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五胡的名字,了解五胡十六国的简单情况

2、掌握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的表现

3、掌握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4、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

5、了解北朝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东汉后期分三国,三国统归晋,晋又分西晋和东晋,西晋后期又南北朝,南朝北朝是对头,上节课学习了南朝,这节课学习北朝的相关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十六国与北朝时期,曾经出现过苻坚、孝文帝等对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少数民族领袖人物。他们的努力,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对中华民族的团结、演进、发展都做出过重大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孝文帝改革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自学法、图片展示法

四、教学用具:图片、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旧课方式导入新课、新教学内容则采用学生自学法和教师讲解法相结合方法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师:让学生自看课本,找到:五胡

五胡十六国:

匈奴、鲜卑、羯、氐、羌

五胡先后在北方建立政权,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6个国家,称为“五胡十六国”。

这些政权之间既有相互仇杀的一面,也有互相认同的一面。前期互相仇杀

严重,后期在社会比较安定情况下互相认同。

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互相认同的一面(民族融合表现):

北方少数民族逐渐放弃游牧生活,学会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过定居

生活。到了北朝高坐的胡床和椅、凳逐渐取代了汉族原有的坐具。

思考讨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你所在省或自治区有哪些民族?他

们有什么独特的风俗习惯?

汉族、壮、苗、彝、回、瑶、傣、布依、白、蒙古、仡佬

苗族的踩花山、壮族三月三

彝族火把节。。。。

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五胡十六国),后来氐族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政权的建立:

氐族前秦政权建立后,在苻坚领导下,压制打击本民族保守势力,重用汉

人王猛为丞相,学习汉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兴办学校,使前秦迅

速强大起来并统一了北方。

前秦想消灭东晋,统一天下,于383年率90万军队南下伐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惨败。

淝水之战:

原因:前秦想灭东晋统一天下时间:383年

结果:东晋胜利,前秦失败特点:以少胜多

前秦失败原因:前秦:境内民族众多,统治不稳固,矛盾尖锐、战略失误

东晋:团结抗敌

影响: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北魏孝文帝改革:

鲜卑族强大起来,建立北魏。都平城。并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120余年的战乱局面。

北魏建国初期改革:

停止游牧、转向定居

建立太学、学习儒家经典

分配土地,发展农业生产

用汉人参政、吸收和采用汉族制度

建立太学,学习儒家经典

实质是学习汉族先进政治经济制度。

北魏后期,政治社会问题日益严重,5岁的孝文帝继位,在他的祖母冯太后主持下又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史称“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背景: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直接原因:控制汉族,加强统治

时间:冯太后主政时期

孝文帝主政时期(494年)

内容:冯太后主政时期

(1)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官吏有固定俸禄,贪污受贿者一律严惩。

(2)实行均田制,农民按人口多少分给田地,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按规定缴纳赋税。

(3)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

影响:使北方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94年魏孝文帝主政时期的改革

1、迁都:(平城——洛阳)

2、改穿汉服

3、改汉姓

4、讲汉语

5、提倡民族间通婚

影响:加速了内迁的北方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互相认同与融合,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北魏末年,政治黑暗,权臣和贵族互相残杀,后来,宇文泰和高欢将北魏分裂

为东魏和西魏,他们的儿子继位后,分别改国号为齐、周,史称北齐、北周。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合称北朝。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 替教案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孙刘联合抗曹与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西晋灭吴;西晋的统治;“永嘉之乱”;西晋的结束。司马睿建立东晋;东晋的偏安;东晋后期的腐朽统治与东晋的灭亡。南朝四个朝代的名称;刘宋前期的统治局面;陈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十六国北朝;北魏统一北方;北周武帝改革,统一黄河流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三国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东汉后期的情况相比较,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中却遭到失败的历史环境及其主观、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曹操曾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有关史实和历史材料,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艺作品中的“曹操”,从而全面、准确地叙述评议他一生的重大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并且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等历史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4.西晋的历史虽很短暂,特别是统一的时间不长,但是具体情况十分复杂。教师须引导学生既要力求全面,找到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又要突出重点,抓住问题关键,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对照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相应的史实,加深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左图右史”的习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而且南朝、北朝的政权更迭都比较频繁,因此各朝疆土范围也多有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王朝黑暗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东汉末年一些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西晋使我国从分裂鼎峙的状态复归于统一,这既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2.三国时期,在长期剧烈的战争中,在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统帅和杰出的政治家,曹操、诸葛亮、孙权等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们的政治谋略、军事指挥艺术,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 3.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对峙时期,但是统一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与东晋十六国的混乱状况相比较,了解南北朝分裂对峙之时,一些促使国家统一的因素也在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清楚地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要点

