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叶天士奇经辩证用药规律初探(1)

叶天士奇经辩证用药规律初探(1)

叶天士奇经辩证用药规律初探(1)
叶天士奇经辩证用药规律初探(1)

维普资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10315121.html,

维普资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10315121.html,

中医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脉不同。 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它们的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3)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4)无上肢分布 (5)除任督二脉外均无自身的穴位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生理特点 生理特点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循行分布分布区域遍布全身上肢无奇经 循行规律内外上下左右循行,有规律与正经比,较不规律,除带脉外,皆上下走行 络属脏腑直接络属无特定络属 表里关系阴阳表里配合无表里配合 生理功能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调节十二经气血 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脐下三寸,足三阴 经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于廉泉喉 结上舌骨下、天突);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二)调节蓄溢十二经脉气血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三)参与了肝、肾、脑、女子胞等脏腑生理活动,加强了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们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从而加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相互沟通。 督脉 l.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穴)。 2.基本功能 督,有总督、督管、统率之义。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 图)

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的循行 (一)手太阴肺经 1.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脘部,下行至脐(水分穴)附近络于大肠,复返向上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经大鱼际部,至拇指桡侧尖端(少商穴)。 2.分支:从腕后(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肺,络大肠,通过横膈,并与胃和肾等有联系。

(二)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部位: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挠侧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挠侧上行,经过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前,经肩盂穴(肩端都),过肩后,至项后督脉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前行内人足阳明经的缺盆穴(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行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天鼎、扶突)至面颊,入下齿龈中,复返出来夹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人中),左脉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大肠,络肺,并与胃经有直接联系。

(三)足阳明胃经 1.循行部位: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人跟内角会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龈内,复出绕过口角左右相交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着下颌出大迎穴,沿下领角(颊车穴),上行耳前,经颧弓上行,沿着前发际,到达前额(会神庭穴)。 2.分支 面部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旁进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会任脉的上脘、中脘),络于脾。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

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矣。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1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12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13再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可也。 14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纯绛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 15再色绛而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再看其后转变可也。慎勿用血药,以滋腻难散。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也。 16]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当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不尔,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证。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若紫而干晦者,肾肝色泛也,难治。 17舌色绛而上有黏腻似苔非苔者,中挟秽浊之气,急加芳香逐之。舌绛欲伸出口。而抵齿难骤伸者,痰阻舌根,有内风也。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急用干凉濡润之品。若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劫营,凉血清火为要。舌绛而有碎点白黄者,当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其有虽绛而不鲜,干枯而萎者,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缓则恐涸极而无救也。 18其有舌独中心绛干者,此胃热心营受灼也,当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则延及于尖,为津干火盛也。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用导赤散泻其腑。 19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则变润也。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可救药。 20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21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便为枯证,仍从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也。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22再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23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不渴肢寒,知挟阴病。如口渴烦热,平时胃燥舌也,不可攻之。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润者,甘温扶中。此何故?外露而里无也。 24若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当温之。若见短缩,此肾气竭也,为难治。欲救之,加人参、五味子勉希万一。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若燥而中心厚培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25]舌淡红无色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26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温疫病初入膜原,未归胃府,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为险恶之病,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27凡斑诊初见,须用纸捻照见胸背两胁。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又宜见而不宜多见。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证所合,方可断之。 28然春夏之间,湿病俱发疹为甚,且其色要辨。如淡红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脉不洪数,非虚斑即阴斑。或胸微见数点,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阴盛格阳于上而见,当温之。 29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宜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 30再有一种白培,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 31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且二经之血皆走其地,病深动血,结瓣于上。阳血者色必紫,紫如干漆;阴血者色必黄,黄如酱瓣。阳血若见,安胃为主;阴血若见,救肾为要。然豆瓣色者多险,若证还不逆者尚可治,否则难治矣。何以故耶?盖阴下竭阳上厥也。 32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上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处转润为妥。 33若咬牙啮齿者,湿热化风,痉病;但咬牙者,胃热气走其路也。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以内荣,亦咬牙也。何以故耶?虚则喜实也。舌本不缩而硬,而牙关咬定难开者,此非风痰阻络,即欲作痉证,用酸物擦之即开,木来泄土故也。 34若齿垢如灰糕样者,胃气无权,津亡湿浊用事,多死。而初病齿缝流清血,痛者,胃火冲激也;不痛者,龙火内燔也。齿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 35再妇人病温与男子同,但多胎前产后,以及经水适来适断。大凡胎前病,古人皆以四物加减用之,谓护胎为要,恐来害妊,如热极用井底泥,蓝布浸冷,覆盖腹上等,皆是保护之意,但亦要看其邪之可解处。用血腻之药不灵,又当省察,不可认板法。然须步步保护胎元,恐损正邪陷也。 36至于产后之法,按方书谓慎用苦寒,恐伤其已亡之阴也。然亦要辨其邪能从上中解者,稍从证用之,亦无妨也。不过勿犯下焦,且属虚体,当如虚祛人病邪而治。总之无犯实实虚虚之禁,况产后当气血沸腾之候,最多空窦,邪势必虚内陷,虚处受邪,为难治也。 37如经水适来适断,邪将陷血室,少阳伤寒言之详兮,不必多赘。但数动与正伤寒不同,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参、枣扶胃气,以冲脉隶属阳明也,此与虚者为合治。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从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若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满痛,轻者刺期门,重者小柴胡汤去甘药加延胡、归尾、桃仁,挟寒加肉桂心,气滞者加香附、陈皮、枳壳等。然热陷血室之证,多有谵语如狂之象,防是阳明胃实,当辨之。血结者身体必重,非若阳明之轻旋便捷者。何以故耶?阴主重浊,络脉被阻,侧旁气痹,连胸背皆拘束不遂,故祛邪通络,正合其病。往往延久,上逆心包,胸中痛,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王海藏出一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原是表里上下一齐尽解之理,看此方大有巧手,故录出以备学者之用。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 1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序也。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皆不正之乖气也。病自外感,治从阳分,若因口鼻

