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昭通少数民族特点

昭通少数民族特点

昭通少数民族特点
昭通少数民族特点

找准切入点,抓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

录入:admi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10473252.html,/mztj 2008-5-15 人气:5366

---从民族聚居村寨的调研看昭通市的民族教育

市政协委员、市民族宗教局宗教科科长马敏荣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委员,一个民族工作者,怀着对民族同胞的挚爱,怀着对民族教育的希望,为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今年2月29日至3月13日,我深入到镇雄县、威信县、水富县、绥江县、鲁甸县文屏镇牛头寨、鸭子塘,茨院回族乡马厂社、桃源回族乡湾湾田、黑山训、箐门村、大水井乡江半坡社、龙树乡庄上社,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石灰窑等少数民族村寨,对民族聚居村寨进行调研,召开了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参加的座谈会16场次,得到了各县统战系统、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得到了乡村社干部和群众的热情接待,调研工作深入而细致,初步掌握了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阻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症。

一、昭通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昭通少数民族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低,绝对数大,2006年全市总人口546(545965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3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23%,少数民族人口总量超过省内一些州市的总人口;二是民族种类多,分民族人口比例悬殊。全市有少数民族24种,其中,苗族17.81万(178073)人(占全省苗族人口的七分之一)、回族17.76万人(占全省回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彝族17.29(172908)万人(昭通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苗族、回族、彝族占了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25%,其他20种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87%;三是少数民族人口大杂居、小聚居,点多面广,在全市1178个行政村中,只有120个无少数民族人口居住。,我市既不是自治地区,也无自治县,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在19个民族乡,126个民族村,1780个少数民族聚居点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5%,各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相互交融,形成了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四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全市少数民族群众绝大部分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这种散杂居民族的构成特点,决定了其整个社会发展问题是“全方位”的民族平等问题,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文化平等、教育平等一系列问题。

昭通散杂居民族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

(一)昭通苗族人口分布基本情况

昭通,典型的散杂居民族地区。全市苗族总人口1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546万的3.26%,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54.3万的32.8%。分布特点是沿高寒山区一线以大分散小聚居形式居住,越高寒越边远,苗族同胞分布越多。县区分布来看,最多的是彝良县5.2万人,其次是威信县4.3万人,镇雄县3.4万人。1万以上人口的有盐津、永善、大关三个县。70%的苗族人口分布在19个民族乡、126个民族村内。在全市的19个民族乡中,单一苗族乡有2个,即彝良洛旺苗族乡和柳溪苗族乡,在全市126个民族村中,单一苗族村有45个。

(二)贫困现状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

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对少数民族设施边缘化逐步把他们排挤到高寒、边远的山区、石山区、二半山区和生存环境较为艰难的荒漠地区,使他们逐渐远离了中原较为先进的文化氛围,主观上制造了少数民族与中原发达地区在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上的不平等,

2、自然原因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主要是霸占交通要道和水土较好的坝区,历来都是“官占坝、民占坡、少数民族钻山窝”把少数民族驱赶到生存环境恶劣的高寒边远山区,导致了少数民族居住在山高坡陡、生活环境封闭、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思想愚昧的状况,造成了生存环境的不平等。

3、现实原因

(1)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苗族聚居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今年,通过对全市1780个民族聚居点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目前,有987个点未通自来水,其中苗族聚居点共526个,占总数的53.3%;有222个点未通电,其中苗族聚居点共141个,占总数的63.5%;还有724个点未通公路,其中苗族聚居点485个,占总数的66.98%。上述状况表明,昭通苗族居住的地方是集最边远、最高寒、基础设施最滞后为一体的山区。在现代文明已经成为走村串寨常客的今天,昭通大多数苗族群众还在现代文明边缘徘徊,还在用人背马驮,竹槁照明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艰辛。

(2)经济发展极度缓慢

苗族,就全国而言,其贫困状况突出是无争的事实,昭通更为突出。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70元,民族村人均纯收入为985元(苗族村及苗族人口较多的村不到700元)两者收入之比为7.69:1,是全市1456元的67.6%,是全省2250元的43.7%,仅为全国3587元的27.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500元的12个民族村全都是苗族村或苗族人口较多的村。上述数据可见,全市经济状况,民族地方比全市水平低,苗族聚居地方比全市民族地方更低。据2003年底的统计,在全市未解决温饱极端贫困人口46.81万人中,少数民族有22.4万人,其中,苗族至少有12万人,占全市的1/4;在全市丧失生存条件,需要转移安置的45540户中,少数民族15180户,其中苗族近12000户,占全市的1/4;在全市房住极端困难的188319户中,少数民族43725户,其中苗族不低于20000户,占全市的1/9。可见,苗族同胞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还该一提的是,虽然苗族聚居地区贫困面大,但某些扶贫措施至今还未向这些地方倾斜。如目前开展的“整村推进”工程,全市193个,而苗族特困聚居寨得以安排的不到20个。威信县扎西镇玉京山民族村是省级重点扶持村之一,全村1448人中,苗族418人,占28.9%。全村地势偏高,苗族又聚居在地势更高的7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35元,苗族又远低于此数。其中,黑并岩、李家沟两个纯苗族寨子贫困状况更突出,39户人家全是杈杈房和茅草房,有7户纯属无房。14户人家的黑并岩村民小组,现有单身汉14个,该组包产到户时就有74人,现只有56人,人口呈负增长。如此贫困的村寨,“整村推进”工程成了空白,干部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3)教育落后十分惊人

