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科第十一章 母畜科学gyneacology

产科第十一章 母畜科学gyneacology

产科第十一章  母畜科学gyneacology
产科第十一章  母畜科学gyneacology

第十一章母畜科学gyneacology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不育、生育力、不孕、不孕症、空怀的概念。

2.卵巢机能不全,卵巢囊肿,

3.子宫积脓、子宫内膜炎。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4.异常发情、乏情、屡配不孕。

5.先天性不育、免疫性不育。

6.防治不育的综合措施。

难点:

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

第一节母畜不育的原因及分类

第二节先天性不育(自学)

第三节饲养管理及利用性不育

第四节疾病性不育

第五节免疫性不育(自学)

第六节防冶不育的综合措施(自学)

母畜科学(Gyneacology)是兽医产科学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内容包括母畜的生殖生理及由各种疾病功因素引起母畜生育能力降低的所有繁殖障碍。

几个重要概念:

不育(sterility):指动物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生育力严重受损或被破坏而导致的绝对不能繁殖。但目前对暂性的繁殖障碍也包括在内。

生育力(ferility):指动物繁殖和产生存活后代的能力。

不孕(infertility):由于各种因素南昌使母畜和生殖机能暂丧失或降低。称为不孕。

不孕症(infertilitas):指引起母畜繁殖障碍的各种疾病的通俗统称。

空怀(baren):是指已列入繁殖计划而未妊娠的母畜。

第一节母畜不育的原因及分类

一、评价母畜不育和生育力的指标

(一)、不育的标准:在奶牛,超过始配年龄的或产后的奶牛,经过三个发情周期(65天以上)仍不发情,或繁殖适龄母牛经过三个发情周期(或产后发情周期)的配种仍不受孕或不能配种的(管理利用性不育),就是不育。

(二)、生育力的标准

适用于牛的生育力标准:

1、平均空怀期(average days open)

2、受配百分比(per cent of breeding that were serviced):70-85%

3、配后发情检查(postservice detection of estrus):

(1)、在3-17天和/或25-35天发情间隔期后再配种的牛、的百分比应该站于10%。(2)、正常发情期间检出的发情牛数与在其倍数内检出的牛数比率。正常应为6:1左右。

4、三次或三次以下输精受孕的牛数(cow conceiving with three or fewer services):如果在产后45天左右配种,该指数应该高于90%。

5、直肠检查确诊妊娠牛数(proportion of cows confirmed pregnant by rectal palpation):配种后第35-60天直检,正常时未孕牛数应该小于10%。

6、输精的妊娠牛数(pregnant cows presented for insemination):错误输精的妊娠牛数应低于5%。

7、有问题牛的百分比(percentage problem cows):有问题牛的百分比=检查时繁殖牛群中空怀超过100天的牛数/总牛数﹡100%

该指标应小于15%。

8、前12个月(一年)的配种情况

(1)、输精成功百分比:前12个月妊娠牛的数量/输精次数,应大于50%。

(2)、每一受胎输精次数:应低于2.5。

(3)、第一次配种的受胎率(如果在产后45天配种):应高于55%。

(4)、妊娠牛的平均次数:应少于1.5。

9、繁殖淘汰率(culling for reproductive reasons):

正常目标应小于8%。

10、流产率:正常目标为妊娠45-270天低于8%;妊娠120天以后低于2%。

11、胎衣不下发生率:产后12小时内不能排出胎衣的母牛应小于8%。

12、犊牛死亡率(calf mortality):出生时及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的牛犊数,该参数在青年母牛应低于8%,成年母牛应低于6%。

在临床工作中,可以以超过正常的产后配种期85天为基数,超过此天数之后多少天未能妊娠就算多少天不孕。例如产后90天受孕,则算作5天不孕。

一般地,奶牛群达到下述指标:第一次配种的受胎率在60%以下,受胎的配种次数平均为1.5-1.7次,产犊间隔时间为12-13个月,从产犊到受胎的空怀期不超过100天,即认为生育力正常。

生殖力最终必须通过母畜产仔才得以体现,因此常用的生殖力指标主要针对母畜而制定,但决不能忽视精液品质等来自公畜方面的影响。

动物生殖力的种间差异很大:个体大的动物排卵少,妊娠期长,繁殖速度慢;而个体小的则排卵多,妊娠期短,繁殖速度快。

一头黑白花母牛通常一年只产1犊,而一头太湖母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年可产仔30多头。可见,对动生繁殖力进行种间比较的实际意义不大。而对品种间,品种内各畜群间,品种内个体间作生殖力比较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部管理因素,如良好的饲养管理,准确的发情鉴定,精液的质量控制,适时人工授精,早期妊娠诊断等已经成为保证和提高动物生殖力的有力措施。二、母畜不育的原因及分类

引起母畜不育的原因比较复杂,按期性质不同可以概括为七类:

1、先天性(或遗传)因素

2、营养因素

3、管理利用因素

4、繁殖技术因素

5、环境气候因素

6、衰老

7、疾病

三、母畜不育的检查

临床工作对母畜的不育应主要从收集病史和临床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对病史的询问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育母畜的头数;母畜的年龄;母畜的饲养、管理和利用情况;母畜过去的繁殖情况;母畜是否有异常行为;母畜的过去病史;公母比例、分娩情况等等。临床检查又包括外部观察、阴道检查和直肠检查。

第二节先天性不育

主要是生殖器官发育异常,造成卵子、精子及合子有生物理学上的缺陷(种间杂交),而丧失了繁殖能力。

一、种间杂种

公马×母驴= 駃騠

公驴×母马= 骡

二、幼稚病:体格已成型,年轻亦到配种阶段,但子宫、卵巢却发育还很小很小,牛似猪的大小。

三、两性畸形

有两类,一类是真半雌雄体(真半阴阳),是性腺同时具有卵巢和睾丸组织,生殖道的特征介于雌雄两性之间;假半雌雄体(假半阴阳),是只有一种性别的性腺,但其它生殖器官却像另一种性别。

