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_王翔君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_王翔君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_王翔君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_王翔君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259期2015年第5期Serial No .259

No .5,2015一、社会分层的理论渊源

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在于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变迁视为一种总体性的结构变迁过程,而这一变迁过程表现出的是社会的不同层化,被称之为分层。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的概念,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社会的纵向结构。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其根源在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差别的存在,才意味着有高低和层次之分,因此只要有社会差别就会有社会分层。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马克思韦伯。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才是将人们分为不同层级的标准。首先,财富是经济标准。他认为,依据财产的差别就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其次,威望是社会标准。他认为,个人在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声誉差别,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从而来划分阶层。最后,权力是政治标准,权力地位取决于人们强行实行自己权力的可能性和程度,权力最关键的来源是科层制。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学界影响很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与马克思一元阶级分层理论相对应的多元分层理论。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认为,应该按照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进行分层。从西方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框架中抽取职业标准来研究我国农民的阶层分化是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一种主流倾向。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在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的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中国的农民实际上已经分化成若干利益不同、愿望不同的阶层,而且正在进一步分化之中,而划分这些阶层的标准应该

是农民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和对所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这三个因素的组合。由此,农村被划分为10个阶层,即农村干部、集体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智力型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业劳动者、雇工、外聘工人、无职业者。

二、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状况概述

社会分层主要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不等地位的人占有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的不等。

当前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主要是倾向于按照多元社会分层理论来架构其分层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在不断深入,而这种分化主要是以职业为基础。由于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社会地位、权力大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以职业分层为标准的依据主要是来源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在任何社会中总有某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因此,社会上由富至贫的分层体系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社会地位重要性的规定。

(一)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现状

当前,中国农民正处于大规模职业分化的阶段,它是伴随着地域的迁移和身份的变更开始起步的,因而以职业划分作为农村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更为妥当。对于农村阶层来说,职业的差别也同样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差别,职业也成为维系各种利益关系的关键性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出现了大规模的、高速度的社会阶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王翔君(1991-),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

王翔君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510632)

摘要:社会分层主要是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其实质是社会资

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不等地位的人占有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的不等。基于当今学者们对社会分层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对社会分层的理论渊源和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作了一个初步的概述,从而对农民阶层的良性分化提供一定的线索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社会分层;农村社会;农民阶层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013-02

13——

层的分化,农村社会的同质性逐渐减弱,异质性逐渐增强。具体表现主要有:(1)收入的分化。尽管农村的大多数居民收入在最近几年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并不一样。收入的分化是导致农村出现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基础。(2)职业结构的分化。改革后农民的职业结构出现了多元化倾向。(3)权力结构的分化。农村经济改革导致了农村权力大一统结构的分割。以上分化,使传统的土地依附为特点的农民在新制度的利益空间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导致了群体的社会分层。

(二)农村社会分层的主要原因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和发展。家庭经营体制的实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使农民家庭由原来的生产消费单位变为具有积累与再生产功能的经济实体,劳动组织方式也由集中变为分散,众多的劳动者成为相对自由的、可以离开土地的农业剩余劳动者。

第二,非农产业与城镇、市场的发展。它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职业载体与生存空间。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业使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奔波于城镇丛林地带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第三,城市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中国农民的分化提供了契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为农民进城提供了机遇;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也为民工潮的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从现状上看,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主要形成了农民工人、农民个体工商者、农民私营企业主、农民知识分子、农民企业家、农村管理者等不同地位的群体,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只占有70%左右。改革开放后,农民从原来静态的、固定的传统身份向流动的、多元的现代身份转化。总体上讲,当前中国农民的内部分层和结构重组是农民向现代性过渡的最主要特征。

(三)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各阶层分化不够充分,一部分农民仍然没有真正脱离农村。许多农民虽然进入了城市,但是他们不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不享受国家或企业的各种劳动待遇和社会保障。近两年来,进城务工经商人数逐渐增大,但是大城市对于外来人口限制颇多,广大“城市农民工”仍未真正融入城市,本质上仍是农村人。城市人对于外来民工也抱有偏见,未从心底里接纳承认他们是城市的市民。农民工对城市极度缺乏归宿感,相反,对养育他们的农村深有感情。

第二,农民各阶层分化的界线不够明确。农民社会流动性很大,不仅有地区之间的水平流动,也有职业上的垂直流动。农民的阶层身份时常出现多重性,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农民对于自己暂时所处的阶层没有太多的认同感,阶层意识也比较淡漠,这削弱了各阶层的凝聚力和社会团结。

