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讲解

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讲解

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讲解
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讲解

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拉开序幕。但那时还停留在“闭门造车”的落后状态。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引用外资和技术、加快发展的大门。从1986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为汽车工业的发展铺路搭桥,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为汽车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八五、九五期间的迅猛发展,十五期间历史性的飞跃,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如今经过了“十一五”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延续了其辉煌的发展。

1.汽车工业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

我国汽车销量突破2000万辆,早已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在“汽车大国”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企业的赚钱能力也水涨船高。整车行业在国外是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一般而言,3%的利润率已相当不错。以2009年为例,全球各大车企能达到3%利润率的实属凤毛麟角,大众汽车的利润率更是不到 1%。可是,几大国产车企去年的利润率多保持在10%左右。去年,有分析机构预测,我国某国产车企将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车企,超过以高利润率著称的法拉利。

2.整体产品结构基本形成

在国家各种鼓励政策的调控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经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奢侈品,正在逐步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乘用车中轿车的增长速度保持稳定,维持在总产销比例的70%左右;SUV、MPV 产销量虽然较小,但近几年也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从原来的13%逐步上涨到15%;交叉性乘用车比例占到15%。商用车方面,客车出现较大增长,占据12%的比例,载货车则稍微下降,占10%。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工业整体产品结构已基本形成。

3.自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在增加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全面开放,全球各大汽车集团都已悉数进驻国内市场。同时民营资本能够合法进入汽车领域,不断升级的竞争推动了国内汽车企业的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国内汽车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量增多,这正是反映研发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步入正轨,许多企业已经推出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

2011年11月,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诞生,并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企业发展不断加快,近几年企业为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有目共睹,成果显著。奇瑞、长安、吉利、华晨、比亚迪、力帆等国内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4.汽车零部件体系初步建成

零部件产业发展速度较快,门类齐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2005年至2010年汽车产量平均增长率为26%,零部件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33%。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在全球排名第十位,到2011年产值和出口值均一跃成为第四位。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已初步建成。

二、我国汽车行业市场发展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1.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汽车企业的专利申请一定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但仍无法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相比,综合竞争能力较弱。国外汽车企业所获得的专利一般为发明专利,而国内汽车企业发明专利仅占专利总量的2%左右,大多为实用新型专利,且涉及核心技术的科技进步极少。众所周知,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依赖于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方面的落后无疑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同时,自主知识产权意识的长期匮乏,使得国内汽车企业将产品投放国际商场时,屡次遭到国外知名汽车企业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的起诉,自主品牌受到挤压。

2.产品的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高

汽车的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以提高汽车节能减排的能力,改善环境状况。包括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等政策,“燃

油税”、“以旧换新”等措施。我国节能减排情况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然而,如今石油资源越发紧张、油价不断上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我国汽车企业产品的节能减排技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紧迫性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怎样设计生产新能源汽车,怎样才能使消费者接受新能源汽车,如果建设新能源产品的基础设施等等,都成为摆在本土汽车企业面前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3.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

201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553.22亿美元)增速减缓,仅比去年增长5.99%,远低于汽车整车出口25.18%的增幅,零部件出口增长疲态尽显。零部件行业缺乏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按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组成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等原因,导致该行业的整零关系缺乏协调一致性。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都是国外企业占据高端产品市场,通过技术及成本优势逐步边缘化本土零部件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约有17家跨国零部件企业以各种形式吞噬中国零部件市场,包括建立厂房、研发中心等。同时许多本土零部件企业目光不够长远,仅看重设备引进和更新,不掌握核心技术,使产品达不到高质量的要求,只能靠搞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缺乏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

与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情况相悖,我国汽车行业相关法律的发展进程却一直停滞不前。至今我国尚未颁布车辆管理的相关法律甚至管理条例,我国汽车行业法制化管理严重滞后。另外,对比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发现,中国的汽车产业总是在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或者总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追赶,却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总体战略规划,直接在快速发展中造成诸多问题。中国的汽车产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规划未来的发展,否则很有可能进入无序或失控的状态,无法与外国汽车企业进行竞争。

5.停车难和交通堵塞

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情况欠佳,在交通高峰期,车速较慢,与汽车本来具有的方便快捷大相径庭,如何使汽车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是行业与政府面临的又一大课题。伴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壮大,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汽车带给社会及人民生活的变化是极其深刻的。这场变革中政府为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汽车工业持续增长制定相应的政策市必要的。

三、汽车行业的相关标准与专利

(一)汽车行业的部分标准目录

(二)汽车行业的相关专利

1.名为一种换挡器总成检具的发明专利

该发明是由发明人王凯峰、王志强、张纬苏、李喜鹏、张荣瑾和张翔共同发明的一种关于汽车换挡器总成检具,其专利号为CN201410137057,于2014年4月4日提出申请,并于2014年6月18日获得授权公告。

该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检测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换挡器总成检具,包括:设有换挡器总成固定装置的换挡器总成支座、具有刻度尺安装槽的刻度尺安装支座、安装在所述刻度尺安装槽内的刻度尺以及软轴,所述软轴的一端连有刻度指针,所述刻度指针贴近所述刻度尺的刻度值,所述软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可与选挡摇臂或换挡摇臂连接的软轴接头。换挡器总成固定在所述换挡器总成支座上,所述软轴接头与所述换挡器总成的换挡摇臂或选挡摇臂连接,操作换挡器总成的换挡拨叉,通过观测不同状态下所述刻度指针的示数,即可对换挡器总成的装配尺寸、换挡行程、选挡行程等参数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保证换挡器总成的质量。

2.名为一种灯泡压入检测装置的实用新型

该实用新型是由发明人车寿杰、邢波、唐晓波、张玉庆、于文泉、王晓东、刘伟、王志凯、张臣、田杰和宋贺章共同发明的一种关于灯泡压入检测装置的实用新型,其专利号为CN201420056278,于2014年1月29日提出申请,并于2014年6月25日获得授权公告。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泡压入检测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安装板及电源控制箱,所述安装板上由上自下依次设有灯泡压入气缸,灯组固定台及打印标记气缸,还设有控制所述灯泡压入气缸及打印标记气缸的电磁阀,所述灯泡压入气缸及打印标记气缸通过所述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电源控制箱电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箱内设有控制所述灯泡压入气缸及打印标记气缸顺序动作的PLC。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时对灯泡安装情况进行检测,对不良品及时剔除返工,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3.名为发电机前盖(汽车零部件)的外观设计

