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融入情感魅力 培育生态语文

融入情感魅力 培育生态语文

融入情感魅力培育生态语文

作者:双淑珍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3期

新课改“忽如一夜春风来”,让大江南北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势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创造的主人”、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大力提倡、学科间你中有我且我中有他,水乳交融、三维目标,手拉手一齐朝前走……语文课堂也由此萌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随着课改深入的脚步,我们也渐渐忧从心来:语文课又唱又跳又画,玩电脑搞活动;一会儿合作探究,一会儿小组交流;学生发言精彩纷呈,甚至是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得滔滔不绝。课堂看起来是热热闹闹,但文本——我们的教材,却被远远抛在一旁做寂寞的旁观者。怎么看都不明白文本怎么在新课改中的地位就是这样的,不明白“语文姓语”的特征究竟在哪。

所谓“语文味”,笔者认为就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而不是纯工具性的训练,不是泛人文化的教学。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依托文本的情脉,缘情求真,反复咀嚼文本、品味语言文字,才能还“语文味”于课堂,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春暖大地。

一、用热情悦纳文本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翻开语文课本,没有一篇文章不是作者倾注了浓浓的热情写成的。而学生对文本的喜爱程度往往受内容影响较多,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文本中最受儿童欢迎的文章有:童话故事、儿童小说、科学幻想故事、侦探故事、军事故事等,而一些说明文、科普读物等往往不受青睐。但这些课文孩子们虽不喜好,却是必须学习的。这时候,教师往往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热情与智慧,创造性地处理文本,为孩子心灵的丰富和成长不断开启一扇又一扇的窗,让他们将充满新奇的目光投向一片又一片陌生的领地,愉悦地接纳文本,追求至醇的“语文味”。

二、用纯情解读文本

应试教学下的语文阅读带有很大的功利目的,即使是情韵雅致的美文也被人为分解为许多的知识点,哪些是易考的、必背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暂不要求的,使阅读教学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毫无美感。如果能放下功利心,让学生在身心舒畅的放松状态下开始阅读,以一颗真纯的童心深情地接近文本、与文本对话,他们会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人、物、景、理、趣,会有自己特别钟情的语、句、段、篇,阅读活动就会是一趟美好的旅程。

儿童拥有一个独特的精神天地,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的。也许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童年时代自己嬉戏过的草地是那么辽阔,草丛是那么高那么绿,

庭院是那么宽敞,那么乐趣无穷;可是成年后故地重游,你却惊讶地发现,这片草地原来只有那么一小片,草丛也只高及半膝,庭院根本是一方狭小的天地。儿童与成人这种空间感的迥然相异,并非仅仅因为身体比例和视角的不同,更根本的原因是儿童独特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是与成人不同的,他们以一颗至纯善感的心观察着自然万象,人情风物,在观察和阅读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三、用激情诵读文本

好的文章是作者优美的言辞与丰富的思想、饱满的情感凝聚成的,能历经岁月的冲荡而传诵不衰。读后,往往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情澎湃、天地清明。因此,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自身便是能用声音演绎美、创造美的高手。于永正老师七十高龄,朗读《月光曲》兄妹对话,赢得数千观众一片掌声。无需繁碎的讲解,万语千言“读”自明。因为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悟把握。别林斯基说过一段话,对母语教学者会有很大的启迪。“你可以不必担心儿童领悟不了多少,你还应当竭力使孩子们尽量少领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让他们的耳朵习惯于俄罗斯语言的和谐音响,让他们的心灵充满美感;让诗歌像音乐一样不经过头脑,而径直通过他们的心灵来打动他们,因为头脑的启迪会自有其时,也自有其序。”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的道理也在于此。

四、用浓情升化文本

相信许多学生学习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和《一夜的工作》后,从中感受了周总理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和人民对他爱戴、怀念的深厚感情,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读读别的描写周总理的文章,以更深一步了解周总理的故事。这正是“语文味”的魅力所在:文已断,情未了,好的语文课余音绕梁,情韵无限。

课文的升化要根据文本,根据学情,缘情而至,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篇课文,一个片断,怎么裁剪取舍,都凭师生的情感和灵性,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课文的升化就是师生双方对课程的再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课,应该立足文本,着眼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成长,融入情感魅力,培育生态语文,师生共同体验健康、丰富的审美快感,生命的花朵在课堂上尽情绽放,这是语文课自然的、本真的回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