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管理共识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管理共识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管理共识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管理共识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管理共识发布,6个问题划重点冠心病与房颤合并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为6%~21%,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为20%~30%。针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话题。近日,《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以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问题。

ACS和/或PCI合并房颤,PCI术中如何使用抗栓药物?

图1 心房颤动患者PCI术中抗栓策略

1.抗血小板

所有OAC治疗的房颤患者在发生ACS后应立即口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100~300 mg),然后维持剂量为75~100 mg/d。

在已了解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或紧急情况下,如很可能行PCI,可考虑采用P2Y1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在不了解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时,应延迟至行PCI时再使用P2Y1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P2Y12受体拮抗剂应首选氯吡格雷。

2.抗凝

维生素K拮抗剂(VKA):对于VKA治疗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的患者,术前通常无需停用VKA,但需查INR。术中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采用低剂量(30~50 U/kg)普通肝素治疗,维持ACT≥225 s。

NOAC:对于NOAC治疗的患者,急诊PCI无需中断NOAC。而择期PCI则可考虑在术前停药,停药时间取决于使用的药物和肾功能(通常术前停药12~24 h,达比加群酯经肾脏清除率较高,肾功能不全者需考虑延长术前停药时间)。PCI 术后早期,如当天晚上或次日早晨,建议开始NOAC(术前剂量)治疗。

ACS和/或PCI术后房颤患者,抗栓药物如何选择?

PCI围术期需在双联抗栓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三联治疗)直至出院。对于高缺血/血栓栓塞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可继续使用至术后1个月。

推荐大多数患者出院后采用OAC+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栓治疗,大多数患者应考虑在术后1年时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继续给予卒中预防剂量的OAC。具有抗凝指征的房颤患者如无禁忌证,应终生持续抗凝治疗。

图2 需OAC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PCI围术期抗栓管理流程

如无禁忌证,大多数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合并房颤患者应首选NOAC,而非VKA。

表1 ACS和/或PC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NOAC的给药方案

PCI术前使用VKA的患者,在患者INR控制良好且无血栓栓塞/出血并发症的前提下术后可继续使用VKA;合并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机械人工心脏瓣膜患者选择VKA;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透析或肌酐清除率<15 ml/min),现阶段仍首选VKA,INR目标值为治疗范围下限(2.0~2.5)。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抗栓治疗,单药抗凝or抗凝+抗板?

具有抗凝指征者,推荐应用卒中预防剂量的OAC单药治疗。对于具有高缺血风险、无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可考虑在长期OAC(如利伐沙班)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75~100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对于适合NOAC 的患者,推荐NOAC 优于VKA。

表2 高缺血风险与高出血风险定义

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何调整药物?

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均增加,接受NOAC治疗的患者可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1.ACS和/或PCI合并房颤患者

NOAC在不同肾功能时的给药剂量参见图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透析或肌酐清除率<15 ml/min)抗凝仍首选VKA。2019年美国房颤指南认为阿哌沙班可考虑用于终末期肾病(肌酐清除率<15 ml/min)或透析的NVAF患者。

2.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

利伐沙班在肌酐清除率≥50 ml/min时采用20 mg每日1次,肌酐清除率30~49 ml/min 时采用15 mg每日1次,肌酐清除率15~29 ml/min时可慎用15 mg每日1次。

图3 ACS和/或PC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同肾功能状态下NOAC使用剂量推荐

华法林与NOAC之间如何转换?

1.由华法林转为NOAC

如患者从华法林转换为NOAC,应先停用华法林,密切监测INR。INR≤2.0时可立即给予NOAC。2.02.5时,应每1~3 d监测1次INR,到上述范围再开始给药。

2.由NOAC转为华法林

如患者从NOAC转换为华法林,应继续服用NOAC(艾多沙班剂量减半,其他NOAC剂量不变),并重叠使用华法林。华法林从标准剂量起始,并根据INR 调整剂量。如INR<2.0,应在1~3 d后重复检测INR(NOAC给药之前检测INR)。直至INR≥2.0时停用NOAC,并在1 d 后重复检测INR。停用NOAC后第1个月内应严密监测INR,直至INR 稳定(即至少连续3次INR 为2.0~3.0)。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应如何处理?

