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善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政策建议

完善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政策建议

完善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政策建议
完善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政策建议

完善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政策建议

经过30年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体制,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然而,由于现行的收入分配体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以便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消灭灰色收入

当前,公务员工资制度不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问题已经成为扰乱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因素。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与企业工资水平相比较而言,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偏低,同时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分配倾向,表现为:不同级别和同一级别不同档次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小。另一方面,在公务员工资制度之外存在着大量的灰色收入,它在公务员的实际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灰色收入滋长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败坏了党风和政风,引起社会的不满。因此,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一是要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由目前的处于社会各行业的中等偏下水平提高到中等偏上水平。二是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适当拉开不同职务、不同级别之间的工资差距,增强工资的激励作用。三是规范公务员的工资外收入,

除了必要的奖金津贴以外,其他全部进入工资序列,同时取消实物分配,将实物分配货币化。

2.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消除垄断行业职工不合理的高收入

垄断行业职工之所以能够获得高收入,主要是由于其所在的企业能够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垄断权力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进入障碍是所有垄断权力的根源,它主要可以分为进入的技术障碍和进入的法律障碍。我国现有的垄断是由于政府把提供某一服务和产品的特许权授予某一特定的生产者而形成的。因此,我国垄断权力的根源在于进入的法律障碍而并非是进入的技术障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垄断行业职工不合理的高收入,就要首先消灭垄断产生的根源,取消对行业进入的限制条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首先,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政府仅仅履行出资人的相关职责,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政府要废止对行业进入的相关规定,在垄断行业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其次,我国现有的垄断企业是由不同的国有企业整合而成的,其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阻碍市场竞争。因此,国家要尽快制定并出台《反垄断法》,铲除阻碍市场竞争的因素,消除垄断企业获得的垄断利润的基础,进而降低垄断企业职工的不合理高收入,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3.健全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机制,调整收入分配

由于市场自身存在缺陷,导致市场失灵,所以需要国家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在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中,由于过分相信市场力量,导致政府进行收

入分配宏观调控的相关机制建设滞后。因此,要建立健全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第一,科学合理的制定最低工资制度,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很多企业借机通过压低劳动者的工资获得利润,导致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偏低,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过低的工资水平扭曲了收益在劳动和资本之间正常的分配关系,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因而,需要国家科学合理地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和资本间的分配关系进行调整,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二,建立工资指导线制度。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两者之间的交易成本。通过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客观地发布各类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及市场价位的变化,为企业制定各类人员工资标准提供市场基础。第三,加强对国有垄断企业工资的宏观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打破垄断是消除垄断行业职工不合理高收入的最好办法,但是有些行业暂时还不具有引入市场竞争、打破垄断的可行性。因而,要加强国家对这些企业职工工资的宏观调控,强化对企业工资总量的宏观管理。

二、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

1.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对收入的调节力度

从各单个税种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结构来看,我国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较少(见图21.4)。由于以所得和财产为课税对象税种较少,极大地限制了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因此,要调整我国的税收结构,增加对所得和财产进行课税的税种。(1)要适时开征遗产税。遗产税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补充,征

收起点较高,征收对象主要是高收入者,是抑制“富人”代际转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有利于减小社会成员间贫富差距。为了防止纳税人偷逃税款,必须同时开征赠与税作为补充,防止被继承人将财产以赠与方式逃避缴纳遗产税。(2)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缩小居民差距能够起到显著成效。加拿大1974年纳税人的税前基尼系数为0.38,税后基尼系数降低为0.34;到1993年,纳税人的税前基尼系数为0.37,税后基尼系数降为0.33;英国家庭原始收入基尼系数为0.53,税后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要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其在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模式,对劳动所得、经营所得和财产所得实行综合课税,对资本所得和偶然所得实行分类课税,与综合课税相分离,以便于征管和调节。其次,改革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扣缴方法。改变现行的费用扣除单一标准,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因素扣除法”,并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婚姻状况等家庭情况,对个人所得税采取综合扣除和分项扣除相结合的方式。(3)开征社会保障税。开征社会保障税一方面可以调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可以将社会保障的收支纳入国家预算,有效地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开征社会保障税就从法律上明确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公民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一来必将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2.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再生产、稳定社会生活、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

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但是在城镇和农村仍有许多人由于疾病、年老、残疾等原因,失去收入来源,生活困苦。因此,目前要完善城镇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其次,完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我们建立了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金制度。现行的养老金制度过多地侧重于养老金的储蓄功能,忽视其收入分配的功能。在实际运行中,很多垄断企业借企业年金的名义把垄断利润合法化,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因此,要完善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增强其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再次,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把具有外部性的公共卫生事业与个人医疗分离开来,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推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建立科学合理的费用控制机制,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最后,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基本保障。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有效地减轻农民的医药负担。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居民的赡养负担不断加大,建立农村基本的养老金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019届高考政治热点题型专题04生产与经济制度(题型专练)(含解析)

