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我们今天怎样读鲁迅

把握住“小我”与“大我”、“个性觉”与“群之大觉”的内在同一性,从而以中西文化的撞击为条件,以先觉者的“个性觉”为突破口,唤醒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摒弃其自身劣根性,确立新型民族性格,促成传统中国人向现代中国人的根本转变,由单个中国人的自立,达到全民族的自立,同时也由此对人类和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产生有益的影响,这是鲁迅在几十年来为改造中国人的不懈奋斗中所形成的“立人”思想,也是他终生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精神价值的实质所在。

鲁迅的“立人”思想是他置身于中国近现代转型的大潮中,对中国人如何最终摆脱奴役和贫困,迈进“世界人”行列这一严峻现实问题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结果,是他面对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对人类及人类个体的存在意义,这一具有终极性意义问题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结果,它不仅对中国人的自立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人类和人类个体的自立也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鲁迅的“立人”思想既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同时又具有十分明显的超越性。

所谓现实性,实际指的是作家在其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生活反映的真实程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思想倾向,它与真实性、深刻性、准确性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凡具有较强现实性的作品,都在真实、深刻、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价值判断与思想倾向。对于鲁迅来说,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符合这些要求的,而作为他作品核心内容的“立人”思想则无疑也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性。

要立人,必须首先要弄清所立之人的生存现状,必须“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①,这样才能引起疗救的注意,才能根治其痼疾、立出“新人”来。鲁迅的立人正是从这里起步的,他“立人”思想的现实性也就首先在这点上,即在他形象地描绘出了中国人现实生存状态、深刻地揭示并剖析了中国国民劣根性上得到了体现。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是鲁迅对几千年来,当然更包括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形象描绘与准确概括。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窘态生活,中国人身上积淀下了相当多的劣根性。这些劣根性不仅妨碍了他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活,同时也妨碍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真正的民族而“自立”。为扫除这一“立人”障碍,鲁迅开始了终其一生的揭示并剖析国民劣根性的事业。从他留日时的《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起,到辛亥时期的《怀旧》、五四时期的《灯下漫笔》、《阿Q正传》,再到晚年的《运命》、《病后杂谈》,鲁迅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了揭示与批判,综观他一生的创作,无论是前、后期的杂文,还是小说与散文,改造国民性始终是其基本主题之一。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与剖析是全面而深刻的,从由“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目光短浅、卑怯贪婪、趋炎附势的奴性,

到永远得意、极易忘却,既不能正视外在世界,又缺乏自我意识,常以自欺之法求得解脱的精神胜利法,到具有“无物之阵”、“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特性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的麻木性和愚昧性,再到只忙于眼前实利的“活身之术”,缺乏热情、不愿冒险、贪图安逸的保守性,世故、圆滑,令对手在不得要领中上当等劣根性,鲁迅一一予以了抨击。把妨碍中国人“自立”、妨碍中华民族“自立”的痼疾,把增大近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难度的障碍展示了出来,打好对其进行疗治的基础。

如何摒弃中国人的劣根性、确立新型的民族性格是鲁迅“立人”思想现实性的另一重要体现。

鲁迅的“立人”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改换基础上的。早在他“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时起,他就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与反省,后经在南京、日本求学期间受到各种近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使他的怀疑与反省成为了一种自觉意识和独特品质。在辛亥革命至他晚年期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疑与反省不仅变得越来越深刻,而且也越来越科学。从中他既发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等对中国人所具有的残酷奴役性,又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理性法则等对中国人的创造力和精神自由的严重束缚性。面对传统文化的“吃人”特性,鲁迅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中国几千年来无非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②由此鲁迅得出了“原有的文化土壤不铲除,新人万难长成”,“中国的改革,第一著自然是埽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得能诞生的机运”③的结论,发出了“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④的呐喊。于是他把剔除了诸多不利于“立人”因素与机制(如妨碍人精神自由的理性法则等)的西方文化大胆拿来,在改善人的外部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开禁了对“人之内”———精神的自由与解放的束缚,对中国的文化土壤作了全面的改换。鲁迅这种带有彻底性的文化改造举措,构成了他促成中国人“自立”的逻辑起点。

在改换文化土壤的同时,鲁迅也开始了他立人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思想文化启蒙。面对着愚昧、麻木、保守和落后的国民,鲁迅表示了极大的忧愤,他说:“中国的呆子、坏呆子,它是医学所能医好的吗?”⑤“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⑥于是鲁迅操起了从精神上对中国人进行思想文化启蒙这个武器,用以唤醒昏睡的中国人,使其觉醒、觉悟起来,看清自身劣根性,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在思想文化启蒙中,鲁迅极力把启蒙所需的理性法则与起源于近代理性主义信念破灭之后所产生的现代主义思潮结合起来,同时高扬起了“科学”、“民主”和“主体性”、“个性意识”这两面大旗,在彻底颠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去逐一医治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劣根性。为去掉奴性,鲁迅主张对权势者不是“捧”而是“挖”,要不畏强暴,多力善斗,对手如是凶兽就显凶兽相,如是羊就显羊相;对同是站起来的国民要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朋友式地相待。为去掉精神胜利法,鲁迅主张要彻底地打破“大团圆”,要睁开眼睛“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抉心自食,欲知本味”⑦,正视人生的缺陷,

