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多功能经营技术支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附参考文献版)

以多功能经营技术支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附参考文献版)

以多功能经营技术支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附参考文献

版)

0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要素,林业既是影响社会生态环境状态的重要领域,又是一个经济资源的生产行业,所以这个行业的生产方式与我国社会的环境状态和生态安全问题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林业提出了“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的目标要求。201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并指示“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要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这些重要指示为林业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我们认为建设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高活力的森林生态系统就是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宏伟

目标的学术表达,本文在这个目标指导下,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目标体系、森林质量的多功能属性和多层次开发途径、精准提升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架构等方面展开论述,

提出了“建立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基础上尽量提高森林的活力、生产力及服务功能”是森林经营的基本目标,“创造和利用自然与人工的协同合力”是森林经营的基本原理等创新性森林经营的科学内涵,据此提出了通过多功能森林经营来强化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活力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建议和设计。一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指标体系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要求首先要明确森林质量的科学内涵和核心指标。随着社会对森林生态环境服务、景观文化和物质生产等多种功能需求的增加,森林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应该从传统的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3个指标扩展至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层面。因此,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这3个传统的森林质量指标依然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基本指标,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森林景观空间层、林分层和单株个体等三个层面的扩展指标才能表达。首先是景观空间层的质量指标需要增加新的内涵,在扩大森林面积和比例的基础上,增加森林类型丰富度、提高林地的近自然程度、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比例、对原生植被斑块的保护程度等,都是景观空间层精准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指标。林分层次精细的质量标志包括树种组成、优势和关键树种的使用比例、年龄结构、径级结构、层次结构、枯落物分解速度和土壤发育程度等,它们是森林生态系统活力和稳定性的核心指标。在单株个体层面则包括目标树(优秀林木)和辅助木的数量和

标志、目标直径、冠高比和干型等新型森林经营的单株林木质量指标,这些指标非常基础和重要,因为只有森林中有了优秀的个体林木,才能有高质量的林分林,进而才能有高质量的森林和高价值的陆地生态系统。所以,通过这三个层面拓展新的森林质量指标,是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首要工作。二我国多功能林业的概念和“精准”技术内涵自现代林业的概念于18世纪被确认以来,森林经营的概念与内涵在两百余年中经历了深刻发展和丰富变革。早期森林经营的目标在于追求森林商品生产效益最大化,其显著特点是将森林的功能单一的定义为向人类社会持续提供物质产品并创造经济价值。这就是以经营少数速生树种、单一结构和轮伐期作业为特征的“传统森林经营(conventional forest management)”阶段(Schütz, J.P. 1986; 陆元昌等2010a, 2010b)。本文仅准备对传统森林经营到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林业历史和阶段发展做简要论述,这方面更为详细的信息可以参考多位国际林业专家2015年提出的全球森林经营发展综述(Puettmann et al. 2015)。Puettmann等研究的核心结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森林经营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负面影响被逐渐认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多重支持功能需要通过主动的森林经营行为加以提高,以满足人类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维护、景观和文化服务和生态系

统支持等多种森林功能的需求,多功能森林经营因此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由于不同区域和社会自然条件和发展阶段等差异,其多功能森林经营有了不同目标重点和技术差异,理论界用了“替代性森林经营”(alternative forest management)这个概念来表达这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功能林业发展情况。“替代森林经营”顾名思义就是用新的经营方法对“传统森林经营”方法的替代,其基本的要领在于强调森林的某个独特价值的同时,经营目标要兼顾森林的包括非商品性在内的所有功能和价值,在表达形式上包括了北欧地区的“自然导向的林业”(nature oriented forestry)、中欧的“近自然林业”(close-to-nature forestry)、南欧的“系统性育林”(systemic silviculture)、美国的“生态林业”(ecological forestry)和“生态系统经营”(ecosystem management)、加拿大的“基于自然干扰的经营”(natural disturbance-based management)、南美(智利)和澳洲的“保留性林业”(retention forestry)、东南亚地区的“减小影响的采伐”(reduced impact logging)等,到中国的“多功能森林经营”(Multi-functional Forest Management)(Lu et al. 2013)等探索。中国作为一个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差异巨大的林业大国,不同地方在森林经营的转变发展中都有其特殊的内在需求和技术特征,从热带对天然森林适应的减少影响的择伐收获模式、南亚热带山地人工林适用的保留性经营模式、大部分公益林区以“目标

树”为特征的近自然林模式、到方兴未艾的大都市平原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等,可以说其他国家和地区所采取的这些“替代性”经营方法,在我国都能找到适用的区域和开展的实践案例。所以我们在参加全球森林经营“替代经营”发展总结综述工作时,直接使用了“多功能森林经营”这个本质概念作为中国林业发展的标志性特征词汇,得到越来越广泛认识和接受。多功能林业的概念自提出以来有了三个阶段的进步。第一阶段是与仅看重森林生产功能的轮伐期林业模式对应的近自然林业模式发展阶段,例如1898年慕尼黑大学森林培育学教授盖耶尔(K. Gayer,1822-1907)在其所著《森林培育学》著作中提出了“恒续林(Dauerwald)”经营的思想,1922年米勒(M. Moeller)教授在其著作《恒续林思想:它的内涵和价值》再次提出对“近自然”这个理念的哲学意义和林业实践价值的思考,反应了在没有“多功能林业”概念时期对“具有多种价值和多样化服务功能乃是森林和林木的自然禀赋,需要加以保护并可为人类所利用”这样一个对森林多功能性形成认识和逐步利用的发展过程。第二阶段是作明确了概念并作为国家政策发展的阶段。主要标志是德国哥廷根大学林学院林业经济学的Gerhard Speidel 教授在其著作《森林企业计划:森林经营方案的基础和技术》(1972)中正式总结提出“森林可持续多功能利用(Nachhaltigkeit der Vielfachnutzungen)”的理论思想和林业