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9T11:25:02.4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高国举 [导读]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机特点。 (甘肃省景泰县人民医院甘肃白银 7304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8年—2018年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胃气虚以及脾胃湿热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证候类型;辩证的证素主要分为病位及病性两大因素,病位以胃为主,病性以气滞为主。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以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机特点。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辩证用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53-02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为胃慢黏膜呈性浅表性炎症的一种疾病,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属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部上方疼痛,并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泛酸等症状[2-3]。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胆汁反流、过度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4-5]。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及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辨证用药规律以及主要症候等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究。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中医药”、“慢性浅表性胃炎”、“辩证”、“用药规律”等为搜索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范围包括2008年—201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重庆维普(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所收入的全部文献。 1.2 文献标准 1.2.1纳入标准所有纳入的文献均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辩证用药规律研究、证候研究等相关内容的临床相关研究文献。 1.2.2排除标准(1)排除内容雷同的文献、(2)排除个案分析、个案报道、综述等文献。(3)排除无辩证及用药记录的文献。 1.3 统计内容 通过对中医药疗法以及中西医药结合疗法内容的相关文献中证型、证素以及用药进行统计并将药物进行分类。并通过频数分析的方法对药物的使用次数及种类进行计算[6-7]。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在检索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90篇。其中文献内容关于中医辨证分型的共84篇,文献内容关于中医专方及基本方论治的共106篇。 2.2 在中医证型中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频次 在中医证型中出现的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频次最多的为肝胃气滞,频次为42次,频率为21.6%,其他证型分别为:胃阴不足,29次,14.8%;脾胃虚寒,23次,12.2%;脾胃气虚,22次,11.6%;脾胃湿热,21次,10.6%;胃热内蕴,5次,2.6%;肝郁脾虚,5次, 2.6%;气滞血瘀,4次,2.1%。以上所有证型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最常见证型。 2.3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证素分布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证素可分为病位及病性两大因素。其中,病位因素共4个,分别为胃(152次,53.0%)、脾(82次,29.1%)、肝(49次,18.0%)、胆(3次,1.1%);病性因素共9个,分别为气滞,62次,21.2%;阳虚,53次,18.5%;阴虚,53次,18.5%;热,40次,14.0%;湿,30次,11.4%;寒,25次,9.5%;淤血,19次,6.8%;气虚,6次,2.2%;痰浊,2次,0.6%。由此可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病机特点以胃部为主要病位,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性。 2.4 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型中的临床症状 肝胃气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26次,10.2%;嗳气频作22次,8.4%;舌苔过薄或过少及脉弦均为20次,7.5%;舌苔过白、胸胁窜痛、泛酸均为17次,6.3%;情绪易怒10次,4.0%;胸闷不适、缺乏食欲、口苦、呃逆均5次,2.3%。 胃阴不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口干舌燥、胃脘胀痛均为20次,11.2%;舌苔过红、脉细均为19次,10.2%;舌苔过少或无舌苔17次,9.1%;缺乏食欲、大便干燥均有16次,8.6%;脉弦、心烦意乱、裂纹舌均有5次,2.3%。 脾胃虚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喜按、喜温、胃脘胀痛均为18次,9.4%;脉细、舌质淡、大便溏薄均为17次,8.6%;舌苔过薄或过白、神疲乏力均为15次,7.4%;纳差、四肢不温、得食痛减均为10次,5.2%;泛吐清水、齿痕舌、胖大舌、畏食生冷均为6次,3.1%。 脾胃气虚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神疲乏力、舌苔过白、舌质淡、缺乏食欲均为10次,9.8%;脉沉细、食则胀满均为8次,7.4%;喜按6次,5.3%。 脾胃湿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舌质红、舌苔黄腻均为14次,9.7%;缺乏食欲、渴不欲饮均为8次,5.6%;大便黏滞及便秘均为7次,4.9%;口臭、口苦、食后加重、痞闷、恶心、呕吐均为6次,4.2%;小便量少且深黄5次,3.6%。 2.5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治疗肝胃气滞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柴胡25次,8.5%;白芍24次,8.9%;枳壳21次,7.0%;甘草21次,6.9%;香附17次, 6.2%;陈皮16次,5.5%;川芎、延胡索、佛手同为13次,4.6%;川楝子12次,4.0%;郁金11次,3.8%;厚朴5次,1.5%。 治疗胃阴不足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沙参、麦冬均为18次,9.4%;石斛15次,7.8%;生地、甘草、玉竹同为12次,6.2%;白芍11次,5.5%;乌梅7次,3.8%;天花粉、太子参、山楂均4次,2.1%。 治疗脾胃虚寒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党参、白术、甘草均8次,7.5%;黄芪、茯苓、陈皮均7次,6.5%;砂仁6次,5.6%;干姜5次,4.7%;半夏、桂枝、白芍均4次,3.7%;山药、木香均3次,2.8%。 治疗脾胃气虚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白术12次,7.1%;黄芪、干姜均10次,5.9%;甘草9次,5.3%;陈皮、木香、茯苓、白芍均8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 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 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 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 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 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 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 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 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9.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 像,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10.且吾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

