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功法

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功法

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功法
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功法

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加入收藏用户中心退出登陆帮助中心

网站首页气功资料收费资料资料下载精彩推荐影视欣赏开心商城用户中心开心论坛产品报价收费须知

今天是:2005年10月27日星期四您现在位于:网站首页→气功资料→气功资料(道家功法)[公告]现在购买光盘赠送释延王版易筋经演示VCD一

张!

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功法

2005-04-25 19:09:24 中国气功在线出处:杨梅君

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功法、功理和气路

功法

(一)伸爪

预备式:接“前六十四式”中的“安睡”姿势(图1)。

身体抬起,上身前倾,两腿伸直,同时两手从腿前正中线向前伸出,舒展环抱,手指斜相对,手心向里,约与下腹同高,与肩同宽,眼视手(图2)。

(二)收膀

以脚跟为轴,左脚向左转90度,两脚成丁字步,左脚内虚外实,重心在右脚。左腿自然伸直,右腿深屈。同时,两臂随身体一起左转,左手翻为手心向外,随身体边转边捞气,当转至左侧时,变爪收置于左京门穴处,右手臂与胸同高,手心向里,眼视右手(图3)。然后左臂前伸,与右臂同高,两手心向里,手臂成环抱状,并以脚跟为轴,向右后转身180度,右手翻为手心向外,随身体边转边捞气,当转至右侧时,右手变爪收于右京门穴处。眼视左手。

(三)寻风

足势不变,右手由爪变掌,两臂对胸舒展环抱,手指相对,手心向里。同时抬头眼视前方。然后以脚跟为轴向左后转身180度,手势不变,再向右转身90度,归正(图4)。

(四)背爪对肩

两手臂从身体两侧抱气上捧至肩。然后两手变爪置于肩井穴。身体直立,两肘平行向前与肩平,松肩,眼平视(图

5)。

(五)散病气

足势不变。右手由爪变掌,手指朝上,手心朝外,从“肩井”顺“气户”方向沿胸腹部向前外下方呈阴掌甩出。然后左手与右手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图6)。

(六)缠手

右脚上前半步,左手置于腹前,手心向里,右手经左手上方缠绕到左手的前面,双手在内外关部位相缠绕,约距5寸左右(图7)。然后左脚上前半步,左手又缠绕到右手前面,右脚再上前半步,右手又缠绕到左手的前面。

上步时,均是前脚掌外侧着地。眼视手。

(七)转身收气(右、左、右)

以左脚掌为轴向左转身90度,右脚上步与左脚平行同肩宽,同时两手臂划大弧向上抱气。然后,两手空掌置于两气户穴处(图8)。两脚不动,以腰为轴向右后转体,眼看右后方。然后转回原位,向左后转体,眼看左后方。转回原位,再向右后转体,井转回原位。如此三次摆转身体,两手势不变。转体时要注意松肩,尽量向后看。

(八)甩病气

足势不变。两手顺气户向下移至带脉,呈手心向上,右手向右前方甩出。左手向左前方甩出。图(9-1)。然后两臂同时屈肘内旋,拇指向下,手心向前,意念用力将双手向前方推出,同肩宽(图9-2)。两臂微屈,撑腕、虎口圆。眼视前方。

(九)背翅抱气(右、左、右)

两手向两侧后划弧,至胯后呈抱球状。手心斜向上,手指斜相对。两手合谷穴与环跳穴相对相距约二、三寸(图10)。两脚不动,以腰为轴,向右侧后转体,眼看右后方。然后转回原位,向左侧后转体,眼看左后方。转回原位,再向右后转体,再转回原位。转体时要松肩,眼平视,并尽力向后看。

(十)贯气、排气

两脚原地不动,两手臂从胯后向前抱气,手心向里,两手上提经面、头、后脑、颈部(图11)。然后两手臂外旋,使两手背相对,拇指向上,手心向外侧,沿气户方向向下顺气,同时向前屈身约90度,两手背顺两腿向脚尖方向甩手。眼随手势看前下方。

(十一)穿又

向前弯腰姿势不变。左手沿左腿外侧转向身后,手心向上,指尖向前,同时右手心转向上,指尖向后,两手指相对。然后两手快速穿进两腿中间,两手中指相触,随即两手前后分开(图12)。

(十二)外踝骨贯气

1、右踝骨贯气:向前弯腰姿势不变,左手分开后上提至腰部,手心向上台谷穴与肾俞穴相贴。右手对右脚外踝骨贯气。以腰为轴,带动右手臂手掌由脚尖向脚后跟摆动,然后由后向前摆动,再由前向后摆动;腰、臂要放松,眼看右手(图13)。

2、左踝骨贯气:弯腰姿势不变。当右手摆完第三次时,顺势由下向上提至腰部,手心向上,右台谷穴对右肾俞穴。左手顺势向下,手心向左外踝骨贯气,摆腰、臂三次,其动作要求与右踝骨贯气相同。眼看左手。

(十三)搓背、搓腿

当左手对左踝骨贯气后,左手臂上提至腰部,手心向上与右手姿势相同。然后两手臂一起尽量上提至后背,自背部往下抹搓至臀胯部时,手心转向里,甩手掌搓腿(图14),当搓抹到小腿肚下时,两手一起向脚前方甩手,眼看前下方。 (十四)拍掌

脚势不变,身体起立。两手心相对成虚掌在额前相拍,眼视双手(图15)。

(十五)搓臂

1、右搓臂:足势不变。拍掌两手分开,左手掌拍右手背,然后左手掌顺右手背经右臂外侧一直搓抹到右腋下。同时右手臂向前屈伸,手心向里,眼平视(图16)。

2、左搓臂:左手由右腋下伸向胸前,然后右手掌拍左手背,顺左手臂外侧一直搓抹到左腋下,眼平视。

(十六)点穴(七点)

足势不变。右手变爪形点左气户。左手变爪形点右气户。右爪点左肋太包穴,左爪点右肋大包穴。右爪点左腰带脉穴,左爪点右腰带脉穴,右爪点脐下气海穴(图17)。

(十七)归气

足势不变。两手微抬起,虎口相对,四指向下,置于小腹部片刻,眼平视(图18)。

(十八)十字臂

足势不变。两臂从体前经体侧向上划弧,然后交叉成十字形相抱在胸前,两手心分别放置于0右气户穴处,右臂在左臂之上,眼平视(图19)。

(十九)下沉

足势不变。两手臂顺势自胸前分开经腹部到身体两侧,然后两手臂向胸前抱气,手心向里,由胸下按至腹部,手心向下,气沉丹田。随后两臂自然下垂体侧,眼平视(图20)。

(二十)草上飘

抬右腿,用右手空掌拍打右大腿前侧(图21),然后抬左腿用左手空掌拍打左大腿前侧。如此交替拍打左右两腿。边拍边向前走,共走9步。先脚跟着地,后脚掌着地,脚心虚提,全身自然放松,走步轻盈,眼平视(腿不用抬太高)。

(二十一)双拍转身

草上飘走第九步,右脚在前时。左脚跟上一步与右脚平行站立,同时两手虚掌拍打在两腿膝面上(图22)。然后以左腿掌为轴向左后转身180度,右脚跟上与左脚平行,同时身体起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平视。

(二十二)十字臂

其余动作与(十八)同,但左臂在右臂之上,见图19。

(二十三)下沉

动作与(十九)同。见图20。

(二十四)草上飘

动作同前,先抬左腿,用左手空掌拍打左大腿前侧,其余动作同(二十)。见图21。

(二十五)双拍转身

草上飘走第九步左脚在前时,右脚跟上一步与左脚平行站立。以后动作与(二十一)相同。见图22。

(二十六)十字臂

动作与(十八)同。见图19。

(二十七)下沉

动作与(十九)同。见图20。

(二十八)后拍腿

抬右腿,右手虚掌拍打右腿内膝窝(图23);小腿自然放松,右脚落回原位,然后抬左腿,左手虚掌拍打左腿内膝窝,左脚落回原位。眼平视。

(二十九)跨步三晃

抬右腿,脚背伸直向前甩小腿,右脚着地呈弓步,两手臂张开,分别置于左、右胯的外侧,两手背微向里弯曲成弧形环抱,于心向里对着环跳穴,身体右晃90度,重心后移至左脚(图24),身体后坐,右脚尖翘起,头向右看。然后,身体左晃90度,两腿仍成右弓步,头向左看。一右一左为一次,如此重复三次。眼平视。

(三十)缩身修面

重心放在左脚,右脚后撤一大步,屈右膝,重心后移右脚,左腿伸直。两手臂由身体两侧从后下方向前捞抱,捞至左脚前方时,两臂舒展环抱,手心向上抬至与头同高,同时上身稍抬起。然后手心转向里,两臂内旋经头面(图25),下按至左腿前方,手心向下.上身稍前倾。眼视前下方。

(三十一)探地

足势不变。左手心向下不动。右手臂向右后方推气,手心向下向后。同时身体随着向右后偏转。眼视右手(图26)。 (三十二)合掌

左手不动,右臂顺势内旋,右手由后向左前方捞气,上身亦随着向左前方偏转,眼视右手。右手捞气停于左掌下方,两手劳宫相对约距5寸左右,眼枧手(图27)。

(三十三)搓掌

足势不变。两手掌快速相搓,左手向左前方,右手向右后方,两手臂拉开,分别伸至腰胯两侧。左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右手心向外,身体亦随之后移,重心在右腿,眼视左手(图28)。

(三十四)寻云看雾

足势不变,两手臂由腰胯两侧从后下方向前捞气至左脚前,重心前移缓缓起立,两手捧气,手心向上,边捧气边起立,两手臂捧气上举过头至前上方,两手相距约八寸,手心斜相对,重心前移左脚,右脚跟提起,脚尖着地,抬头,眼看前上方(图29)。

(三十五)背翅

两手屈腕,手指下垂,两手从胸前向腋下沿两肋插向腰胯外侧,掌心向外,足势不变,身体稍前倾,眼平视(图30)。

(三十六)回膀

两臂外旋,手心向上,由下向前捧气,同时右脚上步与左脚平行同肩宽。当两手捧至与额同高时,两手变爪放置在两肩头(肩禹穴)两肘端向外,眼平视(图31)。

(三十七)下贯

两爪变掌,手心向里,由胸向下落至身体两侧,眼视前方,两臂外旋手心向上向前捧气,同时两脚跟提起,当两手捧气与额同高后,两臂内旋手心向里,快速经面、胸、腹向下丹田贯气(图32)。同时两脚跟下落着地。两臂分别停于身体两侧,眼平视。

(三十八)涮翅

1、右涮翅:足势不变。右手臂边振颤边向前提起,右手心对右肋部(图33)。接着向外向下再向里向上边颤动边作圆形晃动三次。同时身体亦自然晃动三次。似涮洗状。然后右手停在右肋前,手指自然放松下垂,眼看右手。

