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吴学荣

东北师范大学侯恕

长春市第一中学肖淑娟

为全面贯彻全国、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长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开放活动指导纲要》,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全方位构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必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物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注意学生和谐发展、有个性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社会独特的人才,提倡用积极、乐观、发展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在物理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都能在不同层次上积极、主动、有效、和谐地学习和发展。

2.物理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教育过程。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态度与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物理教学要创设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民主的前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创造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4.物理教学要面向生活、联系实际,增强应用意识

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物理,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

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运用知识。要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问题,如能源、交通、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科技进步,社会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更多更广的视角认识物理学的作用。

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鼓励他们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5.物理教学要突出探究教学思想,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方式。探究教学是将物理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形成过程和研究方法为载体,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突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框架,把探究作为组织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倡导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鼓励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

6.物理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意评价的反馈作用

现代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表现在学习内容、质量、时间、精力的有机组合,反馈评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倡导改变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育任务制定的教学行为准则,是物理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的依据。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科学性与思想性表现在其各个环节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知识内容要科学准确,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献身科学、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

2.目标导向性原则

物理教学目标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起着定向和激励作用,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学内容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切合学生实际,也要切合教学内容实际,还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与发展。

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发挥学生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4.全面//生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身心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它是衡量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标志。物理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为基本出发点,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知情并重原则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意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价值观等),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开放性原则

打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开放意识,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从生活走向物理,使物理贴近生活,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的实际,关注现代科学与科技的前沿成果,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突破学校围墙,将学校、社区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教学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尤其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征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用最优化的思想和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尤其着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设计等方面内容。

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

(1)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教学目标的构建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符合物理知识的认识规律,其科学性表现为教学目标的正确、完整、具体、恰当。 2)实际性。教学目标的构建要根据《课程计划》和《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教学实际,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学生状况、教师特色的实际状况,才能使教学目标的构建有的放矢。

3)发展性。教学目标的构建应将社会需要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使教学目标为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可操作性。教学目标的构建既要为具体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提供目标,也要为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应有利于指导物理课堂教学各个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2)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内容。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用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释物理现象;能正确选择并应用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解决相关问题;能按一定标准甄别、评估各种物理相关信息、资料、方法;能创造性地思考,能提出有建设性的见解,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物理实验等活动,善于动手操作;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不同见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运用网络、媒体等多种信息工具搜集信息;能恰当选择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科学有较强的求知欲;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物理学习中能主动地参与探索、思考、讨论和操作;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利用各种方法去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任务;能通过所学物理的知识,对科学、技术、社会等相关问

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物理学习,逐渐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方法。

1)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确定。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包含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能力因素的分析。在分析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确定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是指对知识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要求。高中物理能力目标包括两部分:一是高中物理基本能力,如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二是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恰当地选择各种课程资源,突出学习探究过程,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获得体验并形成一定物理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因其具有隐蔽L可发现性、结构性和层次性,要求在能力目标的确定中,一方面要挖掘知识内容中隐蔽的能力因素,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和思维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要结合知识目标来确定能力目标。

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其水平及相关行为动词见表1。

在物理教学中,技能突出表现在物理实验能力和技能。针对物理实验,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面,其划分水平如表2。

表2 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水平划分

2)过程方法与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的确定。高中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使学生理解科学过程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能力。当学生忘记事实性知识时,留在学生记忆中的应该是观念、思路、方法。对于过程方法与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面,划分水平如表3。

表3 过程方法与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的水平划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在挖掘知识的教育功能基础上,体现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用体验性教学目标表示其水平划分见表4。

表4 情感领域物理体验教学目标的水平划分

2.划分教学课时、组织教学内容

学校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高中物理教师要按照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如期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

(1)设计教学时间,合理划分教学课时。高中物理教师要从高中物理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将教学内容划分若干教学单元,恰当安排课时。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应对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教学时间的总体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整体教学时间(一般以一学期为限)做出合理规划。

2)科学规划单元课时。教师在进行单元课时设计时,应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状况,找出单元内容包含的知识点以及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单元所需的教学时间。

设计单元教学时,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对有关内容的教学要求进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确定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新知识和技能,并确定其重点和难点;其次是根据教学要求确认知识点的目标水平;最后用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防止教学时间遗失。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精心设计好每项内容,同时又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有一定预测和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有可能避免教学时间遗失现象的发生。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是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要反映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依据,以高中物理教材为蓝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进行。

1)重视主干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在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中,应把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教学的主

要内容,并以此为框架,适当扩展相关的物理知识,构建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2)注意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际。物理教学内容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运用知识,注意介绍和说明所学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问题,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科技进步、社会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更多更广的视角认识物理学的作用。对近代物理的内容,要给以足够重视,适当加强,注重近代物理观点的渗透,以开阔学生思路和眼界。

3)重视物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过程,注意物理学史的介绍。在展开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介绍一些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物理思想的演化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加强学科间的联系,适当模糊学科界限。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学科界限日趋模糊。

