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语五七言绝律诗平仄表

汉语五七言绝律诗平仄表

汉语五七言绝律诗平仄表
汉语五七言绝律诗平仄表

汉语五七言绝律诗平仄表

(注意:1.色字要押韵2色字句要对偶3.色字句也要对偶)

乙.七言律诗平仄表

丙.五言绝诗平仄表

丁.七言绝诗平仄表

五言律诗的平仄

五言律诗的平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必须讲究平仄,这可以说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使用平仄的规则,一直影响到后来的词、曲。在五言律诗中,平仄只有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就是:仄仄平平仄a,仄仄仄平平 A。平平平仄仄 b,平平仄仄平 B。 每句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每种格式:a、A都是仄头(仄声开头),b、B都是平头(平声开头)。有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仄起式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A。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 [唐] 杜甫 对月哪无酒,登楼况有江。听歌惊白发,笑舞拓秋窗。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从军行 [唐]杨炯烽火照五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云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平起式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 B。春日登楼怀归 [宋]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答白刑部闻新蝉 [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一、三、五、七这四个出句开头两个字如果是平头,那么二、四、六、八四个对句开头两个字就必须是仄头;出句如果是仄头,对句就必须是平头。这叫做“对”。律诗共八句,出句和对句合称为一联。一共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上一联的对句如果是平头,,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也是平头;上一联的对句如果是仄头,下一联的出句必须也是仄头。这叫做“粘”。五言排律是五言律诗的延长,五言律绝是五言律诗的减半,因此,五言排律或五言律绝都只要依照五言律诗的平仄,不违反“粘”“对”的规则就可以了。

七言律诗与七言绝句平仄格式

七言律诗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1.平起首句入韵式(绝句1+2)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绝句2+2)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式(绝句3+4)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绝句4+4)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绝句 对联笼统的说是1,3,5不论,2,4,6分明--即平仄相对 上联必须以仄音收尾,而且不能出现三仄尾,下联必须以平音收尾,不能以三平尾结束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体诗,律诗,绝句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 近体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讲平仄,八句 绝句分为五言和七言绝句,四句 一、以格律分类: 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以字数分类: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三、以句数分类: 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以用韵分类: (一)古体诗: 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5. 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二)近体诗: 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3. 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邻韵:某些韵母的发音与另一个或另一些韵母相近。它们是「邻韵」。在填词押韵时,我们常常会借用一些邻韵的字。只要两个韵发音相近,就也算作押韵了。例如《蛛丝马迹》第二段:地上有面包糠伴两滴冷汗原来雪柜清仓查明谁来造案 这句歌词中,「糠」和「仓」都是ㄤ韵,而「汗」和「案」则是ㄢ韵。但由於两韵发音相近,所以这仍是押韵 5. 都用平声韵。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平水韵部平仄两用字(下平部分)

平水韵部平仄两用字(下平部分) 下平:二萧挑调僚娇烧摇昭标要夭漂哨娆橇料灶鹞峤轿嘹燎剽 挑: 1.(tiāo 平)动词:挖取、择选、用肩担;形容词:轻薄,通“佻”; 2.(tiǎo 仄)动词:拨动、挑逗,打动、悬挂、 3.(taā平)形容词:挑达-往来自由的样子。 调: 1.(tiáo 平)动词:调和、调教、调戏,通“啁”; 2.(diào 仄)动词:征调、迁转、对换、调查;名词:古时一种征收纺织品的户税、才情、乐律为调、诗的韵律; 3.(zhōu 平)形容词:调饥-表示渴慕的心情。 僚: 1.(liáo 平)名词:官吏、同官或朋辈、 2.(liǎo 仄)形容词:美好。 娇: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烧: 1.(shāo 平)动词:火焚; 2.(shào 仄)动词:放火烧野草以肥田;名词:泛指野火。 摇: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昭: 1.(zhāo 平)形容词:光明,亮;动词:彰明,显示;名词:古宗庙之制、姓。 2.(【集韵】【韵会】【正韵】止少切,音沼,仄)。【诗·魯颂】其马跷哓,其音昭昭。【釋文】昭,之绕反-缭绕。 3.(【集韵】【正韵】之笑切。仄) 动词:通“照”,或省作昭。 标: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要: 1.(yāo 平)名词:“腰”的本字;动词:约,结,要束、强迫、求,取,通“徼” 2.(yào 仄)名词:要点,纲要、总,总要、薄书,会计、动词:需要、想要,希望、 3.(yǎo 仄)名词:通“騕”,要裹-骏马名。 夭: 1.(yāo 平)形容词:茂盛的样子、和畅舒适的样子; 2.(yǎo 仄)动词:催折、屈;

