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测量学讲座2006年版之二

心理测量学讲座2006年版之二

心理测量学讲座2006年版之二
心理测量学讲座2006年版之二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

作为知识准备的补充讲座:

如果没有其他解释资料,任何测验上的原始分数都是没有意义的。你说一个学生在一个数学推理测验上解决了15个问题,或者说他在一个词汇测验上认出了34个单词,或者说他在58秒内成功地排列了15个物体,这样讲对他了解这个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词汇能力和机械能力都没有任何帮助。我们熟悉的百分比对此也无能为力。也许,在一个测验上答对65%的题目,只相当于在第二个测验上答对30%的题目,也可能相当于在第三个测验上答对80%的题目。显然,组成测验的项目难度的不同决定了分数的意义。和原始分数一样,百分比只能根据明确界定的、统一的参照系才能得到解释。

心理测验上的分数通常是参考常模来解释的。常模体现标准化样组的测验成绩。因此,常模通常通过确定标准化样组(也就是常模团体)在测验上的实际成绩来确定。任何一个个体的原始分数,都要参照通过标准化样组得到的分数分布,来确定这一个体在这一分布中落在什么位置。他的分数是否同标准化样组的平均分一样?是稍低于平均数呢?还是落在这一分布的高端?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参照标准化样组确定个体的确切位置,就要将原始分数转化成一些相对量数。采用这些导出分数出于两个目的:

首先,它们显示个体在常态样组中的相对等级,

并因此参照其他人的成绩来对他的成绩进行评估。

其次,它们提供了可以比较的量数,这使我们有可能直接比较这个个体在不同测验上的成绩。

例如,某个人在词汇测验上的原始分是40,在一个数学推理测验上的原始分是22分,我们显然不知道他在这两个测验上的相对成绩。他是词汇更好一些呢?还是数学更好一些?还是两者一样好?由于不同测验上的原始分通常以不同的单位表示,所以这样的分数是无法直接比较。各个测验的难度水平是不同的,所以同一个个体在不同测验上所得到的原始分数是不能直接比较。而导出分数能够以相同的单位表达,并参照相同的常态样组,或是为了比较个体在不同测验上的成绩,参照十分相似的常态样组。这样,就可以比较个体在许多不同机能上的相对成绩。

要转换原始分数以实现上述两个目标,有几种不同方法。不过,导出分数主要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述:(1)所获得的发展水平;(2)在特定组群体内的相对位置。在讲述这些导出分数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与这些导出分数有关的、作为这些导出分数基础的一些基本的统计学概念。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常模的获得和运用。

统计概念

统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组织并概括数据,以增进对数据的理解。一张列有1000个分数的表格,会让人看得头昏眼花,但并不能表达什么意义。要整理这一混乱的原始数据,第一步就是列出频数分布表,如表

一。这样的分布是这样做成的:将分数归类到适当的组距中(class interval),并将每一个分数计入适当的组距。在所有分数都输入之后,算出每一个组距中的

频数。这些频数之各应该等

注:Class Interval:组距;

Frequency:频数

表一

于这组的总频数。表一显示的就是1000个大学生在一个密码学习测验中的分数,原始分数的范围是从8分到52分。他们被归类4分的组距中,从这一分布顶部的52-55分,到这一分布低部的8—11分。频数

栏显示,8—11分有2个人,12——15分有3个人,16——19分有8个人,以此类推。

频数分布所提供的信息,也可以用分布曲线的形式来表示。图一以图形的形式展示表一中的数据。在基线上,也就是在横轴上,分数被归类到组距中,在

图一

纵轴上是频数,或是落在每一个组距中个体的数量。这张图可以用两种方式画出,这两种形式都是常用的。在直方图(histogram)中(图中虚线部分),立在每一个组距上方的柱的高度同得分在这一区间的人数相对应。在频数分布图(frequency polygon,图中实线的部分)中,每一个组距中个体的数量是用位于组距中点的那个点来表示,并正对适当的频数。然后用直

线将连续的点连接起来。

除了稍微有些不规则以外,图一中所画的分布接近于钟形的正态曲线。用数学方法确定的完美的正态曲线如图三(见后面)。这类曲线具有重要的数学性质,并为许多种统计分析奠定了基础。为了说明我们这里要说明的问题,这里只说一下正态曲线的某些性质。正态曲线显示,最大的频数聚集在分布范围的中央,频数向两边逐渐减少。正态曲线是两侧对称的。只有中央一个高峰。人类特质的大多数分布,无论体重、身高、态度和人格特征都接近于正态分布。一般而言,群体越大,分布就越接近于理论上的正态曲线。

一组分数也可以根据一些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量数来描述。这样的分数提供一个单一的、典型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分数以表示整组成绩的特征。这类量数中,最熟悉的就是平均数。(Mean, M)。平均数怎么算我们大家都知道。另一个集中趋势量数是众数(mode),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分数。在频数分布中,众数就是频数最高的组距的中点。因此,在表一中,众数落在32——35中间,33.5。它对应于图一中分布曲线的最高点。第三个集中趋势量数是中位数(median),也就是当所有数据都按大小排列时在最中间的那个数。中位数是将整个分布两等分的点,一半人分数在中位数之上,一半人分数在中位数之下。