1.轻微出血

建议给予支持治疗,如机械压迫止血或小手术止血。口服华法林者可推迟给药时间或暂停给药,直至INR降至<2.0。NOAC的半衰期较短,停药12~24 h后凝血功能即可改善。

2.中度出血

可能需补液、输血治疗,需立即查找出血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服用华法林者可给予维生素K1(1~10 mg)静脉注射。NOAC最近一次服药时间在2~4 h内,口服活性炭和/或洗胃可减少药物吸收。达比加群酯可通过血液透析清除,但其他NOAC不适合透析清除。

3.严重出血

需即刻逆转抗凝药物的抗凝作用。服用华法林者首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其次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如病情需要可考虑输注血小板治疗,并可给予维生素K1

(1~10 mg)静脉注射。应用NOAC者应给予特异性拮抗剂逆转其抗凝作用。依达赛珠单抗是逆转达比加群酯抗凝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片段,输注后可快速逆转达比加群酯的抗凝作用,无促凝作用。Andexanet α是一种改良重组人Xa,但不具有Xa活性,给药数分钟后就能逆转直接Xa因子抑制剂的抗凝作用,短暂增加凝血活性,现已经美国FDA批准在出现危及生命或无法控制的出血时用于逆转Xa因子抑制剂的抗凝作用。

多数大出血有明确病因或诱因,应进行对因治疗。出血停止后常需重启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选择抗凝还是左心耳封堵术

一、INR控制不佳致卒中风险升高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现在临床上面临的选择是抗凝还是左心耳封堵术。无论是传统抗凝药还是新型抗凝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看华法林INR达标率控制在2.0~3.0之间,达标率达到70%~100%。反之,如果不抗凝或者达标率低的话,那么生存率也显著下降。所以,抗凝治疗首先抗凝强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在国际上,抗凝50%都是达标的。在临床中,有一半的病人很难稳定地维持在达标范围内。长期随访发现,不管任何年龄段,只要达到5年,停药率非常高。大约60%的患者不能继续坚持服用华法林。 二、新型抗凝药物 目前新型抗凝药出现的越来越多。在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首次公布迄今为止最大型的房颤转归临床试验RE-LY(新型凝血酶直接抑制剂达比加群酯长期抗凝治疗的随机评价)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达比加群酯(150mg bid)在同时减少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方面优于华法林,研究还显示了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治疗相比,达比加群酯在减少致命性出血事件以及颅内出血事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利伐沙班在治疗期间,栓塞减少21%,阿哌沙班减少栓塞21%。最重要的是出血,AVERROES研究是一项双盲研究,5599名中风高危且不适合维生素K拮抗剂患者随机分入阿哌沙班(5 mg bid)或阿司匹林(81~324 mg/d)组,明确阿哌沙班是否优于阿司匹林。平均随访1.1年。主要研究终点为中风或全身栓塞事件。死亡率在阿哌沙班和阿司匹林组分别为3.5%/年和4.4%/年(HR 0.79,95% CI 0.62-1.02,P=0.07)。主要出血事件在阿哌沙班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为44个(1.4%/年)和39个(1.2%/年)(HR1.13,95% CI 0.74-1.75,P=0.57);11名阿哌沙班和13名阿司匹林组患者发生了颅内出血事件。心血管疾病导致首次住院的危险性在阿哌沙班组明显 降低(12.6%/年vs15.9%/年,P< 0.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亚组分 析得出类似结果(图1)。 AVERROES研究显示,对于不 适合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房颤患 者,与阿司匹林相比,阿哌沙班降低 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风险大于50%, 同时并不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此外, 阿哌沙班与阿司匹林相比,缺血性事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患者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卒中风险。当冠心病与房颤合并存在时,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6月11日,在沈阳召开的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曲鹏教授公布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编写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这也是我国首部致力于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问题的共识,下面让我们通过6个问题快速掌握核心内容。 问题1 如何评估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

问题2 ACS和/或PCI的房颤患者,PCI术中抗栓药物如何使用? 图1:房颤患者PCI术中抗栓策略 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后推荐立即口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 (100-300mg),之后维持剂量75-100 mg/d;在已了解冠脉解剖结构或紧急情况下,如很可能行PCI,可考虑采用P2Y1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 抗凝药物 维生素K拮抗剂(VKA):对于VKA治疗且行冠脉造影和/或PCI的患者术前通常无需停用VKA,但需查INR;术中在活化凝血时间(ACT,维持≥225s)的指导下使用低剂量(30-50 U/kg)普通肝素治疗。