从自满的“堕落”中走出来。对于愚昧、麻木、保守、中庸等其它劣根性,鲁迅也在其“尊个性,而张精神”的总道术指导下逐个予以了医治。接着,鲁迅又从正面创设了中国人“自立”所需要的现代民族性格:去掉蒙昧、直面人生、树立自信心,增强社会批判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确立人的主体性;追求精神的解放与自由,摆脱一切外在内在的支配,确立人的个体性。

鲁迅以现代价值标准为准则,通过揭示并剖析国民劣根性、改换文化土壤、实施思想文化启蒙、医治劣根性和创设新型民族性格等努力,希图使中国人觉醒起来,认识到“人各有己,朕归于我”,由此达到“群之大觉”、“中国亦以立”的目的,为中国社会的“立人”绘制出了一条十分详尽而又现实的畅达之路。

在鲁迅的“立人”思想中,鲁迅对中国人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审视是采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即在生活体验层面上是感性的,具有许多非理性的因素,在价值层面上则是理性的,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的斜面向上走”的,这样当鲁迅把通过刻骨铭心的独特体验与认知经验投入到他对人的理性关照之中时,他所关注与审视的内容及方式,就一方面保证了他的认知活动能够突破特定的社会历史时空的限制,在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更为久远的时代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他的认知活动能够不断地向对象本质逼近,由对中国人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审视,升华到对人类及人类个体存在意义的寻求与探索上。而就超越性来说,仅在其思想范畴而论,它指的就是文学作品所包蕴的思想内涵能够在历史时空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对其限制产生突破,从而具有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这一意义上鲁迅的“立人”思想就获得了在这两个层面上的超越性。

鲁迅对“中国人”的关注与审视虽然始终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并受着特定历史形势和条件的制约与规定的,但由于其又是中西文化撞击与社会转型期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中进行,它还必然向外部社会和未来社会敞开。因此,这使得鲁迅的思考不但没有像一些西方思想家那样,只是提出了一套空洞的关于“人”的存在信条,而是使其能够在服务于本民族当下的同时,对处于相同文化转型期拥有不同文化种类民族的“自立”和对完成转型后的中国人的“自立”也具有了指导意义,从而突破了社会历史时空的限制。

在中国近现代转型期间,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愈演愈烈,鲁迅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如果继续被动地保持现状,那么中国不仅要被排斥在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之外,而且“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被挤出”了。如何使将要“亡国绝种”的中国走出危境?鲁迅认为,应把中国人当下的处境置于整个世界性的冲突中来加以考察和把握,近代中国的出路和希望,在于引入西方先进的文化,在于用西方现代社会的标准来拷问中国人的灵魂,重塑中国民族性格。这样,当鲁迅在这种世界性的广阔背景上为中国人的“自立”找到这条出路时,这条路对西方民族的“自立”也有了意义。(这一点,从人类学和社会学上也可以得到证明)。如

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揭示与剖析,就对西方民族照见自身劣根性具有着启示性。又如,鲁迅所创设的现代民族性格就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现代国民性格。

“立人”是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从早期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到梁启超等辈的“新民说”,再到陈独秀等人的“启蒙论”,各种“立人”主张层出不穷,然而这众多的“立人”学说都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不足,它们要么流于一些抽象的口号,缺乏具体的内容,要么急功近利,因过于实际而无法实施。与之相比,鲁迅的“立人”思想具有他人所无法比拟的可行性、致密性和深邃性。因为他的“立人”是从一种积极参与、改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态度出发的,是从一种总体性的超越位置上来认识、思考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尤其是现实人生的,是从一种现代社会的要求来确立“立人”标准的。因此,他的“立人”思想就既对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立人”有关,又对转型后的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有作用了。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奴性、精神胜利法、愚昧性和麻木性等国民劣根性,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并影响着现代化的建设;张扬个性、建立主体性也将仍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课题之一,这些问题一日不能彻底地解决,鲁迅的“立人”思想就一日不会失去价值。

从鲁迅“立人”思想的文化来源看,则是明显地受到了西方十八世纪以来启蒙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十九世纪后期兴起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当鲁迅把这两种思潮迭印在一起时,他发现启蒙主义文化思潮中的“天赋人权”、“理性法则”等虽然对人的启蒙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们是属于知识层面的工具理性的范畴,不能在“立人”的层面上深入到对人的终极关怀中去。为补其失,鲁迅吸收了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精华,主张在追求人的社会解放的同时,也应追求人的精神解放,而且尤其是精神的解放,以寻找到人的最终出路。基于这样的思路,鲁迅参照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认知模式,积极地探寻了人类和人类个体的存在意义,从而使其“立人”的思想一下子由思想文化层面跃升到了形而上的领域。

“人生究竟是否值得活下去”,也就是人的存在意义到底在哪里?这是鲁迅思考了一辈子的带有倾向性的母题,对这一母题的最终解答,鲁迅是从对死亡的理解和超越中求得的。早在五四前夕,鲁迅就曾说:“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⑧这是他以一个启蒙思想家的姿态提出的带有乐观主义色彩的生死观。以后,随着鲁迅对生之困境感受的加深,对精神自由关注的加重和他世界观的愈臻科学化,他对死亡的理解变得越来越深刻:由对生命现象的单纯思考,扩展到了更深更广的文化哲学层面。面对死亡,他说:“我很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又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⑨晚年,当他惊心目睹生命的逝去和死亡的即将来临时,他更是高声赞美起女吊、无常、死火、死尸等一类的东西来。可以看出,对于死亡鲁迅是坦然、微笑的。他何以对死亡如此超脱?他说:“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⑩“……也许有人死伤了罢,然而天下却似乎更显得太平。窗外的白杨的嫩叶,在日光下发乌金光,榆叶梅也比昨日开得更烂漫。”⑦ 十分明显,因为鲁迅“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过,因为他在见到死亡

