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学名著导读——论善

国学名著导读——论善

国学名著导读——论善
国学名著导读——论善

论善及其现代解读

——《国学名著导读》论文

摘要“可欲之谓善”,善是以“仁义礼智”四德所表征的“人性”,即“可欲”的内容;国学文本中对为善之道的论述劝人向善,以至善为最终追求;性善论在当今社会有了更新的解读,在道德方面,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不容忽视,也易造成片面价值观的形成,在法治方面,性善论易于造成政治监督机制的缺失,且不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善为善之道现代解读道德法治

一.何谓“善”——儒学中的“可欲之谓善”

《孟子·尽心下》中提到:“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而深入研究“可欲”一词,发现其并非解释为人的各种功利性“欲求”,观其在宋儒张的《癸巳孟子说》卷七中被论述为:“可欲者, 动之端也。盖人具天地之性, 仁义礼智之所存, 其发见, 则为恻隐、羞恶、辞逊、是非, 所谓可欲也。以其渊源纯粹, 故谓之善。”我们可知,“可欲”即恻隐、羞恶、辞逊、是非“四端”所表征的“仁义礼智”,所指即“人性”。孟轲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善是本心,“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即孟子相信人性本善。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仁”作为古代主流文化中至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以仁为首的“仁义礼智”是人唯一直接“可欲”的内容,成为中华古代人文的主流价值方向。

孟子继而将“可欲”谓为“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四者皆为“善端”,认为人与禽兽的主要区别是对善永恒的追求,“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孟子的性善论将向善之心理解为本能的“良知”、“良能”,言之:“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孔子“为仁”找到了人性基础,确立了孔子开辟的方向的形上学基础。

儒家善将“善”与天道本性相结合,以仁礼释善,而此后,宋明理学家以天道阴阳为善,明清启蒙思想家将善解释为“中”,着重人欲,虽然对善的解释存在差异,但终究以人我和谐作为目标与追求。

二.国学文本中的为善之道

1.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即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何谓“至善”?即至高的善,是明明德和亲民的两种功业的完美结合。

何谓“止”?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提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大意是有了前进的目标,就可以心定修身,学得圣人之道。

2.“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北大校训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兼天下之德也。”以水喻善,“天下莫柔弱于水”,但其泽被万物且不争名利,“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厚实广博,容载万物。

这里的“善”与“德”同义,是道家中“道”的具体评价,也属于儒家中“可欲”的范畴,北京大学以此作为校训,必定也是希望其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品性,如水之淡然,如地之宽厚。

3.行善、劝善

荀子的《劝学》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小的善行便拥有良好的德行,最终具备圣人之心。“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东岳大帝宝训》)也都希望能劝人积善。

古代哲学中也认为“善养浩然之气”,对善的漫长追求也是修身的过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亦即“闻道”。修身以齐家,尔后治国平天下,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家言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推崇其政治理想——实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孟子滕文公上》中有“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的论述。

三.“善”的现代解读与追问

1.“善”的思想运用于当代道德研究而产生的问题。

第一、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一方面,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会让人走入误区,过度自信,对自己错误定位,不注重后天修身的过程,以致误入歧途。孟子提倡的善的论述,在性善和善的养成方式上都是臻于完美的,但同时,他所思考的不仅仅有自我修养,还有道德推行,外界的传统政治等诸多阻力也不利于道德的推行,不能过于理想化的理解性善。另一方面,有些学者也认为,儒家以伦理观念非“劝善”,而“诱善”,在民众内心形成一套伦理标准,在此标准下,人们不断实践伦理,以此作为自己的向善。但现实中,这种拘束式的文化影响了个性的塑造,而重复了共性,被家族人格吸附,造成人格的非独立性。

第二、片面化的善恶观点

现实社会中,有“善”必有相对的“恶”,如何辨别善恶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曾经出现的以“喜乐”为评判的标准明显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有人将善至恶划分为六个层次:无私利他(最高的善)、为己利他(基本的善)、单纯利己(最低的善)、纯粹害己(最低的恶)、损人利己(基本的恶)、纯粹害他(至恶)。在人们普遍的认知里:舍己利人是“善”,善有明显的利他性。无机心的“乐善好施”但如果对象不对,也会助长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这样究竟是纯善还是无意的恶?利他并非义务,尽了非义务也并不是都成就了善行。同时,舍己与牺牲本身不是善的,只是在利他的大前提下才是善的,舍己利他只是对利他主义的一种夸大。所以,将善恶纯粹视为客观品质的观点是简单、片面、形而上的。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公意为善,是架构在社会体制、道德、法律、大众认同上的价值观。

