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二化学第四章教案

必修二化学第四章教案

必修二化学第四章教案
必修二化学第四章教案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M

+n

(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

(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熔融)2Na+Cl2↑MgCl2(熔融)Mg+Cl2↑2Al2O3

+3O2↑

(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2O3+3CO2Fe+3CO2↑WO3+3H2W+3H2O ZnO+C Zn+CO↑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H2等。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Fe2O3+2Al2Fe+Al2O3(铝热反应)Cr2O3+2Al2Cr+Al2O3(铝热反应)

(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2Hg+O2↑2Ag2O4Ag+O2↑

探究实验4 - 1

【提出问题】

①活泼金属能像CO那样做还原剂还原出金属吗?

②若能,Fe2O3 跟Al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

电解电解电解高温高温高温

高温高温

△△

反应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内剧烈反应,纸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铁。

结论: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还原金属 问题:

1、镁条的作用是什么?

2、氯酸钾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 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 、Na 、K 、Mg 、Ca 、S 、C 、F 、B 、Br 、Sr 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常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基础上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合物。

2、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蒸馏法的原理是把水加热到水的沸点,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与海水中的盐分离,水蒸气冷凝得淡水。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 Mg 、Al Zn 、Fe 、Sn 、 Pb 、(H)、Cu

Hg 、Ag Pt 、Au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强 弱 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 弱 强 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富集法 还原剂或 特殊措施 强大电流 提供电子 H 2、CO 、C 、 Al 等加热 加热 物理方法或 化学方法

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3、海水提溴

a实验装置

b 实验流程图

浓缩海水溴单质氢溴酸溴单质

c有关反应方程式:①2NaBr+Cl2=Br2+2NaCl ②Br2+SO2+2H2O=2HBr+H2SO4

③2HBr+Cl2=2HCl+Br2

4、海带提碘

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将其氧化成I2,再萃取出来。证明海带中含有碘,

证明海带中含有碘,有以下步骤:

①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②在滤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③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润湿,放入坩埚中;

④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

(1)合理的步骤是:

(2)证明含碘的步骤是:

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方法:(1)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湿润,放入坩锅中。(2)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3)将海带灰移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4)在滤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证明含碘的现象: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2I-+H2O2+2H+=I2+2H2O 5、粗盐提纯氯化钠方案

6、海水中提取镁单质

请写出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

1、下列各种冶炼方法中,可以制得相应金属的是()

A、加热氧化铝

B、加热碳酸钙

C、电解熔融氯化钠

D、氯化钠与铝粉高温共热

2、根据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

及性质,推测制取下列金属最适宜的方法:

①Na ②Zn

③Hg ④Au

3、铝能用来冶炼难熔金属(如Fe 、V、Mn等),这是因为铝有( )

A.两性 B.良好导电性

C.熔点低 D.还原性,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热

4、100多年前,为了表彰门捷列夫对化学的杰出贡献,英国皇家学会不惜重金制作了一个比黄金还要贵重的奖杯——铝杯,赠送给门捷列夫。

思考:为什么人类使用铁器比使用铜器晚?使用铝

制品又比使用铁制品晚?

答: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发现得通常越晚。

5、宋代时期,人们发现江西上饶有一口

苦泉,蒸发这种苦泉水会得到胆矾,熬苦泉水

源,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一、煤和石油

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使其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煤的气化是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CO、H2)的过程。

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煤的直接液化: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煤的间接液化:先将煤转化为CO和H2,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等。

(甲醇常温下为液体,可以燃烧,还可代替汽油作内燃的燃料。)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是一种

清洁燃料,可以直接用作燃料。

3、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

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4、石油的加工: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

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是指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现象。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污染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嘈声污染、放射线污染、热污染、电磁波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

)、氮的氧化物(NO

和NO

2

)、CO、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大气污染的防治: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等。

球的气候

大气污染的防治:调整能源结构、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制定大气质量标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大气污染的监测:

(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

(2)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水污染

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用排水、垃圾渗漏等

水污染物:重金属(Ba2+、Pb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的污染、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病原体、放射性、悬浮固体物和热污染等。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控制污水的任意排放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综合治理。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

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控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二:5R 原则 ? Reduction ——“减量” ? Reuse ——“重复使用” ? Recycling ——“回收” ? Regeneration ——“再生” ? Rejection ——“拒用

? 绿色生活方式“5R 原则”

? “Reduce ”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 “Reevaluate ”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 “Reuse ”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 “Recycle ”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 “Rescue ”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 2和NO x 。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 2F 2)和NO x 。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 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

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100?=生成物总质量期望产物的总质量

原子利用率

最新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教师教案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一、氨的性质 颜色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无色 刺激性气味 小于空气 极易溶于水(常温下, 体积比1∶700) 较低,易液化 3.氨水的性质 ①氨水中含有:H 2O 、NH 3、NH 3·H 2O 、NH +4、OH -、极少量H +。 ②NH 3·H 2O 是一种弱碱,但不要写成NH 4OH 。 ③氨水中氮元素主要以NH 3·H 2O 的形式存在,但氨水的溶质是NH 3而非NH 3·H 2O 。 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 纯净物(非电解质) 混合物(NH 3·H 2O 为弱电解质) 粒子种类 NH 3分子 NH 3、NH 3·H 2O 、H 2O 、NH +4、OH -、H + 主要性质 不具有碱性 具有碱的通性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 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1)定义:铵根离子(NH +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NH 4Cl 受热分解:NH 4Cl=====△ NH 3↑+HCl ↑,现象:白色固体消失,在试管上方重新凝结成白色固体。 NH 4HCO 3受热分解:NH 4HCO 3=====△ NH 3↑+H 2O +CO 2↑ 现象:白色固体消失,在试管口有无色液体凝结。 ②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NH 4Cl 溶液与NaOH 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NH 4Cl +NaOH=====△ NaCl +NH 3↑+H 2O 。 通常用强碱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的检验NH +4: 铵盐与碱在溶液中反应,若加热或为浓溶液,生成NH 3和H 2O ,若为稀溶液,生成NH 3·H 2O 。 5、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②发生装置:固+固――→△ 气 与加热KClO 3和MnO 2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即: ③干燥装置:通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不能用五氧化二磷、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钙干燥。 碱石灰又称钠石灰,白色或米黄色粉末,疏松多孔,是氧化钙(CaO ,大约75%),水(H ?O ,大约20%),氢氧化钠(NaOH ,大约3%),和氢氧化钾(KOH ,大约1%)的混合物。 ④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 ⑤验满方法: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②用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白烟。 ⑥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氨气不溶在CCl4,所以通入之后NH3会从CCl4层往上走,进到水层后溶解。倒吸的原因是NH3 1:700的溶解比,导致导管内的NH3与水直接接触立刻溶解,导管内压强骤减。现在有CCl4隔着,导管内NH3不会溶解,保持导管内一个较大的压强所以不会倒吸。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乙 醇 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乙 醇 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资料〕杜康酒的由来 (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二. 