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单元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第二单元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第二单元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第二单元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学生用书P36]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有人评价此诗“意境恢弘,气势磅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近写秋露摧伤枫林,远写巫山、巫峡幽深肃杀的气象;俯视江中波涛连天涌动,仰观塞上风云接地而来,一片阴沉。上天下地,眼前江水,眼外边塞,意境阔大,气势非凡。

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抒发了作者悲秋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在抒情方法上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这样写道:“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从形象上的丰富提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4.《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是。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暗寓自己的不幸,故诗文与诗题是非常相配的。

二、语言运用

5.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秉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秉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

答案:①③②④

6.用散文形式改写下面的诗句,不少于30个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仰望大江两岸茫无边际,山林中枯黄的树叶萧萧而下,俯视滚滚而来的江水,奔腾不息,没有尽头。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露凋伤..

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C .画图省.

识春风面 省:察看 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解析:选C 。省:曾经。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解析:选C 。A 项,“潇潇”应为“萧萧”;B 项,“连天涌”应为“兼天涌”;D 项,“环佩”应为“环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

B .万里..

悲秋常作客 C .人事..音书漫寂寥 D .分明怨恨..

曲中论 解析:选D 。A 项,“百年”指到了晚年;B 项,“万里”指离家漂泊,居无定所;C 项,“人事”指交游。均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D 项,“怨恨”指不满与仇恨的情绪,古今意义相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 孤舟一.系故园心一.

去紫台连朔漠 C.????? 无边落木萧.萧下巫山巫峡气萧.森 D.?????

塞上风云接.地阴接.天莲叶无穷碧 解析:选D 。A 项,“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独”,独自;“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独”,副词,只,仅仅。B 项,“孤舟一系故园心”的“一”,数词;“一去紫台连朔漠”的“一”,副词,一旦,一经。C 项,“萧萧”,拟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萧森”的“萧”是“萧索、萧瑟”的意思。D 项,“接”均为“连接,连续”之意。

5.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选B。划分节奏时不能把意义单位分开。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本诗首联写登高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作铺垫。

7.本诗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千古名句,试分析其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联从大处着笔,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个画面,情景交融。写秋天肃穆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之感,“长江滚滚”引起诗人对身世的感慨。“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8.从颈联“万里”“作客”“百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9.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破家亡忧心如焚。从两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极”,“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地白了双鬓,不能为国家多出力。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0.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①作答。除了“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诗歌当中没有任何文字信息。也即是所谓的意象能表明诗歌的主题,“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想了:战乱时期,流离失所,困居他处,见月思乡。

答案: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11.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万里”——用空间的遥远或广阔表明离乡之远,思念之深。“时时”——用月亮频繁的出现引起作者的思乡之痛。“夜久”——用乌鹊深夜久停,不肯离去,喻作者深夜难眠,望月对鸟,增添思乡之念。

答案: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的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③“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行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12.(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首句总写李白诗歌当世无双,次句赞其思想卓尔不群,三、四句评价其诗风。

(2)结合注释可知,“渭北”和“江东”是杜、李二人此刻所在,两个地名对举,意在表明彼此的牵挂,再结合诗题中的“忆”,便不难分析出作者的思念与牵挂之情。表现手法可以从情与景、虚与实的角度切入,也可以考虑联想、想象或象征、拟人、对偶手法的运用。(3)“构思脉络”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可结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并参考(1)(2)小题作答。

答案:(示例):(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的风格,清新、俊逸。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

见、切磋诗艺作结。

三、语用创新

13.(原创)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

神似杜甫《登高》意境的奇石

中新网宜宾8月30日电(谢庆)记者30日在四川宜宾县奇石协会见到一方奇石,整个图案呈现的意境,神似诗圣杜甫的名篇《登高》,令人惊叹!

