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济南版生物2017-2018年七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济南版生物2017-2018年七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济南版生物2017-2018年七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济南版生物2017-2018年七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下列营养物质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 水分、无机盐、淀粉

B. 糖类、脂肪、蛋白质

C. 水分、蛋白质、脂肪

D. 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

2.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

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A. 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B. 主要的供能物质

C. 主要的贮能物质

D. 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

3.下列消化器官中,不具有消化功能的是()

A. 胃

B. 小肠

C. 口腔

D. 大肠

4.人体小肠的下列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的长度为5-6米

B. 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 肠腔里有多种消化液

D. 小肠绒毛壁非常薄

5.下列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器官是()

A. 胃

B. 小肠

C. 大肠

D. 肝脏

6.在某人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发现蛋白质已被初步消化,脂肪

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该部位可能是()

A. 口腔

B. 食道

C. 胃

D. 小肠

7.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

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

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为脂肪,消化器官是A

B. Y为淀粉,消化器官是C和D

C. Z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D

D. X、Y、Z都能在D进行消化

8.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要经过()层细胞.

A. 1

B. 2

C. 3

D. 4

9.关于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正确的是()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血液进入肺泡

B. 氧气从血液进入肺泡,二氧化碳从肺泡进入血液

C. 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

D.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肺泡进入血液

10.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①水分减少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二氧化碳含量增

加.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11.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

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养料

D. 废物

12.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在AB段,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 在AB段,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扩张

C. 在BC段,膈肌舒张,膈肌下降

D. 在BC段,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腔的容积缩小

13.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 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

C. 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 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14.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气的最终取向是()

A. 进入心脏

B. 进入肺泡

C. 进入组织细胞

D. 进入血液

15.每个健康公民,都应该积极参加无偿义务献血活动,通常一次献血量为()

A. 20~30ml

B. 200~400ml

C. 700~800 ml

D. 1000ml

16.贫血是指()

A. 血细胞过少

B. 血红蛋白过少

C.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过少

D.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

17.取一个完整的猪心,在解剖前,结扎住下腔静脉,由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处分别向猪

心注入清水,下列哪一组血管会流出清水()

A. 肺动脉和肺静脉

B. 上腔静脉和肺动脉

C. 肺静脉和主动脉

D. 肺动脉和主动脉

18.下列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肾小囊组成的

B. 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肾小球组成的

C. 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

D. 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

19.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葡萄

糖和血细胞

B. 3处重吸收回去的物质是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葡

萄糖

C. 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D. 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结构3的功能发生障碍,或者胰岛

素分泌过少

20.如果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 肾小囊

B. 肾小管

C. 肾小球

D. 收集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如图模拟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膈、肺的变化,依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表示______,吸气过程的是______图.

(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使胸廓

______,肺随着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减小,气

体便被吸入.

(3)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______(填“图A”或“图B”)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

22.下面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__________,此时,血液中氧气含量相对__________(选填较高或较低)。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为__________,此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的

__________中进行。

(2)图中b、d代表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收缩”或“舒张”)。d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在肾小囊内存在于__________中,然后经过肾小管的作用,将一些物质重吸收回血液,这些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膀胱储尿达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排尿反应。此反应活动属于__________(选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23.依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消化系统由和消化腺组成,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分泌的胆

汁能促进的消化。

(2)消化道中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 ] ,在其中的消化液有肠液、胆

汁、。

(3)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它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

