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货币流动性概念

货币流动性概念

货币流动性概念
货币流动性概念

货币流动性

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

货币流动性过剩,指货币数量远远超出货币需求,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同时在货币数量剧增状况下,货币资金为追求高额利润必然脱离实际生产体系,疯狂操作大宗商品。

而对金融市场来说,流动性有更广阔的含义:对各国央行而言,它指对“基础货币”发行和市场流动量的管理,流动性过剩就是指基础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载力;对商业银行来说,它是指存款大于贷款的比例,若是存款远远地大于贷款,就是流动性过剩;而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是指帐面资产的变现能力,凡是容易变现的资产都属于流动性资产,而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是指可变现资产的过剩。

货币流动性的指标

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是一个关于货币需求(或者说货币供应量)的结构指标,其作用在于考察M1和M2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一结构指标近年来在我国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许多关于研究货币政策的研究报告中频频出现,成为反映货币流动性强弱的结构变化、分析社会即期资金状况、加强金融监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反映的是企业和居民货币需求的不同动机,与居民资产结构变化和经济市场化发展程度相适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的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在1978—1995年呈急剧下降,但是从1996年至今我国的M1/M2则基本保持平稳,这主要体现了这体现了1996年前后我国货币化速度和货币需求特征的差异。然而,伴随着货币流动性变动长期趋势的还有其周期性的波动,它主要受到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的影响。因为当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通货膨胀率升高,消费和投资支出相对比较旺盛,个人和企业对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需求就会升高,于是微观主体趋向于较多持有流动性强的货币,即M1,那么货币流动性指标M1/M2就升高;另外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利率下降时,持有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就会降低,因此将会导致居民和企业较多持有现金与活期存款,从而导致MI/M2升高。

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货币流动性主要表现

目前货币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 货币超额供给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 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宽松的货币

政策, 但效果远不尽如人意, 出现了“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通货紧缩”, 造成货币的长期

超额供给。1998-2005 年间,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

( 二) 银行业存贷差不断扩大

自2003年最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 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增速, 而且二者的差距不断扩大, 出现明显背离。随着贷款余额增速的不断放缓, 金融机构的存差持续扩大, 贷存比大幅下降。2005 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 元存款, 大约只有53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近一半的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 三) 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

由于货币流动性过剩, 银行业只能将过剩的流动性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

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由2000年末的4000亿元增长到2004年末的12650亿元,

年均增长率高达32.9%。2005年3月, 人民银行虽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0.63 个百分点, 但金融机构上存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是只升不降, 到9月末, 该数值高达12600多亿元。截至2005 年底, 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达4.17%。

( 四) 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市场流动性出现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资金涌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导致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2005年以来, 由于资金的充裕。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利率不断下行,市场收益率不断降低。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从全球背景来说,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持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资金出现了大规模跨境流动,大量资金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这是形

成流动性过剩的外因;从中国经济运行的内部环境看,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又有着特殊的形成机理,与独特的金融制度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

外汇占款的增加

目前我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出现“双顺差”,加上200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引发大量境外套利资金内流,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总量位居世界

第一。在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加将直接导致外汇占款规模的不断扩大。

不合理的储蓄和投资结构

储蓄率高是我国一个非常明显的经济现象。企业和居民过高的储蓄率支持了高投资率的存在。另外,中国银行业整体产品单一,中间业务很不发达,大量货币以储蓄形式停留在银行体系中。与之相对应,中国企业的外部融资大量依赖于银行贷款,供求力量的互应与联动,最终表现为宏观流动性过剩,转化成信贷和投资的高增长。

有限的金融资产的供给

我国日前的流动性过剩有别于全球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金融资产的选择十分有限,供给严重不足,资金缺乏出路。

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发展

解决流动性过剩的一个好的途径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基金等,提供大量优质的金融资产来满足资金出路的需求。在美国,基金所持有的资产已经超过了银行资产。这和我国目前的情况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宏观货币政策方面

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抑制投机压力。人民币汇率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利于抑制投机压力。因为在一个较大的浮动空间内,汇率存在双向走势,这会给投机资金带来一定压力和风险,从而抑制投机。

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长期以来“宽进严出”,对内外资企业实行差别待遇,相应放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弱化了对外汇流入的监控,并加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因此必须逐步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尤其是发挥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的作用。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具体表现,因此还需要通过国际货币合作和协调机制的建立来完成。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因此可以先在亚洲地区推进一定程度的汇率政策合作,建立不同经济体外汇市场的协调机制和各国货币之间的稳定机制。