3.(ǎo 仄)动词:少壮而死;名词:幼稚之物。 漂: 1.(piāo 平)动词:浮流、摇动、吹,通“飘”;形容词:高远的样子; 2.(piào 仄)动词:用水冲洗;形容词:快速、漂亮。 哨: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娆: 1.(niǎo 仄)动词:烦扰; 2.(ráo 平)形容词:妍媚,妖娆、娇娆; 3.(yǎo 仄)形容词:娆娆:柔弱的样子。 橇: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料: 1.(niào 仄,niāo 平)动词:估数、估量、照料、名词:唐宋时俸禄之外另加之物、泛指可供使用的材料、聚多数材料为一个计算单位-一料、 2.(niáo 平)动词:触动,撩拨;名词:古乐器名。 鹞: 1.(yào 仄)名词:鸟名; 2.(yāo 平)名词:青质五彩之野鸡。 峤:(qiáo 平, jiào仄)同义。 轿: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嘹: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燎: 1.(liǎo 仄)动词:放火烧田除草、烘烤; 2.(liào 仄)名词:古祭名; 3.(liáo 平)名词:火炬,大烛。 剽: 1.(piào 仄)动词:抢劫、攻击、消除;形容词:轻飘; 2.(piáo 平)名词:钟名; 3.(biāo 平)名词:标志; 4.(biǎo 仄)名词:末梢。 下平:三肴钞敲教姣 钞: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七律平仄表

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基本句式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1、平起首句起韵型 2、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3、仄起首句起韵型4、仄起首句不起韵型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词林正韵平仄两用字下平部分

词林正韵平仄两用字(下平部分) 平水韵部平仄两用字(下平部分) 下平:一先先燕填钿牵研县鲜钱煎禅缠便穿缘员传溅咽扁卷佃犍搴癣单扇键先: 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燕: 1.(yàn 仄)名词:鸟名;动词:安息、宴饮;形容词:亵慢; 2.(yān 平)名词:国名、河北省别称、姓。 填: 1.(tián 平)动词:充塞、加入、顺,沿;象声词; 2.(tiǎn 仄)形容词:穷苦,通“殄”; 3.(ch?n 平)形容词:长久; 4. ( zhan 仄)形容词:安定,通“镇”、填填-牢固整齐的样子;名词:星名-填星(土星); 5.(diàn 仄)动词:通“奠”。 钿: 1.(tián 平)名词:金花; 2.(diàn 仄)动词:以金银贝壳等镶嵌器物。 牵: 1.(qiān 平)动词:牵引、关联、牵制,拘泥、姓;名词:指牛、羊、猪,此类可牵行,故将其称为“牵”; 2.(qiàn 仄)名词:挽舟绳索。 研: 1.(yán 平)动词:磨,碾、研究,探讨、 2.(yàn 仄)名词:通“砚”。 县: 1.(xuán 平)动词:悬的本字,挂、维系、提示,颁立;名词:差距、称锤、祭名; 2.(xiàn 仄)名词:地方行政区名、姓、天下。 鲜:

1.(xiān 平)名词:生鱼、野兽、少数民族名(鲜卑);形容词:新鲜、明,洁、善,好; 2.(xiǎn 仄)形容词:少;动词:夭亡; 3.(xiàn 仄)动词:通“献”。 钱: 1.(qián 平)名词:货币、重量单位名、姓; 2.(jiàn 仄)名词:农具名。 煎: 1.(jiān 平)动词:烹调法之一、加热于物;形容词:忧烦,煎熬; 2.(jiàn仄)名词:果品的蜜渍叫“蜜煎”,今为“蜜饯”。 禅: 1.(shàn 仄)动词:封土为坛,扫地而祭、传受、以帝王之位传人(禅让); 2.(chán 平)名词:梵语“禅那”简称、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 缠:可平可仄,意义相同。 便: 1.(biàn 仄)形容词:有利,适宜、简单,省事,熟悉;名词:大、小便;动词:审察;副词:就,立即; 2.(pián 平)形容词:安适、善辩,便侫(花言巧语)、便便①形容善于辞令;②肚子肥大的样子。 穿: 1.(chuān 平)动词:穿孔,凿通、破坏、通过、穿戴、贯通; 2.(【集韵】【韵会】【正韵】枢绢切,音钏。) 动词:穷连起来; 3.(【韵会小补】於权切,音渊,平)形容词:火起的样子。 缘: 1.(yuán平)名词:衣边、因缘,缘分;动词:围绕、攀援、凭借;连词:因为; 2.(tuàn 仄)名词:同“褖”,褖衣--古代一种边缘有装饰的礼服。 员: 1.(yuán 平)名词:定数的人或物,人员、周围,幅员、通“圆”; 2.(yun 可平可仄)动词:增加、扩大;助词:通“云”;名词:人名、姓。 传:

律诗的平仄

【第四节律诗】 一、律诗的平仄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有一套固定的平仄格式,八句的每一句的每一个字,该平该仄,都必须逐字讲究。用字不合平仄格式,就不是律诗。这种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五言律诗只有四种平仄格式,七言律诗也只有四种平仄格式。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种句型,如下: (1)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4)仄仄仄平平 (二)七言的平仄 和五言一样,七言也只有四种句型,如下: (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七律的平仄 (1)仄起不入韵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十六唐) 仄仄平平平仄仄,剑外忽传收蓟北, │ 对 平平仄仄仄平平。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 │ 粘 平平仄仄平平仄,却看妻子愁何在, │ 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漫卷诗书喜欲狂。kuáng │ 粘 仄仄平平平仄仄,白日放歌须纵酒, │ 对 平平仄仄仄平平。青春作伴好还乡。xiāng │ 粘 平平仄仄平平仄,即从巴峡穿巫峡, │ 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便下襄阳向洛阳。yáng * “看”在这里作平声。 (2)平起不入韵式 野望杜甫(十三豪) 平平仄仄平平仄,西山白雪三城戍, │ 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南浦清江万里桥。qiáo │ 粘

仄仄平平平仄仄,海内风尘诸弟隔, │ 对 平平仄仄仄平平。天涯涕泪一身遥。yáo │ 粘 平平仄仄平平仄,惟将迟暮供多病, │ 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未有涓埃答圣朝。cháo │ 粘 仄仄平平平仄仄,跨马出郊时极目, │ 对 平平仄仄仄平平。不堪人事日萧条。tiáo (3)仄起入韵式 书愤陆游(十四寒) 仄仄平平仄仄平,早岁那知世事艰?jiān │ 对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原北望气如山。shān │ 粘 平平仄仄平平仄,楼船夜雪瓜州渡, │ 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铁马秋风大散关。guān │ 粘 仄仄平平平仄仄,塞上长城空自许, │ 对 平平仄仄仄平平。镜中衰鬓已先斑。bān │ 粘 平平仄仄平平仄,出师一表真名世, │ 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千载谁堪伯仲间?jiān (4)平起入韵式 贫女秦韬玉(十六唐) 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未识绮罗香,xiāng │ 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拟托良媒益自伤。shāng │ 粘 仄仄平平平仄仄,谁爱风流高格调, │ 对 平平仄仄仄平平。共怜时世俭梳妆。zhuāng │ 粘 平平仄仄平平仄,敢将十指夸针巧, │ 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不把双眉斗画长。cháng │ 粘 仄仄平平平仄仄,苦恨年年压金线, │ 对 平平仄仄仄平平。为他人作嫁衣裳。sháng 三、律诗平仄的变通 律诗的平仄格式要求严格,但也有灵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的地方也可以变通。细心的朋友也许不难发现,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平仄关系都与要求不一致,难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整个句子就是节律了,有快有慢是节律 格律诗的三要素:平仄、押韵、对仗。。首先要熟记平仄格式,其次要会辨别具体字的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这是五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可通用字