专题04 生产与经济制度 1.国资委通过对中央企业调整和重组,减少了中央企业的数量,并将其中一些中央企业培育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这样做: ①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②有利于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④有利于国有资产质的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对中央企业调整和重组,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国有资产质的提高,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项观点错误;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 2.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部署加快破解制约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这是基于 ①居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 ②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③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④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3.“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改革,缘由是: ①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符合 ②社会主要矛盾短时期内难以解决 ③国家经济长期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 ④低端产品难以满足人们的高品质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改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②选项与题意无关,并未涉及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期限问题;当前我国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存在着供需失衡的问题,因此,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故③正确;低端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高品质的需求,必须进行供给侧的改革,故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4.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同时这又是一粒“活络丹”,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这有利于: 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②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④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5.《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规定: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这一举措: ①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②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③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④发展农村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土地经营权流转不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②符合题意,三权分置利于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③符合题意,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收入。④不合题意,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故选C。

吉林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

吉林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32号)和《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国办发〔2018〕93号),积极培育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强化政策配套和宣传引导,壮大消费新增长点,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消费潜力,形成合理消费预期,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 (一)推动传统商贸转型。加快推动高品位步行街建设,鼓励支持长春市等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步行街进行改造提升。推动批发市场由实物交易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建设培育特色商贸产业小镇。加快传统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支持发展新零售。探索构建住宿店发展联盟,推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鼓励发展主题酒店和中小型家庭旅馆。(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改造升级传统商圈。推动构建政府+商会+企业共治共

管的商圈管理模式,建设长春市“智慧商圈”示范项目,引入光纤宽带、5G网络、智能交通引导、商圈APP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完善信息推送、移动支付、消费互动等功能,提高智慧商圈新消费集聚能力。优化商贸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数字化便利店等社区商业。(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省通信管理局)(三)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支持专业化、机构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发展,鼓励各类投资者发起设立住房租赁企业。规范租赁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推动全省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监管,治理房地产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督促各地定期发布房屋租金指导价格,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四)提升信息消费质量。提升信息消费供给能力,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吉林一号”大数据综合应用、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挖掘信息消费覆盖潜力,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民生服务”,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提升信息消费服务能力,重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抓好国家级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提升信息消费支撑能力,重点加速完善高速宽带网络、推动云计算应用普及、提升大数据服务能力。(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广播电视局、省通信管理局、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五)壮大绿色消费。推动绿色流通发展,继续贯彻实施“禁塑令”,倡导流通环节减量包装、使用可降解包装。继续推动绿色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2011年吉林省申论热点标准表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背景链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今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把收入分配提到了非常突出位置,既是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也是要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 【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中国要认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就是逐步提高两个“比重”,一个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第二个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两个比重都是更多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不仅要 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总理 [原因]

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仅在居民收入水平上差距明显,而且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是行业收入差距。导致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垄断及不公平竞争的存在。 三是地区收入差距。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而且这一差距还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 [深度分析] 收入分配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但实际上与一定时期的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往往是紧密相联的。 从社会问题看,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科学,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够减少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反之,就会诱发、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从政治问题来看,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不仅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导向、价值目标等,而且也直接检验着其政治结构、政治过程的合理性。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群体性事件增加,甚至会直接威胁到政治稳定。 [措施]