从长远看应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风险,扩大贸易和投资。人民币国际化可降低贸易的汇率风险,增加成员国之间贸易量以及国民收入;降低或取消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使贸易与资本流动增加;人民币作为东亚地区的支点货币,将会在贸易对价上起到关键性作用;相当部分贸易可以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从而大大降低结算风险,扩大国际贸易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节约我国外汇储备。货币国际化后,由于贸易结算都使用本国货币,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储备,而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是本国制定,更减少了需要应对贸易赤字、货币投机所需要的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猛,高国际储备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体现中国对外清偿能力有很重要作用,但相应储备成本也很高。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的清偿能力可以用人民币去实现,外汇储备将会大幅减少。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一、研究意义 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因为我国股票市场在资本配置和引导投资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使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所以中央银行应该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以及其受到货币政策影响的程度,从而使得所采用的货币政策能够与资本市场的运行相匹配,进而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而在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中,股市流动性是整个资本市场能否稳定有序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鉴于资本市场流动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造成的冲击效应,不仅可以为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股票市场变动信息提供指导,进而制定有效的经济调控政策,以引导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在理论上也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 二、理论基础 1、国外研究: Choi 和Cook(2005)利用VAR模型对日本后泡沫时期股市流动性与国内宏观经济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股市流动性仅仅对国内总需求产生单向的冲击影响。Chordia、Sarkar 和Subrahmanyam(2005)发现在危机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增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流动性。Goyenko 和Ukhov(2009)[4]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冲击会影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流动性。由于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反应更迅速,因此货币政策冲击通常是先影响债券市场流动性,然后通过债券市场流动性再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 2、国内研究 许睿等(2004)和孙云辉(2005)最早对一些重大的政策和事件对整个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做了分析。他们的政策事件是指股票市场的相关政策法规,而不是专指货币政策。许睿使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发现上海和深圳市场流动性对政策事件有基本一致的反应。孙云辉利用事件研究法发现2001—2004 年间,政府政策对股市流动性有显著影响。当利好政策出台后,股市累积异常流动性明显上升,而当利空政策出台后,股市累积异常流动性大幅度下降,同时也证明中国股市的流动性具有非常大的波动性。周晔(2009)通过对自2005年以来流动性变动的阐述,指出流动性变动与股市巨幅波动之间具有同步相关性。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上的刚性有余、弹性不足导致流动性的过度波动给股市带来负面冲击。可以发现,国内这些相关研究牵涉到货币政策,但大都没有直接研究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三、实证检验 本文研究分析货币政策事件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基于事件研究分析法去度量货币政策颁布后股市流动性的累计超额流动性,进而分析货币政策的宣告效应。 1、事件样本:2015年4月20日:央行降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 2、事件窗口的选择 事件研究分析法涉及三个时间窗口的设置,分别为预估窗口,事件窗口,事后窗口。具体时间上的设置如图所示: 其中T0到T1为事件窗口T-1到T0为预估窗口,0为货币政策事件宣告日。由于我国货币政策宣告日和实施日并一定相同,故本文以政策宣告日作为整个事件窗口的中心,由宣告日前后两个阶段

浦发银行流动性分析

浦发银行流动性分析 一、案例分析: 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成因 自身管理经营的特性和市场定位是产生流动性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例如盈利能力,资产的数量,资产的结构等;此外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宏观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动均会造成中小商业银行资金流量进而影响到稳定性。经济、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 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最终破产倒闭的规律性特征? 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时,银行就会出现挤兑现象,挤指的是提款,兑则是兑现,指的是银行或金融机构被大批的存款客户要求提领回自有的储金,通常发生在银行的营运上有重大负面传闻之时,银行遭遇集中且密集的提领,很可能支应不及而宣告营运困难,倘若未得到其他援助或让挤兑情事减缓,则该银行极有可能因此宣告倒闭以及信用破产。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存款人和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银行和银行券发行银行提取现金和兑换现金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信用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流动性分析: 商业银行一般采用流动性比率和存贷比率来分析其资产的流动性高低,流动性比例也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监管时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较高的流动性比例意味着较强的短期融资偿债能力。而存贷比则指的是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间的比值,从盈利的角度考察,一家银行如果存款多而贷款少,则该银行盈利能力较低,因为存款有一定的资金成本。但存贷比过高也不可行,因为商业银行需要一定流动性来保证正常的存取款业务及日常结算业务,存款较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日常业务不能正常运行,严重的会引起流动性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25%,且各项贷款与存款比不得超过75%,拆入资金比率小于等于4%,拆除资金比率小于等于8%。 浦发银行动性分析(时点均为每年12月31曰)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2014年年报