《平仄可通用字》 剂,诽,誉,嘘,如,茹,纾,驱,输,诋,缔,霓,批,挤,颏,过,谆,泯,畛,嶙,论,蜿(此字注意读音,仄声读wǎn,平声读yuān,其实平声是‘冤’字的通假字,关于通假字大家在学习古文的时候已有所了解,其实这也是语言文字发展的产物,就是现在大多字词典都还保留‘冤’字的‘蜿’义),翰,看,漫,叹,潸,摊,谰,讪,先,缠,搴,癣,娇,摇,标,哨,橇,峤(注意读音,平声读qiáo,仄声读jiào),轿(注意读音,平声读qiáo,仄声读jiào,这种读音区别在现今在很多地方依然在延续,主要是地域差别造成的),嘹,钞,敲,漕,挠,骜,爹(注意读音,平声读diē,仄声读duǒ,这种读音现今所遗痕迹难寻),桦,望,偿,妨,防,吭,障,忘,评,莹,轻,侦,廷,醒,听,町,凭,凝,浏,瘤,蹂,篓,妊,颔,兼,潜,苫,砭,谗,嵌”,除了上面说的78个字外还有12个字也很特殊,这些字的其中某一项字义是平仄两用而意义相同的,它们是“侗,淙,仔,瓠,娠,哑,杷,哆,咤,抢,吟,佃”,这12个字具体平仄因字义变化情况如下:侗:当读tong时字义表示为“长(chang)大、直”(做形容词用),同仄通用而字义不随平仄变化(新声为仄声),该字义可引申为通达无障碍,如《庄子·庚桑楚》句“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而当读tóng字义为“儿童、未成年人”(名词)“幼稚无知”(形容词)时,为仄声(新声

平声);当读dòng表示我国的少数民族名时为仄声(新声也是仄声)。也就是说后两种读音变化而字义也发生变化,并不能平仄通用,要按具体语言环境而定。淙:“淙”常规用法,读cóng,平声二冬韵,具体字义就不讲了,网络都能查到,而作为另外一种字义就很少见,而且网络是很难查询到的,做动词,意为“灌注、冲击”,读shuang,平仄通用字义不随平仄变化而改变,分属上平三江和去声三绛韵,如唐元结《订司乐氏》“元子谢曰:‘次山病馀昏固,自顺於空山穷谷。偶有悬水淙石,泠然便耳,醉甚,或与酒徒戏言,呼为水乐。不防君子过闻而来,实辱君子之车仆。’”再如晋朝郭璞《江赋》“出信阳而长迈,淙大壑与沃焦,若乃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还可查宋程大昌《演繁露·浮石》“石之出水也,本甚崭岩不齐。绍兴甲子岁,两浙大水漫灭垠岸,浮石没焉。水退石仍出,而崭岩者皆去,盖为猛浪沙石之所淙凿乃此圜浑也。”仔:当读zi做动词用,表示“胜任”,是可平可仄而字义不变的(新声平声),如《诗经·周颂·敬之》句“ 佛时仔肩”、王安石《王深父墓志铭》 句“维德之仔肩,以迪祖武”。而当读zǎi做名词用,表示“儿子、动物之小称却只能是仄声(新声仄声,方言通崽),而不能平仄通用。 瓠:当读hu做名词用,表示“蔬菜植物,也叫扁蒲、葫芦”时是可平可

七言律诗平仄的问题

第一种是: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 第二种: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是把第一种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并且使首句仍然收平调,第三句仍然收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第三种: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是第一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少见。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 第四种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是第二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七言绝句每句第一个字是不拘平仄的,第三字在许多情况下也不拘平仄。 一、七言律诗 1、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其基本句式有四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四种句式依其后两字分别称为“平仄脚”、“仄平脚”、“仄仄脚”、“平平脚”。 2、七律的四格(去掉有下划线的两字,则剩下的为五律的四格)

二、七言绝句 1、七言绝句也叫“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从句数、字数来说刚好是七言律诗的一半;就其平仄来说,七言绝句的格式,恰好是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前半首和后半首。 2、七绝的四格(去掉有下划线的两字,则剩下的为五绝的四格)

