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胡旋舞及其对唐代乐舞的影响

浅谈胡旋舞及其对唐代乐舞的影响

复旦大学通识选修课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东西文化交流

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课程代码: HIST110004.01

学生姓名:丁怡

学号: 12300110062

专业:中文系

浅谈胡旋舞及其对唐代乐舞的影响

摘要:唐代乐舞的繁荣,是外来文化与汉族传统乐舞文化的融合与认同。唐代乐风中“具范兼容”的大家风范,够成了大唐多元的乐舞文化局面。在多元乐舞文化中,西域乐舞是外来乐舞的一枝奇葩。作为西域乐舞的代表,胡旋舞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技巧迎合了当时人们审美需求,在社会的各阶层广为流传。这样的流行趋势必然影响到本土乐舞,以燕乐和霓裳羽衣舞最为显著,胡乐胡舞在宫廷燕乐成为主流,同时向外来使节展示世界文化在中原的发展。

关键词:胡旋舞民族融合唐代乐舞旋转

一、胡旋舞的源流

1、胡旋舞的起源——栗特人

栗特人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能干的中介民族,曾是中亚一代非常活跃的民族。在大漠戈壁中,风餐露宿进行艰苦的商业买卖、运输,造就了这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他们祭胡天的举动与咏唱悲凉的曲调,大都带有对人生感叹之情,在舞蹈中更增添了别致的风格。

史书中关于《胡旋舞》的记载主要来源于西域的康国、史国和米国等,这几个西域国家都属于栗特人。西域栗特人“昭武九姓”——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康姓为之首,胡旋舞又名《康国舞》。史载,“康国舞二人,绯袄锦袖,绿绫浑裆裤,赤皮靴,白胯,双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1但《胡旋舞》又不完全出自康国,同姓的米国、史国也有胡旋舞。唐代曾在西域康国(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一带)设置康居都督府,《新唐书·西域传》云:“康者,一日萨末鞬,亦曰飒秣建,元魏所谓悉万斤者。其南距史百五十里,西北距西曹百余里,东南属米百里,北中曹五十里。在那密水南,大城三十,小堡三百。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2据载,“康国人嗜酒,好歌舞于道”3对胡旋舞尤为醉心。

《胡旋舞》是著名的西北少数民族舞蹈,栗特人对本民族的舞蹈历来有着特殊的情怀与热衷,在他们墓穴的石棺床或墓道石刻建筑物上,必然出现胡旋舞的画面,形象而生动。2、胡旋舞的风格特征

唐代舞蹈主要分健舞、软舞两种,健舞主要表现矫健之美;软舞主要表现柔和之美。《胡1杜佑撰,王文锦校订《通典》之《乐典》,第256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

2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之《西域列传》,第46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刘昫撰《旧唐书》之《西戎列传》,第37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旋舞》属于健舞。胡旋舞的特点是动作轻盈、急速旋转、节奏鲜明。胡旋舞是因为在跳舞时须快速不停地旋转而得名的。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的。

在现阶段对胡旋舞风格特征的考证多来自于古人诗词当中的记载。白居易的著名诗作《胡旋女》,将胡旋女的姿态神情跃然纸上:“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诗中说,胡旋女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像雪花空中飘摇,像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缓慢,连急速的旋风也逊色了,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转个不停。转得那么快,观众几乎不能看出她的脸和背,这种描写正突出了《胡旋舞》中旋转这一技巧是主要的亮点及特点。著名诗人元稹也写有《胡旋女》一诗,在诗中,对“胡旋舞”的伴奏音乐和舞容舞态也作有相当精彩的描写:“蓬断双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吸笪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胡旋舞“逐星掣电、回风狂舞”的精彩表演。另在《新唐书·五行志》中也有记载:“胡旋舞,本出康居,以旋转便捷为巧,时又尚之。”4宫廷“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康国乐”舞蹈“急转如风”就是“胡旋舞”。可见,“轻快地旋转”构成了胡旋舞的主要风格与特色。

胡旋女的服饰为宽摆长裙,头戴饰品,长袖摆,旋舞起来时,身如飘雪飞如,龟兹壁画中有大量的旋转舞女形象,那种两脚足尖交叉、左手叉腰、右手擎起。全身彩带飘逸,裙摆旋为弧形,这正是旋转的瞬间姿态,以造成“回风乱舞当空霰”的效果。

从现存史料看,胡旋应是在地面上进行的,方能做到“疾如风焉”。有人误解白居易《胡旋女》诗中有“奔车轮缓旋风迟”是指在轮上跳舞,这是指胡旋女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缓慢,而不是指她在车轮上跳舞。《新唐书·礼乐志》:“胡旋舞,舞者立球上,旋转如风。”5《乐府杂录》又说:“胡旋舞居一小圆球于以舞,纵横腾掷两足终不离球上,其妙如此。”6在圆球上跳胡旋舞应是胡旋舞的衍生品,它带有一定的杂技色彩,准确地说,它是一种把杂技和舞蹈揉合在一起的舞蹈。另外宋代《太平御览》说胡旋舞是在一小圆毯子上舞,应是后世臆想把唐代“天竺舞”错认为失传的“胡旋舞”。在舞台上铺一小圆毯子,舞者在毯上起舞,短裙长袖,下着长裤,身着佩饰,手着环玉,穿金戴银,这正是“天竺舞”妆扮的常见特征。