时感受到的是“生”的光彩,这里鲁迅不是看穿了死亡,而是超越了死亡,即在生存的困境中,用构造生的意义来对抗死亡,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点,但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应是在死亡之前更加积极地活、踏实地活,这就是鲁迅的死亡观。这不是他冥想的产物,而是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对中国历史和国民生存状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神圣启蒙使命长期地、不断深入地理性思考的结果。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必定紧联着他们对生的看法,鲁迅对死亡的超越就意味着他对人存在意义的获得。鲁迅说:“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无须谁指引。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⑦ 在一年将尽的深夜,他又写到:“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经耗费在写这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但是,我并不惧惮这些,也不想遮盖这些,而且实在有些爱他们了,因为这是我辗转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⑦ 走好“在此到那的道路”、留下“辗转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即注重生命的“有限”、“中间物”和“当下”,人存在的一层重要意义就在于此。这里鲁迅没有走向个人主义的幻想,也没有落进“存在主义”的旧套,更没有陷入“人道主义”的肤浅,他对个体生存“此在”的把握是深沉而又有意义的。但鲁迅又借过客说:“我还是走的好!”对于过客来说,走便是全部,走便是一切,永不停息地走在无尽无止的路上!因此,人的存在意义还在于对“有限”、“中间物”和“当下”的究诘、怀疑与超越;还在于用“不满”作前进的动力,去不停地反抗绝望,因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因为当个体在一片无物之阵中,陷入茫然时,不失其志地反抗绝望将更显生的伟大。由此可知,鲁迅所探寻到的人的存在意义既在于对“有限”、“中间物”和“当下”等“此在”的注重,又在于“向野地踉跄地闯去”地“上路”、“寻找”和“走”之过程本身“彼在”的追求。⑦

郁达夫曾这样评价过鲁迅:“当我们看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于掌握现实时,他已经把握住了古今与未来。”⑦ 郁达夫的评论是中肯的,仅从鲁迅“立人”思想在两个层面上所具有的超越性而论,就可以得到十分有力的印证。

一般地说,现实性与超越性之间本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构成一对关系时,则就有了一种相互加强、相互提升的作用,即现实性越强的作品,所获得超越性的可能越大,反之,超越性越大的作品,其所具有的现实性可能也就越强。鲁迅“立人”思想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正是构成了这种关系。鲁迅“立人”思想在对中国人、中华民族如何走出当下的生存窘况,获得社会解放、民族解放的关注中所显示出的强烈现实性,促成了其在时空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的超越。反过来,鲁迅“立人”思想在广阔的背景上和文化哲学层面上,对人类和人类个体存在状态和存在意义的思考与探寻所获得的超越性,又加强了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鲁迅的“立人”思想正是在这两“性”及这两“性”所构成的关系中,获得了超出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

中国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 2011-09-22 20:58:13作者:张梦阳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浏览次数:73 网 友评论0 条 中国鲁迅学是与五四运动所开创的人的精神解放同步展开的。 1918年5月,在五四文学革命的浪潮中,一篇格式别致、忧愤深广、署名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月刊四卷五号上发表了,这是鲁迅这个光辉的名字第一次在中国出现。8个月之后,在1919年2月1日出版的《新潮》一卷二号上,出现了一篇署名记者的《书报介绍》,向广大读者推荐《新青年》杂志,称“《狂人日记》用写实笔法,达寄托的(Symboism)旨趣,诚然是中国第一篇好小说”。 这位记者是傅斯年,他对《狂人日记》的这次评论,应该看做是中国鲁迅学史的发轫。 鲁迅自《狂人日记》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发表了《阿Q正传》等一系列小说和杂文、散文,出版了《呐喊》、《彷徨》、《坟》等集子,《阿Q正传》还翻译到国外,受到大文豪罗曼·罗兰的赞许,在中国文坛确立了权威地位。1927年11月10日,茅盾以方璧名义在《小说月报》18卷11期上发表了长篇论文《鲁迅论》,成为中国鲁迅学史上的里程碑。