第三,农民各阶层分化呈现不平衡性。农业劳动者阶层人数过多,知识型职业者阶层人数过少,管理层和私营企业主等阶层也人数不多,行业分化也是很不平衡的。农民分层多集中在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个体工商业等劳动密集型阶层,而企业家阶层、科技文化阶层、管理层等技术密集型阶层的比例偏低。这种分层现状不能满足社会结构的功能需要,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第四,农民各阶层分化呈现两极分化。上层农民与下层农民的收入差距过大,乡村企业管理者阶层和乡村社会管理者阶层总的来说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方面都过高,而农民劳动者阶层和农民工阶层则地位过低。这会使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所减弱,导致广大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和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使农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受到影响,使基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的贫困人口,容易激化农村的社会矛盾。

(四)调整农村的社会分层,为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做贡献

首先,需要继续加大对下层农民的经济政策倾斜。只有下层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才能使有文化、高素质的农民人才向基础农业流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需要提升下层农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提高广大基础农业群体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再次,需要对农村教育给予政策倾斜,尽快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要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尽快改造,使农村分层合理化。

当前农民的社会流动一般呈三大基本流向: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落后与贫困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和富裕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不能真正实现转变,农民并不能真正融入社会上层,对社会的整合有一定阻碍;另一方面,高素质的人才也不敢向农村流动,因为一旦他们流入农村,就意味着他们被固定在农村,成为下层农民。

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切实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从制度上讲,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制约,户籍身份制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尽管政府已经出台政策,取消户籍制,但是由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农民工的城市化道路还是十分艰巨。只有解决二元壁垒,才能开阔农民的视野,有利于城乡经济的互动和交流,对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调整才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婷.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1,(9).

[2]秦琴.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上海大学学报,2005,(7).

[3]毛丹,任强.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几个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3,(5).

[4]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5]王甫勤.西方社会流动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8).

[责任编辑李可]14

——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

浅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 摘要:毫无疑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里,很多人在高兴之余也不免会产生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是怎样进行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社会分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怎么样……等等不一而足。为此,本文主要从读者有疑问的地方写起,将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亦即首先介绍一下社会分层的概念;然后阐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以及为什么这样划分;最后针对当今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自己的一点评价。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进行阐述时,我会进一步选取当代两个比较有影响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简要介绍,最后再一一对应着进行相应的点评。 关键词:当代社会;社会分层;分层原因;分层影响 正文: 社会分层的概念:众所周知,无论是介绍科学知识,还是日常与人打交道,首先都离不开对所要说明事物的具体介绍,以增强认知者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社会学的核心领域,对他的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会在进入正文之前,大致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会分层。根据《社会学教程》介绍:(1)所谓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