3.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1)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工作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施的,这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师生直接交往和师生间接交往两大类。师生直接交往的形式,是以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为特征的形式,它包括全班形式、小组形式、个别形式三种。师生间接交往形式,是教师主要通过各种介物,运用向学生提供或介绍资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它包括学生个别独立活动、小组活动、个体之间互助活动三种形式。全班教学,把学生按年龄、学业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按照统一制定的课表由一位教师共同指导,这种形式就是目前必修课教学中采用的班级授课制。

分组教学是按学生共同爱好和需要,由学生志愿选择而组织起来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实行的选修课,按学科组织的同年级或跨年级的学科活动、兴趣活动等都属于分组教学的形式。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因人而异指导每个学生学习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教师直接指导·,便于因材施教。

学生个别独立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单独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如进行课前预习、课后作业、阅读图书等,运用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意志品质。

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助,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来促进学习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同年级学生间的互助和不同年级学生间的互助两种,运用多种形式,学生之间互相商讨,共同就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小组活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划分成若干小组或自由组合成小组,在校内或校外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现在畅行的学科小组、兴趣活动、课题研究及研究性学习等均属于这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形式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单独运用,也可以将其中几种形式结合起来运用,以发挥各种教学形式在教学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2)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讲授法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在较少的时间内容纳较多的信息,因而教学效率高。另外,教师的讲授具有解释、分析和论证的功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传授新课,在其他课型中也广为使用。

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力求做到: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合乎逻辑;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深浅适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切忌平铺直叙。

第二,教师的语言必须清晰、简练、准确、生动,要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表现力。教师要全身心投入,以情感人,发人深思。

第三,教师的讲授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要善于设疑、释疑。切忌一味灌输,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从而导致注入式教学。

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按教学要求叙述有关事实;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对有关事实或问题进行分析;为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由于谈话法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谈话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二,谈话前要准备好谈话内容,提出的问题必须经过精心设计,使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谈话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第四,教师应向全体同学提出问题,促使全体同学积极思考,同时谈话结束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某些主要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乃至辩论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最大优点在于能活跃学

生的思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讨论甚至辩论,达到明辨是非、深化认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讨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并积极思考提出见解。

第二,讨论中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善于把握时机,适时点拨和引导,使讨论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讨论结束前,教师应做好总结和评价。

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包括参考书)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不仅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开始。

第二,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预习、复习活动的指导。

第三,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好读物,同时教给他们阅读的顺序和方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导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直观法和参观法。

直观法直观法是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对演示实验、模型、挂图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影像的观察等。直观法对于为学生提供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必需的感性材料,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思维方法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里仅是演示实验必须注意的几个环节:①明确目的;②确保成功;③保证科学性;④加强直观性;⑤力求简单;⑥控制时间;⑦指导观察和思维;⑧注意规范与示范性。

参观法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自然界、社区和其他社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或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参观是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生产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受到教育。

运用参观法应注意:①事先做好准备工作;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③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过程

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边讲边实验法。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在教学中练习法被物理学和其他学科教学广泛地采用。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练习在各科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尤其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物理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研究和独立操作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特点之一,实验法也就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但目前学生实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除去仪器设备的问题外,“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严重存在,导致学生只注意实验结果,至于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过程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等则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另外,由于实验课指导难度较大,造成实验课秩序混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应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做好实验前的充分准备,包括使学生充分领会实验原理、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的原理和使用规则,以及培训指导学生实验的“小先生”。

第二,做好课堂指导:包括注重点拨学生思维、注意因材施“导”,以及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

第三,做好反馈补救工作。

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边讲边实验的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动手实验结合起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的教学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既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又有学生手脑并用的研究和探索,因此不但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逻辑思维等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由于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学习精力。由于边讲边实验的方法集中了几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因此,这种方法愈来愈被广泛地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之中。

运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课堂实验所用教具应尽量选用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物品或废弃物,以及用它们制成的教具。学生在对教具的选择、加工和

制作的过程中,不但要动手去制作,还要动脑去设计,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这也是落实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二,对于学生实验的设计要注意难易适中,时间适宜。由于运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学生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结果,因此,难度较大及较费时的实验不宜安排在这种教学方法中,以免影响整个教学进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务必注意这一点。

第三,设计边讲边实验的方法一定要注意将提问、讨论和猜想等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思维和认真的实验去解决问题。这就对教师设计教学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适时地提问、适当地引导和指导、恰到好处地点拨,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关键环节。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其主要方法是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究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发现法的基本过程是:①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②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各种不同的假设和答案;③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④对结论做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运用以引导探索为主的发现法研究注意:①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索发现的课题和过程;②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③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4.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优化组合

(1)教学方法的选择。

1)符合物理教学原则。物理教学原则是物理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物理教学的规律,概括了物理教学各个过程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随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物理教学原则体系也不断完善和更

新,教学方法也要随之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注入、静听式向启发活动式,由教师为重点向学生为重点,由单一运用向优化组合与综合运用方向演化。

2)符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水平、接受能力、兴趣和爱好、个性意志力等诸多因素。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做到:丸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选择教学方法。首先是顾及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其次是顾及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B.根据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基础或认知结构来选择教学方法。