NOAC: 对于NOAC治疗且行急诊PCI的患者无需停药;但若行择期PCI可考虑在术前停药(通常术前停药12-24h,达比加群经肾脏清除率较高,肾功能不全者需考虑延长术前停药时间)。无论是否中断NOAC,术中均需在ACT指导下使用肝素治疗。PCI术后早期,例如当天晚上或次日早晨,建议开始NOAC(术前剂量)治疗。 问题3 ACS和/或PCI术后房颤患者的抗栓选择:双联还是三联?疗程多久? PCI围术期需在双联抗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三联治疗)直至出院;对于高缺血/血栓栓塞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可继续使用至术后1个月。 推荐大多数患者出院后采用OAC+单一抗血小板药物(首选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12个月,之后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给予OAC单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可酌情考虑延长(>12个月)或较早停用(如6个月)抗血小板治疗(图2)。图2:需OAC治疗的房颤患者PCI围术期抗栓管理流程

房颤合并冠心病抗栓治疗进展

房颤合并冠心病抗栓治疗进展 DAPT和OAC的联合使用被称为三联口服抗栓治疗(TOAT)。研究发现,接近5%的ACS患者在PCI治疗后因合并房颤需要进行TOAT,但TOAT的每一种组分均会增加出血风险,若停用或未使用OAC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停用任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则会增加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ACC/AHA和ESC相关指南对房颤患者PCI术后应用TOAT给予IIb类推荐,证据等级C。然而,TOAT具体方案及时长,尤其是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使得抗栓方案更为复杂。 房颤引起的缺血事件大多源于左心耳血栓。左心耳血流缓慢甚至瘀滞,激活了促进凝血的级联反应,形成大量纤维蛋白。虽然急性动脉血栓的形成不涉及血小板活化,但丰富的凝血酶却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为此,预防和治疗房颤所带来的血栓栓塞事件需要充分抗凝。ACS和PCI相关的缺血事件更倾向于血小板激活、聚集引发血栓所致。局部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随之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尽管抗凝并不能完全阻止ACS所致缺血事件的发生,但DAPT可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并且已经作为目前支架置入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若患者合并房颤病史,且近期因ACS不得不置入支架,则需要医生权衡使用TOAT所带来利弊。

OAC对于AF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于ACS置入或不置入支架的作用均被大量的临床试验所验证。表1列出了主要的相关试验。但是,对于AF合并ACS或PCI的患者如何使用抗凝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尚未有统一的推荐方案。 表1. OAC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和抗血小板治疗预防ACS患者缺血性事件的主要临床研究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研究 发表时间:2017-04-14T13:52:40.58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作者:郭宁张志翔剪林昊 [导读] 分析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效果。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 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患者治疗重要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出血发生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PIC术后,体循环栓塞风险无降低,且增加了出血风险。 【关键词】冠心病;心房颤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抗血小板;抗凝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目前,PIC术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常用手段。然而,PCI术后,合理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是预防血栓的有效措施[1]。为分析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效果,本文笔者以8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为对象,经回顾性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23例男性和17例女性,年龄为41-78岁,(67.3 8.65)岁为平均年龄。研究组,21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为40-81岁,(68.4 9.73)岁为平均年龄。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与心房颤动诊断标准,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给予PIC术治疗。(1)对照组:给予100mg阿司匹林与75mg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术后,联合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治疗3d后,不再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针对华法林,初次剂量,每日1次,1次2.5mg,以3d为间隔时间,分析INR值,适量增减0.625mg,确保INR值处于2.0-2.5范围内。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5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收缩压(SBP)、空腹血糖值,并评估患者栓塞风险(CHADS2)与出血风险积分(HAS-BLED),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严重出血事件。 1.4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检查,用()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各项指标 对比患者各项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严重出血事件 研究组,6例出现严重出血事件,3例为脑出血,1例为消化道大出血,2例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为15%,对照组,仅1例出现脑出血,发生率为2.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84,P=0.001)。 3讨论 针对冠心病与心房颤动,其形成血栓的机制,有所不同。一方面,心房颤动,一旦发生,心房生理功能基本丧失,血液流动层流效应发生变化,心房腔室壁内瘀滞大量血液,加之心房内膜结构完整性受到影响,导致内源性凝血途径被激活,最终形成血栓。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形成的血栓,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因此,需以抗凝治疗为主。另一方面,冠心病,因冠脉内膜遭到损伤,斑块破裂,血小板被激活,血栓形成于冠脉损伤部位,血小板含量高,因此,需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2]。 抗凝治疗,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凝血酶的作用,包括两种形式,即凝血酶直接抑制与间接抑制,凝血酶直接抑制剂,主要涉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例如,比伐卢定)与直接Xa因子抑制剂(例如,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凝血酶间接抑制剂主要涉及华法林、肝素等。抗血小板治疗,以控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为目标,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主要用于缺血及血栓性疾病[3]。 2015年,ESC 指南中,提出PCI术后,置入的不管是裸支架,或者是药物涂层支架,均至少维持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肠溶阿司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病例讨论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病例讨论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7岁, 【主诉】因"活动时胸痛1年"于2013年08月15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1年前爬山时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5分钟后自行缓解,此后症状反复发作,均与体力活动有关,性质同前,持续数分钟可缓解,曾于外院行平板运动试验(+),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clopidogrel)、美托洛尔(metoprolol)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仍有胸痛反复发作。 【既往史】有心房颤动病史5年,最初为阵发性,大约8个月前转为持续,未接受规范诊治。脑梗死史8个月,服用阿司匹林,无明显后遗症。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0余年,已愈。有长期大量吸烟史(12支/天×30年),已戒烟1年。 【入院查体】 T36.2℃,P70次/分,R19次/分,BP105/80mmHg,神智清楚,颈静脉无明显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约78次/分,房颤律,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均未见异常,总胆红素38.18μmol/L,直接胆红素7.47μmol/L,尿酸(UA) 473.2μmol/L,血糖(Glu)6.32mmol/L,三酰甘油1.92mmol/L,氨基末端B 型利钠肽(NT-proBNP)456.7pg/ml,其余化验检查均未见异常。心电图:心房颤动,心室率约78次/分(图1)。图1入院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双房增大;二尖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心房(LA)43mm×40mm×50mm,左室舒张末径(LVEDd)51mm,左心室射血分数(EF)53%. 【初步诊断】入院诊断:①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②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③陈旧性脑梗死;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抗心肌缺血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于第一对角支发出部位约80%~90%狭窄(图2),在边支导丝保护下于病变部位置入 Partner2.75×18mm药物洗脱支架一枚(图3)。出院带药:阿司匹林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管理共识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管理共识发布,6个问题划重点冠心病与房颤合并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为6%~21%,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为20%~30%。针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话题。近日,《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以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问题。 ACS和/或PCI合并房颤,PCI术中如何使用抗栓药物? 图1 心房颤动患者PCI术中抗栓策略 1.抗血小板 所有OAC治疗的房颤患者在发生ACS后应立即口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100~300 mg),然后维持剂量为75~100 mg/d。