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消渴病三消用药规律 “三消”之名始出于宋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消渴》中明确提出了“三消”的概念,并概括了上消、中消、下消各自的病变脏腑和主要临床表现:“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不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 胃也,多饮水而小便黄赤;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面黑而瘦。”至此,后世医家多依此论,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部进行论治,从而形成了中医消渴病证治史上一大特色一一“三消”分部论治。 本研究共收集自秦汉至民国时期医家治疗“三消”的方剂128首, 其中上消方33首、中消方50首、下消方45首,以组方中使用的高频 药物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三消”对比的研究方式,以探寻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不同主症在处方、用药、辨证论治方面的规律。 1治疗“三消”高频药物比较 (见表1)表1治疗“三消”前10位高频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略)注:治疗“三消”的药物中甘草均为高频用药,无特殊意义,故不参加讨论 由表1可知,在上消、中消、下消的组方中前10味的高频药物均包

含了麦冬、生地黄、人参、茯苓4味药,表明古代医家以这4味药作为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基本用药。 石膏、黄芩是上消、中消共同的高频用药,表明上消与中消虽然症状不同,但存在相同的病机一一热邪内扰,故均选用清热泻火药以清热。其中石膏性大寒,归肺胃经,对上焦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而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既能泻火,又能燥湿,对中焦湿热疗效颇佳。 “三消”高频药物中也分别出现了各自的特别用药:上消中天花 粉与葛根偏重清泻肺热以治疗口渴多饮;中消中瓜蒌与黄连着重泻中焦胃火以治疗多食善饥;下消中的山茱萸与桑螵蛸突出涩精止遗的功效以治疗小便频数。由此表明,古代医家针对“三消”的不同主症,也形成了各型治疗的特色用药。 2治疗“三消”药物之药性比较 (见表2)表2治疗“三消”药物之药性比较(略) 由表2可见,在“三消“治疗中,其药物的应用均以寒性药物的应用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66.5%、62.3%和37.1%。在下消的治疗中未涉及凉性药物,而是增加了热性药物,其应用比例为4.9%;在上消以及中消的治疗用药中均未涉及热性药物。与此同时,下消用药中温性药物的应用亦较上消、中消使用频率高,占32.5%。上述数据表明,上消及中消的病性以热为主,而下消的病性以寒居多,体现了不同的病机特点和治疗趋势。 3治疗“三消”药物之药味比较

叶天士冲气上逆证治浅析

叶天士冲气上逆证治浅析 【摘要】本文复习了叶天士医案中有关冲气上逆的病案,主要涉及咳嗽、喘、呕吐、癥瘕、产后等病证。叶氏认为冲气上逆与厥阴、阳明、少阴和冲脉病变密切相关,引起冲气上逆的原因主要有:肝火内郁、奇经虚损、寒饮痰浊、阴液内枯、肾不纳气等,治疗则相应采取疏肝降气、通阳散寒、温通奇经、滋液救焚、温养下元等方法。叶氏的这些经验对我们认识和治疗此类病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The essay reviews Ye Tianshi’s case records about the reversed flow of ChongQi, covering cough, asthma, vomiting, mass in abdomen, puerperal diseases, etc. Ye Tianshi thinks that the reversed flow of ChongQi is closely related to Jueyin, Yangming, Shaoyin