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沙产业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探讨_朱俊凤

沙产业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探讨_朱俊凤

沙产业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探讨_朱俊凤
沙产业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探讨_朱俊凤

文章编号:10002694X (2004)0520529205

沙产业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探讨

收稿日期:2003206223;改回日期:2003207215

作者简介:朱俊凤(1938—

),男(满族),辽宁彰武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造林绿化与沙漠化防治研究和管理工作,现任中国治沙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朱俊凤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北京 100714)

摘 要:“沙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经过20a 来的生产实践,已开始步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对沙产业的指导思想、理论概念、核心内容、技术路线,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沙产业的核心是在沙区利用生物的机能,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太阳能转化率,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其技术路线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产业的总体目标是“一改、三有、两实现”,最终使沙区人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词:沙产业;理论概念;内涵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沙产业”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4年提出的[1]。20a 来,钱学森同志围绕“第六次产业革命”发表许多演讲和论文,特别是《钱学森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中的186封通信[2],反映了他对“沙产业”的思路、内容和论点在不断的充实、完善。正如1988年他所说的,我从前讲沙产业还不够全面,还有另外一个事业,即在沙漠、戈壁滩边缘地区治沙、防沙,制止沙漠化这件事情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治沙、防沙,制止沙漠化工程也是沙产业的一部分。关于“沙产业”的内涵和概念,各界学者、专家也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除钱学森同志的观点外,有的学者认为沙产业就是沙区产业,开发利用沙区地上和地下资源,可以包括一切产业。有的学者认为:“沙产业”概念在地域类型上存在错位。从沙产业的核心内容上看与沙漠、戈壁无关,这些正是绿洲农业或绿洲产业的内容,没有必要提出“沙产业”观念。期望“沙产业”在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上为国家提供上千亿元产值根本不现实。也有人认为“沙产业”一词容易引起人们误解,以为是沙物质本身直接利用的产业,如沙子制品、建材制品等。因此,有人提出“沙地产业”、“沙漠产业”。也有人简单的把沙产业分为广义的产业和狭义的沙产业。这些观点,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只能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其产业自身特点,不断地发展、完善,逐渐达到认识上的统一。

1 沙产业提出的社会背景和指导思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由于政策对头,解放了中国农村长期受压制的生产力,我国农业大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邓小平同志讲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进而研究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为解决10亿人吃饭问题,当时有人提出了所谓“十字型”农业,“飞鸟型”农业,“生态农业”,“石油农业”等。在这种百业待兴新形势下,钱学森同志凭他渊博的科学知识和20世纪60年代初参加火箭、导弹发射试验与沙漠、戈壁接触和细心观察的实际,产生了发展沙产业的思想。他说:“我国还有沙漠戈壁,面积1.06亿hm 2,跟农田面积差不多,每年接受的太阳能也差不多,所以提出沙产业。假使我们运用全部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基础科学,能不能让这1.06亿hm 2的沙漠戈壁每年也提供几千亿元的产值呢?有没有这个可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想到那时候,我们国家的国务院恐怕不只有林业部、农业部了,还会有沙业部,因为上千亿元产值是个大事业”。

2 沙产业的特征和核心

沙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其具体内容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要不断地探讨和完善,但沙产业的主要特征和核心非常重要,有以下4点:

(1)在空间上:研究开发利用沙漠、戈壁、沙漠化和风沙化土地,也就是钱学森同志讲的“不毛之地”,以开拓人们的生活空间。这类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沙漠、戈

第24卷 第5期2004年9月 中 国 沙 漠JOURNA L OF DESERT RESE ARCH

V ol.24 N o.5

Sep.2004

壁多分布干旱地区,而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国际荒漠化公约界定的“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与潜在蒸发散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我国有名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主要在该地区,总土地面积达66.01万km2。1994—1996年中国沙漠化普查结果表明[3]:中国风力作用下的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及风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141.7万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85%,其中:沙漠面积4832.17hm2,占28.19%;戈壁面积7107.30hm2,占41.46%;风蚀残丘面积319.76hm2,占1.87%;沙漠化土地面积4342.21hm2,占25.33%;风沙化土地面积542.32 hm2,占3.15%。

(2)在定位上:以生物的特有机能,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要利用科技手段,改善植物所需的水分、温度、二氧化碳供给量和各种养分条件,提高生物对太阳能的转化率。太阳光是一个强大的能源,在我国的土地上,每年约有502~837k J?cm-2的能量,地面每年接收太阳能量相当于1170~2850 t?hm-2标准煤,植物利用太阳能转变为植物产品不到百分之一。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遏”的能源,所以,利用沙漠戈壁广阔土地上的太阳能源优势,发展沙产业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3)在核心上:利用现代新技术。沙区土地广阔,太阳能十分丰富,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这是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东部地区无法比的。而干旱、少雨、风沙灾害严重,土壤瘠薄则成为植物生长的不利因素,这是制约生物转化太阳能的限制因素。长期以来,由于科技落后,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广种薄收,靠天养畜,生产效益低,以消耗沙区现有资源维持人们生计,特别是人口的增加,超载过牧,资源和土地压力越来越大,结果造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钱学森同志提出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沙产业,就是要改变过去落后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充分利用沙区资源优势,采取高科技手段,发展沙产业,这实际是“扬长补短”。在保护、改善环境实现资源、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现有各方面有关的科技成果和现代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生物生存发展的不利条件,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达到增产、高效。这个课题在以前是办不到的,因为一个部门、一个产业的发展与社会其他部门、学科的发展相关联,即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所以钱老提出沙产业发展要有一个过程,现在仅仅是起步阶段,要到21世纪50年

