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讲义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讲义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讲义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讲义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培训资料汇编

刘付民编著

2006年4月

目录

第一讲多媒体课件概述 (3)

一、多媒体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3)

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3)

三、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4)

第二讲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7)

一、环境分析 (7)

二、教学设计 (8)

三、脚本设计 (9)

四、软件编写 (10)

第三讲学科教学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11)

一、科学地进行多媒体课件的选题 (11)

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 (13)

三、提高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质量的四条原则 (14)

第四讲多媒体讲义制作要求 (15)

一、字符设置 (15)

二、字体设置 (15)

三、字符颜色 (15)

四、背景设置 (16)

五、颜色设置 (16)

六、效果声设置 (16)

七、数学推导过程 (16)

第五讲学用PowerPoint制作高质量课件(案例分析) (16)

第一讲多媒体课件概述

一、多媒体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美国有人统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学员可以多学到三倍的材料;据原苏联教育家统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可以节约教学时间的20%。据国外有关的实验表明,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程序教学法进行教学,其所学得的材料分量,可比传统教学方式增加一倍,而且还可使考试中的错误减少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多媒体课件是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硬件环境中,利用多媒体编著系统工具软件开发出的。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多媒体课件与一般的课件有许多不同。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如下:

1.以多媒体方式表达教学信息

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学内容是用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来表达。每种媒体都是为达到某一确定的教学目标而合理选择的,并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有机地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使学习者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地效率和效果。

2.以超媒体的方式组织教学信息

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学信息的组织不再是线性的顺序结构,而是非线性的网状结构。这种信息组织方式就叫超媒体方式。在超媒体管理方式下,教学信息存储在各节点中,节点之间有链相连接,形成网状结构,任何一个节点都和其他节点相连,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刻从任何一个节点转移到另外某一个节点上。这使多媒体课件具有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3.以导航方式引导学习者的学习

多媒体课件中,信息量巨大,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复杂,学习者在学习中容易迷失方向。为了避免学习者偏离学习目标,多媒体课件提供引导措施,以保证学生能够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获取所需的信息。这种引导措施就是导航。导航通常有几种方式,如检索导航,即课件中设置专门的帮助系统,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使用;浏览导航,即课件中设置一导航图,以图形化方式表示出超文本网络的结构,图中包含超文本网络结构的节点及各节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在网络中定向。

4.以更丰富的交互方式实现友好的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是学习者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学习者是通过人-机界面完成人、机交互的。多媒体课件中,可提供多种机交互方式,以实现人、机之间的交互作用。常用的交互方式有菜单、图标、按钮、热点热字以及键盘交互等。

三、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为适应不同的使用对象,传递不同的教学信息,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现存的多媒体课件有不同的类型。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能满足学习所需的软件类型。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在此从使用者角度将其划分如下。

1.资料工具型

这种类型的软件不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而注重大量信息间的检索机制及辅助学习资料的提供方法,多供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查阅使用,但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也可根据需要,教师选择其中部分合适内容作课堂辅助教学用。

资料工具型多媒体课件是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它适合于单机更适合于网络,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开放式学习环境所不可或缺的课件。目前市场上百科全书、电子字典及各类图形库、动画库、声音库等电子出版物大部分都属于这种类型。

但这种课件若设计不好,在使用时就会出现诸如迷失方向、难以找到想要的资料、淹没在信息海洋中等问题。

2.自主学习型

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可供学生自学,使学生处于一种个别指导方式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也叫教学指导型课件。这类课件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把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供给学生,教给学生各种学习要领和技巧,同时还设计部分提问、练习题和反馈,以诊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果。常用来引入和介绍新知识,特别适合于讲授那些不能简单地用书面文字来解释的知识。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课件都属于这类。

通常,这类软件将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很小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进行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达到一个最起码的小目标,然后再将这些简单的教学单元按照教学顺序和教学策略有机地组织成一系列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达到整个软件的教学目标。其作用是模拟和代替教师向学生进行讲授、指导与帮助,有较强的交互性,方便学习者进行人机交互,自主学习。

然而在制作时如果把握不好,这种软件极易带来大而全的弊端,使一些本不宜用多媒体课件表现的内容也涵盖其中,也最容易成为“黑板搬家”或“课本翻版”,发挥不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还造成资源浪费,这最终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3.课堂演示型

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一般是为了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而设计制作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师课堂演示用,不要求知识内容的系统讲解,可以是专题或片

断形式,但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通过计算机的多媒体性将不容易用其他媒体解决的问题,以简洁明了的方法和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和设计制作。但这也是最不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种多媒体课件。