实践应用案例。随后,德国政府于1975年5月颁布了新修订的《联邦森林法》,第一章第1条修改为:“鉴于森林的经济利用功能和森林对环境,特别是对自然环境的持续保持作用,对保护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增加土壤肥力、美化景观、维持农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以及对公众的休养和游憩作用,要对森林进行保护,在需要的情况下扩大森林的面积并保障森林正常的可持续经营”。这个定义使得这部《联邦森林法》成为第一部保护和促进多功能林业发展的法律。随德国之后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逐步明确了多功能林

业的发展道路,并开展了前述的大量探索。第三阶段是从“多功能利用”向“多功能经营”转变和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发展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很多地方的森林并不存在充足的多

种服务能力来满足人类逐步增长的利用需求,我们认识到森林的多种功能不只是可以被动地保护和利用,更需要也可以通过主动经营的手段加以强化或创造,并基于这个认识提出了“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概念,这个森林多功能从“利用”向“经营”阶段发展的革命性变化,就在于支持这个发展的“通过主动的经营设计来强化或创造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这一新型林业科学的基础理论思想。我国林业向多功能森林经营发展的主要标志首先是2009年国家林业局启动的多功能林业调研项目,其主要成果《中国多功能林业道路探索》一书由当时的贾治邦局长作序于2010年发表(匿名, 2010)。

第二个标志是于2012-2015年间执行的、以“通过主动的经营设计来强化或创造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为研究核心的中德政府间合作科研项目“多功能森林经营创新技术研究”国际合作课题,最新的标志是国家林业局2016年发布的首个《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这个《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国家政策,并初步建立了相应森林分类和经营技术体系架构。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作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可行技术体系,首先从基本定义中得到表现。在我国对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探索中,将森林的多重功能性系统的总结为四个方面。(1)生产供给功能,即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初级和次级生产提供给人类直接利用的各种

物质产品,如木材、食物、薪材、生物能源、纤维、饮用水、药材、生物化学产品、药用资源以及生物遗传资源等;(2)生态调节功能,即森林生态系统通过生物化学循环和其它生物圈作用机制调节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的能力,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减缓自然灾害、控制病虫害、控制植被分布和传粉等;(3)文化服务功能,即森林通过丰富人们的认知和思考等精神生活而使之受益的

非物质性服务功能,如景观美化、生态教育、休闲游憩、消遣娱乐、美学欣赏、宗教文化等人类从森林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精神财富;(4)基础支持功能,即森林生态系统在制造氧气、形成土壤、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

进化过程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支持功能,从而使地下、地上和水体等其他生态系统的功能得以维系。与这个森林功能的一级分类相应,我国的多功能森林经营定义为:“在林分层次或小班水平上以同时实现这4类功能中任意2个或2个以上功能为经营目标的森林经营方式”。其精准性的科学价值在于认识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协同机制,通过积极的经营来加强森林原有的服务功能,或是在森林功能退化或消失的地方建立和创造出新的森林服务功能,其精细化经营的特征表现于把森林经营管理的目标设置在了具体林分或小班的详细水平上。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多功能经营途径通过多功能森林经营途径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目标的主要改进包括在森林分类管理中增加兼用林类型、提出基于近自然度理念的景观空间规划来支持按多功能经营、经营措施处理从传统的林分尺度计划到林木个体水平。这个改进的核心在于把利用“自然力与”森林经营首先,林业的管理模式要改进。在现有“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间增加一个“兼用林”类型,即按重点公益林、兼用林和商品林等三类森林管理。因为纯粹种植业特征的人工商品林经营本质上单一目标导向的人工系统经营模式,不可能在大规模的国土面积上实施;而单一公益林保护管理模式使得森林土地失去了基本的利用自然力进行物质生产并通过科学经营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快速提高的可能,也不可能

大规模地长期推行;所以,这两部分在森林空间上都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范围,而增加一个兼用林管理类型就协调了单一经营目标与多样化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我们认为按三类森林管理的多功能经营管理模式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需要的主流森林模式,是国家林业生产及生态保护和建设(建议以后用“生态保育”来表述)的主体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道路。其次,要建立支持森林空间规划的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如前所述,自米勒(M. Moeller)教授上世纪20年代再次强调了林业的“近自然”理念的重要性以来,森林的近自然度(与森林的经营强度相对)一直就是多功能林业从哲学思辨到实践价值的基础支持问题。我国林分层的近自然度划分和经营参考应用在10多年前已经提出(陆元昌2006),但是涉及森林在景观生态系统层次的近自然度界定和对大尺度森林经营空间规划的支持应用,是涉及与森林为主体的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关系的认识和应用的基础性问题,且至今没有认真提出解决方案。支持森林景观空间规划的近自然度划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态系统核心要素的适应性、顶级群落物种比例、植被与土壤发育关系、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的完善程度、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方式等方面,同时要根据生态系统建立和维系的人工力量和自然力量的比例来定义和划分。这里对这个复杂的问题提出的简单方案是七个近自然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即是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从低到高的技术指标序列,即:7级-不自然的,6级-人工模拟自然的,5级-基本近自然的,4级-近自然的,3级-高活力近自然的,2级-自平衡近自然的,1级-完全自然的。本文略去这个体系界定和划分级别的理论分析和技术构建内容,仅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这个近自然度序列是生态文明社会制度建设和多功能森林空间规划的

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空间管理的精确性和可持续性有实际意义。四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基本技术架

构在国家林业局2016年发布的《全国森林经营规划

(2016-2050年)》中已经建立,这个《规划》可以认为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多功能森林经营行动计划。我们认为森林多功能经营的道路是适应中国社会与自然特征的林业发展

道路,本文以首个全国森林经营《规划》为依托,在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之多功能林业目标下,从以下五个方面简要介绍我国特有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技术体系。一是森林经营基本遵循。遵循林业发展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突出主导功能兼顾辅助功能、防止地力衰退、保持森林健康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森林经营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关于近自然森林经营的三大基本原则(陆元昌等2016)和多功能人工林经营的六个有序规则等(陆元昌等2014),都属于这个基本遵

