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

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导致村庄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旧房老屋、残墙断壁,形成外实内空、外新内旧、外齐内乱的现象。

一、我国农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农村空心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它的出现,不是某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城镇化引起的农村人口非农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失范、布局不合理等都是形成农村空心化的重要因素。(一)人去屋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以年均1000多万的规模涌入城镇,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方式,在城镇化过程中,主要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乡村常住人口呈现出“哑铃型”倾向。但是,在我国当前户籍制度、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尚未根本突破的条件下,多数农民进城就业容易,但安置定居太难,农村劳动力多以短期打工“摆动式”流动,造成宅基地季节性闲置。此外,来自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约束、禁止农村房屋及“小产权房”的自由交易,也导致即使迁居城镇的村民也不愿意或不可能处理掉在农村长期闲置的房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村庄空心

农村空心化论文综述

1.“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研究——基于砀山县沈屯村的个案分析”(经济地理学)首先,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演 变历程、产生的原因、具有的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将安徽省 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发展大概分为两个阶段,表现出农村人口的持续减 少、空心村现象明显、具有高知识水平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等特征, 对农村和城市都产生了正的和负的影响。其次,以砀山县的典型个案 为例分析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在对样本村的人口空心状况 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之后,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运用实证方法从个 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造成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的 原因和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影响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因素是劳动 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非农就业的预期收入、非农就业的预期支 出、家庭老年人口数、人均农业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等,其中作用 最明显的因素是劳动者的年龄和非农就业的预期收入。最后,根据实 证分析结果,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视角,为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提 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2.”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空心化现象机理及其治理”(商学院)文章在对其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空心化的产生机理,并对空心村治理存在的障 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最后提出了空心化治理的对策3.”甘肃省县域单元农村空心化差异的PCA—ESDA测度”(地理与环境科学):利用PCA—ESDA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了甘肃省县城农村空心化程度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格

局。甘肃省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高值区集中于河西走廊经济发达县域,低值区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甘南高原等落后地区,在空间上体现出两极“俱乐部趋同” 的集聚态势。按照各县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将甘肃划分为5个农村空心化区,并提出了分区调控对策。 4.“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利用环渤海地fK分县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神经网络确定权重的方法,对该区分县农村空心化程度和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综合测评,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两者耦合规律探索。 5.“基于农村“空心化"的社区建设对策研究”(江苏农业科学)。农村“空心化”会导致农村内外部环境恶化、人才外流,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必然会阻碍社区建设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元化模式建设农村社区、多方位构建农村留守人员信息平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创办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6.“解决农村空心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的探讨”(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本文基于笔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在四川农村调查所得到的一些事实和数据,讨论了当前农村空心化的各种表现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