该外观设计是由发明人肖小标和游漩共同发明的一种关于发电机前盖(汽车零部件)的外观设计,其专利号为CN201330626156,于2013年12月26日提出

申请,并于2014年4月23日获得授权公告。

主视图

后视图

右视图

仰视图

立体图

四、重点企业对汽车市场发展问题的解决策略

1.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

支持现有汽车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联合、兼并和重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产品开发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此国家和地方应予以政策支持。

鼓励现有汽车企业生产专用汽车或转产零部件,支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向系统开发、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积极融入国际汽车生产配套体系,支持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生产,实现规模经营,禁止利用散件进行简单组装。

2.创新管理,提升竞争力

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企业要更新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管理

制度,逐步形成开放、采购、配销、广告、财务、研发和管理的规模经济。

依托人力资本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广泛吸引人才,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技术人员,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人员激励机制,是汽车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关键因素。

3.更新营销理念,整合营销模式

大力发展国内二手车市场和汽车租赁市场。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的增长和新车型的加速涌现,汽车在使用期内的周转次数增加,二手车的交易需求将越来越旺盛。目前二手车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扩大二手车市场是当务之急。不仅能活跃整个汽车市场,而且可以作为主车市场的有效补充。

发展汽车营销后市场,为汽车销售提供支持与补充。考察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可以发现,围绕着汽车消费,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业已十分发达,汽车维修、检测、装修的常规服务已经走向规模化、网络化、专业化。与其相关的衍生业务如信贷、保险、租赁、旧车评估与转让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蓬勃发展。相形之下,中国汽车售后服务业与之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汽车营销与服务企业的业务拓展有着广阔的空间。

发展汽车电子商务,进行网络直销。随着互联网服务的日益完善,网上购车已日渐成为可能。通过电子商务,汽车销售渠道被大大缩短,成本得以降低,与客户的交流反馈更加直接有效,效率大大提高。此外,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和地域的界限,直接同世界各地客户接触,提供服务,减少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总之,我国的汽车营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研发能力也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及时进行产业调整和变革,抓住当前有利因素,尽早尽快地解决当前问题,以促进我国汽车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4.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形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中国是一个资源(环境可视为支持发展的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利用效率又相对低下的国家。这是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国家竞争劣势。政府没有理由限制别人享有自由交通的权利, 所以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节能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同时石油紧张以及汽车使用石油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并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要发展汽车产业,必须

降低汽车消耗的石油,发展环保节能型汽车也有利于汽车的出口,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

2001年,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项目被列入国家的“十五”期间“863”的重大科技课题,并且规划出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为目标的战略。而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的完整的汽车产品先后诞生;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客车则实现了规模性的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而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改造现有的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而随着能源价格的持续增长和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使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

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技术壁垒

目前自主知识产权较少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应合理应用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性权利相结合,构成多个保护级。通过设计新的改款外表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延长产品的市场生命期,或者通过为产品重新设计包装或装饰物来实现同样的目的。还可以与商标权结合,以强化品牌,将图案商标或具有装饰性的文字商标作为产品包装物或装饰物申请外观专利保护,对于以上积极的企业自我保护法,很多跨国公司已经修炼多年了。

6.我国汽车市场上不同企业进行产业互补

广汽集团与长丰汽车联姻,实现了车型、产能的互补和地域互补。通过重组,长丰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后续产品,广汽获得了生产基地和SUV 平台,补齐产品短板,这不仅是双赢,对地方经济也有很大好处。

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的合并也是双方产品互补的推动。一方面,长安汽车母公司以微型客车为主,主要面向中小城市、农村,下属两个合资公司—长安福特以中高档轿车为主、长安铃木以经济型轿车为主,但商用车是其薄弱环节。长安汽车要想进入全国汽车龙头企业行列,就应发展商用车。通过与江铃的强强联合,顺利进入了商用车领域。另一方面,江铃汽车作为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商用车制造公司,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进入大汽车

集团有利于今后的发展。江铃本身没有轿车项目,限制了产品推广和产品结构的扩展,与长安合资可以借助

其轿车目录资源,丰富产品结构,进入轿车生产,使江铃集团汽车业务更全面。长安对江铃的并购,使得长安汽车如愿进入商用车领域,增强其产品线,也降低了研发商用车所耗费的巨大成本。虽然长安汽车对江铃控股,但由于江铃汽车仍有其一定的独立性,这样长安汽车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理江铃,又享有其产品和技术,还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其核心竞争力——长安福特。

上汽并购南汽,也实现了资源互补。在中国汽车界,上汽和南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上汽是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南汽是中国知名的汽车集团,双方资产规模大、产品系列丰富,旗下各类整车、零部件及服务贸易企业众多。通过并购南汽,可使双方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整合,上汽可以迅速弥补在轻客市场的短板,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品牌影响力。并且,上汽在商用车方面可以形成全系列完整的产品线。上汽集团将由轿车等乘用车为主转变为轿车、轻客、轻卡、重卡、微客等细分车型在内的全业务汽车集团,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市场力,大大巩固其在我国三大集团中的领头地位。南汽可以获得上汽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支持,从而可以提高其赢利能力。并购将有利于实现双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协同效应。

7.加强合作,学习经验和技术,增加企业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民族口碑,建立并维护好自己的品牌

我国虽然是汽车产品贸易的大国,近10年来我国在提高汽车产品贸易竞争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部分汽车产品上一直保持着较强的贸易竞争力,座椅、仪表板、轮毂,电子零件、橡胶、玻璃制零件、钢铁制零件的产品从没有竞争优势发展到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发动机及其零件、车身、制动零件、离合器、保险杠、整车产品上虽然竞争力。加入WTO 以后我国汽车产业融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加快,跨国汽车公司巨头在我国实行更加积极的扩张战略,我国汽车产品也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汽车企业在双向交流中学到了产品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这些产品技术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要素密集性质上更多显示为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使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在一些基础材料生产上为制造大国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汽车产品分工上的比较优势。

