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哲史

中哲史

中哲史
中哲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十翼

《周易》中《传》的部分,包括彖辞、象辞、系辞、说卦等由十篇组成,具有“羽翼”的辅助作用,因此称作“十翼”。内容主要是注解卦辞、爻辞,论述卦义,卦理及阐发各卦的变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十翼》,是讲解周易古经的最权威著作,可以看作是先秦集《周易》研究大成的第一部易学著作。2.春秋大一统

为了适应当时一统的封建专制统治的要求,董仲舒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统一思想的重要性。董仲舒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大一统是他所述《春秋》的根本含义。他认为《春秋》最重“元”,“元”就是大一统的开始。大一统的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

3.崇本息末

王弼崇本息末的哲学内涵中的息即是精中有信,有真的信息。息末即是从末的信息中获得道和本中的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崇本息末是从物的信息中获得道的本体信息。这是老子道学以无为本的中国哲学之玄学内涵。王弼认为,道是本,具体的事物是末:只有先掌握了本,才能以简驭繁,不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叫“崇本息末”。

4.童心说

李贽认为童心就是保持本真自我,即是真心;另外它也即是现实的人心,是感觉、智识、意志等心理内容交织的总体。他提出此说,是为了纠正虚伪世风;体现个体原则,否定孔子的权威,提倡自尊自信、自强自立。5.贞元六书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孔子的忠恕之道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孔子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阐发了他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以仁为内容的,为行仁所不可或缺,只有“忠”与“恕”的完美结合,才能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在孔子的观念中,以行仁为宗旨的“忠恕之道”其实就是他所说的

“仁之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忠恕之道”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的另一个方面是由立己而立人,由达己而达人。

2.庄子的齐物思想

庄子的齐物思想:

1)阐明忘我:

主张破除我见,承认个体价值,各适其适,各安其份.

2)破除对待:

企图破除是非,得失,穷达,大小,美丑,寿夭,彼我,死生等”相对”观念,达到”绝对”的境界,以与”真我”合一.

3)体验物化:

齐物的最高境界为冥和物我,死生合一.”庄周梦蝶”透过”梦”表达”人生如梦”的

主题,将”我”与”蝴蝶”冥合,超越主客的对立,破除”我”与”非我”的界限,达到非主客的统一和谐境界;又将死生问题藉由”庄周””梦”为”蝴蝶”,加以美化,审视生死,认为死生如一,始卒若环,达到外死生,无终始的境界.庄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它超越时空的限制而无所不在,万物都是”道”的化身.

3.王弼的圣人体无观

(一)圣人体无观点的提出: 圣人和普通人不同点在于圣人有天生的智慧“智慧自备”;圣人有了这种天生的智慧,就可以完全体会本体“无”。

(二)“圣人体无”的分析

(1) 从认识论上说,圣人能靠他天生的神明体认本体。

(2)从本体论上说,“圣人体无”就是说圣人和本体无是一回事,即与“无”同体。王弼把圣人抬高到和“道”一样的地位,把他神化了。本来“道”或“无”是王弼所谓的圣人虚构出来的,自然这个虚构的本质也就只能存在于圣人心中了,就就是说圣人就是真理的化身

(3)王弼具有先验论倾向的得意忘象说又导出了天才论,甚至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了。

4. 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四法界说: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法界的意思:(1)指事物而言,界为分义,即差别义――指千差万别的事物现象。 (2)指理而言,界为性义――指法性真如。

四法界的关系: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

理法界――清净的本体世界“纯”。

理事无碍法界――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而无杂”。

事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

(一)事法界和理法界:

(1)华严宗把世界区分为理和事,本体和现象两个世界,这是他们佛教世界观的出发点。

(2)把物质世界说成是事法界,宣布为现象世界,同时又在物质世界之外构建一个精神性的本体世界,以回答多样性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这是华严宗佛教哲学的思想实质所在。