在已了解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或紧急情况下,如很可能行PCI,可考虑采用P2Y1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在不了解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时,应延迟至行PCI时再使用P2Y1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P2Y12受体拮抗剂应首选氯吡格雷。 2.抗凝 维生素K拮抗剂(VKA):对于VKA治疗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的患者,术前通常无需停用VKA,但需查INR。术中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采用低剂量(30~50 U/kg)普通肝素治疗,维持ACT≥225 s。 NOAC:对于NOAC治疗的患者,急诊PCI无需中断NOAC。而择期PCI则可考虑在术前停药,停药时间取决于使用的药物和肾功能(通常术前停药12~24 h,达比加群酯经肾脏清除率较高,肾功能不全者需考虑延长术前停药时间)。PCI 术后早期,如当天晚上或次日早晨,建议开始NOAC(术前剂量)治疗。 ACS和/或PCI术后房颤患者,抗栓药物如何选择? PCI围术期需在双联抗栓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三联治疗)直至出院。对于高缺血/血栓栓塞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可继续使用至术后1个月。 推荐大多数患者出院后采用OAC+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栓治疗,大多数患者应考虑在术后1年时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继续给予卒中预防剂量的OAC。具有抗凝指征的房颤患者如无禁忌证,应终生持续抗凝治疗。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冠心病与心房颤动(房颤)具有多种相同的危险因素,两种疾病常合并存在。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为6%~21%,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为20%~30%。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而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口服抗凝药物(OAC)治疗以减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冠心病与房颤合并存在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增加出血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缺血和出血风险评估 一、血栓栓塞/卒中风险 血栓栓塞事件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房颤栓塞最常见的表现类型。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是连续且不断变化的,应定期进行评估。目前推荐对所有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采用CHA2DS2VASc 评分(表2)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关于冠心病合并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推荐: (1)CHA2DS2VASc评分≥2分(男性)/3分(女性)的患者应进行长

期抗凝治疗; (2)对于依从性较好、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男)/2分(女)的患者也建议进行抗凝治疗; (3)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男)/1分(女)的患者应避免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目前认为,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危险性相同,抗凝治疗的方法均取决于患者的危险分层;心房扑动的抗凝原则与房颤相同。瓣膜性房颤具有明确抗凝适应证,无需再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二、缺血/血栓形成风险(表3) 心脏缺血事件最强的预测因素是近1年内发生过缺血事件。既往有ACS 病史的患者缺血事件风险远远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且对于支架置入的患者同样适用。高龄、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肌酐清除率15~59ml/min)、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支架选择不合理等均是缺血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可采用SYNTAX、SYNTAX(表4)或GRACE评分对PCI合并房颤患者进行缺血事件风险评估。 三、出血风险