2.性善论对政治建设的影响

第一、性善论与社会监督机制的缺失

儒家的观点表达了对人性的乐观主义态度, 相信人都是可以为善的。但某些情况下,这些观念对人性的态度过于乐观,吧社会主要调控机制视作仁心自觉与道德自律,忽视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所以需要社会监督机制的建设以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古代文化中人性善占据主流地位,以致中国社会长期具有德治、人治主义,缺乏社会防恶的社会监督机制。脱离制度力量与法律约束,“善性”导致民众对权力制约的“惰性”,易发生诸如官员腐败、以权谋私、

贪污受贿等问题,可见,对于人性善的盲目乐观是不可取的。

第二、法治和德治的选择性问题。

先秦法家强调法治的权威地位。商鞅主张“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依法治国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儒家推崇“仁政”,构建了“善”的价值体系,将到个观念归于“善”的统治,“为政以德”,“德主刑辅”,虽然孟子也提及:“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但仍旧突出表现道德越位成为法学领域主人,侵犯了法律的个性。以德治国并不是对法治的否定,在当今社会,应该提倡德与法治相结合,强调在加强法治的前提下实行德治。道德的本质是劝善,优秀的法律惩恶扬善,依靠法律打击罪恶能强化公民正确的道德评断,提高扬善自觉。失去德治,完全诉诸法律,绝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同样,只依赖道德评判,将政治完全建立在对人性善的假设与期待上,也不可能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道德起预防作用,法律做约束,德治法治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治国方法。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分享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分享 导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以下是XX为您带来相关内容,欢迎点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长袭宿收,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中国的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

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宏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国学智慧涵盖了“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偈语、禅机、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万亿卷帙的古代文献,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国学体系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又分为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和礼仪等支脉,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影响颇深。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复兴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通过学习国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积极向上世界观。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根据国学所倡导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齐家”,成为一个品质高尚、行为规矩的人,对国家和社会都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推广国学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学教育专题——国学大师季羡林谈国学

国学大师季羡林谈国学 “我叫季羡林,是北大的一个教员。”8月底,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助手、学者蔡德贵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到季先生最常用的自我介绍,温和却饱含深情的语调把我们带回到过往岁月。 季羡林先生诞辰百年之际,这位一生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国学大师生前最后一部著作《季羡林口述史》和读者见面了。这部著作的问世,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单纯的文字,更多的是文字背后隐藏的季老不为人知的人生阅历与生命轨迹。 该书是季羡林生前在学术助手蔡德贵先生的协助下开始进行的口述史工作,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口述达七十五次之多,这一口述实录可以说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留给世人最后的宝贵财富。这部著作将为众多季羡林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可信的、珍贵的资料。 书中透露,季羡林口述历史的原因是,想说出一些“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的事情。《口述史》从季羡林的家世、童年、求学经历、治学经过、学术研究、家庭生活、个人情感、友人交往等方面展开。谈到作家时,季羡林评价说,他很不欣赏茅盾的《子夜》,认为其文体、文风没什么特点。他喜欢沈从文,因为他有才干。他最欣赏巴金,并始终认为巴金是个大作家:“从文章来讲,茅盾的文章很板、板滞,看不出什么才干来。巴金就不同,巴金的文章很有文采。所以后来我说,如果拿诺贝尔奖,中国惟一有资格的就是巴金。”同时,季羡林说,他曾多次劝中国的出版界和作家,不要吹捧诺贝尔奖,因为瑞典科学院有政治偏见,不会把这个奖给中国。虽然有说法称他们曾一度想把诺贝尔奖给鲁迅,被鲁迅拒绝了,但这也只是传说。 《季羡林口述史》不是全本 读书报:您最早写《季羡林传》的时候,李玉洁曾质问:你有什么资格写传?您的回答很自信。后来您觉得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了吗? 蔡德贵:一般人认识季先生,不知道他的成长背景。我从山东的文化底蕴理解先生的治学和为人,能理解先生的成长环境、感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先生在德国留学十年,他的治学与为人从来没离开过齐鲁文化的熏陶,但是否挖得深,我的学理有限,未必能吃透。先生的很多想法,我还是很难吃透。就像是坐在大山面前,看不到顶,又像坐在大河边往远处看,看不到边。从出版的情况看,达到了我的目标。我曾经给先生列过一个他读过的书单,研究他是如何形成晚年的国学研究体系。 读书报:先生的研究体系,与所受的教育和读书自然密切关系。从他读过的书目里,您看到了什么? 蔡德贵:能看出他读书兴趣的变化。他读的书很多,高中之前是比较贪玩,喜欢看三侠五义等武打小说,希望成为绿林好汉、杀富济贫。光看书不行,他还真练过。在装满绿豆的大缸里插手,练了几天,手都练出血来了;还练隔山打牛。他看得最多的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不喜欢林黛玉,老是哭哭啼啼。后来金庸的小说出来了,我问他看没看,他说,都看过了。意思是说金庸的小说模式和框架没超过古人的小说。 读书报:在整理口述史的过程中,您是怎样的心态? 蔡德贵:忠实。季先生原打算两天就说完,讲八九次就可以完成口述历史,但是实际上季老开讲以后,不断激起他对很多事情的回忆,所以后来对我说,不限定口述的次数,什么时候完,根据情况决定,聊天时也没有按什么顺序说,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至于医院规定的每次50分钟,季老有时候也忘记得干干净净,他对护工也说,还早着呢! 我们没有谈完。2009年6月19日我去美国访问,想等着9月8日回国再接着谈,遗憾的是先生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完本。