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钱币

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钱币 三国、两晋、十六国 三国两晋十六国(公元196-439年)是含魏、蜀、吴三国鼎立及两晋、十六国两个历史时期。 三国魏初实行实物货币为主的货币政策,至明帝,才铸“曹魏五铢”。蜀汉广铸“直百五铢”大钱。吴更铸“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五千”等大钱。 两晋时期,西晋沿用“曹魏五铢”,东晋主要用孙吴及蜀汉旧钱。 十六国时期,后赵曾铸“丰货”,成汉在成都铸造过“汉兴”小钱。夏铸“大夏真兴”。前凉曾铸“凉造新泉”。 三国货币:魏、蜀、吴三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形势。 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 孙吴地处江南,物产较丰富,人民亦较富裕,但孙权实行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几个品种。到头来是官民交困,财政极度亏空,国基不稳,最后走向灭亡。 蜀汉地处巴川,自然地理条件均优,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刘蜀所铸钱币亦有悖民意,亦先后铸了一些类似孙吴的虚值大钱,庶

民多不乐用,后不得已改铸实值钱以平民愤。即使想方设法整治币制,最后还逃脱不了失败亡国的命运。 两晋货币:两晋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自西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贾后乱政开始,爆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使西晋百业凋敝,未铸新钱,在流通中主要沿用汉、魏五铢钱和各种古钱。东晋偏安东南一隅,制钱继承了西晋的指导意识,不铸新钱,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旧钱。轻重杂行,既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的大钱,俗称“比轮”;也有轻薄小巧的“沈阳钱”。这些钱相互交替或同时流通成为货币。每个钱币的单位定名为“文”,一千文为一“贯”。 南、北朝钱币 东晋之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1)。南朝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期代。北朝经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后改为北齐。西魏后改为北周。 南朝宋铸“四铢”、“孝建背四铢”、“大明背四铢”,重量不断减轻。至永光和景和年间,出现了更轻的“永光”和“景和”两铢钱。南朝齐基本没有铸钱。南朝梁铸“天监”五铢及“公式女钱”,又铸铁五铢钱。后又复制铜钱“二柱五铢”,“四柱五铢”。南朝陈整顿币制,改铸“天嘉五铢”,新造“太货六铢”钱。 北朝北魏铸“太和五铢”和“永平五铢”,后改铸“永安五铢”。北齐铸“常平五铢”。北周铸三大美泉:“布泉”当五大钱、“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当十大钱。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