一组也可以用变异性(variability)量数来描述,或是围绕集中趋势个别差异的程度。

变异量数有最高分和最低分间的差值、平均离差、标准差。

用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范围表示变异性是最常见的。不过这一范围极其粗糙、很不稳定,因为它是由两个分数决定的。一个异乎寻常的高分或低分就对其大小产生显著的影响。根据每个人的分数同平均数的差值来测量变异性更为精确。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描述变异性的量数。请看表二,表二计算了10个分数的变异量数。选这样小的群体主要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在实际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很少只算这样少的分数。表二也引进一些标准的统计符号,以供进一步参考。

表二

原始分数通常用大写的X表示,而小写的x则表示每一个分数偏离团体平均数的值(离均差)。希腊字母“Σ”表示“……之和”。表二的第一栏里给出了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数据。平均数是40,中位数是40.5,落在40与41之间,有5个人的分数高于中位数,5个人的分数低于中位数。由于样本太小,因此无法找到众数,因为分数没有清楚地聚集在某一个分数上。不过,从技术上讲41就是这里的众数,因为有2个人获得这一分数,而其他所有的分数只出现了一次。

第二栏显示每一个分数偏离平均数40之上或偏离平均数40之下有多远。这些离差值之和应该总是等于0,因为平均数周围的离差值正值和负值总是平衡的,或是能相互抵消(+20-20=0)。如果我们忽略符号,计算绝对离差值的绝对值,由此得到一个量数叫平均离差(average deviation,简写AD)。在平均离差公式中▕x▕表示不考虑符号时加数的绝对值。但在许多描述值中,AD并不适于作进一步的数学分析,因为它武断地抛弃了符号。

一个更有用的变异量数是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常用符号SD或σ表示),在计算标准差的公式中,通过平方每一个离差将负号取消。这在表二的最后一栏中列了出来。这一栏所有离差平方的和除以人数(N)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方差(varance),或平均方差(mean square deviation),用符号σ2表示。方

差在选出不同因素对测验成绩上的个别差异的贡献时十分有用。不过,这里我们主要关心标准差(SD)。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如表二所示。这一量数常用在比较不同群体的变异性。例如在图二中,两个分布平均数相同,但变异性不同。个别差异较大的分布产生较大的标准差,而个别差异较小的分布,所产生的较小的标准差。

图二:平均数相同而变异性不

同的频数分布

标准差也为根据常模表示个体在不同测验上的分

数提供了基础,正如阐述标准分时我们说到这一点。

在用于正态分布曲线或近似正态分布曲线时,可以清

楚地解释标准差。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和个体的数

量(或分数的数量)有着精确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图三:正态曲线下频数分布百分比

这一正态曲线的基线上已经标上了距离,这些距离表示高于或低于平均数1、2、3个标准差。例如在表二给出的例子中,平均数对应的值是40,平均数加1个标准差的对应值是44.9(40+4.9),平均数加两个标准差的对应值是49.8(40+2×4.9),依次类推。落在平均数和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之内的人数的百分比是34.13%,落在平均数减一个标准差之内的人数的百分比也是34.13%。因为这一正态曲线是对称的。因此,在减一个标准差和加一个标准差之间的个体的百分数是68.26%。几乎所有个体(99.72%)都落在正负3个标准差之内。这些关系在解释标准分和百分位数时十分有用。

(Anne Anastasi, 1968)

第一单元常模团体

量表施测以后,将受测者的反应与答案比较就可以得到每一个人在测验上的分数。这个分数可能是正确回答的题数,如在能力测验中所得的分数,也可能是符合某一团体的典型反应的数量,如在人格测验中所得的分数,也可能是完成测验所需要的时间或等级评定,前者如速度测验中,后者如人格评定中。这种直接从测验上得到的分数叫原始分数。

原始分数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例如,一个孩子语文90,数学90,我们很难确定他哪一门功课好,哪一门功课差;也看不出他在同龄孩子中处于什么水平。因为原始分数有以下缺点:

一、原始分数的缺点

1、没有绝对零点在教育心理测验中,某个学生得了0分,我们不能认为他在这方面不具备任何知识。成就和能力的测量,不可能象物理学中的长度和重量的测量那样具有绝对零点,它所得到的分数只是相对的,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如一个高中生数学考试得了零分,也不代表他没有任何数学知识,因为2+1=3之类的题目是不可能包含在高一数学卷子中的。

正因为原始分数没有绝对零点,所以我们不能用

几倍或几分之几来表示原始分数的关系。例如,在某次外语测验中,一个张天得到90分,李四得到45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张三的外语知识是李四的两倍。因此仅有原始分数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一定的参照系,才能对分数作出解释。

2、分数具有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测验都误差存在。例如,在某个测验中得60分的人,其知识和能力一定一个59分人的强吗?不一定。因为测验题目只是全部有关试题中的一个样本,就必然有取样误差,测验时由于有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也会带来各种误差。如果我们同一个测验对同一个学生测量多次,得到的分数大致是成正态分布的。也就是说,多次测验的分数是分散在一个范围之内的。因此,我们认为学生测验的分数决不是一个点,而一个区间,在该区间内的各点,各种分数是以不同的概率出现,可见测验的原始分数具有不确定性。

3、分数单位具有不等性。如果在两次测验中,张三的成绩由70分提高到80分,而李四由80分提高90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张三和李四的进步一样大呢?因为在一般的测验中,各道题目的给分是根据教师的经验而定的,所以分数单位之间的间距并不相

等。例如,从10分到11分和从99分到100分之间的1分,在心理上的难度是不相等的。

由于原始分数具有以上三个缺点,所以要了解原始分数的意义,就必须采用一定的参照系,就必须把原始分数转化成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的分数叫作导出分数。有了导出分数我们才能对测验结果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导出分数有三大类:常模参照分数、内容参照分数和结果参照分数。

