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叶状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

乳腺叶状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6 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位年龄43岁。根据肿瘤间质细胞密度、生长方式、瘤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和坏死进行乳腺叶 状肿瘤分级,良性8例,交界性2例,恶性6例。免疫组化示间质细胞Vim均阳性,p53及Ki67阳性表达于恶性叶状肿瘤,良性叶状肿瘤CD34阳性,交界性叶 状肿瘤CD34灶性阳性,恶性叶状肿瘤CD34阴性。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学形 态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免疫组化对恶性叶状肿瘤有一定表达。叶状肿 瘤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根据其生物学行为特点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而选择不同 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 02-0050-03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s,PTs) 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是乳腺的一 种富于细胞性纤维上皮性肿瘤,过去称为叶状囊肉瘤。2003年WHO将其命名为 叶状肿瘤,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个亚型。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多样, 组织学分类和治疗方法都存在着不同分歧。本文收集本院16例PTs的临床、病理资科并结合文献资科进行分析。 材料与方法 1.材料: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7月确诊PTs共16例,按WHO乳 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标准。 2.方法: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 4μm,行HE和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第一抗体分别为Vim、CD34、p53、Ki67。所有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Vim为胞质表达,CD34为胞质和(或)胞膜表达,p53、Ki67为胞核表达。阳 性结果分别为胞膜、胞质或胞核有棕黄色颗粒附着。阴性结果为胞膜、胞质或胞 核无着色。 结果 1.临床资料:16例PTs患者均为女性,良性8例、交界性2例、恶性6例。 年龄20—63岁,中位年龄43岁。均为无痛性肿块而就诊,临床检查触之为边界 尚清,肿块质地较硬,与皮肤无明显粘连,其中2例局部皮肤变薄,皮温增高, 1例皮肤紫红色,表面有破溃。左乳7例,右乳9例。其中合并浸润性导管癌1例,合并同侧纤维腺瘤1例,合并对侧纤维腺瘤1例。病程l—360个月,中位病 程12个月。2例(良性1例、恶性1例)短期内肿物有迅速增大的病史。4例(良性 1例、交界性1例、恶性2例)有术后复发史,首次手术后复发时间范围5~36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2个月。 2.病理资料 2.1巨检:肿瘤大小1.3×2×2cm-8×13×16cm,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10例,分界欠清6例,呈结节状、球形或分叶状,部分有包膜,切面膨出,见大小不等 的裂隙或囊腔,呈粉色或灰白,质地中等。大的肿瘤,叶芽状卷曲裂隙的车辐状 结构更加明显,小的肿瘤切面为均质状。2例伴粘液变性,6例质地细腻,呈鱼 肉状,伴有出血、坏死。3例同侧腋窝淋巴结标本,最少4枚,最多20枚。 2.2组织学观察:肿瘤由上皮和富含梭形成纤维细胞的间质构成。上皮成分包

乳腺叶状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 果良性8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3岁。病理特 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包含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结论乳腺 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细胞型纤维腺瘤、幼年性纤维腺瘤、癌肉 瘤及原发或转移性肉瘤等鉴别,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扩大范围局部手术切除为主要 治疗方法。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征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ides tumor,PT)是一种呈分叶状结构,由乳腺纤维结 缔组织和上皮成分组成的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约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0.9%[1]。1995年~2009年,我科共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1例,现临床病理分析 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女性,年龄38~52岁,平均43岁,左侧5例,右 侧6例,外上象限8例,内下象限2例,乳晕区1例,病程4个月~13年。所有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依据Pietruszka和Barnes的诊断标准[2](良性:核分裂像0~4个/10HPF,膨胀性边缘,轻~中度间 质异型性增生;交界性:核分裂像5~9个/10HPF,膨胀性或浸润性边缘,中度间 质异型性增生;恶性:核分裂像>10个/10HPF,浸润性边缘,中~高度间质异型性 增生)重新进行显微镜观察;同时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预后情况。 2 病理检查 2.1 巨检肿瘤体积差别很大, 3.5cm×2.5cm×2.5cm~12cm×10cm×8.5cm。表面呈多结节状,其中8例包膜完整,3例包膜不完整;切面呈分叶状,外翻,质韧,色灰白或灰黄,常见大小不等的狭窄裂隙,1例切面见多个囊腔,内含血性液。 2.2 镜检 11例光镜观察均可见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上皮成分为良性,呈 腺管或衬覆于裂隙、囊腔表面,无异型;过度增生的间质细胞为肿瘤细胞,呈短 梭形,编织状、网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弥散分布或区域性疏密不等,形态呈现 由温和至肉瘤的移行谱系,不同程度异型性,核深染,可见核分裂像。