循的规则内涵。二是森林经营类型分类。如前所述,《规划》参照国际通用的森林主导功能划分类型,提出了严格保护的公益林、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集约经营的商品林等三大类森林经营管理类型,将多功能森林经营策略与不同等级国家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以及各类商品林进行了有机衔接。这管理模式的改进有助于推进林业管理真正进入到更为细致

和精准的多功能森林经营阶段,切实做到分类指导、因林施策、科学经营。三是森林类型划分。在以森林起源为主线将森林划分为天然林、人工林两个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有利于采取更加精准的经营技术措施层面,按照森林的近自然程度由高到低、经营强度由低到高,将天然林划分为原始林、天然过伐林、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4种森林形态类型,将人工林划分为近天然人工林、人工混交林、人工阔叶纯林、人工针叶纯林4种森林形态类型。这种更具针对性的森林形态类型划分,必将推动我国林业建设进入精细化时代,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基本理念和“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实际行动。四是森林作业法的技术体系。森林作业法是针对具体森林类型,根据其立地环境、主导功能、经营目标和林分特征,对森林经营活动涉及的造林、抚育、改造、采伐、更新等环节的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组合。为使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理念和技术落到实处,自2000年以来,我们结合多个科

技支撑项目和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的大量实践,研究实验了我国特有的三级结构多功能森林作业法技术体系。第一级森林作业法即是在《规划》中应用的“功能作业法”序列,按照经营对象和作业强度由高到低顺序,以主导的森林利用方式命名,提出了由一般皆伐作业法、镶嵌式皆伐作业法、带状渐伐作业法、伞状渐伐作业法、群团状择伐作业法、单株木择伐作业法、保护经营作业法等七种森林作业法类型构成的我国森林作业法体系的一级架构。森林作业法的本质是实施森林经营的对象、目标、方法与过程的工艺集成。工艺是指劳动者利用工具对各种生产对象进行增值性加工或处理而实现生产目标的方法与过程,其基本特征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操作上可行。本《规划》通过建立和强化森林作业法的应用要求,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森林经营技术体系,而且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森林经营重视造林和采伐利用,忽视森林抚育经营的被动局面,建立完整的森林经营作业链,树立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更有助于通过作业法体系在第二级和第三级的进一步细化落实,将多功能森林经营目标与具体森林类型和树种组合以及具体立地环境和林分状态有机衔接,确保经营策略和措施落到实处,成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实用技术和工艺保障。限于篇幅我们将另文介绍第二级和第三级作业法的技术要点。五是要强化我国主要树种多功能经营的生态特性和技术参数。乔木树种是森

林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建立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提高森林的活力、生产力及服务功能等经营目标都需要通过落实到具体的树种或树种组合来实现,而“创造和利用自然与人工的协同合力”这个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理也需要通过具体树种或树种组合的基本单元为作用点才能表达出来。可见对树种的自然生态和经营响应特性的认识和应用十分重要,对这些事实和认识的树种技术参数的整合及应用,是实现森林质量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技术细节。这个技术细节目前的最新发展是首个森林经营规划中对我国主要树种生态-经营学特性的整合附件。《规划》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定位和《中国林业发展区划》成果,将全国划分为八个森林经营分区,并分别八个森林经营区提出了我国主要树种的“生态-经营学特征”及目标直径等多功能经营核心技术参数,包括了全国八大森林经营分区的主要树种及其耐阴性、适生性、珍贵性、速生性等特征和每个树种的目标直径参考指标。对树种和树种组合特性的把握和利用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关键技术细节,这方向上还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执行。如果把多功能森林经营这个复杂的技术体系用一个关键而简明的指标表述,促进先锋树种的林分向亚顶级或顶级树种的林分过度、促进单一树种纯林向多树种混交森林过度的树种选择和发展方向,就是我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细节,这个细节将对我国森林经营起到重要

的导向性作用,有助于推动各地由皆伐、轮伐等简单的森林采伐利用方式为主向渐伐、径级择伐、单株木择伐等更高水平的精细化经营和利用方式转变;有助于引导和鼓励各地培育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真正实现“让中国的树木长大”为简明特征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目标。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林业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重要指示对林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深化认识和全面开展森林多功能经营,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我们从林业大国向林业强国转变的关键一步。本文论述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目标下的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技术体系架构,并以国家林业局首个《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为依托,进一步细化了中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质量指标、理论基础和技术框架。希望作为《规划》的一个技术补充,对各省区正在策划和开展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作用。我们认为,国家林业局的首个《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战略目标的行业实施方案,希望并相信随着这个《方案》在各省区的不断落实、随着中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深入发展,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林业应有的贡献。左一为本文作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林联林业智库专家陆元昌先生

参考文献:Gerhard Speidel 1972. Planung im Forstbetrieb:

Grundlagen und Methoden der Forsteinrichtung. Berlin: Publisher Parey. 267 pagesLu Y, Liu X, Lei X, Wang H, Hong L, Guo H 2013. Development of silvicultural models for

multi-functional forest management: the systematic conside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experiment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Southwestern China. In: Fehrmann L, Kleinn C (eds). Forest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and police: the role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in a complex international setting.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DAAD workshop. Cuvillier Verlag Goettingen, Germany.Puettmann, K. J., Wilson S.M., Baker S.C., Baker S.C., Donoso P.J., Droessler. L., Amente G., Harvey B. D., Knoke T., Lu Y.C., Nocentini S., Putz F.E., Yoshida T., and Bauhus J. 2015. Silvicultural alternatives to conventional even-aged forest management - what limits global adoption? Forest Ecosystems, 2015, 2(8): 625-636.Schütz, J.P. 1986. Charakterisierung des naturnahen Waldbaus und Bedarf an wissenschaflichen Grundlagen. Schweiz. Z. Forstw. 137,

747-760.SFA 2016. 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 国家林业局.陆元昌蒋三乃雷相东程志楚刘宪钊刘羿王宏谢阳生洪玲霞国红王雪峰王晓明2016. 森林抚育规程解读.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陆元昌,雷相东,洪玲霞,宁金魁,刘宪钊,孟京辉2010a. 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体系

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30(1): 1-5陆元昌,雷相东,洪玲霞,宁金魁,刘宪钊,孟京辉. 2010b. 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体系应用示范[J]. 西南林学院学报,30(2): 25-30.陆元昌,刘宪钊等2014.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技术指南.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匿名2010.中国多功能林业发展道路探索. 中国林业出版社.