【专家共识】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 【中国专家共识】 摘要 冠心病与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存在临床并不少见。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而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口服抗凝药物以减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冠心病与房颤合并存在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会增加出血风险。针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布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并及时更新,而我国尚缺乏相应的抗栓治疗指南或共识。该共识依据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以及专家建议等,着眼于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对指导我国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 冠心病与心房颤动(房颤)具有多种相同的危险因素,两种疾病常合并存在。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为6%~21%[1],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为20%~30%[2, 3, 4]。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而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nt,OAC)治疗以减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5]。冠心病与房颤合并存在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增加出血风险[6]。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欧洲[7, 8, 9]及北美[6, 10, 11]相继发布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专家共识,并均已陆续更新至第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最新修订

---------------------------------------------------------------最新资料推荐------------------------------------------------------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最新修订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最新修订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最新修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 心房颤动(房颤, AF)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而由房颤所致的脑栓塞带来的致残率(高达 60%)和致死率(高达20%)也随之升高。 因此,通过抗凝治疗预防卒中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 早在 2010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颁布的房颤治疗指南中,已将房颤的抗凝治疗摆在了房颤治疗的三大方面之首,这足以显示抗凝治疗在整个房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而刚刚在德国慕尼黑落下帷幕的 2019 年的 ESC 大会,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房颤指南更新的颁布,此次指南更新主要对房颤抗凝治疗的部分进行了修订,内容如下: 1 肯定了以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工具近年来,卒中风险评估系统的细化与严格化在房颤的整体治疗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 早在 2006 年, ACC/AHA/ESC 颁布的房颤指南中就已推荐使用CHADS2 评分系统,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史,年龄75 岁,糖尿病史各为 1 分,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 2分,总分 1 / 5

为 6 分。 而后,在对 5 项房颤卒中的风险分析的随机对照研究中(AFASAK, SPAF, BAATAF, CAFA 和 SPINAF)一致发现,年龄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以成为卒中独立预测因子。 而对 3 项房颤卒中风险分析的随机对照研究(AFI, ATRIA,APAF)以及 Framingham研究,欧洲心脏调查及哥本哈根城市心脏研究中均提示,女性性别因素也是房颤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 2010 年的 ESC 房颤指南中,把 CHADS2 评分系统改进为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 该系统增加了血管性疾病(1 分),年龄 65-74 岁(1 分)以及女性性别(1分),并将年龄75 岁的分值提升为 2 分,总分增加到 9 分。 该评分系统相比既往的 CHADS2 评分系统,在高危风险组患者中抗凝治疗指征的确立更具优势,同时也能更加准确地指导评估真正意义上的低风险患者。 2019 年的 ESC 房颤指南中,进一步推荐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工具(I A 类推荐)。 对于CHA2DS2-VASc 评分为 0 分的无卒中危险因素的低危患者(如年龄65岁的孤立房颤患者),不推荐抗栓治疗(I A 类推荐);对于CHA2DS2-VASc 评分≧2 分的房颤患者,除有禁忌症,推荐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抗凝治疗(I A 类推荐);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 1 分的患者,根

永久性房颤患者151例抗栓治疗分析

永久性房颤患者151例抗栓治疗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高慧阳,张艳梅,王永琳 【摘要】目的:比较华法令与阿司匹林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作用及低强度抗凝的华法令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的可行性。方法:151例永久性房颤患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阿司匹林抗栓组及华法令抗栓组,华法令抗栓组又随机分为抵强度抗栓组(INR 1.5~2.0)及标准强度抗栓组(INR 2.1~3.0),阿司匹林抗栓组不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华发令抗栓组监测INR,根据INR调整华法令口服量。结果:平均随访3.8年, 阿司匹林抗栓组、华法令低强度抗栓组、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分别为9.09%、2.30% 和1.05%,阿司匹林抗栓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明显高于两组华法令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出血年发生率分别为1.04%、1.25%和6.32%,阿司匹林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无显著性差异(P>0.05),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明显高于