8例核分 裂像<4个/10HPF, 2例核分裂像>4个/10HPF, 1例核分裂像>10个/10HPF,间质形态 类似纤维肉瘤样改变。 3 讨论 临床表现乳腺叶状肿瘤(PT)好发于40-50岁(均龄45岁)女性,恶性者 稍年长;病变多为单侧,单个结节状,无痛感。多数肿瘤生长较快,常有短期内 迅速增大史,直径可大于10cm(均径4~5cm)。大约有20%患者出现同侧腋窝 淋巴结肿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肿瘤的转移,相反本瘤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 可发生血行转移,文献报告的转移率为3%-24%[3],常见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骨、肝、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累,转移瘤仅含间叶成分。本瘤多为良性,可复发;少 数为恶性,可复发和血道转移。不完全切除的患者复发率约为20%[4]。少数恶性 病变可因发生重要脏器转移而致死。 病理诊断 1982年WHO肿瘤组织学分类将此类肿瘤命名为叶状肿瘤(PT), 再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类[5]。PT中包含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其过度增生的间质细胞为肿瘤细胞,良性PT的细胞密度较低,分布均匀,细胞轻~中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形态、组织发生和命名。方法:常规切片包埋染色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检测。结果:良性6例交界3例恶性2例中仅act阳性1例。结论:全部肿瘤镜下均无包膜。肿瘤的恶性间叶成分对于瘤内和瘤外正常乳腺腺上皮成分呈特殊的浸润方式。叶状囊肿瘤实质上是一种起源于腺管周多能性纤维和肌上皮细胞,具有腺上皮、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等多向分化的肿瘤。 关键词叶状肿瘤分级病理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女性,年龄40~59岁。病史3个月~9年,其中1年以上者10例。患者均以乳腺肿块就诊,7例在1个月~1年内迅速增大。肿块呈结节分叶状,质地硬,边界清楚,无局部粘连,活动度好。自觉疼痛者1例。11例均无皮肤橘皮样变,无胸壁静脉怒张,无乳头溢液。肿块直径为2.0~11cm,其中>5cm6例。均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理也未见局部转移。 治疗方法:11例中6例行乳腺单纯切除,1例行改良根治术,3例行包块切除。均于术中或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叶状肿瘤,其中除3例行乳腺单纯切除者术后予以化疗外,均未行化疗或放疗。 结果 随访9例均存活,其中3例行乳腺单纯切除者和1例行改良根治者已生存15年以上,2例行包块切除者1例生存13年以上,另1例死于心肌梗死,3例行乳腺单纯切除者术后予以caf方案化疗,复查均未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最长已生存10年;3例失访;其中良性5例,交界3例,恶性2例。 病理改变:镜下双相肿瘤肿瘤由良性上皮和富于细胞的梭形细胞间质组成间质细胞为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境界推挤性或浸润性,部分伴黏液变,肿瘤的间质成分明显肉瘤样,非典型性。 讨论 乳腺叶状肿瘤(pt)是一种富于细胞性纤维上皮肿瘤增生的梭形间叶细胞由上皮/肌上皮被覆的裂隙围绕,johannesmuller首先描述命名cystosarloma phyllodes他认为是一种良性肿瘤cystosarloma指病变切面呈囊性和肉瘤特征而phyllodes指叶状突起结构[1]。侵袭性行为的患者年龄较所有pt患者高近7岁,妊娠期恶性pt可生长迅速,单侧多见,双侧罕见无痛分叶游离状肿块术前诊断困难迅速生长和体积大为线索,肿物界限清即使镜下有浸润,切面灰白黄色或粉色大肿瘤有灶性坏死出血可有黏液样变镜下双相肿瘤由良性上皮和富于细胞的梭形细胞间质组成[2],肿瘤的间质细胞为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境界推挤性或浸润性,间质细胞可表现间叶分化如良恶性骨、软骨、脂肪,横纹肌和平滑肌分化等,上皮可出现大汗腺样化生,间质黏液变[3]。目前组织学分级有三级分类和二级分类,主要以核分裂间质细胞非典型性边界及间质增生程度,三级分类良性核分裂很少或1~2/10hpf细胞中等密度,轻至中度细胞非典型性推挤性边界或浸润,交界性核分裂2~5/hpf细胞中等密度,轻至中度细胞非典型性推挤性边界或浸润,间质成分类似纤维瘤病或低度恶性纤维肉瘤,恶性核分裂>5/hpf间质过度增生明显非典型性浸润性边界,二级分类低级别核分裂[4]。 pt综合评价肿瘤体积边界间质细胞非典型性核分裂和间质肉瘤样过增生,间质过度增生是指至少一个低倍视野内无上皮成分常见于恶性pt,切缘出现肿瘤是复发主要原因。

乳房分叶状肿瘤

分叶状肿瘤是交界性肿瘤,文献上的名称也比较混乱,治疗也不太统一。一般都说以手术为主,化疗不敏感,手术方式看肿瘤大小:较小的局部扩大切除,较大的切除乳腺,由于属肉瘤,淋巴道非主要转移途径转移,所以一般认为不需要清腋窝。 我们掌握的手术原则更积极一些,原因就像楼主说的:局部切除容易复发,每复发一次恶性程度都会增加,我们一般都做乳腺切除,小的直接放假体,大的放水囊扩张器,二期放假体。 以下是个人原创,多多指教: 乳房分叶状肿瘤是以良性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得间质成分组成,因其个体标本上常出现裂隙因而得名。按期间质成分、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者称为分叶状纤维腺瘤;恶性者称为叶状囊肉瘤。临床上多见50岁以上妇女,表现为乳房肿物,体积可较大,皮肤表面可见扩张浅静脉。术中可见切面呈暗红色,鱼肉状,没有明显包膜,血供丰富。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见,而以肺、肝、纵隔和骨转移为主。治疗以单纯乳房切除为主,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尚难评价。 乳房分叶状肿瘤属于交界性肿瘤,单纯肿瘤切除术后常常在短时间内肿瘤再次复发,因此,一旦病理诊断明确,即应切除患乳的全部乳房。乳房切除后,同侧转位的部分背阔肌一般容积较小,且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所以除乳腺偏小者,一般很难满足乳房再造的需要。因此据健侧乳房的大小,作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一期或二期硅胶假体置入