昭通民族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政府投入有限,办学的硬件严重不足,民族教育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民族教育基本上只有形式单一的中小学教育,没有形成包含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形式的完整的机构体系,民族教育缺乏统一管理的有效机制,民族教育研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007年3月25日市长罗应光同志在二届人大一次会上提出了“加强民族教育,实行民族乡镇有初级中学民族村有

完小的目标”,令人欣慰,可是直到现在,全市也只有省定市级民族完全中学一所(市民族中学),县级民族完全中学一所(镇雄民族中学),县级初级中学两所(威信民族中学和彝良民族中学),永善县民族小学一所,昭阳区,鲁甸县有17万多回族同胞,分别在昭阳区一中,鲁甸县一中开办了民族部(班)招收数量极少的回族学生。仅有的这几所民族中学除市民族中学办学条件较好外,其它学校条件都较差;有些民族乡、民族村现有的学校连起码的教室、桌椅、场地等设施也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就学的需要。更不要说图书、体育、电脑、音像等教育资源了;其他专门用于开展民族成人教育、职能技术培训的办学资源就全市来看基本上还没有。的确无法想象这样的条件如何开办民族教育,如何指望民族教育得到发展。

昭通苗族的教育落后,主要表现在小学入学率低,中学在校生少,升大学寥寥无几。

小学入学率低。2005年5月市人大、市民宗局联合对属民族乡、民族村范围的189个村民委员会的调查,民族乡、民族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2.8%。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5%,苗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80%。当时的调研中,我们同时在民族乡、民族村以外选择了17个苗族聚居寨进行调研。这17个苗族聚居寨共757户3483人,学龄儿童594人,入学374人,入学率为62.9%。这17个苗族聚居寨中的学龄儿童入学状况排类是:无人入学的1个、入学率不到50%的6个、50%至80%的8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98.7%的没有。如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大寨村麻窝村民组,35户105人全是苗族,全寨27名苗族学龄儿童无一人入学。彝良县角奎镇拖脚村老寨村民组是一个41户172人的纯苗族寨子,61名学龄儿童只入学20人,入学率为33%。列入调研的地方情况如此,未列入调研而地处边远死角的苗族村寨情况更差,类似上述所列举的无人入学及入学适龄儿童不到一半的苗族村寨还不少。这次调研中,据威信双河、扎西的一些干部群众反映,在苗族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一般只有70%---80%。茨竹坝半河,玉京山、黑并岩、李家沟这些偏僻苗族寨子,距学校5至7公里,学龄儿童不到50%。

2007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对50个少数民族聚居点进行了调研,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62.7%,有的村寨适龄儿童入学率甚至为0,如昭阳区的彪水岩苗寨,全寨适龄儿童为13人,无一人上学。一是多数学校校舍破烂、设备简陋.在这次调研范围内民族聚居点的15所学校中,校舍破烂的有10校、借用民房的1校.学生有教室,教师有宿舍,且基本完好的几乎是空白。如前所说的下青山私立学校,是利用当地村民丢弃的危房办学,土墙开裂即将倒塌,无窗、无门,头上的盖草所剩无几。下青山的住房是全村最烂的,而这里学校用房又是下青山最烂的,其破烂程度可想而知。在民族点上的这15所学校,2000年来得到国家修建补助的有6校共9.5万元。有9所学校分文未得。二是边远山区校点撤并后,有的寨子到校点读书单边步行需要3个小时,路途遥远,加上山高坡陡,少数民族适龄儿童辍学率逐年攀高,九年义务教育实施难度加大,新文盲不断产生。三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少,考大学的渠道单一,上大学的学生比以前少。四是民族间受教育程度不平衡。全市三种主体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均受教育年限最高,达到7.5年,彝族人均受教育年限次之,为5.2年,苗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3.4年(初一、五年级、三年级)。