什么是收入分配制度

什么是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体制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社会或地区在一定时间段内劳动者创造出的社会总价值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在各个参与价值创造的主体间进行分配。 一般有几点具体表述: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过程包含不同的环节和阶段,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应地,收入分配格局也可以划分为初次分配格局和再分配格局。个税不再以个人收入为准,而是以家庭收入征收。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具体举措是在初次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最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对国有垄断企业改革,完善价格听证制度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财税体制改革,调节过高收入者收入,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发放财政补贴,加强对基础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私人慈善事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次分配”体系建立等等 为什么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因为:城乡差距问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呈扩大趋势 到了2010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二,教育差距同样触目惊心 一、教育经费 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少,始终徘徊在国民生产总值的4%之下,远远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2006 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二、收入群体享受教育资源不均 在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占绝大多数。农民子女的比例随着院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 三、教师素质 在全国范围,东西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平均相差三十个百分点左右,2006 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农村占47.49%,比城市低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是24.34%,比城市低约38 个百分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 四、教师年龄结构 在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2006 年全国共有49.9 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解读(上)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解读(上) 李克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李克实。今天和大家就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我们作一个交流。 今年三月份中央出台了这个《意见》对于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可以说意义非常重大。我们下面就按照章节,把主要的部分逐一做一个讨论,主要部分我们分八个方面来跟大家进行探讨、学习。首先说一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情况,这为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意见做一点铺垫。第二个,关于如何去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这有四个方面。体制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体制改革直接影响到我们人才工作的有效性,这是这个文件当中非常核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六个方面的机制,分为四个问题。 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人才管理的六个机制 第一个,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我们过去支持人才,很多事就是就事论事,缺乏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怎么理解这个呢?在人才成长过程当中,它是有一定规律的,如何按照这种规律去办事,才能够使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第二个,要创新人才的评价机制。人才实际上就是成长、评价,这个都是直接相关的。一个好的评价机制就会大大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如果说这个评价机制有问题的话,比如说追逐物质、金钱、名誉,可能我们在主导方面出现偏差,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要健全人才顺畅流动的机制。我们现在可以说,人才不是一点不能流动,问题是不顺畅或者是不自然,它不是说完全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流动的,处处都有很多的关卡。 第四个,就是强化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如何去引导鼓励人才的创新创业?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这个《意见》里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 第五个,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引才、用才机制。如何把一些国际上优秀的、专家型的人才吸引到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来,像白求恩那样的人,依据我们现行的政策,可能是进不来或者是不利于引进来,甚至是进不来,怎么能够有效的吸引他们进来?包括我们国内出去的,通过学习获取成果的这些人才怎么回国为我们国家服务? 最后一个就是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的问题做一个探讨。首先,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概述,有这么几个概念跟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讲到人才,人才是什么?我们关于人才的定义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句话的讨论引发了几个点,可以说叫理论假设,为什么说是假设?我们按照这么一个推理去建立一个模型是不是能够得到必然的结果?这只是一种探索,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是完全合适的,但是,可以说在我们认知上是有很大影响的。(二)有关人才的理论假设 第一个就是人才教育论。认为人才是教育产生的,教育产生人才,人才推动科技,科技产生效率,效率产生财富,是这么一个逻辑关系。但是这个逻辑关系是不是完全符合我们实

2019年好教育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政治(二)(附答案)

2019年好教育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政治(二)(附 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进入2018年12月,羊肉价格再创新高,全国多地上涨幅度超过30%,让不少人望“羊”却步。羊肉价格持续上涨,与草原地区实行禁牧休牧等政策有关,也有饲料、运输等成本上升的原因,更是今年夏季气候干旱,8月以来多地蔓延绪瘟疫情助推的结果。如果用L表示成本曲线,S(S1)、D(D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羊肉价格上涨原因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2018年12月19日,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称,由于没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公司一整年都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如今,资本热情冷却,公司在资金紧张、无法造血的情况下,不得不另谋出路。这说明( ) ①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共享为目的灵活经营 ②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了ofo小黄车的失利 ③未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是ofo小黄车深陷危机的重要原因 ④资金的优化利用关系着企业的运营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下列对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举措分析正确的是( ) ①强化金融监管——减少国债发行——消除金融风险 ②开展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致富 ③发展消费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④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700余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包括对杂粕和部分药品生产原料等进口商品实施零关税,恢复执行最惠国税率;对化肥、磷灰石、铁矿砂、矿渣、煤焦油、木浆等94项商品不再征收出口关税。实施这些政策的意义在于( ) ①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助力供给侧改革 ②统筹国内相关产业均衡发展、提质增效 ③实现内外联动开放发展,有效避免贸易摩擦 ④促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保定市某高中1626班学生召开班会希望通过网络等方式对两会表达自己的心声:“高中课程设置增加课外活动时间”“改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加大对违纪学生处理力度”“城市修路加强规划不能一哄上”……这些建议的提出表明广大学生( ) ①具有公民意强识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履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义务 ②关心国家和社会,积极向两会表达自己的诉求 ③具有参政议政意识,自觉地参与政治生活实践

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和措施

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和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明显扩大,也由于这原因,社会出现了各种的社会问题。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生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任务。在此我们探讨一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现实意义及具体的改革实施措施。 自从党的十六大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公正收入分配制度的新措施。上述措施的实施对于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尽管如此,我国收入分配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收入差距大,分配关系紊乱,制约机制缺失等。 首先,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走低,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不足。一般来说,初次分配造成收入不平等,再分配缓和并缩小不平等。但我国当前的再分配却加剧了不平等,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不平等问题尤为突出。 这其中包过1.尽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过大。2.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过大,而城镇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3.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其次,收入分配关系紊乱,直接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自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在我国建立起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随之也在我国建立起来,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渐在我国建立起来,但是收入分配制度在现实中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造成收入分配关系紊乱,直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其表现在1.政府过多涉入收入初次分配。2.相关劳动法令得不到有效执行,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最后。制约机制缺失,缺乏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它们收入分配功能的发挥。1.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调节不