整块图纹呈自然天成黄黑灰三色图案,石质坚硬,以黄色为底色,灰色形成一个诗人的侧面图像,黑色似无边的落木,整个画面以酣畅淋漓的墨色泼出幻化幽远的意境。

细看之下,一位诗人似晚上坐在明月之下,落木之旁,看着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眼内所望长江,汹涌澎湃,奔腾而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整个画面充溢着孤独、肃穆、萧杀的意境,诗人侧面而坐、后背微躬体现出苍老之态,恰似烘托出诗人杜甫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情绪。

据宜宾县奇石协会的会员告诉记者,此枚奇石属长江奇石中山水风景类画面石。长江石的纹理一般以花瓣纹、山水纹为多,能形成人物、动物的就比较少,因而格外珍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江奇石图案神似杜甫《登高》意境。

14.结合上下文,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使语段成为一个中心完整的排比句。(字数不要求一致)

李白从“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的大自然情景中悟出了“站得高,望得远”的人生真谛,杜甫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精神的归宿……大自然是沉默的,在这凝重的沉默中给人以无声的启迪和引领。

答案:(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阔大情景中引发了自己对生命旋律的思考

15.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全段依照总-分-总的思路展开。⑥②为总说(由“固然”到“不过”),①③⑤分说(“有一些……可以”“有一些……却无法”“还有一些……完全不能”),由浅入深;④是总结性文字(“总之”)。

答案:⑥②①③⑤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判断题。 1、一个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2、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所以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3、4.054054……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说法记作:4.05……() 4、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也要乘100。() 5、在表示近似数时,8.0比8精确。() 二、选择题。 1、与2.56÷3、2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①25.6÷32 ②2.56÷32 ③256×0.032 2、a÷b(a与b都不等于0)如果b扩大10倍,商不变,a必须() ①扩大10倍②缩小10倍③扩大100倍④不变 3、两个数相除的商是7、2,如果被除数的小数点向 右移动两位,除数不变,商应该是()。① 0.072 ②0.72 ③7.2 ④720 4、8、76除以5.39除到一位小数时商是1.6,余数 是()。 ①136 ②13、6 ③1.36 ④没有余数 三、填空。

1、把238.75÷0.25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 是(),这是根据( )。 2、两个因数的积是10.8,其中一个因数是0.9,另 一个因数是()。 3、在0.978,0.978,0.978,0.97878……四个数中 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相等的是() 和()。 4、15匹马9天喂了175.5千克精饲料,平均一天1 5匹马要喂()千克饲料,一匹马一天要 喂()千克精饲料。 四、用竖式计算。220.5÷15=(验算)9.52÷1.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五、一只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5厘米,葡萄架的高度是2.4米,这只蜗牛爬多长时间后才能吃到葡萄? 六、明明买了6本练习本,兰兰买了3本同样的练习本,明明比兰兰多花1.35元(1)每本练习本多少钱?(2)明明和兰兰买练习本共花多少钱

苏教版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十知能优化演练

1.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句与本段的立意不符,请找出。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这是千真万确的。凡在科学上有所造就的人,无一不是历尽坎坷的。司马迁读遍藏书,游历全国,忍辱著述,才写成《史记》这部伟大巨著。徐霞客历尽艰险,几丧生命,走遍三山五岳,作了几十年的考察,才给我们留下了有重大价值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不也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吗?法拉第经过几十年的刻苦研究和无数次实验,才在物理学和化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中的主旨为“凡在科学上有所造就的人,无一不是历尽坎坷的”,而“中国革命……”一句与主旨不符。 答案: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不也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吗?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解析:选D。A项,提出主干“学生学习本题与素养”动词“学习”与宾语“素养”搭配不当;B项,主客颠倒。“珍贵”是形容词,所指对象应是宝玉,可改为“宝玉对王夫人来说都弥足珍贵”。此句也可改为“王夫人对宝玉都非常珍爱”;C项,句式杂糅。应为“接待……省市领导,省市领导来到县里……”。 3.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重复啰嗦毛病的是() A.接着是整个城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个城市发掘出来。 B.工厂决定给王某、李某等二人留厂察看一年的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 C.“杉杉”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D.是的,你没有死!你还活着,你活在万千战士和人民的心里。 解析:选D。A项后一个分句已承前省略了主语“整个城”,所以后边的“将这个城市”也是不必要的重复。B项“只发生活费”已含有“免发奖金”。C项“堪称”已含有“可以”的意思,应删去“可以”。 4.下列句子中表述简洁的一句是() A.从此我一改平素的习惯,天天在园丁和其他工人正酣睡的时候很早就起床。 B.近年来,日本人越来越喜欢和推崇该国作家良宽,且与年俱增,我认为这简直是现代的七大奇观之一。 C.会上,除非是终于付诸于表决,否则,争议之声不绝于耳,你要闭目养神,或思索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题训练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题训练 (一)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漫山遍野盛开的花朵,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螳螂说。 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 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唉!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 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pán shān)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zhù)存食物该多好啊! 1.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 (2)腿脚不灵便,走路不稳。( )