广丰区“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1

广丰区“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进入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拉开序幕、开局起步的五年。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通过参阅相关法律法规,走访相关部门,基层实地调研,总结“十三五”工作,思考“十四五”林业发展,形成以下“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一、发展思路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和“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的系统思想,按照生态保护优先的要求,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全力做好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利用绿水青山三篇文章,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打造“绿色纯净广丰”。 二、发展定位 以建设“绿色纯净广丰”为目标,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引进、推广林业适用技术,开展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良种选育、快繁技术研究,促进全区森林资源总量、质量和均量“三量齐升”,不断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着力做好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广丰绿水青山,打造

“绿色纯净广丰”林业品牌,推进全区林业高质量发展,跻身全省林业第一方阵。在“十四五”期间,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62.3%,森林蓄积量年增长3.8%以上,毛竹株数达到 0 万根,林地保有量在公顷。 1、建设好绿水青山。把科学经营森林作为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明确具体措施,因地制宜,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坚持造林绿化不松懈,大力实施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实施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和乡村绿化美化改造。为全域旅游打造森林美景,让广丰森林实现质量高,景观美。 2、保护好绿水青山。切实保护好我区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筑牢全区生态保护屏障,对森林、林地、湿地、野生动植物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保护,让广丰呈现山长绿、水长流。 3、利用好绿水青山。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将生态优势焕发出经济活力,依托林业可持续发展,巩固提升植树造林、种苗花卉、经济林培育、林下种植等传统产业,突出抓好“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林业生态产业,实现多栽树,不砍树,能致富。 四、发展布局 在全国林业发展区划江西省三级区划,江西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基础上,根据林业特点和广丰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点面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全区规划为“三区一廊”的发展总体布局,即生态保护建设区、近自然培育森林生态修复区、绿色产业建设区和生态廊道,

实施方案:县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县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绿满X·美丽X”国土绿化行动的实施意见》(X政发〔2017〕36号)和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发〔2018〕6号)精神,从长岛县实际出发,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国土绿化工作力度,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县政府确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国土绿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并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提升长岛县国土绿化水平,以创建“三区”打造“三岛”为目标,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通过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构建南北呼应、东西贯通、点面融合、城乡一体的林业生态体系,形成山海相连、林水相依、林路相连、山水相映的绿色生态格局。自2018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统筹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建设工程,完成宜林荒山造林和风机场地生态修复1080亩,残次林、

退化林改造3000亩,建设绿色通道60公里。到2020年,全县林地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60%以上。 二、重点工程 (一)实施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对现有宜林荒山地、林中空地、撂荒地,采取“封、造、抚”相结合,通过实施生态工程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防护林,加快绿化进度。对新造幼林地和生态脆弱区等必须封山育林的区域,通过落实属地封山责任,推行牛羊圈养,杜绝上山放牧,实施全面禁封;通过疏林地、中幼林、低产林改造抚育,提升森林质量。落实引水上山、路水配套、小流域治理等措施,改善立地条件。对因火灾、采伐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迹地进行调查摸底,制定造林规划,实施精准造林,尽快恢复生态功能。到2020年,完成荒山造林1000亩,其中:2018年,南长山街道、北长山乡、黑山乡、砣矶镇完成300亩;2019年,黑山乡完成400亩;2020年,南隍城乡完成300亩。 (二)实施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以多功能经营技术支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以多功能经营技术支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附参考文献版)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要素,林业既是影响社会生态环境状态的重要领域,又是一个经济资源的生产行业,所以这个行业的生产方式与我国社会的环境状态和生态安全问题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林业提出了“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的目标要求。201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并指示“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要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这些重要指示为林业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我们认为建设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高活力的森林生态系统就是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宏伟目标的学术表达,本文在这个目标指导下,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目标体系、森林质量的多功能属性和多层次开发途径、精准提升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架构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建立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基础上尽量提高森林的活力、生产力及服务功能”是森林经营的基本目标,“创造和利用自然与人工的协同合力”是森林经营的基本原理等创新性森林经营的科学内涵,据此提出了通过多功能森林经营来强化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活力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建议和设计。 一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指标体系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要求首先要明确森林质量的科学内涵和核心指标。随着社会对森林生态环境服务、景观文化和物质生产等多种功能需求的增加,森林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应该从传统的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3个指标扩展至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层面。因此,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这3个传统的森林质量指标依然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基本指标,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森林景观空间层、林分层和单株个体等三个层面的扩展指标才能表达。

提高森林质量的几点建议

提高森林质量的几点建议 【摘要】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森林经营又是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加速培育林业后备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作为林业工作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就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与效益等问题,提几点个人浅见。 【关键词】森林;质量;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贯彻可持续发展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在2009年召开的建国以来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又赋予了林业的第四个地位,即: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基于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林业的“四个地位”,国家林业局提出了森林资源管理的“三个地位”。即: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林业行政执法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无论是林业工作,还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具体工作中,理顺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提高森林资源管理地位。有利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有利于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只有强化森林资源管理队伍的执法能力,才能及时发现和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震慑不法分子,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1.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滞后,制约管护工作发展 在国家对国有林木材生产实行禁伐、限伐政策后,国家对国有林业企业全面实行民“断奶”;林业企业必须要自我完善,自负盈亏,一方面要承担国家生态建设的社会公益性任务,实现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还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加之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投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用工机制,使目前这种“非企业事”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也同样制约着森林管护工作的发展步伐。 1.2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与森林资源合理利用脱节 对天然林林下资源开发,林副产品的深加工和森林旅游业的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在保护和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思路不清,且工作做得不够扎实,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没有真正形成。 1.3森林管护工程建设与配套工程建没脱节 工程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培育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在天然林经营