代,才能真正形成规模。所以沙产业发展需要50~100a时间。

(4)在经营上: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产业化经营,科学管理。沙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沙产业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4],例如:农民商品意识、社会环境、区位优势、产品的商品率,人才、技术引进和“四通”条件(通路、通电、通话、通邮)等。这些条件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改善。在管理上要以系统工程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要把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用于沙产业,进行组装配套,提高效率,解决沙产业发展中的各环节的关键性难题。

3 名词界定和沙产业概念

(1)沙业:是部门和行业的概念。农业、林业、牧业、草业等均指行业分工,同时也是产业部门的划分[5],农业部、林业部、矿产部等。因此,沙业以其本质和特征应概括为:是人类在沙区利用生物的机能,经过人工培育和管理,使其不断发展和再生,获得人类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产业部门。

(2)沙区:以地形地貌为主要特征划分的区域。例如山区、平原区、沙区等等。因此,沙区的概念:属干燥区地貌类型的荒漠类型,主要指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区的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和风沙化土地分布的区域[6]。国际荒漠化公约界定的“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与潜在蒸发散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

(3)沙漠:是自然区域概念,也是一种地貌类型。一般指古代地质变迁形成的原生沙堆积的沙丘、沙地[7]。

(4)沙地:是土地类型概念,指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的沙丘地貌、沙化土地。还包括河床、滨海沿岸由泥沙堆积的沙洲,沙质基质土地以及平坦沙质海岸淤积沙滩等。

(5)产业:“产业”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可指财产、房地产等,也有人认为是工业的代名词,又有部门和行业分工的含义。“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到现代不同的社会,产业的分工、类别、层次都不同。我国2003年5月国家公布的产业重新划分标准: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产业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

035

中 国 沙 漠 24卷 

一。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管理、产业发展等。我们所指的产业应该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形成产业链,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并不断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立产业。

(6)沙地产业[8]:有的学者提出,利用各地带的沙质土地,也包括零散的沿河、沿海沙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生物产业,要贸、工、农一体,并通过乡镇企业,农垦企业和农村工业化,实现商品化生产,走计划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道路。

(7)沙区产业[8]:是地域+产业,即为沙区产业。这是一个广义的沙产业概念,有的专家提出:应该包括在沙区兴办的所有一、二、三产业,在沙区的地域内,形成多种行业。有的专家指出沙区产业可分为3种类型[9]:第一种类型是资源主导型产业。它以开发沙区资源为主,包括开发大气的热能、风能资源;地下的石油、天燃气、煤炭、有色金属等;地表的土地资源、草场资源、林业资源等。第二种类型是高科技现代化农业技术型产业,应用新技术促进沙区各种能量的转化,物质的循环,从沙区可更新资源获得丰富的产品而形成的沙产业。第三种类型为加工主导型沙产业。就是充分开发沙物质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8)知识密集型产业: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20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知识产业这一概念[10]。由于各种产业包含的知识程度不同,因之,知识对各种产业的影响程度不同。知识密集型产业,包括研究开发、教育、文化、信息设备、信息服务和通信产业,以及新型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航空、宇航和环保产业等等。

(9)沙产业:钱老提出的沙产业,是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首先它不同于传统的绿洲农业或绿州产业。同时明确了是农业型的,也不包括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4],如煤炭、石油、天燃气、有色金属和非有色金属,这些业务是工业部门的事,直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解决地区性和国家用电,也不是沙产业的内容。2002年国家投资,建立4座风能发电站,2003年6月宁夏开工建设的风能发电站,将要入国家电网,这当然是电力部门负责,沙业部门做不了这件事。至于利用太阳能为沙区农牧民解决农村能源,太阳灶、照明等,这是农村能源问题,属于产业交叉。挖沙作为工业原料,也不是沙产业,应属矿业。因此,笔者认为,沙产业的概念应为:在沙区利用生物的机能,采用高新技术,满足生物生长条件,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经过人工培育和科学管理,使其不断发展和再生,为人类提供产品;通过资源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形成以产品生产,加工和经销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实现规模效益,并不断优化升级,持续发展,则称为沙产业。

4 沙产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沙产业是农业型的新兴产业。在其形成和发展中,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其内涵,充实其理论,提高效益。