茅盾认为鲁迅的价值在于使读者由阿Q等“老中国的儿女”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中开出反省的道路。这其实是鲁迅在中国最为重要的价值。指出这一点,并加以生动的描述和简明的概括,道出其中的意义,茅盾是第一人。其实质正是点中了“人的精神解放”之穴位。 瞿秋白于1931—1933年期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与鲁迅结下了亲密的友情。他认真研读了鲁迅杂文以后,编成《鲁迅杂感选集》,选收1918 至1932年间具有代表性的鲁迅杂文75篇,并加长篇序言,于1933年7月以何凝名义由上海青光书店出版。这篇著名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就正式问世了。 《序言》把鲁迅的思想发展概括为“从进化论到阶级论”,指出:鲁迅最根本的精神是“为着将来和大众牺牲的精神”,“鲁迅的思想反映着一般被蹂躏被侮辱被欺骗的人们的彷徨和愤激”。纵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但是就当时来说,还是把中华民族对鲁迅的认识推向高峰,是前一时期鲁迅研究成果的精神总结。 1935年5月29日起,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开始在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和《国闻周报》上连载,每隔一周左右就有整版大文刊出,其阵势和影响都是空前的。1936年1月,结集成书由北新书局正式出版,中国鲁迅学史上第一部鲁迅研究专著问世了。此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此书遭到贬斥,作者李长之先生也为之遭了一辈子罪。 鲁迅本人其实是希望听到“入木三分”的深刻批评,反对“搔痒不着”的浮浅赞谀的。《鲁迅批判》一书最为可贵之处,正是其科学的批判态度,开辟了鲁迅研究领域的学理化道路,象征着鲁迅研究界学理精神的勃兴,也兆示着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科学精神的崛起与挣扎,预示着坚持独立精神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1937年10月19日是鲁迅的周年祭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鲁迅论》,称赞鲁迅“在艺术上成功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具有

高中必修五人教版旧第1单元作文:鲁迅思想_单元作文

高中必修五人教版旧第1单元作文:鲁迅思 想 作者主要写了自己对鲁迅思想的研究,从而懂得了很多知识,关于高中必修五人教版旧第1单元作文内容详情如下。 高中必修五人教版旧第1单元作文:鲁迅思想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 1 / 4

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2 / 4

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

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 外国语学院 08汉英2班 邢淑圆还记得少年闰土吗还记得可怜祥林嫂吗还记得落魄孔乙己吗还记得疯癫阿Q吗这些可爱的人物伴随我们渡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现在大学中,我们还会时常接触到这些可爱人物的“父亲”——鲁迅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先生过逝已久,但对于他的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在生活节奏十分迅速的现代,时间、效率、网络等冷冰冰的因素充满生活,商人们追求最大的利益,学生们追求更高的分数,功力已成为生活的全部。这个世界到底已成为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到底在流失着什么鲁迅的作品在向我们讲述我们自己的事情。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讲,鲁迅是思想家,也是革命家。什么叫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对一种东西的看法,提出一些见解。正因为鲁迅是思想家,从而他成为一名革命家,而他革命的方式则是用文字来表达,所以,他才成为一名文学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我们虽不需要必须成为革命家和文学家,但是我们也必须具备一种素质——敢于批判,敢于创新,敢于追求自我。 时值二十一世纪,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就生活质量上看,我国正稳步的向共产主义、完成共同富裕的目标大踏步前进。当今学生也有稳定和舒适的条件为其学业服务,人们已经不用为吃穿担忧,我

们也可以获得更先进、更好的教育。可是家庭的不恰当的管教和安于现状的思想让当下社会中的学生们出现并不和谐的画面:早恋、沉迷网络、吸烟、喝酒、打架等等,而这些正处于思想成长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好的影响,他们对于信息并没有足够清醒的选择头脑。一个吸烟的镜头他们认为那是成熟的象征,模仿之;奇装异服他们会说帅气,模仿之,于是,在模仿中迷失了自我,在模仿中失去了自我,同时失去了辨明是非的大脑以及看问题的能力。在当下学生中,鲁迅的地位是比较尴尬的。虽然在义务教育中,几乎每个人都学习过鲁迅的作品。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阿Q正传》,这几乎成为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是结束义务教育,对大部分人来讲几乎就是对鲁迅说永别。这对于一个被称为中国文人巨匠的鲁迅来讲,的确是个不小的黑色幽默。不少的高中生对鲁迅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们不已为然说:“鲁迅尽管再伟大,他只是个过去的人罢了,我们生活在这个先代化社会,已经同鲁迅的精神脱轨了,所以我们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出学那过时的精神,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出学习现代化的物质精神。”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绝对不是。现代社会我们所缺乏的素质正是鲁迅的作品所要教导我们的——批判、创新和自我。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呼唤的那件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经一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扬眉吐气,满怀自信地迈向国际大舞台。那么,中国要全面走向世界,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靠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人的国民素质,或者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 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 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 1.童少年时期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 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

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 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著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1910年8月,鲁迅回故乡改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学及生理学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光复,鲁迅被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离绍前往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同年5月5日,鲁迅随部迁往北京,先后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和佥事等职。