2、左涮翅:同右涮翅,左手臂振颤晃动三次。

(三十九)涮膀

1、右涮膀:足势不变。右手变爪放在右胸肋部,右肘从下向后向上再向前,以右肩为轴划圈三次,同时带动腰身一起自然晃动,眼平视(图34)。

2、左涮膀:动作与右涮膀相同,涮动左肩臂(图34)。

(四十)振翅洗胸

足势不变。两手臂边振颤边上提至胸前,手心向里手指相对,两臂弯曲成弧形。两臂边振颤边由胸向腹部移动,再由小腹上提至胸前,为一次洗胸。同时,身体亦随手臂的上下运动而稍有摆动,眼平视。如此振洗七次(图35)。

(四十一)展翅洗头

足势不变。两手臂边振颤边上提至额前方。手心向前,手指斜相对,头微低。从左到右逆时针方向边颤手臂边晃动头颈三次,同时手臂、肩、腰一起微微晃动(图36)。然后顺时针晃动头颈三次。

(四十二)落膀收翅

足势不变。两手臂边振颤边向胸前下落,停于肋前,两手变爪置于大包穴处。眼平视(图37)。

(四十三)泳动起飞

两手由爪变掌,五指自然分开。两手臂由肋前向前上方伸展,手心斜向前方,手与头同高;同时两脚跟提起(图38)。两手臂边伸展边振颤泳动,由前上方成弧形下落至身体两侧,两脚跟自然着地。两手臂继续外旋,再向前上方伸展划弧。两臂升降一次为一次泳动起飞,共泳动七次。全身自然放松,眼视前方。然后,两手变爪落至带脉穴处。

(四十四)指天

右脚上前一步呈右弓步。同时右手从左手心掏出,右手向前上方伸出,手心向前。拇指与小指收向掌心前,相距约一寸。其余三指竖指天空,手指高过头部,眼视三指。左手下按在左胯侧,手心向下,虎口对胯部(图39)。

(四十五)划地

有脚后撤一步,屈身,右腿深屈,同时左手划弧向后向前,左腿自然伸直,左脚内虚外实。上身前屈,左手心向下,在左脚前外侧按逆时针方向划三圈,眼视左手。右手手心向后置于右胯侧(图40)。

(四十六)转身划地

左手翻掌向上提至胸前,手心向上微向里,上身抬起,然后以脚跟为轴向右后转身180度,左腿深屈,右腿自然伸直,右脚内虚外实,右手在右脚前外侧按顺时针方向划弧三圈,眼视右手。左手原位不动(图41)。

(四十七)捧气

左、右手翻掌向上提至胸前;同时上身抬起,两手捧气过顶,手心向里,两肘稍比肩宽。右脚跟虚或脚内侧虚,重心全在左腿。限视前方(图42)。

(四十八)归回

两臂一起内旋,手心向下,两手下按于右脚前,手指相对,同时身体前屈约90度,右腿伸直,左脚跟提起。然后两手提至右膝前,同时身体亦稍抬起,再伏身下接至脚前。如此下压、上提三次,身体亦起伏三次,眼视手(图43)。

(四十九)连环步

上身抬起,屈右臂,肘与肩同高,经腹胸中线向上向右向后移动,同时左脚上前一步,脚尖朝左前方,脚外侧着地内侧虚,使整个身体偏转,左侧朝前,并带动左手臂摆向体前,左手心对小腹部。然后屈左臂,右肘同肩高,经腹胸中线向上向左向后移动,同时右脚上前一步,脚尖朝右前方。脚外侧着地内侧虚,使身体偏转,右侧朝前,右臂松肘自然摆向体前,右手心对小腹部,如此左右交叉共走九步。要注意身体放松,自然协调,以肘带腰动,再由腰带腿动,脚步要走稳。

走三步后,左脚在前,右手由里向下再向上缠绕左手一周,左手向左前方,迅速推掌于左胯前,用力于掌外侧,掌心斜向外;同时右臂向右上方迅速撑肘,掌心向下,两臂呈弧形。眼视左手(图44)。

走六步后,右脚在前,左右手如前互相缠绕一周,右手向右前方迅速推掌于右胯前,左臂向左上方迅速撑肘,掌心向下,两臂呈弧形,眼视右手。

走九步后,再缠手向左推掌,与走三步时动作相同。

(五十)鸽子翻身

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身180度.两手臂呈弧形,掌心向外,虎口相对,两手臂随转身由前向上再转向下;转身后屈右膝,左脚跟提起,脚尖内扣,呈左腿下跪状,同时两臂再由前下方摆向左后方,上身及头亦随着转向左侧,左臂自然伸直,手指指向左后上方,虎口圆,拇指在下,眼视左手;右臂屈肘约90度,手形与左手相同,呈射月状(图45)。 (五十一)弹膀

身体及手臂转正,上身稍抬起,左脚上前半步,脚跟虚,上身向前微屈,两手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伴侧;右腿深屈,左腿自然伸直,眼视前方。然后两手臂边振颤边带动肩背慢慢由胯两侧向前后晃动,先动右臂肩(图46),后动左臂肩,为一次弹膀。共弹膀七次。

(五十二)遮雾

足势不变。右手臂向下向前,向上、向后划一大弧,边振颤边划弧落于体侧。然后左手臂边振颤边划一大孤落于体侧,眼视手(图47)。

(五十三)看风上飞

身体起立,右脚上前一步,右脚跟先着地,随后全脚掌着地,身体前移。右脚跟着地的同时,两臂屈肘上提,两肘同肩宽,两手稍高于肩,屈手腕,手指向前。右脚掌落地同时,两肘微屈,两手心朝前,坐手腕,指尖向上,虎口相对。两手臂一起向前撑腕推伸,两臂自然伸直。随后出左脚,先脚跟着地,再全脚掌着地,两臂收缩上提,屈腕屈肘,两臂再向前伸推,撑腕伸肘,身体前移。如此共走七步。眼视前方。要求全身放松,指、腕、肘、肩关节成波浪形节节伸缩,腰身前后自然摆动(图48)。

(五十四)横膀

当“看风上飞”走完第七步后,左脚跟上,使两脚平行站立同肩宽。同时两手收至胸前,两掌相台,指尖朝上。然后两手臂内旋,分别向左右两侧撑开,掌心向外,手指朝前,用力向外撑。眼平视(图49)。

(五十五)过海

1、左过海;以脚跟为轴,左脚向左转90度,右脚稍稍向左调整,身体亦向左偏转。两手臂边振颤边向左转,左手上提至左前方,高于头部,手心向里向下;右手下落至小腹部,手心向里。眼视左手。右膝微屈,重心在右脚。左脚跟虚提,左脚掌外侧着地。两手臂带动全身一起微微振颤片刻(图50)。

2、右过海:右脚向右转90度,与左过海动作相同,方向相反,眼视右手。

(五十六)飞荡

1、右飞荡:两手收降至腰胯两侧,手心向上,两手臂边振颤边向前摆至胸高,手心向下;同时两脚跟提起,右脚外侧着地,左脚内侧着地。眼平视(图51)。

然后两手臂一起振摆至腰胯两侧,同时左脚跟着地,重心后移,左腿微屈,右脚尖抬起。眼平视。两手臂前后振摆三次,身体亦前后晃摆三次。

2、左飞荡:以脚跟为轴,向左后转身180度,动作与右飞荡相同,两手臂及身体一起前后颤摆三次。

(五十七)贯气颤动

以脚跟为轴向右转身90度,使身体归正,两脚平行,两手臂边颤边由两侧向胸腹部捧气贯气,同时两脚跟提起,两腿自然伸直或微屈膝。两手南体侧向胸前划弧,手心向里,手指相对。然后两手由胸前下移到腹部,再分开到体侧。两脚跟提起下落,如此为一次贯气颤动。两手臂边振边划弧贯气,带动全身一起振颤,连续动作共七次,眼平视(图52)。 (五十八)抖翅

两脚跟着地,两手举至鬓前上方,手心向里。对头额部振抖三次。眼平视(图53)。

(五十九)俯瞰大地

两手由头部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手指斜相对。然后左脚上前一横步,脚外虚内实,脚尖内扣朝右,左腿自然伸直,右腿屈膝,重心在右腿。

随后左脚向左自然调整,右脚上一横步,左腿屈膝,右腿自然伸直,重心在左腿上(图54)。右脚尖朝左内扣,外侧虚内侧实,手势不变。接着左脚再上一横步,动作同前。如此共走三横步,眼视前方。

(六十)抬膀迎月

1、前迎月:左腿伸直,以脚掌为轴进行调整,脚外实内虚,右脚深屈,重心在右腿。两手臂一起由腹前划弧,向左、向下、向上再向右,然后摆向左前上方,左手与头同高,手心斜向左上方,右手略低,两手虎口相对,同时上身向左扭转,眼视双手(图55-1)。

2、后迎月:以脚掌为轴向后转身180度,右腿自然伸直,脚外实内虚,左腿深屈,重心在左脚。两手臂随转身一起摆向右前方,再向下向左划弧摆向左前侧上方,右手略低,两手虎口斜相对,同时上身向左扭转,跟视两手(图55-2)。 (六十一)大缠手

身体转正.重心移至右脚,左手心对腹部,左脚上前半步,脚掌着地,脚跟虚。右手从额前向右后划弧捞气,然后身体前倾,两脚跟提起,眼视右手(图56),右手立掌由下向前、向上缠绕左手一圈后,迅速下切于右胯侧,手心向里。同时右脚跟迅速着地,身体亦迅速后移重心落同右脚,眼视左手。

(六十二)飘水飞上

右脚上前一步,重心移到左

脚,两手臂向左右伸展与胸同高,手心向下。两手臂下按,然后两肘向后上屈抬,再两手臂向左右伸展与胸同高。眼平视。随着两手臂的上提下落,两腿膝关节自然地屈伸,使身体上下起伏。手臂下按时身体后坐屈膝,前腿伸直。如此上提下落共九次。

三次起落后,左脚上一步;六次起落后,右脚上一步;九次起落后,以脚跟为轴向左转身90度,两脚成平行同肩

宽,两手臂左右伸展同胸高,手心向下,眼平视前方(图57)。

(六十三)三抱收气

左脚后撤一步,呈右弓步。左手搂气到小腹,手置于小腹部。右手搂气到小腹,腿变右虚步(重心在左脚),右手从左手掌心掏出,然后右手臂呈弧圆,手背朝前伸向身体前侧,手心对胸,左手指点在腰部带脉处,两手呈怀抱琵琶状,腿呈右弓步,眼视右手心。

右脚后撤一步,呈左弓步。右手搂气到小腹,手置于小腹部,左手搂气到小腹,腿变左虚步(重心在右脚)。左手从右手手掌心掏出,然后左手臂呈弧圆,手背朝前伸向身体前侧,手心对胸。右手指点在腰部带脉处,两手呈怀抱琵琶状,腿呈左弓步,眼视左手心(图58)。

左脚后撤一步,呈右弓步。左手搂气到小腹,手置于小腹部右手搂气到小腹,腿变右虚步(重心在左脚)。右手从左手掌心掏出,然后右手臂呈弧圆,手背朝前伸向身体前侧,手心对胸,左手指点在腰部带脉处.两手呈怀抱琵琶状,腿呈右弓步,