绝句的格律

绝句的格律 绝句的格律 嘉靖年间(1522—1566),有个为皇帝到苏州搜刮纺织品的太监,因不顺手,便作了一首诗曰:“朝廷差我到苏州,府县官员不理咱。有朝一日朝京去,人生何处不相逢。”此诗不要说意境,连个韵脚都不押。有个按察使却拍马说:“好诗!”太监说:“虽不成诗,押韵而已。” 且看下面不是太监写的匿名诗:“不过黄河不怕凶,慌不择路路不通,不择手段终获胜,睁眼细看是奸雄!” 此首匿名诗;正如这位“为皇帝搜刮纺织品的太监”说的:“随不成诗,押韵而已。”,这首“姑且称”诗,内容姑且不论,仅格律而言,失错、失粘、失对。不懂诗不要紧,可得好好学学,你妈妈未把你教会,我今天就对你这个没门槛养的,补补课好了。文是长了点,你可要耐心看下去,就是看完了,你也不一定就会。回去再找你妈妈给你辅导辅导,下面就给你讲讲《绝句的格律》: 绝句这个名称产生于南朝齐、梁时期,也是当时一种文学形式,梁代徐陵编的《玉台新詠》第十卷中汇集五言四句小诗,称为绝句,还把汉代同一形式的诗加上“古绝句”名称。但这只是雏形,没有完备的格律。后经过一些诗人运用和提高,逐渐趋于成熟,到唐朝人手里。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格律,为绝句正式定了型。定型后的绝句,每首都是五言或七言四句,在声韵格律上有它特定的严格要求。因此,这种绝句,也称律绝。为了有别,人们就称以前那种雏形绝句或以后不按格律写的绝句为古绝。 绝句诗的格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诗中要用韵,一般称为“押韵”;二是每一句中的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排列,以及根据平仄声字不同排列的句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都要依照一定的规则。 押韵。 关于押韵问题,第一讲中已谈到。绝句诗的押韵,就是在每首诗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句的末一字,用同一个韵目的字做韵脚;第一句的末一字可用邻韵,也可不押韵。也就是说除第一句可以不押韵外,其中第二、第四句的末一字,要用同属一个韵并且同是平声(第一声或第二声)的字做韵脚,如果用了不同韵目的字做韵脚,就叫“出韵”或“落韵”,这是违反格律的。第一句虽不要求用韵,但七言绝句如第一句用韵,可增加音乐美感。故七言绝句第一句,以用韵的为较多。而五言绝句第一句不用韵的居多。此外,一首诗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绝句诗唯独第三句规定不用韵,但由于绝句诗作为格律诗限用平声韵,所以第三句的末一字也限用仄声字。第一句不用韵的绝句,其第一句的末一字也限用仄声字。 现举第一句不用韵的和第一句用韵的五言绝句为例,唐代诗人王之焕《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第一句不用韵的。

古诗、绝句、律诗区别

1.起源时间不同: (1)上古诗歌以古体诗中的四言诗为主,古体诗中的五言最早产生于汉代。而古体七言的产生可能早于古体五言。但在唐代以前不如古体五言多见。到了唐代,古体七言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古体七言为长句。 (2)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3)绝句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2.诗歌字数上的不同: (1)古诗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2)律诗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3)绝句由四句组成,常见的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3.格律要求不同 (1)古体诗的韵脚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上、去、入声。 古体诗的押韵,有的是两句一押韵;有的是一句一押韵;还有的是三、四句一押韵。 古体诗在汉、魏和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唐以后,由于受近体诗的影响,往往也用律句,这称为入律古风。古体诗有了一般古体诗和入律古风的区别。 古体诗的对仗,不同于近体诗,不受格律的限制。 (2)律诗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 (3)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如果第一句押韵,也押平声韵。 扩展材料 古诗体裁的分类

七言律诗的写作要点

七言律诗的写作要点 七言律诗的写作要点 一、律诗是诗词里讲究最多的诗种(包括律绝) 习一下七言绝句的平仄构造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仄平 (仄 )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 )仄仄 平平。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韵) :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 I 、, G > : 注意: (),内的字宜平可仄: (平); 注释: 1、括号(),内的字宜仄可平: (仄) ; 2、括号 我们先复 (仄)仄平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平(仄)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仄平

3、括号《》,变格时宜平可仄:《平》; 4、括号《》变 格时宜仄可平:《仄》。初学者不必学习变格句型,尊重《》 内用字平仄 绝句(指律绝)1、2、4 句用韵(一般压平韵,首句不用韵应符合第3、4 的格式)。二、七言律诗的平仄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如同“五言律诗”前面加与五言前节两个字平仄相反的字既成。七律同七绝一样,首句通常入韵(七律首句不入韵也可,古今少见,但必须符合 3、4 的 格式;“五绝”“五律”首句通常不入韵)。七律2、4、6、8 句都入韵,一定要用平声韵。3、5、7 句不入韵,但尾字必须用仄音字。否则就不为律诗了(不是所有的七言八句都是“ X 律”如格律不符只能根据诗的格律归为古风了)。“七律”和“七绝”一样也有4 种格式。可看出它是两首七绝平仄格式相加:1、平起(首句用韵):等于七绝(1)(3)形式相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