加强森林培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效益

加强森林培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效益 摘要:林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做好森林的培育经营,不仅能够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森林的经营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但在森林经营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指出加强森林培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效益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字:森林培育;森林质量;存在问题 一、森林培育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好,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尽管森林培育经营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森林经营培育理念落后。正确的意识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要想推动森林经营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就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正确的经营培育理念,且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具有前瞻眼光和创新意识。但因为目前的一些林业工作者受到自身意识局限性的制约,经营培育理念较为落后,对森林资源的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只重造不重管,只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掌握科学的培育方法,缺乏专业指导,导致森林资源的培育效率低,培育成果差。加之相关人员对树木生长缺乏长远管理,有些根本没有长远规划,在这种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制约之下,很难实现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很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理想的社会效益。 第二,缺乏专业人才和现代技术。在森林经营发展过程中,要想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不只是单纯的种树卖树,而是要有规划,有目标,并与生态发展森林旅游紧密结合,因此必须有专业人才的指导,并且要有专业技术的支撑,这样才能使森林的培育取得最大的效益。但是目前来看,在我国林业发展至今,国家培养出的专业林业人才有限,服务于基层的则更少。在工作过程中只能够凭借很少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完成。 第三,缺乏完善的经营制度。完善的经营制度是推动森林经营发展的关键,能够提升森林培育效率,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并没有科学完善的经营制度作为依托,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对经营发展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管理,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一定问题。 第四,其他因素制约。森林培育经营过程中也会因为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而制约其发展。水土流失主要是在水流的作用之下,土壤被搬运、沉淀以及侵蚀的变化过程,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的物质开始流失,植被破坏严重,影响到森林经营发展。除此之外,病虫害频发,也是威胁森林经营发展的一个原因。在植物的生长中,会受到有害植物或者是不良环境的影响,阻碍植物的新陈代谢,诱发病虫害,而缺乏有效的控制管理,也会进一步加剧病虫害的危害程度,降低森林质量,影响到经济效益的获取。 二、加强森林培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效益的对策 加强森林培育经营,做好相应工作,对于推动森林质量效益的提升有重要帮助,但当前森林培育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培育质量,上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本文就指出几点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第一,增强培育意识,树立创新意识。为了更好的推动林业发展,发挥森林

五招可以提升面试十倍的精准度

---------------------------------------------------------------范文最新推荐------------------------------------------------------ 五招可以提升面试十倍的精准度 招聘人人能做,效果各不相同。企业招聘中高级人才,最怕的就是重复无效的招聘,既不能满足用人部门的需要,又浪费人力资源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是企业人力资源利润损失的巨大。 案例: 在江苏南京有一家纺织企业,要招聘一个营销总监。公司陈总要求人力资源部伍经理加紧招聘,这位伍经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通知了七位应聘者来公司面试不是被公司老总否认,就是因公司待遇问题,人才能力问题,或者人才要求高难满足而无法招到合适人选。最后陈总要求伍经理启动猎头,伍经理找了当地南京一家猎头公司,花了1个月时间,10万猎头费用,用年薪50万终于找到了一位人才。遗憾的是这位人才进来时未做有效的背景调查,贪小便宜,人品不佳,在参加广交会时,从中捞油水被公司财务察觉,而且在工作人缘不好,和营销人员关系紧张,在公司只做了两个半月,就因种种原因被公司辞退了。请想想: 1、该公司为招聘营销总监所花费的招聘成本是多少? 2、为什么猎头顾问推选的人才也不行? 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为了招聘一个高级人才所花费的显性成本如猎头费、工资、招聘费用等,更产生了不可估计的隐性人 1 / 10

力成本:如时间成本、人才再招聘成本、团队士气影响、年度营销计划受阻等等。而企业太相信猎头顾问,对人才不做背景调查,使得人才不符合企业要求,可见,精准的面试有多么重要。那么如何达成一次精准的面试呢?使得能够准确识别人才、准确录用人才呢?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必须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建立精准的岗位人才标准(知道企业要什么样的人才) 2、建立精准的简历筛选流程(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简历符合岗位要求) 3、建立精准的甄选流程(知道应聘者的各项素质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4、建立精准的面试流程(通过面试,了解该人才是否满足岗位要求) 5、建立精准录用决策后续管理流程(使应聘者在企业稳定,持续作出贡献) 可以看出:高级人才面试,流程为王。千万千万别做拍脑袋的面试,由某一人人说了算。借用一句广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意思是大家都说这个人好,才是真的好!因此,精准的面试要做好人才标准建立,简历精准筛选,素质精准测评(学历、资格、性格、能力、潜质),精准面试(行为面试法、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相结合),精确录用(找对人,做对事,后续录用也重要)。 做好以上每个细节,就能减少招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是中高级人才的招聘能更准确、有效。从而提高企业人才招聘效果,降低人才招聘成本,最大限度提升招聘工作的成效,为人才的引进打下良好基础,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北碚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017-2019

北碚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017-2019)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编制服务 投标文件 投标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投标承诺书 (1) 二、投标报价单 (2)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3) 四、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4) 五、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 (5) 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 (6) 七、项目技术方案 (7) 八、采购公告要求的其他材料 (8)

一、投标承诺书 重庆市北碚区林业局: 我单位已认真阅读北碚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017~2019)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编制服务采购公告,现特作如下郑重承诺: 一、本单位完全接受你们发布的采购公告提出的所有要求。 二、若本单位最终中标,将严格按照采购公告和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按时高质量完成全部服务工作。 三、本单位提交的所有投标资料均真实有效。 法定代表或授权代理人签字: 承诺单位(盖章): 年月日(注:承诺书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编写,但要包含上述内容)