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分层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专有名词,常常与阶级、阶层同义,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前甚至有替代,淡化阶级概念的学术倾向。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现象,后来在国家正确引导下才慢慢走上正轨。简而言之,(2)社会分层概念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观念反映。尽管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建立在与我国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之上,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以阶级划分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的以财富,权力,声望,划分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及涂尔干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依旧对我国学者研究社会分层提供了借鉴意义。 社会分层现状: 当代中国介绍社会分层现状的理论比较多,在此我谨选择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进行介绍。 李强在《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一文中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五普数据,发现现在中国社会是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而且认为造成该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的分隔。他使用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测量全国就业人口,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是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型群体是由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3)根据调查显示:丁字型社会结构反映的是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综述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综述 发表时间:2017-08-02T16:19:50.4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3期作者:王宇宸 [导读] 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范畴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心理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关研究非常广泛。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37) 【摘要】社会支持是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均在探讨的一个范畴很大的概念。本研究对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涉及到定义、理论发展、来源、测量和相关变量几个方面。旨在以此推动社会支持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社会支持;测量;相关变量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01-02 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范畴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心理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关研究非常广泛。社会支持是一种与身心健康联系非常紧密的弹性资源,在缓解压力、增进健康水平等方面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1.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是一个理解方式众多的变量,因此其一直缺乏系统的定义。虽然这一概念在各种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理解都不存在困难,但由于其内涵太过丰富,因此在各种学科视角下,甚至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研究者的观点,都没有达到统一。 国内学者程虹娟将社会支持的定义归纳为三类。一是社会互动关系角度:社会支持表现为人与人的亲密联系,是双向的关怀与帮助,常以社会交换表现,是一种社会互动关系。二是社会行为性质角度:社会支持是能促进、帮助、支持事物发展的行为或过程,是一种于社会环境中推动人类发展的力量。三是社会资源作用角度:社会支持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时的潜在资源,是通过社会交换取得的,其包括施受双方两个个体间的资源交换。 目前,从社会心理刺激金额个体心理健康两者的关系出发的定义比较受到研究者的认同,即社会支持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得的能够减缓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2.社会支持的理论发展 社会支持最早起源于社区心理学和流行病学领域,在Cassel和Cobb等研究者的的研究中,社会支持被作为压力和个体身心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研究者倾向于通过社会支持调节压力带给身心不健康者的消极影响。 随着社会网络分析的出现,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被大大推动,衍生出了一些更为精细的理论和测量工具,使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的了解更为深入。网络分析方法的引入使得社会支持的概念得到了更为系统化的定义,使社会支持的来源更加精细化,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对于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式的了解更为透彻。 3.社会支持的分类 国外学者Cohen等人将社会支持进行了分类,他们分类的立足点都是基于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资源这一定义角度,依据社会支持提供给接受支持者的资源性质进行划分。 Cohen和Wills等人把社会支持分成了以下四类 (1)尊重的支持:又称为自尊支持、表现性支持或情感支持,指的是个体从他人身上得到的尊重与接纳。 (2)信息支持:又称为认知向导、评价支持或建议,指的是对问题事件进行有利的说明、理解和应对。 (3)社会成员身份:指的是能够与他人共同相处,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个体与他人的接触需求,将对问题事件的担忧转移或者直接给予受支持者积极情绪的影响从而降低其应对压力的反应。 (4)工具性支持:指的是供给财力资源、物资资源或所需要的服务等等。工具性支持通过直接提供问题解决的工具,以减轻个体的压力反应。 另外,学者Barrera和Ainlay的分类方式也比较受到认同。 (1)物质帮助:例如通过金钱或其他物质资源给予的切实帮助。 (2)行为援助:例如帮忙分担所需要的体力劳动。 (3)亲密的交往行为:例如倾听他人,对其表达尊重、关怀或理解等等。 (4)指导:例如提供某些信息以及指导行为。 (5)反馈:例如给他人的行为、思想或感情提供个人反馈。 (6)积极的社会交往:例如参与放松心情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支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每个部分之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4.社会支持的测量 由于社会支持的界定众多,社会支持的测量方式也多种多样。施测主要采用自我报告法,多轴评价是编制此类量表经常采用的方法。我们对以下几种较为重要的社会支持测量工具进行了总结。 4.1 一般社会支持测量工具 (1)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 由Sarason等人于1981年编制,共有27个题目,分成两个维度:社会支持数量,即需要时能够依靠他人的程度,涉及客观支持;对获得支持的满意度,涉及对支持的主观体验。 (2)Norbeck社会支持问卷(Norbeck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NSSQ) 由Norbeck等人于1983年编制,分为功能支持、网络支持和支持的丧失三个维度。 (3)社会交往调查表(Interview schedule for social interaction,ISSI) 由Hendeson等人于1981年编制,分为两个维度:社会支持可利用程度和自我感知到社会关系的合适程度。 (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由肖水源等人于1987年以国外量表为基础编制,共10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目前该量表在我国社会支持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信效度良好。