4、异性孪生不育

所生双胞胎为一公一母,其中公的有8%左右为不育,母的则有92%左右不育。(人不存在,胎盘不相通)

5、生殖道畸形

有子宫角、子宫颈、阴道、阴门畸形。

第三节饲养管理及利用性不育

一、营养性不育

(一)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对繁殖的影响

1、碳水化合物

增加排卵率(猪);在牛可提高受胎率,但过量会造成肥胖母牛综合征。

2、蛋白质

不足:初情期延长;空怀期增长

3、维生素A

不足:初情期延长;流产或弱产;新生仔畜失明或共济失调;胎衣不下发病率增加;胎盘发生角质化变性;子宫炎发病率增高;卵巢机能减退等。

4、B-胡萝卜素

不足:孕酮含量下降;排卵延迟;发情强度降低;卵巢囊肿发病率上升;子宫及卵巢复旧延迟;早期胚胎死亡率升高等。

5、维生素D

不足:发情延期;卵巢无功能;低血钙症等。

6、维生素E

不足:有人报道,可引起小猪先天性畸形。

7、钙

不足:生产瘫痪;子宫脱出;胎衣不下;产后子宫炎等。

8、磷

不足:初情期延期;产后发情延期;屡配不孕;卵巢囊肿等。

9、硒

不足:生育力下降;胎衣不下发病率升高等。

10、碘

不足:初情期延迟;停止发情或发情而不排卵;弱产及死亡胎;胎儿无毛;流产或胎衣不下

发病率升高等。

11、铜

不足:生育力降低

12、钴

不足:子宫复旧延期;发情周期不规则;受胎率降低等。

13、镁

不足:乏情;产后发情延期;受胎率降低;排卵延迟,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新生儿关节肿大等。

14、锌

不足:受胎率降低。

(二)、营养性不育的诊断与防治(自学)

三、管理利用性不育

过度使役,泌乳过多的情况下,当饲料不足或营养成分跟不上,造成生殖激素的分泌及卵巢机能的下降。

三、繁殖技术不良性不育

这些技术包括发情鉴定、怀孕检查、精液处理、输精技术等等。

四、环境气候性不育

环境的改变,可影响到生殖机能,一旦环境改变或母畜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生殖机能即可恢复,故是暂时性的。

五、衰老性不育

未达绝情期的母畜未老先衰,生殖机能过早减退引起。

第四节疾病性不育

一、非传染性疾病

(一)、卵巢机能不全inactive ovaries

1、卵巢机能不全是由于卵巢的机能暂时受到干扰,使卵泡不正常的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导致乏情和发情周期紊乱。临床上表现为卵巢静止和卵巢萎缩(Ovarian atrophy)。

2、病因:主要是体质衰弱,年龄大,加上饲养管理不当,易使卵巢发生萎缩;二是卵巢疾病的后遗症,如卵巢炎、囊肿继发的后遗症。高产奶牛更容易发生卵巢萎缩。

3、症状:卵巢静止:卵巢上无卵泡,也无黄体,卵巢处于静止状态,母畜乏情,如长期得不到治疗,可发展成卵巢萎缩。

卵巢萎缩:卵巢体积缩小、质地硬化,无活性,性机能减退。有时是一侧,有时是两侧卵巢都发生萎缩及硬化。发情周期停止,长期不孕。

4、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补给维生素A

(2)、治疗原发病

(3)、刺激母畜生殖机能

①、利用公畜催情;

②、激素疗法:FSH、hCG、PMSG、E;

③、冲洗子宫(马);

④、隔离仔畜(猪);

(4)、刺激生殖器官疗法:

开膣器视诊阴道及子宫颈;

触诊或按摸子宫颈;

子宫颈及阴道涂擦刺激性药物(稀碘酊、复方碘液);

按摸卵巢等。

(二)、卵巢囊肿ovarian cysts

卵巢囊肿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是引起牛发情异常和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兽医临床上,由于反复或长期用雌激素,易引起母畜的卵巢囊肿,应加于注意。

1、卵巢囊肿是一类病,可分两种,即卵泡囊肿(cystic graafian follicles)和黄体化囊肿(黄体囊肿luteal ovarian cysts)。

卵泡囊肿——指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不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和持续发情,甚至出现慕雄狂。

黄体囊肿——指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长期不表现发情。

2、病因

目前还不太清楚,但已知与以下因素有关:

主要为奶牛患病

长期舍饲的牛在冬季多发病

以2-5胎或4.5-10岁的牛多发病

产后期发病率最高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日粮中维生素A不足或雌激素含量过高时,发病率升高。

3、症状

卵泡囊肿:发跨其他母畜,形成“慕雄狂”。由于不能排卵,所以症状强烈,精神高度表现不安、哞叫、拒食、追逐和爬跨发情持续期长。

黄体囊肿:它产生大量孕酮,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致使卵巢中无卵泡发育,动物不发情。

卵巢囊肿发病机理

4、治疗

(1)、摘除囊肿用手通过直肠捏契破黄体,但注意损伤。

(2)、LH及类生物活性物hCG,5000IU, im或iv 猪的垂体提取物(PLH),10000IU,im。使囊肿形成黄体组织而痊愈。一次注射痊愈率达到65%-89%,20-30天内恢复发情周期。

(3)、GnRH 可引起LH的释放,100微克/头牛。其机理是使囊肿形成黄体化而痊愈。18-23天后可望正常发情。

(4)、GnRH与PGF2a合用先用GnRH后第九天再用PGF2a ,12天后可发情。

(5)、孕酮50-100mg/天,连用14天或一次用药750-1000mg,可使60%-70%病牛恢复发情周期,但效果不如用GnRH。

(三)排卵延迟及不排卵Anovulation and delayed ovulation

1 、原因:主要是垂体分泌LH不足而致;奶牛在寒冬、黄牛在配种季节和初情期发生此病较多。气温过低、营养不良、奶牛挤奶过度、役畜过度使役均可引起。

2、症状:外表发情症状与正常发情一样,但发情的持续期延长,马拖延长30-40天、牛3-4天。

3、治疗:

(1)、马、驴:在输精前或同时注射LH 200-400IU或hCG 1000-3000IU或孕酮100mg,可促进排卵。

(2)、马:持续发情10余天后,肌注孕酮,绝大部分在24h内排卵。

(3)、牛:发现发情症状时注射LH200-300IU或孕酮50-100mg ,可促进排卵。

(4)、牛:对确知由于排卵延迟而屡配不孕的牛,发情早期用雌激素,晚期用孕酮,有良效。(四)、生殖系统肿瘤(P374-375:自学)

(五)、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粘膜发生的炎症,是母畜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多见于牛、马,特别是奶牛,其次是羊和猪。直接危害精子生存,影响受精以及胚胎的发育和附植,破坏胎儿与

母体间的联系,甚至损害胎儿,引起胎儿死亡而发生流产。引起示育的子宫内膜炎大都为慢

性。

1、病因:主要是人工授精、分娩、助产时操作不慎或消毒不严,使子宫受到损伤或感染引起。也继发于胎衣不下、子宫弛缓、子宫颈炎、阴道炎等。本交时,公畜生殖器官的炎症也能传给母畜而发生子宫内膜炎。

2、症状:隐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四种

3、诊断:主要是根据回流液的性状作诊断。如回流液见有蛋白样或絮状浮游物,并通过直肠检查和实验室诊断作出确诊。

4、治疗

原则:抗菌消炎,捉进炎性产物的排除和子宫机能的恢复。

(1)、子宫冲洗疗法:

适用于马和驴,可大量使用(3000-5000ml)1%的盐水、分泌物较多时盐水浓度可提高到5%,1%洗必泰冲洗。

(2)、宫内给药:

适用动物:猪、犬、猫、牛。

容积控制:如育成牛不超过20ml,经产牛一般为25-40ml。

药物选择:广谱抗菌素(庆大、卡那、红、金、呋喃类、氟哌酸等)

剂型选择:粉、溶液、混悬液、油乳液

(3)、激素疗法:PGF2a、E、OT

(4)、中医疗法:

清官药:桃仁20g、红花20g、熟地20g、赤芍20g,当归25g、川芍20g、益母草100g、黄芩12g、栀子20g,生蒲黄20g等。该药方具有活血去淤,补血滋阴,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的功效。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调,白酒I50ml为引,候温投服。1次1包,2 次/天,连用3次。(5)、西医治疗:

药物的选择:复方新斯的明,主要成分为甲基硫酸新斯的明(30mg/100 ml)、雌激素(30 mg/100ml)、氯化钠(4g/100ml )。

用法与用量:每头牛子宫内注复方新斯的明40ml (左右子宫角各20mL),每日一次,连用3 天。

(6)、中西医结合治疗:

药物的选择:第(4)所用药加上第(5)所用药。疗效佳。

(7)、其他疗法(P379、网上搜索相关文章、自学)

(六)、子宫积液及子宫积脓

子宫积液(mucometra):是指子宫内积有大量棕黄色、红褐色或灰白色的稀薄或粘稠液体,蓄积的液体稀薄如水亦称子宫积水(hydromerta)。

子宫积脓(pyomerta):多由脓性子宫内膜炎发展而成。其特点为子宫腔中蓄积脓性或粘脓性液体,子宫内膜出现炎症病理变化,多数病畜卵巢上存在有持久黄体,因而往往不发情。

1、病因:

继发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等,病原主要是通过输精及死亡胎儿感染,布鲁氏杆菌是引起子宫积脓的主要病原。犬猫的子宫积脓多半是高浓度的孕酮引起。患此病引起持久黄体是由于子宫内膜异常,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不能退化所致。

2、症状及诊断:

乏情、阴道排出异常粘液和脓液、尾根有干痂脓性物、并通过阴道检查、直肠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获得确诊。

3、治疗

(1)、前列腺素疗法:牛用效果良好。

(2)、冲洗子宫:是行之有效的疗法。常用药物有高渗盐水、0.02%-0.05%PP水、0.01-0.05新洁尔灭、2%-10%复方碘溶液的生理盐水等。有全身症状应配合全身疗法。

(3)、雌激素疗法

(4)、摘除黄体或子宫

(5)、犬猫:应施行卵巢子宫截除术进行根治。重症不适施术者应输液+PGF2a(犬:0.02-1.0mg/kg;猫:0.22-1.0mg/kg)+全身疗法。注:使用PGF2a只能使用天然品,不能使用类似物,否则会造成休克死亡。

(七)、子宫颈炎(前述)

(八)、阴道炎(前述)

(九)、发情周期紊乱(自学)

(十)、异常发情

1、短促发情(short estrus)

2、持续发情(persist estrus)

3、断续发情(split estrus)

4、安静发情(silent estrus )

5、慕雄狂(nymphomania)

6、妊娠发情(estrus during pregnancy)

7 、心理性发情或假发情(psychical estrus or pseudoestrus)

(十一)、乏情

乏情(anestrum failure of estrum)是指家畜在预定发情的时间内不出现发情的一种异常现象,它不是一种疾病,面是多种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之一。

1、乏情可分:

(1)、初情期前乏情

主要原因:

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异性孪生不充母犊

两性畸形

卵巢肿瘤

染色体异常

消耗性疾病

近亲繁殖

营养因素

季节因素

传染性疾病

(2)、产后乏情

原因主要有:

◆哺乳

◆营养

◆产科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

◆持久黄体

◆安静发情

◆季节及光照

(3)、配种后乏情

主要原因有:

●胚胎死亡或延期流产

●卵巢囊肿

●子宫疾病

●营养缺乏或全身性疾病

2、治疗

(1)、卵巢上无功能活动,处于静止状态的乏情牛

该类牛一旦确诊应予淘汰,不作繁殖之用。

(2)、卵巢上有功能性黄体的乏情牛

?苯甲酸雌二醇:4-10mg,im

?丙烯雌二醇:4-10mg,im

?促卵泡素:100-200IU,im

?PMSG:600-1000IU,im

?hCG:2500-5000IU,iv或10000-20000IU,im

?前列腺素F2a:5-10mg,im

?氯前列烯醇:500微克,im

?手术摘除黄体

注:PGF2a及其类似物为治疗持久黄体、子宫积脓、胎儿干尸化的首选药物。

(十二)、屡配不孕

屡配不孕母牛(repeat breeder)是指发情周期及发情期正常,临床检查生殖道无明显可见的异常,但输精三次以上不能受孕的繁殖适龄母牛及青年母牛。

原因:

1、早期胚胎死亡(前述)

2、受精失败

?卵子发育不全

?卵子退化

?排卵障碍

?卵巢炎

?输卵管疾病

?子宫疾病

?环境因素

?技术管理水平

?公畜精液品质

二、传染病及侵袭病

1、滴虫病

2、布鲁氏杆菌病

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4、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5、生殖道弯杆菌病

6、马传染性子宫炎

7、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

8、猪细小痢疾病毒

9、猪肠病毒

10、猪日本B型脑炎病毒

11、猪伪狂犬病病毒

12、猪霍乱病毒

13、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请参阅相关疾病

第五节免疫性不育(自学)

第六节防冶不育的综合措施(自学)

第八版妇产科学知识点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第二章生殖系统解剖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妊娠末期达7-10cm。 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 输卵管:8-11,间质部(最窄、最厚、易出血)、峡部、壶腹部(受精常发生于此)、伞部(拾卵)。 邻近器官:尿道、膀胱、直肠、阑尾、输尿管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青春期第一性征变化是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 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性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月经血呈暗红色,有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粘稠,不凝血,但有血块。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即产生卵子并排卵、分泌性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雌激素1) 子宫肌: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2) 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 3 )宫颈: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 4) 输卵管;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活动,井可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 阴道上皮: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井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6) 外生殖器: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 7 ) 第二性征: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8) 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 9) 下丘脑、垂体: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0) 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漪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1)子宫肌: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 2)子宫内膜: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3)宫颈:使宫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4) 输卵管: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 阴道上皮: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6) 乳房: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 下丘脑、垂体: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佳膝激素分泌。 8) 体温: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 5℃。临床上可以此作为判定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 9 ) 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排泄。 子宫内膜周期:增殖期(主要受E作用,月经周期第5-14日)、分泌期(E,P的共同作用,月经周期第15-28日)、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分泌GnRH,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控

地球科学概论-含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含答案

一、归类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按照主要成因,将下列物质归入其形成的地质作用类型中。 土壤、断裂、片麻岩、铝土矿、花岗斑岩、背斜、熔岩被、高岭石、张节理、地震、安山岩、 花岗岩、坡积物、流纹岩、糜棱岩、矽卡岩 1.风化作用:土壤、坡积物、铝土矿、高岭石。 2.构造运动: 张节理、背斜、地震、断裂。 3.岩浆作用: 安山岩、花岗岩岩、流纹岩、熔岩 被。 4.变质作用: 花岗斑岩、矽卡岩、片麻岩、糜棱 岩。 二、判断是非(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科里奥利力在赤道处最大,在两极处最小。(×) 2.第四纪冰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依次是氧、硅、铝等。(√) 4.在同一纬度和相同高度上测得的重力值通常海面的比陆地的大。(√)

5.陆壳与洋壳的边界在大陆架边缘处。(×)6.在花果山见到的侵入岩的SiO 含量为61%(质 2 量百分比),它属于中性岩浆岩类。(√)7.通常情况下,泥质岩石在区域变质作用下,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可以形成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 8.太阳对潮汐的影响比月球的影响大。(×)9.地磁轴与地球极轴之间的夹角为磁偏角。(×)10.在褶皱中,背斜两翼的年龄比核部新。(√)11.只有进入河谷中的水体才产生流水的地质作用。(×) 12.岩浆岩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都可以形成石灰岩。(×) 13.通常情况下,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小。(×) 14.磁异常是由于太阳将大量的带电粒子抛向地球,所引起的局部磁场的变化。(×) 15.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地球的形状为( D )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女性外生殖器 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 二、女性内生殖器 1.阴道 ●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 ●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 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 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2.子宫 ●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子宫内膜: 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 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 ●子宫的4对韧带: ?①圆韧带:保持前倾。 ?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3.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宫外孕好发部位);伞部(拾卵作用) 4.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三、血管、淋巴与神经 1.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外侧2cm处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四、骨盆 1.骨盆的组成: ●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 ●韧带2个: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 2.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 五、骨盆底 1.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 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2.肛提肌组成: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 六、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月经(menstruation):青春期后,受卵巢周期性排卵和激素内分泌影响,产生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规律的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前半期→卵泡成熟→雌激素。月经后半期→黄体形成→孕激素 ●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白体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不管卵泡期(月经周期多长),黄体期不变。 ●雌激素来源: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 ●孕激素来源:颗粒黄体细胞 ●雄激素来源:卵泡外膜细胞、髓质 3、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增生期(5-14天)→排卵后,分泌期(15-28天)→月经期(1-4天) 4、性周期调节: ●月经前半期(排卵前):促FSH→FSH→卵泡→雌激素↑↑→内膜增生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 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宇 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 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条痕:矿物在 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 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 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 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 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 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 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 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 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 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