论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论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企业文化的精髓无非是管理人才。所有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都是围绕人才的管理而生。各种所谓的现代企业模式只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在工作中的能力。用现代语言组织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和信仰,最大限度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更好的发挥企业中各种有机组成部分的应有价值,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能量,这就牵涉到企业文化中的内涵精髓,现代企业文化形式多样,各种理论盛行,到底哪一种理论更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中国的企业,是生活在拥有五、六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地上,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是我们的文化精髓,如果能够将国学作为当代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那么这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才可以做出一流的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 一、国学在企业文化中的经世致用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涵盖范围很广,学科上分为诸多流派。国学的概念虽然很广泛,但主要强调的是国学的经世致用性。这就是国学最核心的作用。现代国学更是在其原本基础之上,与现代思想理念以及西方先进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一个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彰显企业文化很强的品牌意识、产品创新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是以当前的企业文化枯燥的管理概念为指导,用于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庞杂问题,某一些问题可能很好解决,但是新出现的和深层次的问题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一旦遇到这种现象又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而老是依赖精明的决策者来解决,没有更加适合的运用企业文化执行力,没有一个成规模、效率高的文化应对体制,更没有更和谐、更明智的文化核心思想来指导方向和定位,那么企业的发展迟早会陷入瓶颈。每个企业本身生来就不是具有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发展力,而如果没有一种适合的文化体制来规范和引导企业发展的话,那么,企业就将沦为一个没有生机和活力的落后作坊了。 国学的经世致用,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道统、宋元理学、明清贤达,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理想都有所体现,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并不是狂言。在企业建设中,我们应以中国先哲们睿智的思辩传统,深邃的人生哲理,思考和解决在事业、命运和企业管理实践当中遇到的诸多困惑和矛盾,提高哲学思维能力,倡导和谐管理,创新思维,理智、科学和勇敢地面对挑战。 二、以和谐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和谐之于国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在古代思想家中的观点看法出可以看出:大家虽然各自见解不同,但基本都遵循这样一个论点:和谐。无论儒家的仁义;还是道家的清净无为;亦或者是庄子的自然

10大国学书目

10大国学书目 倒读历史 作者:金克木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 S B N:9787539924335 出版时刻:2007-1-1 字数:250000 页数:304 本书收入了金克木先生的散文若干,按不同的文体与内容分为八辑,集中再现了金老为学为人的大伙儿风范,充分显示了其深厚的散文功底。作者透过不同学科在不同时期不同进展状况的万花筒,窥见了人们解读历史的差不多路径。那确实是,我们认识历史是从今到古,从现在到过去,从记得最清晰的昨天的事退到不大清晰的从前的情形,是把现在当作过去的基调,从现代追溯和明白得古代的。 因此,历史一成不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却能不断创新。 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作者:许倬云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 I S B N:9787563363186 出版时刻:2007-1-1 字数:90000 页数:138 本书是许倬云先生讲座后整理出来的六篇讲演稿,以“时代转移的诸种因素”开篇点题,以“重建人文价值与社会伦理”归宗结尾,中间就“明清中国之转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台湾近百年来的变化”、“近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演变”等四个主题分别作具体论述,而对像“启蒙的夭折”、“知识分子