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西藏区则是更为典型农牧业模式的经济区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40%,并有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牧区,解决好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的发展问题,对于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就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1996年的全国首次农业普查,掌握了大量科学、可靠、可贵的基本数据,搞清了“三农”的基本情况。本文根据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对西藏区农村经济的现状特征、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一、发展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到1996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38.53亿元,实现增加值2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和3.4倍,农牧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为西藏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农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然十分明显,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仍高达40.6%,由此可见,近二十年来,西藏区农牧业生产形势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农牧业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大,基础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2、农牧业生产攀上新台阶,第一产业的产出快速提高。随着农牧区“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是种植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在“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带动下,全区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199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89.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1千公顷,粮食和油料总产分别达到了77.72万吨和3.51万吨。种植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投入的增大和农业科技的综合应用,截止到1996年,全区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了71.4%,机耕面积达7.9%,机播面积、化肥施用面积、农药施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13.9%、68.4%和45.7%,使耕地的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效率得以极大的发挥。1996年,粮食平均单产达4051.13公斤/公顷,油料单产达1916.91公斤/公顷,分别比1978年增长61.7%和1.2倍。从 而使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其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高达49.9%。二是畜牧业生产成绩显著。西藏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生产是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1996年,畜牧业从业人员38.31万人,牲畜年末存栏达2283.41万头只,出栏(牛、羊、猪)399.98万头只。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畜牧业产出也在不断增加,1996年,牲畜(牛、羊、猪)出栏率达17.9%,比1978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肉、奶的产量达到了11.54万吨和16.6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4倍和77.9%。畜牧业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成为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据测算,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畜牧业占47.8%,农牧民纯收入中畜牧业占19.6%。三是林业生产稳步发展。西藏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在全国均处于前列。1996年,林业从业人员1004人,创造林业总产值超过了八千万元,实现增加值0.61亿元,成为农业经济中的又一重要产业。四是渔业生产开始起步。近几年来,以城市郊区为主要生产基地的渔业生产突飞猛进,极大地繁荣了城市市场供应。 3、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1996年,西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75元,比1978年增长4.6倍,而且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1996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69.17辆、缝纫机41.67架、收音机和收录机69.58台,而且摩托车、电视机、照相机和洗衣机等现代耐用品也已走进农村普通百姓的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视机已超过10台,这在二十年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目前,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活质量正在逐步得以改善,消费结构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牧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已由1985年的269.60元提高到1996年的733.02元,增长1.7倍,且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食品消费下降3.1个百分点,衣着和日用品等其他非食品消费分别上升了1.1和2.0个百分点,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

文档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 农村空心村的存在,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恶化 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等,为此,特以近年 来建设的新村聚居点空心化问题为例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原因分析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民新村聚居点30个,涉及农户1328户,其中新建点16个714户,改建点14个614户。 正在建设有的23个1227户,其中新建点16个974户,改建 点7个253户。 建成镇吊脚楼村、镇立山村新村综合体2个123户。 据调查,建成的新村聚居点中住房空置率在50以上的聚居点 3个,占10;空置率在30—50的聚居点2个,占66;空置率在10—30的聚居点2个,占66;没有空置住房的聚居点23个,占768。 造成其空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举家外出户增多。

当前,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打工、经商或 谋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农村人口密度逐年递减,直接导致了 人去房空现象的出现。 全县大多数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高达80以上,其中举家外出户达30以上。 县2011年建成的镇村聚居点共25户85人,其中村10户38人,吊脚楼村15户47人。 该聚居点外出人口66人,其中季节性外出27人,占总人口 的318,常年外出39人,占总人口的459,该聚居点新建农房常年无人居住9户,占总户数的346,季节性无人居住10户,占总户 数的40。 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 部分外出务工经商先富起来的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在城市 站稳脚跟后,举家迁往城镇生活。 国家大力推进一主三化发展,城镇吸引力增加,各项就业、 就医、就学、文化等环境条件良好,加之中心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大量村民纷纷迁到村外生活,空心村现象日趋加重。 目前,县镇、镇、镇、镇、镇、乡等6个乡镇都在进行场镇 开发,邻近场镇或有能力的农户都在集镇购房。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主要表现为: 一、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乡先后历经过多次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县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时,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地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二、水源受到污染,人居饮水质量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经济发展所迫,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一些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排污管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水源受到污染。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规模不够,散养多,粪便随意排放,加之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导致农村居民饮水不仅出现量的短缺,而且引发质的下降。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随意丢弃不降解垃圾,随雨水深入地下,地下环境日益恶化,10米以内水质水垢较多,严重影响群众健康。 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全县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县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县完全制中学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行政村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县城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

较为严重。 四、垃圾随意堆放,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较多,房屋周边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个别试点村虽修建了垃圾中转站,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污染。厕所多以旱厕为主,就地挖坑,夏季蚊蝇到处乱飞,很不卫生。部分村庄养殖大棚建设在村子中间,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房屋建筑传统,居住质量整体不高。除城区建筑住房有统一规定和质量标准要求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房屋建筑都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根据宅基地朝向和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兴建,布局较乱。抗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美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待提高。 六、村民出行不便,村内巷道硬化率低。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道路修建不归一个部门修建,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普遍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断头路较多,衔接性差。自然村村硬化率较低,部分自然村村内巷道没有硬化。一到雨季,泥泞的道路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