货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客观意志,客观意识,客观精神,社会生命结构,生物性意志信使,人与社会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在人类面对自身的认识中,我们传统的阴阳二分哲学,加上原始的五行和易学类数学模型逻辑分析方法,将事物列人形而上的抽象归纳系统,创造了世界上可能是最早的科学思想文化。 然而,自然界却并不按五行八卦运行,中国人不断的从事实现象中抽出经验的规律,依然用那阴阳分析,最后又凑人五行八卦,反复的重复着过去。 经验在阴阳二分的指导下,原始的数学倾向使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并取得了到今天依然让世人惊奇的成就。 科学思想的总根源就是阴阳学说。 不仅仅自然科学上留下了辉煌,在经济学上,易学也直接导致了权力的信用交换和货币系统的产生。 在我们古代传统文化中,“易”就是交换的意义,还附带有变换.移位.易位.运动等等的意义,其主旨就是“换”。 阴阳把事物分为二种性质的维度,一是形态结构意义;一是运动变化意义,阴阳的运动变化由“气”推动,这样以来,阴阳哲学也就由思想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方法,指导人们的行为活动。 阴阳哲学连续了人和社会到自然界其他事物,超越了一切可以想像的自然和精神的事物,物质到精神和精神到物资,是与其他自然现象的相互作用一样的过程。 于是,自然现象的事实逻辑,也就能够类推应用到人与社会之中

了。 因此,在中国,传统的货币思想理论超越了时代,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虽然,在我们传统的所谓义利观的愚昧愚蠢思想束缚中,自然科学思想被严重的扭曲或被歪曲,依然还是艰难地缓慢发展了,依然对人类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质变的影响!在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自然生存与发展的合作,是以分工协调交换的形式进行的。 从原生的野生动物形式的协调分工合作,到原始社会的意识交换的分工协调合作,权力起源带着的是野蛮血腥的争斗。 然而,分工协调合作却依然是共同生存发展的基础。 当物质生产从食物发展到装饰和工具使用的时代,人既完成了从野生动物到原生人的转化。 从原生人社会性组织结构内部的分工合作到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合作,大的社会互补就开始了其物资交换时代,这个时代野蛮的争斗依然存在,而交换形式所带来的效率远比争斗容易,而且交换还带来了情感的丰富。 从这里,可以看到,“交换”所表达的不变的意义就是人和社会部落的自身“需要”,交换的是“需要”。 于是,各种现象形态的分工协调和交换,就全部由抽象的意志的“需要”这一精神生物倾向表现出来了。 用中国阴阳哲学思想来说,从“需要”开始,人从动物中脱出创造出自然界新的生命形势——社会,这“需要”就根植于动物乃致原

货币的定义

1.货币的定义 货币脱胎于浩瀚海洋里的贝壳,穿过人类历史的长河,有人视它如粪土,对他不屑一顾,也有人视它如公主,为它神魂颠倒。这就是货币。马克思告诉我们货币是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特殊商品。在原始社会,人们用以物易物方式进行交易比如用一头羊换一把斧子。但是出门带一头羊太麻烦了。于是就有了贝壳、羽毛等实物货币,但是实物货币也存在着难以分割不易保存等缺点。于是在万众期待之下,金属货币应运而生,义不容辞地接过了货币的大旗。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就是中国商朝时期的铜贝。随着历史发展,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所取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交子。纸币说白了就是一张赋予了信用光环,拥有多重防伪的纸。由国家

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发行并强制使用。如今,纸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形式。当世界跨入互联网时代,货币又出现了新的形态,电子货币。它是指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电子通信方式进行支付的货币。 2.货币适用的范围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特殊的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不仅是指现金,而且是现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在现代经济领域,货币的领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实体通货方式显示,即实际应用的纸币或硬币,大部

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电子货币。货币主要用于学术和书面报告。钱,资金偏口语。而现金指立即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它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可以有效地立即用来购买商品、货物、劳务或偿还债务。它是企业中流通性最强的资产。现金一定是货币,货币不一定是现金。 3.次贷危机恶性循环的过程 次贷危机首先趴下的是次贷按揭发放机构,当借款人大量违约之后,次贷原创者是第一个陷入危机的。新世纪金融公司是发放次贷的第二大巨头,2007年3月股票停牌,4月宣布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的正式来临。第二类是购买这些机构的资产,将其证券化的机构。因为次贷出现问题,所以导致很多房子都被收回,然后大幅度压低价