最新妇产科重点知识总结大汇总【给力版】

1、分娩: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早产:28周≤妊娠〈3周;足月产:37周≤妊娠〈42周;过期产:妊娠≥42周 2、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3、产力主要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 4、正常宫缩的特点: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腹作用。 5、骨盆平面分为: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 6、软产道分为:子宫下段、宫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 7、临产前宫颈的变化: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 8、生理缩复环:是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隆状突起。 9、双顶径:是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平均约9.3cm。 10、矢状缝和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 11、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12、枕左前胎产式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胎儿娩出。 13、衔接时,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矢状缝坐落在盆骨入口斜径。俯屈时,借肛提肌阻力用杠杆原理形成,此时,枕额径已变成枕囟前下径。 14、先兆流产包括: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红。 15、假临产的特点:1)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时间不规律,强度不增加;2)不适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3)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4)给予强镇静药物能抑制宫缩。 16.临产的诊断标准:1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2伴进行性宫颈管消失;3宫口扩张;4胎先露下降. 17、总产程世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的过程。分为3个产程: 第一产程: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为止。初产妇需11-12h,经产妇6-8h。 第二产程: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过程。初产1-2h,经产小于1h。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过程,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18、第一产程的临床表现:规律宫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膜破裂(前羊水100ml) 19、第一产程可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世指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需8h。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3-10cm,需4h。活跃期又分为加速器,最大加速器,减速器。 20、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高低的标志。 21、胎头拔露是指宫缩时胎头露出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的过程。 胎头着冠是指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缩回的过程。 22、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内容及意义 appar score是用以判断有无新生儿窒息及窒息严重程度,决定抢救方法,并预测预后。评分内容: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每项0-2分,满分10分,属正常新生儿。总分7分以上,只要进行一般处理;4-7分为轻度窒息;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 23、胎盘剥离的征象包括; 1子宫体变硬呈球形,宫底上升达脐上; 2外露的脐带自行延长; 3阴道少量流量; 4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24、若第三产程超过30分钟,胎盘仍未排出且出血不多时,应排空膀胱后,再轻轻按压子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地球科学是系统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运动、时空演化、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机制的科学。 地球科学研究的任务:1、研究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研究地理环境、人为环境的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2、地球科学的特点: (1)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 (2)整体性与分异性((或差异性) (3)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 (4)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 (5)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6)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多学科性 3、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 (1)应用各种高科技向纵深、交叉、系统型发展。 (2)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国际性研究计划 (3)由“资源型”转向“社会服务型”、“环境型” (4)从数值模拟向预测发展 4、世界地球日: 4月22 日。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5、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太阳系共吸引八大行星,2000多颗小行星,600多颗彗星。太阳系共有50颗卫星。 太阳系的特征:太阳系(携带地球)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旋转一周需2.8亿年。地球以30千米/秒的速度绕太阳公转。 6、太阳系中行星的总体特征: 体积密度卫星表面主要元素 类地行星:小、大、少、固,Fe,Mg,Si,K,Ca,Al,Ti,Ni 类木行星:大、小、多、非固,H,He,CH4,氨冰,水冰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岩石组成 类木行星:木/土/天/海,气体组成 第三章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8、陆地表面地形的类型及特征: 山地:是海拔高度在 500m 以上的低山、1000m 以上的中山3500m以上的高山分布地区的总称。线状延伸的山体称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山脉称山系。 丘陵:是指海拔小于 500m 、顶部浑圆、坡度较缓、坡脚不明显的低矮山丘群 平原:海拔低于 200m 、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如我国的华北平原。 高原:海拔高度在 500m 以上、面积大、顶部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 盆地:四周为山地或高原、中央低平的地区 9、海底地形的类型及特征: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海岸向深海方向,常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有时在大陆边缘出现岛弧与海沟地形。根据发育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

妇产科护理学考试重点

妇产科护理学考试重点 1 、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 纵产式有头先露、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 2 、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 3 、胎产式: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 4 、流产: 凡妊娠不满28 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 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5 、习惯性流产: 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 次或3 次以上者。 6 、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异位妊娠,也叫宫外孕。 7 、妊高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 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8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 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型病变存在。 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 道流血

9 、前置胎盘: 孕28 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胎盘前置。 10 、继发性闭经: 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 个月以上者,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 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11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指手术时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率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12 、产褥期: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成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成为~,一般需六周。 13 、葡萄胎: 是一种滋养细胞的良性病变,主要为组成胎盘的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变性,各个绒毛的乳头变为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也称水泡状胎块。 14 、纵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者。 15 、横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者。 16 、斜产式: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终结版)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仅供参考!!!!!)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 2、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阴道 ●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 ●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 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 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4、子宫 ●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子宫内膜: 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 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 ●子宫的4对韧带:①圆韧带:保持前倾。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宫外孕好发部位);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伞部(拾卵作用) 6、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7、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处2cm,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8、骨盆的组成: ●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 ●韧带2个: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 9、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 10、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 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11、肛提肌组成: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 12、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月经(menstruation):青春期后,受卵巢周期性排卵和激素内分泌影响,产生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规律的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前半期→卵泡成熟→雌激素。月经后半期→黄体形成→孕激素 ●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白体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不管卵泡期(月经周期多长),黄体期不变。 ●雌激素来源: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 ●孕激素来源:颗粒黄体细胞 ●雄激素来源:卵泡外膜细胞、髓质 3、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增生期(5-14天)→排卵后,分泌期(15-28天)→月经期(1-4天) 4、性周期调节: ●月经前半期(排卵前):促FSH→FSH→卵泡→雌激素↑↑→内膜增生 ●月经后半期(排卵后):促LH→LH→黄体形成—孕激素↑↑,雌激素↑→内膜分泌