二、常模参照分数

常模参照分数是常见的导出分数。常模是用来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的标准,是一种参照系,最常见的常模是标准化样本组在测验上的平均成绩。只有参照标准化样本组的测验分数的分布情况,我们才能决定个人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这个标准化样本组就是比较团体。

常模:用来作比较的参考团体(标准化样本组)叫做常模团体,常模就是有代表性的样本组在测验上的分数模式

制定常模的步骤:制定常模需要三个步骤,1)确定测验将用于哪一个群体,并设计具体的抽样方法,并对该群体进行抽样,形成有关的比较团体,即常模团体;2)对常模团体进行测验,并获得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及分数分布;3)确定常模分数类型,制作常模转换表,同时给出抽取常模团体的书面说明,以及常模分数的解释指南等。

(一)常模团体

定义: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群体的一个样本。

任何一个测验都有许多可能的常模团体。同一个测验,对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测量,就要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的常模团体进行比较。由于个人的相对等级,随着用来比较的常模团体的不同可能变化很大。如智力测验,某个学生得到一个测验分数,如果同比这个孩子大的常模团体比较,那么可能低估这个学生智力水平;如果同比这个孩子同较小的常模团体比较,那么可能高估这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所以在制定常模时,首先要确定常模团体。在对常模参照分数进行解释时,也必须首先考虑常模团体的组成。

常模团体必须能代表你所要测量的那个总体。所以,对测验的编制者来说,确定常模团体先要确定测验用于什么样的群体。如果群体较大,不可能对群体的所有成员进行测量,这样,常模团体必须是这个总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这时常模团体就叫做标准化样本。大部分测验要用于各种不同的团体,所以往往有不止一个常模团体。

对于测验使用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通常要选与受测者最相近的团体。

(二)确定常模团体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确定和选择常模团体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在制定常模时,必须清楚地说明所要测量的群体的性质与特征。有以区分和界定群体的变量是很多的,如民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济政治地位、职业、年级等,根据不同的变量确定群体,便可得到不同的常模。

例如,假设某一测验要测量城市初二学生的外语

水平,那么,就要首先对象的条件作出明确界定。例如,这些对象是城市的,县城是否也包括在内?对象必须是初二年级的,那么是指才升入二年级的学生,还是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对年龄的性别有没有限制?测验中所指的外语究竟是指哪一种语种?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定义得非常清楚,才能由此选取标准化样本组(即常模团体)的成员。这里的变量稍有变化,常模团体的组成和性质就会不同。

当一个群体内的各个子团体在一个测验上的作为有差异时,要为子团体分别建立常模,如男性常模、女性常模、黑人常模和白人常模等等。如机械能力测验和文书能力测验,男女两性会有不同表现,所以这两个测验要为男性和女性分别建立常模。

当一个群体过大,样本难以充分代表总体时,可根据实际取样的范围,重新界定测验所适用的群体。即使一个代表性常模适用于大范围的群体,分别为每个子团体建立常模也是有益的。

限定群体的范围,可以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群体较小时,我们可测量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然

后计算其平均分,这样的常模是最可靠的。但通常所测群体如果很大,不可能测量所有的人,而只能测量其中的一小部分人,以此代表总体的状况,这就要要求所测的那一小部分人,能够代表总体。就象验血,我们不可能抽取所有的备来验,只抽取一点备,而这一点备,能代表我们全部血液这一总体,即常模团体必须能代表总体。例如,我要测量南京市城区小学三年学生语文水平,我不可能测量所有符合这一要求的学生,我只能测一小部分人,对这一小部分人测量,要能够体现南京市城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的状况。

常模团体缺乏代表性,就会使常模资料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测验分数解释的准确性。

怎样使常模团体能够代表总体呢?科学的抽样方法能够保证常模团体对所测量总体的代表性。一般采用随机取样或分层取样,或将两者结合起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分层随机取样的例子:要把一种智力测验应用于全国,在常模团体的组成上,城乡比例、男女比例、不同年龄、职业、民族,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社经地位等人数的比例,都应与人口普查资料相符,在保证上述比例的前提下,再作随机取样。

3、常模团体的规模大小要适当

因为样组越大,取样的误差越小,所以常模团体越大越好。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的常模是通过对2175人的标准化样组的测验而得到的,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标准化样组是由2200人组成的。当然,样本的大小也要考虑实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总体的数目较小,只有几十个人,则需要100%的样本;如果总体数目大,一般不低于30或者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能够代表总体。如果样本不能代表总体,样本数量再大也是没有意义的。

4、标准化样组(即常模团体)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由于教育的发展以及职业要求的改变,几年前所编制的常模可能不再合适,因此常模必须定期地修订,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旧常模,并尽可能采用新的常模。还有外国的常模不能照搬使用,引进一个外国的量表,一定要结合本土的情况进行修订,其中包括常模的修订。所以,测验在使用常模解释分数时,一定选用合适的、最新的常模。

(三)确定常模团体时的取样方法

取样的定义:

取样就是从某一群体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取样的种类: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取样的方法主要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所谓随机抽样,是根据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也就是说,某一团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被抽取机会。抽取什么样的个体不能人为地主观决定。随机取样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主要随机取样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随机抽样方法:简单随机取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取样

定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的个体总数为N,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方法:由于简单随机抽样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