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意义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意义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笔货币在周转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差额价值,又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是指几乎不存在通货膨胀和风险的前提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货币时间价值的产生是需要满足条件的,就是货币必须投入使用,直接或间接地投入生产中进行循环和周转。资金的循环和周转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大,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货币如果闲置不用,不光没有时间价值的,而且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贬值,所以只有把货币转化为资金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进行周转才能产生时间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这对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探究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本原因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者从资本家和消费者心理出发, 高估现在货币的价值, 低估未来货币的价值, 从而认为货币时间价值主要取决于流动性偏好、消费倾向、边际效用等心理因素。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时间利息论”者认为, 时间价值产生于人们对现有货币的评价高于对未来货币的评价, 它是时间差的贴水, 即“时间”产生价值。“流动偏好论”者认为, 时间价值是货币所有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节欲论”者则认为, 时间价值是对货币所有者推迟消费时间的耐心给予报酬, 即“耐心”创造货币时间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得出, 货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 即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 从而使平均利润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利息, 进一步割断了这两种收入与雇佣劳动的联系。从表面上看, 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管理劳动的报酬, 利息则表现为借贷资本家资本所有权的果实, 来源于借贷资本运动的时间差, 是借贷资本自行增殖的结果, 是借贷资本家放弃资本使用权而忍欲牺牲的报酬, 而实际上企业利润和利息的共同来源和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 并进一步得出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无偿地瓜分工人劳动成果的结论。据此马克思指出货币的时间价值不可能由“时间”、“耐心”创造, 而只能由工人的劳动创造, 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劳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我国学者是在批判西方观点的基础上推崇马克思的观点, 但马克思实际上只承认雇佣工人劳动创造价值, 把借贷资本家取得利息视为一种对工人的剥削。据此推断, 我们是否也怀疑货币所有者获取时间价值的合理性可这有悖于我们对货币时间价值的理解, 因为当前我们特别强调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探究利息来源这一思路, 笔者试图寻找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认识利息的实质和来源上, 曾志立提出不同观点, 他认为存款者之所以获取利息, 根本原因是存款者提供了一种能参与创造价值的东西———劳动。由于货币资金这个“媒介物”的掩盖, 这种处于再生产起点环节的劳动往往被忽视了。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劳动呢他称之为节约劳动, 即劳动者对过去劳动创造的一部分物质产品不消费, 或延期消费, 或合理使用, 省下用于社会再生产以创造更多物质产品的行为。这一概念中, 要点在“省下”, 力求省下, 需要耗费一定的脑力或体力的劳动, 要占用人们更多的时间, 这是一种超额劳动, 即超过过去劳动的劳动, 或者说, 这是在过去劳动基础上的追加劳动。表现为消费前的计划安排和选择, 消费中的合理使用和维护, 即为在物质生产部门, 对生产资料消费的本身就是生产,

流动性分析数据指标

国内宏观流动性 一、央行/政策 1、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净回笼):央票到期/发行;逆回购/正回购; 2、存款准备金率:中小型/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3、利率; 4、货币供应量:M1/M2增速; 二、银行 1、信贷投放:新增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贷款增速; 三、外汇占款(外储增量=贸易顺差+FDI+热钱) 1、外汇储备:存量、流量; 2、贸易顺差/逆差; 3、FDI; 4、热钱; 5、银行结售汇顺差/逆差、涉外收付款顺差/逆差; 四、资金价格 1、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贷款利率; 2、Shibor利率:O/N、1W、2W、1M、3M、6M、9M、1Y; 3、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1D、7D、14D、3M、4M、6M、9M、1Y; 4、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1D、7D、14D、21D、1M、2M、3M、4M、6M、9M、1Y; 5、票据利率: 6个月直贴利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 6个月转贴利率 6、国债到期收益率:3M、6M、9M、1Y、2Y、3Y、4Y、5Y、6Y、7Y、10Y、15Y、20Y、30Y; 7、央票到期收益率:3M、6M、9M、1Y、2Y、3Y; 8、央票发行利率:3M、6M、1Y、3Y; 五、人民币汇率 1、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1年期NDF; 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微观股票市场资金供求?微观主体 ?股票市场 一、资金供给 1、股票账户数:新增股票开户数、新增基金开户数; 2、基金:新基金发行数量、新基金募集金额; 3、客户保证金; 4、基金仓位; 二、资金需求 1、IPO; 2、增发; 3、配股; 4、限售股解禁市值;