江苏社科规划 南京大学历史系胡阿祥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 (批准号:02CZS005)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最终成果为专著《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 该成果考、辨、述、论结合,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特别是东晋南朝的侨置制度及其流变,复原了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具体设置,例说了东晋南朝侨流人口的状况及其影响,考释了研究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问题的关键文献资料与主要研究成果。成果主要观点是: 1、作为我国历史上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中极为特殊的现象与极为复杂的问题,完全意义上的侨州郡县,需具备三要素,即①原州郡县的陷没与侨置,而侨置应“皆取旧壤之名”;②侨流人口的存在;③“侨置牧司”亦即行政机构的初备。侨置制度并非东晋南朝所独有,侨州郡县的普遍设置乃至成为风气,侨置制度的发展、完善乃至成熟,则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而相对于十六国北朝,东晋南朝的侨置制度与侨州郡县又尤为正规、普遍。 2、侨州郡县是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一大关键。东晋南朝的历史虽然错综复杂,但其中也有主要线索可寻,此主要线索即侨州问题。侨州之间既颇多矛盾,又有各种形式的合作。因有矛盾,促成了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大量设置;因有合作,东晋南朝得以立国于南方。以此,研究东晋南朝史,理解侨州郡县以及与之相关的侨流人口,是为关键。 3、侨州郡县在东晋南朝普遍设置,乃至成为经久不废的制度,①与侨流人口的大量存在及其地域乡里观念的深固,与其迁徙及定居过程中结成乡族集团形式密切相关;②与正统观念密切相关;③与讲究郡望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④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情势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产生背景与成立原因的复杂,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立情形也相应地多种多样,计其初立之意,有:①处侨流而立者;②备职方而立者;③招诱侨流而立者;④位置失地官吏而立者;⑤出于军事需要而立者。 4、由于侨州郡县“上淆辰纪,下乱畿甸”,造成地方行政的不便与户籍制度的紊乱,大量白籍侨民的减免赋役,又影响了国家财政,这使得土断成为必要。东晋南朝的土断,主要是:①“正其封疆”即整理侨置;②“土断人户”即使侨流人口重新定籍;③土断的目的在于“明考课之科,修闾伍之法”。综而观之,土断整理侨置的效果并不理想,土断人户由于种种原因也进行得很不彻底,故对土断的意义不可估之太高。 5、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地理分布,联系着当时北方的治乱变迁与南方的政局演进,反过来又对东晋南朝军事形势、地区开发、文化兴衰乃至朝代递嬗发生影响。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分布格局是大分散、小集中、诸点成线、诸线成面,同时侨州郡县的分布与侨流人口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交通因素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而土著因素、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政治因素等,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也各自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6、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区内的影响,也有政区外的影响;既有对当时的影响,也有对后世的影响。以对当时政区建置与政区制度的影响而论,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相对于西晋,东晋南朝各级政区的增滥现象堪称明显,增滥的基础又在侨州郡县;其次,侨州郡与东晋南北朝时代政区设置的特殊现象双头州郡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无侨州郡则无双头州郡;再次,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紊乱与特殊,不仅集中反映了、而且极大程度上加剧了东晋南朝政区制度与政区设置的紊乱、特殊以及随宜状况,并最终葬送了东晋南朝的政区制度。 7、十六国北朝特别是十六国,汉族以及其他非统治民族的非汉族之频繁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由胡族统治者实施的,并且以强制迁移性质为主,强制迁移的目的,是以之为兵、用之耕耘。而十六国北朝移民的性质、地位、目的、政策,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的教案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北魏的建立及其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历史作用;北魏都城洛阳的繁荣;北朝政权的更替和北周统一北方。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民族融合”,在中国历史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现象;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表现,是分裂向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北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2.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在客观上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作用。从而明确树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伟大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这一观点。 三、要求培养学生能力: 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体史实,对“北朝的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全面观察、正确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对民族融合问题的讲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南朝的起止年代?南朝包括哪几个朝代?(420—589 年宋、齐、梁、陈) 动荡和发展并存的南朝,一方面是在一百多年里,相继四个政权频繁更迭,说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复杂、使其政权动荡不稳,门阀士族专政的极端腐朽;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南北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使江南经济得到继续发展。这是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而在北方,与南朝并存的是北朝,北朝历史发展的重心始终围绕着民族大融合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讲“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板书课题) (先让学生阅读178 页课前提示)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北朝时期