公平性,且这种抽样方法比较简单,所以成为一种基本的抽样方法。如何实施简单抽样呢?下面介绍两种常用方法

(1)抽签法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号码可以从1到N),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号签可以用小球、卡片、纸条等制作,然后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进行均匀搅拌,抽签时,每次从中抽出1个号签,连续抽取的样本,对个体编号时,也可以利用已有的编号,例如从全班学生中抽取样本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学号、座位号等。

抽签法简便易行,当总体的个体数不多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彩票开奖时的抽签法就是属于这种。

(2)随机数表法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用随机数表来抽取样本。

为了检验某种产品的质量,决定从40件产品中抽取10件进行检查,在利用随机数表抽取这个样本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将40件产品编号,可以编为00,01,02,……,38,39。

第二步:在附录1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开始,例如从第8行第5列的数59开始,为便于说明,

某一随机数码表中的第6行至第10行摘录如下。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63 01 63 78 5916 95 55 67 19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44 39 52 38 7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

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09 62 90 52 84 77 27 08 02 73 43 28

第三步:从选定的数59开始向右读下去,得到一个两位数字号码59,由于59>39,将它去掉;继续向右读,得到16,将它取出;继续下去,又得到19,10,12,07,39,38,33,21,随后的两位数字号码是12,由于它在前面已经取出,将它去掉,再继续下去,得到34。至此,10个样本号码已经取满,于是,所要抽取的样本号码是

16 19 10 12 07 39 38 33 21 34

注:将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时可以从0开始,例如N=100时编号可以是00,01,02,……99,这样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均可用两位数字号码表示,便于运用随机数表。

当随机地选定开始读数的数后,读数的方向可以向右,也可以向左、向上、向下等等。

心理测量学重点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历史量的性质 2、测验标准化条件: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 (2)施测条件的标准化 包括:①相同的测验情境。②相同的指导语。③相同的测验时限。 (3)评分规则的标准化 (4)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二、心理测量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一级定义) 所谓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第三节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功能及其正确使用(五)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来分类 1、常模参照测验(一级定义)是根据被试对量表中所规定的题目答对多少来评分的,被试成绩的 优劣,是根据所得分 数在常模中所处的地位来确定的,不是以是否达到某个标准来决定。 2、目标参照测验(一级定义) 是将被试水平与一绝对标准相比较,以便评价被试有无达到该标准为目的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 3、潜力参照测验是将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目的的测 验。 三、心理测验使用的注意事项 (1)慎重选择测验量表(2)与被测验者建立协调关系(3)控制实施测验的误差 (4)正确解释测验结果(5)遵守测验的道德(6)注意测验的保密 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第一节心理测验的编制①确定测验目的与对象②拟定编制计划③设计测试项目④项目的预测和分析 ⑤合成测验⑥测验使用的标准化⑦搜集信度、效度资料⑧编写测验手册 一、确定测验目的与对象 (一)测量对象 测验编成后要用于何种团体。如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阅读水平等。 (二)确定并分析测量的目标一般可分三种情况: 一是编制带有预测功能的心理测验。(工作分析)二是编制针对某种心理特质的测验。(下操作定义)三是编制标准参照测验。(双向细目表) (三)测验用途(测量目的) 二、拟定编制计划双向细目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全面而具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二是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标明。 三、设计测试项目 (一)搜集有关资料 1、资料要丰富。 2、资料要有普通性。 3、资料要有趣味性。 题目的来源: 1、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2、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3、临床观察和记录。 (二)选择项目形式 考虑: 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2、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3、各种实际因素。 (三)命题的一般原则 1、内容方面2 、文字方面3 、理解方面4 、社会敏感性方面 (四)编写和修订项目 X [ [ :、,\ . 、、> :

2018-2019年心理咨询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测试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心理咨询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测试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心理咨询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测试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1 [单选题]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 A.相等单位 B.绝对零点 C.等级 D.可以做四则运算 【答案】C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2 [单选题]取样是指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总体 B.群体 C.目标人群 D.样本 【答案】C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3 [单选题]随机号码表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答案】A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4 [单选题]()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是心理测验时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 A.常模 B.常模分数 C.分数 D.导出分数 【答案】A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5 [单选题]在()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的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A.年龄 B.态度 C.性别 D.人格

【答案】A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6 [单选题]皮亚杰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概念的研究。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守恒 【答案】D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7 [单选题]常模样本中6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也得35分,那就是说,该儿童的算术能力的年级当量是()。 A.5年级水平 B.6年级水平 C.7年级水平 D.8年级水平 【答案】B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8 [单选题]()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 A.百分点 B.四分位数 C.百分等级 D.十分位数 【答案】C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9 [单选题]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A.12、5 B.11、4 C.10、3 D.9、2 【答案】C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10 [单选题]IQ=100+15(X-X)/SD是()的计算公式。 A.比率智商 B.标准分数

(附答案)心理咨询师二级试卷---心理测量学多选题99道

(附答案)心理咨询师二级试卷---心理测量学多选题99道 1. 20世纪以后,心理测验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A 操作测验 B 团体智力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 D 人格测验 我的答案: 2.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A 使心理测验首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B 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 C 为智力测量制定了常模 D 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的标准 我的答案: 3. 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Galton)的主要贡献有()。 A 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 B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 C 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D 创立了积差相关法 我的答案: 4. 我国目前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有()。 A 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B 智力测验 C 人格测验

心理评定量表 我的答案: 5. 正确的测验观包括()。 A 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B 做心理测验时态度要正确 C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D “一考定终身”说明心理测验最重要 我的答案: 6. 按测验的要求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 最高作为测验 B 典型行为测验 C 主观测验 D 客观测验 我的答案: 7. 按测验的方式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 操作测验 B 文字测验 C 个别测验 D 团体测验 我的答案: 8.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 文字测验 B 客观测验 C 投射测验