3)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特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逐渐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拥有在某些方面区别于他人的特长。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自身的条件,尽量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特长、施展自己才华的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通过扬长避短,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4)充分利用环境和设备条件。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物理实验设备不同,教学环境也不同。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和电教设备等现有条件,同时也要利用好周边环境,上好活动课。

(2)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在一节课中,仅用一两种教学方法,难免使课堂教学单调苍白,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根据教学策略,合理选择几种教学方法,然后将它们优化组合,才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1)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物理教学的重要特征是既要展示生动的直观现象,又需科学的抽象思维,还要将思维结果运用于具有直观性质的实践中。因此,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时,必须将直观方法与抽象思维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如在讲授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一方面要采用直观法或操作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必须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维。

2)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讲授法,对自学法和讨论法则有所忽视。现代教学则主张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要注意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尽可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不同,做好针对性的指导。

3)语言传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语言传授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物理教学来讲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讲授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则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选择和优化组合教学方法时,必须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与教师的讲授和指导相结合。

5.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民主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里,全社会更加关注教学价值和教学效率问题,“怎样有效教学”成为教育界面临的教学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一系列的新教学方法不断问世,有些不胫而走,大范围地传播应用,形成当代教学方法发展繁荣的新局面。我国的教育学者对全球教学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持续的跟踪研究,提出了多种看法。其中有人归纳出五大趋势: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②“现代教学方法发展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③“以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教学方法理论”;④“注重教学方法在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非认知因素中职能作用的发挥”;⑤“把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

当代教学观念从重视教师转向重视学生,也渗透到了教学方法的发展之中,这一切使得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表现出了与过去有本质区别的特点。这些特点,从学生方面看,主要是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知情智慧的统一;从教学方法自身看,则重视加强学法研究,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6.优化组合运用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在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显示信息的手段或工具,包括: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黑板、教科书、图片、实物、模型、实验仪器等传统教学手段。

(1)物理教学中媒体选择的原则。选择物理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教学媒体对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来进行选择和利用。这个潜在能力就是指教学媒体本身的特征和教学功能。即充分利用媒体的功能和特征,根据物理教学的需要和可能,根据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媒体,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1)需要性。以教学媒体的特征和功能来满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体的需要。

2)可行性。教学媒体应容易获得,能够方便地准备、使用和控制。

3)有效性。教学信息的传递应准确、清晰,表现力强,有时还需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功能。

4)经济性。考虑其成本效益。

(2)物理教学中媒体选择的因素。

1)物理教学内容因素。物理教学目标与内容,是选择媒体的主要依据之一。不同的媒体对达到的物理教学目标有显着或独到的作用。如介绍氢原子光谱最好

用挂图简单明了,电磁感应现象最好用实验演示,光电效应最好用CAI模拟等,即使对同一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不同,所采用的媒体也可不同。

2)学生自身因素。学生的认知结构、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个体差异、生活环境等也是教师选择媒体必须考虑的因素。

3)媒体使用因素。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媒体,还要考虑媒体的自身特点及一些教学实际的影响,如媒体资源、媒体功能、操作条件、使用环境等。

4)教学管理因素。例如,教学规模、教师能力、教学安排、使用效果等。

5)经济因素。媒体的选择也必须考虑经济因素,若待选的几种媒体均能达到相同效果时,选择易得而成本低的教学媒体。

(3)教学改革中媒体使用注意的两个问题。

1)重视物理实验的探究功能。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也是物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物理实验的探究功能体现在:物理学习常常通过观察现象、物理演示和学生做试验,提出问题、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验证或修正结论,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到锻炼,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体验,同时耐心细致地观察与思考也是对学生意志品质一种考验。因此提倡通过实验开展探究活动。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物理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形式及质量效益都与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的应用,对推进物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对开放物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信息技术以其独特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与发挥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价值,促进多种教学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实现教学技术体系的整体发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7.设计形成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评价,是为了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高效地进行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宗旨主要在于为教学提供频繁的反馈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却不带有任何评价成绩的联想,这是它和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区别。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其主要作用是:

第一,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实施形成形评价必须明确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及其评价项目,划分出学习单元和具体课时,这无疑能对教学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第二,强化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能对学生学习已达到阶段性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做出判断,从而肯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化学生学习行为的作用。

第三,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通过对问题和困难的分析,寻找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措施。

(2)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评价实质上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做出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就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对教学所要达到的各方面目标的统一要求和规定,在进行评价时具体体现在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教学评价总的目的是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和改进的功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力求全面评价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提供标准。

1)教学目标与目标意识。包括:①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②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驭繁。

2)教学程度与主体意识。包括:①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符不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②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卧③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④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⑤教学民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3)教学方法与训练意识。包括:①精讲精练,体现以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③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及时,矫正有效;④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

4)情感教育与情感意识。包括:①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尊重学生;②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

5)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意识。包括:①教学语言;②教态;③板书;④操作;

⑤应变与调控。

6)教学效果与效率意识。包括:①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②学生不但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思考,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有创新精神;③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④教学有个性,形成特点与风格。