中学在校生少。按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2003年底全市中学阶段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总数的比例:高中为6.84%,初中(含职业初中)为8.76%。可见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0.23%的比例。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少,主要在于苗族学生少。2003年底在全市的市民中、镇雄民中、彝良民中、威信民中这4所民族中学中,学生总数3671人,苗族学生仅有688人,苗族生占18.7%。其中,威信县苗族人口4万余人,苗族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3%。而在威信民中的329名学生中,苗族生只有182人,苗族生占53.2%。昭通市民族中学苗族学生更少,据2005年春季学期末统计只有89人,只占全校学生总数1008人的8.3%。2003年经多方协调在市民中专门办了一个高中苗族提高班,该班最终都只招到苗族学生41人,后又流动2人。2003年6月,市民宗局搞了一次

苗族生源调查,调查结果,使人吃惊:这年,全市苗族学生中,初中毕业的只有476人,高中毕业的只有76人。市一中是全市的重点学校,每年招生苗族多为空白,即使有,数量也极少。据民族部门最近的调查统计,苗族人口居全市第一的彝良县,苗族人口5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3%,而苗族初中生只有755人,占全县初中生总数10680人的4.48%;永善县有苗族1167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78%,在全县中学阶段的12121人中,苗族生只有93人,苗族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0.77%,可见苗族在校初中、高中生大大低于人口比例。威信县玉京山苗族村的苗族同胞中,解放以来,没有大学生,没有高中生,没有初中生。与此类似的还有永善冷米村青山、镇雄麻地海子、昭阳区炎山小河边等30多个苗族聚居的寨子。

升大学寥寥无几。在昭通市的苗族中,大学生(含专科)所占比例是很低的。据“五普”资料,全国每10万人中的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为3611人,全省为2013人,昭通全市为760人,昭通少数民族为634人,而昭通苗族只有312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11、全省水平的1/6、全市水平的2/5、全市少数民族平均水平的1/2。近些年来,全市每年高中毕业的苗族生一般都不到100人,能考入大学的(含专科)不到10人。以98年为例,当时全区高中毕业的苗族生99人,高考升学仅5人,其中本科1人,专科4人。最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并无好转。以市民族中学为例,最近几年高中毕业升学的苗族生,2000年1人、2001年5人、2002年2人、2003年空白、2004年空白。2005年高考中,全市有苗族考生175人,其中应届生107人,苗族考生占考生总数的1.13%,明显低于3.34%的人口比例。

(4)人才缺乏,面临严重青黄不接

苗族教育落后,已严重影响了苗族人才的培养以及苗族干部队伍的补充。目前,不但市、县级单位苗族人才少,就是苗族居住集中的乡(镇),苗族人才也很少。即使有几个,多数也是前几年市的民族专科班和民族预科班定向培养的。以古、树林这两个挂苗族牌子的民族乡,没有培养出本地苗族人才,仅有的几个就只得从外县、外乡调去。如前所述,在我们调研的17个苗族聚居寨中,无大学生的有16个,无中专生的有14个,无初中生的有6个,无人外出工作的有13个,连外出当兵也无一人的有11个。就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彝良仙马、威信天池、镇雄发达、永善大坪子等这些以前文化较发达、也肯出干部的苗族寨子,这些年也大大倒退,既无新增大学生,也未再出干部。苗族教育落后对影响苗族干部培养的问题更为突出。目前全市有苗族干部约1200人,占干部总数的1.8%。苗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34%,用干部与人口比例大体相当来测算,全市差苗族干部1000余人。近几年来,在农村招教师、公务员招考中,苗族很难挤进。据对以古、树林、上高桥、伍寨等4个苗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乡的调查,在2001年至今的5年中,4乡新招教师68人,苗族是空白。苗族中,由于大学毕业生少,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自然就更少,能考上的几乎空白。处级干部的公开考试选拔,苗族干部同样是参考的极少,录用是空白。全市副处级以上少数民族领导干部121人中,苗族只有25人,占少数民族同级干部总数的20.7%,低于在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中的比例近12个百分点。同时,苗族干部的分布也不够合理。如,镇雄县有苗族人口31476人,县级领导班子中,苗族是空白。该县的乡科级干部中,苗族只有10人,任科级正职的仅有1人。在市直单位公务员系列中,苗族干部也很少,总数不到20人。

(5)煤价昂贵,以柴代煤将严重危及生态

从燃料角度看,昭通市的苗族聚居地区,凡是烧柴的地方,现已是山穷水尽,一片凄凉。凡是烧煤的地方,多数是山青水秀。目前,由于煤窑整顿,实行规模开采,煤价猛涨,致使长期以来都是烧煤的苗族地区,人们纷纷改烧煤为烧柴,能产烤烟的地方,也提出今后不种烤烟了。他们这样做,也是不堪重负的结果。以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天池村为例,面煤也需250元一吨。三年前是30元一吨,而今煤价三年翻三番,一户人家一年至少需用煤5吨,一年在煤上的开支就至少是1250元以上。该村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20元,人均有