(3)本体世界(理法界)――“如来藏”。

①这个本体,法藏又称它“真心”或“存心”。可见他们的“理法界”是一种精神实体,也被他们称作成佛的根据的“佛性”。

②如来藏不仅存在于众生的心中,是众生成佛的依据,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如来藏也是宇宙万物万事的实体。它一方面存在于个人的心中,另一方面又独立于个人意识而存在。这种本体即是华严宗所追求的绝对精神,为佛教的彼岸世界制造理论根据。

(二)“理事无碍”――讨论本体与现象两者的关系:

(1)本体与现象不是绝对割裂的,现象世界依赖于本体世界而存在,本体世界即存在于现象世界中。

(2)以喻论证:华严宗认为这种说法,既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又论证了本体世界的真实,是最圆满的说法。

(3)“理事无碍”的目的――论证佛教的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关系。

①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不能截然分开,佛性本来就存在于人性之中,一旦觉悟,“自性清净圆明体”便显露出来,不脱离世俗生活,也可成佛。

②打掉了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界线,扩大了彼岸世界的影响。

(三)为了论证物质世界的虚妄,又进一步提出“事事无碍”的学说:

(1)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本体所显现的虚幻现象,每一现象又包含本体,所以各种现象彼此都互相包含,“圆融无碍”,没有差别和对立。

(2)为了宣扬“事事无碍”的境界,又对一和多的关系,作了论证。

①没有“一”,也就没有“多”;没有“多”,“一”也不成其为“一”,“多”是“一”中的“多”,“一”是“多”中的“一”。

②“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又包括多,多亦包括一。

③一和多虽然有所不同却相互包容,无障无碍。

④从时间方面作了论证――“一念”即“三世”;一刹那间,包容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事物。

5.朱陆之争

(1)鹅湖之会。

(2)中心问题――“性即理”与“心即理”之争。

①朱熹:事物不是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而“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断言理是每一性,而心却是后有的。

②陆九渊:理本在人心之中,心是第一性,“理”离不开心的。

③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

(3)太极与无极的问题。

①陆九渊:

1)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不该“以无极字加上太极之上”。

2)不赞成朱熹的形上形下的区别。

②朱熹强调“无极而太极”表示“无形而有理”,指出陆九渊不懂得“道器”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汇总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a.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人生感悟的文章(精选20篇)

人生感悟的文章(精选20篇) 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人生感悟的文章(十九):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我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能够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能够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销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看不到头。他们并不明白,其实,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所以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我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人生感悟的文章(二十): 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比如记忆;有些是难以搁置的,比如爱恋……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应对;与其鸟宿屋檐下,不如击翅风雨中;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人生就会更精彩。 青春时代是充满幻想、活力和纯真的时代,也是生命枝叶正旺盛地伸展、最需要精神光照的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拓展想象,沐浴人类礼貌之光,在与无数学者的对话中探寻未来之路,逐步构建自我健全、充实、完美的精神家园。 有些时候,我在想:幸福,到底是怎样的我想幸福应当是一种感

中国哲学史史复习提纲梳理

中哲史复习提纲梳理 名词解释 1.丧服制度:五服 “五服”制度是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楚国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着作《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且《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观点。 3.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舆,战国邹国人。孔子的第四代传人,“亚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舆,战国邹国人。孔子的第四代传人,“亚圣”。古代着名、,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其思想的突出点为提倡性善之说,创儒家心性之学,提出仁政学说,成为儒家较早且较成型的政治哲学方案。《孟子》是研究孟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材料。 4.三表说(认识论)

言必有三表 1.有本: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2.有原: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3.有用: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5.淮南子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以老庄之学为基点,兼综儒、法、阴阳各家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家色彩。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宗室淮南王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则将它列入。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作品。《淮南子》二十一篇,本名“鸿烈”,系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23年)招引宾客集体编写而成。该书是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系统而详尽的总结,是研究黄老思想的极其宝贵而丰富的资料。 6. 魏晋玄学 从学术渊源上看,魏晋玄学是以道家尤其是老庄思想为本,同时也和儒家传统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以道释儒,以儒援道的哲学体系。 7. 抱朴子 《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内篇讲神仙方药、鬼神变化,属道家传统;外篇讲人间得失、政治成败,属儒家传统。 将道家术语附会于神仙、金丹教理,又坚持纲常名教,反对清谈之风,主张以道教为核心的儒道兼容,“道本儒末”。 “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撰总结了战国以来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东晋理论着作。 8. 三法印 诸行无常(万物往生即灭,变化无常) 诸法无我(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和主宰者)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人生感悟的正能量经典语录集锦