推进新课 〔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 〈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 (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 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 (3)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 〔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 〔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 (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 (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 (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 〔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 —H 不活泼 (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 (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 分子式:C 2H 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 〔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 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多媒体)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钠的反应 H C C O H H H H H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3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通过实验验证乙醇的性质,从微观上分析乙醇的结构;掌握乙 醇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乙醇结构、性质的学习,学会“实验探究,分析物质的性质,推测结构特点”这种学习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 意识和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 2.通过乙醇用途的学习,掌握乙醇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 中的应用。 二.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 教学难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用诗词歌赋导课 教师: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与酒有关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诗词,看看谁写得又快又准。【明月几时有, 问青天。借问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歌,人生几何?何 以解忧?唯有。】 学生:。。。。 教师:播放音频 【设计意图】从大家熟悉的诗词歌赋引课,并以比赛的形式展示,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欣赏完这些优美的诗词,下面我们从化学的角度来品一品“酒”。首先我们来做一个趣味游戏: [趣味游戏] 1.用中性笔在手上写下“化学”两个字。 2.用棉签蘸取试剂“神奇的液体”清洗手上的字迹。 教师:请同学们猜想这个“神奇的液体”是指什么物质? 学生:。。。 教师:对的,就是医用酒精。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家的医用酒精来和老师一起完成趣味实验。在实验时,请充分利用感知觉,归纳总结得出其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应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去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新课讲授]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气味:特殊香味 ?状态:液体 ?密度:比水小,200C时密度为0.789g/cm3 ?挥发性:易挥发,沸点78.5 ℃ ?溶解性:和水任意比例互溶,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设计意图】应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去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1. 为什么乙醇能清洗手上的字迹? 2. 请用化学知识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 学生:。。。 教师:乙醇清洗字迹是利用了乙醇的溶解性,乙醇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乙醇易挥发。那乙醇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简单的实验探究,并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乙醇的结构 已知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请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教师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一、二氧化硅 1.硅元素的存在 2.二氧化硅 (1)存在: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硅石,石英、水晶、玛瑙、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结构:SiO 2 晶体是立体空间网状结构,每个Si周围结合4个O,每个O周围结合2个Si,Si∶O=1∶2。 (3)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 CO2SiO2 构成CO 2 分子 硅原子和氧原子按1∶2的比例组成的立体 网状结构的晶体,无SiO 2 分子物理性质气体,熔、沸点低,溶于水固体,熔、沸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5)用途 ①沙子是基本的建筑材料 ②纯净的SiO 2 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可以制作光导纤维。 ③石英和玛瑙制作饰物和工艺品。 ④实验中使用石英坩埚。 点拨: ①虽然SiO 2 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但SiO 2 却不属于两性氧化物而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原因是玻璃中含有SiO 2 ,能与碱起反应,容易使瓶塞和瓶颈粘在一起而不能打开。 ③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故不能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而要用塑料瓶。 二、硅酸、硅酸盐 1.硅酸 (1)物理性质 化 学 性 质 与碱 2NaOH+CO 2 (少量)===Na 2 CO 3 +H 2 O NaOH+CO 2 (足量)===NaHCO 3 SiO 2 +2NaOH===Na 2 SiO 3 +H 2 O 与水CO 2 +H 2 O===H 2 CO 3 不反应 与碳 C+CO 2 ===== 高温 2CO2C+SiO 2 ===== 高温 Si+2CO↑与氢 氟酸 不反应SiO 2 +4HF=== SiF 4 ↑+2H 2 O 与氧 化钙 CO 2 +CaO=== CaCO 3SiO 2 +CaO===== 高温 CaSiO 3与盐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CaCO 3 +CO 2 +H 2 O===Ca(HCO 3 ) 2 SiO 2 +CaCO 3 ===== 高温 CaSiO 3 +CO 2 ↑ SiO 2 +Na 2 CO 3 ===== 高温 Na 2 SiO 3 +CO 2 ↑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精品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 课时安排 第1节元素周期表2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硅教案.doc