and Chongmai. The causes of the disease include Liver fire stagnation, extraordinary vessels deficiency, cold phlegm and fluid retention, etc, and accordingly treated with soothing Liver and moving Qi downward ,activating Yang and dispersing cold ,warming Qimai, etc. these experienc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cure such disease. 【Key words】Ye Tianshi;the reversed flow of ChongQi 冲气上逆是指患者自觉有气上冲或气逆攻冲有形可征的病证,与前人所说的“奔豚”相类似,但较“奔豚”范围略广。如《难经》中说:“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或上或下,无时。”《金匮要略》中亦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叶氏医案中这类病证虽然记载的并不多,但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涉及咳嗽、喘、呕吐以及女科中的癥瘕、产后等病证。下面就《叶天士医学全书》中有关医案作一浅析。 对于引起冲气上逆的原因及其治疗前人论述已较完备。《内经》认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至真要大论》),又说“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骨空论》)。《金匮要略》中论述的“奔豚”也属冲气上逆范畴,认为“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并在《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中列举了三种引起此病的原因:肝气郁结,化热而动,其气上冲;阳气虚弱,阴寒上冲以及心阳不足,水饮内动,欲作奔豚。针对三种病情分别予以奔豚汤、桂枝加桂汤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朱丹溪认为:“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夹相火” [1],治疗应“投以辛凉,行以辛温,制伏肝邪”[2]。叶天士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 1 引起冲气上逆的原因 1.1 肝气不疏,木火内郁:由于肝升于左,中夹相火,自下而出,气机上升,故见冲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循行

1.循行部位:屬於肺,上至 氣管、喉嚨,沿鎖骨横行至腋下(中府、雲門二穴),沿上肢内側前緣下行,至肘中,沿前臂内側橈骨邊緣進入寸口,經大魚際部,至拇指橈側尖端(少商穴)。 2.分支:從腕後(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橈側尖端(商陽穴),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 3.聯繫髒腑:屬肺,絡大腸,通過横膈,並與胃和腎等有聯繫。 1.循行部位: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撓側尖端(商陽穴),沿食指撓側上行,經過合穀(第一、二掌骨之間)進入兩觔(拇長伸肌 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沿上肢外側前緣,上行至肩前,經肩盂穴(肩端都),過肩後,至項後督脈的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前行内人足陽明經的缺盆穴(鎖骨上窩),絡於肺,下行通過横膈,屬於大腸。 2.分支:從缺盆上行,經頸旁(天鼎、扶突)至面頰,入下齒齦中,複返出來夾口角,通過足陽明胃經地倉穴,繞至上唇鼻中央督 脈的水溝穴(人中),左脈右行,右脈左行,分别至鼻孔兩旁(迎香穴),與足陽明胃經相接。 3.聯繫髒腑:屬大腸,絡肺,並與胃經有直接聯繫。