眼视右手心。

(六十四)收式

右脚后撤一步,使两脚平行站立,同时两臂向胸前收拢成“十字臂”。然后两手臂分开向胸前弧形抱气,下贯胸腹部,两臂下垂于体侧(图59)。收功。

二、功理和气路

“后六十四式”功法是在“前六十四式”功法疏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基础上,使各经络纵横表里全面贯通、增收天阳、地阴之气,提高补虚泄实的能力,使神经活动、体液循环和人体代谢功能进到一个新的水平。除祛病、健身外,还可以收到显著的益智效果。

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功法气息较强,因此,初学大雁气功者,最好先学练会“前六十四式”一段时间后,再学“后六十四式”为好。特别是老年体弱者,以练“前六十四式”就可以了。但青少年及体力较好的中老年人,连贯练“前、后六十四式”,则效果更好。

“后六十四”式的动作特点,有如下几点:

1、它比“前六十四式”功力大,气感强。通过身体的旋转、扭拧、拉伸、压缩等动作,以增强对奇经八脉的锻炼,加强对经络及脏腑的调节功能。动作及气路均较“前六十四式”复杂一些。许多动作都是多条经络路线的大循环。

2、内外循环结合,增强治病效果。利用手心劳宫穴发出的外气进行点穴、拍打、贯气,顺经搓抹,使体内外气息相通,以增强收贯好气、排病浊气的效果。先右后左,先逆转后顺转,以及经络搓抹均为补身法,而右、左、右均为排泄法。

3、上丹田收气多。后六十四节动作中。有1/3的动作以上丹田收气为主,故“后六十四式”有明显的健脑补神的益智作用。

4、锻炼全面。对全身关节、肌肉及脊椎锻炼全面,有较好的舒筋和节及防止老化的作甩。

(一)伸爪

两手臂向前伸展,开手三阳经脉,气机从手臂外侧到达手背、手指端及劳宫。两手相对环抱时,两手臂之间如抱一大气团,与下丹田同高,使丹田气充足,并使丹田内外气息相通,可通上身任督二脉,可贯下肢双腿阴阳经脉。

(二)收膀

先向左转身90度,左手捞气变爪形贯气左京门穴,左脚内虚外实,左腿自然伸直,使左侧气通胆经及带脉。

右手对胸部中丹田贯气,右腿屈膝,气贯右腿内侧足三阴经脉(足步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气机下降到腿脚。

然后,向右转身180度,右手捞气贯右京门穴,左手对胸部中丹田贯气,气贯足三阴经脉。京门穴,为胆经之穴位,为肾之募穴,是肾气聚集之穴位。贯气京门穴具有温补肾阳,通利下焦的作用,可冶腰肾疾病。

(三)寻风

两手在胸部中丹田前舒展环抱.形成臂间气场,印堂收气,气贯中丹田、下丹田扩散至带脉,并交替下行左右足经,同时抬头,颈部廉泉穴开放,任、冲二脉气机上升到头面,上丹田收气,以补神气。向左、右转身以活动带脉,调节阴阳经脉,使肾阳气顺任、冲脉上升到头。具有补腰肾、壮肾阳、补元气、补神气的作用。

(四)背爪对肩

先后开手三阳、三阳经,双手捧气,贯气肩并穴,通任、冲脉,气机下行到涌泉。“肩井穴”为胆经、三焦经、胃经和阳维脉之会穴,是人身之重要穴位,具有理气除疾,升清降浊的作用。可治头颈疼、肩井疼、感冒等病。

(五)散病气

两手下行,开手三阴经,甩出肝、睥、胃等脏腑之病浊气,具有调整肠胃、清热化滞的作用。

(六)缠手

先出右脚右手。后出左手右脚,共走三步(右、左、右),双手向外手缠绕,手心内外劳宫相对,此时开胆经、心包经、三焦经脉、手阴阳互激互感,然后沿手臂贯气膻中,下行下丹田,经带脉扩散到足经,开胆经、三焦经、心包经。右在前,气机右侧上升到头,左侧下降到脚;左在前,气机左侧上升到头,右侧下降到脚。具有排泄作用。主练心包经、三焦经之气,清上、中焦热,解表通里。

(七)转身收气

当双手捧气贯入左右气户时,开任脉、冲脉,气机顺任脉及足阴经脉下行到腿脚。当转腰向右时,气通带脉,右脚涌泉收气顺足阴经上行到腹胸,左侧气机顺左腿外侧胆经下行到脚。向左转腰时,则气机方向相反,走向同上。

这节功的作用,主练前身阴面,疏导上、中、下三焦,气机以降为主。主练奇经八脉,任、冲、督、带、阳跷、阳维、阴跷、阴维脉,以调节周身经络,平稳阴阳。向后转颈,对颈椎、胸椎、腰椎起锻炼作用,使其左右来回扭转,可对中枢神经起调整作用。同时对胸、背肌肉,腰都肌肉、腿部肌肉及全身、颈、腰、胯、踝关节亦起到调整作用。

(八)甩病气

这一节主要排胸腹部的病浊气,顺肝、脾、胃经脉,手阳明大肠经排出病浊气。然后翻掌推手,从手心、手指、手腕部排出脏腑病浊气。

(九)背翅抱气

两手合各穴对环跳穴,两手相对,手心向上,则阳气上升。气机从督脉、膀胱经脉上升到头,然后如同“转身收气”,向右、左、右来回扭转。其作用与“转身收气”相似,只是这节主练后背阳气,气机以升为主。这两节动作,全面锻炼奇经八脉,练气血、筋骨、肌肉,练关节、神经。

(十)贯气、排气

双手捧气贯头部面部的印堂、神庭、百会、风府、风池等穴,然后两手外旋,手背相对,小指在里,顺胃经下行从小肠经甩出头部病浊气。

(十一)穿叉

身体向前弯曲90度,此时,涌泉收地气,开膀胱经及督脉。两手在两腿裆中穿插,使两手指相接,中冲穴相碰。中冲穴,为心包经络之井穴,有醒神救脱之功,可治神志不清诸症。

这节的作用是开三焦,顺任、冲脉,使阴中之纯阳上升到头面,上丹田贯气以清神补脑。涌泉收地气,从膀胱经、督脉上升到头,以补神气。

(十二)外踝骨贯气

先右后左为补法。先右贯,即左手台谷穴对左肾俞穴贯气,右手劳宫穴对右外踝骨部位贯气,以腰为轴,从脚尖到脚跟,前后摆动三次。用劳宫穴及手指对脚外侧膀胱经穴进行贯气,同时手亦接收地气。气通头面、上丹田。后左贯,方法相同,方向相反。

脚外侧膀胱经穴为膀胱经的主要穴位(原穴、俞穴、郄穴、荥穴、井穴)所在处。为阳维、阳跷脉之起点。具有安神经、止痉挛,开窍醒神,疏筋利节,清热散风寒的作用,可治头面部病,颈、腰、背及下肢病。

(十三)搓腿

腰腿部的膀胱经穴为脏腑的俞穴(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大小肠俞、三焦俞、肾俞等)所在处。俞穴能聚集正气

和邪气,是外邪入侵和驱逐之要道,外感风寒多由俞穴侵入脏腑引起疾病。

腿部的膀胱经主要穴位有承扶、委中、承山,具有清热散邪、疏筋利节的作用,可治腰腿痛、下肢麻痹等病。

搓腿一节,两手合谷沿腰背部膀胱经脉,顺经贯气搓抹至承山穴下,以贯气疏导腿部膀胱经脉,然后两手一起向脚前方甩手,以排除病浊气。这节主练膀胱经脉。

(十四)拍掌

拍掌振击五指,两手相合阴阳经脉构成一闭路,阴经气息下降到涌泉,阳经气息上升到头。如两手交叉相拍,则阴经气息下降到涌泉,故气机以降为主。同时使两手劳宫贯气发热,为下节动作“搓臂”作准备。

(十五)搓臂

用手劳宫穴贯气搓抹手臂外侧,顺手三阳经脉,搓至腋下,贯气极泉穴。

极泉穴是心经之穴位,在腋窝正中,可治心痛、胁痛,可贯气活血。贯气搓抹手三阳经脉及手背、手腕、肘部主要经穴,可治头、耳、眼病及发热病、神志病。同时,劳宫穴亦对头部上丹田贯气。

(十六)点定

点穴的方法为五指聚拢成爪形,可使手中外气集中贯进穴位。右爪点左边穴位,左爪点右边穴位,两手交叉点穴,先点左边,后点右边,由上而下。

点气户穴。气户穴为胃经之穴位,位于上焦,具有宽胸理气,疏经止痛的作用。

点大包穴。大包穴为脾经之大络,位于中焦。总管阴阳诸经,能治疗全身经脉病症.可治疗胸胁痛及脾胃病。

点带脉穴。带脉穴位于下焦,是胆经与带脉之会穴。有温补下焦、调经止带的作用,

点气海穴。即点下丹田,气海为元气之海,能补气,具有补肾培元、益气和血的作用。可治肠胃虚弱、脏腑功能低下症。

“点穴”一节,主要点胸腹部上中下三焦的重要穴位,点穴贯气以温补三焦部位。

(十七)归气

两手置于小腹部片刻。劳宫贯气下丹田,以补元气,使下

丹田气更加充足。

(十八)十字臂

两手交叉,用劳寓穴轻拍贯气入气户穴位。

(十九)下沉

抱外围之好气贯入下丹田,并导引内气下行下丹田,可达涌泉。气沉丹田为下节动作做好准备。

(二十)草上飘

用脚跟、脚掌走路,脚心虚提,涌泉收地气,气机沿膀胱经脉和足三阴经脉上升可达百会上丹田,久练则走路轻盈,亦为轻功的基本功法。边走边打大腿前侧,约在伏免穴位,即劳宫贯气伏兔穴,以琉经活络,使头部、肩背部气息回降至下肢,顺胃经而下,实现从脚到头,从后到前的气机“前后阴阳大循环”。

(二十一)双拍转身

即双手同时轻拍两膝盖,则用劳富穴向膝关节及梁丘、血海穴贯气,气机直达涌泉。梁丘穴为治胃病的有效穴位,可疏肝和胃。血海穴有调和气血、祛风利湿的作用。双拍膝关节,有治膝关节肿痛、通利关节的作用。双拍向左转身180度,通带脉,使气息由下步上。

(二十二)十字臂

功理同(十八)。

(二十三)下沉

功理同(十九)。

(二十四)草上飘

功理同(二十)。

(二十五)双拍转身

功理同(二十一)。

(二十六)十字臂

功理同(十八)。

(二十七)下沉

功理同(十九)。

(二十八)后拍腿

有(左)拍腿,用右(左)手虚掌拍打内膝部,小腿放松能自由弹动。内膝部的主要穴位有委中(膀胱经之合穴)、委阳(三焦经之合穴)、阳谷穴(肾经之台穴)、合阳(膀胱经穴)。台穴是经气会合之处,具有调整六腑,输导经气,疏筋利节的作用。

右、左后拍腿的作用,即拍打膝窝部的合穴,并有一股凉气下行顺肾经,从大足趾内侧排出病浊气。

(二士九)跨步三晃

抬右腿,脚背伸直向前甩小腿,甩出胃经病浊气。呈右弓步,两手心向里对环跳穴贯气,贯通下肢及胆经。上身随之向左前方晃动,右腿贯气膝、踝关节及足三里穴,气通足三里穴,气通足三阴、三阳经脉。