但我国和世界汽车贸易强国相比在汽车综合技术实力上差距较大。整车和发动机(及其零件)在全部汽车产品中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尤其是发动机有“汽车心脏”的比喻,要素密集性质上显示为技术密集型,我国汽车企业尚没有掌握产品设计开发的核心技术,和跨国汽车巨头的合资企业产品都是在国外完成开发后转移到我国来生产,而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整车和发动机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研发实力比较薄弱,比较劣势明显。我们要通过合资建厂、全球采购、购买专利等多种形式习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增加企业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对外合作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发展自己的品牌,避免成为别人的生产车间;另一方面,要维护好自己的品牌,改善民族品牌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然而随着合资品牌下探低端市场,比亚迪等自主品牌“黑马”的崛起,奇瑞、吉利的低价策略之路已经越走越窄,如何突破低价路线,生产和销售高质量、高价格、高利润率的汽车,成为吉利、奇瑞们的重中之重。

五、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一)我国汽车发展的现实环境

1.经济环境

目前,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由于中国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日益完备的软硬环境,日渐扩展的巨大市场,较优厚的外商投资政策等,使包括汽车工业零部件和整车装配在内的世界制造业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或建立机构。这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条件,也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完整的,以高度专业化分工和大规模生产为特色的汽车工业产业集群,有利于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本土生产和本土市场的优势,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和整车制造业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具备了较强的工业配套能力,除少数高新技术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外,当前制造业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元器件和零部件大都可以在国内解决,其成本要低于同类进口产品。汽车行业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手段已经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只是产品开发能力尚欠缺。

2.人口环境

中国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使中国成为当代最有吸引力和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巨大的国内市场给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较好的机会。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陈虹预测说,按照国际通用的车价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较系数计算,未来10年中国有购车能力的人口可达5亿,约1.5 亿个家庭。未来2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同时我国家庭户规模趋小,这样一个结果就是车型较小的微型或小型轿车就可以满足许多家庭的出行需要;另一个结果是夫妻双方抚育子女的负担变轻,手头更宽裕,有更好的经济条件购买汽车3.自然环境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产业、公众和国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将加重环境负担,可能给自然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各大城市的交通改善速度跟不上汽车增加的速度,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较发达城市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阻塞。

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和随之而来的消费需求带来了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的较大净增长。工业化中后期,以汽车消费为代表的重工业阶段对原料的强劲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有色和非有色金属、电力、石油、煤炭等产品的大量需求及其价格的上升。石油、煤炭等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石油的短缺,已经构成未来经济增长最为严重的瓶颈。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4.社会和文化环境

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但也是一个民族性较强的民族,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吸收和学习他国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但是,在中国产业发展进程中,民族性还是体现得较为明显。表现为民族产业的自强不息、逐渐强大以及国民在相似条件甚至在稍差些的情况下往往选择国产品牌产品。在汽车行业,民族精神也已经并将有更为显著的表现。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为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为了产业安全甚至是国家经济安全,更要倡导和支持汽车民族品牌,激励民族汽车企业自强、自立,由弱变强,逐渐壮大。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也要在积极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同时,立足本国文化和,民族特色,在产品设计、销售、服务等方面更多、更好地考虑到我国消费者的观念和喜好。

(二)解决汽车行业问题关键在于法规和标准

1.汽车三包问题的出现源于没有相关法规和标准,解决源于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一直以来倍受关注的汽车三包问题,之所以会出现此前消费者遇到汽车质量问题时存在的鉴定难、投诉难、索赔难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对其进行清晰的界定,因此,对于汽车厂商而言,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出发,当然会去钻法律法规的空子,以使自身的损失降到最低。应该来讲,从企业一切以追求利润为出发点的角度看,我们除了谴责这类厂商的道德责任的缺失外,也对其的行为无可厚非,毕竟其行为没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进行约束。而随着2013年10月1日起三包法的全面实施,上述问题也随着法规和标准的建立而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在未来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之下,上述问题就解得到最终解决。

2.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源于标准的缺失,解决必然来自强制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如目前业界和消费者所关注的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虽然消费者对于当前所购新车车内空气污染的感受明显,但2012年底,由京、津、沪和穗等22地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依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展的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活动结果显示,25个汽车品牌的43个在用车型车内空气质量状况达标率居然高达93.02%,只有3辆样车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标。由此可见,这个《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制定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显然过低,而汽车厂商依据这个标准,本着尽量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而生产出来的汽车,虽然仍然会有让消费者感受明显的车内空气污染等问题,但也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除了能谴责这类厂商的社会责任缺失外,我们并不能对其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措施,因为其完全遵守了中国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因此,要真正逐步解决车内空气质量污染问题,必须要提升《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采取强有力措施,迫使汽车厂商生产出条例新的强制标准的汽车产品。

3.国内在售汽车产品安全配置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问题源于国内标准相较于国外低,解决则领先强制安全标准要求的提升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在售汽车产品的安全配置要明显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无

论是在电子安全配置还是在诸如铁皮薄、防撞杆是泡沫等方面,也无论是在主动安全配置还是在被动安全配置等方面,国内消费者享受到的汽车安全都要明显与国外消费者存在差距。而出现这类问题的关键也同样是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不完善、标准过低,执行力与惩罚力度不等。如以国内外知名的5家NCAP测试机构的新车碰撞安全测试项目来看,按照测试的严格程度,中国不久前才提升相关标准的C-NCAP仍然位列日本(J-NCAP)、欧洲(Euro-NCAP)、美国(IIHS和NHTSA)之后,排名垫底。由此可见,汽车厂商并不是不能达到足够的汽车安全标准,只是无奈于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要求的相对较低,汽车厂商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没必要配置过多的汽车安全配置,仅需满足或达到我国的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

4.当前业界所关注的合资“股比”是否放开的问题,其实其根源也在于相关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没有战略考量和规划所致

以“市场换技术”的中国汽车业的合资初衷并没有错,有效的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民族汽车工业的进步,但发展到目前合资“股比”放开可能会终结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问题,则就源自于我国对于包括整车和零部件在内的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缺乏统一的长期的有效的战略考量和规划,对于合资的发展与管控,对于民族汽车工业的引导和鼓励,对于合资品牌可能对民族汽车工业造成的正、负面影响没用进行统一且充分的研究,没有进行有效的前期的战略部署。而实际上,如果算上合资品牌在零部件领域所占的股比,所谓的合资车企“50:50”的合资模式也早已经被打破,民族汽车工业早已经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三)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或推动汽车行业兼并重组

继下发《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后,近日工信部公示了首批劝退名单,此举意在进一步推动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汽车厂商。这将改变我国汽车行业当前散、乱、弱的现象,同时也能借机规范行业的生产与销售,解决行业乱象。