人生感悟的正能量经典语录集锦 人生感悟的正能量经典语录【热门版】1) 在当前现实的狭隘基础上,有高尚理想,全面的计划;在一步一步行动上,想到远大前途,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才能有所成就。 2) 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的,目前的现实是未来理想的基础。只想将来,不从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 3) 理想的社会状态不是财富均分,而是每个人按其贡献的大小,从社会的总财富中提取它应得的报酬。 4) 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并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5) 前有阻碍,奋力把它冲开,运用炙热的激情,转动心中的期待,血在澎湃,吃苦流汗算什么。 6) 这些成功的人,在自己还不起眼的时候,只是深深相信,他们能做到这件事,他们不是相信自己这个人很棒,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这件事。 7)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8) 大海总是会掀起层层波浪,永远平静的那只是一潭死水;天空总是会迎来狂风暴雨,永远平静的那只是一面镜子。人生亦是如此,愿你的人生充满精彩。 9)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

10) 如果困难是堵砖墙,拍拍它说你还不够高。如果困难是地上的荆棘,我们脱掉鞋子,光着脚笑笑,我们摇摇头说,困难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11)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没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 12) 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13) 成功后的心情是喜悦的。想获得成功并不难,只要面对困难不屈服不低头,勇往直前,就一次失败永不放弃而成功! 14) 如果你要获得成功,就应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顾问,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守护者。 15) 失败时不要品尝它的滋味,待成功时再回头看看会觉得失败是一个起点。 人生感悟的正能量经典语录【精选版】 1)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2)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人生多一份挫折,就多一份人生的感悟;人生多一次跌打,就多一条抗争的经验。 4)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5)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6)善于与人沟通,适度采纳别人意见。 7)生命是在一次次的突围中再生的。每一个太阳的升起又落下,都是人冲破自我的一种催促。阳光下,你容貌是这样的,到了月色里,你已是另一个崭新的自己。

本体诠释学

天人新论与本体诠释学 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界近期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讨论中,我坚持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哲学”之名,但有“哲学”之实,中国传统哲学即是“天人之学”,亦即以“知人则哲”为特色,以“原善”(善即“爱人”)、“为治”(治即“安民”)为核心,要紧由天论、人论和知论构成的思想体系[①]。如此的观点要紧源于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按照成中英先生在《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一文中所作的区不,张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属于“中国哲学的理性重建”,即其“集中关注于用中国哲学大的框架对中国哲学的术语和观点进行理性的和分析的理解”。成先生所更注重者是“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诠释学诠释”,亦即“不是把中国哲学作为中国哲学来研究,而是把它作为对真理、存在或实在的思想来研究”[②]。这后一方面确实更为重要,这也是成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的宗旨所在。而我注意到,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与成先生的本体诠释学多有相通之处。在张先生于1935—1936年完成《中国哲学大纲》时,他也提出了一个“新哲学之纲领”,那个“新哲学”确实是要把“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关于“新哲学之纲

领”的充实论证,便是张先生在40年代撰写的哲学专著《天人新论》(因当时的环境所限,此书没有最后完成,只留下五部哲学论稿,故又称“天人五论”)。本文要紧就张先生的哲学思想与成先生的本体诠释学作一比较性的研究。 一、“本体”概念的诠释 成先生的本体诠释学是把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ontology)与“诠释学”(hermeneutics)结合起来,也确实是讲,它是“作为与对真实的诠释性理解相互有机渗透的真实的本体论的本体诠释学(onto- hermeneutics)”[③]。如此一种哲学的洞见,已非西方传统作为“第一哲学”的研究超验的、逻辑的“本体”世界(Sein或being)的“本体论”,而是经由奎因的“本体论承诺”和海德格尔的“差不多(生存)本体论”思想的转换,把本体论纳入到人们对“生活世界”的诠释学的认识方法之中。这种思想对西方哲学来讲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而对中国哲学来讲却是继承固有传统的一个现代提升。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生活的感悟作文(精选20篇)