1. B

2. A

3. D

4. C

5. B

6. C

7. D

8. B

9. C10. C11. B12. C13. B14. C 15. B16. D17. D18. C19. A20. B

21. 肺;B;收缩;扩张;B

22. (1)葡萄糖右心房较低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

(2)收缩二氧化碳

(3)原尿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分和部分无机盐

(4)非条件反射

23. (1)消化道 10肝脏脂肪

(2)6小肠胰液

(3)6小肠皱襞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 . 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代——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 ①糖类(谷类、根茎类)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特点:①量很小,②种类多,③作用大,④人体一般不能合成) 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①儿童:佝偻病;②成人:骨质疏松症 8、水:①占体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 ②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险 ③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 ④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多喝水。 9、无机盐:(需要量小,种类多,作用大) 钙:①作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②缺乏: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铁:①作用: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②缺乏:贫血症 碘:①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②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①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 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③作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②舌:①作用:搅拌;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③牙齿:①作用:咀嚼;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5、胃:①呈囊状; ②特性: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③容纳食物:2升左右; ④胃壁内有胃腺:(小腺体) ①分泌胃液;②内含胃蛋白酶;③分解蛋白质为多肽;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⑤胃壁肌肉发达:①肌肉收缩引起胃的蠕动;②研磨和搅拌食物 ③属于物理性消化 6、小肠:①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②长度:6米 ③肠壁内有肠腺:①肠腺分泌肠液;②肠液有多种消化酶;③属于化学性消化; 7、肝脏:①分泌胆汁②胆汁不含消化酶③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④属于物理性消化 8、胰腺:①分泌胰液;②胰液有多种消化酶;③属于化学性消化。 9、营养物质的消化: 10、吸收 ①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作用; ②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③小肠:①吸收的主要场所; ②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 ③皱襞上有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 ④皱襞和小肠绒毛的作用:增大吸收面积;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基本知识点

第六单元 七、一、1、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 的及。 3、生态系统有和两部分组成。 4、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等,它们为生物提供、和。 5、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分为划分为、、。 6、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7、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8、分解者主要是指、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中含有的分解成简单的,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八、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相互联系起来的。 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的作用,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这种现象叫做。通过这种作用,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的消费者体内的积累量能够增加几倍甚至成千上万倍,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4、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个体数量越,食物网越。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 的突然发生改变,就会牵动整个,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 5.和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 的和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九、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依次传递的,其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和。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 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 有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和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就完成了一个循环,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 5、、、等都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的。 6、和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十、1、根据生态系统所受人为影响或干预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和。根据地理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类。前者包括、、等多种类型后者包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 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 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安放玻片 3.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④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4.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实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5.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 知识点 济南版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 、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识图练习(带答案)

七下识图专项练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口腔对淀粉的消化 现象:1号试管____ ;因为淀粉被 分解成。 2号试管____ ;3号试管____ 。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四、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五、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六、胆汁乳化脂肪的作用 1.甲、乙、丙分别代表、由A状态变为B状态发生在消化道 和的消化。的部位,消化类型属于 2.A、D、E分别指的是消化道的、性消化,因为其中(“含”或“不 和。其中A中含有含”)消化酶。分泌胆汁的消化腺是。 酶;D中含有酶; E中含有、和多种消化液。 答案 一. 1.口腔 2.咽 3.食道 4.胃 5.小肠 6.大肠 7.肛门 8.唾液腺 9.肝脏10.胃腺 11.胰腺12.肠腺 二. 遇碘不变蓝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遇碘变蓝部分变蓝 三. 胃: 水无机盐 小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大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 四. 2.环形皱襞小肠绒毛3.一层上皮细胞4.毛细血管 消化:1、2、5 吸收:1、2、3、4 五. 1.淀粉蛋白质脂肪2.口腔胃小肠唾液淀粉胃蛋白胆汁胰液肠液 六. 小肠物理 不含肝脏

七、呼吸系统示意图八、肋间肌舒缩示意图 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九、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关系图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2、3、4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个结构?实验时从瓶中吸气,向瓶中呼(一)、(二)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一状态?气。最终A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此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为? 十一、呼吸运动十二、呼吸运动 过程1代表;此时胸骨、肋骨向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时肺内 向移动,膈向移动。气压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过程2代表。状态。此时肋间肌处于状态。十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它们是通过_________作用而实现的。七.1.鼻腔 2.咽 3.喉 4.气管 5.支气管 6.肺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数目多 2.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 弹性纤维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 成 八.1.脊柱 2.胸骨3.肋间肌 4.肋骨 A状态:呼气 B状态:吸气 九.1.气管 2.肺 3.胸廓 4.膈(一)吸气 (二)呼气 十.B A A 十一. 吸气上外下呼气 十二. 吸气 B 收缩 十三. (1)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扩散 (2) 肺泡组织细胞 甲乙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 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 ①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②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2、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整册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1课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材分析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高度概括了人类与食物的依存关系。食物对人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又侧重不同的营养成分,所以膳食构成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和学习效能以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吃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形成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的饮食理念。还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食物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人类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对生物圈的索取应保持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2.说出无机盐和水的作用及举例说明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意识,认识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意义;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人类与生物圈应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各种食物的图片,相关疾病简介,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印发给学生。 2.学生准备: ⑴常吃的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⑵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阅等途径搜集有关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无机盐及其食物来源和主要缺乏症。 ⑶调查麦当劳或肯德基食品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1.运行课件,呈现中国八大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等美味的食品图片并配中国古典音乐。 2.提出问题:我国的美食文化丰厚久远,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享誉世界。俄罗斯人将它列入“天堂生活”的标准,曰“美国的收入,中国的烹调,英国的住宅”。俄罗斯人对中餐的高度评价,同学们有何感想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师总结提高并引出课题:中餐的世界地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同时它也表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在餐饮中享