3.夏天的时候,螳螂。冬天的时候,螳螂想: 。 4.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 (二)塞(sài)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人和他年轻的儿子。这位老人养了许多匹马。有一天,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邻居们都替他们惋惜,纷纷来安慰他们。老人却说________丢了一匹马虽然可惜________但怎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呢________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突然跑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一匹胡人的骏(j ùn)马一起回来的。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时,老人又对大家说:“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一件坏事。”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shèn)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邻居们关心地来探望,有的劝老人的儿子安心养伤,有的对老人表示同情。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大伙将信将疑。 不久,边关起了战争,附近的青壮年都应征入伍,上了战场。等到战争结束了,活着回到家乡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战死疆(jiāng)场。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2单元综合训练

第2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2单元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通过对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算式的整理,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难点: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同学们,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并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 教师先拿出口算卡片(事先给每位学生准备36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卡片),同桌互相出题进行口算练习。 2.谁知道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共有多少道?(学生可能说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反应快的学生很快数出手中的卡片共有36张;爱动脑筋的学生可能说出十几减9的算式有8道,十几减8的算式有7道……十几减2的算式有1道,加起来一共有36道) 3.下面请同学们把手中的口算卡片分类,想一想怎样能很快记住这36道题。分的过程中,同桌互相讨论。 二、整理归纳 1.看表口算

(1)找出哪几道题是十几减9的,哪几道是十几减7的……读一读并直接说结果。 (2)教师在表中任指一道算式(如12-7),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算式。 (3)找出减数与差相同的所有算式。 (4)教师任指一道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在计算中用到哪些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过程中可用“破十法”计算,也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方法计算。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 16-8= 10-8= 6+2= 15-7= 10-7= 5+3= 小结:16-9,这个“6”就是……(生:被除数个位上的“几”),这个“1”就是……(生:破10去掉9后剩下的1),所以十几减9就可以直接用“几+1”来计算。(板书:几+1) 生1:我发现“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可以直接用“几加2”求出得数。 生2:我发现“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可以直接用“几加3”求出的数。 …… 3.教师总结儿歌:(课件出示)退位减,我会算。 十几减9,几加1,

201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二章实验二知能优化演练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B .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C .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 .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解析:选BD.由于弹簧自身有重力,悬挂时的长度大于水平放置时的长度,所以测量其竖直悬挂时的长度为弹簧原长. 2. 图2-4-6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 和b ,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2-4-6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 的原长比b 的长 B .a 的劲度系数比b 的大 C .a 的劲度系数比b 的小 D .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a 的原长比b 的短,在F 等于0时,图线的截距表示原长,故A 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B 正确,C 错误;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为一次函数关系,D 错误. 3.(2012·金华模拟)如图2-4-7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2-4-7 A .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 .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 D .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解析:选BCD.由题图知,F -x 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k =200.10 N/m ,可知A 错,BCD 正确. 4.(2011·高考安徽卷)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 与弹簧长度l 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2-4-8上标出.(g =9.8 m/s 2)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33分) (1)12和4这两个数,()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2)18的因数有(),30以内7的倍数有()。(3)一个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4)1-20的自然数中,质数有()、合数有()。 (5)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和()。 (6)1是()数,是(),是(),不是()数,也不是()数和()数。 (7)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8)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9)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最小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10)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 (11)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差是()。(12)凡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或()。 (1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14)27至少要加上()就是3的倍数。 (15)两个质数和为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和()。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8分)(1)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中,必定有一个是奇数。……………………()(2)3的倍数,一定是9的倍数。………………………………………()(3)奇数都比偶数小。……………………………………………………()(4)自然数A(A不等于0)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A。…………()(5)一个质数,它的因数也一定是质数。…………………………()(6)同时时2、3、5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偶数。。…………………()(7)质数一定是奇数,合数一定是偶数。………………………………()(8)任何一个奇数加1后都是2的倍数。………………………………()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里。(8分) (1)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 ①大于3②等于3③是3的倍数 (2)一个合数至少有()。 ①一个因数②二个因数③三个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 ①有限②无限③1和它本身 (4)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①1②2③3 (5)42÷3=14,我们可以说()。 ①42是倍数②3是因数③42是3的倍数 (6)两个奇数的和()。 ①一定是奇数②一定是偶数③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7)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减,差是()。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 ①1 ②2 ③3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1.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水蒸气 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⑥ D. ①③⑤ A.燃放鞭炮 B.海水晒盐 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 5.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碳素墨水 C.酱油 D.冰水混合物 E.汽水 F.干冰 G.新鲜空气 H.稀盐酸 I.生铁 J.碘酒 K.矿泉水 L.食醋 M.液态氧 N.石油 6.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7.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9.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11.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12.2013年初,我国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其中PM2.5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201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实验九知能优化演练