浅析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浅析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过210多种,中国出口产品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达到12%。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5%。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但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

2020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综合提升 长效热点探究: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基础作用

单元综合提升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基础作用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优化生产和消费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构建符合我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素材1假日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各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按照文旅融合、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的要求,丰富假日产品供给,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生态观光、乡村休闲和民俗文化,推介都市休闲、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全国各地积极落实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的要求,共有981个国有景区免费开放或降价;各景区积极采取分流限量等措施,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 假日期间,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综合监管机制作用,实现了假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目标,12301全国旅游咨询投诉平台共收到投诉736件,同比下降9.25%。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前假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未来收入预期总体乐观,使假日旅游消费日益旺盛。 (2)生产决定消费。在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下,各地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产品,并加强旅游引导和服务,提高了旅游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激发了消费动力。

2016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2016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若干意见》共分七个部分: 一、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二、准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三、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四、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五、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六、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七、加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 完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倡导勤劳致富、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 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

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 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 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2016〕22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8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6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9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88号)的规定,对这次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套改年限的计算 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套改工资的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简称学习年限,下同)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试用期外不计考核等次或不称职的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在大专及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分配制度改革,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工作年限与学习年限不得重复计算。在这次工改期间,任何地区、部门、单位一律不得更改参加套改人员的工作年限。 (一)工作年限。从本人参加工作当年起计算(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例如,1996年参加工作的人员,如实际工作时间没有间断,截至2016年的工作年限为11年。 1.折算的工龄不计算为套改工资的工作年限。 2.如工作年限有间断,按规定合并计算的,其当年只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例如,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内容提要】个人收入分配机制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两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均衡。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结果要体现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由不同的所有者投入,因此必须按生产要素进行收入分配,而按劳分配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标,需要建立对按要素分配结果进行调整的收入再分配机制。 【关键字】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人收入分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收入的来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单一的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分配体制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格局。相应地,国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指导方针也由“坚持按劳分配”调整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为补充”。 一、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决定 在分析具体的收入分配机制之前,基于收入分配的经济意义,让我们先构建一个关于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决定理论。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把所谓分配看作事物的本质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在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分配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独立存在的部分,分配本身也不是决定性因素,相反“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末自然而然就要产生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的分配”。 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都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基本经济问题:一是生产要素

如何投入的问题,二是作为生产结果的产出如何分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决定生产要素由谁投入,以何种方式投入;而第二个问题是决定谁来分享生产的结果,如何分享。上述两方面在社会资源存在“稀缺性”的情况下,是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具体表现为:资源配置中生产要素的取得是有成本的,要素投入者对产出必须享有相应的要求权,只有要素投入者的这一产权得到保证,他(她)才会在经济上得到补偿,才会有对生产进行持续的和扩大的投入的激励,这是构成一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具有效率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产出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必须体现要素投入者的利益,否则必然因为要素所有者缺乏必要的激励而导致要素投入不足,社会经济就达不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从社会的整体来考察,产出的分配结果还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公平的标准,从而弥补个人由于要素投入能力存在差异所有可能导致的产出分配结果的不均衡。对同一个人而言,在从出生到死亡的不同阶段上他(她)的投入能力是不同的,社会分配机制必须保证人们在不具备投入能力的幼年和老年能够分得足够的产出,以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在具有投入能力的生命阶段,不同的个人之间由于先天的和自然的原因其投入能力也存在差异,社会分配机制必须保证弱势个体获得能够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产出。如果产出分配结果不能体现最低程度的社会公平,将会破坏社会保持稳定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进而影响要素投入的总水平和投入一产出的效率,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同样难以为继。 上述分析表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分配方式首先必须与要素的投入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相一致,实行谁投入谁受益,否则就会丧失经济效率;其次,任何社会的最终分配结果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不依赖于要素产权初始分布状态的公平。

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 意见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提出如下意见。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

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坚持遵循规律。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