粮560斤。一户人家的收入还不够烧煤的开支,无赖之下,只有家家砍柴烧。人们在议论,林木的第三次遭殃期即将到来:第一次是大炼钢铁砍树;第二次是包产到户砍树;第三次是无钱买煤烧砍树。若此现象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二、促进昭通市苗族群众和苗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昭通的特点是山区多,坝区少,而昭通市的苗族聚居地区又是山区中的山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昭通这种区域性的落后,已严重影响到整个苗族。在昭通,忽视了对苗族聚居地区的扶贫就不是扶真贫,离开了苗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就不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发展,如果苗族经济文化与全市整体的差距再次拉大,将会影响和谐社会和“平安昭通”的建立。因此,采取特殊的、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帮助苗族和苗族聚居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缩短发展差距,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促进苗族与全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

帮助苗族群众和苗族聚居地区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指导原则是:正视现实,自身努力。特困特扶,政策倾斜,多方扶持,加大投入。工作到位,重在落实。

按上述原则,对苗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以下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大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将现在还处于水、电、路、通讯“四不通”状态的苗族聚居自然村和苗族聚居点列入“十一五”规划,优先安排实施,确保到2008年前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实现“四通”,即通自来水、通电、通公路、通电话。到2010年前苗族聚居点达到80%的通水、通电,50%的通公路。

(二)利用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之机,突出重点解决特困苗族聚居点的问题。在全市1780个民族聚居点中,有贫、特困苗族聚居点约400个,从2006年起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应将这400个点全部列入重点扶持自然村范围(也称“整村推进”工程)。

(三)内地转移安置突出重点抓苗族。在全市丧失生存条件、需转移安置的45540户中,有苗族约1.2万户,这1.2万户应全部列入规划,并优先安排实施。对目前群众自愿迫切搬出,内地转移安置,工作基础又较好的马楠、伍寨等地,应特事特办,及早启动此工程。

(四)安居工程多安排到特困苗族聚居点。目前不少边远死角的地方还没有享受到安居工程的实惠。苗族中无住房、住危房、住杈杈房或窝棚的还有2万户。应将这2万户全部列入安居工程计划。在实施中适当调剂提高补助标准。对有条件搞突出民族特色建筑的,应予帮助支持。

(五)对有丰富的资源,但因缺乏资金,缺乏技术而未得开发利用的苗族聚居地区,有关部门要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并派出有奉献精神、懂技术,善管理的人帮助指导,引导这些苗族聚居地区走公司+大户,大户带农户的产业开发路子。

(六)下决心解决苗族群众生产生活以柴代煤问题。当前苗族群众生产生活普遍烧柴,原因就是煤价高和难购买,运输远。是搞煤价补贴,还是搞定量定价保障供应,必须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把目前大量毁林做燃料的势头控制下来。苗族聚居地区适宜修建沼气池的优先安排。

(七)在苗族聚居地区采取教育加行政的手段,保证苗族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打实民族振兴的基础。“两免一补”要及时兑现,半寄宿制校优先点要照顾苗族学生,要杜绝因缴不起费而失学的现象。

(八)优先安排,加强苗族聚居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有校有房,消除危房,配齐设备,以适应苗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九)对学生距校点太远,且途中存在隔水、陡坡等安全隐患的苗族聚居点适当恢复一些已被撤并的校点。

(十)彝良、威信、镇雄三县苗族人口最多,三个县的民族中学要办成完全中学(镇雄民中已是完全中学),要争取列入省的寄宿制学校标准,安排学生生活补助费。招生中,要

尽量多招苗族学生,苗族学生比例要高于人口比例。生活补助要优先照顾苗族学生,要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苗族生不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十一)市民族中学每年要招收一个50人的苗族高中班,今后每年的招生中,招收苗族学生数要高于苗族人口比例。要做到进得来、稳得住、学得好、升学率高。

(十二)市、县重点中学招生要对苗族学生给予照顾,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苗族生入学。其他各所中学招生对苗族生要降低录取分数线,各种费用减免、补助从优。

(十三)争取在昭通师专民族预科班的招生中以招收昭通苗族生为主。至少达50%以上。

(十四)以市、县财力为主,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设立“苗族教育专项基金”,对考入大学的苗族生给予奖励。对考入大学而无力就读的苗族生实行救助,以保证完成学历。