最重要、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下面我们先介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年(板书) 提问:①4 世纪初,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什么时期?(五胡十六国) ②4 世纪中期以后,北方曾出现过一次统一的政权,是什么政权?哪个历史事件后又再次使北方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前秦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苻坚前秦政权被颠覆了。鲜卑族的拓跋部乘机迅速兴起,重建鲜卑国家政权,这就是北魏。鲜卑族拓跋部是怎样兴起的呢? 1.鲜卑族拓跋部的兴起(板书)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让学生看《鲜卑族拓跋部发源地、大鲜卑山的嘎仙洞》图)。拓跋部的这个发源地,是我国文物工作者在1980 年发现的,这个发现就揭开了拓跋部发源地的千古之谜。汉魏时,拓跋部南迁。西晋末年,它居住在现在的内蒙和山西北部地区。包括36 个部落,拓跋部是其中兴起的强大一部。(请同学阅读178 页小字)提问:北魏建立前,拓跋部主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史实根据是什么?(见课本小字内容)当然南迁后的鲜卑人在和汉族的接触中,也开始学习农耕,过定居生活。这时期,拓跋部已由原来的游牧生活,逐渐向农业经济、定居生活发展,由于受到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由不成熟的奴隶社会正向着封建化过程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拓跋珪建立了北魏。 2.拓跋珪建立北魏 386 年,建北魏,后定都平城(板书) 拓跋部的杰出首领拓跋珪,在前秦衰亡以后的第三年,即386 年,他重建国家魏。史称北魏,或称拓跋魏。以别于曹丕建立的魏。拓跋珪是北魏有作为的君主,即魏道武帝。北魏建立初,力量还很单薄,内部也不稳固。经过一番征战和专力于内部的巩固,几年后,北魏就发展成为跨有塞内外的强国。后于398 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年代可不要求记住)。 北魏这个新生的、充满活力的政权,在他一建立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北魏的统治地盘是封建制早已确立的中原地区,而拓跋部却是落后的部族,如何解决这个先进和落后的矛盾?

十六国与北朝

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宛城区汉冢中学孙文莹

课题:十六国与北朝 学习目标: 1.学生了解十六国与北朝是跟东晋与南朝同时并存的北方政权,了解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和北朝两个时期。 2. 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3. 学生掌握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 学习重点: 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晋与南朝》,西晋末年,统治腐败,加上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北方的少数民族便大量南侵,西晋灭亡后,这些少数民族先后在北方建立了许多个政权,那么,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又发生过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十六国与南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86—90 页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6分钟) 问题预设 1、五胡十六国指的是什么?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各民族间出现了哪些变化? 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结果、历史影响是什么?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解疑合探: 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独立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达成共识。 要求 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一并解决。 3.组长集中全组学生对展示和评价的学生进行帮扶。 4.时间:6分钟。 展示评价分工表: 1.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书面展示要书写规范、快速。