一、硅( silicon) 单质 1、存在形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同素异形体 2、晶体结构:正四面体形 3、物理性质: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点高、硬度大、质脆、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好的半导体材料。 4、化学性质 (1) 常温下的反应: 非金属单质:Si+2F2==SiF4 酸:Si+4HF==SiF4↑+2H2↑ 碱:Si+2NaOH +H2O == Na2SiO3+2H2↑ (2) 高温下的反应: Si+O2高温SiO2 Si+2Cl2高温SiCl4 5、硅的制备 (1) 工业上制粗硅 SiO2 + 2C 高温Si+2CO ↑ 石英砂焦炭电炉中粗硅 (2) 由粗硅制纯硅 Si+2Cl2高温SiCl4 SiCl4+2H2高温Si+4HCl [思考]常温下,单质碳、硅的化学性质都不活泼,为什么碳在自然界中有稳定的单质(金刚石)存在,而硅却没有,说明了什么? 单质硅的化学性质虽然稳定,但硅是一种亲氧元素,硅原子和氧原子的结合非常牢固,形成的二氧化硅或硅酸盐中的硅氧化学键非常牢固,硅氧键一旦形成就很难被破坏,所以,自然界中硅都是以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没有游离态的硅。 二、二氧化硅和硅酸 1、二氧化硅(SiO2 ) (1) 存在SiO2是硅的重要化合物。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约占地壳质量的12%,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通称硅石。 (2) 用途结晶型:石英玛瑙水晶。无定形:硅藻土 ①、制光导纤维 ②、石英玻璃制化学仪器 ③、石英表、石英钟 ④、水晶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 ⑤、玛瑙制精密轴承和装饰品 (3)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的固体、不溶于水,纯净的SiO2晶体无色透明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 2 课时) 本节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必修)与旧教材相比,删掉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电子云;降低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要求;增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调整了核素、同位素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使得它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新教材更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 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复习教案

·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化学任课教师:黄老师授课时间: 姓名教学课题非金属的复习 阶段基础()提高()强化()课时计划第(1)次课 共(2)次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考点: 方法:讲练法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课 前 检 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精讲】 必修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 1.相关反应 Si 物理性质晶体硅:灰黑色固体、金属光泽熔点高、硬而脆 化学 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Si + O 2 △SiO 2 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2H2↑ 与强碱溶液反应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粗硅工业制取SiO2 + 2C 高温Si + 2CO↑ SiO2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纯净的晶体俗称水晶 化 学 性 质 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2H2O 与强碱溶液反应SiO 2 + 2NaOH = Na2SiO3 + H2O 与盐反应 SiO2 + Na2CO3高温Na2SiO3 + CO2↑ SiO2 + CaCO3高温CaSiO3 + CO2↑ H2SiO3 物理性质白色沉淀 化学 性质 与强碱溶液反应H 2 SiO3 + 2NaOH = Na2SiO3 +2H2O 加热H 2 SiO3△H2O + SiO2 实验室制取原理Na2SiO3 + 2HCl = H2SiO3↓+ 2NaCl

2.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玻璃陶瓷原料石灰石黏土纯碱、石灰石、石英(过量)黏土设备水泥回转窑玻璃窑 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SiO2 + Na2CO3高温Na2SiO3 + CO2↑SiO2 + CaCO3 高温CaSiO3 + CO2↑ 成分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3CaO·SiO2 铝酸二钙3CaO·Al2O3 Na2SiO3 CaSiO3 SiO2 特点水硬性无固定熔点、沸点二.氯 1.Cl2性质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1:2溶于水、有毒 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Cl2 + H2 光照 或点燃 2HCl 与金属反应 Cl2 + 2Na 点燃2NaCl Cl2 + Cu △CuCl2 3Cl2 + 2Fe △2FeCl3 (Cl2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与H2O反应Cl2的水溶液叫氯水,溶解的Cl2中有少量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与碱溶液反应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与盐溶液反应 Cl2 + Na2SO3 + H2O = 2HCl + Na2SO4 Cl2 + 2KI = I2 + 2KCl 实验室制取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Cl2↑+2H2O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NaCl O + 2HCl = NaCl + Cl2↑+ H2O ( 离子方程式: Cl O-+ 2H+ + Cl- = Cl2↑+ H2O ) 2.新制氯水成分 分子:H2O HClO Cl2 离子:H+Cl-ClO-OH-久置氯水成分 分子:H2O 离子:H+Cl-OH- 3.实验室如何制取纯净的氯气 制取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Cl2↑+2H2O 气体成分:Cl2 (HC l、H2O)操作顺序仪器中盛装的药品各试剂的作用应出现的现象 ①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HC l有晶体析出(NaCl) ②再通入浓H2SO4除去H2O 4.漂白粉 ①制法: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②有效成分:Ca(ClO)2 成分:CaCl2和Ca(ClO)2 ③漂白原理: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在溶液中)漂白慢 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漂白快 ④久置失效发生的反应: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2HClO 光照 或加热 2HCl + O2↑ 5.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第2节 乙烯教案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2、能写出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3、能说出乙烯的物理性质 4、能写出乙烯典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 [板书]§3 ~ 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提问] 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板书]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1、主要来源:石油 2、用途:(1)植物生长调节剂 (2)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投影]课本制取烯烃装置图 [演示实验] 1、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点燃,观察现象。 [提问] 现象? [板书] 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 3、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提问] 由实验现象可知,乙烯有着与烷烃不同的性质,这是什么决定的呢?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 [观察]乙烯的分子模型 [提问] 乙烯的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板书] 二、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 C2H4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空间构型:平面型分子,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120° [小结] 1、烯烃的概念: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叫做烯烃。