4.1 沙产业理论基础

沙产业的基础理论是生物工程学、生态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通过系统工程学的组装、配套、科学运营,将现代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有关方面的高新技术用于沙产业的各环节。特别是近年来,生物育种、遗传基因、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科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林业、牧业的大发展,为沙产业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与沙产业相关的科学还有地理、地貌学、信息资源学,农业、林业等有关方面学科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沙产业是一个跨学科、跨地区、跨行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交叉的产业。

4.2 沙产业技术路线

自1984年钱学森同志提出沙产业后,各地在实践中,创造出不少好的典型和经验。有些经验尽管还不太成熟,典型还有待完善,但是方向和技术路线还是明确的。20a来各地根据沙区的资源特点,在实践中创造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是很有现实意义的[11]。

(1)多采光:沙区光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很低。植物体总干物质中,有90%~95%是植物利用太阳辐射能中的有效辐射,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12]。因此,太阳能辐射能的多少和利用率的高低与植物产量的关系很大。就全国比较而言,沙区的光能资源是丰富的[12],年辐射总量为544~670 k J?cm-2,是四川盆地的1.5倍,区内以柴达木盆地为最高,向四周递减。其季节性分配以夏季最多,约占34%,与水热配合协调,有利于绿色植物产量的提高。光质优越,短波光的比值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紫外光(<0.382μm)约占总辐射的3.5%,是长江下游地区的2倍,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因此,沙区的农作物、牧草、林木和牲畜病害较少,紫蓝光(0.382~0.526μm)约占总辐射的18.

135

 5期 朱俊凤:沙产业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探讨

2%,是长江下游地区的1.5倍,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因而沙区绿色植物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富含营养。日照充足相对补偿了温度的不足,有利于绿色植物积累干物质。年日照时数2600~3400h,是四川盆地的2~3倍。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呼和浩特以西、乌鲁木齐以东的广大地区高达70%以上。但当前光能利用率低,一般为0.1%~0.2%,中西部的干草原和荒漠地区,由于植被稀疏矮小,利用率低于0.1%,增加林草覆被率和选用大穗大粒型农作物品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如果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1%的话,农作物和牧草产量可以提高3倍以上,由此可见,沙区的光合生产潜力很大。因此,我们在沙区,采用高科技和现代的研究成果,改善生物所必须的生长条件,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增产、增收、有效的途径[13]。

(2)少用水:沙区自然降水少,但雨热同期。水是农业的命脉,直接影响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生长发育。沙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著,东部多于西部,山地多于盆地,夏季多于春季,蒸发量多于降水量,通辽、张北、榆林和兰州以东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其中年降水量400~680mm的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基本能满足旱作农业、乔木、中旱生牧草和牲畜的要求,是当前的农林牧混合地区,有利于农林牧协调发展。年降水量250~400mm的地区主要是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缺水严重,产量低而不稳,大多数乔木不能生长,只有少数旱生乔木或灌木才能生长,中旱生牧草生长良好。过去由于不适当的毁草毁林种粮,破坏了天然植被,加剧了干旱。锡盟西部、伊克昭盟中部、宁夏北部、甘肃中部以西的广大地区,除北疆一些山地外,为干旱的半荒漠和荒漠地带,年降水量小于250mm,不能满足旱作农业的最低需水量,基本上是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仅河流岸边大部分乔木能生长,其他区域,旱生牧草、旱生灌木却能适应,是骆驼、滩羊等适养地。塔里木和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mm,但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16倍之多,是我国极干旱地区。只有超旱生的牧草、灌木才能生长,没有足够水源灌溉,农林牧都难以利用,有足够水源灌溉,方可形成绿洲。

水热空间分配不协调,热量条件好的地方而降水少,限制了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水热时间配合好,雨热同期,有效降水多,夏季气温适宜农作物和林草生长,恰是多雨季节,夏季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对绿色植物生长十分有利,因此,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对于农作物的增产是非

常重要的。而对沙区水资源的现状,采取高科技兴办节水型农业非常重要。

(3)新技术:“所谓新技术,就是要采用现代的高新技术成果。现代国际竞争的焦点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高新技术是指当代的尖端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领域,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群。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是可以改造传统的产业经营方式;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企业经营中人、财、物的投入,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多采光、少用水”实际是根据沙区的自然特征采取的“扬长避短”措施。沙区阳光充足,太阳能又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能源,要提高太阳转化率,只有多采光,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沙区水资源不足,这是植物提高太阳能转化率的限制因素,所以要利用高科技的现代技术,少用水还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目前各地应用的“地膜覆盖”技术,“日光温室”、“日光暖房”、“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出发点就是少用水。虽然这些技术的应用,还算不上高新技术,但方向是对的。

新品种的培育也是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5月20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将搭乘“神州”四号飞船,在太空遨游6d的珍贵沙生植物梭梭、肉苁蓉种子被种植在乌兰布和沙漠中的苁蓉基地精品园中。植物种子在太空的特殊环境下,可诱发基因变异,通过人工接种,有望培育出优良品种,此次把苁蓉种子送入太空并成功接种,对于阿盟扩大苁蓉产品知名度,提高苁蓉种植科技含量,推动苁蓉产业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还有新材料的研制、新工艺的设计,采光设施、通风供C O2等设施的制造。沙产业新技术的应用,实际是“杨长补短”,克服了植物生长的不利因素,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达到提高生物产品产量的目的。