然后重心后移左脚,身体后坐,有脚尖翘起,脚跟着地。同时,上身随之向右后方晃动。此时气贯左腿膝、踝关节,以及左足三里穴,气通左足阴阳经脉。

前后晃动以活动腹胯练带脉,前弓时气贯右腿,后坐时气贯左腿。膝周围为阴阳经脉之合穴,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踝周围为足阴阳经脉之原穴和经穴,可治脏腑疾病,亦可疏筋利节。

(三十)缩身修面

左脚自然伸直,左脚内虚外实,右腿深屈,上身前屈。此时气贯右下肢阴阳经脉,右侧胆经、膀胱经及督脉气机上升到头。同时双手捧气贯气面部、神庭穴、印堂穴,面部七窍,故称为“修面”。此节动作使气息上贯头面部。

(三十一)探地

左手心向下,使头面胸部气机下降。右手臂随转腰向右侧后方划动,从手阳经排出体内病浊气,并接收地气。

(三十二)合掌

右手捞地气与左手心相对,使两劳宫气息相通,则气机由胸部顺任冲脉上升到上丹田,使上丹田收气。此动作主练前身。

(三十三)搓掌

两手由“合掌”迅速向左右分开,左手心向外(左侧),右手心向右下方,从手阴经排泄头胸部病浊气。

(三十四)寻云看雾

起身拧腰拔背,稍拉紧双腿后侧,气通任脉、冲脉及手阴阳经咏上升到头,双手收气捧气,使内外气息都贯气上丹田,以健脑补肾。

(三十五)背翅

当两手捧气到最高处时,两手从腋下经两肋下插到腰胯后侧,使合谷穴对腋窝、肋部、腰部及肾俞穴贯气,使气机顺胆经膀胱经下行,可达涌泉。井从手脚排出病浊气,以清热湿,可治泌尿系统疾病。

(三十六)回膀

两手抱气,用手爪贯气两肩禹穴,气顺阳跷脉下行涌泉。肩髑穴为大肠经和阳跷脉之会穴,具有疏筋利节的作用,可治肩周炎、上肢挛痛及瘫痪病。

(三十七)下贯

两手心向里由胸前向下,贯气中、下丹田,然后两手捧气前额前,同时两脚跟提起,使涌泉收地气,体内阴阳经脉气机一起上升到头面部,同时两手劳宫亦对头面部贯气,使上丹田收气。两手外旋经面、胸、腹迅速下落,两脚跟亦同时迅速着地,一起震动,可加快体内气机由上而下迅速下降到涌泉,病浊气可以从涌泉和劳宫穴迅速排出。

(三十八)涮翅

左右肋部主要为肝、胆、脾经脉的运行部位,期门为肝之募穴,京门为肾之募穴(位于胆经),日月为胆之募穴(位于胆经),章门为脾之募穴(位于肝经)。古人说,新病求之俞(俞穴),久病求之募(募穴),慢性病、内伤久病、正气不足,多取募

穴治疗。

涮翅,用手劳宫穴对肋部,边颤动边由上到下,边由外向里来回划动三次,对胆、肝、脾、肾脏进行贯气及排病浊

气。

(三十九)涮膀

手变爪形贴放在胸部气户穴下,贯气屋翳穴,气通中丹田,使手阴经脉成一闭路。然后,以肩为轴,以肘自下而上划圈三次,以活动肩关节,气贯肩井穴、肩*穴、肩*穴、肩*穴,可疏经利节,疏风散寒。可治肩周炎、肩臂痛等病。屋翳穴为胸部常用穴,具有宣肺理气,安神定志,活络通乳的作用,可治咳喘、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病。

(四十)振翅洗胸

两手心向里,边颤动边由胸到腹向上移动,可疏导任、冲脉,胃、肝、肾经及诸经穴位。然后,再边颤动边由下而上向胸部贯气,如此上下往返七次洗胸。同时身体微微自然前后摆动,多作此动作,可以宣肺理气,可治咳喘等心、肺疾病及肝、脾、胃消化系统疾病。

(四十一)展翅洗头

为边颤动手臂边转动头颈的运动。颈部是人体肢体和头脑联系的要道。活动头颈可以调节中枢神经,可以疏导头颈部的经络及要穴,有利于疏通督脉、膀胱、三焦及胆经络。气贯大椎、大杼、天柱、玉枕、风府、风池等穴。晃动头颈具有清热散风,清头明日,升清降浊的作用.可治头、面部、耳、目、颈项、咽喉等病。手臂在头部上方颤动,具有疏导经络,排泄头颈部病浊气的作用。

注意晃动动作,要缓慢,不可快转,不要大转腰,以防头晕、小稳。颈、臂带动肩腰一起微微晃动,有活动脊柱,调节脊神经的作用,先逆转、后顺转为补身法。

(四十二)落膀收翅

上体、上肢舒展放松,两手变爪形收拢经气,贯气大包穴,以贯气中焦、脾经之大络。

使全身阴阳经之络脉得到疏贯。

(四十三)泳动起飞

当两手臂向前上方伸展颤动时,手心向上,同时两脚跟提起,仝身气机上升到头,此时主要疏导全身阴经经脉,从手阴经排泄病浊气,手阳经收气。

当两手臂边颤动,边呈侧举时,手心向下,手阴经收气进胸,从手阳经排泄病浊气。同时,脚跟自然下落,亦从脚排出病浊气。七次起飞之后,两手变爪贯气带脉穴,以温补下焦,贯气带脉及下丹田,疏排之后以补元气。

此节动作,具有疏导全身阴阳脉的作用,可疏经活络,升清降浊。

(四十四)指天

右脚成弓步,右手向前上举,拇指按小指少冲穴,其余三指竖指天空。少冲穴为心经之井穴,少商穴(拇指)为肺经之井穴。两穴都具有清目醒神作用,可治神经系统疾病,是重要的急救穴位。两井穴相接则手阴经收气贯心肺上焦,亦可下行贯

右足阴经脉。收天阳大自然好气补体阴,右足胆经、膀胱经气机上升,左足阴经气机下降,左手心向下可排气,眼视右手,故以右侧气机下降为主。

(四十五)划地

右腿深屈,左腿自然伸直,内虚外实,左手在左脚外侧逆时针划圈,收地气贯外踝骨周围穴,气通膀胱经、胆经及阳维、阳跷脉,使气机上升到头,上丹田收气。右手下按,右侧手、足阴经气机下降,此时气机左升右降。眼视左手,以左侧气机上升为主。

(四十六)转身划地

转身后,右手对右外踝骨周围穴贯气,使气机上升到头,上丹田收气。气贯左足阴经脉,而“划地”气路对称,此时气机右升左降,这两节动作均为取地阴补体阴。

(四十七)捧气

两手捧气过头,气机上升,贯头面,上丹田收气,顺任脉下行,贯通中、下丹田,可下贯左足阴经脉到涌泉,右腿胆经经气上升到头,上丹田收气为主.为右升左降,以升为主。

(四十八)归回

两手顺任脉而下,顺右腿下按在右脚前,则外导内行,气机由上而下,归回入地。排病浊气为主。左腿脚跟上提涌泉收地气,顺膀胱经及督脉上升到头肩,为左升右降。两手下按之后放松上提,同时上身抬起收地气入下丹田,如此下按上提三次,劳宫排气收气。眼视手,气机以降为主。做这两节动作。以凋节气机升降、收排,使全身上下前后左右阴

阳平衡。

(四十九)连环步

右臂屈肘,与肩同高,手心向外,劳官内收,收气顺手阴经进胸腹,开腋则极泉亦收气。从肘部及小指从侧小肠经穴排出病浊气。

右肘由前向右后方,带动上身及腰胯向左扭转约90度,左脚上前一步,脚尖朝左前方,脚外侧实内侧虚,使左腿向左扭转,则上身与腿扭转方向相反,使整个身体上下扭拧,左侧拧拉右侧拧压,阿时带动脊柱及腰胯一起扭转。左脚涌泉收地气,左腿气机上升,右腿气机下降,左手捞气贯下丹田。气机主要为左侧收、升,右侧排、降。

然后屈左肘,身体向左扭拧,右脚上一步,右腿向右扭拧,呈右侧拧拉,左侧拧压,右手臂伸肘捞气贯下丹田。侧膝,重心前移,气机亦从头下行到右脚涌泉。接着左脚上前一步,动作气路同前,如此交替共走七步,劳宫收气、排气,气机上升下行,使上丹田收气,使上、中、下丹田贯通合一。

注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指、腕、肘、肩关节成波浪形节节伸推和收缩。

(五十)鸽子翻身

两手虎口相对随身体一起向前向上再转向前下方,当两手由前向上举时,身体左侧受压缩,右侧受拉伸,当两手由上向右转下时,身体左侧受拉伸,右侧受压缩。气通胆经上升到印堂,上丹田收气以健脑补神。

当身体呈左腿下跪姿势,两手一起摆向左后上方时,上身也随之向左扭转,眼看左手,左臂自然伸直,右臂屈肘约90度,则劳宫收气进胸腹,气贯两下肢。

此节动作主要锻炼胆经,在翻身时先右边气息上升,左边下降,后左升、右降,使胆经气息上升到印堂,上丹田收气以补神气。

(五十一)弹膀

上身前屈,左腿自然伸直,左脚跟虚,右腿深屈,右脚实,重心在右脚上。此时气通胆经、膀胱经及督脉,气机上升到头面,同时气贯右腿。然后,两手臂边微微颤动,边带动肩胛慢慢前后、上下转动,先动右肩后动左肩为一次弹膀,共弹膀七次,当肩部由前向上提时,则劳宫收地气,顺手阳经上升到肩,当身体由上向后下落时,气贯肾俞穴,亦可顺膀胱经下贯到脚,手臂向前伸颤时为排泄,向里收提时为收气,注意腰胯要自然放松。

这节的作用,主要为收“地阴补体阴”。以滋阴补肾,清热利湿,同时,亦可治肩胛病。

(五十二)遮雾

双手臂先右后左交替向体侧划弧外旋,落于体侧。手臂向前向上划弧时,劳宫收大自然好气通手阳经上升到头,同时上身扭转,拉伸腰肋使胆经经气上升到印堂,上丹田收气。手臂下落时则气机下降。此节作用为收天阳补体阳,上丹田进气以补神气。

(五十三)看风上飞

右脚上前一步.脚跟着地,左腿微屈,同时两手屈肘上提、屈腕内收,则劳宫收气进胸,下沉丹田。然后两手前伸,伸肘撑腕,手心向前,排泄胸腹部病浊气,同时开手阳经脉,使气机上升到头,以健脑补神。右脚亦同时全部着地,微屈膝,重心前移,气机亦从头下行到右脚涌泉。接着左脚上前一步,动作气路同前,如此交替共走七步,劳宫收气、排气,气机上升下降,使上丹田收气,使上、中、下丹田贯通合一。