中国的货币流动性分析

中国的货币流动性分析 伍 戈1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 摘 要:货币流动性(M1/M2)测度了货币供应内部的活跃程度,是宏观经济分析中普遍关注的重要变量之一。本文着重对中国货币流动性相对稳定期间(1997-2010年)的情形进行分析,探寻货币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内涵。文章发现,近年来工业增加值的增加和股指的高企引发了货币活化程度的提高。实际利率对货币活化水平有短期负向作用,但其影响系数和显著性有限,这可能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有关。实际利率与货币活化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这很可能与“金融深化”有关,即长期内实际利率的提升有助于解除资金价格扭曲和金融抑制,增加货币活化程度。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影响货币活化的因素必将不断演变,时常考察其决定因素,有助于为宏观分析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并为前瞻性的宏观金融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货币流动性 实际利率 金融深化 货币政策 一、引 言 货币流动性是宏观经济分析中普遍关注的重要变量之一,其变化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从定义上来看,“货币流动性”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之间的比值(M1/M2)。因为M1/M2测度了货币供应内部的活跃程度,有人也称之为“货币活化程度”。但在具体分析中,货币流动性还有其他增量形式的表达方法,例如在现实中大家往往会对比M1增速和M2增速的变动趋势,有人把它称为“货币剪刀差”,这在本质上也是货币流动性。中国央行也关注该指标,例如,人民银行发布的2010年2季度《中国货币执行报告》中提到:“M1增速连续10个月高于M2,货币流动性仍相对较强”。 图1. 中国的货币流动性(M1/M2):1985-2010年(%) 1原文载于《金融与经济》2011年第6期。笔者感谢中国人民银行李斌博士和张怀清博士的指点和讨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而非供职单位观点。

一篮子货币概念

一篮子货币是将现有的一组货币按照一定方法组合而成的复合货币。一篮子货币不是现实的货币,只是一种记账单位和计价标准。它被一些国家用于汇率管理,如将本国货币盯住已有的或构造出的一篮子货币,或者在Et常汇率管理中参考一篮子货币。 从技术层面看,构造一篮子货币包括四个步骤: 1.选择货币篮子的币种构成。按照与本国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选择,为了避免汇率和利率计算复杂化带来的实际操作问题,货币篮子所包含的币种宜少不宜多。 2.确定各种货币所占的权重。权重反映对本国货币汇率影响的重要性。为了稳定有效汇率,大多选择双边贸易作为计算权重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双边资本流动、直接投资等因素对权重进行调整。 3.确定最主要的篮子货币如美元与本国货币以及其他篮子货币的基期汇率水平。基期汇率的确定非常重要,如果基期汇率不是均衡汇率,计算出来的篮子汇率就会存在系统性偏差。 4.根据已确定的权重和基期汇率,计算出货币篮子中各种货币的数量。例如,假设本国货币与最主要篮子货币i的基期汇率是8,即1单位i货币等于8个单位的本国货币,i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是40% ,则该货币篮子中所含i货币的数量为0.05(40%×1/8=0.05)。j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是10% ,且汇率为li=10Oj,则货币篮子中所含j货币的数量为1.25(10%×1/8×100)。依此类推,可以计算出篮子货币的数量。 一旦货币篮子确定下来,就可以根据市场上的汇率来计算篮子汇率。例如,要计算一篮子货币对货币i的汇率BER ,把篮子中各种货币按照市场汇率转化成货币i后加总即可。 j的数量,e i,j是市场上货币i对i的汇率,则BER i;计算公式为: 令ρ j是篮子中所含货币 i的汇率。 如果本国货币是严格盯住该一篮子货币,则BER i就是本国货币对货币

参考资料浅析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题目: 浅析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学院: 人文学院 专业: 市场营销 姓名: 指导老师:

论文摘要 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处于强势不改的状态,近日又是刷新了历史最高水平,人民币身处世界货币市场压力不断增大。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人民币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状态,在6年多的时间里升值已达30%以上,二中国现在的外贸状态,正是引文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恶果。从中国的利益角度看,谭雅玲呼吁:“人民币不能再升值了,应该贬值,但要控制贬值,使汇率双边走势以贬为主,同时要去规划筹谋与准备,我们不能看着价格想着未来,而是要通过价格规划和战略去实现未来。” 由于现在世界货币市场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故本文从货币起源与发展开始,同时分析货币的本质与功能,具体的阐明货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货币;货币政策;经济影响