二、投标报价单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名: 报价单位(盖章): 年月日 说明:1.投标报价为人民币,数字应清晰,并只保留2位小数。2.投标人如有变更、修改本《投标报价单》中已有的任一内容,均视其为无效投标报价。3.报价包含差旅费、交通费、资料费、税费、不可预见费、评审费和合理利润等。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重庆市北碚区林业局: 兹有(身份证号码:)系我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我公司任职务。 特此证明。 证明单位(盖章): 年月日

四、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重庆市北碚区林业局: 兹授权委托(身份证号码:)前来参加你单位组织的北碚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017~2019)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编制服务采购投标,递交投标文件并按你方要求办理相关事宜。 法定代表人(签字): 委托单位(盖章): 年月日

对林业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与发展的思考

对林业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与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12-17T09:01:17.7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作者:姜化宝 [导读]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可以保护国家的生态环境、气候、物种和木材的安全,虽然我国的森林面积不断的增长,但是森林质量不高,功能脆弱,很难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制约着我国林业多种功能的发挥,所以,保障森林质量对我国可持续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就林业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与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森林;精准提升;策略;措施探讨 引言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即基于具体林分特点、预期实现的功能和目标,实施精准化的经营方案和措施,综合提升森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过程。森林经营是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过程和手段,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是森林经营的目标和结果。 1森林质量概念和内涵 在国际以及我国对森林质量的概念还不是很统一,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森林在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所有功能和价值的总和就是森林的质量。而我国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森林质量是由森林的公顷储积量、林分中增值资源和贬值资源、森林的生态功能以及林分的年生长量几个方面组成的,森林为了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而提供的各类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内在本质特性,以及这些特性的作用和优劣程度被人们称为森林质量。森林质量的内涵指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对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的需求,提高森林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使森林的生态系统平稳、和谐、有序的发展。森林是一种系统的资源,在保障自身稳定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为人类提供社会活动以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服务。所以,我国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森林的组成、结构以及功能,使林分内的森林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谐、稳定、有序的进行,发挥出森林的所有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保障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最大化。 2造成森林质量不高的原因 (1)很多地方在管理过程中,由于追求短期森林经济效 益,没有用发展的观念指导经营管理,缺乏可持续经营意识,实际管理中依然存在重采轻育的问题。(2)地方林业部门针对林业发展所投入的要素存在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优良的树种与好的种植方法没能得到有效普及,森林集约化经营管理处于较低水平,致使森林质量不但无法提升,反而出现退化现象。(3)在各地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乱砍滥伐、盗伐等问题,严重破坏了现有的森林资源。森林管理部门没有针对森林采伐问题,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3提升森林质量的对策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方案 在森林管理工作中,如果想要有效地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效率和森林的质量,应该从育种、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方面进行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细分并且下发到地域性森林管理部门,制定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的森林经营管理方案,全面地开展管理工作。为了有效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应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有效的开展落实工作,当发现制度有问题时,及时地进行完善,确保能够有效地落实经营管理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森林质量。 3.2建立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会计核算机制 为了使林业发展具有稳定的资金供应,完善林业的资金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会计核算体系,并以此来加强管理、扩大资金来源,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按照核算主体来划分,林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会计核算包括非林企业的会计核算、林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政府的会计核算。我们在会计核算過程中,也要根据主体的不同选择科学的核算方式。从宏观角度来看,林业资源可以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这两者各有特点,因此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该根据林业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核算方式。例如公益林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森林,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能够为人类提供精神产品和生态产品,因此公益林的会计核算要突出它的社会、生态功能价值。 3.3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1)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区域性封山育林工程,明确封山育林面积、封育时间等。一般来说,封山育林可以在全封与轮封中进行选择。通过规定时间内的封山育林,切实改善地方森林植被情况,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森林蓄积量,稳定森林覆盖率,确保森林经济效益发展与生态功能都能得到有效保障,进入良性循环阶段。(2)全面提高造林质量。植树造林并不是简单地栽种树木,更重要的是确保栽种树木顺利成活。地方在造林过程中,要重视对珍稀树种、乡土树种以及适应力强,具有抗逆性树种的繁殖培养,做好良种壮苗培育工作。在造林过程中大力倡导运用实生苗、容器苗形式进行种植,更好地提升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对于需要进行造林与植被恢复的地区,要坚持宜造则造、宜封则封的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尽可能借助地力定林。为了更好地改变过往人造林中,存在结构简单、树种单一、林地退化的问题,应大力营造多种树种混交林。 3.4切实加强森林经营管理 在森林中,经常会出现树木之间的间距比较密,或者比较疏等问题。为了有效地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应该将抚育间伐、提升森林自我更新能力、补植补造等措施有机结合在一起,将过去的轮伐、皆伐等采伐形式转变成单株木择或者根据防线、径级进行选择性的采伐,合理地使用森林,提高森林实际功能和效益。 3.5实施“科技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组合抚育、低改、采伐、更新、保护等技术措施。加强森林经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以林业科技创新推动森林质量全面提升。综合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调整树种组成,科学经营利用森林,不断提升森林的多种功能效益。 3.6不断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 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林地红线,实质性地开展林地保护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明确其犯罪形式,通过公示等行

中央预算内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退化人工林修复小班外业调查设计卡

附件2 2020年中央预算内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示范项目退化人工林修复小班外业调查设计卡 项目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 小班位置: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汀浒工区,土名:牛栏窠 林班-大班-小班 058-58-040 ,小班面积 211 亩 基本情况:地类乔木林分,山权集体,林权国有 立地类型Ⅲ,土壤名称红壤,土层厚度 50 cm ,腐殖质层厚度 7 cm 坡向东南,坡度 26 ,坡位下部,海拔高度 200-280 m 植被:主要灌木、草本名称檵木、黄瑞木、杂竹、芒箕,平均高度 1.2 cm ,盖度 65% 退化人工林修复设计 林分现状:树种组成 5杉4马1阔,林龄(造林年月) 2012年2月,起源人工 郁闭度0.8,林分密度 228 株/亩,平均树高 8.5 m,平均胸径4.5cm,平均蓄积3.3 m3/亩改培面积 211 亩,改培时间(年月) 2020年5-11月 套种树种,套种株数株/亩,种源及苗木规格 苗木数量:株,其中(分树种)株、株、株。 抚育间伐或择伐强度及方法 原林分保留密度株/亩,改培后林分总密度株/亩, 改培类型号 3(10) 抚育管理、修枝、施肥等措施割灌除草+修枝+翻土+施肥 (注:择伐套种的幼林抚育参照集约人工林栽培设计) 附属工程设计 防火林带树种、长度、宽度,样地规格与监测内容: 投资概算 投资单价:退化人工林修复 507 元/亩, 环保措施 将采伐剩余物及杂灌平铺于山场,保持水土流失 设计人员:黄族勇、肖山、杨乐强、杨美琴设计日期: 2020年6月