阿司匹林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房颤患者(低危人群)可以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非瓣膜性及高龄(>75岁)房颤患者可考虑低强度华法令抗栓治疗,瓣膜性房颤患者仍需标准强度的华法令抗栓治疗。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药;阿司匹林;华法令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s of warfarin and aspirin on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from aspect of preventing stroke; and to probe the feasibility of preven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from cerebral apoplexy with low intensity warfarin. Methods: 151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spirin group and warfarin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own will. The warfarin group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low intensity subgroup and standard intensity subgroup. Results: An average duration of 3.8 years follow up revealed that annual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incidence of the aspirin group i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arfarin group (9.09% V.S. 2.30% and 1.05%) (P0.05);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bgroups (P0.05). The annual hemorrhagic stroke incidence of standard intensity subgroup i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spirin group and low intensity subgroup (6.32% V.S. 1.04% and 1.25%) (P0.05).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spirin group and low intensity subgroup (P0.05). Conclusion: It is recommended simple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can

房颤合并PCI后患者抗栓治疗策略(全文)

房颤合并PCI后患者抗栓治疗策略(全文) 1、概要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总人口中AF发生率大约1%-2%,并经常伴有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多种疾病,显著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生存质量。在中国,约有800万(0.61%)人患有房颤。既往研究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合并PCI 后患者比例逐渐增加,大大增加了患者院内死亡率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 2] 房颤与PCI后血栓形成的不同机制导致了治疗方法的不同。ACTIVE 研究表明,P2Y12抑制剂和阿司匹林联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在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血栓风险方面要优于口服抗凝药物(O ral anticoagulants,OACs),但OACs在降低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方面优于DAPT。2010年ESC房颤患者管理指南推荐DAPT、OACs三种药物合用的三联疗法,但Lamberts M等人将2000年至2009年期间接诊的11480名PCI后房颤患者纳入研究,发现应用该抗栓疗法可分别显著降低两者的血栓风险、但增加出血风险。Lou B

等人将8项RCT研究,共10861例AF合并PCI后患者进行Meta分析,比较DAPT联合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s,VKAs),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三联抗栓治疗方案和单一抗血小板治疗药物联合华法林或NOACs的双重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与三联抗栓治疗相比,双重抗栓治疗在减少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方面有着相当的作用,但可显著降低出血风险。[3-5] 因此对于房颤合并PCI后患者采用何种抗栓治疗方案来平衡支架内血栓形成与出血性卒中风险、使患者最大获益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2、现有指南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推荐 对于AF合并PCI后患者的抗栓治疗,2013年ACCF/AHA 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指南则建议对于CHADS2 评分≥2,存在机械心脏瓣膜、静脉血栓塞或高凝血异常的患者,应该在DAPT基础上给予VKAs治疗。但该指南的未对NOACs进行评估,因此对其使用尚未做出建议。[6] 2016年ESC房颤管理指南认为VKAs和NOACs对预防AF患者的卒中均有效。但与VKAs相比,NOACs可明显减少卒中或系统性栓塞事件19%(RR 0.81;95%CI 0.73–0.91;P=0.0001)。且接受NOACs

2020版《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解读(最全版)

2020版《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解 读(最全版) 摘要 6月11日上午,在2020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上,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编写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依据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或共识以及专家建议,着眼于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是我国首部致力于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问题的文件,对指导我国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 共识发布会由北部战区总医院李毅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发表致辞。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祖贻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曲鹏教授三位参与共识撰写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先后围绕共识制定的背景与价值、循证依据荟萃以及共识要点进行了报告。 6月11日上午,在2020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上,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编写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依据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或共识以及专家建议,着眼于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是我国首部致力于解决不同类型冠

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问题的文件,对指导我国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 共识发布会由北部战区总医院李毅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发表致辞。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祖贻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曲鹏教授三位参与共识撰写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先后围绕共识制定的背景与价值、循证依据荟萃以及共识要点进行了报告。 背景与特点 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为6%~21%,而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更高,达到了20%~30%。当房颤与冠心病合并存在时,显著增加不良预后风险;稳定性冠心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房颤,均会显著增加长期死亡风险。而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如何优化抗栓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制定《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该类患者的抗栓管理,提供了指导意见。 相比其他指南,该共识具有三大特点:(1)内容更全面。既包括ACS 合并房颤,也涵盖了欧美共识中未涵盖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人群。此外,共识还涵盖了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高龄、肾功能不全、胃肠道疾病、瓣膜性房颤及抗凝药物之间转换等特殊情况。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最后的主战场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总房颤患病率0.77%,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5%。房颤与冠心病有着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两种疾病常常共存。研究显示,我国约1/3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其中约一半的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或需要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10-15%的冠心病患者同时伴有房颤,其中PCI术后患者中房颤的比例为5%-7%。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主要为心房内血栓脱落所致卒中及外周动脉栓塞,其血栓由房颤导致心房内血液局部湍流、血液粘滞度增加所致,血栓以纤维蛋白为主,其治疗以口服抗凝药物为主。相反,冠心病患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支架置入所致血小板激活,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其成分以血小板为主,而其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为主。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房颤是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其发生血栓及栓塞事件风险均存在,单纯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均难以全面有效的控制患者风险,而同时给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又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制定合理的抗栓策略以平衡出血及血栓栓塞风险成为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治疗难点。