(4)高效益:兴办产业要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彻底转变过去粗放经营的传统作法;要描准市场,确定主导产业、优先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名、特、优、新产品,要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实行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产品商品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优化组合得当,达到高效益,实现产业升级,持续发展。

5 沙业和沙产业的内容

沙业作为一个行业和部门的分工概念,应该包括4个方面内容:生态环境建设、沙产业建设、农村

235

中 国 沙 漠 24卷 

能源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沙产业自然也就成为沙业的一部分。但也有人认为沙业和沙产业是一个意思,而把两者等同起来。

总之,治沙要以人为本,从源头抓起,要把牲畜圈起来,新村建起来,产业办起来,才能使沙区绿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区域经济强起来。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在广大沙区来一次经济、社会的大变革,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经营模式,建立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新模式,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大变革[14]。在农业市场化大潮中,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抓好基础建设,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这是根本大计。沙漠化的深层次原因是贫困,沙区人民不富,沙化永远治不住。通过防沙治沙,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加快基本农田和草场建设力度,解决农牧民吃饭问题;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发展薪炭林,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发展沙区产业,解决农牧民花钱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沙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R eferences):

[1]

刘恕.沙产业概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2]刘恕,钱学森.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朱俊凤,朱震达.中国沙漠化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4]刘恕.步入实践的沙产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5]赵邦宏,邸文祥.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M].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6]陈隆亭,李福兴.中国风沙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朱震达.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8]中国林学会.沙产业专辑[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9]马世威.沙漠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0]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卢琦.中国沙情[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

[12]朱俊凤.三北防护林地区自然资源与综合农业区划[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1985.

[13]布朗(林自新译).生态经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14]朱俊凤.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之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2000.

Probe into Theoretical Concept of Desert I ndustry and its Connotation

ZHU J un -feng

(China National Sand Control and Desert Industry Society ,100714Beijing ,China )

Abstract :Desert Industry is a new and expanding industry.Through the productive practice over more than 20years ,desert industry has got onto a developing course with scientific order.This paper quite thoroughly

probes into the guiding ideology ,theoretical concept ,core content and technical line of the desert industry.The core of desert industry is to use bio -f unction in sandy desert region ,to apply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to increase the transf orming rate of s olar energy ,to s upply more products f or human being.The technical line is more day -lighting ,less watering ,new technology and high efficiency.The over all goal of desert industry is one change ,three owns and two realizations ,finally to build up the well off s ociety in an all around way f or the people in sandy desert region.

K ey w ords :Desert Industry ;theoretical concept ;connotation

3

35 5期 朱俊凤:沙产业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探讨

爱情片特点和分类

爱情片序言: 爱情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伟大、最具永恒性的主题之 一。 在人类所有的梦想中,最美丽的就是爱之梦。 自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小小的银幕不知上映过多少悲欢离合的爱情传奇,不知谱写过多少感人肺腑的不朽恋歌,它们或者是呼唤人性高扬人权的一面旗帜,或者是抗衡孤独拯救异化的救命稻草,总之,它们承载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永恒向往,营造着最浪漫瑰丽的幸福梦幻。 一、爱情片的定义: 狭义的爱情片,即指一种爱情类型片。 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 它们通常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力,以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碍产生的冲突为叙事的主要动力,通过表现爱情的绝对超越性来探讨爱情这一永恒的人类情感和艺术主题。 广义的爱情片,则指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影片主要叙事内容的影片,包括上述爱情类型片和艺术片,或从情节分为情节剧爱情片和非情节剧爱情片。 二、爱情片的特点: 1、主题爱情片的基本主题是爱情至上,即用爱情来超越一切社会矛盾和现存的价值观。 以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深入刻画人与人的内心情感。

男女主人公可能要面临感情年龄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和误会矛盾的曲折,这也正是爱情片的看点。 2、人物如同西部片里一定会有纵横驰骋的牛仔,警匪片中一定会有可恨以可爱的盗贼,爱情片里必不可少的当然是两个对爱情忠贞不渝,信奉爱情至上的“情圣”。 他们可能从事任何职业,但他们一定是以爱情作为终身事业的。 这些被理想化的男女主人公往往由那些形象漂亮,气质优雅的明星扮演,他们将类型电影的造梦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因此诞生了一批魅力超群,家喻户晓的“爱情片明星”: 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赵丹和周旋……日本影星三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更是著名的从“银幕情侣”变成生活伴侣的现实传奇。 3、内容①惯用阻力因素作为诱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阻力因素的运用永远都是爱情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众的软肋。 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力因素所产生的冲突成为了叙事的主要动力。 下面我们从阻力因素的偶然和必然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分类: 阻力因素偶然因素新的类型,即爱情灾难片)疾病和死亡过去恋情的记忆《山楂树之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八月照相馆》《西雅图夜未眠》《我的野蛮女友》代表作自然灾难(类型的交叉产出《泰坦尼克号》命运、错过、缘分、偶然《向左走向右走》性不可抗拒性因素等必然因时代《甜蜜蜜》《云水谣》《漫长的婚姻》《罗马假日》《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暮光之城》、《小倩》、《人鬼情为了》《孤星》《外出》、《燃情岁月》、《非常完美》素(即: 门第阶级、身份地位社会因种族素,世宗教信仰俗眼婚姻、第三者光)年龄(包括早恋、不伦之恋)《教室别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性别(主要为同性恋体裁)《霸王别姬》《断背山》《蓝色大门》时空