生态视角下乡土文化传承

生态视角下乡土文化传承 近年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向农村地区挺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经历着变革和改造。万顷良田变成高楼大厦,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工人,而更可怕的是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侵蚀和破坏。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农村扶贫项目的发展,帮助贫穷落后的乡村摆脱发展困境。实践证明,扶贫项目重经济而轻文化,往往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关怀。更有甚者,“文化扶贫”即是将所谓城市的先进文明引入到乡村社区,用城市“先进、科学、繁荣”的文化代替乡村“落后、愚昧、贫穷”的文化,完全否定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费孝通(20XX)在乡土文化研究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展示了乡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人‘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 现代化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意识的强大冲击。资讯流动促进了社会变迁,而电视、互联等现代传播媒介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原本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乡土文化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消逝在城市化的狂浪中。由于乡村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越来越边缘化便成为其最终的归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逃离乡土,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亲身实践的另类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工作案例来阐释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推动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关注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学者和实务行动者提供借鉴。 一、共识与困境:乡土文化传承的综述 费孝通(1998)深入中国社会的基层,用“乡土性”来概括中国的社会特征,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泥土息息相关,人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在讲究礼俗的社会里,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则、规范,而是人情、习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活动范围有着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是一个熟悉的,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及建议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解决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济保障制度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呈现出的分散性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是我们当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大多数地方重视不够,对土地流转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小农经济思想严重。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一般不会转让承包地,“种田养家”“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转出土地。二是基层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研究不深、宣传不够、引导不力,造成土地流转无人监管,农民流转土地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1345013.html,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分析作者:杨蕾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4期 【摘要】农村空心化现象引起了理论界的持续关注。文章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理 论视角,对农村空心化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如何解决农村空心化现象,重建农村社会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变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从经济学看,主要关注农村经济空心化和城乡一体化等问题;从政治学看,主要关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维稳等问题;从管理学看,主要关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从社会学看,主要关注农村社会变迁、社会整合等问题。本文拟以结构功能主义为指导,从社会系统理论的社会学角度,对农村空心化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思路。 一、农村空心化现象 对于“农村空心化”的内涵,学者看法不一。有的认为,“空心化农村”是指村庄内部出现大面积空闲的一种特殊结构布局的村庄;有的则从城镇化背景、村庄空间形态和村民的年龄结构、空心村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定义。刘彦随认为,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其特征包括: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居人口呈老龄化趋势,人口、资金等要素流向城市等。 (一)农村公共权力弱化 主要表现为政权重心转移和公共服务不断缺失。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城镇,城市和各县城、中心城镇甚至是各乡镇所在地都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治理区域,由此政权重心逐渐偏离了农村。这从各乡镇“七站八所”中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农机站、水利站、文化站等的普遍弱化即可见一斑,由此导致农村公共服务急剧弱化,尤其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水气电等基本公共服务十分短缺。 (二)农村经济资本弱化 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空心化。大量农民工虽以寄钱回家的方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一定发展,但毕竟他们常年在城市工作,所以就经济贡献而言,带给所在城市的要比家乡农村的大,因此导致农村经济活力越来越差,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依然靠农业收入为主,经济活力十分疲软。 (三)农村人力资本弱化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_刘彦随