根据工信部《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的公告,首批共有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抚顺金信客车有限公司、石家庄中博汽车、沈阳华龙客车、哈尔滨客车厂、扬州新亚车辆有限公司等48家车企(特别公示期从2013年1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止)。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企业都属于汽车行业的边缘企

业,“劝退”将推动汽车行业兼并重组。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工信部认为,在这1300多家企业中,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零产量,生存十分困难,更谈不上盈利,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主要阻力之一,而劝退名单上的这些企业大多就是属于这类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企业,因此对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四)汽车发展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运用

汽车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正在逐渐由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转换,目前全球汽车电子产业面临着高速增长的机遇。在国外,电子系统已占到一辆普通轿车总成本的30%,在高级轿车上比例更高;在国内,中高级轿车电子装置的配置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1.汽车电子化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汽车技术性能的提高,经济性和舒适性的改善,乃至对减少汽车废气污染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据统计,目前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达23%以上。在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48个,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离开了电子技术,汽车就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也无法适应顾客对汽车使用的方便性、舒适性、高效性及经济性的要求。

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也是以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为动力而实现的。汽车电子技术进入了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是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最有价值、最有贡献的阶段,也将是优化人-汽车-环境的整体关系最为重要的阶段。超微型磁体、超高效电机及集成电路的微型化,为集中控制汽车提供了基础(例如制动、转向和悬架的集中控制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集中控制)。同时,智能化集成传感器和智能执行机构将付诸实用,数字式信号处理方式将应用于声音识别、安全碰撞、适时诊断和导航系统等。纵观近几十年来汽车技术方面的重大

成就,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应用电子技术的结果。采用电子技术是解决汽车所面临的诸多技术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一个国家电子产业的水平及其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如何,就决定了它在未来的世界汽车行业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动权。

2.信息化使现代汽车为一个移动的信息中心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依赖也越来越大。现代汽车已成为一个移动的信息中心,在汽车里也像在办公室或家中一样,能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数字广播、电视传输等与外界保持联系,对提高人们的效率、生产率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无论是对外联系或对内(车辆内部各系统、部件之间)的联系均离不开电子技术。

实际上,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汽车业界蓝牙技术的推动力,近几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Dsrc(窄带通信)的5.850~5.925GHz频带的分配推动了Wi-Fi的发展。不过,要想在汽车的生产工序中使用802.11 硬件可能还需要时间,但支持蓝牙的设备则有可能很快配备在美国、日本、欧洲的若干车型中。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国际汽车业的举动表明,世界汽车市场已经转变策略,将提供信息服务列为汽车技术开发的重要指导方针,并视为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

3.网络化使汽车成为办公、通讯、娱乐的场所

将传统的汽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结合的产品就是网络汽车,其显著的特征是将汽车和网络高度整合。网络在汽车上的高度应用,不仅可以大大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而且还可以使驾驶员与外界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网络汽车是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且能成为办公、通讯、娱乐的场所。它综合现有的硬件与软件技术,包括卫星全球定位(GPS)、无线通信、网络访问、语音识别、平面显示、夜视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主要的新功能有远程诊断与车辆控制功能、移动办公功能、汽车网址功能、道路导航功能等。以这些功能可知,网络汽车的系统构成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辆本身的内部网络系统,它由车载网络计算机控制,通过数据总线连接无数个子网,控制发动机及其他总成、平面显示与仪表盘显示器、中控门锁、无线电话等,各个子网都具有不同的时钟速度和各自的功能。另一部分是车辆外部的联系网络系统,包括GPS监测中心、互联网及区域网服务商、车辆服务中心、单位或家庭电脑等。

4.智能化使人、车、路密切配合,达到和谐统一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汽车无需人驾驶就能自动行驶的日子已经到来。这种汽车就是智能汽车,其关键技术是计算机代替了人的一切操作,因为它附带有道路识别系统、信号接收系统、自动制动系统和自动变速系统等。所有的系统由多个计算机控制并相互联机协凋。当人们给予起动信号后,汽车将被起动并向目的地行驶。

(五)公路修建和交通的高效管理,新型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

在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交通堵寞时,交通堵塞时开车甚至不如车步行和骑自行车快,而且停车难一直困扰着有车一族,要想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进一步加大汽车市场的容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1.大力修建新的公路,拓宽现有公路,增加单位汽车可占用的道路面积

2.加强道路的管理,增加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

3.建设新型停车场,增加单位面积可停放汽车的数量

六、结束语

现阶段与汽车产销量快速提升不同,国内汽车行业总体水平上升依然缓慢,特别是产品研发没有明显突破,新材料、新工艺等也未有更多应用。即使是在着力较多的新能源车领域,虽然是百花齐放,但更多的是依靠零部件巨头的技术支持,整车生产厂更多做的是集成工作,后者对新能源车开发还未形成一套可行的理论基础。在产销量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国内汽车工业总体水平低的短板越发明显,其制约作用也会逐渐放大。这既需各车企在研发、管理等领域投入更多资金,同时也需要相关行业政策的出台,出台政策不是干预市场,而是根据现状引导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发展方向,以提升国内汽车行业的整体水平。

自主品牌的空间日渐缩小,生存在夹缝中。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产品无论是品质、造型,还是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高,但之前的不佳口碑严重制约了其销量。在空间被压缩的现实面前,自主品牌若想赢得生存空间,既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更需要将这些年的提高展示出来其实,在价格仍主导购车意向的当下,具有价格优势的自主品牌还有机会,如果再过些年,品牌决定购买时,其生存的机会将非常渺茫。

共享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近年来,出??式与以往相?较已??改变。特别是共享经济的出现,??地改变了汽?交通?业的格局。我们此次想要与?家?同研究探讨的?业内容是共享汽??业?的汽?分时租赁(并不是如滴滴打?等),是细分到分时租赁驾驶的类?,更与传统的租?有区别。此次研究的?向更加聚焦于新型汽?租赁,更互联?化,依靠线上体系来找?还?,?键解决所有问题的汽?分时租赁?业。