(完整版)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听写版

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1.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2.原始大气中没有,有等。 3.化学进化学说:物质→物质(氨基酸、核苷酸)(条件:、、 )→物质(蛋白质、核酸)→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实现原始的 和)。原始生命诞生场所:。 4.米勒实验中,上面烧瓶内注入的气体:、、和等,这是模拟 成分。火花放电模拟,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冷凝装置模拟。实验中,要把下面烧瓶中的水煮沸,模拟的是。提出的问题: 做出假设:。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冲洗目的:。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净目的:。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个阶段:物质合成物质的过程。 5.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证明生命起源的第阶段:物质合成物质。 6.生物进化证据:证据(最直接)证据(同源器官)、证据(细胞色素C)。 7. 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8.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我们把这样具有相同的来源的器官叫做。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9..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 10.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没有组织,大都生活在中;苔藓植物有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没有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蕨类植物有的分化,有简单的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种子植物发达,有发达的组织,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12.生物进化历程的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13.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原始植物→原始植物→原始植物(植物和植物)。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原始→原始→原始类和类 14.生物进化原因:选择和选择。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前提)、(动力或手段)、(基础)、(结果)。 15.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出版《物种起源》。赫胥黎利用等方法,提出“”理论。人类起源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人与类人猿是。 是人猿分界标准。人类进化历程:、、(最关键阶段)、。能使用天然工具,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等。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 16.现代人类分四个种族:人,人,人,人。都属同一个物种——种。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逐渐形成的1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分为因素和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济南版初中生物教学计划7上

枣园中学2014年—2015学年度 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张仁宗 2015.9

1、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1)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特点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A、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B、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C、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4)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A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B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C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D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E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教材分析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完整word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 A .原始海洋、陆地 B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2.组成原始生命的最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水 B .蛋白质和核酸 C .水和无机盐 D .糖 类和核酸( ) 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 .其他动物入侵 B .地形、气候的变化 C .为扩大领地 D .为躲避敌害 4.引起生物界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 .遗传和变异 B .过度繁殖 C .环境变化 D .种类繁多 5.下面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不定向,生物进化的方向也不定向 B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 .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已知生物甲的化石比生物乙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一般情况应该是( ) A .生物甲比乙数量多 B .甲比乙结构复杂 C .甲一定从乙进化而来 D .乙一定从甲进化来 7.人类学家把 作为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准。 A .下肢增长 B .直立行走 C .骨盆变短增宽 D .脊柱从弓形变为S 形 8.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 A .无机物质合成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B .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C .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 D .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 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黑猩猩 B .长臂猿 C .古猿 D .大猩猩 10.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 A .环境变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的结果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 11.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 ) A .非生物因素 B .生物因素 C .阳光、温度、水 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2.2008年1月南方雪灾,对南方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 A .草本植物 B .野鼠 C .牛、羊 D .狼 13.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正确的图示是 ( ) 14.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姓名:牛青林

七年级生物备课 1、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本学期,初一的新生是没有经过考试就进来的,到目前为止本人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本人承担七年级3个班级的生物学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校在全面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给于我教好学生以强大的自信心,加上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生物教具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 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 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

(完整word版)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 物中获得。 12.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13.缺乏维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14.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15.缺乏维生素D 16.维生素C 17.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

18. 19. 20.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 壁内的肠腺。 4.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5.物理消化: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 6.化学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 7.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 8.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