术,除了部分乳房较小的患者,作者倾向于采用二期硅胶假体置入术,原因如下:⑴术后三个月,转位的背阔肌容积已基本固定,比较容易估算置入硅胶假体的容积,从而使再造的乳房和健侧乳房的大小基本一致;⑵经过间断向扩张器注水,转位的背阔肌和胸大肌之间形成了光滑的囊腔,使置入的硅胶假体在囊腔里有一定活动度,从而使再造的乳房更逼真。 手术中在切除患者乳房时,应注意,⑴分离皮瓣应厚薄均匀,尽量使皮瓣下平坦光滑,否则术后患者乳房皮肤表面形成一些大小不等的小丘,影响美观。这在实行了多次乳腺单纯肿瘤切除的患者有一些困难; ⑵为了防止乳头坏死,一般乳头下应尽量少留组织,使乳头下呈“肚脐状”,以保障乳头术后血液供应,避免乳头坏死。若出现术后乳头坏死,也不要过早的剪除坏死的乳头,一般通过痂下愈合,形成新生乳头。如确认乳头已坏死,可用文身法再造乳头轮廓;⑶术中注意保护肩胛下血管,保证背阔肌血供;⑷因属于Ⅰ类手术,手术区域一定要认真止血,减少形成术区积血、积液的机率;⑸若乳腺体积较大,最好采用置入扩张器的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皮下积液和背部血肿为该术式的主要并发症,主要的预防措施为:术中彻底止血和术后加压包扎、置管引流。背部血肿一般进过穿刺抽液和加压包扎后,少量积液皆可吸收;乳房皮下积液可表现为术侧乳房皮肤淤斑,皮温较高,这时需要与感染区别。如术侧乳房有明显红肿热痛和发烧、血象升高等全身表现,穿刺抽出脓性和发臭分泌物可基本诊断为术后感染,需立即手术取出扩张器。单纯的皮下积液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伴平滑肌瘤临床病理观察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伴平滑肌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及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伴发平滑肌瘤病例进行临床、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恶性叶状肿瘤主要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上皮成分及丰富的异型的纤维性间质细胞,部分形成叶状结构突入囊腔,挤压上皮形成裂隙状,免疫组化:Vimentin +。平滑肌瘤主要组织学表现为大量平滑肌束交错排列,细胞梭形,呈栅栏状、席纹样排列;免疫组化:SMA +、Desmin +、Vimentin +。结论恶性叶状肿瘤及乳腺平滑肌瘤均为乳腺少见肿瘤,同时伴发更为罕见。它们均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表现,且需要与乳腺的交界性及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标签: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平滑肌瘤;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由乳腺纤维组织和上皮组成的具有双相分化的纤维上皮性肿瘤,临床发病率低,发生率占所有乳腺原发肿瘤的0.3%~1%,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5%[1],好发于40~50岁;乳腺平滑肌瘤并不常见,占所有乳腺肿瘤比例不足1%,同时在一个患者身上伴发两种少见的肿瘤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罕有报道。现将我院诊断的1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并平滑肌瘤的病例进行报道,分析其临床与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发现左侧乳腺乳晕下方肿物3个月”入院,无经期疼痛、红肿、发热等不适,自述8年前曾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体查发现左侧乳房乳晕下方可见一长约5 cm的陈旧性弧形手术瘢痕,皮肤表面无破溃、发热、出血、橘皮样改变,瘢痕下方扪及包块,约鸡蛋大小,腋窝淋巴结无肿大。术前B超示:左侧乳头处见一不规则低回声团块,范围约32 mm×38 mm×20 mm,边界较清楚,内见点状血流信号。手术中探查见乳晕下方乳腺组织内有4个肿瘤,最大者约2.5 cm×2.5 cm,最小者约1.0 cm×0.8 cm,肿瘤均为灰白色,质硬,边界清楚,似有包膜,活动度可;术中行冷冻快速检查,术后送病检。 1.2方法 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及术后完整切除病变组织经4%中性甲醛固定,经常规取材,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二步法,DAB显色。所有抗体CK(H)、SMA、P63、Ki67、CD10、Vimentin、S-100、CK(L)、EMA、CK5/6、CK20、CK19、CD34、ER、PR、CD117及检测试剂盒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抗体为即用型工作液,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分析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例1,女性,42岁,因发现“右乳肿物8月”入院,体格检查见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约5 cm,境界清,活动度好。b超显示:肿物包膜完整,肿物内回声欠均匀,钼靶x线片见右乳椭圆形肿物,边缘光滑,无钙化。术前诊断:右乳纤维腺瘤,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叶状肿瘤,良性。与患者做了病情沟通,建议再次手术。由于患者乳房较小,故行“右乳房切除术”。至今无复发。 例2,女性,20岁,右乳肿物4年,初约花生米大小,近半年明显长大,现约4 cm。查体:肿物位于上象限,活动度好,境界清,似有分叶感,质韧。b超显示肿物边界清。术前考虑乳腺纤维腺瘤可能,但不排除外分叶状肿瘤。故行“肿物扩大切除术”,将肿物及周围>1 cm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报告:纤维腺瘤;术后病理回报:叶状肿瘤,良性。未再手术。患者目前已术后2年,无转移。 例3,女性,41岁,因“左乳复发肿物半年”入院。2年前左乳外上象限肿物切除,回报“纤维腺瘤”。半年前该处又出现肿物,生长迅速,约 5 cm。行“肿物扩大切除术”切缘大于肿瘤边界1 cm。术后病例提示:叶状肿瘤,不能定级;术后病理示:交界性叶状肿瘤。向患者交待病情,建议进一步行“左乳单纯性乳房切除术”,患者拒绝。现术后1年余,未见转移复发。 例4,女性,19岁,因发现“右乳肿物3月”就诊,查体见肿物约3 cm,活动度好,境界清,诊断“纤维腺瘤”,于门诊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纤维腺瘤。1年后肿物复发,生长迅速。回查既往病理切片,不除外叶状肿瘤,故二次手术行“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乳腺叶状肿瘤,倾向良性。患者拒绝再行“乳房切除术”。考虑患者虽为复发肿瘤,但病理仍倾向良性,故术后随访观察,目前正常。 2. 结果 回顾这4例病例,最后均经病理确诊,即乳腺叶状肿瘤。术前都有“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根据病理提示的良性、交界性、恶性分类,良性者、交界性者均行“乳腺肿物扩大切除术”或“单纯乳房切除术”,至今无复发、转移。 3.讨论 3.1 乳腺叶状肿瘤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雌激素分泌和代谢紊乱有关,发病年龄以青春期女性和中年妇女多见,可能与此两个阶段女性体内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体内雌激素升高,孕激素降低,或者二者比例失调,导致器官乳腺组织增生,复旧不全,最终致乳腺结构不良,乳腺基质及上皮成分增生、瘤变、甚至癌变。 