一、风险评估 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出血风险与冠心病的临床类型(稳定型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决定抗栓治疗的策略和时间。 1.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目前的房颤治疗指南均推荐采用纳入更多危险因素的CHA2DS2-VASc评分系统,以期更准确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中国房颤治疗专家共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中指出,CHA2DS2-VASc评分≥2分者需接受OAC治疗;评分为1分者,OAC 或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均可;无危险因素即评分0分者,不需要抗栓治疗。更新的《2016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中,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和≥3分的女性患者,建议使用OAC治疗,优先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Ⅰ,A);评分为1分的男性和2分的女性患者,可考虑使用OAC治疗(Ⅱa,B);评分0分者不需要抗栓治疗。鉴于晚近临床研究提示,阿司匹林对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效果与安慰剂相似,而其出血风险却与OAC或NOAC治疗相当,因此该指南不推荐单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用于房颤脑卒中的预防(Ⅲ,A)。

永久性房颤患者151例抗栓治疗分析

永久性房颤患者151例抗栓治疗分析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作者:高慧阳,张艳梅,王永琳 【摘要】目的:比较华法令与阿司匹林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 预防作用及低强度抗凝的华法令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的可行性。方法:151例永久性房颤患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阿司匹林抗栓组及华法令抗栓组,华法令抗栓组又随机分为抵强度抗栓组(INR 1.5?2.0)及标准强度抗栓组(INR 2.1?3.0),阿司匹林抗栓组不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华发令抗栓组监测INR,根据INR调整华法令口服量。结果:平均随访 3.8年,阿司匹林抗栓组、华法令低强度抗栓组、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分别为9.09%、2.30%和1.05%,阿司匹林抗栓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明显高于两组华法令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V 0.05);但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3组出血年发生率分别为1.04%、1.25%和6.32%,阿司匹林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无显著性差异(P >0.05),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明显高于阿司

匹林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V 0.05)。结论:对于单纯房颤患者(低危人群)可以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非瓣膜性及高龄(> 75岁)房颤患者可考虑低强度华法令抗栓治疗,瓣膜性房颤患者仍需标准强度的华法令抗栓治疗。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药;阿司匹林;华法令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s of warfarin and aspirin on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from aspect of preventing stroke; and to probe the feasibility of preven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 nts from cerebral apoplexy with lowji nten sity warfari n. Methods: 151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spirin group and warfarin group accord ing to their own will. The warfari n group was ran domly divided into low _intensity subgroup and standard _intensity subgroup. Results: An average durati on of 3.8 years follow up revealed that annual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incidenee of the aspirin group i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arfarin group (9.09% V.S. 2.30% and 1.05%) (P0.05);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ee between the subgroups (P0.05). The annual hemorrhagic stroke incidenee of standard ]intensity subgroup i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spirin group and lowjintensity subgroup (6.32% V.S. 1.04% and 1.25%) (P0.05).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ee betwee n aspiri n group and low_i nten sity subgroup (P0.05). Conclusion: It is recommended simple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can be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1、冠心病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1.1 流行病学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同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2]。临床上,CAD与AF存在紧密的相关性,CAD患者的多种相关的电活动异常并发症已被认证,其中AF为最常见,CAD合并AF,包括已有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以及新发房颤(NOAF)的发生率均不断增加,目前研究证实20%-30%的AF患者合并CAD[3],其中5-15%的AF患者需同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房颤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不断增加,由小于60岁人群的1%上升至>80岁人群的1/3[2],而CAD患者中AF的患病率约为0.2%-5%,其中心肌梗死患者患病率更高,AF在心肌梗死中的发病率为6%-21%[4]。AF临床重要性在于其增加了CAD患者卒中风险、降低心脏功能、增加死亡率。已证实合并AF可使全人群死亡率增加1.5至2倍[5]。而NOAF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则较无NOAF者增加了3倍[4]。

