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自2009年9月我省实施新课程以来,一线教师们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教学当中,学习新课程体系,领悟新课程理念,创设新课程环境,开发新课程资源,运用新课程教学方式,实施新课程评价,为推进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本人结合两年来的教学经验,反思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一些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教材必修内容多,课时严重不足。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中新增了很多内容。就现在高一必修教材而言,几乎涵盖了旧教材中高一至高三的所有知识点,这意味着现在高一就要学完原来旧教材中需要三年才学完的知识。因此,多数教师对新教材中知识的深度、广度难以把握,同时又担心学生在将来的高考中吃亏,就会不自觉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面面俱到,追求课堂容量,而将不少“科学探究”实验进行删减,取而代之的是“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课改目标背道而驰,最终造成“夹生饭”现象,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化学课失去兴趣,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和为选修打好基础。
2、教材结构变化大,有些内容设置偏难且教辅资料与新教材不配套。
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新增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这在旧教材中并未涉及,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知识难度,而且新增这部分内容有何意义,也值得我们探讨。同时,课改后的很多教辅资料以次充好,实际是换汤不换药,内容基本还是旧题型老内容,很难从众多教辅资料中找到适合学生,适合新教材的好资料,那么学生当堂学到的知识就无法巩固。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选择和处理习题的能力较差,不能做到精讲精练,甚至影响到对重点知识的把握和判断。
3、新课标的实施受学校条件,教师专业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新课标注重及新教材中设置的教学活动及体现的教学方式,需要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和实践环境。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学条件达不到新课程的要求,再好的教学方式也无法实施。在新教材中出现的研究性课题,探究性实验,注重实践调查的社会活动,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的作业等诸多教学活动,对于农村或山区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难以实现。因此在

教学实施过程中就会出现避重就轻等软化甚至异化教学要求的现象。毕竟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不同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政策上的扶持相对薄弱,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情况将会拉大城市与山区学生的差距。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说,就显的苍白无力!
4、教学观念新旧交错,课程实施“走老路”
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适应过程,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持观望态度,对课程思想、内容体系缺乏了解,仍然在旧课程框架下,用旧的知识系统、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来实施新的课程,出现通俗所说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5、现实教学中的学生评价方式与新课标的要求不一致,三维目标形同虚设。
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要采取“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评价。但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史中,都是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所以考试成绩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以成绩论英雄”!目前我们的高考也是以成绩定胜负,所以在课改后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和学校仍采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此做法导致三维目标只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这一维,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口号,无法落实到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通过以上问题反映出,新课程的实施不等于简单地使用新教材,它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对学生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者而言,以往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此时的教学观念出现新旧交错,要真正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很好的实施新课程必然要经过一个适应过程,为了尽快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我在结合自身教学感悟并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以下对策与广大同仁共勉。
1、用教材、用资源,重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学一成不变的剧本。新课程不同了,课程标准给教材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三套教材从结构到内容都有较大差异。与此类推,教材也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给教学一线的老师如何用教材,如何补充素材,如何施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性。一线教师感到学生累,老师也累,原因在此。这种现象是必然的。
现在出现这样一幕情形:同一个内容,不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材,课不一样;就是相同的地区、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校也会不一样。这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无定法的不同,而且是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同。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存在。这就是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教材重组是必须也是必然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课标为指导,整合各教材的优点,大胆取舍,重新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完成教学任务。
2、学习领会课标,设置梯度控制难度
化学必修内容几乎涵盖了原有化学教材的全部内容,而课时却大大减少。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关键在于依据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状况,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广度,讲究螺旋上升不要求一步到位。超纲的内容、已删除的内容、限定深广度的内容不宜拓展。如胶体的布朗运动、胶体的凝聚,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等。有些内容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设置梯度,使于学生自主探究。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粗食盐提纯氯化钠的方案设计,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探究题:①食盐中含有泥沙怎样提纯?②食盐中含有硫酸钠怎样除杂?③如果除杂时加入的除杂试剂过量,则过量的试剂怎样处理?并且告诉学生在除杂时如果食盐溶液中含有适量的酸,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除去。在这些提示和探究准备的情况下,再要求学生设计粗盐提纯的方案,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把学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问题串),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达成对学习主题的深入、全面的认识的方法。
3、既要重视探究过程,也要重视知识的结构
新教材对知识呈现方式做了较大的改革,教学中可以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一些结论没有直接说明,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自己归纳总结;有些部分以科学的方法为体系编写,化学的基础知识作为例证;有些部分以化学的基础知识为体系编写,知识的产生和联系运用了探究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区分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因此往往会把教材中最富个性和特点的探究活动等栏目丢在一边。事实上,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有价值。当然,教师同样不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活动中而忽视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4、渗透思想方法教育,营造和谐的课堂文化
高中的学生有初中的化学启蒙知识,又有相对初中少年后期更加显著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表现在心理上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新性,在思维上更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在态度上更具有自

主性和主动性,具备了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前提条件。而高中的教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意了科学方法和素养的培养,知识的呈现和生成注意了科学探究的因素,适合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因此,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引导学生入门,注重对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达到新课程多维目标的同步收效。
5、运用发展性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新课程倡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参与活动的态度、方式、能力、效果,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和谐发展。一些实验区学校的学分认定综合评价方式可以借鉴。即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同伴、个体。评价的形式既有过程评价、描述性评价,也有终极评价、测试评价。评价的层次既有具体的分数,也有等级评价。教师尤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点评,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是情理之中的,但是我们坚信实施新课程这条路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新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一定能实现新课程实施的预定目标,使学生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