与教育”以及有关台湾的三个历史时期等诸多小主题亦作了独到深刻的发挥,表达了许先生一贯的文化 大中国理念和人文普世价值重建的信心。 迦陵诗词稿 作者:叶嘉莹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 S B N:9787101053654 出版时刻:2007-2-1 字数:150000 页数:281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诗词曲创作的首次完整结集,也是叶先生一生饱经担忧的真实记录,有心人自能从中体会到叶先生历劫之后得见真如的菩提之路。单以创作而言,则其少艾之作已是才情艳发锐感横生,中年之作律细辞工而尤能深切见意,晚岁之作则信手拈来无不惬当,其内容与风格之变读者自不难窥见。然而叶先生本人却并不欲以诗人词人自居,其终身盖以弘扬传统文化为职志,诗词创作在 她而言只是是其馀事。浅深甘苦,读者能够自加品味。 启功谈艺录:张志和学书笔记 作者:张志和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I S B N:9787500460084 出版时刻:2007-3-1 字数:183000 本书作者张志和曾师从启功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作者在师从启功先生期间及毕业后经常前往启功先生家倾听其讲书法创作、谈文学艺术,获益匪浅,每次都认真做了记录。启功先生去世后,作者怀着深厚的感情,将全部笔记整理出来,结合先生的教诲,配上相关的书画图片和先生批改作者作品的

国学经典演讲稿6篇

国学经典演讲稿6篇 第一篇:《国学经典演讲稿》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弟子规》《三字经》《史记》??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而这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便是——《论语》。让我们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仁礼之风。《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与之类似,《论语》中的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随着自己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当回过头在看到以前的学过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有新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孔子的这种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为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中的仅两句话,我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国学经典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若我们一味读书而不勤于思辨,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学习的过程亦是味同嚼蜡,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张网捕风,一无所得。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论语》不但诠释了学习过程中温习与思考的重要性,还提醒我们要重礼仪。“不学礼,无以立。”只有简单的六个字,却含义深刻。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不学礼,不懂义的人;只有言教,没有身教的人,最终也无法以德服人,无法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被淘汰的。两千五百年前的夫子就是这样教书育人,而我们,作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小公民,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 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小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习国学经典的演讲稿正心修身,格物致知,克己复礼;躬行仁义,九思慧德,智道不失;立心定于道,建中建极。两千五百年的荏苒时光,没有让《论语》湮灭在汩汩的岁月洪荒之中,反而因时间的打磨而显出璀璨之华。 朋友们,用仁爱之心,为自己寻觅一个拥有文明和谐之美的桃花源吧。愿你播下精选的种子,收获精美的花朵,阅读经典之书,享受精致生活。然后躺在清风送爽的绿色大地上,仰望那无边无限的蔚蓝屏障,聆听那动人心弦的国学经典传唱,它会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仁爱的和谐社会。 让经典的种子在我们的校园里开出璀璨之花!

浅谈国学修养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4554949.html, 浅谈国学修养的重要性 作者:孙方中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10期 【摘要】“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国学之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助人修其身。修身当有三层修行——一曰修为人,二曰修接物,三曰修处世。国学于人,首先是使人修心性,升华自身人格,深明法度真义,谨依法度行事。国学于人,教人如何待人接物,处理自己周边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国学于人,引导人们立足于社会,从人性出发,以人为本地追求个人发展与自然发展“天人合一”的境界,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国学于人;利在修身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百年以前,西学在列强不断冲击大清之时,乘了一股强劲的西风肆意横行于中华大地,面对国人们日渐崇洋媚外、打压国学的丑行,章炳麟在如清帝国般摇曳的烛火下写下这句话。 國学不兴,何以兴国? 然而,作为亿万国民中极其渺小的一员,如何尽自己微薄之力来助国学复兴,这又是一个困扰了国学家许久的问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千多年前,《礼记·大学》记载了这句箴言。依我之见,君子何以治国、平天下,必在于修己身,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兴国在于兴国学,而于民众,兴国学必先修其身。 国学之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助人修其身。 然,何以修身?以鄙陋之见,修身当有三层修行——一曰修为人,二曰修接物,三曰修处世。上下五千载,纵横几万里,中华大地古今不乏名人高士,或入世,或出世,或超然于世外,以修养心性为毕生追求者甚多,大抵离不开修为人言行、待人接物、处世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的“忠恕”之道,仁者爱人,儒生们试图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大同社会;“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当发菩提心,广济诸群生”是释家的“戒定慧”之学,修戒修定修慧,僧人们以三无漏学修习心性平静内心,平和地引人向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道家的“道德”之说,上善若水,老庄们超脱于世俗之外而心系众生,致力于修人品性。

国学经典论文

国学经典论文 国学经典论文关键词:国学经典,论语,周易,金刚经,坛经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如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藏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 诵读经典,使我们变得聪慧、礼仪、仁爱、守信、博学......国学经典学习提升国民道德品质,让我们一生受