以下是我们归纳的?前分时租赁?业的类型划分

有了汽?共享以后,原来没有?的?,也可以再特别需要汽?的时候,享受到私家?的便利性;?有私家?的家庭,也可以在有特殊需求的时候,多?辆满?你特殊需求的?型供使?,?不需要购买2-3辆?,或是只为了极少数越野需求或装载需求购买?辆既不经济也不环保的?型SUV。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每增加?辆共享汽?,可以最多减少10辆左右的私家?需求,同时它跟真实使?情况挂钩的成本结构降低了?量?必要的??需求,从?也能够明显减轻交通拥堵和尾?污染。此外,汽?共享对于推?电动?也是极佳的机会。对于汽?共享来说,因为?部分使?都是短途,?且?户能够估计出?驶的距离,所以电动?的续航?程并不是很?的瓶颈。加上多数情况为1-2?城市使?,绝?部分共享汽?都可以做成像Smart那样的??,?重更轻的同时,电池也可以做的更?,??降低成本。?如果有固定的停?位,充电设施也相对易于安装。?采?电动??带来的好处则是对空?污染可能的改善,通过?量?户的第??体验在推?电动?中起到的示范作?,以及?电带来的更低的单位时间成本。

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汽?租赁?业已被巨头蚕?的情况下,新型共享汽?却还在进?商业模式上的摸索,?如媒体业务、零售业务的引?等等。以下是国际性的传统租?公司,?在我国也有神州租?、?嗨租?、宝驾租?、?汽租?等。 在传统租??业亟需?新的情况下,共享汽?就有了爆发式增?的能?。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及其预测

姓名:杨武学学号:201214043 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及其预测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汽车工业已逐渐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都可以看到当地汽车工业发展对本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但不同的发展模式对本国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本文描述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对我国发展汽车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对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时,给出了一系列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影响因素,采用计量分析法建立预测模型。针对汽车行业目前的状况,文章最后对政府和汽车生产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汽车行业;SWOT分析法;销售量预测;计量分析法 目录 摘要............................................................................................................................................ 引言........................................................................................................................................... I 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I (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I (二)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II 二、中国汽车行业的SWOT分析 ........................................................................................ III (一)中国汽车行业的优势分析.................................................................................. III (二)中国汽车行业的劣势分析.................................................................................. I V (三)中国汽车行业的机会分析................................................................................... V (四)中国汽车行业的威胁分析.................................................................................. V I 三、我国汽车销售量预测..................................................................................................... V II (一)影响我国汽车销售量的主要因素..................................................................... V II (二)计量分析理论及模型....................................................................................... VIII (三)汽车销售量计量预测.......................................................................................... I X

中国汽车行业地PEST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工作用车到生活用车,随着生活科技化、快捷化等的发展,汽车普及化的势头也越来越汹涌!下面我将用PEST模型来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Political-legal Factors 政治法律因素 所谓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我们可以从以下接个方面来看: 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刺激 “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 2、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 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 过快的势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

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 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很 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 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Economic Factors 经济因素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 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等。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国生产总值(GDP) 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 的松紧、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 配的收入水平、汇率升降情况、能源供给成本、市场需 求情况等。 ●自中国加入WTO,国外大的汽车生厂商纷纷进入,形 成了九州分天下的局面,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超过 1500万,车辆购置税完成1792亿元,同比增长54.0%,汽 车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各项相关税收也有所增长。汽车消

中国客车行业最新分析

我国客车市场在经历了从1998年到2002年的持续增长之后,进入2003年以来,在汽车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非典将整个客车市场带入低谷,虽然在年底前有所好转。 在汽车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客车行业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2003年共生产客车1195210辆、销售1207794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1.94%、15.15%,但相比2002年的增长率要差将近一半,也低于汽车行业的总体增长率:生产和销售中型客车分别为53666和53117辆,同比分别下降了13.07%和14.00%;生产和销售大型客车分别为19613和19003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3.40%和14.01%。,增长速度逐渐趋缓;轻型客车2003年共生产443421辆,销售440240辆,产销同比增长分别为32.45%、 29.89%,高出2002年增长率近10个百分点,与整个汽车行业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当,成为2003年客车行业发展中唯一的亮点。 表1:2003年产销量列前10位的客车企业 大鹏证券金融产品2004 中国客车行业最新分析 2004年7月26日 曾昕 大鹏证券

数据来源:中国客车统计数据网,统计数据只包括会员单位。 2004年5月份客车共生产10.71万辆,同比增长37.83%,比上月下降13.26%。除微型客车比上月下降外,其他车型均继续呈现增长态势。1-5月客车累计生产54.08万辆,同比增长18.39%,除中型客车同比下降9.70%外,大型客车、轻型客车、微型客车同比均为增长。 5月份客车共销售10.35万辆,同比增长24.94%,比上月下降16.55%。其中,大型客车本月销售0.19万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29.99%,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7.18%;中型客车本月销售0.38万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31.53%,同比增长21.11%;轻型客车本月销售4.06万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16.40%,同比增长26.36%;微型客车本月销售5.72万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14.90%,同比增长22.22%。1-5月,客车累计销售56.03万辆,同比增长14.32%。其中,大型客车累计销售0.93万辆,同比增长59.66%;中型客车累计销售1.88万辆,同比下降7.15%;轻型客车累计销售20.19万辆,同比增长17.80%;微型客车累计销售33.04万辆,同比增长12.87%。 除中型客车外,产销量双双突破去年同期水平,不是因为今年的情况好,而是由于去年客车市场的境遇太差。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1-5月客车市场所受到的压力非常之大,而且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因此,客车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共享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共享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资料显示: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已遍布全球发达国家,项目模式因地制宜。其中独立的租赁公司通常使用外购的多种车型,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例如美国的Zipcar和澳大利亚Greensharecar,整车厂商则多使用自产的新能源汽车,例如戴姆勒旗下Car2Go和宝马旗下DriveNow,其他项目概况列示在下表内。 图表全球主要汽车共享项目概况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企业分布状况 国外共享汽车领域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 图表国外共享汽车领域主要企业地域分布,一,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国外共享汽车领域企业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地区,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的发展情况比较乐观。 图表国外共享汽车领域主要企业地域分布,二,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典型项目模式 GoGet:澳大利亚第一家汽车共享O2O公司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GoGet成立于2003年6月,原名Newtown,是澳大利亚最早、同时是澳大利亚两家主要的汽车共享O2O公司之一(另外一家为CarNextDoor),2005年5月公司改名为GoGet。GoGet最初只有3辆汽车,背后有12位出资人;GoGet目前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四个城市提供服务。用户缴纳固定的年费成为会员后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一般情况GoGet都提供最新款的汽车供使用;汽车停在人口较多地区的汽车场或街道,用户通过网站或电话预订后即可取车。亿欧网发现,截至目前,GoGet在澳大利亚境内有超过600辆车。 Communauto:加拿大最大的汽车共享O2O公司 Communauto于1994年成立于魁北克,是北美最早的汽车共享公司之一,互联网时代后才上线网站、引进P2P汽车共享服务。Communauto目前在蒙特利尔、魁北克市、加蒂诺、舍布鲁克市四个城市提供服务。此外,Communauto在渥太华和VRTUCAR、在哈利法克斯与CarShareHFX建立了合作,使其用户也能享受合作方的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架构和隶属关系 1 .隶属关系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行主管机构是国家机械工业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咨询公司及中国汽车报社均隶属于机械工业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机械工业局挂靠单位;原有的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名称保持不变,仍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2 .组织结构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主要包括: ( 1 )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和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以及京、津、沪等地方企业集团;( 2 )集团控股企业及联营企业;( 3 )其他各类独立的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的空间分布比较分散,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市均有汽车工业,其中, 122 个整车厂分布在除西藏、甘肃和宁夏以外的 27 个省市。在这种过度分散的布局形态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上海、北京、天津、四川、吉林、湖北和江苏等省市汽车工业的地域集中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高,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力量所在,其汽车总产量占全国的 3/4 。 按车型和类别分,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地域性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部分: ( 1 )载货汽车 重型车制造主要分布在长春、十堰、济南、重庆和上海;中型车集中在长春和十堰,占全国的 88 %;轻型车则分散于北京、南京、南昌、重庆、长春、沈阳和天津;微型货车集中在柳州、重庆、天津、西安、哈尔滨和安徽,年生产量占全国的 97 %。 ( 2 )客车 除微型客车外,其他生产厂家相当分散且所占比例