(五十四)横膀

两臂左右分展,掌心向外,手指向前,用力外撑。开小肠经脉,气通督脉,气机上升到头,同时劳宫穴排出病浊气。这节动作具有清肺热,安心神,治疗心肺及脑神经疾病。

(五十五)过海

身形先左后右旋转,双手微抖、交替置于头侧部和腰部,分别向上、下丹田贯气。脚跟虚提,前腿自然伸直,后腿微屈。左过海则身体向左转90度,重心在右脚,则左侧气机上升到头,右侧气机下降到脚。右过海则动作同前,方向相反。这节动作,左升右降,右升左降,眼看上手,气机以升为主,上丹田收气灌输全身,有利于加快气血的运行,增强经络的疏通,以营养全身。

(五十六)飞荡

当两手心向下,两臂边振颤边向前摆至胸高时,同时两脚跟提起,右脚外侧着地,左脚内侧着地。此时气机上升,右侧升

阳经经气为主,以疏贯中丹田。当两手边颤边下摆至腰胯时,同时两脚跟着地,使气机下沉丹田。

然后,向右转身180度,左脚外侧着地,右脚内侧着地,以左升阳经气,右升阴经气为主。上下往复振摆三次。此节动作气通上、中、下三焦,具有调节三焦功能,排泄三焦病浊气的作用。

(五十七)贯气颤动

两手臂边振颤,边向胸腹部抱气贯气七次。主要是全面贯气上、中、下三焦,疏贯胃肠,增强消化功能,两脚提起,全身一起振颤,增强疏导功能,病浊气从手脚排出。

(五十八)抖翅

两手对头部振颤.向全身贯气,上丹田收气,下贯中、下丹田,为下节做准备。

(五十九)俯瞰大地

两手从头部下按至腹前,使气机下降至下丹田。两手指斜相对,虎口圆,撑手腕,下视。然后左右交替转体(左、右、左),共走三步,脚尖内扣(此步法为“螺旋缠腿),眼神下视。这样,利用撑压手掌、缠腿、拧转身躯等动作,开动手、足阴经,从膝内侧、足大趾涌泉排出体内病浊气。此节动作的作用,主练足三阴经及带脉,气沉丹田。从手脚排出五脏之病浊气。

(六十)抬膀迎月

1、前迎月:左腿自然伸直,重心在右腿。两手斜相对虎口圆,手心斜向左上方,此时左侧腰肋拉扭,右侧腰肋扭压。左侧气机上升,上丹田收气,同时两手心之间外气相聚捧托一气团,在向右后转体,两手向下摆时把气贯入下丹田。

2、后迎月:当两手摆向右前上方时,呈后迎月状,则右侧气机上升,左侧气机下降。“迎月”气机主升,上丹田收气为主。左、右扭转以活动带脉、任脉、冲脉、督脉及手足阴阳经脉。气机从上丹田降到下丹田再升到上丹田,由左侧到右侧,以调节气机升降,使身体上、下、左、右、阴、阳平衡。

(六十一)大缠手

身体转正,重心前移右脚,两手下摆至小腹前,左手劳宫对下丹田贯气。左脚上前半步,重心前移,两脚跟提起,左腿气机上升到下丹田,右手缠绕左手指一圈,迅速下切于右胯侧,右手小指外侧用力向下切砍,从阳谷、腕骨、后溪穴排出头部病浊气,具有清热散风,清肝,胆、心之火邪,可治耳、目、头部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同时,右脚跟迅速用力着地,屈膝,重心后移右脚,使头部背部病浊气迅速下降从右脚排出。大缠手为左侧气机上升,右侧气机下降,左补右泄,此节作用为协调机体阴阳平衡。

(六十二)漂水飞上

当两臂从左右上提至胸高,手心向下,两脚跟先后上提时,气机从足经上升到腹胸,同时劳宫收气,从手阴经脉贯气到胸,此时,中丹田收气。两手臂下落至小腹高时,两脚跟自然着地,重心后移。此时气沉下丹田。同时,劳宫排病浊气。如此两臂起落三次,上提时提腕,微屈肘,则劳宫收气,下落时伸肘、撑腕,则劳宫排气。

(六十三)三抱收气

双手交替上下早“怀抱琵琶状”,当呈右弓步时,右手对右胸部向中丹田贯气,左手贯气左带脉穴可进入下丹田。眼视右手,以中丹田收气为主,当呈左弓步时,左手对左胸部向中丹田贯气,右手贯气右带脉穴。如此三抱琶琶收气。当左右换手,后撤步时,亦可自然左右晃动身体,两手捞气贯气。

(六十四)收势

两手臂抱气向气户穴贯气,呈“十字臂”势,以贯气入中丹田。然后两手臂再抱大自然的好气从上到下,贯气入下丹田。可意想下丹田片刻后收功,以收气归元,培养元气。

后六十四节动作前后顺序特点如下:

1、从第一至第十节:主练任、冲、督、带脉,对全身12条手足阴阳经络起调节作用。然后上、下、前、后、左、右,有贯有排,以平秘阴阳,排出体内病浊气。

2、从第十一至第十七节:用手心劳宫穴发出的外气进行点穴贯气,顺经搓抹,使四肢及上中下三焦,五脏六腑得以疏贯,排后必须贯补,以营养周身器官组织。

3、从第十八至第二十七节:为两组重复动作,从“十字臂”到“双拍转身”动作重复做两遍。其中“草上飘”为这组动作的中心。“草上飘”使气机从脚经后背上升到头,再从前胸下行到脚,实现前后阴阳的大循环。“双拍转身”使气机由下转上,而“下沉”则使气机由上而下,为“草上飘”的准备动作,以实现前后阴阳大循环。使全身前后上下、阴阳经络贯通,

气血畅通。然后使气机下沉丹田,气息归元。

4、从第二十八至第三十七节:有贯有排,气贯下肢阴阳经脉及足经之合穴、原穴,可调整脏腑,疏筋利节。气贯头面,使上丹田收气,以健脑补神,并从上到下贯气全身,从手脚排泄病浊气。

5、从第三十八至第四十三节:手臂边颤动边做动作,以加强经络的疏导排泄作用。分别对头颈、肩背、胸腹、脏腑及肢体、全体疏导一遍。最后.贯气带脉穴,以温补下焦,滋补元气。

6、从第四十四至第四十八节:收大自然之天气、地气,收“天阳补体阴”,收“地阴补体阳”,使上丹田收进好气以健脑补神;调节气机升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手、脚收气贯补大脑,亦从手脚排泄头部病浊气。

7、从第四十九至第六十一节:动作及气路运行复杂一些,但功力大、气感强。通过腰胯的旋转,扭拧;腰肋的拉伸、压缩,下肢腿脚的外翻,内扣;重点锻炼奇经八脉,调节全身阴阳经络。通过手臂前后、上下、左右、向内、向外,伸缩、转摆、颤抖动作,调节气机的升降丌台,收贯排泄;贯疏五脏六腑,营养全身。

8、从第六十二至第六十四节:为收气贯补中、下、丹田,最后使全身气息归元,以练元气。

关于练功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练后六十四节大雁功者,必须先练前六十四节大雁功。最好是在练过一段时间前六十四节大雁功之后,经络基本疏通,手心劳宫穴有外气之后,再练后六十四节,则可增强治病健身效果。

2、精神病、癫痫、癔病及头部有病者,暂不要练后六十四节大雁功,以防激发而发病,只练前六十四节大雁功就可以,较安全。必须在练前六十四节大雁功后,使经络基本疏通,病情完全好转的情况下,适当练习后六十四节可巩固治病效果。

3、大雁功前后六十四节动作可以连贯起来练习,也可以只练前六十四节动作或练某些单节动作。

4、意念随动作及眼神走,不必另加意念。

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动作名称口诀

伸、收、风、对、散、缠手 1-6

转、甩、背、排、穿、外(扭) 7-12

搓、拍、搓、点、(把气)归 13-17

十、下、飘、双、十、下、飘、 18-24

双、十、下沉、后拍腿 25-28

晃、缩、探、合、搓掌开 29-33

看雾、背翅、回膀、下 34-37

涮、涮、洗、洗、落、泳飞 38-43

指天、划地、转划、捧 44-47

归、连、翻、弹、遮、上飞 48-53

横、海、荡、颤、抖、瞰地 54-59

迎月、大缠、漂、抱、收。 60-64(本文已被浏览 9507 次)

发布人:三三

→推荐给我的好友上篇新闻:罗汉气功(少林十三功) 下篇新闻:熊氏真传大易筋经

新闻分类

| 修行典籍 |道家典籍佛教典籍

| 气功资料 |道家功法佛家功法流行功法健身功法武术气功最新视点相关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

关法律法;●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关于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TOP

中国气功在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11241637.html,/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

联系我们:club@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11241637.html, 粤ICP 备05067160号

Copyright ? 2003 - 2005 中国气功在线 Ver2004 WWW.QGCN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xwq081