非文字测验 我的答案: 9.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可将测验分为()。A 文字测验 B 智力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操作测验 我的答案: 10. 按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将测验分为()。A 智力测验 B 特殊能力测验 C 人格测验 D 投射测验 我的答案: 11. 心理测验具有独特的性质,即具有()。 A 外显性 B 间接性 C 相对性 D 客观性 我的答案: 12. 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运算。 A 加 B 减 C 乘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2.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A ) 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重点 3.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做(A )量表。 A. 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4.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B )量表。 A. 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5.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C )。 A.相等单位 B.绝对零点 C.等级 D.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6.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是(A )。 A.对 B.错 C.不确定 D.不存在 7.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运算的量表是(D )。 A. 命名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等比变量 8.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变量上进行的。 A. 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将具有代表性行为构成的项目集,对代表性人群进行测试,标准化后的数量化系统; B.用标准化测验或量表,在标准情境下,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并将结果按照数量或类别加以描述的过程。 C.对心理的某方面的品质,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综合评价。

D.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0.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C )的客观性。 A.测验的刺激 B.对反应的量化 C.绝对的标准 D.对结果的推论 11.错误的测验观不包括(D )。 A.测验万能论 B.测验无用论 C.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D. 以上一个也不是 12.(B )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A.高尔顿 B 比内 C.卡特尔 D.奥蒂斯 13.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A )研究。 A.本土化 B.数量化 C.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 D.大量测验 14.(B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常模团体 C.受测人群 D.样本 15.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D )。 A. 100或200 B.800或1000 C.20或25 D.30或100 16.全国性常模,样本量要在(B )之间。 A.1000-2000 B. 2000-3000 C. 3000-4000 D. 4000-5000 17.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A )。 A.代表性 B.特殊性 C.相关性 D.可比性 18.取样是指从(C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总体 B.群体 C.目标人群 D.样本 19.随机号码法是(A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20.系统抽样法的关键是计算(D )。 A. 样本量 B.总体 C.哪个班 D.组距

心理测量期末考试卷

心理测量期末考试卷

————————————————————————————————作者:————————————————————————————————日期:

心理测量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变量上进行的。 A. 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2、全国性常模,样本量要在()之间。 A.1000-2000 B. 2000-3000 C. 3000-4000 D. 4000-5000 3、区分度的取值范围介于() A.-0.50~0.50 B.-1.00~1.00 C.-10.00~10.00 D.-15.00~15.00 4、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了3题, 6岁组通过了2题,7岁组通过了1题,其智龄为()。 A. 4岁3个月 B.4岁6个月 C. 5岁 D.5岁2个月 5、信度的估计方法中,以下哪一种属于内部一致性效度 A、重测信度 B、分半信度 C、评分者信度 D、复本信度 6、某选择题的难度△值14,则该题难度值所对应的Z值为 A、0.25 B、-0.25 C、0.3D-0.3 7、()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常模团体 C.受测人群 D.样本 8、甲被试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已知两个分数 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7和0.88,那么,甲被试的操作智商()于言语智商。 A.显著高 B. 不显著高 C. 等 D.低 9、在标准化心理测验中,测查了所要测验内容的技术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0、1916年出版的《斯坦福—比内量表》,首次使用了() A.智力水平 B.智力年龄 C.智力商数 D.离差智商 二、辨析题(每题3分,共30分): 1、知道了测验的原始分数,就能对个人的测验结果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2、一个好的测验必须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较低的表面效度。 3、量表是具有确定距离和参照点的数字连续体。 4、T分数的平均值为50,标准差为15。 5、测量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6、所有的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后,其原始的分布状态不变 7、首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卡特尔 8、常模团体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其常模团体的母体就是常模总体。 9、在能力倾向测验中常用的效标是等级评定。 10、成就测验是测量某种知识、技能训练结果的测验,它属于典型行为测验。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项目难度 2、测验误差 3、常模参照实验 4、重测信度 5、区分度

(完整版)《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精华版)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P348-350) 一、测量的定义: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括三个主要的元素: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对象,更准确地说,就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二、测量要素:参照点、单位 参照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做参照点。1绝对零点(全无)2相对零点(人为); 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单位就无法进行测量;好的单位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有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 第二单元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P350-352)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验的定义: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心理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 2、心理测验在测量个别差异的时候,往往只是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行为样本进行观察,来间接推知被试者的心理特征。 3、为了使不同的被试者所获得的分数有比较的可能性,测验的条件对所有的被试者都必须是相同的。 4、个人在测验中所得到的原始分数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只有将它与其他人的分数或常模相比较才有意义。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心理测量的间接性迄今为止,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通过测量人们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相对性(心理测量的相对性我们在比较不同人之间的行为或心理特征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客观性(1、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2、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3、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错误的测验观:万能论、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正确的测验观: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P355-356) 在我国的心理门诊中应用较多的三类心理测验:智力测验(可在求助者有特殊要求时及对方有可疑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应用);人格测验(有助于治疗者对求助者人格特征的了解,以便于对其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可针对性地开展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心理评定量表(用于检查求助者某方面心理障碍的存在与否或其程度如何)。 第六单元心理测量的发展史(P356-359) 1、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量的实践:我国的科举取士制度(始于汉代、兴于隋唐); 2、★高尔登十年(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为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①倡导科学心理测验;②遗传决定论的代表;③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④奠定了统计学基础;⑤提出了相关的概念。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法。)★卡特尔十年(90年代):1890年,【美国】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并认为心理测验的结果应与常模进行比较; ★比内的智力测验十年(20世纪头10年):1905年,【法国】比内与其助手西蒙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3、此后心理测验的发展:操作测验、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的发展(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佩林,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施测于精神病人)。