甚小。微型客车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天津、哈尔滨、重庆、景德镇和柳州,产量占全国的 97 %。 ( 3 )轿车 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长春、天津和北京 4 个城市,产量占全国的 90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上海、长春一汽、天津以及二汽(武汉)将成为中国主要的轿车生产基地 [2] 。 (二)企业和职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汽车整车、整机生产企业的数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汽车企业在总数上有所下降。据 1999 年国家统计局关于汽车工业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 1998 年底, 汽车行业汽车生产企业总计为 2426 个,比上年减少48 个。其中大中型企业 1128 个,占企业总数的 46.5% [1] 。 1998 年汽车工业企业按汽车生产量划分:产量在1000 ~ 2000 辆以下的汽车企业有 14 个; 2000 ~ 5000辆以下的汽车企业有 16 个, 5 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有10 个。按汽车产品类型划分:汽车整车生产企业 115个,占总数的 5% ;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占据比例最大,企业数量为 1628 个,占总数的 67% 。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职工总数总体来讲呈稳步增长态势。尤其是 “ 八五 ” 时期,年平均增长率为 3.74% 。据有关统计,到 1998 年 底,汽车工业职工总数达到 196.3 万人,比 1997 年略有减少。 在职工就业方面,汽车行业及直接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包括汽车产品生产企业人员以及科研、管理、销售、使用、维修与汽车产品生产用原材料、燃料、能源等相关行业及直接相关行业就业人员 [3] 。 (三)固定资产和工业总产值 近 20 年来,汽车产品在中国从紧俏商品、卖方市场、高额利润逐步转向买方市场、以销定产、微利经营。汽车工业在经营及管理理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从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中国汽车产业目前亟待解决产业结构优化、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发展、可持续发展三大问题。 在27日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在向大会递交的资料中说,首先,中国存在着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产业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依然突出,使产业整体素质不高。 陈斌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坚持把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继续作为结构调整的主线。同时做到优化组织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优化投资结构和优化技术结构,使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以结构优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品结构基本合理的产业布局。 同时中国还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使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面向国际市场、系统模块化供货的零部件企业集团。形成中资、外资、合资企业平衡,共同发展的局面。 陈斌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还要解决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发展问题。采用多种措施加快形成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充分竞争中不断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形象和产品,合

资企业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结合中国国情,积极开发属于合资企业品牌的汽车产品。 具体来说,商用车领域建立比较完善的自主开发体系,提高自主开发中低档产品的开发水平,缩小自主开发高档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乘用车领域以掌握系统集成技术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技术为重点,大幅度提高自主开发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占稳中低端市场。同时,全面提高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产品等关键总成和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防止高新技术,特别是汽车电子技术被边缘化的倾向。整体提高自主开发、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出口数量进一步扩大。 第三,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的车用燃油需求将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而增长,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3亿吨,加上国产1.7亿吨,总消费已近3亿吨。今年燃油已几次涨价。车用燃油的供给和价格因素对汽车产业的制约力将越来越大。 同时,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环保问题成为汽车产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大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 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死亡年均在10万人以上,2003年为104372人,交通事故万辆死亡率为10.8人。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严峻。

当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当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但仍有许多不足,据权威媒体的分析人士表示,政府在扶持汽车业发展时,最应该做的是停止以牺牲民营汽车企业为代价的,对国有汽车企业的大力扶持。在中国政府2006年制定的相关法规中,规定电信业完全国有,汽车等其他重要行业的国有化比重要非常高。中国政府同意各国有汽车企业与国外厂商展开合作,以创办合资公司、生产国外厂商的车型的方式来提高各自的效益。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几乎每一个国有汽车企业都实现了与国外厂商的合作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例如,在2006年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实现了与法国PSA 集团的合作。在2010年奇瑞汽车公司实现了与捷豹和路虎的合作。 对于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合资企业功不可没。合资企业提出合资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思路无疑是与时俱进适应中国汽车市场实情的举措当前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着多方面的有利因素。 第一政策优势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近些年来的汽车产业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对小排量的汽车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尤为明显而合资企业汽车很难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已上市的几款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主要是低排量的小型低端汽车。因此合资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政策优势明显。 第二技术研发优势与我国本土自主品牌汽车相比合资自主品牌的在技术研发方面可以更好的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更容易进行新的技术研发。 第三产品定位优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我国一线城市汽车逐渐呈现饱和状态未来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存在着较大消费空间合资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扩大低端车市的市场份额无疑为在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积蓄力量打好基础。由2010年我国各地区千人汽车拥有量图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浙江等城市千人保有量在100~230辆/千人之间其他城市千人汽车保有量在30~100辆/千人之间不等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需求空间还较为宽阔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定位低端市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品牌定价优势2011年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未上市之前合资企业的汽车主要是合资企业生产技术和品牌均是使用国外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企业品牌技术优势明显。 合资企业生产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占有了品牌优势又因属于自主品牌可以实现不影响外资品牌价值的情况下自由定价。从而在抢占低端城市汽车市场份额时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占据价格优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在增加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学习到国外厂商的先进技术。通过与国外厂商合作势必会增加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技术交流层面所得到的“效益”却是很少的。这是因为国外厂商在技术方面或多或少是对中国厂商有戒备心理。而且中国国内国有汽车企业大都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忽略了向国外厂商学习先进技术。此外,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希望国有汽车企业不断增加其规模,但大部分厂商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以实现大规模的扩张。 争夺低成本领先地位:国外与国内企业不断在汽车领域内注入资金,这将导致一个产能过剩的阶段。目前零部件是汽车成本的主要来源: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极低,但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有时甚至比世界一流水平高约20%,因此中国零件