1.在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比较明显 B.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 D.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U-I图象时,应通过尽可能多的点画一条直线,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解析:选 B.为减小测量误差,A正确;为减小偶然误差,D正确;为安全的需要,C 正确;电压表内阻应选阻值大的,对电流表内阻没有特别要求,B错误.2.(2011·江苏启东中学月考)利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测得两节干电池的U-I曲线分别如图7-5-14中Ⅰ和Ⅱ所示,由此可知,这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相比较() 图7-5-14 A.E1>E2,r1>r2B.E1>E2,r1r2D.E1E2,r1>r2. 3.用如图7-5-15甲所示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系统误差,图乙所示的U-I图象中有两条直线AB和A′B,其中一条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另一条是修正电压表分流所引起的误差后得到的图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7-5-15 A.AB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B.A′B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C.路端电压U越大,通过电压表的电流越大 D.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解析:选B.由图示电路可知,测量电压是真实的,测量电流比真实电流小,故在同一U -I图线中,对应于同一U值,测量电流值比真实电流小,故图中AB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所以选项A、D正确,B错误.由图可看出U越大,AB、A′B对应的电流偏差越大,选项C正确. 4.用如图7-5-16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五年级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 3.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 4. 长方体的()个面()(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长方形,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5. 至少用()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6. 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7. 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如下,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8.至少需要()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9. 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个面。 10.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一条棱长是()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厘米。 1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 二、选择 1、在下面的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2、下面的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 ) 3、如图1–10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 4、下面10个图形中哪些可以折成没有盖子的五个面的小方盒?请指明.(可以的在图形的下边画上对号) 三、解决问题 1、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4cm ,则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2、用金属条制作长方体柜台的框架,做这个柜台用了20米长的金属

条,柜台长3米,宽0.8米,高是多少? 3、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4、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5、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72厘米,它的长是9厘米,宽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用72分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然后在外面贴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

2020年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有答案)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我会给加点的字注音。 工程.师()营.业员()建.筑.师() 裁.判员()魔.术师()饲.养.员() 二、看拼音,写汉字。 gān tián jǐng sèwèidào wēn nuǎn zuótiān wén jùxīn láo hǎo xiàng liú xiàbēi zhe 三、我会给带点的多音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他的()确是二年级的学生。 2.小明是一个好动的( )孩子。 四、加一加变新字,再组词。(4 分) 例:舌 + 甘 =(甜)(甘甜) 北 + 月 =()()亦 + 弓 =()() 米 + 唐 =()()毛 + 炎 =()() 木 + 朱 =()()川 + 页 =()() 马 + 奇 =()()足 + 夸 =()() 五、我会用“的”和“地”填一填。 长长()小溪出色()马温暖()春风 高兴()跨上好奇()问蹦蹦跳跳()向前 六、日积月累。读一读,连一连。 予人玫瑰不如雪中送炭 平时肯帮人手有余香 与其锦上添花急时有人帮 七、根据所学选一选。(填序号) 1.《千人糕》一文爸爸想告诉孩子的是()。