生活的感悟作文(精选20篇) 生活的感悟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生活的感悟作文(精选2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的感悟作文1如今,我们的经济变得好起来了,粮食充足。但是粮食充足的背后,是一群群农村人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农村人七八十岁了,还要下地干活。我们生活中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他们相比,要什么可以买到什么,真是太幸福了。 前不久,我去农村探亲,到地里玩儿。地里有着金灿灿的小麦,腰杆挺直的玉米,节节高的芝麻……有一块地里,小伙子弯腰熟练地收割着小麦,连头都不抬。这个小伙子头上戴着草帽,上身穿着黄色的衣服,下身牛仔裤。他长得有些瘦小,但是看上去体力还跟得上。我觉得他挺能吃苦的,完全专注在他的农活上。之后他开始加速,可能想着能快点儿收工吧! 过了一会儿,他看样子很累,速度也比之前慢半拍。我走了过去,问:“先生,您看样子很累,我有什么能帮您的吗?”“不用,剩下的我可以自己干完。”他抬头看了看我,细声细气地说:“如果愿意,你可以试一试。” 我试了试,割的小麦没有他割的小麦那样整齐,很费劲,农活太难干了,可是他能得心应手地干活,不一会儿就干完了。最后,他把口罩摘下来,原来我说的“小伙子”竟然是女的。 她是一个女人,而且年龄也大,由于她的老公出远门打工去了,她还要照顾家里准备中考的孩子,所有地里的活儿,都是她在干,家里的活儿,也都是她在干,真是能干的女人。但是,就这样,地里出产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老公只能出门去打工。 这就是农村的一个家庭,家境如此的贫穷。和农村对比起来,我们在城市里的生活更为轻松。农村人的辛苦,我们却视而不见。我们应该帮助农村,而不是让农村走向退步。 生活的感悟作文2生活,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是一个完美和谐的乐曲,这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酸甜苦辣,同样,生活使我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迪,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 寒假里,我有去图书馆看书的习惯,每隔几天,我就去图书馆看书。有一天,天上正下着大雨,又刮着大风,我又要去图书馆看书了。平常我都骑自行车去看书,看来在这种天气里我只能步行去图书馆了。 我打着一把伞向图书馆走去,可风实在太大,我打着雨伞,正好又是逆风行走,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走着走着,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于是我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可是我还得去图书馆看书啊!我立即起身,顶着风,向前走去。平日里只要4~5分钟,今天却经过了二十几分钟我才到图书馆。 事后,想一想,在当时那么大的风中行走,走两步,就得被风给吹回来倒退一步,可我还是靠坚强的毅力走到了图书馆!这就是我的一个目标,有了这个目标,我才可以战前一切艰难险阻,成功到达了图书馆。 再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学习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学习中,只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这个目标,就会努力地去思考它,解决它,最后攀上胜利的顶峰。在生活中不也是一样吗?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没什么坏处。 目标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铺石路,只有定了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对付实现这个目标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迎难而上。那你就是成功的。成功的路上没有目标,那就永远也不会成功! 生活的感悟作文3如果有人问我“生活”是什么?我可能会说生活就是一幅漫长的画

有关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

关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 篇一: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心思想 摘要: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近现代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试图从方法论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主义方法、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法打通,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启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冯友兰把历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和其他学科的方法相结合,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他一生孜孜以求,所著的“贞元六书”和“三史”成为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名篇佳作,所创立的新理学形成了与熊十力、梁漱溟所建构的新心学相对峙的哲学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创新发展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提出的“正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与“负的方法”(直觉主义方法)、“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释古”方法、“抽象继承法”等在探索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进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现代化。这里仅