益无穷。国学经典包括一.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二.易经、诗经、老子、庄子。三.唐诗、宋词、元曲、韵文。 四.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诵读经典美文吸收、储藏、理解、运用。一位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曾深有感触地讲道:语文学习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我之所以各门功课学的得心应手,是因为大大得益于小时候的国学经典学习,记忆酝酿,厚积薄发。读经重要,胜于读其他书。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

国学漫谈:制艺之辨

国学漫谈:制艺之辨 邸永君 制艺,即八股文,别称制义、时艺、八比等,简称八股,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专用文体;相对于古文而言,又称“时文”。随着科举制度之废止,传统时代之终结,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其评价贬斥居多,肯定绝少。而当今时过境迁,百年回首,平心静气,公正客观地评估其文化价值,具有一定意义。 考八股之名,正史最早见于《明史·选举制》。其云:“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而八股文之固定程式,则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其滥觞当在北宋时期,神宗熙宁(1068—1077年)年间,王安石行新政,以唐代依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诸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而应试文体尚未整齐划一,更未要求对仗排比。但因当时作诗、填词之风强劲,排比、对仗之法几乎是人人皆能,并早已形成习惯,不少士子于不自觉中便运用排比对仗甚至骈体之法撰写文章,其间多有古代典故现身文中,且已有“代圣人立言”之要求。所以在目的、风格及结构等方面,已具八股文之雏形。元代科举,基本沿袭宋制。按经义作文,但又明确规定《四书》《五经》为国家正式教本,题目只能出自上述诸经典,内容也必须以其为规范。明洪武元年(1368年),诏开科举,太祖对制度、文体皆有严格要求、明确规定。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正式规定起、承、转、合之文章格式,分为八段,其中四段又要求各分为两股,八股文正式定型。清承明制,继续沿用。直至戊戌变法,方得松动;最后,又随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之废而寿终正寝。 八股文属于命题作文,其基本特点大致有四。其一,题目一律用《四书》《五经》原文。其二,要代圣人立言。若题目摘孔子一言,则文章主人公便是孔子,士子须以孔子口吻;若摘孟子之言,则相应变为孟子口吻。其三,对经典之理解,皆有所依而不可自由发挥。《四书》主朱子《四书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即蔡沈,笔者注)《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传》,《礼记》止用陈浩《集说》。其四,文章体裁结构有一套严格而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词,作为开端。入手为起讲后过渡之文。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此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此外,八股文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定为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约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

育灵童国学教材介绍

小学《国学》教材介绍 一、教材介绍 小学《国学》教材是育灵童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国学研究专家、心理学专家、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和众多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的精神编写的。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参照,旨在让少年儿童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系统学习和深切体味,认识国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增进国学的素养,从而奠定一个中国人必需的国学修养和人文底蕴。 本套教材已入选国家“985”工程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我国第一套规范化、系统性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堪称我国新时期国学经典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小学《国学》教材共12册,供小学6个年级12个学期使用。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全套教材分为三个学段,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一、二年级主要学习传统蒙学的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选);三、四年级系统学习《论语》(选)、《大学中庸》(选)、《孟子》(选);五、六年级重点学习《老子》(选)、《庄子》(选)、《史记》(选)、《资治通鉴》(选)、《历代美文选》。这些经典是经过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从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选取的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同时又最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每册以一种经典为核心,全套教材构成了一个严整的、系统的国学经典学习体系,有助于少年儿童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把握中国传统经典的精华所在,系统地了解国学经典中的核心内容。 小学《国学》教材的编写,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注重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着力在趣味性、可读性上下功夫,力图通过讲说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营造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真正爱学、乐学,从而将他们引领进入到教育的过程之中。每册教材采用单元模块的结构。每篇课文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多个模块,如汉字解析、文化知识、历史故事、诗歌欣赏、格言警句等。这种编排形式,将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知识有机结合,使之彼此印证,融会贯通,不仅可以增进

小学高段国学经典要义汇总知识分享

小学高段国学经典要义汇总 第一单元行节俭 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对于国家能够勤勤恳恳,对于家庭,能够勤俭持家,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于国于家无不是富。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有德之人同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过分消费或俭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用,节用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上,这里的“度”指的是“标准和制度”。 4、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治理国家最应该关注的是,要适度的在衣食住行这些消耗钱财的地方勤俭节约,更应该避免奢侈浪费。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 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7、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 使国家富足的办法途径是,节约用度,使百姓富裕,并且善于储备那些节余的东西。用礼法制度节约用度,用政策使百姓富裕。 8、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治国的方法是以使人民富裕为根本,而使人民富裕的关键在于节俭。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第二单元强自信 1、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君子仕途顺利时不改变他的志向,不得志时心情也一样;即使杂处于庸众之中,也始终没有怨尤之心。他们是自信的人。 2、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上天还并未想使得天下太平安治,假如要治国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界上,除了我之外还有其他的谁呢! 3、恃人不如自恃也。 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啊! 4、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力诱也。 自信的人,不可以把荣誉看得太重,有知识的人不可以让权力所诱惑。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能使道德发扬光大,而不能用道来弘扬人。 7、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9、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 只要你有理想并且肯为之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11、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 天地间人的才干都是相同的,没有贵贱之分,一个人又怎么能轻视别人(或自己)呢?“人”这个字又怎么能被轻视呢? 第三单元讲智慧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浅谈国学中的修养之道