A.有一种很大的米糕,要一千个人才能吃完。 B.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 A.家里养的一匹马 B.妹妹骑着柳枝做的“马”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 1.爸爸端来一块糕。 改为被字句: 改为把字句: 2.妹妹求转过头爸爸(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3.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在括号里加标点) 4.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5.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地毯。(照样子说一说) 九、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做什么最快乐 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小青蛙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 小青蛙跳到田野里问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耕地最快乐。” 小青蛙跳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妹妹,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说:“采蜜最快乐。” 小青蛙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呀?为什么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说的不一样呢?” 妈妈笑着说:“其实,他们说的是一个道理,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就会觉得最快乐。” 1.文中写了5 个角色,他们分别是。 2.啄木鸟、蜜蜂、水牛认为做什么事情做快乐呢?

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版选修3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着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1.在节选部分第一句“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这种力量”指代的是人类的各种发明。“发生的变化”应结合对环境的破坏回答。 答案: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各类科学发明。其性质由改造大自然变为污染、危害大自然。即人类借助大量化学药品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对其周围的环境,如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的关键词是“自己创造的魔鬼”,即人类制造出的种种危害。 答案:人类觉得自己在对世界进行改造,实际是在对世界进行破坏,但自己并未觉察,甚至对污染后的新形势、新情况也难以预料,难以把握,这也正是污染的可怕性。 3.作者为什么说“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要抓住时间和人类制造的新药物、新污染的速度不成比例分析。 答案:时间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最基本的因素,而这个适应时间不是若干年,而是若干世代、千百年的漫长时间,但人类总在不断制造新药物、新污染,人适应这种污染的能力赶不上人制造污染的速度,人短暂的一生是不能够适应的。 二、语言运用 4.(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要使17□50同是被2、3、5的倍数.□最大能填()最小能填(). 4.9的因数有()这些因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6.3007至少要加上()就是3的倍数. 7.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9.b的最小倍数是1.则a+b的和的所有因数有()a-b的差的所有因数有() 8.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既是质数也是偶数. () 2.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3.因为36÷9= 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4.A÷B= 5.所以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5.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 () 6.523的个位上是3.所以523是3的倍数. () 7.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8.一个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一定是0. () 9.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倍数也是a. () 10.所有的质数加上1后.就变成了合数. () 三、反复比较、慎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0以内既是奇数.也是合数的数是()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试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选段,回答问题。(一))其中也有 一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 我们可在困境中,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在选段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1) 鲁滨逊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的句子的意思是画 “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并且把捕到或到海边去捕鱼,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终于吃到了自己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种的粮食。 4个字):1.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_________问题。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三)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逊?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也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选段中共讲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了本文鲁滨逊在困难中的表现,联系我们学习及生活过程中遇到的苦难,应该怎样面对?

2013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选修3-4实验二知能优化演练(精)