7)教学个性与特色意识。提倡有个性的教学,教学方法有特点,教学艺术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学就是教学特点突出,教学方法形成一种模式,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8.编制教学流程图,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有诸多要素过程的系统,因此需要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分析、判断和操作。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从“教什么”人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生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人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实用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以保证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把上述系统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即是教学流程图(图1)。

9.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实施即把教学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或蓝图付诸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作为教学工作中间环节的教学实施又包括上课、课堂管理、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和课外辅导等几个步骤。

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作业的能力,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产品,产品是否合格表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高明的教师善于为学生选择合理的作业,恰当地安排学习任务的进程,并且能很好地管理学习任务。

布置作业后,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作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教师了解了情况,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改进教学。教师检查作业时,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的习惯,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批改作业也是一种作业检查,但它不满足于了解作业情况,还要进一步指出作业中的错误,改正作业中的错误,通过作业评价(用评语或等第)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建议。

(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教师课外辅导的时间和地点最好能固定。物理教师利用学生自修课时间深入班级进行辅导,也属于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有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给予学生解答疑难问题;②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的学生补习;③指导学习方法;④对尖子学生做提高性指导;⑤为有学科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研究的帮助;⑥开展课外辅助教学活动,如参观、看教学影片或录像;⑦指导学生的实践性和社会服务性活动。

课外辅导的气氛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可以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因为毕竟是在课外,而课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广阔活动天地。

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应该关注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成长,要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强化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国在课堂教学中要侧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1)评价原则。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重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注意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尤其要重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鼓励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加自尊和自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2)评价的内容。包括:物理学科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一般性发展目标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四个方面。

(3)评价方法和途径。

纸笔测试评价对学习、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笔试考试评价属于结果性评价,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方式。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识记、理解和简单运用,较低水平考查知识的综合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考试结果的评价,要淡化排名和筛选作用,而要增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档案记录评价档案记录评价即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其特点:第一,学生成长记录袋中材料的收集和选择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是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它不是简单汇集学生作品,而是有意义、有目的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材料。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一般的档案袋。

第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做的作品,但同时往往也包括对学生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对作品的评价。

第三,学生应是选定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主要决策者。

第四,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别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表现性评价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现性评价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摘要: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 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 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 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关键词:初中英语;因材施教;策略 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 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 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智能差异明显,根据学生物理学习的智能差异进行高中物理 因材施教实验将给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创造各不相同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在 各自的基础上物理成绩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 平和质量的目的。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实验和推 广的艰难使我们必须寻求知识、能力及考试成绩多赢的新教学模式,物理课堂教 学暨因材施教模式的提出和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 一、制定因材施教目标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从教学大纲的要求看要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有一部分务必要掌握的知识和 内容的。我国欧阳钟仁教授提出的四阶段学习过程:①诱导阶段——主体化过程,包括教师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②探讨阶段——计划化过程,包括学生对 实验现象的观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思维和物理实验等。③整理阶段——理解 和系统化过程,包括学生整理、探讨的结果,解释某些物理实验现象,得出科学 结论等。④发展阶段——应用过程,包括对物理原理与理论的推论、引伸和创新等。从上述的四个学习阶段看,学生学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③和第④阶段上,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第④阶段上,即推论、引伸和创新上。因此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面向全体同学的目标(基础目标),即完成学习过程中的①②③阶段和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部分同学的目标(发展目标),即完成上述的第④阶段学习过程。在制定目标时,对中上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其进行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中等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在 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对中下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重视心理因素,多给他们从回答问题中获 取成功快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 物理的兴趣,使这部分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因材施教的 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均能得到发挥,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坚强的毅力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促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掌握因材施教的策略

谈高中物理创新教学策略

谈高中物理创新教学策略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内容的取 材和设计上,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努力扭转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启发学 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储知识,从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物理应用,变被动为主动、重视能力培养,注重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教学策略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 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进而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积累 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创新又 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因为它创造的事物是前人没有的,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笔者认为 ,物理教学创新应该体现以下几个基点。 一、不断开辟新思路,促进学方法创新 1、由单一运用向优化组合与综合运用转化。在每一节课中 ,教师都必须根据 教学规律,合理选择几种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 学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既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又要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水平、接受能力、兴趣和爱好等诸多因素。无论 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教师都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真正体现新课程 标准的教学思想,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了,能力发展了,学 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2、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 和教学模式不断问世。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复制他人的成 功做法,是促使自己迅速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有些成功的典型案例,往往具 有不可复制无法重复的属性,教师不能满足于照搬现成的做法,而必须结合实际,创 造性地借鉴先进经验,实现方法的迁移,更重要的是,在先进教学方式的示范和启发下,努力创造适合自己和适合自己的学生的独特的方法。 二、有效运用新技术,促进学手段创新 1、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物理课堂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努力创设生动 的教学情境。要使教学手段由单一的“黑板种田”向“多媒体展示”转变,让教学做到声、情、图并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 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新知识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2、运用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实施创新型实验教学。由于物理学是一门以 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高中物理应特别重视实验教学。随着某些实验仪器和 设备的变革和改进,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下,教师和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新的实 验方案。比如,传感器技术作为现代三大信息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及日常生活中;传感器的应用,也给测量带来了方便。我们可以通过对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模块的组合使用,设计跨章节、甚至跨学年的综合性实验,以适应高中物理“设计型实验专题”模块教学的需要。 三、努力扮演新角色,促进师生关系创新 1、教师由灌输者转为引导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 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课程传递不仅是一个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同时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堂演示小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此外,还有不少实践性的准实验习题。所以我们说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能力、培养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和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大脑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有效途径。 首先,谈一些仪器管理方法。在这方面,我们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仪器在使用中的管理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对学生要求严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不乱说、不乱动、细看书”。“不乱说”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管理;“不乱动”是按分好的组坐好,使教室保持良好的秩序,使学生“动”在关键处;“细看书”则可以使学生准备充分,以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只要教师坚持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好习惯,为上好实验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教师的管理要具体,检查要认真。实验中,严禁各组随便调换仪器,实验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后,各组组长要细心检查,因而充分保证了仪器的完好无缺,也能随时发现故障及时修复。 其次,要使实验教学坚持下来,既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又要解决方法问题。思想观念不解决,就坚持不了实验