2、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思考]已知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 )小于碳碳单键的键能(348KJ/mol )的2倍,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也不相等。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讲解] 说明碳碳双键中有一根键容易断裂,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提问]试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1、氧化反应 (1)被氧气氧化(燃烧) O H O H C 2224222CO 3+??→?+点燃 (2)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本身被氧化成CO 2 2、加成反应 [观看动画]模拟加成反应 [讲述]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板书] [讨论]1、与H 2、HCl 、H 2O (H-OH )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子之间也可以相互加成,得到什么产物呢? 3、加聚反应 [板书] [实践活动] 乙烯的催熟 [小结] [作业] 【当堂检测】 1、在1.01×105Pa 、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烃可能是( ) A.CH 4 B.C 2H 6 C.C 2H 4 D.C 2H 2 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最好的方法是(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3、由乙烯推测丙烯(CH 2=CH —CH 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 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退色 B. 能在空气中燃烧 C. 能使溴水退色 D. 与HCl 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4、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 CH 3CH 3 B. CH 3CHCl 2 C. CH 3CH 2OH D. CH 3CH 2Br 【答案】 BC 、B 、B 、 AC 课后练习与提高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硅和二氧化硅的教案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硅和二氧化硅的教案

第4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硅和二氧化硅(第一课时) 张玉芳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含量; 2.了解单质硅的主要性质、工业制法、主要用途; 3.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推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 2.活动探究:通过碳与硅、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新旧知识的比较、设疑引导,变 教为诱、变教为导的思路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顺序和正确方法; 顺序: 2.通过学习单质硅、二氧化硅的广泛用途后,使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魅力,激发 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内需和兴趣。 教学重点:硅、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实物展示)水晶、玛瑙、陶瓷、玻璃、硅芯片、光缆 [讲解]这些物质的主角是硅元素,它们都是硅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 [板书]第1节硅和二氧化硅 硅 1.物理性质