目录 引言.......................................................................................................................................................... - 4 -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 - 5 - (一)定义与本质 .............................................................................................................................. - 5 - (二)、货币的起源与形态的演变 .................................................................................................. - 6 - 1.实物货币阶段 .............................................................................................................................. - 6 - 2.金属货币阶段 .............................................................................................................................. - 6 - 3.待用货币阶段 .............................................................................................................................. - 7 - 4.信用货币阶段 .............................................................................................................................. - 7 - 二、货币的职能...................................................................................................................................... - 7 - (一)价值尺度.................................................................................................................................. - 8 - (二)流通手段.................................................................................................................................. - 8 - (三)贮藏手段.................................................................................................................................. - 8 - (四)世界货币.................................................................................................................................. - 9 - 三、货币政策........................................................................................................................................ - 10 - (一)调控作用................................................................................................................................ - 10 -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 - 10 -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 - 10 -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 - 10 -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 10 - (二)货币政策工具 ........................................................................................................................ - 11 - (三)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 ............................................................................................................ - 12 - 1.利率............................................................................................................................................ - 12 -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 - 13 -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 13 -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 13 - 四、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 14 - 五、结论................................................................................................................................................ - 17 - 参考文献:............................................................................................................................................ - 17 -

货币流动性对我国股票交易金额的影响分析 2

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交易金额的影响分析 一、摘要 为了研究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交易金额的影响程度,建立经济模型进行估计检验,用二元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OLS法和广义差分法进行模型修正,从而得出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交易额的影响变化情况。 二、关键字:股票交易额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 三、模型建立与检验 由经济理论知,货币流动性与证券市场密切相关,它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工具,它影响着股票价格和交易额,货币供应量越多,实际利率下降,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会由货币市场流入资本市场。反之,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越少,货币会由资本市场流向货币市场。对我国股票交易额建立股票交易金额与货币供应量的函数关系,Y表示股票市场交易额,X1表示狭义的货币供给量M1,M1=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X2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M2=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1.建立模型 如下表数据是1995-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即观测值是连续不同年份中的数据。

表一我国股票交易金额与货币供应量资料 对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假设先建立如下二元回归模型: Y=C+β1X1+β2X2+u i Y——股票交易额 X1——狭义货币供应量 X2——广义货币供应量 U i——随机干扰项 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可得如表二所示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6/10 Time: 15:32 Sample: 1995 200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5989.0 52017.46 -2.229809 0.0475 X1 12.88979 8.314261 1.550323 0.1493 X2 -3.842880 2.956650 -1.299741 0.2203 R-squared 0.638700 Mean dependent var 82079.93 Adjusted R-squared 0.573010 S.D. dependent var 126996.2 S.E. of regression 82985.04 Akaike info criterion 25.67812 Sum squared resid 7.58E+10 Schwarz criterion 25.81506 Log likelihood -176.7468 F-statistic 9.722821 Durbin-Watson stat 1.005954 Prob(F-statistic) 0.003701 初步方程为: Y=-115989.0+12.88979x1-3.842880x2 (-2.23)(1.55)(-1.30) R2= 0.6387F=9.7228DW=1.0060 模型检验: (一)经济意义检验:X2的符号不符合经济理论的假设,因此经 济意义检验不能通过。 (二)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拟合优度R2= 0.6387,修正后的R2=0.5730, 拟合效果不是很好,说明还有其他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产生影 响。 2.T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临界值t0.025(11)=2.201, x1、x2都 不能通过t检验,说明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广义的货 币供应量和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交易额没有显著影响。