教学,方法问题不解决,则做不好实验。 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新知识包括仪器的用途、结构、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步骤与合理的操作顺序等常识,还包括数据处理、结论的得出等。操作技能,包括仪表读数、仪器组装调试、操作注意事项等。基本素质则包括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等。在课堂上讲实验,最多能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技能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是根本谈不上的。而技能和素质则是学生学好物理、促进相关学科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这甚至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接下来主要谈一些实验方法。动手实验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教师在实验前应强调实验室规则和要求:(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好实验所用的表格。这就避免了在实验课上占用部分时间去做准备的弊端,从而赢得较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在学生动手前,教师最好亲手做一遍实验,把握实验步骤的难点与关键,认真测出数据,推算出误差范围。(2)在实验课上,可以先做好示范,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同学们讲清楚,在学生实验时加强巡视,随时掌握实验进度,统计完成情况,督促对现象和数据的记录,推广好的方法等。(3)在认真完成教材任务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第一篇 一、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方面) (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未能有效展现。新课标中明确“” 1.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将这一要求彻底落实,在多数的教学过程中,仍是将自身放到了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到了被动的知识接受地位。另外,在某些高中,教师亦是将素质教育理念用

到了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但 是,其发挥的有些过度,以至于都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无 法进行自主思考。 教学内容以及过程把握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2. 由于新课改引发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变动过大,很多 教师一时还不能对新教材深度把握,尤其是部分经验丰富 的老教师,其依然不自觉地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至 于对教学内容的变动情况有所忽视,教学方式的创新有所 欠缺。而年轻教师尽管力求创新,但是,其缺乏实践教学 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效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以至于学校整体的物理教学工作并没有有效地体现出新课“改教学理念。另外,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多数都”

是演示性实验,学生并没有进行很多的探究实验,以至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不高,更不用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缺少融洽的师生关系。在高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3. 教师受到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影响,总是将自身摆到领导“者的位置。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经常会对学生进行指责,”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师更是存在很多打骂学生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并逐渐对物理课程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如此,学生的厌学情绪将会直接影响到物理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方面问题) ( 由于高中物理课程历来都比较抽象、难懂,而且,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策略 高中物理学科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要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不断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物理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标签:学习兴趣;巧做实验;联系生活 一、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科学文明的原动力,大凡一个人只要有所成就往往都是从兴趣开始,因此,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没有波澜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产生吸引力。 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必然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出兴趣。这种兴趣属于直接兴趣,它具有极不稳定的因素,一旦学生没有了好奇心,兴趣便会很快消失。因此,为了使这种兴趣得以稳定、持久,教师就须在引发学生产生直接兴趣的同时,必须及时启发,多方引导。在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感性材料上时,及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随着观察、实验的进程,逐步的深入分析、研究,促其思考,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获得满意答案,给学生满足感和成功的愉悦。学习中的满足感、成功感,便激发起学习的间接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稳定下来,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巧做实验 物理学科是一门由实验课和理论课组成的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巧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巧用多媒体技术,巧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才能提高物理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本身能训练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总结的能力,而正确得当的实验教学更能为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课的学习中,为了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中,课前教师可先将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再让两个力气较大的男生上台向两边拉,并让下面的学生当拉拉队。学生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无法将它拔开。在趁大部分学生不注意时,教师把气阀打开,两名学生纷纷倒地,引得学生哄堂大笑。最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起初很难拉开,而后却轻易地拉开?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引入新课,有活泼的形式,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 发表时间:2019-06-13T15:10:38.1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作者:李恒光[导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物理课程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大多时候仅靠老师单纯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物理现象的内在原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借助做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 (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734000)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物理课程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大多时候仅靠老师单纯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物理现象的内在原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借助做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 一、课程设计和研究背景 本文以高一上册人教版物理教材必修一中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作为研究课题,这个实验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实验的相关要素展开深入的思考。例如,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小车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打点计时器完成工作后进行小车瞬间速度的测算应当选用纸带的哪一部分;在实验过程中,检验小车速度与摩擦力的关系时,是否需要将安装小车的木板的另一端抬起来进而增强摩擦力等,都是需要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问题。 二、实验过程实施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样的内容啊? 生:上节课我们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试验。 师:非常好!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点新的知识,本节课我们就物体的速度变化是否存在规律这一问题进行实验,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要进行这个实验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什么样的数据? 生:要知道物体运动过程中多个瞬间速度。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正确!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实验吧!首先,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有细绳和纸带、天平、砝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滑轮、秒表等,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这些器材有哪些是用不上的,然后根据相应的工具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们经过热烈的讨论,认为天平、秒表在实验中都是用不到的。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然后派出小组代表和大家分享展示各个小组的实验方案,共同讨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案,课堂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课本上的实验方案与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完善实验方案,让学生们在实验中验证实验结果。 三、课程总结与反思 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实验教学对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总的来讲,高中物理作为一门比较难以理解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课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雷伟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目前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 进入全面实施和调整阶段,本文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基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诸多文献,从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新课改实施中高中物 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思考,希望有助于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创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应对新课程的变化促进高中物理教育健康深入发展。 关键字: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再加上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但课堂教学 实践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1]部分教师仍将把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 教学的唯一目标,从而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导致中学物理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课堂的确很“活跃”, 但只是形式上追实际上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时间观念不强,而且对教学内容处理随意求“热闹”, 性很大,导致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 或低效,而且漠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 革的顺利进行。[2]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为我们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就是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因此,有必要对近期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 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文献做一综述,以方便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进行 该方面的研究。 本人在CNKI中模糊搜索从2000年至今的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论文有总共22篇(包括10篇硕士论文、期刊11篇结果如下图所示。选择新课标