浅谈国学中的修养之道 中国人从来都喜欢用一种宏观模糊的感性概念去概括一切,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法自然,到阴阳五行的孕育包容,无不诉说着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于是产生了诸如“大音若希”“大象无形”“大爱无言”的崇高格调,但也不乏“盛极而衰”“月满则亏”之物极必反来警醒世人。对于国学我不甚了解,虽然这样一种不求甚解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治学态度对于科学研究是不值得提倡的,但其中的精华对于企业管理和个人修养着实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则按照课程内容结合我个人的理解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君子求诸己 因为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总是将失败归因于别人或环境,将成功归因于自己。 于是这种归因谬误造成了换位思考最原始的障碍,若是其中夹杂着偏见,则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我个人在这一方面做的还算可以,成功时倾向于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在中国这种思想似乎比较普遍,首先感谢党和人民,再感谢各种TV与机遇,感谢各种贵人,最后自己的努力可以隐去不谈,这一点与西方崇尚的个人主义有天壤之别),失败时虽愤恨不平,不过也首先是基于自我角度的总结与反思,因为别人的行为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而且当我做出一个内省的姿态时对方也会进入同样的状态,不仅可以和气的解决问题,还可以客观的总结经验,相信大多数人会有同样的经历。 二、自胜者强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初中代表在校生做毕业典礼讲话时因为不能理解这句话而读错出丑,直到现在才真正理解了他的内涵。所谓自胜者强,强在内在修养,

而不是外在标签,虚化的名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感。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得到了什么羡煞旁人的物质标签,而在于你用这些标签做了什么,或者在追求的过程中失去了什么又了悟了什么。一切生命的沉淀最终都化为了一个人内在的修养,而真正的幸福感是和这些修养成正比的。活着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欣羡或嫉妒,而是要在自我提升和价值实现中收获真正的快乐。 三、厚德载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虚怀若谷方能集天地之精华。 容人之短易,容人之长难,我们很容易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却很难在别人对自己有威胁时做到无动于衷。有的人在“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的自怨自怜中盲目崇拜妄自菲薄;有的人喜欢人前装快乐,用别人羡慕的目光来满足无底的虚荣,失意时装清高或是寻垫背,以一种自我保护的归因法为自己开脱,这种人就很难容人之长。无论是自恋的自卑还是自卑的自恋,只是一种奴性或虚荣的劣根性,都是对人生价值实现的定位不准,世界很大路很宽,为了看个月亮附庸风雅的挤茅厕就太不值得了。如果能抱着欣赏和感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的态度去宽容异己,那么离厚德载物就不远了。 四、戒骄戒躁静以幽 为什么有难能同当,有福不能同享?为什么很多人年轻时春风得意,最终却晚节不保?外界环境的造势和吹捧很容易滋生一个人不可知的自我,即使在被黑化之前曾经信誓旦旦。殊不知旁观者清,未经历者没有发言权也远不能理解那种被风沙迷住了眼,面对诱惑的身不由己和面对夸赞的不能自已。若能在风口浪尖时觅得佳处静修,听得进诤友相劝,就更容易在挫折中风云再起,就不会在失势时失重难忍,多少年后回顾当年的神勇依然可以笑得云淡风轻。