1.循行部位: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側(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人跟内角會足太陽膀胱經(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側(承 泣、四白),進入上齒齦内,複出繞過口角左右相交於頦唇溝(承漿穴),再向後沿下頜出大迎穴,沿下領角(頰車穴),上行耳前,經顴 2.分支: ?面部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嚨旁進入缺盆,向下通過横膈,屬於胃(會任脈的上脘、中脘),絡於脾。 ?缺盆部直行脈:從缺盆下行,沿乳中線下行,夾臍兩旁(沿中線旁開二寸),至鼠蹊部的氣沖(又名氣街)穴。 ?胃下口分支:從胃下口幽門處附近分出,沿腹腔深層,下行至氣街穴,與來自缺盆的直行脈會合於氣沖(氣街穴)。再由此斜向下行到大腿前側(髀關穴);沿下肢外側前緣,經過膝蓋,沿脛骨外側前緣下行至足背,進入第二足趾外側(厲兑穴)。 ?脛部分支:從膝下三寸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第三足趾外側端。 ?足背分支:從足背(沖陽穴)分出,進入足大趾内側(隱白穴),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3.聯繫髒腑:屬胃,絡脾,並與心和小腸有直接聯繫。 1.循行部位: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趾内側端(隱白穴),沿足内側赤白肉際上行,經内踝前面(商丘穴),上小腿内側,沿脛骨後 緣上行,至内踝上八寸處(漏穀穴)走出足厥陰肝經前面,經膝股内側前緣至沖門穴,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通過横膈,夾食管旁(絡大包,會中府),連於舌根,散於舌下。 2.分支:從胃部分出,向上通過横膈,於任脈的膻中穴處注入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3.聯繫髒腑:屬脾,絡胃,與心、肺等有直接聯繫。

奇经八脉图

奇经八脉图 人体奇经八脉图 ?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一、督脉循行图 ? 督脉穴歌 督脉行脉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 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2.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

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3.生理功能: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

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

冯世纶: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 经方与后世方相比,因理论体系不同,故而用药也有所不同。如后世方认为桂枝、附子等不能用于热证,而经方常用于热证;后世方认为升麻升提,而经方认为主清里热;后世方用黄芩解表,而经方用其清半表半里、里热……因此,欲掌握经方用药,必先清楚经方的主要理论,分而述之不过以下三要点。 认识六经实质 欲知经方用药规律,必先明确六经实质。经方的六经实质,至今仍莫衷一是。《伤寒论》原序有王叔和所谓的误导为重大原因之一,使后世认为张仲景根据《内经》撰成了《伤寒杂病论》。这样,经方的六经便是《内经·热论》的六经,而与《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不符,遂使经方六经实质扑朔迷离。其实,了解经方的形成史,六经的实质也自然明白。 经方的起源,当追溯于上古神农时代。人们认识、适应大自然,即用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认识疾病、药物亦用八纲。有病时,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其证在表。长期实践得知,病在表用发汗的药物可治愈,于是积累了生姜、葱白、麻黄、桂枝、蜀椒等治表证经验。 然而,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经治疗亦未愈而病入于里,此时不应再用发汗治疗,而应下治里之药。因里证分阴阳,里热

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经验代代相传,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这一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证,用什么药治疗,积累了疾病的证和治疗该证的药的证药对应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 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成书完善于汉代,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经方所用理论仍是八纲。 时至东汉,经方发展有重大进展,主要成就是,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据皇甫谧《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1.名称: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大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2.分布规律: 左右对称。 六条阴经(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是手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内侧是足三阴经,(1)小腿内踝8寸(三阴交)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2)内踝上8寸处厥阴与太阴交叉后,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六条阳经(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外侧是足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3.表里属络关系:阴经与阳经有属络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4.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5.交接: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③相互衔接的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1.奇经八脉的名称 2.奇经八脉的功能 1.名称: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2.作用:(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摄气血,协调阴阳。 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调节全身阳经经气; 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 冲脉与任脉、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之称,涵蓄十二经气血; 带脉约束联系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 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 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2)具有对十二经脉气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叶天士《温病论》