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 摘要: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论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及高中生认知结构中的一些缺陷,构成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障碍。从历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及平时的测验情况看,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引导学生建立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认识论的规律,首先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认识,然后在诸多表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过抽象和概括、分析、综合,通过类比的思维方式,建立物理概念。 比如,在讲电场、电势能这两个概念时,电场和重力场很相似,但是电场作用的效果必须在实验室才能看到,而重力场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们身边重力场的现象都是可

以直接观察到的,所以,在学习电场前,先复习重力场,重力场是力的性质,用重力加速度来描述,重力场能的性质则用重力势能来描述。这样通过比较、对比,使学生从表象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再经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电场、电势能这种很抽象的概念,这样学生在学习概念时才不会感到空洞,也不会觉得物理概念太抽象,反而可以轻轻松松地掌握物理概念。 2透过概念表象,理解概念本质 物理概念是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人们首先看出的是现象的表面特征和它与周围事物的一些联系,而对它的本质特征内在的联系却不容易看出,必须透过现象进行思维加工,最终才能形成一个概念,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们要学好物理概念,就不能停留在现象的表面特征和外界的关系上,而要抓住它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加以理解,在头脑中形成明确而深刻的印象,例如对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不只看出人拉车、蹬地,还发现车同时也在拉人,地同时也在蹬人。从而总结出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存在于两个物体间,不管两个物体是否接触,只要相互作用,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增同减和同时消失的,其中力的物质性和相互性就是力的本质物质特征。速度与加速度都是表征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心得体会,对如何开展好实验教学进行详细的阐述,并论述了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心得 物理知识的掌握需要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创设实验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学生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等各类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物理实验教学注意的几点问题 首先,学生每次实验,要进行全面预习,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各种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充分估计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订出实验操作步骤,尽量减少操作中的盲目性。在预习好的基础上进行正式操作实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失败,并引导其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教师要评定每项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完成的数量、质量打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设计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设置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2)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更广博的知识,促使学生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

(3)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①根据已知进行联想,判断结果;②通过联想证实已知的结论;③运用联想进行实验设计;④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比喻想象;⑤发挥自由假想,培养学生爱探索的习惯。 二、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重视并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验课题、实验原理、仪器用品、方法步骤、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结论等各个实验程序中,设疑、质疑、解疑能活跃学生思维,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创新思维品质和习惯。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教师要重视探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思路,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 (3)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①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多媒体电教设备拓展了教学空间,给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能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循序渐进,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加强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因为物理实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多加强运用这方面的分析。 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要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达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知识网的目的。 三、物理实验的探究性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应该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构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以及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活动,有效感知和理解物理规律,获得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完成探究的过程中,要经