现代设计的概念

现代设计的概念: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它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受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约束,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 内容包括: 1、现代建筑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 3、现代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服装设计 6、纺织品设计 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活动。现代设计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设计风格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来得准确。应该说是它是现代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平面设计的总称。 工业设计史(没有现代工业设计史,因为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新事物,本身就是现代的) 大多数设计史都是以建筑为主线,兼顾一些家具而成书的。 现代主义的定义: 时间上定义:20世纪初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运动。 意识形态上: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都非常典型和鲜明。 现代主义是一个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几乎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从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音乐、舞蹈、诗歌等等都被涉及。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在20世纪形成,它的组成非常庞杂,既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的内容,也有乌托邦主义的成分,重要人物: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 勒·科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1917年定居巴黎,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大师中著书立说最丰富的一个。他的现代主义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它的重要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中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这本著作的文章,前后跨越几十年,因此难免有些前后矛盾之处,内容也比较庞杂,但是在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在强调设计的功能至上方面,他的观点与格罗佩斯基本是一致的。 柯布西耶强调机械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和轮船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而,更加具有合理性。通过强调机械的重要,柯布西耶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把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二十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 1、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瓦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两重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种。 按管理层次划分:1.高层管理人员2.中层管理人员3.基层管理人员 按管理领域和专业划分:1.综合管理人员2.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学有以下特点:1.一般性2.综合性3.历史性4.实践性 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就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法约尔出生于法国,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计划,亦称谋划、筹划或规划,是指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对未来工作或行动作出全面筹划和部署的一系列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征是:1.目的性2.首位性3.普遍性4.实践性5.效率性 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W1H. 所谓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具体内容: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2.决策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 3.决策要做分析评价。 4.决策要进行优选。 5.决策要进行实施的。 决策的作用 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2.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职能。 3.决策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战略决策又称宏观决策或全局决策,战术决策也称作微观决策或局部决策。 网络图的编绘规则 1.两个事项(结点)之间,只能出现一个作业。 2.表示作业的箭线之间,不能直接接触。 3.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循环闭合路线。 4.每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事项和一个最终事项。 5.设置虚作业只表示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6.尽量采用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 所谓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统集合,它有一个特定的目的,由一群人所组成,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组织的特点:1.组织要有既定目标2.组织要进行分工与合作3.组织要有权债制度。

微电影的类型特征

微电影的类型特征 徐峰湖北民族学院 内容摘要:微电影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能在段时间内社会大众的认可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说明微电影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品味。微电影的“微”特征在其制作规模、叙事方式和表达方式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目前来看,微电影的类型主要有文艺微电影、企业形象片和公益微电影等,它们因传播目的的不同而各自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微电影类型特征 一、微电影的兴起及现状 (一)微电影的概念 电影自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以来,已走过近120年的发展历程。电影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影也出现了小型化和快速化的趋势,这就是微电影。微电影,意即微型化的电影。微电影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影形式,它与传统电影一样,都要经历编剧、拍摄、后期制作的流程,但与传统的电影相比,微电影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 1、制作规模的“微”。相对于电影而言,微电影在时长、投资、制作周期方面都有微型化的特征。微电影的时长最少有几十秒,多则半个小时左右,最常见的在十分钟左右,如徐峥的微电影《一部佳作的诞生》,仅用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三个绑匪为筹集拍电影的经费而去拍摄勒索录像的一连串趣事。微电影的投资由于时长和剧情的设置往往不需要像电影那么巨大,几百元也可以拍出来,如《天堂午餐》就是河北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刘啸宇用相机拍摄的一部表达“孝”主题的微电影。微电影的“微”还表现在制作周期上,微电影从拍摄到上映往往仅需要几天到10几天的时间,相比电影而言时间大大缩短了。 2、叙事方式的“微”。微电影是顺应当下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诞生的,在叙事上,它不得不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微型特征。微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往往是一些小片段、小故事或小情境,这就决定了微电影的叙事方式也不能太复杂。微电影要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一个故事的叙述,因此,它往往会突出故事的高潮部分,而其他的情节和叙事就采取跳跃式的叙述。比如微电影《老男孩》的开头,就是通过肖大宝和王小帅的几个生活细节呈现的,