地球科学概论重点知识

绪论 1、什么是地球科学? 答:系统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运动、时空演化及其形成机制的自然学科。它以整体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自地心至外层空间十分广阔的范围,是由固体地圈(包括岩石圈、地幔和地核)、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恒星的概念? 答: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能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构成恒星的气体主要是氢,其次是氦。如太阳。 2、星云的概念?答:由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3、类地行星有?答:水、金、地、火 4、类木行星有?答:木、土、天、海 5、地球的形状为?答:扁率很小的旋转椭球体。 6、地球的平均半径为?答:6371km 第二章行星地球简史 1、宇宙起源的流行理论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有哪些? 答:大爆炸理论。“红移现象”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2、类地行星的特点是什么? 答:距太阳近,体积小,质量小,密度大,自转慢,卫星少。 3、类木行星的特点是什么? 答:距太阳远,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自转快,卫星多,多具星环。 4、下列哪个行星的表层物质为由氢、氦液体组成液态海。(D)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5、卫星的概念?答:是绕行星运行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 6、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A)A、土星;B、海王星;C、天王星;D、木星; 7、小行星带位于那两大行星之间?(B) A、地球和火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土星和天王星; 8、太阳系和地球起源占主导地位的学说是?答:星云说。 9、地球的年龄为(B)?A、100亿;B、46亿;C、38亿;D、25亿;

10、地球上已知最老岩石的年龄约为41-42亿年。 11、冥古宙的时间为:4.6-3.8Ga,太古宙的时间为:3.8-2.5Ga;元古宙的时间为:2.5-0.57Ga;古生代的时间为:0.57-0.25Ga。 12、水体中开始有生命的活动的时间为:38亿年。 作业1:简述古生代从老到新有哪些纪,并写出各自的代号,同时论述这些纪中有哪些典型的生物特征或事件? 答:①从老到新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和二叠纪(P)。②寒武纪(∈)是生物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大量出现海生无脊椎动物,以三叶虫为代表。③奥陶纪(O)的生物界较寒武纪更为繁盛,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④志留纪(S),是笔石的时代。⑤泥盆纪(D)是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为鱼类的时代。⑥石炭纪(C)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成煤期;⑦二叠纪(P)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第三章地球的物质组成 1、克拉克值的概念?答: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8种元素是?答:O、Si、Al、Fe、Ca、Mg、Na、K。 3、地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O、Si、Al、Fe、Mg。 4、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Fe、Ni、S。 5、水圈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O、H、Cl、Na。 6、生物圈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O、C、H、N、S。 7、大气圈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N、O、Ar。 8、矿物的概念? 答:天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固体化合物或单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组成地球的基本物质。 9、下列全由矿物组成的一组是?( D) A.石英、煤、云母; B.辉石、沥青、金刚石; C.人造水晶、矿泉水、方解石; D.高岭石、长石、金刚石; 10、矿物颜色和条痕之间有何区别?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1.大阴唇外伤后最易形成血肿。 2.阴道后穹窿位置最深,可穿刺或引流。 3.子宫峡部上为解剖学内口,下为组织学内口。 4.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1/3为基底层。 5.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6.子宫圆韧带起自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前倾位。 子宫阔韧带限制向两侧倾斜,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穿过。 子宫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7.输卵管有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拾卵)。 8.卵巢表面无腹膜,由生发上皮覆盖,上皮深面有卵巢白膜(防御作用)故不易感染。 9.卵巢固有韧带(卵巢韧带)是子宫与卵巢之间,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除此韧带。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是卵巢与骨盆之间,有卵巢动静脉穿过,只切除子宫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10.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 11.阴道上段:子宫动脉。中段:阴道动脉。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 12.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左侧卵巢静脉→左肾静脉。 13.淋巴:阴道下段、宫体两侧→腹股沟浅。阴道上段→髂内、闭孔。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腰。 14.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发动标志。月经初潮为青春期重要标志。

15.卵巢功能:生殖(产生卵子),内分泌(产生性激素)。 16.雌激素可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 17.排卵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18.黄体生命14天,排卵后7~8日高峰,9~10日退化。 19.雌激素在月经第7日(排卵前)卵泡分泌第1次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第2次高峰。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达高峰。 20.性激素为甾体激素(类固醇),肝脏代谢。 21.雌三醇生物活性最低,为筛查项目(检测孕妇尿中雌三醇含量可判断胎儿是否宫内死亡)。 22.雌激素:促子宫输卵管发育,增对缩宫素敏感性,宫颈黏液湿稀,阴道上皮增生角化,乳腺管增生,水钠潴留易肿,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子宫黏膜增殖期转分泌期,宫颈黏液干黏,抑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振幅,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基础体温排卵后升高0.3~0.5℃作排卵日期标志。 23.月经周期:月经期(1~4日),增殖期(早期5~7日,中期8~10日,晚期11~14日,腺上皮:低柱状→弯曲→高柱状),分泌期(早期15~19日,中期20~23日,晚期24~28日,糖原小泡→顶浆分泌→糖原溢出)。 24.宫颈黏液:瞳孔样,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雌),椭圆体(孕)。 25.精子获能部位:子宫腔和输卵管。 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26.着床在受精后第6~7日。受精后8周称胚胎,9周起称胎儿。 27.自觉胎动:初产妇18~20周,经产妇16周末。 28.身长:前5个月=月数平方,后5个月=月数×5。

地球科学概论重点知识

绪论 1、什么是地球科学? 答:系统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运动、时空演化及其形成机制的自然学科。它以整体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自地心至外层空间十分广阔的范围,是由固体地圈(包括岩石圈、地幔和地核)、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恒星的概念? 答: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能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构成恒星的气体主要是氢,其次是氦。如太阳。 2、星云的概念?答:由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3、类地行星有?答:水、金、地、火 4、类木行星有?答:木、土、天、海 5、地球的形状为?答:扁率很小的旋转椭球体。 6、地球的平均半径为?答:6371km 第二章行星地球简史 1、宇宙起源的流行理论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有哪些? 答:大爆炸理论。“红移现象”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2、类地行星的特点是什么?