点击发表评论重新填写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谱 (1)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谱和功效 各位经发俱乐部会员朋友们,在太极拳班我们不仅学习太极拳,还涉及到其他健身功法,这就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现在,我们把八段锦的功效、练习要点、口诀和图谱发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的健康锻炼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也请大家按照正确姿势,在业余时间勤加练习,更好地发挥这些健身功法的作用。 一、八段锦简介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传统保健功法。它动作简单易行,健身功效确切显著,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锦,是指精美华贵的丝织品,这里表示整套练习柔和连绵,滑利流畅。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二、八段锦歌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 响。八段锦的歌诀为: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八段锦图谱及功效 1、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 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2、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预备式 简易口诀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动作解说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头向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 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 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法作用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简易口诀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 动作解说 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 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 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颏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 功法作用 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膈至脐为中焦,胸膈以上为上焦。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简易口诀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 动作解说 ●第一个动作: 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于胸前,左掌在外,目视前方。 ●第二个动作: 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腿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 ●第三个动作: 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视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移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简介及功法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简介及功法 一、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简介 大雁气功前后六十四式模仿大雁的动作,按照气在人体内运化的原理编排而成,刚柔相济、动静相兼、形体姿态优美轻松自如,可疏通人体全身经络,产生全身的整体气场。通过锻炼,使真气有序运导,平秘阴阳,调和气血,排散病气,收采大自然元真精气,营补机体组织、祛病、健身、增寿、益智的效果自然而得。 “前六十四式”阴阳平衡的效果最好,并可自然通顺经络,打通任督脉。练前六十四式时不要往身上带意念,轻松舒适即可。大雁气功“前、后六十四式”,注重脾胃锻炼,是后天补、先天开,排病气,收元气,以此濡养滋润全身。在练“前六十四式”的过程中,“内气”随着练功动作的变化而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内气”运化有序后,人体经络、脏器、四肢的“气场”,便可进入阴阳平衡状态。“内气”能够优化神经系统推动人体中各个循环系统的正常循环,使人体各机能性组织可得到丰盈的滋养。“内气”增强后,可消灭人体病变区的病毒和毒性细胞。同时,练功中也可使病变区的病毒通过经络穴位自动排散出体外。由于气功效应,练功过程还可使人体自动收采大自然中有益的能量和物质。通过大雁的习练,病患者不但可以摆脱疾病的痛苦,而且可以由弱者变成强者,生理功能可转化到最优状态,无病者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素质,整个机能系统增强再生能力。 练大雁气功没有禁忌,各种慢性病患者都可以练,无病者更起到防病健身延缓衰老的功效。功法中贯彻了自然调息、自然调心和意念轻起的原则,在无求、无助、无欲之中排除了自我干扰,使习功者心安神定气回返之,充分发挥了人体本身机能的自我调理作用,也自然打开了人天沟通的渠道。练功时,气在体内外循流有序浑然一体,真气不泄,之神不散,五脏六腑之气各守其所,阴阳平秘,各不亢盛,多年来推广功法中未见出偏差,是一种稳妥可靠的功法,不仅如此习练“前六十四式”还有纠偏的作用。大雁气功练整体气场和全面功能,充分调动108个穴位,进行穴、经、脏最优匹配,每个动作都有多种效应。持之以恒习练本功,可治好显现之病,同时还可将潜在病引发出来,一网打尽。益寿延年,由此可得。 坚持习练本功,病愈后,则可不再得病,未病者防患于未然,久练习不得各种恶病。学习刻苦专一,无助无求,心意端正,持之以恒练功可开发各种潜能。功法循环,多脉调动,诸经齐注,深密奇异不出偏。大雁气功道法自然,练无为法,却成就多种功能,正道周天功,正道丹功皆包容在内,可开慧益智。大雁气功功能全面,治病效应广泛,经气能量强,气质高、气色纯,具有高穿透性,强通导性,全息性,多包容性。总之,大雁气功是一套“功武结合、功医结合、道释相通“的完整体系。 二、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功法 1、起式 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腿微曲,双手虎口交叉,置于小腹气海,深呼吸三次,每次以鼻吸气,身体拉直,眼光凝聚。以口呼气,放松,两眼微合。吸气,百会进入,前通任脉,后通督脉,充实三丹田。放松,入静,默站三分钟,身体直立。头微上顶,虚腋,两臂环抱体侧。五指分开,虎口圆,掌心对环跳。口微闭,舌轻舔上腭。全身自然放松,排除杂念,气沉丹田,眼平视,凝神。2、展翅 身体前倾,重心由脚跟移到脚面,双手环抱由体侧缓缓向前平抬,双手抬至肩高,重心由脚面移到脚跟,躯体后仰,抬脚跟。两臂左右分展,手心向上.眼睛先俯视,再平视,然后仰视。躯体后仰要停留。这节动作主要打开劳宫,涌泉,廉泉等穴。打开夹脊,修正颈椎,启动周天。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 点及练习要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收集整理)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练功群众喜爱。为了进一步促进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规范性,更好地满足功法展示活动的要求,对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各式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做如下归纳,供广大习练者参考。 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 (一)动作方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导引术,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功法特点主要表现为势正招圆。整套动作看似横平竖直、柔和缓慢,但却方圆相应、松紧结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每式中均体现了这一风格。如“左右开弓似射雕”一式,两手自胸前开弓至两侧,再由两侧弧形下落,动作以横平为起点,以半圆为路径,在方正中体现开弓时抻拉之力,回收时松柔之美。上述八段锦的功法特点是在动作进入熟练阶段后,自然而然进入的一种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的状态。在初学阶段要掌握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将在下文细述),先求动作方整,再求动作圆活,先体会柔和缓慢,再体会动静相兼。 (二)呼吸方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呼吸原则,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的变化交替处采用闭气。如“两手托天

理三焦”一式,两手上托时,吸气;保持抻拉时,闭气;两手下落时,呼气。在动作的初学阶段,要以自然呼吸为主,不要刻意追求呼吸的细、匀、深、长,不要刻意追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不要让呼吸成为心理负担,以免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现象。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不调而自调的状态。 (三)意念方面 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时意念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不同的习练阶段,其意念活动也是不一样的。在练功初期,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要点和动作规格上,这一阶段动作要正确,路线要准确;在功法提高阶段,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的风格特点和呼吸的配合上,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肌肉感觉由紧到松;在功法熟练自如阶段,意念活动随呼吸、动作的协调而越来越自然,做到形与神和,意与气和。在松静、愉悦的心理条件下,在似守非守的意念活动中解除各种紧张状态,做到功法自然流畅,从容自如。 各式的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预备势 动作要领:两臂侧起时掌心向后,在体侧45°时转掌心向前;合抱于腹前时立项竖脊,舒胸实腹,松腰敛臀,放松命门,中正安舒,如坐高凳。 易犯错误:两臂侧起时耸肩;抱球时掀肘,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斜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大雁气功简介

《xx派大雁功》 昆仑派大雁气功是一派历史悠久的“性命双修”的上乘功法。由晋代道安法师所创,后在道家昆仑派中秘传,传承至今已经一干七百余年。它具有庞大的动功和静功功法体系,功法计有七十余套,分为基础功和高中级功不同层次。功法全面,功理明晰透彻,修炼次第分明。 修习大雁功可产生祛病、强身、增寿、益智四大效果,使人的身心功能和素质,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增强和提高人体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效果优异。大雁功虽功法高深,但简单易练,入门容易,深造也不难,老幼皆宜,没有禁忌,而且安全性极好。 “大雁”飞行高度达九千米,长距离飞行可达数千公里,“大雁”是一种高能和长寿鸟,大雁功是因其入门功“前、后六十四式”模仿大雁的动作和习性而得名。但就功法和理论特点而言,它属于老子所创的正宗道家丹功体系。 大雁功以老子《道德经》和《周易》八卦为基本理论。“松静虚空、阴阳守中、道德一体”是本功,法与理的核心。修习大雁功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功德兼修”之道,促使人身精、气、神三宝按先天规律运化、养育。从而达到气场圆通,体内真气与大自然气息相合,阴阳调顺,旋转有序,得道自然净化、凝聚而成内丹。久练还能激发人体潜能。 大雁功是一种自然功,有其独特的机制,练功采用“清净法”、“无为法”。清净无为即是不用意念导引、“脱意练空”。练功坚持正、准、实三原则(即心正、形准、相实),以及无注(不意守)、无为(不意导)、无求(不追求),功成于自然。 习练大雁功,通过其丰富的形体运动和纳运八卦的方位效应,可全面疏通人体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等主要经络。打通上中下三个丹田区,产生全身整体气场。可使体内病毒素被分离而从穴位排出体外,入地净化,而大自然的精纯能量则可采收入人体,与体内元气“混元”,即所谓采收天、地、中气和“天人合一”的效应。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功法详解

大雁气功前64式“原汁原味”功法功理 认识大雁气功:“大雁气功”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气功功法之一。属道家昆仑派长期秘传的一套高级功法。最著名的传功者是晋代高僧道安。到现在已1000 多年的历史。大雁气功现代传人杨梅君老师本着“大雁气功”要为人民的思想,于1979 年开始在社会上公开传授。从文化、中医角度来说,气功、太极拳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大雁气功”是一套内容丰富的功法体系,它包括了动功和静功两大类。具中动功主要有“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大雁气功后六十四式”、“大雁掌”等功法;静功有“五行静功”、“遥视炼丹功”等功法。大雁气功的动功是模仿大雁的形态、动作、起居、习性,按照气在人体内运化的原理编排而成的一套功法。它刚柔相济、舒展自然、轻松和谐。习功时自有一种飘飞如雁感,心胸豁达,神情安泰,美不胜收。 功理说明:什么是气功?“气功气功,松静虚空;气功气功,阴阳守中;气功气功,道德一体而已。”这是杨梅君大师从本质上回答了气功。从方法上说,气功是通过调身来放松身体;气功是通过调息来放松身体;气功是通过调心来放松身体。调身、调息、调心的协调统一,使人的身体放松,精神安宁,初级层次是进入放松状态(身体放松,精神放松),中级层次是进入心静状态(以一念代万念,没有杂念的境界),高级层次是进入虚空状态(下意识的锻炼,忘我忘息的境界)。从而治病、健身、养生。 练气功、打太极拳与一般的体育锻炼的区别:练气功、打太极拳目的是练“精气神”,一般的体育锻炼是练“筋骨皮”。不过,练气功、打太极拳既练“精气神”又练了“筋骨皮”。层次不同,效果天壤之别。人体有丹田,有元气,有经络。练气功、打太极拳就是要舒经活血,培育元气。正气浩然,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锻炼身体是必须的,不过也不是万能的。对于重病患者或是老病号,要一边认真锻炼,一边用药物治疗;两者相辅相成。 练习大雁气功,动作上必须做到伸筋拔骨,舒筋措骨才会有健身治病效果;要做到调身、调息、调心的协调统一才会有健身治病效果;要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会有健身治病效果。总之,信心,决心,专心,恒心都必须做到,才会有健身治病效果。冷天,一身练得热乎乎;热天,一身练得出汗水。这样积累练习1000遍以上,才会有明显的健身治病效果。 这里根据耳闻目睹很多人的事实,特别强调,练气功要有健身治病效果,必须树立“四心”:

健身气功八段锦详细解读

健身气功——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悠久的气功文化中走来。继承、创新、发展。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 健身气功——八段锦 锦——指的是上等的丝织品,在中国文化中它代表着珍贵而又精美的饰物。有一套动作优美、编排精炼、祛病健身效果俱佳的健身气功功法,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它由八组动作组成,人们就把它称之为——八段锦。 前言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八段锦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 “八段锦”据传出自八仙中的汉钟离,由吕洞宾刻画在石壁上得以流传。也有人说它是岳飞所创。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挖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时候出土了两千一百年前的导引图,导引图是中国古代导引术的动作汇编,而导引术就是现代气功的一种。马王堆汉墓的导引图共描绘了四十几个运动姿势,其中,至少有四个与后来广泛流传的八段锦中的动作相似,它被学术界看作与八段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八段锦”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夷坚志》记载: 郑和七年,李似炬为起居郎……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常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 在宋代,八段锦的体式已经有坐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八段锦后来形成了很多流派,并得到广泛传播。清朝末年,人们首次把八段锦编辑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并绘制图象,它的歌诀这样概括了八段锦的动作做法和锻炼目的: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后,八段锦的套路基本被固定下来。一个有历史传承,有功法理论,有真实健身效果的传统气功功法就被定型了。 为了让祖国气功文化中的这块瑰宝在当代继续造福人民,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2001年成立了健身气功课题组,将八段锦作为一个子课题,以传统八段锦为依据,本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推陈出新的原则,对传统八段锦重新加以编创,同时,科研人员又运用现代体育和自然科学知识对八段锦的健身效果进行了科学研究与试验。现代生命科学、医学、人体型态学等方法的引入,使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编创被赋予了理性和科学的新内涵。而健身气功八段锦编创工作的完成和推广,也证明古老的八段锦不仅没有被岁月的长河湮灭,反而在今人的努力下焕发出了更绚丽的光彩。 特点功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它安全可靠,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它的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则要求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指的是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去,节节贯穿,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不僵不滞,速度均匀,无停顿断续之处。 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这里的“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精神的放松主要是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形体上的放松是指关节、肌肉及脏腑的放松。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是模仿大雁的姿态、性情和动作;并以古代阴阳学、经腧穴、气化理论为主要根据而形成的一套功法。 整套功法是利用动作的上下、前后、左右、向内、向外;升降开合,动静相间;吸收天地之气;收贯、排泄、补虚、泻实,以达到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路、保持经路畅通无阻,祛病强身之目的。 整套功法、安排造型优美,舒展大方,从大雁清晨醒来、展翅、抖膀飞向天空,一路上捞月、望月,直到落下来瞰水、寻食,以至寻窝安睡。动作连贯,易记易练。实践证明,它具有疏通经路快、得气快、怯病健身快和不出偏差的特点。 1、起式 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肩放松,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掌心内向,五指自然分开,微屈。口微闭,舌轻舔上腭,眼平视前方全身自然放松,宁心静立片刻,排队杂念,气往下沉。 2、展翅 两臂由体侧缓缓前举,手心相对,举至与肩同高。接着,边上举边向两侧分展,两臂外旋成扩胸,松肩,微屈臂。同时,身体向后弯曲,仰视上空,手心向上。两膝微屈,脚跟稍提起身体后屈,抬头仰视,脚跟上提都要适度。以免身体不适或失去平衡。 3、合翅 两臂内旋成弧形向前合抱,两手落至下丹田两侧,手心向内,指尖相对,两手指端相距约1-2寸。手成虚掌,手掌心与腹间留有适当空隙。在两臂向前合抱的同时,身体恢复直立姿势。自然收腹,脚跟落地,眼视前下方。 4、折窝 两手从下丹田部位逐渐提起,手心由向里随之转为两手心相对。至胸前部位时,两臂向前伸直,同时两脚跟提起。接着两臂内旋,使手背相对,手心向外。然后两臂外展,向两侧后下方作弧形运动至两胯后外侧,手心向后。眼平视,松肩虚腋,脚跟仍提起。 5、抖膀 两臂屈时,两手上提至两肾俞穴外侧,手心向上,手指向后并拢成爪形。松肩、虚腋,眼