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5614401.html, 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作者:杨连书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9期 物理简单的来说就是研究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和道理。初中的物理学习仅仅介绍了一些表面和浅显的物理知识,而随着学习程度的深入和年龄及理解能力的增长,高中阶段所研究的知识更为复杂和深入,主要从牛顿力学、能量與动量、电学、磁学四大方面出发来为学生讲述一个更为多样复杂、变幻莫测的万物世界。高中物理在高中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在传授知识多的同时应当帮助同学们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学更注意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如今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难将物理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来探讨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一种物理教学策略。本文就这种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力图解决如今高中物理教学所遇到的问题。 一、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困境 如今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许多物理教师也走入了困境,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兴趣问题,而学生如果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有疑问,就很难学好物理。其次就是高中学生的心理比较不容易把握,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叛逆和迷茫感是不可避免的。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深,教育教学的改良重要性已经不需要过多赘述。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变革则不断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化,不断推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养成学生学习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绪,对于叛逆的青少年以包容和鼓励,对于处在迷茫期的青少年进行引导和安慰。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奋斗目标。 相反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没有做到鼓励和包容,而是贬低与漠视,那么就很可能走向另一极端。由此可以看出理解学生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掌握好了学生的心理,那么对于以后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鼓励方式,引导学生自行思考,使学生培养自己的物理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中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并逐渐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也可以自觉学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行:“立德树人”的任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培养全面性人才。而核心素质是否能够得到稳定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策略 发表时间:2012-04-09T11:23:20.043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赵存行 [导读]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赵存行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 【摘要】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但是在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动手;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的问题。长此以往,实验教学将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提高物理实验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务必要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性;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感觉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得知,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讨厌物理学习,而是没有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试举三例: 现象一: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过去的实验“看黑板”,如今的实验“看录像”、“看投影”。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现象二:程式化实验,虽然学生动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像做广播操那样,按照规定的程式进行操作,去获取教师(或书本)所要求得到的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而不需要去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更不必考虑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需要如何去解决。 现象三: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压抑,实验教学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由此想到,能否通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使实验教学走出困境?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国家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物理教师对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逐步加深,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但到现在为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我们国家还是不容乐观的。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据抽样调查,现在有些高中对专业课的实验要求普遍较高,投入的资金也很足,而作为基础课的物理实验却普遍重视不够。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2、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相当数量的教师少做或不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必将严重妨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3、新课程没有像过去那样规定“必做必考”的实验,而是把它融合在内容标准里了,穿插在每个章节之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或“说一说”、“做一做”。其目的是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创造性和探究性。新课程也没有规定用什么器材、什么方法,其目的是强调实验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而新教材和考试的要求弹性较大,加之学校不能及时地配备相应的教学必备的器材,教师不做或不组织学生做实验的情况就比较普遍了。以上实验教学的现状,极大地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与物理教学目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物理实验教学重要地位很不相称,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 二、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几乎所有项目都有技能训练的要求。比如,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多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练习使用示波器,以及DIS实验室的运用。要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模仿,达到如下的要求:能够根据实验目的,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物理实验装置,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规范、熟练地组装和调试设备,积极地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任务,并能初步学会排除实验故障,初步学会分析实验误差及其产生原因,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1、切实转变实验教学观念。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过去的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只有学校领导树立全新的观念,才能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才能优化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最大效能。只有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才能明确实验教学的新目的和新要求。新课标中的实验教学也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中的技能,过去理解主要是操作技能,其实心智技能更重要。历史上的有名的实验之所以有名,都是因为设计巧妙,而不是因为操作者的手艺多么熟练。只有让学生知道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有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要真正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真正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创设新的实验教育情境,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常见实验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方法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文本的研读学习,二是模仿体验,三是创新使用。改进和新增课堂演示实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课时安排等,种种原因的限制,很多的演示实验并没有真正的开展,使得演示没有达到教材预期的效果。在演示的过程和方法上,演示者和被演示者又往往只是简单的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去考虑和联系,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入。只有当学生学习的内容贴近他们生活的情景,而且又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学习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这种学习才能持续发展,不断创新。 3、1对课程规定演示实验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1)实验演示方式的改变课堂演示实验是演示实验的主体,课堂演示实验的特点是紧