3.2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特点:(1)病史一般较长,但常有近期快速增长史。 (2)临床表现主要是乳房无痛性肿块,多为单发,位于外上象限。(3)肿块多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活动度好,很少侵及皮肤及胸肌筋膜。(4)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石蜡切片的报告。术前的x线钼靶摄片及b超均对定性诊断帮助不大,确诊要靠病理检查,仅有10%~20 %的病人术前诊断正确[4]。术中快速冰冻方法及针吸细胞学检查,均较难准确诊断。可靠的诊断仍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5)良性叶状肿瘤与乳腺纤维腺瘤病理诊断也不易区别。最大特点是叶状肿瘤的间质细胞增生明显,有的形成叶状结构[5]。(6)该病的复发率高,肿瘤复发率随手术范围增大而下降,84.6 %的肿瘤局部复发发生在肿瘤单纯切除术后[6]。(7)该病淋巴转移较少。 3.3 乳腺叶状肿瘤被看作是一系列发展的肿瘤疾病,即使良性叶状肿瘤也是潜在的恶性肿瘤,处理原则不能与纤维腺瘤一样。它表现为从良性有局部复发的危险到恶性有远处转移

什么叫分叶状乳腺肿瘤

什么叫分叶状乳腺肿瘤 文章目录*一、什么叫分叶状乳腺肿瘤*二、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三、如何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什么叫分叶状乳腺肿瘤1、什么叫分叶状乳腺肿瘤乳腺叶状肿瘤是发生于女性的一种罕见疾病,发生率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占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3%。 由Müller于1838年首先描述并且命名,根据肿瘤成分呈分叶状突入囊变间隔和肉瘤样基质中,称其为“叶状囊肉瘤”。早期认为是良性。 曾经命名繁多:分叶状囊肉瘤、假性肉瘤样腺瘤、腺黏液瘤、癌肉瘤、乳头状囊肉瘤、巨大乳腺黏液瘤、乳腺混合瘤、巨大纤维腺瘤等,多达60余种。 2、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40~50岁女性,病变多为单侧。病程一般来说较长,肿块较大,肿瘤直径1~16cm,大者可达45cm,可有肿块突然加速生长的病史。可触及孤立的肿块,质硬,大的肿块有囊性感,表面皮肤很少受累。 3、乳腺分叶状肿瘤影像学检查 钼钯片示多数肿瘤边缘光整、规则或呈分叶状,周边有“透明晕”,界限清,瘤内钙化非常少见。B超示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和侧方声影,内部呈中低回声,欠均匀,部分伴

小片不规则无回声,后壁回声有不同程度增强。肿物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1、激素分泌紊乱:所谓激素分泌紊乱主要是指雌激素的分泌紊乱。因为在乳腺癌高发年龄是40~60岁的妇女。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妇女雌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偏高的时期。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增多,这样可以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 2、生育和授乳: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调查证明、没有生育或有了生育而很少授乳的妇女发生乳腺癌要比多次授乳,授乳时间长的妇女多。这说明多生育,多授乳可能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机会。 3、纤维囊性乳腺病:前面提到过这种病变,它是一种癌前期病变,极易转变成为乳腺癌。 4、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有乳腺癌家族史上。据国外资料,阳性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其女儿亦 好发乳腺癌,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前,常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 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双侧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报道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双侧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报道 发表时间:2012-07-16T11:12:20.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黄宏双陈爱萍[导读] PTs临床较为少见,多发于中年女性,占乳腺恶行肿瘤的0.12-3%[2]。 黄宏双陈爱萍(湖北省潜江市广华江汉油田总医院 433124)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126-02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4月收治的1例双侧巨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此病例手术前未能确诊,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论乳腺肿块是该病的首发常见症状,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得以确诊。本病多采用局部扩大切除,单纯乳腺切除或者改良根治术。本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病人仍在随访中。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与治疗手术切除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s tumours,PTs)是乳腺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以前曾称为乳腺叶状囊肉瘤,2003年WHO新分类中将其命名为叶状肿瘤,分良性、交界性、恶性三个亚型。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约占乳腺肿瘤的0.12-3%[1]。因本病病因不清、临床少见、诊疗不规范,容易误诊,常复发。但是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不断认识和临床报告病例的增加,对该病的手术治疗也越来越规范和统一。本病以单侧多见,同时并发双侧者非常罕见,而同时并发双侧且均为恶性肿瘤者目前尚未见临床报道,我院所收本病例为双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现报到如下,以对其诊断和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女性患者,40岁,已婚。