生物学核心概念内涵研究

从中学生物学教学来看,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生物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物学观念;不是诸如分类、实验、计算等特殊的方法和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生物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建立起反映生物学观念的基本的生物学核心概念体系,应当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在观察教师的教学后,发现在大量的中学生物学课堂中师生双方集中于对具体事实性知识的孤立传授和记忆,而孤立的事实性知识往往教育价值有限。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得不去覆盖教材中所有的学科知识内容,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高水平思维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解题的操练,但他们对生物学现象本质的认识仍非常浅薄,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仍非常有限,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不利的。鉴于此,生物学新课程提出要重视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而不是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那么生物学核心概念有什么特点?怎么来认识生物学核心概念?如何甄别生物学核心概念?这些问题无疑都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认识 1.1 从生物学科知识结构角度看生物学核心概念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有其基本结构,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一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这种基本结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因为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就可以独立地面对并深入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不断地独立地认识新问题,增多新知识。这一点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显得至关重要。 生物学的学科知识基本结构应该呈现图1的形式: 图1 生物学的学科知识基本结构 从图1中不难看出,要理解生物学的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首先要知道什么事“生物学概念”。生物学概念是在众多的生物学事实的基础上归纳、推理出来的结论。广义的生物学概念包括一些原理、规律、理论等知识,它区别于日常用语中的“概念”,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往往将概念与一个词或一个术语同等对待。 这里,之所以要强调“生物学概念”,是为了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区分为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概念”2种知识。 为什么要区分事实和概念呢? 生物学概念与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现象一样,同为生物学知识。但从教学角度看,分属“为什么”(概念性知识)和“是什么”(事实性知识)两个层别。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事实性知识,主要靠记忆;掌握概念性知识需要思维的训练。教材的主干知识都是概念性知识。而事实性知识,多数是零散的、枝节性的,教材中列举的事实都是用来支撑概 生物学科观念 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生物学事实 生物学事实 生物学事实 生物学事实 生物学一般概念 生物学一般概念 生物学一般概念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还有人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解决详细规划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误解。不可否认,详细规划中有不少城市设计的内容,但总体规划阶段也同样有城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详细规划是一个规划阶段,而城市设计则是另一个范畴,两者不能划等号。二、内容和任务 城市设计既然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是空间环境的设计,那末首先要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分类。日本《新建筑学大系17——都市设计》,认为城市空间构成可以用下列图解来表示。 城市设计的内容就是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使之协调发展。而且不仅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概念。具体来讲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如下: 城市总体空间设计; 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 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所以,重视概念教学,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但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处理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概念的外显(即定义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与特征),较多的是死记硬背、通过习题的反复操练来巩固概念,学生生厌,而且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把握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致使一些概念的外在特征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偏差。 3、孤立地学习数学概念。教师往往执行于教材编排,把一些概念分课时逐一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的掌握零零碎碎,缺乏一定的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上增加障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概念与应用脱节。学习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环节来巩固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但发现有时练习的跟进与针对性不强;还发现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会忽略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去推理辨析,把概念给架空了。 5、重视和优化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学的硬功夫和必备能力。引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和能力。教师也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刻洞悉、把握规律,勤于反思、创造性驾驭,不断提升教学智慧。> 因此,优化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有不容低估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向智慧型教师发展的一个途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2、研究述评: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是比较重视数学概念的引入,而相对比较忽视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的作用和实效,在后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理性框架和实践的积累。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探索;重计算轻过程等。目前一线教师还缺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深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还没有做到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概念的教学,教学实例比较缺乏。这也将是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以后有所收获的方面。 1、关于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往往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形成,二概念的同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为主。而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解释本质属性三个过程。希望通过一些课堂实例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2、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加,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内涵会比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由于教师没有主动地去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常常会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由于概念之间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教师这一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轮的早期探索 1.1898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 出了——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它的实质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代表作,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1922年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 书。(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他认为所有的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代表作——昌迪加尔) 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了线性城市的理论。(线性城市就是 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城市不再是一个一个分散的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 带。) 4.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理论。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 业城市》的专著。(阐述了他关于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是工业城市设想的最基本思路。) 上述四条,主要集中在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他们紧对现有城市的问题进行批判,而没有提出改进的意见。

5.法国巴黎建筑师埃纳于19世纪中叶发表了巴黎改建研究。提出了大城市 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即,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 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适用。)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于1889年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他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7.盖达斯的学说。盖达斯于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他把对城市 的研究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由此形成了区域规划的思想。盖达斯的名言“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二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了卫星城理论。(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上,但在含以上仍有一些差别,他们应当被看作是同一个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概念教学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科学中,数学概念的含义都要给出精确的定义,因而数学概念比一般概念更准确。数学概念的灵活掌握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及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概念课、计算课、解决问题课与空间图形课,而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必然是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我们离开了概念,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有条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也就谈不上推理能力的培养了。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被改变,探究式、体验式、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到数学概念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不少老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对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着重计算,轻概念;重结论,轻探索;重形象,轻抽象;重课本,轻实践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削弱了概念的教学,缩短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并忽视了概念的运用,孤立地对概念进行教学,忽略了概念间的联系,不同年级对同一事物概念的定义不同,上课时如何把握这个度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数学老师上概念课时都会遇到的。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现实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体现了当前的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能力大有益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探究的需要,有利于数学教师上好概念课,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目前的概念教学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二、同类课题研究的情报综述 (一)一百多来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早在1906年,我国学者杨天骥、蒋维乔编校的《初级师范学校教科书——各科教授法》中,关于“算术科”的“教授目的”的第一条就是“要启发数之观念,使知数与数之间关系。若此事不能,不能