(十五)对苗族聚居地区缺乏教师的问题及时补员。边远、落后的苗族聚居地区招牌教师中,要以招收苗族教师为主要确定招收苗族教师的专项指标,尤其注意招收本地籍苗族人才。对边远落后苗族聚居地区师范系列大、中专毕业的本地籍苗族未就业者,可先就地安排代课,逐步调节招收苗族教师的专项指标录用。享受此特殊政策就业者,必须签定协议,长期扎根。

(十六)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对苗族聚居地区,在编制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地势边远,原学生数少和“双语教学”等因素,适当放宽编制数。

(十七)市、县事业单位人员招牌和公务员招考中,要对苗族划出专项指标,在苗族参考人员中择优录取。

(十八)要重视苗族干部培养使用。凡挂苗族乡、苗族村牌子的,乡、村领导班子中一定要有苗族干部;凡属苗族人口较多的县、乡(镇),县、乡(镇)班子中一定要有苗族干部;市、县有关部门的班子中重视配备苗族干部。

(十九)要筹集专项资金,帮助在高寒特困山区居住的苗族群众修建畜厩,修建厕所。解决他们长期形成的牲畜放养或人畜混居及不用厕所等问题。

(二十)对苗族聚居地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昭通市苗族聚居地区要加快发展,缩短差距,国家的重视倾斜和苗族群众奋发努力缺一不可。针对目前我市苗族聚居地区的实际,必须下功夫,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首先是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苗族地区人民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改变落后面貌,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同建设小康社会;其次是加强送子女入学重要性的教育,使广大苗族同胞认识到,送子女入学是法律规定、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对民族负责,对子女负责,对国家负责,从而提高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进行竞争意识教育、科普知识教育、卫生常识教育和改变落后习惯教育等,使苗族同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相信科学,革除陋习,做到与时俱进。

(二十一)抓示范点,用典型带动。现在苗族聚居点中,有昭阳区五星寨上文明村寨点、大关木杆三江口安居工程点、彝良木椿沟苗族风情点、威信泡桐湾在外工作的苗族干部支援家乡建设点、威信湾子继承传统美德树文明新风点等,这些点在苗族群众中乃至全市人民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根据苗族聚居地区苗族群众思想纯朴、团结和睦、集体观念强、服从统一指挥的实际,在抓苗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要注意培养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用典型带动。

此外,由于市的财力和物力毕竟有限,还须争取省对解决我市苗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给予重视和支持。争取省委省政府把昭通苗族同胞列入少小民族扶持。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学2A班潘爱妮学号:20091202566 序号:56号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 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蘑菇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我们对于这个变化,一般将其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 经过多年的演变,重檐式瓦房成了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 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正文 一、云南的少数民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1)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术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粹,其来源和内涵各具特色。为避免理解和交流过程中出现差异,本文梳理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让外界误读的部分文化术语,并从语音来源、历史传承等方面加以解释。 标签:误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语言、节庆、婚俗、饮食、手工艺、建筑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特定理论体系中普遍概念的专用词汇单位,具有凝合性和整体性,无论是单成分术语或多成分术语,表达的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文化误读,是指读者主观上由于缺乏对词源、文化背景的了解而造成对原意的误解。本文选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被误解的一些术语加以解析,以期加强中外人民和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和理解。 一、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中容易误读的术语解析 “苦扎扎节” ——亦称“苦扎扎”或“库扎扎”,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音译过来,与汉字本身蕴含的意义大不一样,这是哈尼族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隆重的传统节日,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苦”节,玉溪元江的哈尼族从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起,节日历时3~5天,红河哈尼族每年农历六月欢庆该传统节日。 “赶摆”——又称“做摆”,傣语“赶摆”的原意是盛大节日或集会活动的意思,是傣族丰富多彩的节日统称,少数民族的“赶摆”和其他地方的赶集、赶场、赶街不同,傣族人“赶摆”涵义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很多,不仅是祭祀、集市、商贸的庙会,一些地区还是未婚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场合。傣族其他重大节日也叫做“摆”,如摆爽南(泼水节)、摆斋等,参加这些活动,都叫作“赶摆”。规模比较大的“摆”一般在五谷丰收的深秋时节进行。 早期的“赶摆”还是一种宗教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云南德昂族、阿昌族“做摆”之意是祈求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灾难,由村寨头人、家族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拜佛祭祀,由佛爷念经,以求富裕安乐。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汉语通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汉字书写的文化术语,在交流和使用中望字生义,致使理解上出现偏误。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文化容易被误读的术语解析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来源于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特定时期约定俗成的风俗习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全部资料汇编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云南,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10473252.html,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梦倩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对像云南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行合理的传承和保护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优化措施 云南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因为多个民族居住在一起会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一部分在逝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1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古老的成分,也有现代的成分。其中优秀的文化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就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多层次 在云南不同的区域,文化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地区,民族的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一般都是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等。但是在科技的影响下,完整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的现象是十分少的,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人们的文化是半汉化的状态,有的时候会穿着汉族的服饰,也会讲汉语。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但是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已经与汉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从服饰、语言、习惯等方面已经被汉化了。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区分可以根据他们汉化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1.2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口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国家和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更加深程度的进行发掘、整理等。我国在云南实行了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同时它也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冲击的威胁。比如说旅游可以帮助传统文化资源保存,使得当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同时旅游也可能会使得该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而使得该地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