发现双侧乳腺肿块10年余,近半年来,自觉肿块渐进性增大,偶有疼痛不适,乳头无分泌物及发热等症而前来就诊。体检见左侧乳腺明显增大,其上象限扪及一约12×5CM不规则肿块,分叶状,与皮肤和胸壁无粘连,可以推动: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扪及一约4×3CM肿块,表面光滑,与皮肤和胸壁均无粘连,无压痛,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1.2 临床资料彩色多普勒超声图(附图1,2)示:双侧乳腺实质性非均质性占位,分叶状,其中左侧肿块部分液化,左侧乳腺导管扩张,实质部分有丰富血流。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乳腺纤维腺瘤可能(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行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 图1 图2 2 治疗及结果 2.1 治疗方法手术先行双侧乳腺肿块切除,手术中见肿块均呈分叶状,与胸大肌筋膜有粘连,一并切除,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术中病检考虑左侧为乳腺交界性肿瘤,故行扩大肿瘤切除术(距肿瘤外2CM组织一并切除)。右侧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仅行肿块切除。术后次日常规病检示双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再次行双侧改良根治术。 2.2 结果术后病人恢复顺利,双侧乳腺切口一期愈合,无皮下积液和坏死。病检示双侧乳腺恶行叶状肿瘤伴大片坏死,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左侧0/5,右侧0/6)PCK(+)、Vimentin(+)、Desmin(-)、Ki-67<5%(+)。 3 讨论 PTs临床较为少见,多发于中年女性,占乳腺恶行肿瘤的0.12-3%[2]。由于病程较长,多数瘤体较大,呈结节状,常有不完整包膜,分界清楚。主要通过血行转移到肺、肝、骨等器官。腋窝下淋巴结转移罕见。其病理特征是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包含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肿瘤内上皮细胞多无特异性,而间质细胞的异型性却十分明显,这也是区分肿瘤良、恶性的关键。间质成分多为纤维组织,细胞数量多,排列紊乱,核大小不一,分裂相多见,并可见粘液样改变和出血坏死。同时肿瘤内可见骨、软骨、肌肉或脂肪组织等成分。由于PTs临床少见,加之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而且一般病程较长,容易误诊为乳腺纤维瘤。本病例在多家医院诊断乳腺纤维瘤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且还容易误诊为炎性乳癌或浆细胞性乳腺炎。因此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和注意。 对于本病的治疗,和其他肿瘤一样首先手术治疗[2]。但是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文献报道肿瘤术后的预后、复发、转移与否和首次手术的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大小来决定:良性肿瘤<5CM,实行小范围切除(切除肿瘤缘1CM 组织);5-10CM者行大范围切除(切除肿瘤缘2CM组织);>10CM及交界性肿瘤行全乳切除;恶性肿瘤行改良根治术,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有远处转移者,只要转移灶为孤立的病灶,可以同时行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起切除;复发者多有恶性倾向,宜行根治性手术。 PTs手术前不易诊断,Rowell[3]报道仅为10—20%的病例手术前能确诊,刘秀美[4]报道误诊率为66.7%。笔者认为应该将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相结合,努力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必要时还有待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再次行扩大手术或者行全乳切除、改良根治性手术。并且根据病理组织学类型结果决定规范化的手术治疗。PTs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而且不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均有复发和转移的可能,而且多发在手术后5年内,因此要嘱患者定期复查,作为临床医师也应该对患者定期随访。本病例的疗效还在随访过程中。 参考文献 [1,2]陈维鹏,胡继康.现代临床外科[M].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40. [3]Rowell WD,Perry RR,Hsiu JG,et al.Phyllods tumors[J].Am Surg,1993,165(3):376. [4]刘秀美,马金龙,侯刚.乳腺叶状囊肉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J].肿瘤防治杂志,2000,7(6):634-635.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探析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其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叶状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膨胀性,肿瘤的核异型性为轻度,核分裂出现的情况较少,且拥有较低的肿瘤坏死率和较慢的间质生长速度。但是交界性叶状肿瘤与恶性叶状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浸润型,核异型性较为常见,核分裂的情况多发,且拥有较高的肿瘤坏死率和较快的间质生长速度。另外,叶状肿瘤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与病理特征,手术治疗方式等有着一定的联系。结论:良性肿瘤的发病年龄较交界性、恶性肿瘤早,恶性程度低,侵袭性弱,肿瘤复发的情况与肿瘤类型、肿瘤病理特征以及手术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乳腺叶状肿瘤在临床中并不常见,该病是由乳腺间质和上皮组织两种成分组成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乳腺肿瘤中占的比例为0.3%~1%,在乳腺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混合性肿瘤中占的比例为2%~3%[1-2]。因该病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诊断以及病理判断均有差异[3]。