4.练习测验型

练习测验型课件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予以相应的反馈,以促进学生掌握这种知识、技巧或提高某种能力。或者可以在教学活动进行到一个阶段后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决定下一阶段学习如何进行。这种多媒体课件通常用于教师指定家庭作业或进行教学评价。其优点主要体现在题量不受限制、阅卷迅速确实、成绩易于统计、随机出题、客观性强等方面。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发展,练习测验型课件越来越强调练习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情境中巩固某个知识点。例如,英语课件中把生词与对话的练习,分别创设成咖啡屋、商店等不同的生活情境,学生可进行选择。在咖啡屋内,以连环画的形式列出一系列的对话情景图,学生开始可以依次听每个画面中顾客与营业员的对话;然后屏幕下有一系列图标,每按一个图标就听到一句英语,学生需要将该图标移动到合适的画面位置上,这样就进行了学生的英语听力与理解的综合练习,并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移动的正确率给出分值,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练习与自我测验。

提问是该类型软件的核心,问题的内容、形式、出现的顺序都影响教学效果,并要有一定的判断和反馈机制,如果设计不当,极易导致“题海战术”。

5.模拟实验型

模拟实验型多媒体课件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提供可更改参数的指标项,当学生输入不同的参数时,能随时真实模拟对象的状态和特征,供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探究发现学习使用。这种软件近年来逐步受到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注意,因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发展较快的一种多媒体课件。

模拟实验型课件根据具体用途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演示模拟。用图像、图形、动画等直接向学生演示各种现实情况不允许或者不容易实现的现象。

(2)操作模拟。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操作,以熟练掌握某些操作技能和技巧。往往用于培训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进行一些可能是危险的实际操作之前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3)过程模拟。在操作模拟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或研究过程。

(4)模拟训练器。是把计算机模拟、操作器和传感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各种危险的或是昂贵的操作训练。例如用计算机进行飞机着陆练习、坦克作战练习等。

6.教学游戏型

与一般游戏软件不同的是,教学游戏型多媒体课件将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富有教学意义而且教学目标明确的游戏过程中得到训练或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多媒体课件。它强调的是游戏的教学性,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且含有一定的教学策略。例如《TYPE!》软件以小人赛跑的形式表示学生打字练习的速度与标准速度之间的比较。

第二讲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一个高质量课件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小组中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因此,需要对开发过程的各个步骤做出具体的规定,以作为行动的指南。一般来说,多媒体课件开发有以下几个阶段:他包括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与修改。从这五个阶段可以看出来,它遵循着一个设计到方案形成,最后进行软件的编写这样一个过程。

一、环境分析

多媒体课件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课件目标分析、课件使用对象分析和开发成本估算等任务。

在这里,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该学科领域以及教学内容的范围,而且应对教学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学习新概念;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训练求解某种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的程度及检查方法等等。

课件使用对象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或进行练习时,其原有知

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该项分析通常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①学习者的一般特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学习动机,以及文化背景等;

②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以及已经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③学习者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成本估算通常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这里,开发的总费用一般包括开发组成员的劳务费用;各种参考资料购买;磁盘、打印纸等各类消耗材料;以及软件维护费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件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

教学内容分析指的是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根据教学内容将课程教材按段落和时间分成若干课,此即课分配。因为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再考虑黑板书写及教师的思考等时间,所以多媒体教学的每课时间应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课时短一些。接着,把每课内容按单纯的教学目的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块,一个小块就是一个教学单元。教学单元划分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应当仔细地分析教材和参考书,把教学目标逐步演化成一系列的教学单元。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体系情况,选择控制教学单元前进的策略,即确定课件的结构方式。

上述一个教学单元的功能,就是进行一小段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一般说来,在一个教学单元中主要进行一个新概念或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然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回答信息,并对回答作出反馈。为此,需要具体确定要传授的教学内容,详细规定呈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形式、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作出预计并准备相应的反馈信息。

一般说来,个别指导型模式主要适用于呈现信息和引导学习两个阶段;操练与练习型模式适用于练习和评价阶段;模拟型模式则适用于上述四个阶段的任意

组合;教学游戏模式主要用于练习阶段;问题求解模式通常适用于呈现信息、引导学习以及练习这三个阶段。一般地,我们也可在一个教学单元中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适应不同的教学需要。

三、脚本设计

脚本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方案设计的详细报告,是下一阶段进行软件编写的直接蓝本,是课件设计与实现的重要依据。因此,脚本设计阶段也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由面向教学策略的设计到面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过渡阶段。