(情绪管理方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情绪管理方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教程第215-216页) 要点: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Galton)。(识记)FrancisGalton(1822-1911)-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达尔文的表弟。 名言:"Every long-established race has necessarily its peculiar fitness for the conditio ns under which it has lived,owing to the sure operation of Darwin’s law of natural selecti on."(1869) 要点: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识记) James Mckeen Cattell(1860-1944)-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性。”“心理测验”一词的提出者。 要点:比内(A.Binet)与其助手西蒙(T.Simon)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识记)Alfred Binet(1857-1911)-法国心理学家。研究制作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参考书:郑日昌等,《心聿饬垦А罚嗣窠逃霭嫔纾?999.9,P1-P5 心理测验的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4.人格测验的发展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教程第217-219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 第三节测验的信度 第四节测验的效度 第五节项目分析 第六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七节心理测验的使用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第六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二、测量要素 三、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该定义包括三个元素: 1、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2、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3、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二、测量要素 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一)参照点 绝对参照点相对参照点 (二)单位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量表是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斯蒂文斯(S.Stevens)划分的四种水平: (一)命名量表——最低水平 (二)顺序量表——次低水平 (三)等距量表——较高水平 (四)等比量表——最高水平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 三、心理测验性质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测验即引起某种行为的工具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 1、测量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2、选取的是行为样本 3、测量要标准化 4、测量要有常模 三、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间接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材料分类: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最高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一、错误的测验观 (一)测验万能论 (二)测验无用论 二、正确的测验观 (一)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例如,升学指导测验) (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一、智力测验 二、人格测验 三、心理评定量表(心理与行为评估和应急与相关问题评估。)

理论6-心理测量学 ★★心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

第六章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心理测量学概论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测量的定义:----(选择题) 测量定义的三要素:事物(要测量事物的具体的属性或特征),数字(代表事物的某一属性的量),法则。二.测量要素: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1.参照点(零点):绝对参照点(长度),相对参照点(温度) 2.单位: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量表是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斯蒂文斯(S.Stevens)划分的四种水平: (1)命名量表------最低水平(如车牌号,相对的零点,不可运算) (2)顺序量表------次低水平(海底捞排队吃饭。相对的,有等级大小)-----心理测量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3)等距量表------较高水平(温度。相对的,可以加减) (4)等比量表------最高水平(长度。绝对,可以加减乘除)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依据心理学理论(法则),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事物)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数字)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1测量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2选取的是行为样本; 3测量要标准化; 4测量要有常模。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1间接性(通过测行为推心理) 2相对性(只有先后顺序)

大多数的人格测验是显示性的测验。受应试动机影响小的是投射测验。 不受时间限制的测验方法是:典型行为测验。 客观测验的严谨程度高,投射测验的严谨程度低。 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一.错误的 1测验万能论; 2测验无用论; 3心理测验就是智力测验; 二.正确的 1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 较多用的三类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 第六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1.三个重要的人物 高尔顿(F.Galton)----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 卡特尔(J.M.Cattell)----卡特尔16PF 比内(A.Binet)----首先使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比内-西蒙量表 WAIS最早由韦克斯勒于1955年编制。 2.20世纪心理测验的主要发展----“团体操能人” 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4人格测验的发展; 3.我国现在心理学的发展 源于1914年前后 20世纪20-30年代两次修订了比内-西蒙量表; 1979年后,协作修订国外智力和人格测验工具; 近年来致力于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测验工具; 第二节测量的常模 第一单元常模团体 一.常模团体: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该总体。这种工作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3样本的大小要适当;(最低不少于30-100个,全国性2000-3000人为宜) 4标准化组(常模)是一定时空产物。----具有新近性 三.取样 取样是指从目标人群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借助群体随机样本研究,是因为科学家希望避免研究偏见。

《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076)《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一、解释 1.测量:按照一定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2.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3.量表: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用以测量某种事物以确定其数量的连续体。 二、填空 1.无论是物理特性的测量,还是精神特性的测量,都必须具有(参照点)和(单位)两个要素。 2.量表可以分为(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级水平。 3.要求被试按平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而无正确答案的测验称为(典型行为测验)。 4.以预先确定的教学内容为标准,考查被试对于指定的教学目标中的内容或技能掌握程度的测验称为(目标参照测验)。 三、单项选择 1.心理测量的参照点是(①)。 ①人定零点②绝对零点③人定零点和绝对零点④不能确定 2. 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②)。 ①类别量表②等级量表③等距量表④比率量表 3.狭义的心理测量是指以(②)为工具的测量。 ①调查②测验③实验④口试 四、判断分析 1.心理测量主要用于对人的精神特性的直接测量。(×) 分析:人的心理行为变化无法直接测出,只能通过个人在活动中(具体讲就是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间接推断人的某种精神特性的状况。 2.由于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因而在应用中只能使用等级量表适用的统计方法。(×) 分析:虽然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但在应用时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①假设量表上的单位是相等或近似相等,其前提是常态分布的假设;②把测验分数转换到一个有相等单位的量表上,即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这样就可以使用等距量表的统计方法。 3,在对心理测验进行区分时,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心理测量学》复习提纲整理