鲁迅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现实意义 摘要:对于鲁迅,人们的评价不一。有人对鲁迅评价很高,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然而也有人说鲁迅性格偏激,对各种社会都充满了不满,但无人否认鲁迅对当时社会思想的启蒙作用,都承认他对历史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说当今已经不需要鲁迅了,他的思想太过偏激,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现实世界更加需要鲁迅,需要鲁迅精神指引我们。 关键字:精神现实意义偏激 求学过程中,我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文章,例如《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为了忘却的纪念》,一篇篇文章或诙谐或严肃,但最终都给予我们很大的震撼,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愚昧软弱,使我们感受到鲁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在当时,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到了人们心灵中最黑暗的部位,他的文章对于启蒙人民的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像一把利刃刺向了黑暗的统治者,有利地配合了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那么时至今日,鲁迅是不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呢?又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一)鲁迅对思想建设的作用 鲁迅具有敏锐的眼光,他清楚地认识到国民性格中的劣性,以自己犀利的文字为工具,有力的揭露了反动派和敌对势力的丑恶嘴脸,对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国民给予了无情的批判。从《狂人日记》到《纪念刘和珍君》,从《孔乙己》到《阿Q正传》,从《故乡》到《祝福》,鲁迅一次次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性,给人们心灵以一次次强烈的冲击,极大了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现实社会中,一件件令人心灵震惊的事情不断发生,一件件悲剧不断上演,从社会中施暴者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公交车上盗窃者的明目张胆,无人阻拦;从恶人闹事胡作非为,众人围观,到孤寡老人摔倒在地,众人视若无闻;从孩童被撞,群众见死不救到落水者溺死,船主高价捞尸,一件件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上演。也许我们当时会感到气愤,感到对人性的不满,但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又何尝不是那无动于衷者之一呢。当今社会,腐败、暴力等不良现象时有报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人性中各种黑暗因素正在不断变得公开化,大家由最初的愤慨批判逐渐逐渐变得视若罔闻,内心也开始变得麻木,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变成了自己曾经愤慨的围观者。 时代虽然发生变化,但人性中的丑陋却未消失,甚至逐渐愈演愈烈,人们反而越来越视而不见,社会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变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自己思想上的提升,时代中强烈需要鲁迅,需要他

鲁迅思想_1500字

鲁迅思想_1500字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

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 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 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

鲁迅研究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 1907年,远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先后抛出《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以及《破恶声论》等文章,一举确立了“立人”思想,并明确给出其“道术”:“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立人”思想构成了鲁迅一生思想的基点和支柱,无论是其“五四”时期重新确立启蒙思想,还是1930年代接受阶级论思想,都是“立人”思想的不断修正、完善与实践,而不是一种否定的结果或新生的产物。。因此,青年鲁迅“立人”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甚至矛盾的统一体,必然包含多种层面的意义,只有对其进行整体性关照并予以多义性解读,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接近其思想本质。本文将选取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是非论:“科学”与“救国” 鲁迅对发端于西方的科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这在此前的《中国地质略论》、《说鈤》等文已有所体现。他认为,科学作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象征,已经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交通贸迁,利于前时……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他还指出,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是“以知真理为唯一之仪的,扩脑海之波澜,扫学区之荒秽,因举其身心时力,日探自然之大法而已”,而不是为了追求实利,所以他们“常恬淡,常逊让,有理想,有圣觉”。在此意义上,科学成为人的精神、智慧和道德的统一体,也便具有了“人性之光”。同时,青年鲁讯并不迷信国人所热衷的科学之于救国的各种学说,他审慎地指出:那些“抱残守阙之辈”,却“耳新声而疾走”,而“借口科学,怀疑中国古然之神龙” 的人,实际上却不知“科学何物,适用何事,进化之状奈何,文明之谊何解”,其真实的心理是“见中国式微,则虽一石一华,亦加轻薄,于是吹索抉剔”。对于“汝其为国民”、“汝其为世界人”、“破迷信”、“崇侵略”、“尽义务”、“同文字”、“弃祖国”、“尚齐一”的论调,鲁迅将其斥之为“伪士”的“恶声”。而对那些“取经”的留学生,鲁迅讥讽道:“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罗列人前,谓钩爪锯牙,为国家首事”。对那些“竞言武事”和“辁才小慧之徒”,鲁迅形象地描绘为:“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现于外矣!”对那些倡导发展工业、商业、制定宪法、召开国会的人,鲁迅批判他们“多数常为盲子,宝赤菽以为玄珠,少数乃为巨奸,垂微饵以冀鲸鲵”。为此鲁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夫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第所以匡救之者,缪而失正,则虽日易故常,哭泣叫号之不已,于忧患又何补矣?”可见,青年鲁迅在科学与救国的态度上,是非立场是鲜明的。 二、取舍论:“众数”与“个人”、“物质”与“精神” 在对众数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的态度上,青年鲁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追溯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脉络后,认为19世纪宗教革命、政治革命之后,“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结果形成“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的现象;”在对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考察后,他认为“多数相朋,而仁义之途,是非之端,樊然肴乱;惟常言是解,于奥义也漠然”,苏格拉底、耶稣、布鲁诺等被残害的事例就是明证。所以“治任