温病论 夫伤寒二字.盖冬时严寒而成杀厉之气.触冒之而实时病者.乃名伤寒.不即发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既变为温.则不得复言其为寒.不恶寒而渴者是也.此仲景经文也.其麻黄桂枝.为即病之伤寒设.与温热何与.受病之源虽同.所发之时则异.仲景治之.当别有方.缘皆遗失而无征.是以各家议论纷纷.至今未明也.刘守真谓欲用麻黄桂枝.必加凉药于其中.以免发黄之病.张子和六神通解散.以石膏寒药中.加麻黄苍术.皆非也.盖麻黄桂枝辛热.乃冬月表散寒邪所宜之药.不宜用于春夏之时.陶氏欲以九味羌活汤.谓一方可代三方.亦非也.羌活汤易老所制之方.乃治感四时不正之气.如春宜温而反寒.夏宜热而反温.秋宜凉而反热.冬宜寒而反温.又有春夏秋三时为暴寒所折.虽有恶寒发之证.不若冬时肃杀之气为甚.故不必麻黄桂枝以散寒.惟宜辛凉之药.通内外而解之.况此方须按六经加减之法.不可全用也.不若逍遥散为尤妙.真可一方代三方也.然则欲治温病者.将如何.余有一法.请申而明之.经曰.不恶寒而渴者是也.不恶寒则知其表无寒邪矣.曰渴则知肾水干枯矣.盖缘其人素有火者.冬时触冒寒气.虽伤而亦不甚.惟其有火在内.寒亦不能深入.所以不即发.而寒气伏藏于肌肤.自冬至三四月.历时既久.火为寒郁.中藏亦久.将肾水熬煎枯竭.盖甲木阳木也.借癸水而生.肾水既枯.至此时强木旺.无以为发生滋润之本.故发热而渴.非有所感冒也.海藏谓新邪唤出旧邪.非也.若复有所感.表又当恶寒矣.余以六味地黄滋其水.以柴胡辛凉之药舒其木郁.随手而应.此方活人者多矣.予又因此而推展之.凡冬时伤寒者.亦是郁火证.若其人无火. 则为直中矣.惟其有火.故由皮毛而肌肉.肌肉而腑脏.今人皆曰寒邪传里.寒变为热.既曰寒邪.何故入内而反为热.又何为而能变热耶.不知即是本身中之火.为寒所郁而不得泄.一步反归一步.日久则纯热而无寒矣.所以用三黄解毒.解其火也.升麻葛根即火郁发之也.三承气即土郁则夺之.小柴胡汤木郁达之也.其理甚简而易.只多了传经六经诸语.支离多歧.凡杂证有发热者.皆有头疼项强目痛鼻干胁痛口苦等证.何必拘为伤寒.局伤寒方以治之也.余于冬月正伤寒.独麻黄桂枝二方.作寒郁治.其余俱不恶寒者.作郁火治.此不佞之创论也.闻之者孰不骇然吐舌.及阅虞天民医学正传伤寒篇云.有至人传曰.传经伤寒.是郁病.余见之.不觉窃喜.以为先得我心之同然.及考之内经.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寒气外凝内郁之理.腠理坚致.玄府闭密.则气不宣通.湿气内结.中外相搏.寒盛热生.故人伤于寒.转而为热.汗之则愈.则外凝内郁之理可知.观此而余以伤寒为郁火者.不为无据矣.故特着郁论一篇.论阳毒阴毒 金匮要略云.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死生如阳毒.升麻鳖甲汤并主之.

奇经八脉示意图

奇经八脉示意图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共8条。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七经八脉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阳蹻脉 ?阴蹻脉 督脉示意图,奇经八脉图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本经穴,1名1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1) 长强DU1 Cháng qiáng [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及肛门神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