4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之《五行志》,第5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5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之《礼乐志》,第11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6段安节著《乐府杂录》,第56页,中华书局1957年版

二、胡旋舞在中原的传播

1、民族融合促使西域乐舞的流入

唐朝建立以后,政治局势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为文学艺术的繁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唐代的音乐、舞蹈具有辉煌的成就,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唐代汇集了南北朝三百年乐舞资源,呈现在中国乐舞历史长河中的是一个光彩灿烂的音乐盛世。唐代乐舞的繁荣,是外来文化与汉族传统乐舞文化的融合与认同,唐代乐风中“具范兼容”的大家风范,够成了大唐多元的乐舞文化局面。在多元乐舞文化中,西域乐舞是外来乐舞的一枝奇葩。在隋唐燕乐以及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显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风格。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中原与西域的文化、商业交流一直未曾间断。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国力的强盛,逐渐打破了固步自封的状态,开始接受外来民族文化,大量吸收民族乐舞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批新型的唐代舞蹈。民族间的大融合、大交流,使得舞蹈艺术之花盛开。西域胡舞自汉以后,逐渐传入中原,北周以后,特别是隋唐时期,胡舞又以其地域或特点命名,在中原盛行起来,西域龟兹、疏勒、安国、康国之乐大聚长安。其中,尤以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等为最著名。北周天和三年(568),武帝的阿史那皇后入长安时,将《康国乐》带入长安,隋炀帝设“九部伎”,唐太宗设“十部伎”,其中都有“康国伎”,康国伎的主要内容就是胡旋舞。“康国开元初,贡锁子铠,水精(晶)杯、玛瑙瓶、鸵鸟卵及越诺侏儒、胡旋舞女”及“豹”7。同年五月,史国献“胡旋女及葡萄酒”,七月,史国王阿忽必多遣使献“胡旋女及豹”。开元十七年(729)正月,米(国)使献“胡旋女子三人及豹、狮子各一”,天宝末康居国献“胡旋舞”8。

2、胡旋舞的盛行

胡旋舞传入内地后,风靡一时,在宫廷尤为流行,为男女最为喜爱的交际舞蹈,长安人人学旋转,学胡舞成了一时的风尚。唐人喜爱胡旋舞,主要因为这种舞蹈舞姿既雄健又优美。唐人将广泛流传在宫中、官僚家庭及民间的小型表演性舞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大类,它们是按照舞蹈的风格特点划分的。大体可以肯定,“软舞”抒情性强,优美柔婉,节奏比较舒缓,其中也有快节奏的舞段;“健舞”动作矫捷雄健,节奏明快。晚唐成书的《乐府杂录》将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都列入“健舞”类。这些乐舞传入中原,在隋唐特别在唐代很受欢迎,其原因是这些舞蹈具有西域游牧民族豪放、健朗的民族性格,矫捷、明快、活7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之《西域列传》,第42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8王钦若等撰,周勋初校订《册府元龟》第5册,第216页,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泼、俊俏的舞蹈风貌,与当时开放、向上的时代精神相吻合,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趣味和审美要求。

“胡旋舞”在唐代的盛行,其表演者有各个阶层的人。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节度史安禄山、贵戚武延秀都是舞“胡旋”的能手,其显著表现:第一,某些著名人物擅长胡旋舞。中宗之女安乐公主第二个丈夫武延秀,曾出使突厥,会“唱突厥歌,作胡旋舞”9。安禄山晚年肥胖,“重三百三十斤”,但“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10。杨贵妃“善歌舞,通音律”11,杨贵妃除经常主演“霓裳羽衣舞”之外,最拿手的便是胡旋舞。白居易诗《胡旋女》中亦云“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杨玉环、安禄山之所以在玄宗面前跳胡旋舞,是因为玄宗“深好此舞”12。由于皇帝提倡,名人擅长,臣妾百姓也就习练成风,“臣妾人人学圆转”;第二,开元、天宝年间西域康国等“昭武九姓”胡,不断向长安唐中央朝廷进献胡旋女。白居易诗《胡旋女》云“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说明在开元之前,中原虽已盛行胡旋舞,有像武延秀那样的能手。但由于开元以后,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喜爱此舞,在职演员供不应求,因此西域“昭武九姓”投其所好,不断向中原朝廷连同其它宝物一起进献胡旋女。