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直被人们所敬仰。他所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浩繁的作品,而且还有他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是尤为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记住那段屈辱的的历史,激励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学习。希望读过本文的人在重大抉择面前,能够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而奋斗了一生,——横眉冷队前夫指,伏首甘为孺子牛——从而能够得到一些力量和启示。 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鲁迅的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作品所显现的人文情怀、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至今辉耀着文学史册。他的创作实践所凸现的强烈的政治意识,“立人”思想,文艺批评坚持的“求真”精神,对同样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青年鲁迅《自题小像》的诗作,就是一篇担忧国家命运、决心以血献身的宣言。他与在日本留学的一批反清志士关系甚密,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光复会。他的小说《狂人日记》直指“吃人的社会”,呼唤“救救孩子”;《药》颂扬革命先驱夏瑜,抨击没落社会的黑暗。大量评论时政的杂文,都是指向旧制度、旧文化的“匕首”和“投枪”。鲁迅在各类政治活动中都是一位积极的倡导者、参与者,他参加了浙江两级师范驱逐守旧校长夏震武的“木瓜之役”,参与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在《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等许多进步宣言上签名。他支持左翼作家,成为“左联”的精神领袖,痛斥北洋政府屠杀爱国学生而作的《纪念刘和珍君》,痛悼左联五烈士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鲜明地表现了他反对暴政、鼓呼民主、争取人民权利的立场。 文学作为反映时代的镜子,脱离政治(政治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不可能的,这恰如一个人想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那样荒谬。没有对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的关注,没有对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宏愿产生热情和冲动,哪怕是最有文学天赋的作家也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对此,鲁迅早就指出:“政治先行,文艺后变”,“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为改革社会、改良国民素质拿起文学这武器,因而鲁迅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家的同时,也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一生批判国民性的奴性和“奴隶道德”,自身以“追真”为人生态度。他思想敏锐,见解深刻,任何时候能坚持真理,分明是非,敢说真话,铸成了没有媚骨的刚正人格,没有俗颜的劲直文风。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展现的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敢于革故立新的斗士形象。“五四”时期,针对当时的黑幕派、鸳鸯蝴蝶派小说,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与“太阳社”、“创造社”论争,后来“两个口号”之争,他都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畏人众势大。对某些人以“革命工头”、“奴隶总管”自居,以“扬鞭”为业,他表示不满并予以严厉的反击。鲁迅对梁实秋、章士钊、陈西滢、胡适等名人,都有过尖锐的批评,即使对“国粹”中医和“男人演女人”的京剧,他也坦率地批判过。这种勇气和率真,难能可贵。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对研究鲁迅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鲁迅文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复杂的。鲁迅称杂文为“杂感”或“短评”,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则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商尚的文学楼台”(《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在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鲁迅说:“我的杂文,所写的是一眼、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几乎是或是一形象的全体”,“…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 杂文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鲁迅曾经“想到可以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其实代表这中国人性质之一种的人物,作为一部中国的…人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书”,而且以其对中国现代国民的

浅析鲁迅“立人”思想与《故事新编》

浅析鲁迅“立人”思想与《故事新编》 09现当代文学方璐 摘要:人所共知,“改造国民性”思想贯穿于鲁迅文学创作的始终。但其深层意蕴则是为了“立人”。鲁迅为此坚韧求索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立人”思想与文学创作的融合升华了鲁迅小说的品位。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开始了正面创造和构建新的文化精神的尝试。如果说《呐喊》、《彷徨》的立意和主旨在“破”,在批判,在鞭挞——批判和鞭挞专制主义“吃”人的秉性,那么《故事新编》的缘起和最初兴趣却是“立”,是建构,是模塑——建构和模塑活生生的可见可感的具体的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物。 关键词:“立人”思想、故事新编 一、“立人”思想的渊源 鲁迅的“立人”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自觉省察与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他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他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得不到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因此,鲁迅提出“立人”思想附和了一个时代的呼声。20世纪初,中华民族阽危,国民不争,令无数志士焦心沥血。梁启超忧虑中国人“无血性”,决意“振刷国人的精神。邹容作《革命军》,坦言四万万中国人并不是真正的国民而是奴隶,奋力疾呼“吾愿我同胞……拔去奴隶之根性,以进为中国之国民”;另一志士陈天华为唤醒昏睡的国民,竟不惜蹈海以警世。与当时许多先驱者相比,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更切肤、更深邃,他从西方世界的发展中看到人的精神之潜力,看到人的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物质更新的原动力。“欧美之强……根柢在人。”【1】中国的孱弱根病在国民。因此,在中国培养理想人性是当务之急,“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自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2】鲁迅正是在“立人”的视点上构思了具体操作“国民性”改造的理路,在思想领域里改造国民精神,剔除非人的奴性,兑现人的价值,以达到“立人”的终极意义。然后再通过具有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来振兴我们的民族与国家。这也就是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写到的“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尊个性”、“张精神”是鲁迅“立人”的“道术”,也是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鲁迅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有关鲁迅的作品是否过时的争议不绝于耳,一部分人认为鲁迅的文章读起来过于刺耳,已经与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必定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也正因为此,鲁迅的文章正在悄悄的淡出我们的教科书,似乎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应该被彻底清除。我认为,如果真正理解了鲁迅,理解了鲁迅精神,那么我们一定会坚信,鲁迅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我认为,鲁迅精神对当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警醒民族的责任感 鲁迅出生在十九世纪后期,那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意识形态统治民众二千多年, 长期淤积下来的毒素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形成一种历史的惰力和社会改革发展的阻力。鲁迅曾经说过“凡是愚弱的国民, 无论身体怎样的强壮, 都只是示众的材料和无聊的看客。”正因如此, 鲁迅放弃了在日本学医的愿望, 改学文学, 认为对于“愚弱的国民我们的第一要着, 是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看出,鲁迅是怀着深厚的对祖国的爱和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来从事文学创作的。 从他的众多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见他对当时中国人身上存在的种种劣根性的详实的刻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最犀利的嘲讽。例如《阿Q正传》里的阿Q, 既有农民式的质朴、愚念, 又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在主子面前是奴才, 在奴才面前是暴君, 挨别人打, 说成“终于被儿子打了”;失掉了土地, 却还常常夸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通过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 深刻揭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特征, 烙上了鲜明的民族耻辱的烙印。 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长,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可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必须得到保留并发扬。中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的人民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好的性格。比如,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同学,生活颓废,其表现形式基本是胡吃海喝、上网游戏、凌晨睡觉,上课补觉等。他们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辜负了父母,老师,社会对他的期望,更辜负了自己。我们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来到大学,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明确做人的根本。我们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由我们的理想给出。想当年周恩来的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多少热血青年的人生追求,而现在,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大学生何以扛得起建设祖国的大任呢?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脊梁。没有中国少年,就没有少年中国,如果想要中国像少年一样蓬勃发展下去,我们的年轻人就必须朝气四溢,蓬勃向上。我们必须学习并发扬鲁迅先生身上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我们今天怎样读鲁迅 把握住“小我”与“大我”、“个性觉”与“群之大觉”的内在同一性,从而以中西文化的撞击为条件,以先觉者的“个性觉”为突破口,唤醒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摒弃其自身劣根性,确立新型民族性格,促成传统中国人向现代中国人的根本转变,由单个中国人的自立,达到全民族的自立,同时也由此对人类和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产生有益的影响,这是鲁迅在几十年来为改造中国人的不懈奋斗中所形成的“立人”思想,也是他终生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精神价值的实质所在。 鲁迅的“立人”思想是他置身于中国近现代转型的大潮中,对中国人如何最终摆脱奴役和贫困,迈进“世界人”行列这一严峻现实问题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结果,是他面对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对人类及人类个体的存在意义,这一具有终极性意义问题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结果,它不仅对中国人的自立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人类和人类个体的自立也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鲁迅的“立人”思想既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同时又具有十分明显的超越性。 一 所谓现实性,实际指的是作家在其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生活反映的真实程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思想倾向,它与真实性、深刻性、准确性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凡具有较强现实性的作品,都在真实、深刻、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价值判断与思想倾向。对于鲁迅来说,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符合这些要求的,而作为他作品核心内容的“立人”思想则无疑也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性。 要立人,必须首先要弄清所立之人的生存现状,必须“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①,这样才能引起疗救的注意,才能根治其痼疾、立出“新人”来。鲁迅的立人正是从这里起步的,他“立人”思想的现实性也就首先在这点上,即在他形象地描绘出了中国人现实生存状态、深刻地揭示并剖析了中国国民劣根性上得到了体现。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是鲁迅对几千年来,当然更包括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形象描绘与准确概括。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窘态生活,中国人身上积淀下了相当多的劣根性。这些劣根性不仅妨碍了他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活,同时也妨碍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真正的民族而“自立”。为扫除这一“立人”障碍,鲁迅开始了终其一生的揭示并剖析国民劣根性的事业。从他留日时的《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起,到辛亥时期的《怀旧》、五四时期的《灯下漫笔》、《阿Q正传》,再到晚年的《运命》、《病后杂谈》,鲁迅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了揭示与批判,综观他一生的创作,无论是前、后期的杂文,还是小说与散文,改造国民性始终是其基本主题之一。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与剖析是全面而深刻的,从由“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目光短浅、卑怯贪婪、趋炎附势的奴性,