[推进新课]请学生阅读教材,描述硅的物理性质。 [学生]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熔点和沸点都很高,硬度很大的固体。 [讲解]很好,那我们现在来看看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学生] 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硅元素的位置。[讲解]我们发现硅元素的左面是金属元素,右面是非金属元素。金属都有很好的导电性,而非金属一般都是绝缘体,单质硅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板书]2.化学性质 [引导]让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碳、硅两元素的位置,然后请学生板演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它们结构的异同。 [学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半径不同。 [讲解]两者最外层都是4个电子,在反应时不易得失电子,故常温下C、Si的化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100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为什么他们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提问]:投影元素周期表,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发现了多少种元素? [学生回答]:112种,那么元素周期表是谁发现呢? [指导阅读]:门捷列夫图象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这个表要称为元素周期表呢?对“周期”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回答]: [讲解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1636页解释,“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周期。”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 [讲解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历史新纪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思考与教流]: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设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学生回答]:(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教师精讲]:对。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5的有关内容。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060.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一课时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元素——氯(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氯气的性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并通过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科学史,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2、教学方式: 讲解与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3、教学过程: [提问] 同学们知道海水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水,氯化钠等) 你知道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什么? [引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富集在海水中含量很高的元素——氯。 [电脑播放引入] 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的生动故事。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的过程中,用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且有强烈的刺鼻气味,使他感到非常难受,但他继续对该气体进行研究,发现它可与很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再将这种气体溶于水,又发现该气体还能使有色的纸张、花朵、衣物等褪色。 通过以上的信息材料,讨论以下的问题: 问题1:推测氯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及反应。 展示一瓶氯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氯气的物理性质,得出结论后,再与课本上的结论进行对比,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书写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创设问题] 请画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根据你已有的知识,推测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具有强氧化性还是还原性?为什么?并与氧原子的结构及氧气的性质比较,有什么相似性吗? [学生讨论交流] 可能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应。[讲解]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讲解Cl2与金属的反应,并通过氯气与Na、Fe、Cu 的反应归纳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实验4-3:氯气与氢气点燃反应 ①提出问题: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怎样? ②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制取H2,检验H2的纯度,将燃着H2的导气管伸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 ③实验过程: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气管伸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 ④实验现象:H2在Cl2中继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出现。 ⑤实验结论:纯净的H2可以在Cl2中安静地燃烧。 ⑥注意事项:为了保证实验安全,H2在点燃前必须验纯;氢气导管要从集气瓶口慢慢地逐渐伸向瓶底;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氢气燃烧完毕后,立即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然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吸收HCl气体。(通过课件小结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组织学生讨论] 问题1:从钠、铁、铜、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分析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并验证前面推测的氯气化学性质是否正确? 问题2: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教师启发:金属和非金属氢气在氯气中反应有什么共同点?燃烧是否一定有氧气参加?比较铁、硫、碳在氧气中燃烧与铜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其共同特点。 [得出结论]:1、氯气很活泼,具有强的氧化性。 2、燃烧的概念:凡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均可称为燃烧。4、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总复习(教案1)

复习课(一) 从容说课 本节要复习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说是有机物的母体。在复习时要充分认识到甲烷的结构、性质,对以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学习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包括甲烷的一些性质入手,了解甲烷的存在、用途,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复习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基本的学习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有机物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培养“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时,可以借鉴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在第一章中,学生已经知道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在有机化学中,有机物分子结构,也决定着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这样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同时也体现了无机、有机存在一定联系的观点,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结构式的重要作用。 复习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归纳、比较,学会从甲烷的性质合理地推断出烷烃的性质,即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对甲烷、烷烃的学习,探究出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要特别让学生认识到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的重要性,理解“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深刻含义。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打破了原来老教材的编排体系,从存在入手,重点介绍乙烯、苯的结构知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掌握了乙烯的性质,就等于掌握了不饱和烃的性质,掌握了苯的性质,就对芳香族化合物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复习时,要紧密结合教材,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存在→用途→性质,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乙烯、苯的性质。充分利用教材的“科学探究”“学与问”等栏目,归纳出乙烯、苯的特征反应,从而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类比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复习,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烯烃、乙烯、苯的结构特征,初步掌握有机化学学习的规律、方法。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2.掌握甲烷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3.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掌握乙烯、苯的结构及性质。 4.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复习,引导学生归纳甲烷、烷烃、乙烯、苯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2.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进一步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应用。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 要点提示 教学重点:甲烷、乙烯、苯的化学性质。

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人教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3.1 乙醇 武威十八中王勇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材地位与作用 乙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高中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乙醇比较熟悉,且在初中已经在九年级上册《燃料及其利用》一章节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乙醇。以乙醇作为学生学习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烃类衍生物,知识起点低,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是在学习了烃类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乙醇,学生可以轻松的从乙醇的组成分析探究乙醇的结构,再由结构认识乙醇的性质。并且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关键,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