吉登斯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吉登斯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社会学研究生班温广救 内容摘要: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中。它以市场能力与准技术关系为轴心进行社会分层,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在阶级活动和阶级结构的互动中考察各个阶层的流动。依据“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的原则,可以解析其理论认识上的得失。阐明其理论在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吉登斯;社会分层;阶级结构化;和谐社会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当今社会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但目前对于其早期社会分层理论建树的介绍,国内鲜见。他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于《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1973年)一书。吉登斯从阶级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出发去考察阶级和阶级社会,运用自己独创的阶级关系结构化理论分析了当代发达社会的上、中、下三个阶层,对他倡导的中左政治路线有直接影响。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为我们提供一个认识发达社会阶级结构的一个批判性视角,同时也对于我们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所启示。 一、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 吉登斯关于社会分层的构想体现在他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中。吉登斯尝试引入阶级关系结构化的理论来解决“阶级”一词在以往的运用中“经常既被用来指代经济集团,又被用来指代社会集团”[1]107这一难题。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结构,将阶级视为具有市场能力(market skills)、处于准技术关系中并不断流动的活动者。在二者的互动中考察社会各阶层是该理论的一大特色。 首先,不同寻常的阶级社会分层前提。吉登斯在社会分层流派中属于主张划分阶级的一派。因此。认定阶级社会产生于什么时候,就成为关键的一环。吉登斯认为,阶级社会不是起源于阶级开始出现的社会,而是阶级关系开始在解释该社会的多方面关系中占据主导作用的社会。吉登斯将阶级社会的起源定于资本主义社会,其立论的前提就是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劳动契约关系。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与政治分离”的特征。[2]38—39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商品化和根据绩效确定的劳动分工原则取代了基于习俗确立的分工原则,公开市场上资本和工资劳动形成契约纽带关系主导着阶级关系,造成了“经济”与“政治”的分离。这体现在,国家仅提供行政服务与法律机构保障契约关系,使雇主以国家的公共权力为靠山剥削劳工。积累巨额财富。而政府中的统治精英并不拥有社会的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 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做简单的评论,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研究报告 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作者:王才丰 学号: 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 日期: 2014年5月25日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 交际 57金雪莲 张丽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 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合作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变量更多更广,为更加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例如,Knight等人考察了影响6~9岁儿童捐助行为倾向的心理因素。他们发现一些变量,诸如移情(同情心)、情感推理和对金钱的认知等,单独的这些变量与捐助行为之间的相关很低,但同时考察这些变量发现,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预测。日本近几年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情绪认知、移情、自我等个体内在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统计方法逐步发展,更关注自然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日本学者运用录像技术较系统的研究了从幼儿到初中学生班级内自发的亲社会行为,结果显示,幼儿为每小时2.85次、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小时1.38次,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发的亲社会出现率多于初中二年级,证实亲社会行为出现率 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关注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式的作用 例如,Nelson和Crick(1999)最早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亲社会儿童的确存在独有的SIP模式: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反应做消极评价。 (四)跨文化研究逐步发展 比如美国跨文化的研究显示,来自于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往往有更多的利他行为,过于强调竞争和个人目标而非群体目标的西方社会儿童的利他测验分数比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对从亲社会行为中赢得表扬持冷淡态度,他们把否认自己所做的好事看作是更加积极的行为,这是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虚心的结果,而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儿童认为爽快的承认自己做的好事是应该的。Stewart与Sunita等人(2000)通过对西方和亚洲小学2年级的儿童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训练和强化儿童对他人的关注,并且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与捐献行为相关。Nirmala与Sunim等人通过对72对中国和印度儿童(4岁)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分享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 三、我国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亲社会行为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研究 宗爱东、李丹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大,分析原因这可能与2岁儿童性别角色尚未定型有关。马娥、丁继兰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03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对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中亲社会行为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幼儿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就每个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来看,分享和安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刘志军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亲社会行为与移情的关系研究 主要强调移情的认知、情绪情感两方面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丁芳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由移情的认知成分之一的角色采择能力人手,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优于男孩。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景泉金雪莲:任职于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转56页)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匹配效应文献综述