9. 血管,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3. 4.气体具有扩散作用: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5.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习知识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 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③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 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④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⑤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特点:①量很小,②种类多,③作用大,④人体一般不能合成) 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①儿童:佝偻病;②成人:骨质疏松症 8、水:①占体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 ②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险 ③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 ④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多喝水。 9、无机盐:(需要量小,种类多,作用大) 钙:①作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②缺乏: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铁:①作用: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②缺乏:贫血症 碘:①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②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①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 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③作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 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②舌:①作用:搅拌;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 课题: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其教学内容与前面三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关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牵涉到“泌尿系统的知识”,紧承前三章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容,并引起后面的神经系统内容,这是一个完整具体的知识体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掌握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功能,能够描述肾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对人体的意义。在初步了解肾脏和皮肤结构的基础上,能分析各器官的功能。利用观察解剖图的方法,简单绘出肾脏的结构,以明确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同学们可以将前后的知识进行衔接,小组讨论探究,收集关于生活中器官病变方面的知识,查询相关资料,初步解决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揭开身体重要器官的奥秘,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勇于探求新知的热情和兴趣。 【设计意图:本章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针对生活实际勇于大胆质疑的精神,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通过背景资料等一系列引导性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测的能力,通过病例分析,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二、知识构建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认真全面的预习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图,在构建的同时要注意细节性的知识,比如“肾脏的结构中为何皮质颜色深

于髓质的颜色”,“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的是老师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仅供同学们参考。 教师示例: 学生设计: 【设计意图: 三、背景知识 温馨提示:在了解了老师提供的资料后,你还有哪些补充或者感想么?请你添加! (一)肾脏的秘密 肾脏的生理功能可归纳为3个方面:排泄机体外代谢终末产物,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产生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尿液主要承担排泄体代谢体产物及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肾的血循环是维持肾脏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肾血流量的大小决定肾小球的滤过率、钠的重吸收及肾组织的耗氧

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新版济南版

全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 适于原始生命起源的原始地球条件不包括() A.宇宙射线 B.原始大气 C.高山岩石 D.原始海洋 2. 壮苗先壮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 B.伸长区 C.成熟区 D.分生区 3. 下列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4. 在植物进化的历程中,生殖可以完全脱离水环境,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5. 下图中,你认为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6. 下列图示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误的是()。 A.老马识途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8. 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动植物种类较少 C.群落结构简单 D.自我调节能力强 9. 看下列图示,你能判断哪个是肌肉组织()

10.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抗体与抗原关系的是 11. 鸟卵中的细胞核位于以下哪一种结构内() A.卵白 B.卵黄 C.气室 D.胚盘 12. 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A.疯狗 B.蚊子 C.老鼠 D.蛔虫 13. 下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1 .肺.小肠 DB.肾 CA.大脑 ) 14. 你认为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D.优生.少生A.晚婚 B.晚育 C),与一个正常的父亲生下的孩子中,一个患白化病的母亲(白化病的基因为aa15. )。出现男孩、女孩的几率可能是( 2 1∶∶1 D.2∶1 C.3∶A.11 B.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16. )。别为( D.抗体和抗体 C.抗原和抗原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17. 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B.种子的成熟.保存养料 A .提高发芽率C.适应环境 D )一朵白菜花不能结果的 原因是缺少了( 18. .花被.花药 D.雌蕊 C A.雄蕊 B )。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19. .成熟区 D B.分生区 C.伸长区A.根冠 )。 20. 根是绿色植物非常重要的器官,下面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根尖结构的各部分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A K,所以应全部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植物生长发育需要N、PB C.根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根就从土壤中吸水 D.伸长区的细胞分裂能力强)。 21. 下列属动物复杂行为的是( B.蜜蜂采蜜.蜘蛛结网 A D.公鸡报晓 C.鹦鹉学舌 )在制作酒、面包和酸奶时使用的技术主要是( 22. .发酵技术 BA.转基因技术 .细胞核移植技术 DC.克隆技术 ) 23. 用肉眼观察幼根的根毛,根毛呈( B.白色,绒毛状.绿色,细长A D.肉眼看不到,需要放大镜C.绿色,绒毛状)。24.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胃的功能的是(.将食物磨碎 BA.将食物与胃液混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