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与民族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与民族文化 摘要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各种各样记录其历史的档案,这些文化和档案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珍贵的档案财富。分析、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和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对发掘和深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对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和我国新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分别简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然后探讨了他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并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对于建设少数民族档案文化和新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档案文化新文化建设

目录 前言 (3) 一、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3) (一)云南少数民族及其档案 (3)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3)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影响 (4) (一)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档案 (4)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产生的内在条件 (5) (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一种文化形态 (6) 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记录并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6) (一)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记录并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6)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积累并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6) 四、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启示 (7) (一)发掘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新价值 (7)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化的建设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 (7) 五、总结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前言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档案,但是很多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流失了,只有少部分流传了下来。这些档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国档案资源中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一)云南少数民族及其档案 广义地说,凡是能记录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历史变迁的实物和非实物材料,都是珍贵的少数民族档案。例如各种文字史料、金石文物、木刻、绘画、口传档案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总体而言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在自己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中留下的各种形式的实录,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档案,真实地反映着云南各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形态,如彝族的档案文献、傣族的历史档案、纳西族的古代档案、白族的档案史料等等。另一部分是历史上的中央政权、地方官府和个人形成的官方档案和民间文书,如一些公文、碑刻、家谱、契约、信件等。 云南少数民族自己产生的档案是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主体,它们是最富有原生态意义和最具价值的档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形成的大量档案,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我国档案资源中独放异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云南各少数民族还形成了大量的照片、录音、录像档案,这些音像档案使少数民族档案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大大丰富,使一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也能真实、直观地记录自己的活动,留下传之后世的档案材料。(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本文所讲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指世居人口在5 000人以上的25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这些文化大致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节日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云南很早就和中原保持密切的联系,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它既保存了自己的土著文化,又接受了来自中原的汉文化,这样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既有本身的乡土性、边缘性的特征,又同时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神。云南历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09司法二班 柏永钧 20090140728 云南是一个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极为复杂的地区,它是人类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是古代几大族群迁徙流转之地。远在新石器时代,云南已是一个多民族祖先杂居的区域,至今任居住着中国半数以上的民族,有26个世居民族以及百个民族支系。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增强了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培育了各民族各展所长、相互学习、相互交融、携手共建多彩家园的共同理想,这是云南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动力。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锁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和传承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包括:文化多样性、乡土性、边缘性、兼容性以及亲和性等。 封闭性对于云南而言是从古代一直持续到近代的,其封闭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云南位于我国西南,是边疆之地,且地形复杂地势险恶。自古就与中原交流欠缺,有些地方解放了还在过着原始的生活,从这可以看出云南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封闭发展的,这就造就少数民族文化封闭性的根本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完全的属于原始文化的,如生活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文

化是母系氏族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当然封闭性也有民族自身原因,因为语言的不同,要使人们普遍去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造成改文化特征的原因为地理位置、语言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民族自身意识的封闭性等造成。 云南以前被中原或者其他民族称为南蛮,这个意思是贬义,说明古时外界对云南的认识有一定的色彩,这一定程度上也无形划开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也造成云南人心理的自卑感,不仅如此,云南人自身也有恪于保守的思想,这是边缘性的关键之一。其次就是文化上的边缘性,其表现在主流文化的色彩相对淡薄,同时会混杂进不同质的文化因子,总之使其文化影响相对较少。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这么灿烂辉煌,一方面在于各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不间断地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它的兼容性。在继承其优秀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在与外来民族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就是文化的兼容性。正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所说:“文化的民族性正越来越被珍视,被推崇。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的是中国文学的创新,为的是滋养我们自己的文学之根,更好地保持和发扬我们文学的中国本色。” 云南少数民族具有亲和性,各少数民族之间之所以能够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得益于中华民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因为各族人民从内心就有一种和谐发展的良好愿望,随着历史的前进,各民族人民通过越来越多的交流增进友谊,增强互信,这样就更容易在各少数民族同胞中产生共鸣,形成云南各民族团结齐发展的面貌。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在社会转型时期,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调适的重大问题。在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大潮中,如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被誉为少数民族之乡。有26个世居民族,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创造了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同,所以,文化的发生或早或迟,发展或快或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缺。但都独立创造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特色文化,并归属于中华大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飞速消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差异,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代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云南省简介