答:距太阳近,体积小,质量小,密度大,自转慢,卫星少。 3、类木行星的特点是什么? 答:距太阳远,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自转快,卫星多,多具星环。 4、下列哪个行星的表层物质为由氢、氦液体组成液态海。(D)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5、卫星的概念?答:是绕行星运行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 6、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A)A、土星;B、海王星;C、天王星;D、木星; 7、小行星带位于那两大行星之间?(B) A、地球和火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土星和天王星; 8、太阳系和地球起源占主导地位的学说是?答:星云说。 9、地球的年龄为(B)?A、100亿;B、46亿;C、38亿;D、25亿;

妇产科学思考题汇总

妇产科学思考题汇总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妇产科学思考题汇总系统解剖 生理特点 妊娠诊断 掌握早、中、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掌握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 产前保健 掌握产前检查的方法及胎心监护 正常分娩: 1、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2、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异常分娩: 一、名词解释 异常分娩、急产、滞产、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 (1)异常分娩: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以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称为异常分娩,又称为难产。 二、问答题 1.产力异常如何分类? (1)乏力:协调(原发、继发)&不协调 (2)过强:协调:急产(无阻力);病理性缩复环(有阻力)。 不协调:强直性子宫收缩(全部肌肉);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局部)。

2.产力异常对母儿有哪些影响? (1)产妇:宫缩乏力、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尿潴留、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生殖道感染、产后出血。手术产机会↑ (2)胎儿:①手术助产机会↑;颅内出血及产伤↑ ②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不协调性乏力)。 3.缩宫素的使用方法 小剂量: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用于分娩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使用方法:小剂量、低浓度、缓慢静滴、专人看护。 大剂量: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用于产后加强宫缩。使用方法:静滴、肌注、子宫注射。(1)浓度:0.5%缩宫素缓慢静滴。 (2)起始剂量:将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使每滴糖液含缩宫素 0.33mU,浓度为0.5%。 (3)滴速:从4-5滴/分开始,根据宫缩强弱进行调整,15-30分调整一次,通常不超过20mU/min(60滴/分)。 (4)有效宫缩:宫缩时宫腔内压力达6.7~8.0kPa(50~60mmHg),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40~60秒。 对于不敏感者,可增加缩宫素剂量。 以下情况需立即停药: (1)宫缩过强:时间〉1分钟,压力≥60mmHg (2)宫缩过频:宫缩〉5次/10分钟 (3)胎心异常,应立即停止滴注。 4.协调性宫缩乏力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鉴别 5.原发性宫缩乏力与假临产的鉴别方法

妇产科常见知识点

1.大阴唇外伤后最易形成血肿。 2.阴道后穹窿位置最深,可穿刺或引流。 3.子宫峡部上为解剖学内口,下为组织学内口。 4.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1/3为基底层。 5.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6.子宫圆韧带起自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前倾位。 子宫阔韧带限制向两侧倾斜,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穿过。 子宫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7.输卵管有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和伞部(拾卵)。 8.卵巢表面有生发上皮,上有卵巢白膜(防御作用)。 9.卵巢固有韧带是子宫与卵巢之间,卵巢悬韧带是卵巢与骨盆之间,有卵巢动静脉穿过。 10.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 11.阴道上段:子宫动脉。中段:阴道动脉。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 12.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左侧卵巢静脉→左肾静脉。 13.淋巴:阴道下段、宫体两侧→腹股沟浅。阴道上段→髂内、闭孔。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腰。 14.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发动标志。月经初潮为青春期重要标志。 15.卵巢功能:生殖(产生卵子),内分泌(产生性激素)。 16.雌激素可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 17.排卵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18.黄体生命14天,排卵后7~8日高峰,9~10日退化。 19.雌激素在月经第7日(排卵前)卵泡分泌第1次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第2次高峰。 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达高峰。 20.性激素为甾体激素(类固醇),肝脏代谢。 21.雌三醇生物活性最低,为筛查项目。 22.雌激素:促子宫输卵管发育,增对缩宫素敏感性,宫颈黏液湿稀,阴道上皮增生角化,乳腺管增生,水钠潴留易肿,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子宫黏膜增殖期转分泌期,宫颈黏液干黏,抑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振幅,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基础体温排卵后升高0.3~0.5℃作排卵日期标志。 23.月经周期:月经期(1~4日),增殖期(早期5~7日,中期8~10日,晚期11~14日,腺上皮:低柱状→弯曲→高柱状),分泌期(早期15~19日,中期20~23日,晚期24~28日,糖原小泡→顶浆分泌→糖原溢出)。 24.宫颈黏液:瞳孔样,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雌),椭圆体(孕)。 25.精子获能部位:子宫腔和输卵管。 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26.着床在受精后第6~7日。受精后8周称胚胎,9周起称胎儿。 27.自觉胎动:初产妇18~20周,经产妇16周末。 28.身长:前5个月=月数平方,后5个月=月数×5。 体重=宫高×腹围+200g 29.甲状腺是胎儿最早发育的内分泌腺。 30.胎盘:羊膜(最内层),叶状绒毛膜,底蜕膜(母体部分)。 3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属蛋白激素,合体滋养细胞合成,8~10周达高峰。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地球科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arth Science 开课学期:1 学时/学分:60/3 (其中实验学时:14)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专业:地质学、地理科学、测绘工程 选用教材:吴泰然何国琦等编著,《普通地质学》,2003.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汪新文等,地球科学概论,1999,地质出版社。 2、陶世龙,万天丰,程捷,地球科学概论,1999,地质出版社。 3、张宝政、陈琦,地质学原理,1983,地质出版社。 4、李亚美等,地质学基础,1994,地质出版社。 5、刘本培、蔡运龙,地球科学导论,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 6、夏邦栋等,普通地质学,1995,地质出版社。 执笔人:叶茂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球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课程的目的是以新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的任务和应发挥的作用为出发点,采用宏观人——地系统论和行星地球观,使学生对地球各层圈的特点;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特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地球表层和人类的影响有所了解。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如下内容:现代宇宙形成的基本论点及事实根据;太阳系和地球起源的假说及证据;地球物质组成和地质记年方法;地球层圈结构和地球物理性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基本特征以及风化、风、河流、地下水、海洋、冰川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组成岩石圈的矿物、岩石特征和岩浆、变质、构造、地震等内动力地质作用;地球动力系统;地球科学在资源利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地球科学概论》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和专业基础教育的双重任务。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对行星地球的组成、构造、形成和演化规律有科学的认识,掌握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地质工作方法,为后续系统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46) 绪论 2 一什么是地球科学 二地球科学的特点和工作方法 三地球科学的分科 四为什么要学习地球科学