从脚本所描述的内容来看,多媒体课件的脚本可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种。前者是由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对课件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的文字描述;后者则犹如影视制作中的分镜头脚本,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改写而成的能体现软件结构和教学功能,并作为软件编制的直接依据的一种具体描述。换言之,一般认为:文字脚本是多媒体课件“教什么”、“如何教”和“学什么”、“如何学”的文字描述,它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确定、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学习模式选择、教学策略的制订、媒体的选择等任务。

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进行课件交互式界面以及媒体表现方式的设计,将文字脚本进一步改编成适合于计算机实现的形式。

脚本的描述并无规定格式,但所包含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即在脚本中应注明计算机屏幕上要显示的内容(包括文字、动画、图像和影像等)、音响系统中所发出的声音,以及这些内容输出的具体顺序与方式。

在多媒体课件的脚本设计中,计算机屏幕布局的合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件的质量。在脚本设计中,通常都将屏幕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使得同一个课件中各种类型的信息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以避免学生每次化时间在屏幕上寻找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教学内容。图2-1给出了一种适合于指导型和练习型课件的典型的屏幕功能区划分,当然,图中的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信息容量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

图2-1 适合于指导型和练习型课件的典型的屏幕功能区划分

四、软件编写

该阶段的任务是将教学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教学策略,以及脚本设计阶段所得出的制作脚本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或多媒体软件工具加以实现。

为了提高效率,应该尽量收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素材,根据课件内容需要进行编辑加工。在多媒体素材采集、编辑完成后,就可以用多媒体创作(编辑)工具进行集成。

若所制作课件的结构或处理流程十分复杂,或者准备做为商品化软件发行,则可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编程,例如,Visual Basic、C++语言等。

课件程序编写完成后应当进行仔细的调试,调试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程序中隐含的各种可能错误并加以排除,其中包括教学内容上和计算机语言文法上的各种错误。

一个完整的课件,除了在程序中包含联机帮助功能以外,还必须提供相关的文档,例如学生手册、教师手册、技术手册等。因此,在课件程序编写和调试结束后,还必须编写相应的文档。

此外,课件评价与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项工作实际上存在于课件开发的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的每一个阶段之中。比如,我们在软件的编写阶段,教师开发课件的时候可能为了一个背景色的设置、声音的搭配等而反复修改、调试,最后得到满意的结果。

第三讲学科教学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一、科学地进行多媒体课件的选题

选题即是明确课件开发的课题,这是课件设计的第一步,由于选题本身要影响到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信息呈现方式等,因此,选好课题对于提高课件的助教促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与其他类型(如用于个别化学习的类型)的课件选题有所不同。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选题一般要在分析教材、分析学习者特性的基础上,并根据多媒体的特点进行确定,通常的做法是先找出新知识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然后从这“三点”中对课题做出初步的选择。

1.分析教材找新知识点

进行选题时,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知识点,并把总的教学目的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掌握什么(理论、原理、定理、法则、公式),发展什么(智力、能力),学会什么(方法、技能和技巧),培养什么(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道德品质、习惯)等等。

2.分析教学目标找教学重点

在新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分析教学目标一般可从知识、能力两方面进行。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处理,最初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获得事实,然后由事实再归纳抽象为概念、原理或方法等。这样,具体的知识就表现为“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方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通常是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更进一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分析目标找出教学重点,应该是对每一个新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确定该知识点在知识方面属于“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方法”中的哪一类或哪几类,再根据知识方面的所属构成,分析完成该知识的学习需要哪方面的基本能力,并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能力的相互关系,进而确定出教学重点。

3.分析学生学习特性找学习难点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学习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分析学生学习特性找出难点,通常是在前述两项分析找出的新知识点、重点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的学习特性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阶段、认知模式、原有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水平等。认知阶段是学生的一般学习特征,不同认知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是行为表象,即以形象思维为主;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增强,发展到高年级阶段,其认知特点就主要是符号表象了。认知模式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的模式,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例如,有的学生能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将认识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有的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则易受处于优势状态的环境影响;有的学生能根据刺激的细小部分的属性对刺激进行分析;有的学生能基于各种刺激的共性进行推理和分类,等等。另外,一定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生活经验水平是学生展开新学习的基础和条件。对学生的这些学习特性进行分析, 很容易找出学习难点。含有学习难点的内容, 最适于作为课堂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

4.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知识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都可成为中小学课堂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是理想的多媒体课件选题。在进行课堂用多媒体课件课题的选择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作为课堂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其内容必须适于用多媒体表现,能突出多媒体的特点。