浅谈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0-08-06T13:53:08.48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3期作者:康建强 [导读]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河北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152-01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谈一些个人体会,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四个方面的策略。一、备课、上课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二、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三、引导学生养成情景分析和建模的习惯。四、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归纳、总结。 关键词:有效教学;个体差异;教学模式;情景分析;及时归纳 高中物理在多数学生看来是一门很难熟练掌握的学科。而事实上高中物理的规律性很强,只要能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让学生学得轻松,如鱼得水。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不论教师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得是否认真,学生学得是否辛苦,如果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不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备课、上课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始终有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备课时才会有所体现,上课时有所落实。其次教学时必须心中装有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时时刻刻想到他们。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对待。比如:课堂提问时,对低层学生,提的问题要基础,尽可能浅显,并一点一滴地启发。通过提问使低层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中层学生,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略加提高,提一些经过思考和比较就能回答的问题。对高层学生而言,提的问题要在中层基础上深化、拓宽。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对象的整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具体教学方法。在备课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不同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师只有每一个环节中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 二、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总是要求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教师一般大多采用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有的教师把学生实验改成演示实验,甚至干脆不做,变成黑板上讲实验。一堂课基本是教师讲到底,缺乏师生交流,学生几乎没有动手动脑练习的机会。结果是学生课堂似乎听懂了课后自己却不会做。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重教”向“重学”转变。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只能被动的在下面听,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时间都被教师占用了,学生缺少练习、体验的时间。而学习是一个需要内化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学生课后花多长的时间来自觉学习物理这一门课。而且,从白天上课到晚上自习,间隔了较长一段时间,学生的印象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对有的学生来说,完成作业和练习就有了一定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教师内容讲得再好,语言再流畅,例题再多,其课堂教学也是低效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给学生留有内化时间,要敢于精简“讲”的内容,放手给学生多“练”的机会,注意学和教的最佳结合。甚至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研讨的论坛。 其次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推理、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不是只让学生记住这些定律、定理的内容、公式,然后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来掌握。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只能是低效的学习。 最后要重视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自然科学,“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几乎每一个物理教师都能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然而确有很多教师主观认为讲实验比做实验来得轻松,更容易应付考试。宁可在黑板上不厌其烦地反复多次地去讲实验,而不是真正引导学生来操作实验。由于缺少亲身动手操作体验,印象不深,学生课上听懂课后就忘了,以致教师还得反复讲。专家认为:对于实验,讲十遍、百遍,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中的实验也越来越灵活多变,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像以往那样没有长期实验探究操作训练是很难应对高考的。 三、引导学生养成情景分析和建模的习惯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练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练习是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具体学习形式,也是教师与学生书面交流的主要方式。而目前许多表述物理情景的练习题一般是通过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阅读再现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许多习题结合生产、科技、生活,为了能够将题意表述清楚,出题人不惜文字,由于文字较多,再加上一些隐含物理含义的文字,使得情景分析变成一个重要的审题过程。很多学生由于长期受“重结论轻分析”思想的影响,急功近利,忽视情景分析,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凭大概套用某个物理规律,导致解题失误。所以,新课程背景下面对新高考,解题过程中思维重点要前移,引导学生重视情景,建模分析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应引导学生读题,说题,分析习题中的情景特点,以及遵循的规律,建立物理模型。 四、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归纳、总结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归纳总结就是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整理,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建构成有机的物理板块,让学生在整理中巩固提高。这就好比一个有条理的人会经常整理内务,物品摆放有序,存取自然方便,使人赏心悦目。我在物理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意探讨:①每一节课的内容,下课前指导学生进行小结。并且要求学生在作业前将当天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②每学习一章要求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画出物理知识联系图。③物理测验后要求学生对答题情况进行反思,寻找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对错题进行更正。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归纳和应用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谈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模式

谈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模式 谈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模式 21世纪将是中国迈步腾飞的一个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善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型高素养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最终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彻实进行教学改革,建立新的育人模式。而作为高中任课教师的我们,就要将此理念渗透到我们的具体课堂上。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伽利略发展了观察实验、科学思维与数学三者巧妙结合开始,物理学才真正从自然哲学中脱离出来,然后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现在,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学的本质决定了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对比现实,中国学生在实验技能上、创新能力上与发达国家学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我们必须要加强对

物理实验的教学,以此带动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这也是每个中学物理教师非常清楚而且认为是非常迫切的事情。而且,从成绩上分析的话,高中物理学习现状与实验现状也是成正相关关系的,且大部分成较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实验现状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状况的优劣,物理实验的开展有利于提高物理学习的现状水平。但就像讲授法是我们这个世纪被批评最多的却仍然是在实际中被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一样,中学物理教师依然在有意无意中强化着现成的规律与概念,强化解题技巧,实验教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相应的得到加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一种无法克服的惯性?是高考指挥棒的指向作用?是我们面前的大班化教学使教师无法深入?或者是学校经费投入困难使我们的实验室找不到更好的器材?……也许都是的,我们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让我们束手无策。难道我们就这样无止境的等待?直等到以上的困难都被克服了我们才开始动手改革我们的物理课堂?当然不,以下是我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中所作的几点尝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抓好课堂实验教学,寓实验课于趣味之中,提高教学效率

探析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策略-物理论文

探析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策略-物理论文 探析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与实施,其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满足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繁多,而且内容比较抽象,若是学生在学习时不能真正地思考,深入挖掘其内涵,学生就很难学好物理,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生动地组织教学,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谈谈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为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理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学生虽然在生活中看到过种种现象,却没有深入地思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从而感觉物理知识是深奥的,是晦涩难懂的,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从而使得物理学习的效率低下,成绩下降。面对这样的学习现状,教师要将物理现象引入课堂,启发学生思考,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保证学习的质量。 我在教学中就曾经以“生活中的物理”为主题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比如,坐在快

速行驶的车上,在转弯的时候,会感觉向外甩,这是离心现象;在游乐园坐海盗船,从上往下落有失重现象;长期堆煤的墙角会发黑,这是固体分子的扩散现象等。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到物理课堂中,学生在熟悉的现象中找寻其存在的物理知识,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就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有十分强烈的参与课堂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现代教育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多媒体集声音、图形、视频于一身,使其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虽然与生活联系密切,但是很多知识都具有抽象性,若是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口头讲授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而多媒体则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介绍运动的过程,学生很难理解天体运动的规则,而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学生就可以形象地理解运动的过程与规律,从而在脑海中对天体的运动形式形成一个模式,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又如,一些难以亲自操作的实验,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像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的过程,课堂上无法做这些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是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将裂变、聚变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也就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性的学科,其知识性与逻辑性都很强。学生要想学好物理,只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