2021共享汽车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1年共享汽车行业研 究分析报告

目录 1.共享汽车行业前景趋势 (5) 1.1共享汽车将成为出行领域多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 (5) 1.2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与汽车共享协调发展,共建智慧出行系统 5 1.3无人驾驶技术将给共享汽车市场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实现泛共享出 行6 1.4共享汽车将优先侧重区域规模化发展 (6) 1.5中小共享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或将到来 (6) 1.6延伸产业链 (7) 1.7服务模式多元化 (7) 1.8需求开拓 (7) 2.共享汽车行业现状 (8) 2.1共享汽车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8) 2.2共享汽车市场规模分析 (10) 2.3共享汽车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0) 3.共享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13) 3.1大规模投车难 (13) 3.2调度难 (13) 3.3使用人群定位难 (13) 3.4续航里程短 (14)

3.5停车难 (14) 3.6收益难 (14) 3.7行业服务无序化 (15) 3.8供应链整合度低 (15) 3.9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5) 3.10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6) 4.共享汽车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1共享汽车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2共享汽车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7) 4.3共享汽车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7) 4.4共享汽车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5.共享汽车行业竞争分析 (19) 5.1共享汽车行业竞争分析 (19)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9)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9)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0)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0) 5.2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1) 5.3中国共享汽车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1) 6.共享汽车产业投资分析 (22) 6.1中国共享汽车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2)

中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通常,汽车带给我们喜悦和方便,因为现代汽车既具美感,又经济实用,但汽车的实用性只有在公路交通顺畅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遗憾的是,许多居住大城市的中国人在拥车之后,并不能真正享受到更高的生活质量和便利,原因就是堵车现象令人心烦。 如今,生活日益富足的中国人当中,有很多人巳经圆了拥车梦,或正在编织拥车梦。再加上中国开放门户,降低进口汽车的关税,允许更多优质而又低廉的外国汽车进入中国市场,这会让更多中国人的拥车欲望得实现。于是,在汽车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前,人们或许应当关注,因汽车消费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会成为今后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的一个巨大障碍。 例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国道路上每天有680 人丧命,远远高出作为全球汽车大国的美国,每天死在道路上的115 人。另外,中国因汽车污染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 除了环境污染之外,汽车增加带来的其他社会和环境问题还包括能源消耗上升、交通拥挤、有车者炫耀财富和权力,大规模修造道路造成农地减少,引起农民不满等等。 如果中国不能在汽车需求大量暴增前做好准备,则汽车带给中国人的将不是喜悦和便利,而是更多的烦恼和寸步难行。另外,中国也不得不因汽车消费上升而加快在世界上寻找更多的能源。 中国则在近几十年来,因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加上文明的进步,社会和环境都有极大的改善,但是改善的速度赶不上经济步伐。具体而论,以前因愚昧而破坏生态环境(比如滥砍树木)的现象,如今已受到遏制,但追求物质文明却又悄然带来另一种环境破坏(如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所以,当中国向第一世界挺进时,也应当在社会共识和价值取向之中,纳入更多第一世界的要素。使用汽车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工业生产所制造的环境污染不同,前者的社会成本是很难量化的。因应汽车消费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不像对付工厂将污水排入江河那样简单。 因此,中国需要一个超然的权力部门来设计中国汽车使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效益。比如中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减少公家车措施,就可以演变成为一项很好的制度。 为了减轻道路压力,中国各级政府正在大力兴建道路,而修路的投资一般通过收取过路费来回收,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对个人而言,当用车的效用远远大过边际成本时,只要堵车所造成的成本在可承担范围内,拥车还是划算的,而那些公家车使用者,根本就不需多考虑用车的成本。 一旦消除公家车消费的弊病后,用车者和汽车厂商都理应承担社会和环境的成本,就好比日本的做法,向用车者索取高额的过路费,迫使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代步。索取的费用再进一步用于建造更多的道路,或治理环境污染,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汽车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目录 第一章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一、行业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二、行业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三、行业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季度分析报告-Q3(1)

要点提示: ◆1-9月,累计生产汽车319.89万辆,同比增长35.77%,其中第三季度生 产112.21辆车,比二季度增长7.5%;销售汽车311.83万辆,同比增长 30.16%,其中第三季度销售109.15辆车,比二季度增长3.7%。 ◆2003年2月份景气指数创出新高点137.7点,3月份继续攀升至145点, 4月份到达峰值154点,5月份受非典影响回落明显,6月、7月景气指数平稳,8月景气指数再次小幅升至145.8点。由于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运行在新的增长通道当中,行业增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轿车、轻型车拉动前三季度的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产销进一步增长, 民间资本和业外资本大举进入,掀起了新一轮的汽车投资高潮。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苗头,主要是市场供求有失衡迹象、产能增长过快、车型分化严重、产品库存增加、价格竞争趋于白热化、消费环境风险加大等,特别是汽车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引起了社会对汽车行业发展是否过热的担忧。 ◆四季度,汽车行业整体将会继续延续今年的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将低 于三季度。预计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20万辆左右,全年有望达到430万辆左右,轿车销量第四季度可能达到60万辆左右,全年有望达到170-190万辆,整体增长水平预计在35%至45%以上。但车型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库存继续增加。