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的含义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渡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室全、健康、效率、舒适等等。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人们对于室内环境除了有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常有与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由于人们长时间地生活活动于室内,因此现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相对地是环境设计系列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室内设计的总体,包括艺术风格,从宏观来看,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相应时期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这是由于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必然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在室内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从总体来说,也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从微观的、个别的作品来看,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又都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至于各个单项设计最终实施后成果的品位,又和该项工和具体的施工技术、用材质量、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与建设者(即业主)的协调关系密切相关,即设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关键的环节和前提,但最终成果的质量有赖于:设计——施工——用材(包括设施)——与业主关系的整体协调。含义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同时,室内设计中,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的依据因素是:使用性质——为什么样的功能设计建筑物和室内空间;所在场所——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这是容易理解的;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原则(如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等等)之外,作为“建筑美学”,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建筑美学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联结在一起,这是它有别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差异所在。现代室内设计既有很高的艺术性要求,其涉及的设计内容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关系极为密切。现代室内设计已经在环境设计系列中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学科。对室内设计含义的理解,以及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来分析,许多学者都有不少具有深刻见解、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借鉴的观点,例如: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我国前辈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建筑大师普拉特纳(W.Platner)则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道,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经验证明,这比同结构、建筑体系打交道要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加专门的训练”。美国前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亚当(G.Adam)指出“室内设计涉及的工作比单纯的装饰广泛得多,他们关心的范围已扩展到生活的每一方面,例如:住宅、办公、旅馆、餐厅的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无障碍设计,编制防火规范和节能指标,提高医院、图书馆、学校和其它公共设施的使用率。总之一句话,给予各种处在室内环境中的人以舒适和安全”。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E·Ponomaleva)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室内设计也是“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室内装饰或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是几个通常为人们所认同的,但内在含义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词义。室内装饰或装潢(Interior Ornament Decoration):装饰和装潢的原义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见《辞海》第4387页),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例如对室内地面、墙面、顶

管理的含义与本质

管理学教程 1、管理的含义与本质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組織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組織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第一,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的組織外部环境的约束下进行的,任組織 都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并受到环境的约束. 第二,管理是为实现組織目标服务的?管理活动具有目的性,其目的就是实现組織的目标. 第三,管理工作要通过有效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組織目标. 第四,管理最终要落实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职 能上. 管理的本质:首先,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其次,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并存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保证組織目标的圆满实现. 再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并不是绝对不可以做一些作业工作. 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通过他人并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組織的目标. 1、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组织的一般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 境自然环境. 3、判断题: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 准 则. 4、科学管理思想的演变:(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 )要 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标准化原理(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工人和雇主两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都有利,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5、为什么说管理学的共性实质上也是现代管理学的特点? 答:可概括如下(1)强调系统化(2)重视人的因素(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即注意”非正式组织”中的作用.(4)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法.(5)加强信息工作(6)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8)强调”预见能力(9)强调不断创新(10)强调权利集中. 7、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组织的含义:组织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向各个成员分配给,同一个中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城市设计部分理论简介 2.2 城市社会学等学科对城市空间的研究 2.3 场所 2.4 生态城市的理念和绿色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概论》 2.1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简介 2.1.1卡米诺·西特2.1.2 凯文.林奇 2.1.3 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2.1.4 波纳 2.1.5 诺伯格.舒尔兹2.1.6 芦原义信 2.1.7 罗杰.特南西克2.1.8 比尔.西列尔 2.1.9 稹文彦2.1.10阿尔多.罗西 2.1.11 黑川纪章 2.1.1卡米诺·西特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1889)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运用艺术原则对城市空间的实体(主要是教堂等)与空间(主要是广场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形式美的规律进行的深入的探讨,并通过于19世纪末欧洲工业化城市空间的比较分析,对当时欧洲工业化城市空间的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工业化城市空间主要有三个体系和若干他们的变体,即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变体是这三者混合的产物.从艺术的眼光来看,所有这些都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艺术气息.这些体系除了标准化的街道模式之外一无所成,它们在概念上是纯粹机械性的.在这些体系中道路系统仅仅是交通设施,从来不是服务于艺术目的的工具,它们不具有任何感染力,因为只能从地图上才能看出它们的特征. 卡米诺·西特主要是从视觉及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受等角度来探讨城市空间和艺术组织原则.卡米诺·西特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骄傲是圆形广场,没有比这更能说明艺术感情的完全缺乏以及对于传统的蔑视的了,而这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当围绕这样一个广场步行时,眼前的景象持续不变,使得人们不能知道自己正确的确切位置.转一个弯就足以使一个陌生人在这种旋转木马的广场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 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之间功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得出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表现在注重整体性,注重关系,注重关联的内在性. 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正如亚瑟·霍尔登(Arthur C.Holden,1945)所言,西特从未体验过摩天大楼.他未必曾经想到过我们的城市有朝一日会为高层的巨大体量所充塞. 2.1.2 凯文·林奇 凯文·林奇是从探求城市的形念,结构和组织开始的,《关于对城市满意情况的记录》(Notes on City Satisfaction,1953)是1952~1953年间他在欧洲考察对于有关城市的理论基础的回答.在《城市的形式》(The Forms of Cites,1954)一文中,他从历史和形态的角度对城市形式的不同属性进行了探讨,例如城市的大小,密度,特征和模式等. 凯文·林奇的城市美不仅指构图与形式,而是将之分解为人类可感受的城市特征,如易识别,易记忆,有秩序,有特色等.他对于人们对环境的感知与体认有着格外的重视,并认为,好的城市形式也就是这种感知和体认比较强烈的城市形式.林奇1959年发表《城市的意象》一书,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出发,利用居民调查和实地体验的方法,研究使用者认知图式(cognitive map)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而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分析与设计方法. 人对环境的感知,也就是一种格式塔.人总是将感知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和理解.林奇从市民的认知地图入手,探求城市内在关系的秩序.他调查了美国的三个