从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 在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冯友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20世纪20年代初,他初涉哲坛,就明确把比较方法、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作为治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例如,1920年底作的《与印度泰谷尔谈话》一文,其中谈到要把中国的旧东西(当然包括中国哲学)当事实来研究,所用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他所作的《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文,主张分析方法与直觉方法的统一;《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之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一文运用的是以西释中、以今释古的比较方法;1923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天人损益论》,于1924年由上海印书馆出版时改名为《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已初步提出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1925年以后,他在研究、讲授、撰写中国哲学史的过程中,扬弃了中国传统的“汉学”方法和“宋学”方法,采纳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于30年代初出版了具有中国哲学史典范意义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1937年与人合著的《怎样研究中国哲史?》一文,提出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六种方法,即钻研西洋哲学、搜集哲学史料、详密规划迹团、探索时代背景、审查哲人身世和评述哲人哲学,构筑了较为系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他于30年代中期对“释古”方法的阐释,30年代末关于“照着讲”和“接着讲”的提出,40年代对“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的系统论述,丰富、深化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并创立了融贯中西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五六十年代,他在自觉接

中哲史练习试题答案

练习题(参考)答案 (如果有自己总结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符合教材基本观点,也算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观点属于二程( A ) A.天即理B.理先气后C.理本气末D、心即理E、理依于气2、王夫之提出:( D ) A.“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王安石 B.“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C.“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张载 D.“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 3、张载提出:( C ) A. “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B.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C.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 D. “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 4、朱熹提出:( B ) A.“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王安石 B.“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 具也。”朱熹 C.“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 D.“统此一物,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无非一阴一阳之和而成。尽器,则道在其中矣。” 5、魏晋时期的“三玄”是(CDE ) A.《鬼谷子》B.《列子》C.《老子》D.《庄子》E.《周易》 二、名词解释 1、名实之辩:名,指名称、形式,实,指内容。最早产生于先秦。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墨子则强调不是名决定实,而是实决定名。 2、性善说: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 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孟子所谓的“性善”,当然不仅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进一步指人人皆有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性。 3、三表法: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本之”,主要是根据前 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决定取舍。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4、致良知:明代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王守仁的“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5、尚贤:尚贤是中国战国初期墨子关于用人的政治主张。是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映了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墨子“尚贤”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贴近生活感悟句子大全

贴近生活感悟句子大全 贴近生活感悟句子大全 1. 有一种爱,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走了就无法追溯,它就是亲情!从最初的出生,到懂事,到成年,它,一直陪伴着我们;从小小的伤害,到挫折,到失败,它,从未离开过我们。孩童时,以为送一瓶爸爸爱喝的啤酒就是亲情;年少时,以为取得好成绩给妈妈看就是亲情;长大后,才知道,原来亲情还必须就是,当我们说要一辈子照顾他们时,他们却还嘴硬地说着“谁稀罕呢!不稀罕吗?稀罕着呢! 2. 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溶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亲情是父母额上增多的白发,是父母眼中无限的关怀和盼望,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给你的无可替代的家的感觉与温馨。是的,世间最美的感情便是人间的亲情 3. 罗曼?罗兰说过:亲情是一种巨大的焰火,是啊,这火照亮了多少迷茫的心灵,为多少迷途的游子点亮希望……我们一次次地感受着亲情的高潮,我们的生日,是谁在为我们欢呼?我们的成功,是谁在为我们骄傲?我们的欢悦,是谁在和我们一起欢笑?是亲情正在上演着高潮! 4. 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友情是一种浩荡宏大可以安然栖息的理解堤岸;而爱情则是一种神秘无边可以使歌至