货币的意义与功能

货币的意义与功能 货币的意义 在历史上,曾有许多不同的媒介物品被人类用来作为货币,例如牲口,贝壳,珠宝等,不论是那一种媒介物品,在当时均能被普遍接受作为支付财货或作为债务偿还的标的.因此从实务上的角度来看,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内,人们普遍相信且为支付标准与交易媒介的物品,均可称之为货币. 货币的功能 由於现代的货币具有人人乐於接受,价格稳定,易於分割,携带方便,持久而对及具有法律基础等特性,所以货币的功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探讨之: (1)交易的媒介(medium of exchange):在物物交易的社会里,人们的交易必需是所要交易的财货种类与数量恰好是双方互为需要者才能成立,例如:甲想要用两只鸡与人交换一双鞋,乙想要用一双鞋与人交换一只鹅,丙想要用一只鹅换三只鸡,因甲,乙,丙三人所需要的财货种类与数量均不是任何一方可提供的,所以交易很难完成.因此若有货币充当交易媒介,则每个人均可将其财货换成等值的货币,再以所得的货币购买所需要的财货.如此不仅可解决交换双方需求的不一致性,同时买多买少也可以随个人需要而决定. (2)价值的标准(standard of value):价值的标准,又称为计价的单位.由於计价单位的存在,各种财货的价值才有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进而建立社会的价格体系.例如苹果一个15元,鞋子一双600元. (3)价值的储藏(store of value):由於货币的购买力(价值)不会因为时间的过去而失,使得每个人的所得收入不必在当期全部花掉,而将其中一部分储存起来供作为来消费之用,因此具有价值储蓄的功能. (4)延期支付的标准(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现代经济的发达系以债务发展为基础,也就是承诺将来某一时点偿还与现在财货同值的财货.如果没有货币当作延期支付的工具,那麼「同值」的定义将产生很大的困扰.例如:李嫂向隔壁的张太太借了一只鹅,答应明年春天偿还,李嫂的承诺现在可能没有争议,但明年春天到时,李嫂应偿还鹅的大小就变得很有争议.一旦有了货币之后,由於具有共同被接受的计算单位,使得债权一对债务的帐目计算,变得简单明暸.且由於延期支付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故可推动整体经济信用的发展. 货币的演进 谈到货币演进的历程,可以分成下列几个时期: 商品货币时期:所谓的商品货币是指既可充当货币,又可直接满足人类欲望的商品.例如:茶叶,贝壳,兽皮,小麦,布等.由於这类商品的储藏不易,且不易分割,甚至其供给量很容易一下子增加很多,进而造成高度通货膨胀,故逐渐为金属货币所取代. 金属货币时期:此处所说的金属货币主要是指金,银而言.由於其供给有相对稀少的特性,再加上不会腐败,所以取代了商品货币.但是,随著国内交易及国际贸易的扩大,对於货币的需求显著增加,而由於金,银产量不丰,造成大多数的国家都感到币材缺乏.同时,金属货币毕竟体大值小.携带不易,为弥补这些缺点,因此便发行纸币以助流通.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包括纸币,铸币,支票存款等.其中纸币的发行可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可兑换纸币,此时期所发行的纸币,持有者可以随时向发行单位兑换等值的金属货币. 不可兑换纸币(亦称强制货币),此时期所发行的纸币,其价值全因政府以法令赋予它货币的地位而来,而不能再要求兑换等值的金属货币. 4,电子货币:随著工商业快速的发展,人们的交易变得非常频繁,时常要带不少钱在身上,相当麻烦,因而卫生出另一种交易工具,称为塑胶货币,例如金融卡,签帐卡,信用卡等. 货币的种类

流动性收紧与货币乘数

E稻菥群莞囫 流动性收紧与货币乘数 厂当前对流动性过剩看法不一。、遵 存量的流动性,即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 于是就有了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危险。作为 流量的流动性。一般以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 币投放、货币乘数各种指标来反映。如何收紧 流动性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难题。随 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与发展,仅仅将货币 供应量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目标受 到挑战。 本期新经济研究“流动性收紧与货币乘 数”一文探讨了信贷与利率、货币乘数与超额 准备金率的关系,提出提高利率和法定准备 金率收紧流动性是暂时的,并提出实行新的 差额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建议。一 NewEconomyWeekly/新经济导刊/85

“信贷管制——降低货币乘数——收紧流动性”成为准备金率13.5%以后,货币政策实际的最要传导方式 毒右 抄lL动性收紧与货币乘数 文/刘远征唐海滨 流动性是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当前对流动性过剩看法不一,因为混淆了流动性存量与流量的概念。现在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存量的流动性,即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于是就有了投资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造成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来自于贸易顺差和强制结售汇制度,国家就得不断投放人民币。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的加速升值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中国货币增速过快,成为信贷盲目扩张、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如何收紧流动性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对冲过剩流动性仍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可能不得不继续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过多的局面。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可以观察一个指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与发展,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界限日益模糊,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变量失去稳定的联系,这种制度性的变革对货币政策传导提出了一系 列的新挑战。 从流量来说,很难给流动性 下准确的惟一性定义。一般以热 钱流入、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 币投放、货币乘数与银行间同业 拆借(和回购)货币市场利率各 种描述流量的指标来反映。各项 指标均显示,流动性最泛滥的是 2004年和2005年:而2006年和 2007年则是逐渐收紧的。根据易 纲关于流动性的匡算:过去四年 通过购汇增加的基础货币不到8 万亿元人民币,央行通过发行央 票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收回5 万多亿元,每年的经济增长要求 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需要2万多 亿元。结论是现在流动性是偏多 的,但流动性主要流量部分已经 被对冲掉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院长吴军认为,要区分 。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过多。。 过剩是用不掉,现阶段更应该说 是流动性存量过多,而不是过 剩。 中央银行要使货币政策的效 用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 充分地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 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深 化,货币的内生性增强,货币总 量的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下 降。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 函数发生变化,使实际货币需求 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 较大差异。从货币供给的角度, 货币供给量是由央行、金融机 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共同决定 的,而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 在日益增强,这使得仅仅将货币 供应量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 目标的做法受到挑战。 “利率一信贷”传导不畅 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 内,银行主导着金融体系,因而 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 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 由于我国的特殊外汇制度, 一方面强制结售汇投放大量的外 汇占款,另一方面需要对冲大量 的外汇占款来吸收流动性。由此 造成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投 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外 汇占款上,货币供应量——信贷 规模是货币政策主要的传导渠 道。 从1998年-2003年的通货 ●‘/新经济导刊/NewEconomyWeekly