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2例,分析了该病的病理诊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年龄24~55岁,平均(38.5± 2.7)岁。其中有16例为良性肿瘤,13例为交界性肿瘤,3例为恶性肿瘤。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病理组织行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细胞核异型性、核分裂情况、肿瘤坏死情况以及间质生长情况,所有患者行彩超检查,将肿瘤的血流阻力指数记录在册。行乳腺钼靶检查的有13例,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有10例,行术前空心针穿刺活检的有9例。 1.2.2 治疗方法均对本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行肿物切除术的患者有9例,行肿物扩大切除术的患者有15例,切缘在肿瘤边界的1 cm处或>1 cm处;行乳房切除术的有8例,其中有3例为单纯乳房切除术,有5例为改良根治术。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声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9-04-02T10:59:30.1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作者:刘晓丽[导读] 分析超声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无锡市康复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5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与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两种疾病在超声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纤维腺瘤在囊性检出率和边缘分叶状方面均明显低于分叶状肿瘤(P<0.05);且在内部回声均匀以及血流信号少检出率明显高于分叶状肿瘤(P<0.05),两者在内部钙化灶检出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在部分指标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需要结合多种观察指标进行判断。 【关键词】:超声;乳腺分叶状肿瘤;纤维腺瘤;鉴别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239-01 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肿瘤,主要与女性雌激素高表达以及腺体组织对雌激素敏感度升高有密切的相关性[1]。分叶状肿瘤是一种特殊的乳腺肿瘤,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出现与雌激素代谢异常有关。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在超声检查中存在许多的相似之处,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2]。因此,文章主要针对超声在乳腺分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5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与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5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年龄为20~74岁,平均为(40.3±6.5)岁。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年龄为21~75岁,平均为(41.6±5.3)岁。本次研究入选标准:①触诊发现乳房肿瘤,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且超声检查图像质量较好;③排除乳腺病变部位存在瘢痕的患者。 1.2方法 超声检查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0MHz,体检者保持平卧位,暴露双乳和腋窝,先行纵横切扫查,然后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放射和扇形扫查,每次扫查与前一次重叠,避免漏查。若发现有肿块需要记录肿块数量、形态、部位、大小、边缘以及内部回声,观察有无钙化以及腋窝淋巴结,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及内部的血流信号。 1.3观察指标 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两种疾病在超声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P <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在声像图检查方面的差异 纤维腺瘤在囊性检出率和边缘分叶状方面均明显低于分叶状肿瘤(P<0.05);且在内部回声均匀以及血流信号少检出率明显高于分叶状肿瘤(P<0.05),两者在内部钙化灶检出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在声像图检查方面的差异 2.2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纤维腺瘤的平均直径为(18.6±7.6)m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且多以椭圆形较为常见,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多为低阻型,内部回声均匀,内部回声均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内部较少钙化灶,无检出囊性组织;分叶状肿瘤平均直径为(31.5±8.6)mm,边界清晰,边缘多为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多存在条状高回声分隔,血流信号少。 3.讨论 超声诊断是临床诊断的常用方法,声像图主要是反映病理组织的各方面特点。目前临床常用的超声技术包括常规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等技术[3]。超声检查能够根据患者的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各种超声征象进行诊断,从而辅助医生的临床诊断。因此利用超声检查联合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4]。此外,彩超还能够通过观察血流信号,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的微小病灶也能观察到,主要是通过回声探测血流信号来确定的,这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在临床表现方面存在较高的相似度,其而两种肿瘤的主要成分均为上皮细胞与间质性,这使得两种肿瘤的超声图像存在一定的相似特征[5]。