到忘情的心灵照耀。“人生一世,亲情,爱情,友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 5. 高兴时,与亲人共享,愉快的心情充盈弥漫开来,占据的岂只是整个身心;忧伤时,淡淡的愁绪在亲人关切的眼神中如轻烟袅袅升起,飘走的不只是忧愁。失意时,亲人鼓励的话语是重扬生命之帆的动力;成功时,掌声,鲜花,美酒,奖杯献给亲人是最大的心愿。 6. 在这个世界上,给我们爱最多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父母。从我们“呱呱”坠地起,我们的父母就承担起了养育我们的重任。父爱如一座高山,永远也难以企及他的顶峰,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温馨的梦。 7. 人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温柔似水的柔情,父爱深沉似山的沉稳,山水相间,山水相间,山水相映,奏响了一首幸福的爱之歌。 8. 亲情,细细品味当中的丝丝缕缕,一阵康乃馨的芳香扑面而来。这香气,是亲情中的亲与爱散发出来的。这两个词,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有了亲,才诞生了爱。 9. 亲情是多么平凡,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萦绕在我的周围。 10. 亲情是六月里的一阵凉风,把舒适和清凉吹进你的心灵;亲情是严冬中的一件毛衣,把温暖和幸福送进你的美梦;亲情是风雨中安全的港湾,把快乐和安逸摇进你的爱心;亲情是黑暗中的一丝烛火,把光明和未来为你点亮! 11. 亲情,它是一种最平常的东西,又是一种最与众不同的

近代史思考题

一、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什么?(P9或12)这种入侵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带来了什么样的质的变化?(P11) 目的:为了把它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在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 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二、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方式有哪些?这种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P20-P29)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为什么总是失败?(P35) 方式及其危害: 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 抢掠财富。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总是失败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 变。 三、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450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49)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54)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 2、用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 4、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网上找的。) 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教训:中国要现代化就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网上找的。)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 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其局限性有三个方面: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世界近代史思考题_答案

二、问答题 1、试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影响 首先,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实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互相隔绝的封闭状态,使各大洲连为一体,推动了世界整体化进程。 其次,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亚洲、非洲和美洲开始沦为西欧各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亚、非、美洲各国的独立发展进程被打断,陷入了贫困和落后的深渊。 再次,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的开始,引起世界贸易的重大变化,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最后,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与市场有联系的贵族牟取了暴利,积累了巨额资本,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 1500年左右完成的地理大发现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及技术准备。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即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对黄金的渴求。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迫切希望加强东西方贸易,为工业品寻找新的市场。而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三条通道都以东部地中海为中心。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商路被阻断。因此西方商人和贵族为了发展同东方的直接贸易,迫切需要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路。同时随着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急剧增加,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成为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占有黄金就意味着占有一切。《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印度等地的夸X描述,使西欧贵族、商人、航海家把东方看成遍地黄金,到东方实现黄金梦是促进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第二,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基督教以博爱人类为教旨,以全人类的XX自命,充满着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中世纪发动的十字军东侵,即是以武力扩X基督教信仰的反映。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家们从事海上冒险活动的动机之一,便存宏扬基督教于海外诸国之想。 第三,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航海技术得以改进:西欧能制造适于远航的大船;罗盘和占星仪广泛使用于航海;人们相信地圆说。而且海上武器和战术也有很大进步,商业上复式薄记,银行和信贷业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出现等,给西欧商业带来了活力,从而加强了西欧向海外殖民扩X的力量。 3、简述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第一,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起了人的觉醒,使人们

高三生活感言大全

高三生活感言大全 努力奋斗的高三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却很充实。下面小编整理了 一些形容高三生活的句子,供大家参考! 高三生活感言1 1、拼搏高考,今生无悔;爬过高三,追求卓越!张扬乐学乐思的个性,坚守不骄不躁的心态。 2、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 5、我的眼里只有你,大学。 6、专注自我提升,不要左顾右盼,紧紧抓住每一个5分钟。 7、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8、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9、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10、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那就是成功。 11、沉着冷静,周密思考,认真严谨,仔细答卷。 12、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13、我信命,但我不认命! 14、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无法给你力量。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 有成功的泪水。 15、通往清华北大的路是用卷子铺出来的。 16、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17、明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18、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锉剑,不惧兵临城下! 19、考前不慌不乱,考时沉着应对,考后杜绝议论。 20、平日从严,高考坦然。 高三生活感言2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是大自然中春的美景。 18岁是人生的春天,而当它到来,我的美景在哪?在高三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书本把我18岁的光辉遮盖得严严实实,习题也不肯给它留一点