货币银行学中的概念解释

货币银行学中的概念解释 1、广义的金融市场:泛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全部金融性交易活动,包括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各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供求双方之间所有的以货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活动,如存款,贷款,信托,租赁,保险,票据抵押与贴现,股票和债券买卖,黄金外汇交易等。 2、狭义的金融市场:一般限定在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融资活动,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以及黄金外汇交易等范围之内。 3、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货币资金交易,黄金外汇买卖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等活动的总称。 4、初级市场:又称发行市场或一级市场,是资金需求者将金融资产首次出售给公众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 5、二级市场:已发行的旧证券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转让流通的交易市场。 6、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它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7、股票: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8、普通股票:股份公司发行的一种基本股票,是最标准的股票。 9、优先股票:股份公司发行的在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分配方面比普通股东具有优先权的股票。 10、债券:一种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约定时间承担还本付息义务的书面凭证。 11、国库券:政府为弥补国库资金临时不足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 12、抵押公司债:发行债券的公司以不动产或动产为抵押品而发行的债券。 13、信用公司债:发行债券的公司不以任何资产做抵押或担保,全凭公司的信用发行的债券。 14、转换公司债:这种债券规定债券持有者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比例和一定条件转换成公司股票。 15、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这种债券赋予持券人购买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 16、重整公司债:经过改组整顿的公司,为了减轻债务负担而发行的一种利率较低的债券。 17、偿债基金公司债:这种债券规定发行公司要在债券到期之前,定期按发行总额提取一定比例的赢利作为偿还基金,交由接受委托的信托公司或金融机构保管,逐步积累以保证债券到期一次偿还。 18、金融债券: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证券法律和证券发行程序,利用自身的信誉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一种债券。 19、基金证券:又称投资基金证券,是由投资基金发起人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证明持有

货币资金的基本定义

《财务会计学》教案 总论 知识要点: 本章阐述财务会计的定义和特征、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财务会计要素、财务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原则、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财务会计的特征、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及核算原则。 财务会计的定义和特征 财务会计的定义 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要紧以通用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 财务会计的特征 财务会计着重提供财务信息 财务会计要紧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 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要紧由通用财务会计报告加以揭示 财务会计必须遵守公认会计原则 财务会计以复式簿记系统为基础

财务会计要紧坚持实际交易价格计量属性 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通常以一个会计主体为空间范围 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保证绝对精确 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财务会计目标 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向外部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具备的有用的决策信息和有助于治理的特征。 要紧质量特征:决策有用性 次要质量特征:可比性和一贯性 财务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客观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相关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慎重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财务会计要素

货币流动性概念

货币流动性 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 货币流动性过剩,指货币数量远远超出货币需求,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同时在货币数量剧增状况下,货币资金为追求高额利润必然脱离实际生产体系,疯狂操作大宗商品。 而对金融市场来说,流动性有更广阔的含义:对各国央行而言,它指对“基础货币”发行和市场流动量的管理,流动性过剩就是指基础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载力;对商业银行来说,它是指存款大于贷款的比例,若是存款远远地大于贷款,就是流动性过剩;而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是指帐面资产的变现能力,凡是容易变现的资产都属于流动性资产,而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是指可变现资产的过剩。 货币流动性的指标 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是一个关于货币需求(或者说货币供应量)的结构指标,其作用在于考察M1和M2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一结构指标近年来在我国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许多关于研究货币政策的研究报告中频频出现,成为反映货币流动性强弱的结构变化、分析社会即期资金状况、加强金融监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反映的是企业和居民货币需求的不同动机,与居民资产结构变化和经济市场化发展程度相适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的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在1978—1995年呈急剧下降,但是从1996年至今我国的M1/M2则基本保持平稳,这主要体现了这体现了1996年前后我国货币化速度和货币需求特征的差异。然而,伴随着货币流动性变动长期趋势的还有其周期性的波动,它主要受到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的影响。因为当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通货膨胀率升高,消费和投资支出相对比较旺盛,个人和企业对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需求就会升高,于是微观主体趋向于较多持有流动性强的货币,即M1,那么货币流动性指标M1/M2就升高;另外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利率下降时,持有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就会降低,因此将会导致居民和企业较多持有现金与活期存款,从而导致MI/M2升高。 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