第29卷 第1期 2010年1月地 理 研 究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29,N o .1Jan .,2010 收稿日期:2009-09-02;修订日期:2009-11-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 -YW -09) 作者简介:刘彦随(1965-),男,陕西绥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和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8部。E -mail :liuys @ig snrr .ac .cn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刘彦随1,刘 玉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同时,加快 了农村空心化发展,致使空心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农村空心化的研究进展, 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针对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问题的创新研 究领域和方向。在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空心化村庄用地结构与潜力、类型及演进规律,深入研究农村空心 化情景模拟与调控、空心村整治规划示范与配套政策,以及空心化村庄整治与管理决策支持 系统等,既是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提供科技决策服务的需要。 关键词:土地整治;农村空心化;空心村;新农村建设;中国 文章编号:1000-0585(2010)01-0035-08 1 引言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城乡关系,基本上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对农村的剥夺关系。前期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广大农民禁锢在农村,加之我国农村宅基地的福利功能和村庄规划管理的长期缺位,造成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对应于巨大的村庄用地规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户籍制度的控制功能开始弱化,使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成为可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带来农村常住人口的逐渐减少,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农村住宅的空间布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建设用地“外扩内空”的现象日益严重,聚落空心化问题开始受到关注[1]。突出表现在农村人口转移减少未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缩减相挂钩[2],相反,农村人均居住用地不断增加,“两栖”占地、空心村现象严重[3]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架构仍未根本突破,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农民工就业的压力尚未根本缓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规划管理滞后的局面还未全面改观。因此,农村空心化及其空心村问题,不仅会加剧发展,而且会长期存在。 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4],它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双向浪费[5]。由于我国村庄数量多、分布广,且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淮河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传统农区[6],使得我国特殊体制背景下村庄扩展与空心化土地资源浪费十分惊人,严重威胁着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将在调研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向与会各位作 以简要的汇报交流。 一、总体印象 从调研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农村公路 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县、乡、村各级都抢抓国 家加大对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历史机遇,切 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各级 领导高度重视。县乡各级都把农村公路建设列上重要议 事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夯 实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工作措施,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 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积极破解资金难题。农村公路 建设投资非常大,仅靠县乡财力远远不够。为解决资金 问题。各县想千方、设百计,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的同时,县上也都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落实配套资金,同时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动员群众筹资筹劳,缓 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压力。三是建设标准高质量好。在 农村公路建设中,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项 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保证了农村工路建设质量。四是建设成效十分明显。所 到的几个县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乡道为支撑,以通村 道为延伸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通村水 泥路从无到有,建设势头十分迅猛。五是后续管理积极 跟进。县上都分别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局和乡镇农村公 路管理站,有的村上还配备了农村公路管理员,不断加 强对乡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保障乡村公路安全畅通。 二、存在问题 虽然“十一五”以来,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巨大,但 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前几年农村 公路建设主要集中在基础条件相对较好镇村,下一步要 建通村公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地处偏远的村子,自然条 件差,建设里程长,工程难度大。二是随着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和投资加大,而财政的配套能力和群众自筹能力是有限的,资金 不足是制约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问题。三是随着国道 “治超”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超载车绕行到县乡公路 上来,对公路造成的破坏日益加剧。四是农村公路管理 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些通村公路重前期 建设,轻后期管理,公路养护的队伍和力量薄弱。 三、几点建议 1、重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统筹规划。围绕与国省道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 ———以湖北省空心村为分析对象 摘要: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内外双重困境: 一方面,村庄空心化导致对外部供给的高依赖,但从外部供给来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出现了供给乏力和监管缺失等问题; 另一方面,村庄内部文化承接主体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群众基础。结合实证分析,理清困境存在的内在逻辑,适时强化乡村两级文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同时扶持以“中农”为主的村庄主体,发挥“中农”的文化承接功能,成为克服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困境进而实现农村文化供给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村庄空心化; 文化建设; 组织困境; 内部承接; “中农” 近年来,农村文化问题逐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已有研究大致从以下四点展开论述: 一是对农村文化特点、内容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二是对农村文化供给现状和供给主体等问题的研究。三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绩效评估研究。四是对农村文化产业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关注较少。 2012 年 5 月至 8 月,笔者参与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湖北省 23 个县市近百个村庄的农村文化调查。调查发现,对于人财物大量外流、村庄空心化特点明显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外部支持能力不足、内部承接乏力双重矛盾,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理解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双重困境,理清其中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而探索实现内外合力、克服困境的可能路径,应成为当前农村文化研究的重点。 一、村庄空心化 村庄空心化又称村庄“过疏化”,是指在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它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结果产生了空心村,既包括农村土地( 耕地和建设用地) 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公共品供给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