2021届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资源: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掌握江南的开发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的民族交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南方经济开发、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PPT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三国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样的历史时期?今天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一)三国与两晋 【师】三国时期,处于一个动荡的历史坏境,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分别都由谁建立了哪儿些政权?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国号魏;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后世称为“蜀汉”;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吴。 【师】利用 PPT展示三足鼎立的形势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师】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在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称帝,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在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了统一。但是西晋的统治非常短暂,那么是为什么呢?西晋当时的上层统治者生活奢侈,追求享乐,整个社会拜金主义盛行。西晋的门阀政治制度导致了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一方面是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另一方面是下层人民路有冻死骨,所以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还有其他哪儿些原因导致西晋统治如此短暂?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 魏晋南北朝特定的时代条件,决定了该时期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如果同汉、唐相比,揆其大要,其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自觉趋向型文化特征 黄巾大起义促使东汉大帝国的瓦解,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儒家伦理纲常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从儒家名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因而人的独立人格和自觉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汉末至隋约400年内,基本上处于长期分裂割据(西晋统一至八王之乱只有8年),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那时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家族,每一个社会政治集团,每一个割据政权,要求得生存、自立和发展,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努力,或者发挥人才的优势,从而有利于个人聪明才智的充分显示。加之东汉统一帝国的瓦解,人们热衷于寻找重新统一和治国的理论。这些时代条件不仅使得各类人才辈出,而且促使学术思想界儒、玄、墨、名、法、纵横、佛、道以至兵家都应时而出,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所谓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当时从政治斗争到思想理论斗争的许多主张,都与儒家名教相悖逆。早在曹操与袁绍等联兵反对董卓时,二人在论如何夺取胜利时曹操提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所谓“智力”,指人的才能,“道”乃指由人制订的适时而变的各类政策方针。曹操认为在群雄逐鹿中要取得胜利,只有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他多次下令主张“唯才是举”,不仅“盗嫂受金(者)……吾得而用之”,甚至“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本纪》),皆可录用。清谈名士嵇康不仅倡导“越名教而任自然”(《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还公开宣称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鲍敬言从老庄任自然的思想出发,针对儒家所谓“天生蒸民而树之君”的君权神授说,揭示国家、君臣以及政治制度的出现,都是暴力和征服的结果,也是压迫、贫苦和战争的根源。鲍氏对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讲的“无君而庶民定,无巨而万事理”,“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社法,束缚下民”(严可均辑校《全三国文》卷四十六阮籍《大人先生传》),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著名的“无君论”(《抱朴子·外篇》卷四十八《诘鲍篇》),反对国家、君臣、政治制度的存在。皇帝绝对权威的树立,如果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算起,到鲍敬言所处的两晋之际,已有约550年的历史。鲍氏对封建专制之核心君权的彻底否定,尽管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但他在理论上的勇气,反对政治压迫的实质,以及在思想意识上趋向自觉的精神,都是值得赞许的。 与“无君论’思想相辉映的,乃是“神灭论”和“笑道论”。从西晋阮瞻的“无鬼论”,到刘宋范晔的“死者神灭”,“天下决无佛鬼”,再到范缜的“神灭论”,北周甄鸾的“笑道论”,均针对欺骗人民的佛道教义及维护封建统治的神仙鬼神之说。特别是范缜的《神灭论》把我国古代唯物论思想推向顶峰,它有利于人们思想意识的趋向自觉,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上述对封建统治理论的核心名教禁锢的突破,以及对封建统治政权核心君权的否定,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人们思想的一次相对解放,从而促使人们的文化心态向自觉趋向发展。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妇女受压迫最深,因而她们的社会地位及其思想观念,最能说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自觉趋向程度。东晋葛洪曾生动地描绘了两晋南方妇女的社会生活,说她们离开织机,走出厨房,拜亲访友,周游城邑,游戏佛寺,观赏渔猎,登山临水,出境庆吊,途中有说有笑,有时甚至举杯痛饮,引吭高歌(《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五《疾谬》)。这里所表现的妇女的社交活动和社会地位,似乎同男子没有多大区别。北朝妇人主持家务,参予政治活动,以及反映妇女地位提高的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显然是鲜卑习俗对北朝社会的影响。实际上,它反映了北朝民族融合这股历史主流对当时北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由于儒家男尊女卑观念受到冲击,少数民族风俗的习染,妇女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她们有了掌握文化的机会,因而当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歌星以及深通儒家经典的女文人学士。她们写下了诗、赋、谏、铭、颂、书流传于后世。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两晋妇女有文集者计12人,共40卷;十六国前秦妇女有诗文集者1人,共1卷;南朝妇女有文集者计7人,共39卷,1人注书7卷。此外,有姓无名,标某氏撰文集者计37人,共106卷,其中应有一部分为妇女所作。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并有了学习文化的机会,因而其思想观念也趋向自觉,从而妇女出外游学,步入仕途,从军,自由选夫等为封建伦理纲常所不容的事例,在魏晋南北朝时有出现。上述妇女自觉