妇产科护理学 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早期妊娠:妊娠13周末以前称为早期妊娠。 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位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 3.分娩: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 4.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5.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6.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 7.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然破裂。 8.产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异常,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9.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 10.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感染。 二、简答题 1.预产期的推算方法 末次月经第一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农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2.临产标志 ①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 ②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 ③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3.三个产程划分 ①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临产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②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数分钟即可完成。 ③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至胎盘胎膜娩出,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4.胎盘剥离征象 ①子宫底变硬呈球形,宫底升高达脐上。 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 ③阴道少量流血 ④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5.硫酸镁注意事项 ①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 ③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 ④应随时备好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便出现毒性作用时及时予以解毒。 6.宫缩乏力对母儿影响 ⑴对产妇的影响①体力损耗②产伤③产后出血④产后感染 ⑵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 7.产后出血处理原则

妇科常见考点总结

妇产科常见考点总结 1. 妊高症降压首选:肼屈嗪 2. 前置胎盘最特征的临床表现: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禁止 肛门指检) 3. 胎头迟迟不入盆,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对角径 4. 预防和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是:硫酸镁 5. 胎盘早剥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伴有腹痛的子宫出血 6. 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是:风湿性心脏病 7.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型首选:缩宫素静滴(高张型首 选哌替啶) 8.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选在第一产程中注射:哌替啶 9. 胎盘与宫壁界限不清首先考虑:胎盘植入 10. 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局部特征:宫颈糜烂 11. 宫颈癌最早症状:接触性出血 12. 筛选宫颈癌最有效方法: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13. 子宫肌瘤继发贫血最常见于:粘膜下子宫肌瘤(最易发生 阴道多量出血及肌瘤坏死)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是:腹腔镜检查 15. 最常见的功血:无排卵型功血 16. 固定宫颈位置最重要的韧带是:主韧带 17. HCG于妊娠时间分泌达高峰的时间是:8~10周 18. 习惯性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颈内口松弛 19. 胎盘早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IC 20. 死亡率居妇科癌症首位的是:卵巢肿瘤 21. 蒂扭转最易发生于:浆膜下子宫肌瘤 22. 侵润性葡萄胎转移转移灶最长转移到:肺 23. 确诊前置胎盘首选:B超检查可见胎盘覆盖宫颈内口 24. 羊水进入母体循环最常见的途径为:子宫颈管粘膜的静脉 25. 粘膜下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26. 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累及邻近器官及腹 腔种植 27. 绒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是:肺、阴道、脑、肝 28. 功能性月经失调促进排卵的最好方法是:氯米芬治疗 29. 最简单而可靠的子宫性闭经诊断方法是:雌孕激素序贯试 验 30. 肌瘤变性中,最常见的是玻璃样变 31. 恶性程度最高的子宫内膜癌是:鳞腺癌 32. 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宫颈移行带 33. 早孕反应:妇女停经后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 欲缺乏喜食酸物恶心晨起呕吐等 34.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 阴道排除称恶露(血性、浆液、白色) 35. 子痫前期处理:治疗原则为休息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解痉:硫酸镁镇静:地西泮降压:肼苯哒嗪扩容:血清蛋白、全血利尿:甘露醇)36. 子痫处理原则:控制抽搐纠正缺氧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 制后终止妊娠 37.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者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处理原则:抑宫缩止出血纠贫血防感染) 38.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正常位置的胎盘在 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39. 胎儿窘迫:胎儿在子宫内有缺氧及酸中毒而危及其健康和 生命的病理现象 40. 产褥感染:分娩时或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 部或全身感染 41. 子宫肌瘤分类: 1肌壁间肌瘤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妇产科学考试重点集合

---------------------------------------------------------------最新资料推荐------------------------------------------------------ 妇产科学考试重点集合 【产后出血】: 是指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500 毫升,使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病因: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激发失血性休克、贫血及易于感染。 治疗原则: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预防感染。 胎盘植入: 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者。 胎盘粘连: 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宫壁不能自行剥离。 在妊娠 8~12 周最易出现不全流产【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阔韧带妊娠;【数胎动】:一般孕妇于 16~20周即能自觉有胎动,但很弱。 12 小时内胎动次数10 次或低于自我测胎动规律的 50%。 如自觉胎动过频或胎动过分剧烈,表示胎儿在宫内严重缺氧,有胎死宫内的危险。 1 / 3

【周期性胎心率】是指与子宫收缩有关的胎心率变化。 有加速和减速两种情况,减速又分为 3 种: 早期减速、变异减速和晚期减速。 【早期减速】: 它的发生与子宫收缩几乎同时开始,子宫收缩后即恢复正常。 正常减速幅度<50 次/分。 这是宫缩时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的表现,不受体位或吸氧而改变。 【变异减速】: 宫缩开始后胎心率不一定减慢。 减速与宫缩的关系不恒定,但减速出现后下降幅度大(gt;70 次/分),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恢复也迅速。 这是因为子宫收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所致,嘱孕妇左侧卧位可减轻症状。 【晚期减速】: 指子宫收缩开始后一段时间(一般在高峰后)出现胎心率减慢,但下降缓慢,下降幅度<50 次/分,持续时间长,恢复也缓慢,可能是子宫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的表现。 吸氧可以缓解。 【潜伏期延长】: 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 3cm 称潜伏期。 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 8 小时,最大时限 16 小时,超过 1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