《心理测量原理》2018心理辅修班Lxling 一、测量与心理测量 ? 重要概念 1.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予事物分派数字(Stevens S S,实验心理学手册,1951)亦 即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三要素 事物的属性(测什么?)、法则、规则(如何测?即测量原理)、数字(测量结果) 3. 心理测量 (1)一般的定义:对心理特点(或心理学概念)的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课本: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3)心理测量学的定义:布朗的定义:是指对一个行为样本进行测量的系统程序;安娜斯塔西的定义:实质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可标准化的测量; (4)一种动作、过程;或是实施一组项目。 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4. 心理测验:进行心理测量的工具,其形式一般为一组题目与相应的评分标准。 工具,包括问卷、测验、面试、评价中心等;或是一组项目 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根据一定法则对人的行为用数字加以确定的方法。 5.心理评估:更全面的测量,包括使用观察、访谈的方法获得有关信息。 6.行为样本:心理测量的理论取向,即认为心理测量是对有代表性的部分行为进行测量。 课本定义:从大量行为中抽取与欲测量的心理特质直接相关的一组行为进行测量,并依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这一组被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 的行为就是行为样本。 内在要求:①在测量和界定特定属性的行为时,心理测验并非要测量所有可能出现的行为;②一个测验的质量主要是由样本的代表性所决定。 7.标准化,即统一化,统一规格,一般指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 测量标准化,主要指测验使用时的统一化,包括 4 个方面,可以考试为例;而测验(测量工具,主要是问卷)本身由于比较简单,因而无所谓标准化 8.个别测验:同一主试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测量一个被试的测验p14 9.团体测验:同一被试在同一时间能够测量许多被试的测验p14 ? 思考题: 1. 试述心理测量的特点?P8 (1)首先,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在相当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测量依据的法则那样普遍被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科学水平; (2)其次,心理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3)再次,心理测量的量尺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经过长期的编制、试用、修订、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它的编制是一项高度专门化的系统工作,要达到科 学所要求的水平绝非易事; (4)最后,心理测量的目标虽然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分析,但这种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远不及物理测量的精确度。 2. 试述心理测量的路线(取向)? 心理测量的路线(取向):行为样本,即认为心理测量是对有代表性的部分行为进行测量 3. 试述心理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①实际生活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测量,我们处于一个数字化的 ②科学研究上:一个概念若不能加以测量,就不是科学的概念; 测量用于研究:一个概念:现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

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方案.(优选)

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测量的历史 (一)国外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 1.测量产生于社会的实际需要 2.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3.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 4.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 5.比纳和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 6.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 (二)我国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 1.我国古代的心理测量 2.民主革命时期心理测量的发展 3.新中国时期心理测量的发展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的定义和要素 2.测量的量表 (二)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 2.心理测量的性质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和作用 (一)心理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2.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3.按测验材料分类 4.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5.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 6.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7.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8.按测验的应用领域分类 (二)心理测验的功能 1.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测验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 一、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测验的目的 1.测量对象 2.测量目标 3.测量目的 (二)制定编题计划 (三)编辑项目(题目)

1.收集有关资料 2.选择项目形式 3,编写和修订题目 (四)项目的试测和分析 1.试测 2.项目分析 (五)合成测验 1.项目的选择 2.项目的编排 3.编制复本 (六)将测验标准化 1.内容 2.施测 3.评分 4.常模 (七)对测验的鉴定 1.信度 2.效度 (八)编写测验说明书 二、测验题目的编制技术 (一)命题的一般原则 (二)测题的种类及编制 第三章测验的实施和计分 一、测验的实施 (—)测验实施的一般程序 1.标准化指导语 2.标准时限 3.测验的环境条件 4.计算机辅助的测验实施 (二)主试的职责 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2.施测中主试的职责 二、测验的计分和分数的合成 (—)计分的一般程序 1.计分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2.论文题计分 3.客观题计分 (二)测验分数的合成 1.题目的组合 2.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 3.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三、测验的误差 (一)误差的定义和种类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

1、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是第一个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 2.学绩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示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1.最高作为测验2.典型作为测验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1.构造性测 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类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 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一致,但不正确。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这里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数,E是测量误差) 9、估计信度的方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 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 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1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15、测量的参照点:a)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b)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16、Stevens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a)命名量表: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b)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c)等距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序,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异程度d)比率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对应个体在测量心理特性上比率 17、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1918年,桑代克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其数量”。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指出:“凡是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1、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种科学手段 2、难度: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5、真分数:就是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6、信度:人们通常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之为信度。 7、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8、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戴海琦版心理测量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1

心理测量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①能力测验②成就测验③人格测验 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①个别测验②团体测验 按测验目的分类①描述性测验②诊断性测验③预示性测验 按测验要求分类①最高作为测验②典型作为测验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①常模参照测验②目标参照测验③潜力参照测验 3)经典测量理论及其模型 (1)基本定义 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其是一个在理论上构想出来的抽象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很难得到 观察分数:实测到的分数; 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和完善测量工具及方法的方式来使得观察分数尽量接近真分数。 CTT 数学模型:观察分数与真分数之间是一种线形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 X T E =+其中X 表示观察分数;T 表示真分数;E 表示随机误差(不包含系统误差) (2)CTT 模型的三个假设公理 ①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即E(X)=T 或E(E)=0 ;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ρ(T,E)=0 ; ③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ρ(E1,E2)=0; 平行测验: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后所得分数的分布一致 (3)CTT 模型的方差关系 ①在一次测量中,被试观察分数的方差等于其真分数方差与误差分数方差之和 222X T E S S S =+ ②真分数变异还可以分成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 222T V I S S S =+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 (1)信度的定义: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试题