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宿州市袁张村为例 指导老师: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一日

关于农村空心化的问题研究报告 —以安徽省宿州市袁张村为例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农村空心化是对我国农村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概括,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缺乏吸引力,农村生活缺乏活力,村庄格局缺乏协调性,乡土文化缺乏延续性,及由此导致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资金非农化和土地非农化。无论补偿标准还是安置政策,无论产业发展还是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都应着眼于维护农民利益,着眼于让农民的生活质量更好、生活水平更高。【关键词】农村改革;农村空心化;新型农业化

目录 1.实习的基本情况 (3) 2.本次调查的内容 (5) 2.1调查背景 (5) 2.2调查设计 (5) 3.农村空心化的现状 (6) 3.1农村空心化的简述 (6) 3.2袁张村空心化的现状 (6) 4.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8) 4.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8) 4.2农村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以及 农民乡土情节严重,导致“人走地留屋留” (8) 5.农村空心化的对策分析 (8) 5.1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9) 5.2加强农业投入,发展旅游农业等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增加农 业效益。 (9) 5.3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组织的发展 (9) 5.4加强村庄规划,合理进行宅基地整治 (9) 5.5提高村庄治理水平 (10) 6.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了新时代的重要位置。 农村文化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文化 生活质量。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 施变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一是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 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三县 (区)20 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站,设置率达 100%,全部达到国家西部建 设标准。站舍面积达到 300㎡,单独设置率 100%,均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 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及室外活动场地;全市 194 个行政村均建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补齐了文化站服务不到的地区,提升了 服务半径。二是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三下乡” 、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活动,建立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 移、服务下移”的原则,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 公里。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秧歌社火展演、 百姓健康舞大赛、全市群众性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全市 90%以上的乡镇、 村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 品,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市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较南部地区还有差距。XX 年自治区人 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XX 年自治区人民 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对基 第 1 页 共 6 页