五言绝句的平仄对仗及押韵

五言绝句的平仄对仗及押韵 五言绝句的平仄对仗及押韵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讨论,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一、押韵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

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例(一):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4页这里的“苔”、“栽”和“来”的韵母都是“ai”,自然属于“同韵”,所以,它们是押韵的。例(二):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耘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中的“麻”、“家”和“瓜”的韵母分别是“a”、“ia”和“ua”,但其主要韵母都是“a”,在古韵中属于“同韵”字,所以,它们也是押韵的。例(三):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比较“斜”、“家”和“花”三个字的读音可以发现,“xie”和“jia”“hua”不应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作“sia”(相当于xia),因此在当时,它们也是押韵的。所以,在判断古诗押韵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字音的演变因素,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字音去衡量。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官方颁布的“韵书”来押韵的。律诗中,一般是在二、四、六、八等偶数句,也就是每联的对句的句尾押韵,三、五、七句也就是每联的出句不押韵,全诗的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五律首句多数不入韵,七律首句多般入韵);并且,韵脚(押韵的字)一般为平声字(即阴平、阳平调的字)。例

绝句与律诗的16种格式及其练习

绝句与律诗的16种 格式及其练习 《五绝★梅》 迎雪屹墙东,馨香染碧空。玉枝藏艳蕊,清韵暖寒冬。附诗谱: 五绝格式一: 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韵) 《五绝★兰》 足立崖岩顶,幽香漫宇穹。淡泊名利客,剑叶傲芳丛。附诗谱: 五绝格式二: 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豆)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五绝★竹》 清风两袖藏,碧骨毅如钢。绿叶迎霜剑,虚怀纳谷苍。附诗谱: 五绝格式三: 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豆)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菊》 重阳篱侧艳,遍地瘦花黄。彩蝶栖芳蕊,飞霜作银装。附词谱: 五绝格式四: 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豆) 平平仄仄平。(韵)《五律☆春》 落日近黄昏,烟霞醉朔云。 和风摇翠柳,粼水绕山村。 青絮增朝色,桃花减暮沉。 夕红邀紫燕,粉蝶戏芳群! 附诗谱: 五律格式一: 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豆)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五律☆夏》 暮雨消沉暑,风衔泥土新。 临窗迷柳色,卧野醉花荫。 山远蝶踪隐,林深隔鸟音。 莲香染碧水,月影戏游鳞! 附诗谱: 五律格式二: 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豆)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豆)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五律☆秋》 青山隐翠溪,碧竹缀秋篱。 枫雨润峦野,桐风院巷袭。 田林挂硕果,街树隐黄鹂。 菊韵香亭榭,鸳鸯舞滟漪! 附诗谱: 五律格式三: 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豆)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豆) 平平⊙仄平(韵) 《五律☆冬》 千山遮白被,楼宇傲寒梅。 玉骨迎风立,冰魂伴雪飞。 清枝疏影瘦,琼蕊暗香肥。 江内水成冻,茅檐晶泪垂! 附诗谱: 五律格式四: 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豆)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豆)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豆) 平平⊙仄平(韵) 《七绝☆琴》 弦隐潺流渡锦舟, 律携花雨伴月幽。 知音识趣莲心悦, 流水高山雅韵悠! 附诗谱: 七绝格式一: 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豆)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棋》 邀友饮茶香竹苑, 溪边对奕卧蒲团。 清风妙解悠然趣, 养性怡情品雅闲! 附诗谱: 七绝格式二: 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豆)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豆)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浅谈

“平仄”浅谈 一、平仄的概念 大家都知道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又叫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还有个轻声。倒如:妈,麻,马,骂,吗。但是诗词中所说的“四声”却与普通话的四声不同。诗词中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二者的不同在于,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发音,诗词中的入声字,在普通话中一,二,三,四声里都有。平指平声,仄指上声、去声和入声。明人编的《审音歌》说出了这种声调发音的特点:“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里面的难点就是入声。 二、平仄的分类 我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称为四声二元化。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平仄。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字的读音古今不同。这些字一部分是多音同义,也有一部分多音多义,情况比较复杂。 如“看”字有平仄两用。 元代郑禧《赠吴氏女》 两才相遇古来难,重写芳情仔细看。 — 莫待后时空自悔,不如趁早舞双鸾。 这里的“看”字当平声。但前人也有当仄声用的。 唐代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这里的看都是作仄声用的。 类似这样的平仄两声字很多,比如“过”, 唐代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 北宋程颢《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也是作仄声用,象这种平仄两属的字还有不少如:听,论,醒,漫,忘,望,叹,障,探 漫字在这里要读平声。大家可以在以后的赏读与写作当中,具体地学习和应用。掌握这些