1. 如图2-3-7,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2-3-7 (1)P 1、P 2及P 3、P 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2)P 1、P 2及P 3、P 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3)入射角θ1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4)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实验无法进行 (5)P 1、P 2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 A .(1)(3) B .(2)(4) C .(3)(5) D .(1)(4) 解析:选A.实验根据大头针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连线及测量时必然有误差,P 1、P 2和P 3、P 4之间距离适当大些,可以减小百分误差,故(1)正确,(2)错误;实验要求入射角不能太小,否则会导致测量误差太大,(3)正确;根据几何知识知光在第二界面的入射角等于在第一界面的折射角,即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全反射,(4)错误;综合上述分析知(5)错误.故选A. 2. 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他测得的多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作出sin θ1-sin θ2图象如图2-3-8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2-3-8 A .他做实验时,研究的是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折射现象 B .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C .玻璃的折射率为1.5 D .玻璃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解析:选ACD.此直线斜率k =sin θ1sin θ2=10.67>1,所以研究的光线是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折射 现象,A 选项正确.k 也就是折射率n =10.67=1.5,C 选项正确.sin C =1n =0.67,D 选项正 确. 3.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他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 ′与bb ′不平行,如图2-3-9所示,则( ) 图2-3-9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ú cǎo suō yī míng mai zhē yīn mù tong táo zuì zhān mào ()()()()()()()mián ǎo shā m? jì m? xia m?i jǔ ju? shǎ shì ()()()()()() 二、读拼音、组词语。 Zhān ()帽()光()贴 xia装()木()机() páo ()哮棉()()坑 tu?()绒()粮骆() m?沙()寂()期() zhān ()帽()湿()住 páo 棉()()坑()哮 p?ng 莲()帐()工() fáng 瓦()无()边() huàn ()想替()祸() jia()绍()限()烟()钱 xī()牲()阳()沥()别 三、给相关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蚂蚱.(zhà zà)啃.果树(kěng kěn)蚌.壳(bang bàng) 嗡.嗡(wēng wēn)樱.桃(yīng yīn)倭.瓜(wěi wō) 收篙.(hāo gāo)停棹.(zhu? zhào)翁媪.(wēn ǎo) 亡.赖(wú wáng)剥.莲蓬(bāo bō)系.铃铛(jì xì) 磨.来磨去(m? m?)还.了(huán hái)倒.出(dǎo dào) 扇.动(shān shàn)扇.子(shàn shān)盘旋.(xuán xuàn) 黑旋.风(xuàn xuán)倭.瓜(wō wěi)折.合(zh? sh?) 脑.汁(lǎo nǎo)剥.夺(bō bāo)剥.皮(bō bāo) 剥.削(bō bāo)剥.落(bō bāo)乐.观(la yua) 奏乐.(la yua)乐.章(la yua)乐.趣(la yua) 花苞.(bāo pāo)汲.取(jí xī)柔.软(y?u r?u) 膝.盖(qī xī)脚丫.(yā yà)一缕.(lǒu lǚ) 四、给加横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草横野六七里。() 2、笛弄.晚风三四声。() A、商店 B、覆盖 A、逗弄 B、嘲弄 3、怪生 ..无雨都张伞。() 4、最喜小儿亡赖 ..。() A、奇怪的事情发生 B、怪不得 A、顽皮,淘气 B、撒泼,不讲道理 5、A、来到 B、对着 C、快要 D、照着字画模仿 居高临.下()临.别() 重临.心头()临.帖() 6、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 A、缺损,折耗 B、多亏,幸而 7、小孩子都具有一定天赋.。() A、念诗,作诗 B、交给,给予 8、冬阳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A、愚蠢,糊涂 B、死心眼 9、A、深奥 B、感情好,关系密切 C、深刻,深入 D、颜色深 E、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1)池面上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 (2)我一面走一面听伯父意味深.长地赞叹。() (3)老师说:“这话的含义深.了点,我再给大家讲一遍吧。”() (4)深.秋的早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5)他们还是深.情地看着、等着,心里默默地祝愿着。() 10、A、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 B、事情的头绪 (1)这个女孩眉目 ..清秀。() (2)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 ..。() 11、A、结果,原委 B、到底,表示追究 (1)人究竟 ..是怎么来的?() (2)对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 五、判断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清平乐.村居》这一课题中,“乐”应该读“yua”,“村居”是词牌名。() 2、“一叶渔船两小童”和“笛弄.晚风三四声。”两句中国的数字表示的都不是确指的数。() 3、《舟过安仁》一诗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撑伞使风的童稚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两个童子的赞赏之情。() 4、“蜜蜂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是比喻句。() 5、“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发出声响”是比喻句。() 6、“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是比喻句。() 7、“白云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8、《童年的发现》一课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9、人是由简单生命退化来的。() 10、菲奥多罗夫是个敢于想象,善于思考和探究的孩子。() 11、“不脱蓑衣卧月明”是指牧童衣服都来不及脱,倒下便睡,一直睡到月上中天。() 12、“醉里吴音相媚好”是指作者在酒醉之中听到了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在相互逗趣、取乐。() 13、《街头》写一个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专注,尽管马路街头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4、《溪边》写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 15、吕岩、杨万里、辛弃疾都是宋朝人。() 16、《舟过安仁》中两个小童张伞的原因是判断风的方向。() 17、“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意思是园子里色彩明亮,充满活力。() 18、《牧童》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9、老师在生物课上,讲人类的起源问题,逗得作者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20、《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林海音。() 21、祖父的园子让“我”念念不忘,是因为“我”在那里学会了拔草、种菜、铲地等简单的劳动。() 22、《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是林海音。() 23、《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剪影。() 24、费奥多罗夫是个爱探究、善于想象、总想让老师难堪的孩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牧童》中,(),两句诗描绘了吃饱饭的牧童休息时的悠闲情景。 2、《清平乐.村居》一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景物图,描绘出一家()人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之美和生活情趣。 3、《牧童》的作者是()代的()。其中“”, ()。将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4、《舟过安仁》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写儿童收篙、停棹的两句诗是“()”,“()”。 5、《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代著名词人(),其中“()”,“()”这两句词写出了小儿子的调皮可爱。 6、《冬阳.童年.骆驼队》表达了作者对()之情。 7、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生活是不平常的,他成年后,将自己的童年生活写进作品中,这就是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这部小说用()、()的语言,描绘了他的()()、()的童年生活。让我们阅读《童年》,和高尔基一起感受他的童年生活吧!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一) 姓名: 得分: 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底是6米,高是( )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30米,宽16米,与它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米,高是( )米。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底是36厘米,高( )厘米。 4.用一块边长90厘米的正方形红纸,做底和高都是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小红旗,最多可以做( )面。 5.一个梯形的装饰板,上底6分米,下底10分米,高1米,两面都要涂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6.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00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7厘米,下底是13厘米,则它的高是( )厘米。 7.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平均长度是40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9.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上底是6厘米, 下底是( )。 10.在一个长8厘米,周长是22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 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2厘米,下底减少2厘米,就成为一个 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 厘米。