云南简介 区域位置: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 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地势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饮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转为旅游产品设计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专科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云南少数名族文化元素转为旅游产 品设计分析 学生姓名:徐畅 所在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专业:会计电算化 学号:31002120 指导教师:熊盛强 2012 年6月

摘要:云南是中国少数名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之多,个名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特大。云南少数名族风俗习惯各具特色,服饰绚丽多彩。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名族节目丰富多彩,有的名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是多名族共有的,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多样性民族特色 一.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况 1、什么是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民族文化特点 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传承的。云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包括:文化多样性、封闭性、乡土性、边缘性、兼容性以及亲和性等等。 3、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3.1云南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生存之必须,人类饮食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和实践中不断创造的结果;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可谓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气力夺目的瑰宝,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民族调查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研究民族饮食文化的生动资料。 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具体表现可归为器、形、艺、俗。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括烤、焐、舂、盐煽、腌熏等;俗指的是饮食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双重含义。 3.2云南的建筑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民族建筑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融。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3云南的节庆文化 云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较著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僳僳僳族的刀杆节等。 云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在云南丰厚的文化土壤上,不同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的艺术。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近20年来,随着人们对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追寻民族文化的热潮,云南25个少数民族形态多样、绚丽多姿的艺术也得到了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探究。本文对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浅地探讨。其主要特征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鲜明的人文特征、混融的多样特征、鲜活的生活特征、独特的个性特征、多元融合性特征和复杂变异性特征等七个。其主要外部主因有:特殊的地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酱文化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酱文化 摘要: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民族众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云南酱的种类极其繁多。云南酱民族地方特色鲜明,具有形关、香溢、色艳、味醇、咸鲜的特点。云南各少数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风俗不同,酱产品品种也非常丰富。 关键词:酱文化;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是一个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省份,山清水秀,民族众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云南酱的种类也极其繁多,按照中国食品酿造工艺的基本分类方法,中国酱大致可分为黄酱、豆酱、豆豉、甜酱、蚕豆酱、辣椒酱、花生酱、芝麻酱、鱼子酱、果酱、蔬菜酱、虾酱、肉酱等十余种。云南现代的酱多是以豆、面、麦麸为主料制成的谷物酱。然而,云南在先秦时期,以动物性原料为主料酿造而成的各种肉酱占相当比例,云南西双版纳就盛产蚂蚁酱,大理白族地区出产螺蛳酱。民间风味酱菜品种繁多,经过上千年的锤炼和发展,制作工艺精细,用料讲究,独具特色。 1 云南酱菜的特点 云南酱菜民族地方特色鲜明,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形美,腌制成熟后的咸菜开头必须讲究刀功,有花朵形、圆莆、块、丁形、薄片、条、丝瓣形、梭形等,成形后要求美观大方;二是香溢,酱菜经过加工后,散发的特有的香气。具有咸香,酸香、酱香、五香、甜香、辣香、麻香(花椒香气)等;三是色艳,酱汁、酱色、糖色、麦酱色、红色、玛瑙色、玫瑰色等,都是在加工过程中,色泽配合的结果,酱菜给人鲜艳、鲜美诱人的感觉;四是味醇,酱菜入口时,所尝到的脆鲜味、辣鲜味、麻鲜味、甜鲜味等的滋味,各味适当,构成了酱菜的成醇、酸醇、甜醇、辣醇等醇味,鲜美可口;五是成鲜,通过加工,加入香料的作用,配入红糖等佐料,经糖、醋的综合分解产生的谷氨酸,具有咸菜的鲜味。 昆明民间的老话:“姜开胃、蒜打毒、辣椒吃了走筋骨”,“好的咸菜是味药”。姜、蒜含辛辣素和芳香成分,蒜能解毒、抗菌消水、驱肠道寄生虫。不管是红糖腌蒜还是白糖腌蒜,都都甜咸适中,又脆又嫩,南方人喜爱,北方人也欢迎。每到夏天,肠道病流行,昆明人特别喜欢吃上几瓣。 云南俗语中有“老酱渣”、“小清酱”、‘‘酱油宝”等打击人的言语,生动反映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 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相传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带,广西河池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上步调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长板鞋齐跑。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斗志高涨,所向披靡,失败了倭寇。后来南丹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3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挖掘了这项民间体育活动。 吹枪 吹枪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吹枪是用竹、木材料制成,长100厘米或120厘米不等。使用的是黄泥做成的弹丸,比赛是把弹丸放到枪管内,以嘴对枪管猛吹气,将弹丸射出击中目标,比赛分立姿和跪姿两种形式。 抢花炮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至今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抢花炮就是把铁制圆环用红布或红绸扎成的花球用发炮器送入空中,待落下时众人奋力抢夺,抢到者即为优胜者。 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的武术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武术的竞赛项目一般分为:拳术、器械、套路三大类。