立人论文

论鲁迅立人思想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鲁迅的思想有一个核心,就是立人观念。所谓“立人”就是呼唤国民觉醒,使国民成为有自觉意识的个体,能过追求自身独立和思想自由,能过从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恶劣、顽固、懦弱、愚昧、自私、冷漠的民族劣根性,这样才能完成由立人到立国这个宏伟目标。 鲁迅为了达到立人的目的,选择并运用文艺创作,贯彻立人思想于文艺创作,其小说,散文等作品深刻剖析国民精神,启蒙当时处在浑噩中的民众,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能自主支配自己的思想行动和言论而不再受外在意志与势力的左右,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沦为他人或文化的奴隶。 鲁迅的“立人”思想萌生于东渡日本之后。在1907年留学日本期间,就高瞻远瞩地认识到“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坟.文化偏至论》),由此开始他奋斗终身,矢志不渝的追求。他在《摩罗诗力说》中倡言“涵养人之神思,及文学之职用也”可以看到鲁迅立人思想和用文学来改变国民性的思想是同时产生的。所以立人思想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 鲁迅自己把《狂人日记》定位在“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在《狂人日记》中蕴含了鲁迅早期对“国民性”的总体认识。“狂人”是鲁迅欲立新立的新人,但是最终狂人还是还是向这个社会妥协。《狂人日记》中“我”是一个发狂之人,非正常人,所以敢想正常人所不敢想,敢做正常人所不敢做的事,敢说周围人所不敢言之语。我的发狂是因为“把古久先生的流水簿子踹了一脚”,使得“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所以周围拥护古久先生的人,不论是赵贵翁,或其他路人,甚至连小孩有“同我作冤对”,于是我不被常人的社会所容,长期被仇视排挤使得“我”的癫狂加剧。其实狂人在发狂的状态下更能清楚的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情,有了看世界新的视角,于是狂人“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将历史看了半夜从字缝里看到满本都写着吃人的两个字。狂人一语道破“吃人”的本质,是社会礼教在无形中在吞噬蚕食着人,而周围的正常人竟毫不知情,看不清“仁义道德”的虚伪,还以其为幌子来消磨自己残害别人。国民深处在封建伦理,封建礼教下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愚昧,其中只有一个人觉醒那就是狂人。”“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相互劝勉,相互牵制,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但狂人与这个社会也有割不断的联系,不仅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而且或许有意无意参与到吃了妹子的肉的罪行中。从中可以看出狂人真的想要成为一个新人,但是受历史和社会的现实影响,还是屈服了,去“赴某地候补”。鲁迅通过狂人揭露了黑暗的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也通过狂人觉醒、反抗到屈服的一过程也可看到立人之难,改变国民性任务的艰巨。但并不是完全丧失希望,在最后狂人发聩,也是鲁迅本人呼出的心声“救救孩子”,给了“立人”实现的可能。 鲁迅塑造《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不幸的悲剧女性形象。祥林嫂的悲剧固然与个人不幸的遭遇有关——两次丧父,一次丧子,但是周围的人不论是处在不同阶级的鲁四老爷还是处在同一阶层的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都与造成她的悲剧命运有着难以抹杀的罪恶。他们的言语和