课堂用多媒体课件不应是复习大纲或黑板搬家,也不应是其它教学媒体的翻版,因此,传统教学媒体及其它现代教学媒体难以解决或解决的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应是多媒体课件的理想选题。也就是说,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应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应能使相应的课件有效的突破学习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如在理科学科中,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如某些宏观、微观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某种瞬间或长时间的变化),某些不适于直接操作和观察的实验(如对人体有毒害的实验、实验设备较精密、昂贵或实验周期较长的实验等等),这些内容较适于作多媒体课件的选题。

②作为多媒体课件选题的内容应有利于实现教学价值的多重取向。

所谓教学价值是指教学活动与学习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教学应满足学习主体的哪些需要。不同的教学价值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学价值的取向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与素质。现代教学价值观认为,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格,掌握科学的方法是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而知识、能力、品格和方法(教与学的方法和科学自身的研究方法)是构成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材料。所以,在可能的条件下,力求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实现多重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成才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是十分有意义的。

多媒体本身的功能特点既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又有利于多种学习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就选题本身的内容来说,如果学习该内容时,既需要以某种能力或某种能力的新层次为前提,又能在学习展开的过程中,达到对某种品格的培养和一定方法的训练,那么,这样的课题作为多媒体课件的选题是最为理想的,通过有效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多种教学价值的统一,从而在相应课件的应用中,就可以实现教学价值的多取向,使多媒体教学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③确定多媒体课件的选题时,还应考虑到经济性和实效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在确定选题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制作成本。一般来说,如果利用经济性好的教学媒体就可以满足教学需求,使学生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那么也可以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当然,多媒体的多重感官刺激对有效学习发生的促进作用,对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实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重教学价值取向,是其它教学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由于传统观念和设备条件的影响,目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层次大多数只停留在课堂演示教学,只把它当作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演示工具,学科的多

媒体教学还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体现知识意义建构过程的多媒体课件成为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这种多媒体课件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认知工具,它的使用能够促进新型教学模式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既要注意对教的设计,更要重视对学的设计,要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将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成为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学习工具。

2.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

高水平的问题能引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规律,灵活多样的回答方式,可为学生提供表达意见、阐明观点的环境,促进学习者的参与态度。所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设计能够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高水平问题和灵活多样的回答方式(如电子笔记本、电子邮件、各种各样的文题等),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课件的促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课件的导航策略设计中,应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协商学习中所提供的帮助以及评价练习中所出现的提示语言的有效设计,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4.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资源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多媒体课件中应根据学习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资源,如"资料箱"、"工具箱"、"资料架"等,使多媒体课件能够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让学生能够基于课件提供的资源进行自主的研究型的学习。

5.实现多媒体课件的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超链接结构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的灵活获取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的重新组织,适合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的设计课件的超链接结构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质量的四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课件中的知识科学、准确,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规律,充分运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简约性原则

简约性原则要求课件用最精练的语言和最简捷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直觉性。

3.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突出特性,有效利用多媒体的交互特性可以增强教学的多向交往,促进因材施教。因此,交互性原则要求设计课件时,在体现基本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下,设计适应不同水平、体现不同进度的教学问题,同时注意应答方式和交互方式设计,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体性的发展。

4.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要求课件达成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精美性与和谐性的统一。要充分运用图片、动画、音乐、色彩、界面风格、整体布局等来突出或表现主题的内涵,利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和谐、整体美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第四讲多媒体讲义制作要求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室内,电子教案的最佳投影效果,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们经过试验和总结教师们的教学体验,特制订以下要求,供教师们参考。

一、字符设置:

中文字幕的最佳字号为36号,每行为16个字。最小字号为24号(小一号),每行25个字。英文字幕的最小字号为24号(小一号),每行50个字母。每一屏不超过200个字

二、字体设置:

尽量采用常用字体(如宋体、黑体、楷体)。对笔画较细字体,采用加粗方式。

三、字符颜色:

尽量选取与背景反差较大的色彩。

四、背景设置:

应选取图案简单、颜色较暗或与字符反差较大的画面。

五、颜色设置:

由于多媒体教室内提供了彩色投影设备,所以对于有条件的教师,应尽可能设计彩色画面。每幅画面上的色彩不要超过3种。

六、数学推导过程:

数学推导过程最好采用板书进行。如果做成电子教案,须模拟板书书写的过程,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七、效果声设置:

除教学内容需要外不宜设置效果声。相信能就一定能

第五讲学用PowerPoint制作高质量课件

实际案例演示、分析(因为不能以书面形式演示实际效果、动画等内容,故省略讲义,课堂上以实例进行演示、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