第一节概述 一、单选题 1.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 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重点2.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让心理测量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的心理学家是()。 A.比内 B.卡特尔 C.西蒙 D.韦克斯勒 3.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A.相等单位 B.等级 C.绝对零点 D.等比 4.其数值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量表是()。 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5.关于测量的正确说法是()。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6.作1代表男,用2代表女,这样的量表通常称为什么量表()。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7.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分数高低排名,这些名次属于什么变量()。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8.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问题。 A.刺激的客观性 B.测验的标准化 C.反应量化的客观性 D.结果推论的客观性 9.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A.比内 B.卡特尔(J. M. Cattell) C.高尔顿(F. Galton) D.奥蒂斯(A. S. Otis)10.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A.比内(A. Binet) B.卡特尔(J. M. Cattell) C.高尔顿 D.奥蒂斯(A. S. Otis)二、多选题 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 M Cattell)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A.使心理测验首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B.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 C.为智力测量制定了常模 D.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的标准 2.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属于()。 A.团体测验 B.个别测验 C.非文字测验 D.文字测验 3.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文字测验 B.客观测验 C.投射测验 D.非文字测验 4.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下列哪些运算()。 A.加 B.减 C.乘 D.除 5.测量所用数字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即具有()。 A.区分性 B.等级性 C.等距性 D.可加性 6.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包括()。 A.分数转换和解释标准化 B.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标准化 C.施测的物理环境标准化 D.施测说明标准化 7.按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智力测验 B.特殊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投射测验 8.好的测量单位应具备()。 A.确定的大小 B.相同的意义 C.确定的意义 D.相同的价值 9.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的要素是()。 A.量表 B.参照点 C.等级 D.单位 10.相对于物理测量,心理测验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即具有()。 A.外显性 B.间接性 C.相对性 D.客观性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

最新(a)-11级心理学专业--度-心理测量学试卷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2012―2013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心理测量学》A 卷 ( )1.我们经常运用命中率法来确定____。 A 效标关联效度 B 结构效度 C 内容效度 D 表面效度 ( )2.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中,离差智商的平均数是____,而标准差是____。 A .100,16 B .100,15 C .120,15 D .100,10 ( )3.测验出版商应该保证每一个心理测验都有 。 A .合适的市场 B.无限量的测验使用者 C. 完整的测验手册 D.对测验满意的使用者记录 ( )4.一个测验包含多个项目,为了使所有项目都具有最强的区分被试的能力,就应使其难度________。 A .尽量彼此相等 B .尽量彼此存在差异 C .都接近1.00 D .都接近0.50 ( )5.测验信度是对测验控制____的量度,是反映测验性能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A .相关程度 B .随机误差 C .误差能力 D .系统误差 ( )6.防止效标污染有效方法是使效标测量值的评定者___________。 A .了解测验实测值的信息 B .不了解测验实测值的信息 C .不了解测验效标值的信息 D .了解测验效标值的信息 ( )7.测验目的在于选拔10%的优生,则测验合适的难度应为___________。 A 0. 90 B 0.10 C 0.50 D 0.20 ( )8.复本信度所考虑的误差来源是____所带来的随机影响。 A 形式不同 B 项目不同 C 被试不同 D 时间不同 ( )9.为了对来自不同心理测验的分数进行比较所采取的分数转换手段通常包 括________和标准分数。 A .原始分数 B .百分数 C .相对分数 D .百分等级 ( )10.____是因素分析法编制问卷的典范。 A .MMPI B .16PF C .TAT D .EPQ ( )11.测验开发者使用反向表述项目主要是为了平衡什么效应? A .社会赞许性 B. 作假 C. 最近反应 D. 反应定势 ( )12. EPQ 测验采用平均数是____,标准差是____的标准分数. A .50,7 B .100, 15 C .50,10 D .100,10 ( )13.测验的标准化实际上是一个控制____的过程。 A 测验规则 B 测量条件 C 测验分数 D 测量误差 ( )14.在正态分布中,大约多大比例的测验分数介于平均值以下2个标准差与均值以上2标准差之间? A.95% B.13.6% C.34.1% D.68% ( )15.社会心理学家编制了一个调查表用以在与健康有关的职业上区分出那些“工作涣散”的工人。用以包括缺勤、不遵守组织制度以及同事和上级关系紧张在内的大量行为来定义“涣散”。这是在进行哪种效度研究? A 内容效度 B 预测效度 C 同时效度 D 结构效度 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15分)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心理测量学知识

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1.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括三个要素,即事物、数字和法则。 2.数字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 二、则量要素 (一)参照点 1.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做参照点。 2.参照点有两种:一是绝对零点。二是人为确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 3.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零点,但在心理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标定的测量零点。 (二)单位:具备两个条件 1.有确定的意义。 2.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 (一)命名量表 1.命名量表是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量表形式,只用数字

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 2.这种量表分为两种: (1)代号——用数字来代表个别事物。 (2)类别——用数字来代表具有某一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3.在命名量表中,数字只用来作标记和分类,而不能作数量化分析,既不能比大小,也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二)顺序量表 1.顺序量表比命名量表水平高,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也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 2.数字包含有数量关系,代表符号是“>”,如A>B>C等,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顺序。 3.顺序量表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三)等距量表 1.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做加、减运算,但因为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做乘、除运算。 2.等距量表的数值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或者用一个常数去乘或除,不会破坏原来数据之间的等距关系。(四)等比量表 1.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