本次研究观察中,纤维腺瘤在囊性检出率和边缘分叶状方面均明显低于分叶状肿瘤(P<0.05);且在内部回声均匀以及血流信号少检出率明显高于分叶状肿瘤(P<0.05),两者在内部钙化灶检出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了两种肿瘤在个别超声指征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能够为临床诊断与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11004014.html,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探讨 作者:赵江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目的:探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并根据误诊病例探讨误诊原因。方法:首先获取已经被明确诊断为乳腺叶状肿瘤的13例患者的病例及其他病理资料,然后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急性分析。结果:在13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中,被诊断为良性肿瘤的有4人,被诊断为恶性叶状肿瘤的有4人,其余5例为交界性肿瘤。该病通常会误诊为纤维腺瘤等疾病。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带有谱系性质的疾病,从良性至恶性的特性表达不一,病理组织的形态、大小不一,机理变化情况难以把握,极易复发或是形成恶性病变。由于在临床表现上和影像学诊断上无明显特征,因此极易被误诊,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病理组织的形态学变化以及抗原抗体检测。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特点;误诊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54-02 引言: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女性乳腺肿瘤疾病,尽管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可能患上乳腺叶状肿瘤,但是40岁左右始终是该病的高发期。目前公认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女性的内分泌出现失调现象;二是由纤维腺瘤并发而成;三是与生育哺乳和经期等因素有关[1]。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误诊原因进行了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3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历及其他病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13例患者均有过误诊经历且已经通过病理诊断并确定为乳腺 叶状肿瘤。其中,被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有4人,被诊断为交界性肿瘤患者有5人,其余4人为恶性肿瘤患者。13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7岁至40岁之间。左侧肿瘤人数有7人,右侧肿瘤人数有6人。 1.2方法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手术治疗经病理诊断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分级,良性14例,交界性10例,恶性4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需要和乳腺巨纤维瘤及其他乳腺肉瘤相鉴别,其肿瘤的复发率随手术范围增大而下降,随病理组织学等级递增而升高。临床医生需将乳腺叶状肿瘤当作低度恶性或恶性病变进行处理,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根据临床统计乳腺叶状肿瘤大约占乳腺肿瘤的0.3%~1.0%,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多变难测,病理医生认识不足,给诊断以及处理带来很大困难,临床与病理常常误诊为纤维腺瘤。为提高对乳腺叶状肿瘤疾病的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经病理诊断的2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经病理诊断的2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1.5岁。肿瘤位于左侧乳腺18例,右侧乳腺10例;位于外上象限10例,外下象限9例,内上象限4例,内下象限4例,乳晕区1例。28例患者均表现乳腺无痛性肿块,近期出现肿块增大迅速就诊,其中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7年,平均病程18.5个月。 1. 2 病理检查方法 1. 2. 1 巨检28例乳腺叶状肿瘤肿块大小不等,大小分别为2 cm×2 cm×2 cm~17 cm×13 cm×9 cm,其中24例包膜完整,4例包膜不完整;26例表面呈灰白色,2例血管丰富,表面为灰红色;21例肿瘤质韧,切面大部分呈灰白色,实性,呈分叶状,3例质地中等,2例分叶状,切面大部分淡黄色,部分区域呈黄色,2例切面见多个小囊腔,灰白间灰红,呈鱼肉状。 1. 2. 2 镜检依据Pietruszka和Barnes的标准[1]进行病理诊断:良性:轻~中度间质异型性增生,边缘呈膨胀性,核分裂像0~4个/10高倍视野(HPF);交界性:中度间质异型性增生,边缘呈膨胀性或浸润性,核分裂像5~9个/10 HPF;恶性:边缘呈浸润性,中~高度间质异型性增生,核分裂象>10个/10 HPF。28例患者光镜检查可见导管上皮与间质成分。导管上皮基底膜完整,导管呈裂隙状,上皮细胞分化良好。腺上皮围绕成腺腔,腺上皮单层立方或扁平,有大汗腺样化生,间质细胞明显增生,细胞大小不等,长梭形,排列呈束状,排列紧密,呈多核巨细胞,核深染,可见核分裂像。

