粟裕的雕像,顿时产生了兴趣,便看了一下这位大将的简介,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啊,《粟裕》读后感。 没想一个出身富家的青年,却毅然走上了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革命道路。南昌起义失败,重伤之下,理想信念弥坚,誓死不离开革命部队。井冈山上,亲聆毛泽东教导,被朱德称赞为“青年军事家”。红军北上抗日选遣队失利,率领一部成功突围,在渐南独立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带领新四军选遣支队挺进江南,首战韦岗;向北发展,开辟苏中;兵进渐西,三战天目山。英名威震大江南北,日、伪、顽闻风丧胆。任借解放战争舞台,连演威武雄壮活剧:苏中七战七捷,探索战争切期规律;宿北战役、鲁南战役扭转华东战局,大战孟良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战役指挥“俞出愈奇”,歼敌纪录一再创新;斗胆直陈,坚持建议在中原打更大规歼灭战,使军委最终改变原定决策,展示了军事家、战略家的超人胆识;战略大决战中,最先提议举行淮海战役,精确驾驭战局发展,指挥华野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渡江战役,还击英舰挑衅;激战京沪杭,把政治与军事有机结合,取得军政全胜;两让司令,高风亮节,全军传为美谈,读后感《《粟裕》读后感》。建国后,毛泽东四次点将,解放台湾,抗美援朝委以前线总指挥重任,又亲自提名先后担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文革”中,受命危难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战场作出了特殊的新贡献。而1958年蒙受不白之冤,平反过程却一波三折,令人感叹。 粟裕虽有赫赫战功,却从不居功自傲。他对和自己一起工作的首长和同志们都非常尊重,处理重大问题都要事先请示,事后汇报,从不擅作主张。对上级的每一个指示,都要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在外出期间,每当碰到摄影记者,粟裕总是躲在后面。他自己不抽烟,但有干部战士到他宿舍时,他总要请他们抽烟喝茶,不抽烟的吃糖果,到了开饭的时候就留下一起用餐。下部队或去其它单位时,被哨兵拦住了,就自己下车,通报姓名和工作单位,还怕战士听不懂湖南话,常常摘下军帽,把帽子里的名字亮给战士看。 每逢有人提及粟裕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建立的巨大功勋时,粟裕总是淡然一笑,说:“我是沧海一粟啊!”谈胜利原因时,他总是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指挥;第二,参战指战员的英勇顽强;第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一代伟人,向伟人学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