古代史终极重点整理--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九品官人法 以朝官兼任中正,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品评士人为上上至下下九等,吏部据以授官。任中正者多是士族;品评标准实为门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品官占田荫客制 西晋时期一项保障贵族、官僚们经济特权的制度。官僚按官品占有土地10-50倾,佃客1-15户,占有衣食客1-3人。也有为官僚的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限之意,以制止土地兼并和隐瞒户口;此外还可按官品高低庇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世”。 东汉以来不断反战的士族阶层,魏晋间获得重大政治优势,中国官僚政治进入士族政治时代。 八王之乱:晋惠帝即位,杨皇后之父杨骏辅政。 291年皇后贾南风与楚王玮合谋杀害杨骏,又设计杀汝南王亮和楚王玮,干政七八年。 贾后欲废宫人谢玖所生太子司马谲,引起公愤,诸王起兵,互相残杀。 300年赵王伦杀贾后,废晋惠帝自立。 306年,大权最终落入东海王越手中。 五胡起兵 汉魏之际西部北部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民族不断内迁,史称“五胡”。阶级和民族矛盾交织,引发民族动乱,削弱了西晋统治的基础。 西晋灭亡 304 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今山西离石)起兵反晋,自立为汉王。308 年称帝,都平阳(临汾)。311 年刘曜攻下洛阳。俘晋怀帝,晋在关中的官僚又拥立司马邺为晋愍帝。316 年刘曜占领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亡。 淝水之战与北方再分裂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前秦苻坚当政,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出兵伐晋,晋军谢石、谢玄帅北府兵八万人迎战前秦符融。两军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大胜。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文化冲突与融合

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响——以十六国时期为中心1(2007-11-26 16:37:41)转载▼ 春秋时代,北方游牧民族频繁侵扰中夏,以至于迁入华夏领地.以儒家为主的知识分子,为了保护华夏文化不受杂染,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华夷之防”,一是“用夏变夷”.当胡人未入侵之前,华夏族要用军事手段抵御他们;而如果胡人已经侵入华夏,则当努力教化,使其接受汉文化.[1]自东汉以降,《春秋》公羊一派流行,华夏正统意识再次强化.但那时中国并没有真的亡国,士人们的心态还算平和.到了西晋末年,所谓“五胡乱华”赶走了汉人的政权,在北方建立起胡人的政权,乃春秋之后第一次.在胡人统治下,汉族士大夫的心态不再平和,充耳不绝的是谩骂之声.这些谩骂看似简单,其实是汉人歧视胡人的特殊表现形式.听起来难以被胡人接受,实际上对胡人是极大的心理压力,起了催化胡人汉化的作用,与儒家的“用夏变夷”传统暗合.本文即尝试探讨此历史现象,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心理影响的作用,歧视和偏见会迫使被歧视者向歧视者认同: 偏见所造成的最大悲剧是,被歧视一方往往最终接受成见,产生妄自菲薄,失望,以及自卑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为了去掉他们自认为是自身形象中的消极因素,被歧视者也许会向歧视者认同.[2] 关于这个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夫妇在四十年代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他们给一个黑人学前班的孩子两个布娃娃,一个是黑娃娃,一个是白娃娃,然后请孩子们指出哪个娃娃象自己.结果,选择白娃娃大人数大大多于选择黑娃娃的.同一次实验则在三到十岁的黑孩子中进行.问他们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个娃娃好?三分之二的黑孩子回答,白娃娃好,所以更喜欢白娃娃.[3]我们知道,四十年代的美国,正是种族歧视十分盛行的时代.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黑人,甚至觉得白人比黑人好正好说明黑孩子在歧视的环境中产生了极深的自卑心理.尽管人们也许还没有调查清楚其中的详细原因,歧视和偏见会引起种族认同感的降低,进而被同化,却是个客观的事实.回头看中国历史,汉族对胡人的歧视在胡人汉化的过程中,也起过很大的作用. 汉人歧视胡人由来已久.“古者帝王乃生奇类,淳维,伯禹之苗裔,岂异类哉?反首衣皮,餐羶饮冲(查),而震惊中域,其来自远.天未悔祸,种落弥繁.其风俗险诐,性灵驰突,前史载之,亦已详备.”[4]这是唐人写的文字,却总结了之前千百年汉人对胡人的总体态度.所谓“反首衣皮,餐羶饮冲”“风俗险诐,性灵驰突”,无不表现汉人居高临下,不把胡人当作人格平等群体的歧视心态.古代的汉人得益于农业的稳定性,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游牧民族则时聚时散,逐水草而居,缺乏积累.相较之下,游牧民族的文明显得很低下,很简陋.所以,汉族人一直骄傲自己的文化,而拒胡人于千里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的主流即是坚持“华夷之防”,所以“尊王攘夷”成为当时的口号. “华夷之防”在西晋以前都算成功.唐人总结了古往今来的防法: 轩帝患其干纪,所以徂征;武王窜以荒服,同乎禽兽.(中略)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言能教训卒伍,整齐车甲,边场既伏,境内以安.然则燕筑造阳之郊,秦堑临洮之险,登天山,绝地脉,苞玄菟,款黄河,所以防夷狄之乱中华,其备豫如此.[5]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知识点练习八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知识点练习八 第1题【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的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的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 A、盘庚迁都 B、周平王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北京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下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图中,方框中的两个朝代分别是( ) A、南朝、北朝 B、明、北魏 C、吴、北魏 D、吴、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成迁到( ) A、长安 B、许都 C、洛阳 D、殷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地方建立县制 B、实施汉化政策 C、创立科举制度 D、册封鲜卑贵族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 A、商鞅 B、呼韩邪 C、苻坚 D、北魏孝文帝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 A、拓跋宏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 【答案】:

五胡十六国概述

五胡十六国概述 【摘要】: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下西迁,中原尤其是关中 世族、百姓避地河西,使历史上落后的河西地区人口陡增,而作为周秦汉代中原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的关中一带,则是人口凋残,百不存一。这一局面直到隋朝统一南北后才出现了转机。 【关键词】:五胡十六国五胡华乱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华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其中谯蜀、前凉、西凉、北燕、冉魏等国均系华夏人所建)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历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北方(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五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别支)、羌和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北马兰羌、巴、卢水胡、杂胡、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族。 「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国。 疆域范围 西晋末年,全国共有21州。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诸国的范围大约是华北地区及四川地区。疆域的变更可分成五期,分别是:前赵、后赵、成汉及东晋时期;前燕、前秦及

魏晋南北朝史整理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政治 1)三国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丕、刘备及孙权所建立。 ①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亡于公元265年。②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③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 2)晋十六国时期 ①西晋与东晋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 ②南朝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①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②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③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④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589年为隋所灭。 ③北朝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受禅称帝,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 经济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魏晋南北朝)

木兰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在汉朝的历史上出现的奇女子并非少数。例如西汉楚公主刘解忧和她的侍女冯嫽深入西域五十多年,安定乌孙,击败匈奴,振大汉天声于域外,完全当的上女英雄这三个字。不过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女子,所以对这些著名人物就不得不割爱了。 汉朝末年爆发了震动全国的黄巾起义。不过,与其他农民起义不同的是,这次起义中并没有杰出的女首领的纪录。由于年代的久远,我们现在对于黄巾起义的认识只能来自很少的几部古籍。黄巾起义又失败的极快,所以即使有杰出的女将,大概也湮没无闻了。更何况,接下来的是人物荟萃的三国时代。对比如曹孟德、刘备之类的人物。除非有过人的战绩,史官才会在史册上为女将留名吧。《三国演义》中倒是有一位“祝融夫人”,不过这是小说,这里不取了。 不过,史册没有留名,并不等于这时就没有女战士了。自184年黄巾起义起至唐朝623年再次大一统,中国历经了439年的战乱。中间虽然有西晋和隋的短暂统一,但是旋即又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和隋末的军阀混战。这段400多年的战乱虽然给后世留下了撰写《三国演义》之类小说的素材,但是对当时社会的破坏是惊人的。人口锐减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公元157年东汉鼎盛时人口达五千六百多万,大动乱后的公元260-28O年,魏、蜀、吴三国人口总数才760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王粲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是对当时惨象的写照。由于连年的战乱,只征招男子当兵自然不够用,所以木兰的传说产生在这个400年的动乱时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木兰的事迹现在主要记载在《木兰辞》中。对于历史上是否真有木兰这个人依旧众说纷纭。否定者认为这首诗不过是民间传唱不能作为信史。但是如果以这个标准,希腊的《荷马史诗》也不能作为信史,但是谢里曼却依此发现了特洛伊古城。 《木兰辞》是经过整理的北朝乐府。北朝乐府中的很多诗篇都是从少数民族的传唱译为汉语后记录下来的。例如《敕勒川》这首民歌就是从鲜卑语意译而成。其原貌如何,无人知晓。《木兰辞》是否也是这样,不得而知。肯定木兰存在的学者们往往纠缠于木兰的民族问题。由于人口的大量减少,少数民族遂乘虚而入,填补真空。国家出于充实赋税的考虑也不得不大量接纳少数民族移民。在某些地区,例如关中,少数民族的比例甚至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见江充《徙戎论》)。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女子和男人一样要接受军事训练,上阵杀敌。所以,木兰如果真有其人,她是少数民族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其实木兰属于汉族还是五胡中的一支又有何重要?经过一千多年之后,汉族和五胡早已融为一体了。 不过,如果《木兰辞》真是少数民族的史诗的话,则其原文和内容必定要比现在看到的版本长的多。中国现存的几大少数民族史诗如《格萨尔王》、《江格尔传》等都是宏篇巨制。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魏是受汉朝皇帝的禅让,为正统,而在西晋建立前,曹魏已先于263年灭了蜀汉,两年后司马炎篡魏自立改国号“晋”。所以魏和晋是一个根基,实力也最雄厚,简称魏晋。加上后来动荡不安的南北朝,就是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汉代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中国内部分崩离析,出现了以魏为首的三国鼎立,两晋争权,周边的许多游牧民族也乘虚而入,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小王朝。