“空心村”治理的法律意义分析

“空心村”治理的法律意义分析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3-15 10:11:33 点击:1 摘要:“空心村”问题屡见不鲜,各学科研究者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但法学方面研究者甚少。“空心村”问题的产生原因已在各学界达成共识,但由于分析角度不同,分析的治理意义也不尽相同,各学者依此而提出的对策也不应当一概而论。本文提出“空心村”治理的法学意义,包括对宪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环境法等法律的维护和遵循,以及对整个法治建设的推进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空心村;治理;法学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就城镇化问题座谈时,关于土地流失、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乡村病”问题一再被提及。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空置下来的房屋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加之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村庄外延扩展加大了原始村庄的外延结构,用地规模扩大也使原本不够完善的基础设施显得更加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废弃。“空心村”作为乡村病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我国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有效实行的突出表现和不利后果,积极治理“空心村”对现今走在依法治国道路上的中国来说有重要法律意义。在分析“空心村”问题的产生基础上,提出治理“空心村”的法律意义所在,顺应治理方案势在必行的出台。 “空心村”一词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层是经济意义上的“空心”,主要指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等骨干人口的外流。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而这些青壮年大多文化素质较高,农村里留下来的基本上是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无法为当地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这是一种因村民骨干外流而形成的经济“空心”;第二层是地理意义上的“空心”,主要指现有土地和房屋的抛荒与闲置。务工者在城市中务工赚钱回到家乡最先选择的就是翻盖或新建房屋,由于进城后思维观念的转变,他们会更多地考虑新建房屋的区位地段,在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下,不顾新建房屋周围基础设施是否配套而将住宅建在靠近国道、省道沿线一带,使原有旧村庄设施废弃,大量宅基地和土地被闲置抛荒,形成地理意义上的“空心”。这两种原因交织的“空心村”在我国普遍存在,并快速蔓延。 一、“空心村”问题的产生“空心村”问题①是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三农”问题之一,各个学界对此展开了多项调研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形态的学科,但法学方面对此问题的研究尚少。不同学科调研与分析方法大相径庭,由此提出的治理对策意见不一,然而学者们对此问题的形成基本达成了共识。从形成原因看,“空心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村人口外流,导致农村房屋、土地无人打理而形成空心,称之为“外因空心村”;另一种是本地人“建新不弃旧”使农村大量旧房屋老化,无人居住打理,进而导致的村镇空心,称之为“内因空心村”。 分析这两类“空心村”的成因,主要包括: 1.经济原因:农村经济相对城市落后,村镇周边没有特色产业,留在村中赚不到钱;还有一些村镇领导在整改村镇工作中“重面子”,却无法顾及村镇居民生活便利的“里子”,村民生活极为不便;加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过于依赖公共财政,总体投入不足,越来越多的村镇居民愿意涌向大中型城市换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更为便利的生活;2.文化原因:首先,封建迷信,建屋看风水,盲目、随意地占地霸地,认为种地不如收租来钱多,使得土地抛荒率非常高,有些村庄甚至几乎没有人务农;其次,所谓农村人被城里人看不起的思想观念,使得一些人宁愿披星戴月地生活在城市也不愿悠然惬意地生活在农村;再次,严重的小农意识使许多村民即使长久居住在城镇,也不放弃村镇的老旧宅基地,认为老宅乃是祖宗遗留产业,只能代代相传,否则即为“败家子”;3.法律制度原因:我国土地管理法律体制和宅基地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如土地流转容易、宅基地规划不当、违建审批不严、土地归属不明确等,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原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加之农村土地归属和流转执法力度不够,使村民对土地的占有变得更加肆意。[1]上述三点原因基本可以概括农村人口外流的动机及空房空地的产生根源,正是基于此,造成我国大量“空心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一是依靠上级拨款,二是乡村自筹。虽然投资建设了乡文化站或村文化活动室,但由于资金短缺,配套设施很不完善,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村文化活动室仅有一块牌子或一间办公用房,根本没有活动设施,无法开展活动。 2、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现有的乡镇文化站人员大多是乡镇机构改革或其他专业考录人员,缺乏专业人才,而有相当部分人员借用到其他岗位上,导致有的乡镇文化站常期不举办文化活动。 3、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活动形式单一。农村文化阵地和文艺人才的缺失,使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即使有的乡镇也搞一些文艺活动,但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 4、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缺乏经常化、普及化。由于目前农村科技人员少、科技力量薄弱,使得科技服务下乡活动很难做到经常化、普及化,很多活动都只是流于形式。 二、建议 1、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领导。县一级的文化、宣传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多种方法筹集资金,保障所需资金的投入,要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要上下结合,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要抓好场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 2、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聘请专业教师下乡指导和外派学习等方式来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对文艺爱好者要经常组织活动,加强交流,提供必要的设备装备,激发他们的创作、演出和工作热情。

3、挖掘活动载体。在继续搞好广播、电视、电影等基本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重点挖掘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活动,壮大文化队伍,更加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4、现有的农家书屋,东风工程,农牧民技术学校和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活动相结合,提高农民素质。 5、要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宣传发动,提高群众对文化建设的认识。积极营造政府抓创建、抓规划、提供基本的投入,群众和社会参与共建的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振兴中美丽乡村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建议 xxx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侧重于美丽乡村的概念及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及难点。本文基于对不同区域的实地调研,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和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剖析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层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方面 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但通过基层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泥草房及危房改造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的建设,而对如何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各个部门都积极响应,但调查发