目录 I基本数据 (1) 一、2003年1-9月汽车产销量 (1) 二、2003年1-8月汽车行业经济指标情况 (4) 三、2003年1-8月15家重点生产企业经济指标 (6) II 汽车行业三季度总体运行情况 (8) 一、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8) 二、主要经济指标持快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下降 (13) 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增势 (19) 四、高档进口车利润大趋向大排量车型 (23) 五、三季度汽车行业增长景气继续攀升 (25) III汽车行业重点问题分析与建议 (26) 一、家电企业转型造车现象增多 (26) 二、库存显著增加,产能快速扩张 (31) 三、保险公司退出车贷险,消费链出现断裂 (34) 四、黄标车、私车受限,消费风险增加 (35) 五、产业政策拟出台,引导汽车投资 (37) IV 汽车行业四季度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43)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外的汽车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建设、成长、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就现阶段来说,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尤其是4S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大车企掀起扩张网点的热潮并没有因为原料价格和油价攀升等因素而降低。一场关于汽车行业的讨论日趋白热化。 关键词:汽车行业,发展历程,销售模式,制约瓶颈,前景展望 Abstract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foreign car companies have moved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China's automotive busines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ilding, growing, high-speed development in three stages, at this stage,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a good momentum, with car related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4S shops mushrooming in major enterprises set off car craze network expansion is not as raw material prices and lower oil prices and other factors. A discussion o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heating up. Keywords: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sales model, the bottleneck Prospects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导语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变。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的提高,以及更加青睐可持续的环保生活方式,原本主要以供应和政策为驱动的市场,已经进一步向以需求为导向发展。 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诺伯特(Norbert Meyring)表示:“当前,我们正身处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共享化、服务创新化和网联化演进的趋势之中。当前投身新能源大潮的不仅仅是造车新势力这些后起之秀们,传统汽车制造商也越来越多地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多方并举之下,中国和其他汽车大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均开始迸发出巨大活力。” 近几年,国内厂商整体占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相对而言,外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方面步伐较为保守。然而,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生产成本差距的不断缩小,如今外国汽车制造商角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意愿已经变得较为强烈。预计他们未来将通过其在华合资企业增加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 由于整体汽车市场规模的增长可能无法达到所有汽车制造商的销售目标总和,市场整合将不可避免。毕马威中国财务咨询合伙人徐驾表示:“电动汽车的市场引领者将持续发生变化。由于传统汽车制造商如今更加关注电动化,国内和国际竞争将越发激烈。” 价格仍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而由于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总体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能够开发出或采购到更优质电池的汽车制造商将获得竞争优势。中国不断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供应提供保障,并且在材料处理方面扮演领跑者角

色。尽管部分国际供应商加入竞争,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与本土电池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外国供应商未来很难进一步赢得市场份额。毕马威中国交易咨询合伙人孟托亚(Miguel Montoya)表示:“领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以及日本和韩国等其他亚洲主要供应商,占据着强大的市场地位,并将继续引领全球供应链。”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月刊 重点关注 1 季度盈利较好的公司我们认为日本地震对国内自主品牌及国产化率较高的合资车型冲击较小。预计 3 月份重点厂商批发量较好,估计目前经销商库存处于合理水平。部分整车企业1 季度销量有望实现较好增长,盈利水平显着上升。我们建议配置销量及盈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汽车股,预计估值有望在季报公布前后逐步修复至13-15 倍市盈率。 支撑评级的要点 2月国内汽车销售126.7万台,同比增长4.6% ,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略增2.6% ,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6% 。1-2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10% ,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增速分别为10.5% 和6.8% 。 1-2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含微客)销量占乘用车总量比重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但1.6 升及以下的轿车销量占轿车总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8 个百分点,该板块销量同比增速达12.8% ,高于整个轿车板块9.7% 的增速。 2月乘用车价格指数为68.1,环比下降0.7% 。价格指数在连续3个月环比回升后有所松动。但另一方面,如日本地震导致部分日系汽车、零部件产能趋紧,则可能减少降价促销,令市场价格企稳。 我们维持全年各板块的销量预测,预计2011 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5%左右;商用车方面,卡车板块增速放缓至10% 左右;客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13%左右。 估值 我们预计部分优质企业 1 季度销量及盈利将实现较好的同比正增长,4月股价有望在盈利调增和估值修复的双重因素刺激下提升;建议适时买入,等待估值恢复至13-15 倍市盈率。首选买入

我们建议选择1季度销量及盈利较好的企业继续买入,重点关注江淮汽车、悦达投资;关注上海汽车、华域汽车复牌后的买入机会;商用车部分关注江铃汽车、宇通客车、潍柴动力 目录 投资摘要及估值 (3) 行业综述 (5) 主要上市公司概述 (11) 研究报告中所提及的有关上市公司 (24) 投资摘要及估值 2月国内汽车共计销售126.7 万台,同比增长4.6% ;1-2月汽车累计销量315.5 万台,同比增长近10% ,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增速分别为10.5% 和6.8% 。 我们预计2011年SUV和MPV两个细分板块全年增速分别在35%和20%左右;轿车板块预计15%的同比增幅;微客板块由于去年2、3季度基数走低,故目前预计全年实现5%左右的同比增长。我们认为,轻卡方面1-2月也存在一定的透支,但城市物流及中短途货运的需求增长仍保持强劲,维持2011年12%的增长预测,维持大客板块18%的增速预测。 重卡方面,预计全年重卡(含底盘)将保持15%左右的同比增长;而半挂车今年将面临需求放缓的压力,目前估计全年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另一方面,由于轮胎及钢材价格的上升,对重卡整车企业的毛利率形成负面影响,需警惕投资风险。 我们认为日本地震对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及国产化率较高的车型冲击较小,但将对关键部件仰

中国汽车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轿车行业中,上游企业主要是林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纺织业、皮革毛坯羽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电气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在这些行业中,供应商有很多。在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中国轿车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方面具有相当强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中国整体轿车开发能力,而且在合资企业的供应链中外方占着主动地位,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零部件都有一定的私有技术,因而供应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宣布,将在中国东部城市杭州建设一家造价7.6亿美元的汽车生产厂。那些在建设中国本地生产厂方面姗姗来迟的公司(包括雷诺、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和沃尔沃(Volvo))都拟定了不久建厂的计划。借以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