论国学与西学的体与用关系

论国学与西学的“体”与“用”关系 古代文学李志云 国学,本只是一个有着明显的思想与文化倾向的特定概念,其实并无太多的学术背景。作为中国传统的思想与文化,自中华文明诞生之始,国学即已产生并存在,并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几千年。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明相对于西方文明,曾经高度发达与强势。中国人也没有国学的概念。中国人习惯以中国自居,世界只有一个中华,除此外即为狄夷。中国人眼里华夷之别,而无中西之分。华夷之别,包含着明显的文化优越感以及傲慢与偏见,中国这个千年老大从来都看不起周边蛮夷,更不谈他们的思想与文化。因此也无所中学与西学之称谓,更不谈国学之概念。 近代以来,冠以“国”的事物实在太多,如“国货”、“国粹”、“国人”、“国语”等,思考这些称谓,这些自古有之的东西,今天都冠以“国”字实在是包含着国人的民族伤感与自卑,也包含着国人的一种民族图强,国学就产生于这样的一个背景。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逐渐强大,国人又重新恢复了自信,国内掀起了一股股的国学热。中国人仅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却完成了西方百年走完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西方社会却放满了发展的步伐,并产生了科学主义的危机,现代文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西人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中华的传统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国外掀起的“汉学”热即是这一背景的产物。与汉学相对,国内的国学热也是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然而,国学真的是解决现代社会发展困境与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灵丹妙药吗?正是西学的东渐,我们才得以在现代迎头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在当代的中国,我们能放弃这千年一得的机遇吗? 仔细审视国学的概念,其实有广义与狭义之称,广义的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其外延可指向一国所有之学问,或称“中学”或“国故。所谓“国故”,即包含有过去之学问之意。狭义的国学指的是“儒学”,或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儒学曾经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被称为中华思想文化的精髓。但这一传统的思想文化在近几百年也曾经阻碍了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成

国学漫谈

国学漫谈:仁的生态维度 国学漫谈:仁的生态维度 乔清举 国内外学界之所以长期把儒学简单地视为一种关于人际关系的伦理体系,与对“仁”的片面理解不无关系。诚然,“爱人”是仁的最初的和基本的说明。不过,历史上仁的含义是不断发展的。汉儒提出了“爱人以及物”的解释,使仁具有了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性内涵。宋儒把仁作为人心的德性、天地的“生生之德”,使仁成为万物的本体,实现了仁、天地生生之德与人心的统一和天与人的贯通。宋儒还进一步主张“为天地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确立了人对于自然的生态责任。 一、“仁,爱人以及物”:生态道德共同体的形成 “道德共同体”是可以用道德态度对待的事物的范围。西方传统上尤其是近代以来,仅仅把人列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植物活着是为了动物,所有其他动物活着是为了人类。”托马斯·阿奎那说:对于动物,“根据神的旨意,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之,可杀死也可以其他方式役使”(转引自《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康德主张,人对于动物“不负有任何直接的义务”,道德身份只限于作为主体和目的的人。与西方思想颇为不同的是,“仁”作为指示道德共同体的概念,是包括整个外部世界的,不限于人,因而具有生态的性质。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又说“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非常明确地把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郑玄指出:“仁,爱人以及物。”(《周礼注疏》)物在中国哲学中是个外延最广的概念,包括人和外部世界的一切事物。所以,“爱人以及物”的道德共同体的范围是全部外部世界,“民胞物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物”也莫不如此。《宋史·道学传》提出:“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这可以作为儒家生态道德共同体的注脚。 二、“天地生物之心”:仁的生态本体化与内在化 《易传》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这里的“天地”是自然的总名;“生生之德”指自然运行中生命的诞生、完善与和谐的总体趋势,是宇宙演化过程的生态性本质,也可被称为宇宙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一个概念,其实也具有本体论意义,反映了世界运行的可期待的结果,是事实,也是价值,还是宇宙演化的动力。“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思想得到了当代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的肯定。生态学家约翰·布鲁克纳说,自然中有“一种有机动力,……按照它的建造和意图把一切都结合成令人惊奇的一片”(《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也说:“进化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它以我们还没有充分理解的机制,形成一切生物物种与生命过程。”(《哲学走向荒野》)这里的“有机动力”“创造性”,也都可以说是“生生”或“生生之德”。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讲授纲目: 1.《学记》 2.《论语》 3.《师说》 4.《窗边的小豆豆》 5.《教育漫话》 6.《爱弥儿》 7.《大教学论》 8.《民族主义与教育》 参考书目: 1.乔建中《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田正平,肖朗《教育名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3.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 第一讲绪论 一、我的目标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我们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

实际获得的知识却越少。因而,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把人文经典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过去许多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钱穆等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这门课将提供几部中外著名的教育著作,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成为第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董卿 二、关于经典与名著 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公主鞋个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如果我们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上而言,那么 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1.影响力 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进入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

2.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3.广泛性 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诗经》三四千年以来,它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在水一方》等。 三、为何阅读传统经典名著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拥有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越来越远了。有些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1)鲁迅的看法 1925年,在孙伏园主抚州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

六年级校本教材-国学经典(完整版)