爱情片特点和分类

爱情片 序言: 爱情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伟大、最具永恒性的主题之一。在人类所有的梦想中,最美丽的就是爱之梦。自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小小的银幕不知上映过多少悲欢离合的爱情传奇,不知谱写过多少感人肺腑的不朽恋歌,它们或者是呼唤人性高扬人权的一面旗帜,或者是抗衡孤独拯救异化的救命稻草,总之,它们承载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永恒向往,营造着最浪漫瑰丽的幸福梦幻。 一、爱情片的定义: 狭义的爱情片,即指一种爱情类型片。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它们通常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力,以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碍产生的冲突为叙事的主要动力,通过表现爱情的绝对超越性来探讨爱情这一永恒的人类情感和艺术主题。 广义的爱情片,则指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影片主要叙事内容的影片,包括上述爱情类型片和艺术片,或从情节分为情节剧爱情片和非情节剧爱情片。 二、爱情片的特点: 1、主题 爱情片的基本主题是爱情至上,即用爱情来超越一切社会矛盾和现存的价值观。以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深入刻画人与人的内心情感。男女主人公可能要面临感情年龄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和误会矛盾的曲折,这也正是爱情片的看点。 2、人物 如同西部片里一定会有纵横驰骋的牛仔,警匪片中一定会有可恨以可爱的盗贼,爱情片里必不可少的当然是两个对爱情忠贞不渝,信奉爱情至上的“情圣”。他们可能从事任何职业,但他们一定是以爱情作为终身事业的。这些被理想化的男女主人公往往由那些形象漂亮,气质优雅的明星扮演,他们将类型电影的造梦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因此诞生了一批魅力超群,家喻户晓的“爱情片明星”: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赵丹和周旋……日本影星三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更是著名的从“银幕情侣”变成生活伴侣的现实传奇。 3、内容 ①惯用阻力因素作为诱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阻力因素的运用永远都是爱情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众的软肋。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力因素所产生的冲突成为了叙事的主要动力。 下面我们从阻力因素的偶然和必然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分类: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doc

研究教育概念内涵和外延 教育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有两个重要特征,即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育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要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什么。而教育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要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的对象,即什么是教育。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角度来讲,教育概念的内涵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寻,而教育概念的外延则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只有清楚二者的关系,才能把握教育本质,从而使教育实践向“本真意义上的教育”逼近。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什么?有关教育本质的讨论自1978年以来已经持续了30多年。但是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人则认为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人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一种特殊范畴等等。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虽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的认识,但是却把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对教育功能的探讨中。看到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就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上层建筑。看到教育具有经济功能,就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产力等。这种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方式与逻辑学上对本质的界定(本质即一事物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特征)是相违背的。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是生产力,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等等。并不能把教育与其它上层建筑或生产力相区别,可见这些并非教育的本质,而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特殊范畴,这只是对教育本质无法认识的一种诡辩而已。试问此范畴区别于彼范畴的不正是其特殊性吗? 教育是什么?这一命题揭示的是教育概念的内涵,重点在于探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既然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就是把教育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那么,对教育本质探讨的角度就应该是从这个规定性出发,把教育从纷繁复杂的宇宙万象中层层剥离出来,才能找到独属教育的本质特征宇宙万象虽然纷繁复杂。但如果从动静的角度来划分,无论人们怎样定义教育,都一致认同教育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教育是一种活动如果按照有无生命的角度又可以把活动划分为生命体的和非生命体活动。那么,非生命体的活动是讨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育吗?例如大气运动、风霜雨雪的变化等非生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