缝隙。 2、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在绚丽多彩的学习中航行,也许有坎坷、艰险,但我坚信,在我们敬爱的老师舵手的指挥操纵下,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赢得明年高考的胜利。 3、苦尽笆来,是一份追求。解题的成功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点心。它使你忘记了那曾经的劳累,滋生一丝的骄傲,以及唯我独尊的情绪,忘掉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有的“努力”的本分。求学路上却不能没有甜,而这甜是期盼中的“苦心人,天不负”,只有这种甜才值得我们不知倦怠地去争取。 4、面对高三,我选择让自已过得单调一点,让自已多一份竟取的力量,少一点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当童年的天真离我们远去之后,我们却拥有了朝气蓬勃的青春。对于过去,不去追忆。因为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于明天不期待,因为那是一张没有数额的存折。 5、成功是我们的喜悦,成功背后是我们辛勤的汗水,没有耕耘那有收获,没有付出哪有所得,因此,对于高三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充实自己,把自己的理想变为势不可挡的动力。 6、没有风雨的人生,就永远见不到那美丽的彩虹。古人素有:头悬梁,锥刺骨。他们为了金榜提名,能够吃苦,我们生活在21世纪,为什么就不能像古人那样,努力,刻苦。做一个金榜无名誓不归的好男儿呢? 7、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8、我喜欢我们班的每个同学,在风风雨雨中我们“相爱”的更加热烈,也许每个人都存在着缺陷,但在相交中我们学会相互包容,相互体谅。喜欢他们,因为他们对我都很重要,我想记得你们,离别不代表永远SAY“GOODBYE”,缘分将我们系于一线,相聚在高三,离别亦在高三,相信我们再会在日后,青春永远!

中哲史复习题

一、庄子道论 1.道是宇宙的本根 道是无作为无形象而又真实客观的,是独立的不依赖外物自己为自己根据的,是具有逻辑先在性与超越性的,是有神妙莫测的、创生出天地万物之功能与作用的本体。道超越时空,未有始终,是使万物成为各自个体的本根。 2.道具有普遍性 道广大包容,任其自然。万物都具备道,道内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无所不在。3.道的成毁与道通为一 世间的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合理性与价值,个体的禀性与命运千差万别,但无论有什么差别,或成或毁,这边成那边毁,在道的层面上并无亏欠,万物都是可以相互适应、沟通并在价值上齐一的。道是一个整体,通贯万物,万物在道的层面上“返于大通”“同于大通” 4.作为具体内容的道,称作理,是本根、本体的具体化 知道者必达于理,理是人与社会践行的法则、规范 5.人的主观修养之原理和思想世界的准则 道不可感知不可言说,不能与语言表达和限定,但可以用人的生命来体证。学道不倦。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1.天人感应 董仲舒认为,“同类相动”的原因在于“类”的相同。人是天的副本因此人与天是同类的。而同类事物之间会出现相感相动的现象。因此,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感应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是普遍存在的。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天道运行的关系上。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兴衰治乱会影响到天道的运行,另一方面,天也会通过灾异和祥瑞来体现他对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比如“谴告”思想。董仲舒的本意,是借助上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警示作用。他为天子和王朝的更替留下了空间 天根据人类社会治理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反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一个人作用于天天作用于人的循环系统 2.受命改制 天子的合法地位通过受命形式获得。董仲舒完全继承了西周“以德配天”的“受命”思想,并将其发展地更加精致,提出受命改制的主张 新王朝的天子必然要进行一些形式上的改变调整,以显示他受了新命。这就是改制。改制思想的重要表现是:“三统三正”说的提出。即黑统白统赤统、寅正丑正子正。每个新受命的王朝在改变服制时应循环采用黑白赤三色,在改变历法时,应轮流采用夏历的寅丑子为一年的开始 但他又主张治理社会的根本原则和精神不变,因为它们就是天子受命所受的命之所在。但将“道”视为永恒不变的神圣法则,又从根本上扼杀了“受命”的开放性,使制约天子的超越性机制成了海市蜃楼 三、中庸思想 中庸的思想,起源于上古时代。《尚书》中提倡中道。春秋末期的孔子倡导中庸1.“天命之谓性,修道之谓教······”

大学近代史课后习题及答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相互关系:二者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