大雁气功简介

《昆仑派大雁功》 昆仑派大雁气功是一派历史悠久的“性命双修”的上乘功法。由晋代道安法师所创,后在道家昆仑派中秘传,传承至今已经一干七百余年。它具有庞大的动功和静功功法体系,功法计有七十余套,分为基础功和高中级功不同层次。功法全面,功理明晰透彻,修炼次第分明。 修习大雁功可产生祛病、强身、增寿、益智四大效果,使人的身心功能和素质,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增强和提高人体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效果优异。大雁功虽功法高深,但简单易练,入门容易,深造也不难,老幼皆宜,没有禁忌,而且安全性极好。 “大雁”飞行高度达九千米,长距离飞行可达数千公里,“大雁”是一种高能和长寿鸟,大雁功是因其入门功“前、后六十四式”模仿大雁的动作和习性而得名。但就功法和理论特点而言,它属于老子所创的正宗道家丹功体系。 大雁功以老子《道德经》和《周易》八卦为基本理论。“松静虚空、阴阳守中、道德一体”是本功,法与理的核心。修习大雁功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功德兼修”之道,促使人身精、气、神三宝按先天规律运化、养育。从而达到气场圆通,体内真气与大自然气息相合,阴阳调顺,旋转有序,得道自然净化、凝聚而成内丹。久练还能激发人体潜能。 大雁功是一种自然功,有其独特的机制,练功采用“清净法”、“无为法”。清净无为即是不用意念导引、“脱意练空”。练功坚持正、准、实三原则(即心正、形准、相实),以及无注(不意守)、无为(不意导)、无求(不追求),功成于自然。 习练大雁功,通过其丰富的形体运动和纳运八卦的方位效应,可全面疏通人体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等主要经络。打通上中下三个丹田区,产生全身整体气场。可使体内病毒素被分离而从穴位排出体外,入地净化,而大自然的精纯能量则可采收入人体,与体内元气“混元”,即所谓采收天、地、中气和“天人合一”的效应。 大雁功以练本、治本为主,激导人体主要经络穴位,加强整个人体的功能,优化神经和体液调节系统,调节脏腑机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因而可治疗各种慢性病和其它疾病,诸如:神经、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各种疾病,久练可以防止各种毒症和癌症的发生。 大雁功是中国气功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传功最多,影响甚广的一流功派。大雁功的第二十七代传人,一代宗师杨梅君,深修大雁功八十余载,她不但练就各种高深功能和绝技,而且对大雁功的功法与功理以及气功医疗技术造诣甚深。为了传播大雁气功,这一古老的功法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她老毅然决定,把每代只传单一的秘传,改变为公开广泛传授。二十多年来,她老不顾年迈不辞辛劳苦,走遍了大半个神州大地传功送法。并专程去海外表演讲学。她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政策,她老说,气功来自人民,来自祖先,气功要还给人民。 自一九七九年起开始公开传授大雁功。截至目前为止,已经传授功法22套。如基础功法“前、后六十四式”、“拍打健身功”、“五行静功”、“排毒静功”等;高中级功法如“昆仑缠手八卦”、“八字拔腰功”、“三叉螺旋功”、“大雁掌”、“绵掌”、“五行八卦拳”、“开胸放香功”、“开发拳”、“安位静功”、“遥视炼丹静功”、“高级秘传静功”、“开穴静功”、“佛禅收气静功”等。 杨梅君宗师於一九九八年农历八月初五,在正式场合下宣布,立长子陈传刚为道家昆仑派秘传大雁功第二十八代传人,并举行了传位仪式。 宗师杨梅君,二零零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一百零四岁。 大雁功一九九八年国家体育总局审定为健身气功。 气功是一门特殊的人体科学,在中国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为了探求健康长寿之道,为了增强人类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为了探求生命科学的

大雁气功要领

大雁气功练功要领 大雁气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派上乘功夫。它具有庞大的动功和静功功法体系,功法计有七十余套,并分为基础功和高中级功的不同层次。修习大雁气功可产生祛病、强身、增寿、益智四大效用,使人的身心功能全面改善,效果优异。 到目前为止,已在社会上公开传授了二十套功法,分为基础功、中级功、高级功三个层次。实际上,基础功的层次就是很高的,即浅即深,可以产生许多功能。各套功法按层次具体划分:基础功包括“前六十四式”,“后六十四式”,“拍打健身功”,“五行静功”;中级功:“昆仑(缠手)八卦”,“八字拔腰功”,“三叉螺旋功”,“大雁掌”,“安位静功”,“遥视练丹静功”,“纠偏治疗功”;高级功:“绵掌”,“五行八卦拳”,“开胸放香功”,“开发拳”,“高级秘传静功”“开穴静功”,“佛禅收气静功”。经过“前六十四式”筑基之后,便可有针对性的练各种高中级功,但要想深造,必须按层次向上练,逐渐过渡,使经络气道打通得全面,获得稳定功能。到高层次之后,某些过渡性功法可不再练,而稳定在基础功和高级功上面。当然,为了治病需要,还应有针对性地选练特定功法。 各套功法的基本法理不同,导引机制也有所区别。比如,“前六十四式”是基础功,主要是练大小周天和十四条脏腑经络循环;“后六十四式”则是提高人体素质,这里“素质”是说气功的“素质通道”的功能。它被称为“引路之功”,通过它再过渡到各高中级功法。就八卦功来说,目前已传授了”缠手八卦”亦即“昆仑八卦”,还有“五行八卦”,“天地八卦”,“人字八卦”。在经络开通上,高中级功在强化外经(十二经脉和奇经)效

应的基础上,重点转入开通内经气道和不显露的重要穴位,根据经穴脏的匹配规律,为使气行集中,按连续累加的方式,每套功增开四条至六条(有的更多些)内经气道,内气“质”与“能”提高,气行范围扩大,气走神经、血管和脏腑之间的窍道,周行全身,无所不至。总之,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向上练,一年级,二年级,……,上大学,练轻功、重功,练放五种丹香,练五气、五行、五相、五味、五色,练气、练意、练力、练神。动功是天地气与五脏气相结合,大雁气功是以动功开路,配合一些静功,始终保持不介入意念,这样到一定时侯,就很容易转入高层次的修练,收事半功倍之效。 要想气场圆通,功能稳定全面,练功要刻苦,要持之以恒。天天坚持,要首先把已经学的功法练到家。“前六十四式”练一千次,才能出效应。除了勤练,还要善于领悟,亦即提高悟性,练功要动、静结合,一套动功保三套静功,不管功力多高多深,也要坚持练动功!始终记住“大雁飞翔”。 一、本功主要优势 第一:持之以恒习练本功,可治好显现之病,同时还可将潜在的病引发出来,一网打尽。所谓益寿延年,由此可得。 第二:能坚持习练本功,病逾后仍练功不辍,则可不再得病,未病者防患于未然,久练可不得各种恶病,包括癌症。 第三:习功者刻苦传人无助无求、心意端正、持之以恒习练本功,可出现所谓“透视、遥视”等功能,用于为人探病,进行气功医疗。但不得追求,健身养生是本功的根本。 第四:功法循环,多方调动,褚经齐注,首开后行脉(身后),深密奇异不出功偏。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口诀及图解 (A3打印版)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解预备式及口诀 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图6)。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7)。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图8)。 动作四: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离约10厘米;目视前方(图9)。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预备式: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动作要点 1.头向上顶,下颌微收,舌低上,双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臂,上体中正。 2.呼吸徐缓,气沉丹田,调息6~9次。 易犯错误 1.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斜向地面。 2.塌腰,跪腿,八字脚。 纠正方法 1.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 2.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能与作用

宁静新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与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健身气功八段锦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一:接上式。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朝上;目视前方(图10)。 动作二:上动不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图11)。 动作三: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内收,动作略停;目视前方(图12). 动作四: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十指慢慢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本式托举、下落为一遍,共做六遍(图13)。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第一式: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动作要点 1.两掌上托要舒胸展开,略有停顿,保持伸直。 2.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 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继续上举时松懈断劲。

大雁气功五行八卦拳

大雁气功五行八卦拳 大雁气功五行八卦拳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大雁气功五行八卦拳大雁气功五行八卦拳此功法主练脊椎、督脉,贯通表里七窍五行, 使气归“素质”,充养元精,调和气血,并且强筋骨、健皮肤,排除毒气,净化全身。 目录 简介 口诀 功法1.预备式 2(托掌 3(沉拳两手握实拳 4(探地五行 5(拨云 6(捞雾 7(抬拳 8(归位 9(鸿雁双飞 10(苏秦背剑 11(左拳右臂 12(推出莲花 13(足摆荷叶动重心移至右腿 14(压气点地左脚落下 15(姜子牙弹琴 16(五行上升 17(展翅飞翔

1 8.大雁运转 19(大雁戏水 20(盘腿连环拳 21(三步穿通拳 22(倒拳23(七星归位 24(左右摆拳 25(抬拳观天 26(走八卦 27(缠绕拳 28(五行归位 简介 口诀 功法 1.预备式 2(托掌 3(沉拳两手握实拳 4(探地五行 5(拨云6(捞雾 7(抬拳 8(归位 9(鸿雁双飞 10(苏秦背剑 11(左拳右臂 12(推出莲花 13(足摆荷叶动重心移至右腿 14(压气点地左脚落下 15(姜子牙弹琴 16(五行上升