附件2 2020年中央预算内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示范项目退化人工林修复小班外业调查设计卡 项目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 小班位置: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下梅工区,土名:十五公里 林班-大班-小班 054-55-030 ,小班面积 144 亩 基本情况:地类乔木林分,山权集体,林权国有 立地类型Ⅰ,土壤名称红壤,土层厚度 80 cm ,腐殖质层厚度 10 cm 坡向西北,坡度 18 ,坡位下部,海拔高度 230-340 m 植被:主要灌木、草本名称檵木、黄瑞木、杂竹、芒箕,平均高度 1.2 cm ,盖度 55% 退化人工林修复设计 林分现状:树种组成 4杉4马2阔,林龄(造林年月) 2007年2月,起源人工 郁闭度0.6,林分密度 85 株/亩,平均树高 16.5 m,平均胸径9.5cm,平均蓄积6.5 m3/亩改培面积 144 亩,改培时间(年月) 2020年5-11月 套种树种,套种株数株/亩,种源及苗木规格 苗木数量:株,其中(分树种)株、株、株。 抚育间伐或择伐强度及方法 原林分保留密度株/亩,改培后林分总密度株/亩, 改培类型号 3(10) 抚育管理、修枝、施肥等措施割灌除草+修枝+翻土+施肥 (注:择伐套种的幼林抚育参照集约人工林栽培设计) 附属工程设计 防火林带树种、长度、宽度,样地规格与监测内容:设置监测与对照样地,规格20*20米 投资概算 投资单价:退化人工林修复 507 元/亩, 环保措施 将采伐剩余物及杂灌平铺于山场,保持水土流失 设计人员:黄族勇、肖山、杨乐强、杨美琴设计日期: 2020年6月

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良种良法推广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良种良法推广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编 制提纲 一、项目建设目标。指在项目建设期限内确定项目的各项建设内容、规模和相应的各项技术经济考核目标。 二、外业本底调查。按照有关营造林建设工程施工设计规范,开展外业本底调查和实施主体访问,掌握实施主体需求,形成外业本底调查成果(小班外业调查结果文字、图表,小班初步技术措施设计等)。 三、项目布局设计。对建设范围内的山头地块进行布局区划和设计,对山脊、上坡、中坡、下坡与山脚等进行区划和技术措施安排,形成布局设计成果(区划布局技术措施文字、图表)。 四、小班技术设计。根据外业本底调查成果和项目布局设计成果,按照良种良法技术要求,将推广的技术内容、良种良法系列技术落实到各个小(细)班,并明确与提出施工的工序、时间切点与技术质量标准要求,强调可操作性。其中,良种是指:1、经国家或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告的良种;2、未经国家或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告但为省级及以上林业科研单位试验研究测定可用于育苗生产的优良树种(如优良地理种源、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改良母树林、改良采穗圃等);3、列入国家珍贵树种名录我省可发展的珍贵树种;4、国家林业局已授权并公布的林木植物新品种。良法是指林木良种壮苗繁育技术、高效丰产栽培技术、低产低效林改培技术及森林科学经营技术,既包括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也包括通用标准技术与普通实用技术。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该项目实施期限为1-2年,即2016-2017。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年度。 六、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按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制定具体的资金使用计划。 七、预期效益分析。评估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八、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包括明确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参加人员与主要责任人、

某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推荐)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某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某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 一、项目基本概况 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XX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建设总规模xx万亩,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xx万亩,退化人工林修复xx万亩。建设期限xx—xx年共x年(xx-xx年为抚育管护期)。项目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性银行融资贷款实施集约人工林栽培和退化人工林修复,以达到提升森林质量的效果。 项目总投资约xx.xx亿元。投资来源为:中央基本建设投资xx元/亩,林业改革发展资金xx元/亩,地方财政配套xx元/亩,金融贷款(农发行或农开行)xx元/亩。贷款期限xx年,还款宽限期x年。贷款利率x.xx%,中央财政贴息x%,地方财政贴息x%,造林经营主体付息x.x%。 二、项目推进完成情况 xx年x月中旬,市林业局组织开展了项目摸底调查工作,

在此基础上于xx年x月xx日编制上报了《安徽省大别山区低效防护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初稿)》,并与市发改委联合行文申报了XX市大别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投资计划。 xx年x月xx日,市林业局召开了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工作推进会,各县分管局长、林业站长参加了会议。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要求各县于xx年x月底前上报县级实施方案。 xx年x月x日,市林业局再次召开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市农发行的领导到会指导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在各县编制的县级实施方案基础上,市林业局委托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编制了《安徽XX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并于xx年x月上旬报国家林业局审批。 xx年初以来,根据省发改委、省林业局投资计划安排,我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xx年度计划(xx年实施)的x万亩退化林修复任务已纳入长江防护林三期项目实施。退化林修复中央基本建设投资xx万元(xx元/亩)已于xx年底拨付到有关县(市、区)财政部门,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拨付给施工单位。截止目前,x万亩退化林修复计划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已通过了省林业局组