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改革措施

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改革措施 一、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自从党的十六大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公正收入分配制度的新措施。上述措施的实施对于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尽管如此,我国收入分配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收入差距大,分配关系紊乱,制约机制缺失等。 首先,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自从1992年开始,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0.4,并且近年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呈现出上涨趋势。早在2004年,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0.44,这一数字已超过了国际上公认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①由此可知,2004年全国收入差距已经处于一个非常不平等的状况。自从2004年之后,全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我国的收入差距重点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 1.尽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过大。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1997年的246.89%逐步上升到2007年的33 2.96%。从2008年开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2007年的332.96%下降到2008年的331.49%,下降了1.47个百分点。尽管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所下降,然而2008年城乡收入比仍然高达331.49%。②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距,那么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目前的状况还要严重。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一方面会进一步加剧本意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之间的割裂,不利于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阻碍了农业发展,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关于深化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最新版】

关于深化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省属科研院所(以下简称省属院所)治理体系,激发省属院所创新发展活力,现就推进省属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省属院所主管部门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组织省属院所完善章程,科学确定不同类型单位的职能定位和权利责任边界,建立政事权限清单,强化省属院所法人自主权。合理界定主管部门举办监督职责和省属院所自主运行管理权,省属院所要按照章程规定的职能和业务范围开展科研活动,主管部门对章程赋予省属院所管理权限的事务不得干预。允许副厅级及以上省属院所在现有内设机构数量内,研究制定内设机构设置调整方案,向省委编办报备;处级及以下省属院所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内设机构,结果报主管部门。探索实行省属院所负责人公开遴选制度,可面向全球遴选院(所)长。(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科技厅分工负责) 二、推动省属院所分类改革。支持基础研究领域符合条件的省属院所与具有学科相似性、资源互补性、创新链相关性的高水平大学整合,促进创新能力“双提升”。有序推进

省属院所整合,对规模较小的省属院所进行合并或并入大院大所,实行“总院+独立院所”的运行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技术开发类省属院所组建科技型产业集团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对事业单位性质的省属院所,编制(人员控制总量)内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编制(人员控制总量)外人员以及实行集团化运作的省属院所,按规定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省科技厅牵头,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工负责) 三、鼓励省属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鼓励省属院所通过牵头或参与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加盟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等方式,带动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整体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支持省属院所组建新型科研单位或创新组织单元,鼓励其加盟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一所(院)两制”运行管理模式。支持省属院所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世界500 强企业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领域共建高水平研究院,符合条件的直接备案为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到2022 年底前,一半左右省属院所建有新型研发机构或整体转型为新型研发机构。(省科技厅牵头,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分工负责)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号)三个文件的规定,列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的是,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不包括:2006年6月30日前已达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经组织批准留任的除外)的人员;因受刑事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人员;单位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的人员。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一、岗位工资的套改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一)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套改: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4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7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2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3 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二)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管理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厅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3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厅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4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5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6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7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8级职员的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9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三)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2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3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4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5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练习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 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除了靠市场配置资源外,再就是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从分配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坚持( ) ①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 ②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注重效率优先 ④政府调节分配,实现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彭某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如今他有两个新身份——“新股东”和“职业农民”。他把家里的5亩多地“入股”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甜橙,彭某除每年固定的700元保底土地入股红利外,甜橙亩产超3000斤时,超过部分还将按8%的比例参与分红。同时作为“职业农民”在公司种植甜橙,每月还能从该公司获得1600元的工资收入。彭某的收入中( ) A.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土地入股红利和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土地入股红利和分红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C.工资和土地入股红利属于按劳分配,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土地入股红利和分红都属于按劳分配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 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4、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相关问题研讨 龙岗中心小学李红梅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建立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需要,按党中央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的制度改革。我国对于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问题开始不断的重视,目的是为了通过提升收入分配制度以此来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加快我国的发展。同时,通过有效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不断的发挥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作用,提高工作的效率。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速度较为缓慢,很多地方改革不彻底,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革。 一、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工资,固定结构,固定分配 对于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我国已经提出很久,但是其改革进度比较慢,现在很多事业单位仍然是实施固定工资,只是根据工龄加以区分,没有有效的体现多劳多得的方针,其工资结构相对不够合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制定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办法,以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的实施办法为例: 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其中执行一级岗位工资人员,需要经人事部批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的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执行:聘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的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中级专业技术的职务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助理级专业技术的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员级专业技术的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专业技术人员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该办法的实施虽然进一步地解决收入结构不合理问题,但问题依旧比较突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方案。 (二)绩效考核由单位部门自己制定,把市场放一边 绩效考核问题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中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好的,就是通过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进行考核,以此来进行收入的分配。然而,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考核中无法让员工做到信服,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形成明确的考核制度,没有更加有说服力的制度。这需要各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各单位的时间情况进行制定。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 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