晕轮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社会(身份)匹配效应 1.亲社会行为 1.1利他主义 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上均从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在概念上要比利他主义广泛,而利他主义(altruism)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沙莲香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并概括了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①利其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私利;②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面压力;③不求任何回报的; ④具有自我牺牲性,需要个人付出一定代价,但个人并不计较。 石里克从纯度、程度、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利他行为1,从纯度上可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作“软”利他行为,即以寄希望于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为动机的利他行为。其二,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有限的(或适度的)“硬”利他行为何无限的(或彻底的)“硬”利他行为。 1.2亲社会行为 由于对于利他行为,研究者时而从行为角度考,时而又结合当事者的行为动机考虑,难有定论,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是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好处。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大部分文献都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2,它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归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其一,在研究视角上,许多研究者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在研究被试上,为了避免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研究者大都选择婴幼儿、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以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甚少。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假设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也有采用实验室实验;卡利罗斯基采用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不完全投射测验”来编制“亲社会行为动机调查表”,这其实类似于假设故事情境,即在某些亲社会行为场景故事后,附有被选的动机及其他社会认知选项。 2.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 任何一个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某种动机,而处在“事外”、作为知觉者的人们对其动机也会形成某种知觉、判断——这正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知觉和判断。原先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方面,Weiner将归因从总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其次是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本研究的“动机归因”主要指第二种,即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的知觉。 由于归因和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研究在论述中,不将它们做出区分。研究者主要动机归因的理论、模型、偏差进行研究,也有对其类型进行的研究。目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利他取向的亲社会动机理论, 包括基因决定论模型、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消极状态缓解模型、移情式快乐假设;二是利己取向的社会交换理论3此不具体展开。(附表一中有部分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罗列) 巴塔尔(Bartal)根据行为的目的不同,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斯陶布(E?Staub,1984)用亲社会价值取向来表示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和目标,认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特点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特点 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阶级或阶层都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美国著名学者戴维?波普诺教授认为,这种社会地位是指在社会中所界定的社会位置,从社会分层的意义上讲,社会地位具有更具体的含义,它是指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等级位置。同时,因为个人的大部分生活是以社会等级为基础的,所以识别人的社会地位也就十分重要。确定不同人群的社会地位,就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目的。 是什么决定了阶层的划分?有二种最基本的经典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一是马克思依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来界定阶级;二是马克斯?韦伯认为分层体系中除了经济之外,还有二个重要的维度:权力和声望。 当代中国社会的分层研究,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1.“十大阶层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一个现代化社会分层结构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已现雏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向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转变;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中国城市的社会等级结构正在向橄榄性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演变,而乡村地区或城乡结合的县级行政区的社会阶层结构要转变为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则还要走很漫长的路的基本判断。课题组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的社会分层结构。十个社会阶层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约为2.1%)→经理人员阶层(1.5%)→私营企业主阶层(0.6%)→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1%)→办事人员阶层(4.8%)→个体工商户阶层(4.2%)→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12%)→产业工人阶层(22.6%)→农业劳动者阶层(44%)→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1%)和五种社会等级: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 2.“十二阶层说”:零点调查基于数据提出当前中国社会的十一个分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人员(0.6%)、私营企业主(1.4%)、企业管理人员(0.6%)、专业技术人员(5.2%)、高级行政人员(2.8%)、初级教育文化工作者(2.5%)、办事人员(4.9%)、工商服务人员(10.4%)、个体户(14.3%)、工人(14.7%)、农业劳动者(31.8%)、无业、失业人员(10.7%)。 3.“七阶层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培林、张翼将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作为消费分层的划分依据,划分了七个阶层:最富裕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7.2%、富裕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10.6%、中上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为17.7%、中间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为22.0%、中下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为19.7%、贫困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12.9%、最贫困阶层,占家庭百分比为9.9%。 4.“四大利益集团说”:清华大学李强、孙立平、沈原教授提出。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将中国人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特殊获益者群体是在改革20余年中获益最大的人,如民营企业家、各种老板、公司董事长、高级经理、工程承包人、市场上的各种经纪人、歌星、影星、球星等明星,以及与外资、外企结合的外企管理层、技术层等等;普通获益者群体是改革以来在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方面获得了明显的利益的群体,包括各个阶层的人,其中既有知识分子、干部,也有普通的经营管理者、办事员、店员、工人、农民等;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是指在改革的现阶段利益受到损害者,包括在改革前期获益的前两个群体中的一部分,如城镇中的失业、下岗人员;社会底层群体指贫困地区的农民等等。在此基础上,李强教授将第一个群体称为上层,第二个群体称为中层,第三个群体称为中下层,第四个群体称为底层。同时,李强教授认为对目前各个社会群体之所以难以命名,恰恰反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中国社会分层与标准(讲稿)