知识,就可以正确地认识“平仄”。 三、声律运用 在声律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就是前面说的“四声二元化”。再用平、仄符号分别代表平声、仄声。把它们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就可以使诗句产生抑扬顿挫的乐感。声律相当于音乐上的相重和相间律。 下面分四点进行讲述: 1、句内平仄相间 2、联内句间平仄相对 3、联间句间平仄相粘 4、脚分明 狭义上讲,声律指平仄,但广义讲也包括用韵。 1、句内平仄相间 近体诗的平仄声律要求首先是句内的平仄搭配,也就是句内平仄相间 过去诗词界有句话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虽然不十分准确,但大体上能概括。七言诗每句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可随意平仄,但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一定要平仄相间。比如:唐代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 —|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觉,入声) | —| —|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看,平声) —| —| —| 2、联内句间平仄相对 在汉语中有一种修饰手法叫对偶,在诗词中叫对仗,也叫对对子,由两句组成,前一句为上联叫上句或出句,后一句为下联也叫下句或对句,在近体诗中,句子都是成双的,律诗的首尾两联可对仗或不对仗,中间的颔联和颈联均要对仗。这里只把平仄的相对相粘关系细讲一下。 还以《无题》为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对 | —| —|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对 —| —|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相对 | —| —| —

绝句的平仄

绝句的平仄 一般所称绝句,即律体绝句。它与律诗为唐代建立的新体诗,有严密的格律,时人称今体诗,后人称近体诗。律体绝句与古绝相对,简称近绝、律绝。 近体诗讲究平仄声互相交替配合,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与声律美。五言绝句有四种句型:(1)仄仄平平仄,首字可平。(2)平平仄仄平。(3)平平平仄仄,首字可仄。(4)仄仄仄平平,首字可平。这种律化的句式称律句。近体诗通常限用平声韵。 近体诗上下两句称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格律要求一联内两句平仄声相对或基本相对,后一联出句与前一联对句两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即相粘(首字常平仄不拘,故以第二字为准,通常看第2、4、6字)。违犯这两条,谓之“失对”、“失粘”。(首句完成之后,由第一句产生出第二句用的是“对”,原则是平对仄,仄对平。由第二句产生第三句用的是粘,原则是平粘平,仄粘仄。) 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1)全部押平韵;(2)一般偶句押韵。绝句2、4句必韵,律诗2、4、6、8句押韵。1句可韵可不韵,3句不得押韵。(4)一韵到底。 一、五言绝句及平仄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绝句有以下四种平仄格式: A.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拂:入声字 C.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卢纶塞下曲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白、石:入声字 又如,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七:入声字 D.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王涯闺人赠远(其一)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光不待人。 注意: 注释:1、括号(),内的字宜仄可平:(仄);2、括号(),内的字宜平可仄:(平); 3、括号《》,变格时宜平可仄:《平》;4、括号《》,变格时宜仄可平:《仄》。

绝句、律诗创作基本方法

绝句、律诗创作基本方法 绝句 1.绝句的结构不像律诗那样严格规定当中两联要对仗,它比较自由,不要求 明显的稳定结构.。 (1)但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 联用对仗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绝句的结构是追求统一的,但又不能把统一绝对化;它还在统一中追求变化。 艺术形式的统一是在变化中的统一,艺术形式的变化是在统一中的变化。没有统 一,必须无以构成艺术形象所必须的单纯,没有变化,单纯就可能变成单调,无 以构成艺术形象所必须的丰富。绝在四句中追求单纯和丰富的统一,严整和灵活 的统一,正是绝句的艺术结构内在规律。在高度的限制中发挥灵活性,对于这种 本来已经很单纯的艺术形式的生命力来说是不可少的。 3.律绝 1.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 2.。A.五绝:(1)平起式两字压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两字压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三字压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三字压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绝中 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 B.七绝:(1)仄起式两字压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