掌握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本节是由学习烃类有机物过渡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阶段,将《生活中两种最常见有机物》安排在这里《有机化合物》第三节,乙醇的教学不仅在整个单元的知识网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在整个高中有机化合物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及主要性质。加深认识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从乙醇组成-结构-性质出发,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 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亲历体验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 的热情,逐步形成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在质疑、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 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性质推测分子结构,同时通过分子结构指导认识乙醇的相关性质。 四、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 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3、认识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碳和硅、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性质的对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类比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材料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魅力及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 学情分析 通过金属性质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分析非金属元素性质的能力,而且从内容安排来看,三部分知识都强调先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例子和书本大量的彩图感性认识身边相关的性质,作出猜测,然后通过实验或例子得出性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新的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硅和硅酸的质。 难点:二氧化硅的特性。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 展示水晶、玛瑙等饰品,分析成分?共有的元素——硅。引出新课。 【讲授】SiO2的性质 [讲]硅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排在第二位,约占26.3%。 [阅读教材]找出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学生回答]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硅都是以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主要存在于地壳的各种矿物和岩石里,没有游离态的硅。 [过]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 [阅读教材]完成大屏幕的填空 [板书]一、二氧化硅 1、存在 [学生总结]SiO2 是硅的重要化合物。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约占地壳质量的12%,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通称硅石。

[大屏幕展示]水晶、玛瑙、石英坩埚、一段光缆等图片,结合图片学生总结SiO2 用途。[大屏幕展示] ①、制光导纤维 ②、石英玻璃制化学仪器 ③、石英表、石英钟 ④、水晶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 ⑤、玛瑙制精密轴承和装饰品 [过渡]SiO2 的用途非常广泛,大家对它的结构感兴趣吗? [阅读教材]完成大屏幕的填空 [学生总结][SiO2]四面体:每1个Si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Si在中心,O在四个顶角. 同时每1个O原子周围结合2个Si原子相结合。二氧化硅中氧原子与硅原子个数比为2: 1,通常用SiO2 来表示二氧化硅的组成. [板书](3) 结构:空间网状结构 [讨论]结构决定性质,结合已有的关于水晶、沙子主要成分也是SiO2 的知识,思考一下,Si 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板书](4)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的固体、不溶于水 [讲]SiO2 的网状结构不仅决定了其物理性质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过渡]SiO2 与CO2相似,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板书](5) 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 与强碱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CaSiO3 [讲]SiO2除了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用性之外,还具有特性。比如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而SiO2却能与HF反应,这也是工业上雕刻玻璃的反应原理 [板书]2 与HF的反应:SiO2+4HF==SiF4 ↑+2H2O [讲]除此之外,SiO2在制水泥、玻璃、纯硅时,还有一些特殊反应 [小结] 3 弱氧化性:SiO2+2C Si +2CO↑ (工业上制粗硅) 4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SiO2 Na2SiO3+CO2↑ CaCO3+SiO2 CaSiO3+CO2 ↑ (工业上制玻璃的主要反应) 【练习】思考与交流 [思考与交流]1、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 HF能腐蚀玻璃,因此,盛装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而要用塑料瓶。 2、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NaOH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 反应生成Na2SiO3 ,使瓶塞部分粘结而无法打开。因此盛装N 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胶塞。

(完整word版)人教版_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2)

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教案

1、定义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的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课题: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横行,18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1、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已知碳元素、镁元素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不完全周期7 Fr—112号26 7 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的元素共有112种,而事实上现在发现的元素还有:114号、116号、118号元素。 2、族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零族元素均为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因而叫做零族。第Ⅷ族有几个纵行?(3个)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X位于第四周期、第一主族;Y位于第五周期、第七主族。 能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元素吗?可对照元素周期表。X为钾元素,Y为碘元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