乳腺叶状肿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29T16:13:42.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邹兰英夏波谢克[导读] 乳腺叶状肿瘤的预后与组织学类型直接相关,另外与手术方式及切缘状态也密切相关 邹兰英夏波谢克(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湖北荆州 434000)【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组乳腺叶状肿瘤发病年龄22~52岁,均以乳腺局部肿块就诊,肿块切面分叶状,组织学见由双层上皮细胞及纤维间质两种成分构成,可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种类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双相分化的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及术后易引起误诊,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199-02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双相分化的肿瘤,由双层上皮细胞及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构成,临床表现类似于乳腺纤维腺瘤,术前极易误诊。本文收集21例病,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形态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案加以分析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52岁,平均38.9岁,发生于左乳13例,右乳8例。21例均以乳腺局部肿块就诊,6例患者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病程5天~8年不等,其中3例患者曾有乳腺纤维腺瘤切除史。5例伴有轻微的触痛,其余16例不伴其他症状。术前仅5例诊断为乳腺叶状肿瘤。本组21例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 1.2病理资料:肿块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5~12c m,表面结节状,无明显包膜,质韧,切面分叶状,灰白色,有裂隙,其中8例有囊腔形成,囊内含清亮或血性液体。镜下:21例均由双层上皮细胞及纤维间质两种成分构成,上皮细胞为腺上皮细胞及肌上皮细胞,呈腺管样排列或衬覆于裂隙或囊肿表面,上皮细胞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5例上皮细胞呈普通型增生,3例伴大汗腺样化生。肿瘤间质梭形细胞过度增生呈编织状结构,部分突入管腔将腺管挤压成裂隙状,7例可见粘液变性。其中13例中核分裂像罕见,0~4个/10HPF,5例核分裂像5~9个/10HPF,3例核分裂像≥10个/10HPF。病理诊断:13例良性乳腺叶状肿瘤,5例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3例恶性乳腺叶状肿瘤。 1.3随访:4例失访,余17例随访时间1年~8年,13例良性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23.1%,3例交界性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33.3%,1例恶性复发但无远处转移。 2、讨论 乳腺叶状肿瘤,曾称为叶状囊肉瘤。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主要发生于35~55岁的中年女性[1],患者一般以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少数患者有轻度触痛。常单侧发生,肿块生长缓慢,少数患者可出现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肿块平均直径常>5cm,呈圆形或卵圆形,切面分叶状,质韧,灰白色,少数病例可呈鱼肉状。镜下见瘤组织由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构成,上皮细胞为腺上皮细胞及肌上皮细胞,细胞分化良好,纤维组织是肿瘤的主要成分,细胞排列紧密,呈编织状,在肿瘤的不同区域纤维细胞的密度和分化程度可以不同。2003年WHO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种类型。一般要依据间质细胞的密度、多形性、异型性及核分裂像、肿瘤边界、异源性间质成分等几个方面综合判断。 乳腺叶状肿瘤要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疾病鉴别。乳腺纤维腺瘤多发生于青年妇女,可多发,也可单发,一般起初生长较快,逐渐缓慢,肿块体积一般较小,常<5cm,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切面实性,质均。镜下肿瘤的间质纤维细胞稀疏,核分裂像罕见。而叶状肿瘤一般单发,起初生长缓慢,以后突然长大,肿块体积常>5cm,表面结节状,切面可见囊腔及裂隙,质不均,镜下纤维间质细胞密集排列,可见核分裂像。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依据病理检查。 手术治疗是乳腺叶状肿瘤的最重要和主要的治疗手段[2]。因为乳腺叶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一般要扩大范围手术,必须保证切除肿块周围足够的健康组织,从而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对肿块直径大于10cm并有复发及转移危险的患者可依据患者情况行乳腺全切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有文献认为,乳腺恶性叶状肿瘤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见,不宜行常规清扫。辅助放疗及化疗的意义目前还不清楚[3]。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乳腺叶状肿瘤的预后与组织学类型直接相关,另外与手术方式及切缘状态也密切相关。完整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切除不彻底的良性者局部可复发,再次行扩大范围切除后预后仍很好,恶性叶状肿瘤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见,可发生远处转移,易转移到肺、胸膜、骨、肝等器官,发生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有文献报道[4]CD10的表达可预测乳腺叶状肿瘤远处转移。参考文献[1]Cheng F, Qin JJ, Yu MN, et al, De novo phyllodes tumor in an adolescent femal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ntation[J]. Pediatr Transplant, 2011, 15(1):E12-14. [2]Verma S, Singh RK, Rai A, et, al. Extent of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from India[J]. J Cancer Res Ther. 2010,6(4):511-515. [3]de Souza JA, Marques EF, Guatlli C, et, al. 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 case report[J]. Rev Assoc Med Bras. 2011,57(5):495-497. [4]Al-Masri M, Darwzeh G, Sawwalhi S, et al.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 Roleof CD10 in Predicting Metastasis[J]. Ann Surg Oncol. 2011,10,1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