三、胡旋舞对唐代乐舞的影响

1、胡乐胡舞的冲击导致唐代燕乐的盛行

综观史籍中有关乐舞的记载以及全唐诗中乐舞诗句和舞蹈历史的书籍,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唐代的乐舞是在中外各民族乐舞基础之上形成的,是外来乐舞的升华。在唐代胡乐胡舞的盛行,一方面说明了唐人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说明唐王朝统治者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开明政策。

唐王朝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态度与以前的历代王朝不同,唐以前的统治者度外来民族一直带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见,对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基本采取排斥的态度。而这种现象只有到了唐代才有所改观,唐王朝的统治者以包容一切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支援文明落后的国家与民族,在文化上影响这些国家,促进了边缘国家社会文明发展。

唐代宫廷燕乐的形成就充分说明了唐王朝通知者们对外来艺术吸收的态度,从唐代宫廷9刘昫撰《旧唐书》之《武延秀传》,第48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10同上,《安禄山传》,第657页

11同上,《玄宗杨贵妃传》,第184页

12同上,《玄宗本纪》,第246页

燕乐的内外结构来看,它基本上是由胡乐胡舞组成的,它完全不同于南朝时的清商乐。唐代的燕乐实际上就是宴乐,以宴请的方式来礼娱各国佳宾,这是中国的传统。自西周之后,宫廷宴享乐舞被历代王朝传承下来,以文舞、武舞的雅乐身份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外交场合中。到了唐代,宫廷燕乐继承了这一传统,所不同的是它的宴乐内涵及外延皆带上了异国情调,它处于宴享各国来宾礼节的需要和想各国使节炫耀它拥有的世界性文化的功力目的。借此,唐代宫廷燕乐在胡舞的影响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还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并形成了我国古代乐舞历史的第三座高峰。在向达先生《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中介绍,西域人入住中原首都长安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峰,西域人在中原买卖的过程中,不少艺术大师参与其中,所以在长安,到处弥漫西域风情,在这样的社会风情下,胡旋舞在唐朝燕乐中唱主调则是历史的必然。

2、胡旋舞对《霓裳羽衣舞》的影响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大曲,常在宫廷和贵族士大夫的宴会中表演,舞蹈以杨贵妃的表演最为著名。在唐代,《胡旋舞》的流行,致使“臣妾人人学圆转”,旋转技巧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给舞蹈表演带来了令人惊叹的特殊效果。

中原舞者把这种技巧融合在他们的舞蹈作品中,杨贵妃善“胡旋舞”,并学习旋转技巧,在《霓裳羽衣歌》中“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的描写可以看出,把轻盈的旋转,流畅行进的舞步和突然回身的动作巧妙组合,柔软轻婉的“小垂手”舞姿,轻急而行,长裙如浮云飘起,飘飘欲仙的舞姿立刻呈现出来。“入破”以后,节奏加快,急剧的舞蹈动作使身上的配环不断的闪动。从这些可以看出杨贵妃在《霓裳羽衣舞》中把旋转这一技巧巧妙的运用在刻画仙女形象上,增强了舞姿的流动飘逸感,使其更富“仙意”,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旋转,是出现在唐代比较新颖的舞蹈技巧。从历史文献和出土文舞来看,春秋、战国、汉以及南北朝时代的舞蹈形象多半是长袖袅袅、细腰欲折,或踏盘鼓,或挥巾,或执拂而舞,较少的提到那令人目眩、使人惊叹的旋转技巧。在这样情况下一种新的舞蹈技巧的出现,便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及喜爱,以至风靡一时,这证明了这种舞蹈技巧所表现出来的情趣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习惯及欣赏需求,是与当时的时代气息相吻合的,也说明了唐人喜欢《胡旋舞》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矫捷明快之美,因而这些舞蹈从唐初到唐末,近300余年间一直盛行不衰。旋转技巧的运用不仅仅体现舞蹈的美感,同时也体现了舞者高超的技艺。

总体来讲,唐代政治生活的稳定,使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正所为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统治阶级追求高水平的艺术享受,同时这些艺术作品也是政治宣传的产物,在当时民族融合的社会下,艺术家们不仅仅局限于本民族的艺术创作,借鉴和吸收也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胡旋舞的流入正好迎合了当时的社会需求,也凭借其独有的明朗、向上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中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广泛流传,可见吸收和借鉴是一个从古至今的趋势。打破原有,吸收和创新成为人们获取新资源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新疆及中亚一带民间,还保留着与唐代《胡旋舞》相近似的动律、舞姿,旋转这一技巧也成为当今舞蹈中用于提高舞蹈美感和展现舞者技艺的重要手段。《胡旋舞》并不因为时光的流逝、政治风云的变换而改变或消失,人们代代传习,长流不断,表明了传统文化深厚的根基和相对稳定性。

参考文献:

白居易著,顾学颉校订《白氏文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刘昫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林梅村著《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罗森著,孙心菲译《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荣新江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向达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