中国社会分层与标准(讲稿) 一,社会分层的定义 二,社会分层理论 整个社会分层理论就是两大派,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 马克思用社会阶级理论来解释整个社会结构,他认为工业化以后,整个 社会就是两个极端的阶级:一个无产阶级,一个资产阶级。马克思理解这个社 会就是阶级社会,这个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很重要,马克思重视的是生产过程,拥有了生产资料,就可以支配劳动者的劳动,就可以剥夺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和 剩余价值,造成社会不平等。这种社会不平等是由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平等造成的,所以产生了一个两极矛盾对立的社会、异化的社会,要推翻这个异化的社会、不公平的社会,就需要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韦伯进行了三点修正,把阶级的概念拓宽了,不仅仅是个生产资料,还有 一个市场机会,市场机会也能影响你的阶级地位,市场机会的多寡也能决定你 的社会地位。这是第一点修正;第二点修正是,他认为马克思忽视了权力对社 会地位的影响;第三点修正就是他认为马克思忽视了社会声望对社会地位的影响。所以韦伯提出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多元的,称为多元分层理论。个人的社会 地位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问题,社会声望还是非常 重要的。多元分层理论经济标准:财富,政治标准:权力,社会标准: 声望 三,社会分层的特点 (一)每一层次内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大致的相同的地位,在经济关系、政治倾向、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方面表现出一定 的相似性 (二)不同的层次之间在纵向上存在着高低有序的等级关系。 (三)三是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是“建立在法律或规则和结构基础上的、已经制度化的、比较 持久的社会不平等的体系。”当特定的社会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 不平等体系固定下来,并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所认同时,这种不平等就被制度化。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化,提供了社会分层的产生机制。 (四)现象和过程的统一。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一切正向的积极行为,如合作、关心、帮助、分享等。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幼儿期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对个体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不但通过可以从他们对别人的善意帮助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援助的幼儿,对他们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受益匪浅。正是基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我们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从1990-2010年近二十年来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幼儿亲社会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指出了未来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为了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从1990—2010二十年间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论文,共检索到117篇,其中核心期刊36篇,非核心期刊71篇,会议论文4篇,硕博论文6篇。为了便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把1990—2010二十年间分为两个阶段,即1990—2000年和2001—2010年。这种时间段的划分依据是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这种划分便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前后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变化;第二,这种划分有利于分析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重点及预测未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趋势。从1990—2010年间国内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文章数量及每个阶段分布状况如下表一所示: 发表时间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合计比例1990--2000 33 33 28% 2001-2010 74 6 4 84 72% 合计107 6 4 117 (表一:1990—2010年间发表的幼儿亲社会行为论文统计表)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综述

[摘要]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社会结构的静态面与动态面的双重反映。本文是基于当今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渊源,以及我国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现状作了一个初步的概述,从而对笔者以后的个案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14-02 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渊源 1.1社会分层理论渊源 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的概念,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社会的纵向结构。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它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在社会学界,基本上认为社会分层根源在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差别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高低和层次之分,因此只要有社会差别就会有社会分层。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马克思•韦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必须按照三重标准。它们分别是财富、威望和权力。首先,财富是经济标准,他认为依据财产的差别,就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其次,威望是社会标准,他认为个人在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声誉差别,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从而来划分阶层;最后,权力是政治标准,权力地位取决于人们强行实行自己权力的可能性和程度,权力最关键的来源是科层制。在他看来,这三个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可各自独立来划分阶层结构。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学界影响很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与马克思一元阶级分层理论相对应的多元分层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沃纳继承和运用了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了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上上层,指老财阀,他们不但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具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下上层,指新财阀,他们实际上是一些暴发户,虽然在财产上不少于上上层,但却没有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中层,也就是高级白领阶层,如医生、教授等;下中层,指所谓的下层白领阶层,如秘书、工厂职员等;上下层,就是所谓的蓝领阶层,如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农业技术工人等;下下层,指一些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者和失业者等。 除此之外,西方的社会学家还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威望等方面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为连续排列的若干个小层次,即续谱。在西方社会中还有布劳―邓肯的职业分层学说以及帕森斯的分层功能论、达伦多夫等人代表的分层冲突论等。在最近的十年中,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发展成了三大派别:第一派是阶级学派,仍主张划分社会的各阶级,这一派有两个分支:一支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怀特为代表,另一支是以高德索普教授为代表的新韦伯学派,因为他强调从非经济资源的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第二派是以美国的戴蒙为代表的主张以职业声望来划分阶层;第三派是以布迪厄为代表的以人的消费嗜好或者是偏好来划分阶层。 1.2社会流动理论渊源 社会流动研究的创始人是索罗金,他在1927年发表了《社会流动》这本著作,从而也开创了社会流动概念的先河。在索罗金的著作中,社会流动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或社会对象或价值,被人类活动创造的或修改的任何变化,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转变。在当今社会学界对于社会流动的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学中所强调的社会流动是区别于人口学所研究的“人口流动”和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流动”,因为人口学和劳动经济学所强调的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而在这里社会流动指的是阶层流动,是从一个社会阶层流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变动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学中最常见的划分有三种,即根据流动的向度将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垂直流动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还可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除此,根据流动是否为代内,将社会流动分为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