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ICC并发症预防

PICC并发症预防

PICC并发症预防

业务学习

1 导管堵塞

1.1 原因①导管被夹闭;②导管打折;③不正确、不充分的冲管和封管方法;④输入过高浓度的液体。

1.2 预防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25U/m1)冲管,每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 行脉冲式推注冲管,肝素帽正压封管[2]。输注高浓度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才能封管。未输液时每1~3天封管1次,保持PICC导管的顺畅,避免扭曲、打折。

1.3 处理方法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夹闭,导管是否打折,使其顺畅。若血栓阻塞导管,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溶栓治疗。用针管抽取药液10ml,通过肝素帽先稍用力回抽,然后放松,使药液与血栓充分接触,如此反复次,见回血后抽3~5ml弃掉,不可推注入血管,以免再次造成栓塞。

2 穿刺点渗血、水肿

2.1 原因①穿刺针过粗;②病人凝血功能异常;⑧穿刺部位过度活动。

2.2 预防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置管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术后局部压迫止血15~

30min,24小时内适当限制臂部活动[4]。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压迫止血时间可适当延长。

2.3 处理方法给予局部喷洒云南白药及凝血酶,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3 静脉炎

3.1 原因①在小静脉内放置过的导管,持续刺激静脉内皮;②在导管穿刺过程中静脉壁受到刺激;⑧通过尖端不在中心静脉内的导管输入刺激性药物。

3.2 预防置管前选择好血管和导管。首选肘正中静脉,其次是贵要静脉(静脉瓣少,血管粗)。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输入刺激性药物如某些化疗药时,可用硫酸镁湿敷。若封管前输的是刺激性药物,宜用生理盐水冲净药物后再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

3.3 处理方法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处理。如抬高患肢,放松肢体,上臂予湿热敷。加强置管后的护理,置管后24h应换药1次,此后每周2次,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4 感染

4.1 原因①导管穿刺及护理过程中清洁或无菌条件不足;②静脉输液管路或液体被污染,导管周围皮肤被感染。

4.2 预防置管前局部彻底消毒,治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定时消毒伤口并换无菌敷料。液体输入前严格检查、核对质量及有效期。

4.3 处理方法局部感染应每日换药,给予外用抗生素外敷,直到痊愈。若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必要时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

5 穿刺局部疼痛

5.1 原因主要原因是患者血管条件较差,经局部反复穿刺后置管成功,对血管和局部组织损伤后引起。

5.2 预防进行心理疏导,解除紧张情绪,取得良好的配合;行局部热敷、术肢活动和按摩以使血管尽可能充盈;尽可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尽可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如经多次穿刺,置管后行理疗;必要时可外涂扶他林乳剂;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酌情应用安眠药。

6 导管脱出

6.1 原因①主要是由于病人肢体频繁活动,导管固定不牢;②更换贴膜时不及时或手法不正确。

6.2 预防告知病人穿刺肢体勿频繁活动。妥善固定导管。定期检查并记录外留导管的位置和长度,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及时更换贴膜。更换贴膜时手法轻稳、正确,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去贴膜,以免将导管拔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