12.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4倍,高缩小2倍,则面积( )倍。 13.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 14.右图中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 15.把用4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 ),面积( )。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二) 姓名: 得分: 1、有一块梯形的广告牌,上底是14米,下底是16米,高是4米。如果 要油漆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需要用油漆600克,施工队准备了30千克油漆,够不够? 2、一块近似梯形的草地面积是640平方米。已知它的上底是26米,下底 是38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新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2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节日的天ān()mén()guǎng()场摆满 gè zhǒng gè yàng()的鲜花。 2.我huì()画jīn()色的tài yáng()给qiū()天。 二、一锤定音。(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村(cūn chūn) 趣(qùqǜ ) 壮(zhàng zhuàng) 忘(wàn wàng) 三、火车开动了。(一字组多词) 四、选词填空。 在再 1.我盼望能和她( )次相见。 2.鸟儿( )树上快乐的歌唱。 望忘 3.亮亮向远方( )去,原来是奶奶来了。 4.今天,我( )记带文具盒了,怎么办呢? 五、连词成句。 1.很远的村民要到吃水地方去挑

2.该的太阳春天什么画呢颜色 六、补充句子。 1.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雪上盛开着的雪莲。 2. 是个多彩的季节,所以我要画个的太阳送给它。 3.夜来风雨声, 。 七、课内阅读。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石碑是( )刻的。 A.毛主席 B.乡亲们 C.战士们 2.井是( )挖的。 A.毛主席 B.乡亲们 C.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 3.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正确的是( )。 A.吃水不能忘记挖井的人 B.人不能忘记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八、课外阅读。 大地妈妈的孩子 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老大带来的是满园桃花和红装,老二带来的是满池荷花和绿装,老三带来的是飘香的桂花和金装,老四带来的是高雅的梅花和银装。有了四个孩子带来的礼物,大地妈妈开心极了。 1.选一选。 A.桂花和金装 B.满园桃花和红装 C.梅花和银装 D.满池荷花和绿装 老大带来的是( ),老二带来的是( ),老三带来的是( ),老四带来的是( )。 2.我能猜出大地妈妈的四个孩子的名字分别是、、 、。 3.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