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原名为高脚马,是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它与我国北方的踩高跷有其近似之处,运动员需两脚分别踏在两个高脚马的脚蹬上,一步一步地前进或后退,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 马术 马上项目是蒙、藏、哈萨克、彝等众多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的内容和形式也各有千秋。 射弩 射弩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广西、贵州开展较为普遍。虽然射弩在国际比赛中也有,但是民族射弩比赛和国际标准射弩比赛是有很大区别的。民族射弩的弩箭必须由是竹制的,比赛时不得使用瞄准器。民族射弩包含立资和跪姿两种射姿而且都不能使用附加物,一场比赛的成绩是两种姿态的综合成绩。民族射弩比赛运动员还必须穿着本民族服饰更是射弩比赛的一大亮点。 打陀螺 陀螺又叫“得螺”、“格螺”。打陀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民间流传已久。打陀螺玩法多样,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等多种形式。陀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木制、陶制、竹制、牛角;有鸡型的、盘状的、最常见的是上部似圆柱下部似圆锥的。

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

论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饮食文化同样璀璨辉煌。 坐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15个世居少数民族。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山多林密,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区域里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各个民族有各自与众不同的风味美食佳肴,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由于各少数民族生活地环境各不相同,加上各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程度较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方法都极其原始落后,再加之与外界交流甚少,导致各少数民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渐发展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各民族就地取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让中华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无可比拟。 当你走进神奇美丽的云南时,你不仅会被迷人的锦绣风光所陶醉,还会被红土高原的少数民族美食所吸引。彝族的砣砣肉,独龙族的石板粑粑,阿昌族的酸菜、傣族的香茅草烤鸡,布朗族的酸肉,拉祜族的剁橄榄,水族的鱼酸,哈尼族的奶浆菌酸菜,纳西族琵琶肉,拉祜族的剁橄榄,傈僳族的排骨鲊,布依族的青苔冻肉,藏族的手抓羊,傣族的竹筒饭、白族的木瓜炖鸡、三道茶,德昂族的酸茶、竹筒捣菜,基诺族的酸蚂蚁蛋汤、包烧山蜘蛛,蒙古族的太极黄鳝、烤全羊、马奶酒……都会让你永生难忘。 彝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有着神秘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生活在滇蜀交界的小凉山彝族在悠久历史的熏陶下,也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小凉山的风味菜坨坨肉就是典型的代表,既是他们好客的体现,又是他们豪爽性格的最好体现;用传统古朴的古老烹调方法烙出的美味佳肴独龙族的石板粑粑风味别具;被称为酸中精品的鱼酸是生活在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柳江和龙江的上游地带的水族最具有特色的佳肴,酸中回香、爽快感觉;能歌善舞、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的白族同样有着与众不同飞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而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韵味深厚,爽口的木瓜焖鸡更是让你回味无穷;被称为“古老的茶农”的德昂族好饮浓茶,竹筒捣菜更是一绝;布依族的青苔冻肉色泽碧绿、清凉爽口、回味无穷……云南各少数民族的饮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完整的、自然的体系,并且有着异常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化的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工作被不断的摆在党和政府的面前。“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 加快文化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势在必行。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5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新确定了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走上全面推开的新里程。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

云南省民族情况简介

云南省民族情况简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声息繁衍之地,也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少数民族成份居全国前列。因此,云南民族众多,人口在5000 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水族满族等25 个,其中独有少数民族15 个。少数民族人口1415.3 万,占全省人口的33.41 %。 一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的原因,各民族从聚居分布居住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一)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云南特有的立体地形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民族的居住特点。从垂直分布看,各民族居住地以山区为主;从平面分布看,又主要集中在农村山区边境及边远地区。全省没有民族成份单一的县(市),每个县(市)一般有5 -10 个世局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一般聚居在5 -10 个县。因此,全省共有8 个自治州,29 个自治县,79 个民族自治地方县和197 个民族乡,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长期以

来,云南各民族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以村寨或村寨连片聚居,保持本民族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相互之间不易被同化融合,但又相互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各民族还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被称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多样性的特点。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乃至一个民族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心和扶持下,经过云南各族人们的拼搏奋斗,曾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力水平极为薄弱的云南各民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云南有4061 千米的国境线,与东南亚国家山同脉、水同源,16 种少数民族在云南和东南亚国家跨境而居,具有同源文化和亲缘民族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