1.2 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AF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而CAD同样也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流行,由于血流动力学或代谢应激引起的心房或动脉壁的长期损伤是其共同潜 在的背景机制。与正常窦性心律患者相比AF患者更常并发冠心病,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更常并发AF,且NOAF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常见并发症。CAD与AF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肥胖和吸烟,此外,炎症在两种疾病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血栓前状态,最终导致心肌梗死[5-7]。同时CAD可作为AF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尤其是第一个小时内,常诱发NOAF[8],AMI 并发AF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原因首先源于缺血,尤其是心房分支动脉缺血,右冠状动脉近端的严重和在心房分支发出前的回旋支病变增加AF的可能性,以及高心房压力、自主神经系统改变引发心房结构和功能的重建,通常会引发严重血流动力学功能障碍,并被证实为AMI的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次晚期进展为心力衰竭,左心室舒张末压增加及左房压力和容积负荷增加可诱发AF。心肌细胞死亡和心房瘢痕等所介导的纤维化,为心律失常发生与维持的基础因素。Motloch L等研究证实AF 与CAD患者的冠脉狭窄的解剖分布无关,但合并房颤者冠脉病变更为严重[9],同样Ibrahim Rencuzogullari MD等研究也证实了新发房颤患者

房颤合并冠心病对BNP的影响

房颤合并冠心病对BNP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16T12:09:37.7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代芸仙[导读] 研究时间较少导致本次研究存在一定误差,后续可扩大样本容量进一步研究,改善患者健康水平。(丽江市华坪县中医医院心内科,云南丽江 674800)【摘要】目的研究房颤合并冠心病对血浆脑钠肽水平(BN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8-2017.8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4例,按照有无房颤分为对照组:房颤组,与研究组房颤合并冠心病组各6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BNP水平,比较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冠心病患者房颤的发生,BNP水平会不断增 高,而单纯房颤患者对BNP水平无明显影响;血浆BNP水平能够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房颤的重要生物学标志,为该类患者及时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房颤合并冠心病;血浆脑钠肽水平;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473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60-01 冠心病发作通常与季节变化、体力活动、饮食吸烟均有关联,目前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胸痛,一部分患者症状不够明显,仅仅表现为心悸或乏力,甚至无明显疼痛情况;早期症状包括: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喘憋、上楼需被动歇息,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骨后疼痛,可有出汗[1]。目前冠心病在临床疾病中占有很高比例,会阻塞血管腔至其狭窄,影响心肌供血或导致缺氧,从而引发心脏病[2]。临床暂无根治办法,只有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发生脑栓塞,一般人都会引起中风偏瘫,部分患者还会感到乏力,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心动房颤是临床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而BNP广泛分布于机体心、脑中的脏器中,目前主要对心力衰竭进行诊断。本通过研究房颤合并冠心病的BNP水平变化,旨在提高该项疾病的预测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8-2017.8收治于我院的冠心病患者124例,按照有无房颤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均经过临床上专业医师与常规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无其他疾病影响治疗预后,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影响治疗效果疾病存在,存在沟通障碍、文盲、不愿配合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有严重脑、肾等原发疾病不能治疗患者,排除有合并疾病的患者。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为39-70岁,平均年龄为(46.9±6.4)岁,病程为2-13年,平均病程为(5.6±1.4)年。研究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为38-72岁,平均年龄为(47.8±6.1)岁,病程为2-13年,平均病程为(6.1±1.5)年。本研究实施前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例数、年龄、病程等方面资料对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可用于比较分析。 1.2 方法患者于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5 ml肘静脉血并置于抗凝试管中,应用分离血浆后在4 h内进行指标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情况,测定操作需要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要求严格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μg/L)] 2.2 房颤与BNP的相关性从表1当中的数据能够看到,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房颤组有着更高的血浆BNP水平,而这也说明,血浆BNP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究可以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较高的BNP水平会提高房颤发生的可能性,而这也使得血浆BNP能够作为房颤合并冠心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3 讨论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处于上升趋势,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在临床心脑相关疾病中,临床仅有通过一般药物来控制患者病情,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痛苦[4]。冠心病病情发展快,猝死率高,会引发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患者发病时会出现明显胸痛,临床死亡情况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5]。临床在强化血小板抗凝治疗的同时,需要寻找合适的指标预测心房血栓发生。近年来BNP水平在冠心病与心力衰竭预后判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起到良好作用[6]。BNP主要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合成于心室与心房,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成为BNP 循环主要来源。本文通过选取冠心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存在房颤与未发生房颤的患者BNP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发生房颤时,会促进心房肌细胞对BNP的分泌量增加,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而房颤是冠心病并发症,患者由于房颤出现心房收缩功能,并导致心房动力学不稳定。综上所述,血浆BNP水平能够作为房颤合并冠心病的预测指标,BNP水平越高,房颤发生的可能性越高;但由于本次选取患者例数较少,研究时间较少导致本次研究存在一定误差,后续可扩大样本容量进一步研究,改善患者健康水平。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