鲁迅的现实意义完整版

鲁迅的现实意义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鲁迅的现实意义 摘要:对于鲁迅,人们的评价不一。有人对鲁迅评价很高,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然而也有人说鲁迅性格偏激,对各种社会都充满了不满,但无人否认鲁迅对当时社会思想的启蒙作用,都承认他对历史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说当今已经不需要鲁迅了,他的思想太过偏激,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现实世界更加需要鲁迅,需要鲁迅精神指引我们。 关键字:精神现实意义偏激 求学过程中,我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文章,例如《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为了忘却的纪念》,一篇篇文章或诙谐或严肃,但最终都给予我们很大的震撼,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愚昧软弱,使我们感受到鲁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在当时,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到了人们心灵中最黑暗的部位,他的文章对于启蒙人民的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像一把利刃刺向了黑暗的统治者,有利地配合了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那么时至今日,鲁迅是不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呢又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一)鲁迅对思想建设的作用 鲁迅具有敏锐的眼光,他清楚地认识到国民性格中的劣性,以自己犀利的文字为工具,有力的揭露了反动派和敌对势力的丑恶嘴脸,对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国民给予了无情的批判。从《狂人日记》到《纪念刘和珍君》,从《孔乙己》到《阿Q正传》,从《故乡》到《祝福》,鲁迅一次次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性,给人们心灵以一次次强烈的冲击,极大了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现实社会中,一件件令人心灵震惊的事情不断发生,一件件悲剧不断上演,从社会中施暴者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公交车上盗窃者的明目张胆,无人阻拦;从恶人闹事胡作非为,众人围观,到孤寡老人摔倒在地,众人视若无闻;从孩童被撞,群众见死不救到落水者溺死,船主高价捞尸,一件件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上演。也许我们当时会感到气愤,感到对人性的不满,但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又何尝不是那无动于衷者之一呢。当今社会,腐败、暴力等不良现象时有报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人性中各种黑暗因素正在不断变得公开化,大家由最初的愤慨批判逐渐逐渐变得视若罔闻,内心也开始变得麻木,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变成了自己曾经愤慨的围观者。 时代虽然发生变化,但人性中的丑陋却未消失,甚至逐渐愈演愈烈,人们反而越来越视而不见,社会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变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自己思想上的提升,时代中强烈需要鲁迅,需要他对国民思想中的劣性进行深刻地揭露与批判。重读鲁迅,重新体验鲁迅作品中的批判精神,为我们的思想注入正能量,使我们能够敢于揭露人们的虚假、残忍和冷漠,勇于批判贪污、腐败和暴力,鲁迅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为我们吹响战斗的号角,为我们补充战斗的能量。

鲁迅的当代价值

鲁迅的当代价值 导读: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的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而其中的大半又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鲁迅研究。走在人生最后途程的时刻,一个问题总在我的心中萦绕:我为之贡献出大半生的鲁迅研究有没有价值呢?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要问,鲁迅在当代还有没有价值呢?如有,那么我的人生也有价值。如没有,我的人生真是白过了。 否定性的回答是经常听到的。一次老同学聚会,一位还当过图书馆馆长的同学就说我陪了鲁迅一辈子,是“亏”了。还有一次,一位学林业的老教授一听说我是研究鲁迅的,马上不屑地说:“鲁迅跟他亲弟弟还打架呢,有什么可研究的。” 对此,我默默无言,只感到悲凉,想到郁达夫《怀鲁迅》中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那么,鲁迅究竟有没有价值呢?如有,价值又在哪里呢?这的确是鲁迅登上五四文坛后,中国思想界一直追问的问题。 在各种探索中,自然是毛泽东的回答影响最大。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现在有些人极力否定毛泽东,同时也诋毁他对鲁迅的评价。尽管我对毛泽东晚年的

错误,也持批评态度,并曾经深受其害,但在对鲁迅的评价上,却仍然感佩毛泽东的智慧。因为在众多的文化人无视甚至诋毁鲁迅的时候,毛泽东和瞿秋白竟能力排众议、慧眼识珠,高度评价鲁迅的价值。不管怎样,都是凡庸者难以企及的大智慧。 不过,我觉得不能止步不前,还须做进一步的阐发:鲁迅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认为:一言以蔽之,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用长一些的话解释,就是: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我认为就在于他是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仆,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悟性,则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而理性,则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自觉的理性的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