目录 一、国学经典 1.古今贤文(志向篇)...... ........... (3) 2.古今贤文(劝学篇)................. (3) 3.古今贤文(真理篇)................. (4) 4.古今贤文(合作篇)................. ....... .. (5) 5.古今贤文(读书篇)................. ........ . (6) 6.苏幕遮·怀旧 ....................... 宋·范仲淹6 7.相见欢 ........................ ......宋·李煜7 8.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8 9.江南春....................... ........宋·寇准8 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9 11. 蝶恋花·春景............... ..... ...宋·苏轼9 12.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10 13.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11 14. 陋室铭.................. .........唐·刘禹锡11 15.爱莲说................ ............宋·周敦颐12 16.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3 17.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14 18.螳臂挡车.................... 《淮南子·人间训》15 19.囫囵吞枣....................... ...《湛渊静语》15 20.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16

最新一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知识分享

目录 第一单元《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总叙 (1) 入则孝(一) (4) 入则孝(二) (9) 第二单元千家诗朋友,我们一起品尝生活吧 1.秋浦歌李白 (13) 2.咏史高适 (15) 3.罢相作李适之 (18) 4.洛阳道储光羲 (20) 5.悯农 (其二) 李绅 (22) 第三单元《弟子规》出则悌 出则悌(一) (26) 出则悌(二) (29) 第四单元千家诗同学,我们一起领略季节风光吧 1.左掖梨花丘为 (33) 2.江南《汉乐府》 (35) 3.秋日耿湋 (38) 4.秋风引刘禹锡 (40) 5.风李峤 (42)

第五单元《弟子规》谨 谨(一) (45) 第六单元千家诗同伴,我们一起感受真情吧 1.送郭司仓王昌龄 (50) 2.逢侠者钱起 (52)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55) 4.思君恩令狐楚 (58) 5.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 (60) 6. 答李浣韦应物 (63) 第七单元《弟子规》谨 谨(二) (67) 第八单元千家诗伙伴,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1.长干行李白 (72) 2.早发白帝城李白 (74) 3.竹里馆王维 (77) 4.鹿柴王维 (80)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总叙 总叙 dì zǐɡuī shènɡ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 信 fàn ài zhònɡ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 文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入则孝 入则孝(一) fù mǔ hū yìnɡ wù huǎn fù mǔ mìnɡ xínɡ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ɡ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ɡ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 承

谈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谈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自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如一张白纸,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会在白纸上留下终身的烙印,父母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作用。但用中央8 号文件和“八荣八耻”来审视目前状况不难看出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家庭教育调查资料显示例67.6%的学生认为家庭是自己成长的关键因素,有些家长只顾赚钱,对孩子放任式教管不严,认为有钱就能解决一切;有的家长向子女灌输不良观念,如:谁打你,你就打谁,不能手软;谁拿你的东西,你就拿谁的补上;有的孩子拾到别人的东西留为自己,家长还夸孩子聪明;有的家长乐此不彼地为自己的独苗包揽一切,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愿望;有的家长缺乏家庭责任感,酗酒、赌博、行为不检点,只顾自己痛快,以致使子女效仿。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现在的孩子过分依赖父母,自制力、自理能力明辨能力很差,孩子自己忽视了本该自己去做的那些小事,长此以往,孩子要么过分自信,受表扬后沾沾自喜、缺乏自律、宽容与忍让;要么做享其成,没有热情,缺乏竞争意识;要么遭遇小小的挫折或失败就怨天忧人或深陷在沮丧的泥潭中;要么为所欲为,不明是非,更不懂得感恩……常常使学校教育处于 5 天加2 天等于0,甚至 5 加2 等于负数的情况。二、社会环境方面 1 相对地污浊的环境也会腐蚀人心,破坏人的本质。小则影响孩子一生与家庭,大则影响国家安定,比如青少年犯罪。据次料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量上呈上升趋势,而且在度上表现为由治安案件向刑事案件转化的趋势,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家庭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色情、暴力文化。当前社会上传播暴力、色情文化的重要媒介主要有网站、声像作品、刊物、手机短信、歌舞表演、广播等等。从媒介不难看出,都是与孩子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青少年正处在求知与形成阶段,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容易受到色情、暴力文化的负面影响。如:如五年级学生李某学习成绩极差上课给某女生写“情书” ,称“爱你已很久……”并在庆元旦之际买花相送,以示“爱心” 。当老师教育他时,他振振有词地说:电视里都这样……六年级刚毕业的史某把教学楼里的每个价值200 元的六个消防柱偷出来砸碎买给废品收购站所得过19 余元与其“斧头帮”的哥们共享,构成盗窃,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暴力、色情文化和外来思想文化,过早地激活了青少年的冲动欲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