这使得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中国处于空前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386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氏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但另外还有汉人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高中历史人教2019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必修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耀敏 一、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设计思想是:以学生已有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探究历史问题,在过程中提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标要求 (2017版)通过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史实叙述为主,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课程容量比较大,若按子目顺序讲解,会比较散,也不容易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但是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汉民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基于课标要求和以上分析,我按本课标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第一部分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第二部分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民族交融等阶段特征有基本认识,部分学生对于朝代更迭情况能简单叙述,但是初中没有选考历史的学生,对这段历史一片茫然。学生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于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不能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教学目标 通过地图和教材内容,在概括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等时期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示意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特征;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冲突严重的特点;在概括南方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重要影响;探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 (二)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2.掌握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阅读课文做下题 1、东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分化瓦解北方和西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力量,并达到和的目的,对少数民族进行招抚,甚至强迫他们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在历史上合称“”。 2、鲜卑族拓跋部原居住在一带,过着游牧生活。386年,拓跋部建立,定都,史称。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年,北魏将都城从迁到。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措施。达标训练: 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 政权的建立者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2、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

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6.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十六国与北朝》习题.doc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选择题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一起 C.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 2、历史上称Z为“五胡内迁”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族() A.匈奴 B.鲜卑 C.羯 D.吐蕃 3、“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 A.三国吋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 D.南朝时期 4、5世纪30年代,统一我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匈奴 C.羌 D.氐 5、北魏孝文帝是() A.匈奴族人 B.鲜卑族人 C.羌族人 D.汉族人 6、北朝吋,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氐 C.鲜卑 D.羌 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 迁都洛阳,时间是在() A. 439 年 B. 494 年 C. 495 年0. 498 年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9、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是() ①迁都洛阳②将白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③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④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

B.在朝廷屮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拓跋的学生 1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A.打击守旧贵族 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 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 D.没收寺院财产 1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积极的作用的是() A.使北魏的姓氏变得单一 B.使鲜卑族不复存在 C.有利于北魏统治屮原 D.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3、下列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更多的少数民族仍从事游牧方式,不会农耕 B.汉族人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C.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 D.汉族人吃少数民族食物,成为时尚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Z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晞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一一《魏书》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 反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 行军屮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 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请回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