某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

某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 一、项目基本概况 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XX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建设总规模xx万亩,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xx万亩,退化人工林修复xx万亩。建设期限xx—xx年共x年(xx-xx年为抚育管护期)。项目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性银行融资贷款实施集约人工林栽培和退化人工林修复,以达到提升森林质量的效果。 项目总投资约xx.xx亿元。投资来源为:中央基本建设投资xx元/亩,林业改革发展资金xx元/亩,地方财政配套xx元/亩,金融贷款(农发行或农开行)xx元/亩。贷款期限xx年,还款宽限期x年。贷款利率x.xx%,中央财政贴息x%,地方财政贴息x%,造林经营主体付息x.x%。 二、项目推进完成情况 xx年x月中旬,市林业局组织开展了项目摸底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于xx年x月xx日编制上报了《安徽省大别山区低效防护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初稿)》,并与市发改委联合行文申报了XX市大别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投资计划。 xx年x月xx日,市林业局召开了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

范项目工作推进会,各县分管局长、林业站长参加了会议。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要求各县于xx年x月底前上报县级实施方案。 xx年x月x日,市林业局再次召开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市农发行的领导到会指导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在各县编制的县级实施方案基础上,市林业局委托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编制了《安徽XX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并于xx年x月上旬报国家林业局审批。 xx年初以来,根据省发改委、省林业局投资计划安排,我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xx年度计划(xx年实施)的x万亩退化林修复任务已纳入长江防护林三期项目实施。退化林修复中央基本建设投资xx万元(xx元/亩)已于xx年底拨付到有关县(市、区)财政部门,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拨付给施工单位。截止目前,x万亩退化林修复计划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已通过了省林业局组织的秋季核查验收。 为做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市林业局及各县林业局还多次与发改委、农发行、财政局等部门沟通联系,协调、帮助项目实施单位解决项目融资问题。同时,市林业局已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纳入全市林长制改革工作目标进行督查、考

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最新)

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X 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X政办电〔X〕210号)和《X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办发〔X〕53号)的要求,组织实施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特制订如下行动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积极增点。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在重点林区大力增加示范区的创建数量,形成自治区、县、乡、村四级示范区梯次建设、联动推进的建设格局。 从X年起到X年底,全市创建40个以上各级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园、点)。其中:自治区级林业核心示范区4个;县级林业示范区11个,包含X年创建获得入围X年需重新认定的6个示范区;乡、村林业示范园(点)至少25个。此计划为指导性计划,林业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安排的任务包含在农业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安排给各县(市、区)的自治区、县级示范区任务可调剂使用,若有关县(市、区)根据森林资源现状,计划增加创建林业示范区,可使用办发〔X〕53号文件下达给各县(市、区)的示范区创建任务。具体创建数量见附件1。

另外,乡、村林业示范园(点)的任务不单独下达,由各县(市、区)按照办发〔X〕53号文件下达的示范园(点)创建任务,结合林业实际组织创建。 (二)大力扩面。要不断扩大示范区对林业全产业、全行业、全市区域的覆盖面。在全市林业一、二、三产同步推进林业示范区建设。示范区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围绕优势用材林、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林下种养、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等我市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在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增加效益、拓展产业链等方面进行科学谋划。每个涉林县(市、区)都要根据本辖区森林资源条件多创建林业示范区,已经获得认定的各级示范区要按建设规划向拓展区、辐射区延伸,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增强示范效应。 (三)努力提质。始终注重提高示范区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重在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优良种苗繁育推广、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品质品牌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服务林农数量、服务群众的效果、新型林农培育、山水林田湖生态综合体构建等十个方面进行提升。着力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条,发展林业新兴业态,有效拓展产业功能,丰富示范区内企业、合作组织的盈利方式和途径,使示范区各产业多次增值、群众多重收益。 (四)推动升级。要在未来三年实现各级示范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创建的示范区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力更强,现代林业经营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同时

2017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1.森林质量稳步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造林绿化任务完成2016年,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720.35万公顷,全面完成造林任务。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多样,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5.7亿人次,共植树20.3亿株(含折算株数)。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97.1万公顷,绿地率达36.4%。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50.55万公顷,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建设工程造林分别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76%、9.49%、3.19%和15.34%。完成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任务82.48万公顷。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力度加大2016年,完成森林抚育任务850.04万公顷,退化林修复99.11万公顷,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8.80%、34.06%。林种、树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新造和改造混交林面积85.65万公顷。持续推进森林经营示范样板建设,新增5个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加大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的示范推广。 防沙治沙步伐加快2016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33.94万公顷。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建设,新增试点县10个,封禁保护面积达 133.24万公顷;印发了《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新增国家沙漠(石漠)公园试点15个。四部委印发《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 湿地保护增强2016年,国家做出了湿地保护的顶层设计,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从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建立退化湿地修复制度、健全湿地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湿地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6亿元,实施补贴项目334个。新批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34处,新增湿地公园(试点)面积34.3万公顷,新增湿地保护面积21.0万公顷,新增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76处。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2016年,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增加73处;组织实施野生动物野外巡护、栖息地维护改造、救护繁育等重点项目,继续优化华南虎、朱鹮、金丝猴、长臂猿等物种人工繁育配对,安排了3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育项目;继续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化训练和放归自然工作;开展华盖木等野生植物回归自然试验,对近3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了野外救护与繁育。 2.林业产业规模继续加大,产出能力增强 产值继续较快增长2016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6.4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5年增长9.3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99%、 7.32%、20.77%。中、西部地区林业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增速分别达到16.12%和13.46%。林业产业总产值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山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四川。 产业结构略有优化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2015年的34∶50∶16调整为2016年的33∶50∶17,以林业旅游与休闲为主的林业服务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产量增加,服务提升2016年,商品材有所增加,非商品材有所减少。全国商品材总产量为7775.87万立方米,比2015年增长7.73%;非商品材总产量为2357.82万立方米,比2015年减少20.39%。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达1.80亿吨,比2015年增长3.45%。人造板总产量30042.22万立方米,木竹地板产量8.38亿平方米。木竹热解产品产量176.67万吨,比2015年增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