17(展翅飞翔 1 8.大雁运转 19(大雁戏水 20(盘腿连环拳 21(三步穿通拳 22(倒拳 23(七星归位 24(左右摆拳 25(抬拳观天 26(走八卦 27(缠绕拳 28(五行归位 展开编辑本段简介 此功法主练脊椎、督脉,贯通表里七窍五行,使气归“素质”,充养元精,调和气血,并且强筋骨、健皮肤,排除毒气,净化全身。行功中可产生内外贯气效应,内贯气补神经,外贯气滋润皮肤,使皮肤细腻。贯气七窍可使“眼睛明亮(眼观四海)精神来”。气贯脾胃肾, 可在调理脾胃肾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肺、肝、心的功能。行功中可达到力与气合,使筋骨皮得到锻炼。练此功还可使大肠、小肠得到净化,不受毒气污染。五行八卦功治病健身的效果显著,其各节主要动作都有治病效应,例如,“托掌”、“沉拳”气贯胸肋骨,可优化胸膜;“探地五行”接天气、收地气,可治心脏病;“推出莲花开”气贯手腕、肘部和两肩,可充盈心气;“足摆荷叶动”使带脉贯气,治腰部疾病;“子牙弹琴”则散除病毒气;“左右摆拳”气人丹田;“一气贯通”到涌泉,可治腰部病症。最后以走五行八卦,归纳元气。此功主治红斑狼疮等疾病。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功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八段锦功法【图】 八段锦分解图示 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八段锦》动作口令 预备式口令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两手托天理三焦口令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左右开弓似射雕口令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调理脾胃单臂举口令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五劳七伤往后瞧口令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摇头摆尾去心火口令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两手攀足固肾腰口令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攒拳怒目增气力口令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要点与功法作用 预备式 动作要点: 头向上顶,目视前方,下颌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松,腹部松沉,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两脚稍曲,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长体中正。 功法作用: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要点: 两掌上托,力在掌根,下颌先向上再内收,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功法作用: 脐以下为上焦,胸隔至脐为中焦,胸隔以上为上焦。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要点: 侧拉之手五指并拢曲紧,肩臂放平,八字撑侧撑,沉肩坠肘,曲腕竖指,掌心弹空,上体直立,两脚跟外撑。 功法作用: 展肩扩胸,刺激督脉和背部腧穴,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有效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协调能力,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有利于矫正驼背,肩内收等不良姿式,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要点: 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撑根。 功法作用: 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刺激位于胸斜部的相关经络,及背部腧穴。具有调理脏腑经络的作用。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小肌肉得到锻炼,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

防和治疗肩、颈疾病。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要点: 下颌内收,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悬臂两肩后张,转头悬臂弧度要大。 功法作用: 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尽力牵张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诸脏腑,往好瞧的转头动作,可以刺激颈部大椎穴,以及背部五脏六腑的腧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还可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运动肌群的收缩力,增大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预防眼肌疲劳及肩颈等背部疾患,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要点: 马步下蹲要收髋敛臀,上体正中,摇转时,脖颈与尾闾对拉伸长,速度应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上体右倾,尾闾斜摆,上体前俯,尾闾向后画圆,上体不低于水平,使尾闾与颈部对拉拨长,加大旋转幅度,上体侧倾和向下俯身时,下颌不有意内收或上仰,颈椎与肌肉尽量放松伸长。 功法作用: 心火,心热火旺的病症,属阳热内盛的疾病,两脚下蹲,摇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达到舒经去热的目的,有助于去除心火。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侧屈,反转及回旋,可使整个头、颈段,腰部、臀、腹部肌群参与收缩,增加颈、腰、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发展该部位的肌力。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要点: 两掌向下,摩运,不要低头,适当用力,至足背时,松腰沉肩,两膝挺直,向上起身时,手臂主动上举,带动上体立起。 功法作用: 通过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及阳关、委中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的一些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通过脊柱大幅度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躯干前后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

大雁气功静功

大雁气功静功 、正确认识练静功的目的和意义 大雁气功静功是道家昆仑派整套功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练好动功的基础上,结合静功练习,可以进一步调动内气,疏通经络,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目的。 大雁气功静功具有以静为主,静中有动,外静内动的特点。在学练静功的过程中,如果对形导和意导方法掌握得正确,则练功的效果明显,而且周天运行通得快,周天可自然形成。小周天可以顺着走,即气从督脉上行沿任脉下行,也可以逆着行,即气从任脉上行沿督脉下行。但在练功时,不能有杂念,练功过程中一旦出现幻觉时不要惊慌,要按练功目的正确对待。总之,真正将静功练好,能起到大雁气功动功所起不到的效果,其妙用无穷。 、练好静功的几种形式和方法 大雁气功静功有立、行,坐,卧等多种静功姿势,但在实践中又以坐功为主,在坐功里又有垂腿与盘腿之分。现就静功坐功的五种方法分述如下, 1(自然沉气法:坐在凳上三寸,露出会阴,上身与大腿成90度或大于90度,大腿与小腿成90 度或大于90度,两脚平行与肩同宽,颈项直,舌舔上腭,牙齿轻扣,嘴微闭,自然呼吸。全身放松,然后双手捧气从头前上方往下贯气,气沉在下丹田或涌泉穴,接着垂帘,眼慢慢往下看,先看鼻尖,再内看膻中,最后内看到下丹田,将双眼轻轻合上。尽量做到“勿物勿我,”排除杂念,双手心放在梁丘穴上,手大拇指轻贴在血海穴上。开始做功。

2(默念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帮助初学练静功和在练静功中不能很好入静的练者放松入静,进入练气功的状态。因为在初学练气功时,往往思想不易集中,一闭眼 后,浮想联翩,勾起生活、工作、学习、同志间的关系,,等等。游动不安。不能收到练静功的效果。致此方可采用默念法,而默念“功”,成,,。”二字。这“功成”二字是道家昆仑派静功的基本默念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初练静功的人的思想游动问题,帮助人体松静空下来,达到练功的效果。身体姿势与自然沉气法同。 3(调息法:身体姿势与要领同自然沉气法,入静后,’采用腹式呼吸,即吸气时,鼓小腹,呼气时收小腹,也可以用逆腹式呼吸法,进入练功状态,在练功过程中以达胎息法为最佳。鼻呼吸时要自然畅通;做到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切忌浅、短、粗、急促的胸式呼吸法。 4(散气法,这种方法,是在前三种方法的前提下,小周天通了后,能掌握气的运行,方可学练这种方法,即把内气、周天气凋集到人体的病区,意念驱散体内的病气,以达身体强健舒适。此种方法在练功过程中可以稍带点意念,即意导,来完成这种练功方法。 5(体外周天法:姿势与要领同自然沉气法。只是在做功时通过形体和意导,将 体内的气从脚下排出,然后把自然界的气从百会或者大椎穴贯入体内,,进行体 内、体外周天往复大循环。但在学练第四和第五这两种方法时,要随着功夫的增长,具有扎实的功底后才能学练体外周天法。 以上五种方法的收功方法都是:两手合拢搓掌7次后,用手指或手心揉按眼7 次,然后双手自然梳头,慢慢睁开眼睛后,两手捧气经过头前上方向上、中、下丹田贯气,稍停片刻方可起身活动。 上述静功除垂腿坐外,还有盘腿坐,其要领上身竖直,舌舔上腭,牙齿轻扣, 嘴微闭,左腿弯盘在里,脚置于右大腿下,右腿弯盘在外,脚放在左大腿下,形成自由盘式。两手心分别轻放在膝盖的梁丘穴上,大拇指轻点在血海穴上,肩要放松,两臂要圆,尽量做到“勿物勿我”的状态下,开始练功。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 一、八段锦起源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二、八段锦歌诀(详见附1)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功法特点 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特别是在前面所讲八个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伸拉。适当的用力和延长作用时间,能够使相应的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3、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神与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本功法每势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了意动形随、神形兼备。 气寓其中,是指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习练本功法时,呼吸应顺畅,不可强吸硬呼。

大雁气功

大雁气功 大雁气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上乘功法体系。据说大雁气功创自晋代的道安法师,及后辗转流入道家昆仑派中秘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在道家的养生哲理长期熏陶下,大雁功的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大概可分成前三百年武功,和后五百年养生和治疗。因此,大雁功的体系不单只是非常完整,而且其功法类别也相当广泛,包罗有养生、治病的动功、静功、医功和武功等,共七十余套的功法。 大雁气功是建基于我国道家哲学和养生理念。功法都是按着阴阳变化、五行八卦及经络气路特性而编排。它是以动作导引为主的一种自然功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帛书》44幅《导引图》彩绘,更好证明了我们远在西汉时代的祖先,已盛行以气功导引作为养生之道。汉代名医华佗以气功导引的基础,模仿虎、鹿、熊、猿、鸟,创造的“五禽戏”更脍炙人口。大雁气功就是模仿大雁这种高能和长寿鸟的形态、动作、起居、习性,按照气在人体内运化的原理编排而成。后期,再承继道家的丹道修炼方法,发展成一门上乘的养生气功功法体系。” 大雁气功虽功法高深,但简单易练,入门容易,深造也不难,老幼皆宜,没有禁异,而且安全性极好。中老年人练此功有明目醒神、疏经和血、祛病健身之功效,年轻人修炼则可改善人脑的智能,能增强记忆力和提高学习能力。年纪越小,效果就越显著。 大雁气功以练本、治本为主,激导人体主要经络穴位,加强整个人体的功能,优化神经和体液调节系统,调节脏腑机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因而可治疗各种慢性病和其它疾病,诸如: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各种疾病,还可治疗精神病、癫痫病、各种结石症、各类内外关节炎、皮炎、妇科病、糖尿病、胰腺病、尿毒症、胸膜炎、脑瘤.五官疾病、耳聋、青光眼、白内障、各种毒症、红斑狼疮、梅毒、艾滋病、癌症以及腰腿四肢的疾病等。久练可以防止各种毒症和癌症的发生。 大雁气功属于道家昆仑派,始于中国晋代,至今已流传干余年。但就功法和理论特点而言,它属于老子所创的正宗道家丹功体系。大雁气功过去长期在道教中秘传,它具有庞大的动功和静功的功法体系,功法计有七十余套,并分为基础功和高中级功的不同层次。修习大雁气功可产生祛病、强身、增寿、益智四大效果,使人的身心功能全面改善,效果优异。 为了帮助练功者学好大雁气功,对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动作的功理作用和气路有所了解,现粗浅地概述如下; 大雁气功是以古代阴阳学、经腧穴、气化理论为主要根据而形成的一套功法。 阴阳学说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阴阳互相依存,互相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 阳互相转化,阴极必生阳,阳极定生阴。阴阳调和,万物生长;阴阳偏废,万物消亡。 古人认为,人体的“脏”能储藏人体的一切精微物质,脏 届阴。“腑”能进行消化、传导、排泄的活动,腑属阳。因此,所属脏腑的十二条经脉亦分为“阴经”、“阳经”。并找出了一阴一阳经脉互为表里的关系。在人体生理正常时,阴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