现,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不同部门都在推行本部门的行动计划,造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名称混乱,如政府部门的“文明村”、环保部门的“生态村”、宣传部门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部门的“美丽村庄”、林业部门的“美丽林场”等。而且,这些部门都在建设自己的示范村,有的与美丽乡村示范村一致,有的则不一致。当然,这些部门推行的行动计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美丽乡村是相通的。 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部门都确定了牵头或管理部门,但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牵头或管理部门也不统一,有的地方是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农业工作办公室或农委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宣传部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下发文件的渠道不顺畅,监督检查的执行不力等。这可能也是造成不同部门推行各种行动计划,建立各自部门示范村的一个原因。 (二)生产方面 中央一号文件从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农村改革的重点及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但调研发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

农村空心化

农村空心化现象是中国农村发展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矛盾激化与问题积淀,是当前国家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方面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美国发展经 济学家托达罗(Todaro M P)认为,城乡间预期收入的差异是推动人口迁移的主要经济因素]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带来农村常住人口的逐渐减少,农 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农村住宅的空间布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建设用地“外扩内空”的现象日益严重,聚落空心化问题开始受到关注[1]。突出表现在农村人口转移减少未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缩减相挂钩[2],相反,农村人均居住用地不断增加,“两栖”占地、空心村现象严重[3]。 研究显示:①调查村庄宅基地的平均空心化率为10.15%,其中东、中、西部区域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分别为14.82%、9.11%和7.15%,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②空间上,高空心化率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③城镇远郊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11.33%)高于城镇近郊村庄(7.81%),山地区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12.24%)高于平原区(9.91%)和丘岗区(5.86%);④村庄宅基地空心化率对于农村非农就业比重和耕地相对稀缺程度较为敏感。【4】 农村空心化的内涵: 国内学者们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农村空心化进行研究的" 其一,从地理学角度展开研究的。如:程连生、冯文勇等(2001)将农村聚落空心化定义为:因农户纷纷向原聚落周边拓居,致使原聚落住宅空置、坍塌,逐渐形成所谓的“空心村”的聚落演化过程。刘彦随、刘玉(2009)等认为农村空心化是指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不良演化过程。其二:从经济学角度展开研究的。如张茜、张俊(2008)基于托达罗模型对农村空心化现象做出了经济学解释;何芳、周璐(2010)基于推拉模型,将村庄空心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资源从农村内部区位资源禀赋不足地区向外围条件优越地区和城镇转移,造成村庄聚落人口流失、房屋闲置的结果。其三: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研究的。如:张春娟(2004)将空心村定义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中的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空心化;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了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的空心化,空心村出现;林孟清(2010)认为,农村空心化就是农村人才、人力资源大量流失,不仅使农业,而且还使整个农村地区的工业、副业、文教科研和卫生部门的人才出现严重空缺的现象。 农村空心化特征及空间形态: 基于传统农区的农村发展典型调研,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出农村空心化特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居人口呈老龄化、贫困化趋势,人口、资金等要素流向城市,引起农村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空心化,村庄整体格局和景观风貌受到极大破坏;村中心有人居住的宅基地面积不断减少,而村庄边缘的居人宅基地面积却不断增加,住宅的规模、质量水平明显提高,造成农村聚落的“外扩内空”[8,10,14]。空心村的空间形态取决于地形、村庄规模、区位等众多因素。总体而言,村庄规模较大、相隔较远的农区常表现为单核同心圆式空心村,村庄相隔较近的地区则形成多核式空心村[8]。不同的应力会引致环状、扇状、带状等不同的空间模式[5]。此外,地形因素和村庄原有形状的差异,也会产生差异化的农村空间形态,通常表现为圆形、扇形、矩形、带状、跳跃式等多种形式[13,14]。 农村空心化的发展阶段: 基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农村空心化发展阶段不尽相同,空心村整体特征存在差异。一些学者从新住宅所占比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