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概况4

1.1项目概况 .............................................................................................................................. 41.2建设单位概况....................................................................................................................... 41.3项目可研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51.4项目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6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1.6主要结论 .............................................................................................................................. 7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8

2.1项目建设背景....................................................................................................................... 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2.3项目建设的可能性........................................................................................................... 19第三章项目规模内容与项目条件22

3.1项目规模和内容 ........................................................................................................... 223.2项目地点及区位分析 .................................................................................................. 223.3外围配套条件................................................................................................................... 233.4政策条件 .......................................................................................................................... 24第四章拆迁方案25

4.1政策依据及目标............................................................................................................... 254.2拆迁安置方案................................................................................................................... 27

4.3土地流转方案................................................................................................................... 314.4拆迁安置程序................................................................................................................... 334.5置换手续办理和资金结算顺序....................................................................................... 35第五章建设方案36

5.1建设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配套工程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47

6.1环境保护标准................................................................................................................... 476.2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476.3环境保护措施................................................................................................................... 486.4水土保持.......................................................................................................................... 49第七章项目管理和进度计划51

7.1组织机构 .......................................................................................................................... 517.2进度计划 .......................................................................................................................... 51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2

8.1投资估算 .......................................................................................................................... 528.2资金筹措 .......................................................................................................................... 558.3资金年度使用计划........................................................................................................... 55第九章经济评价58

9.1经济评价说明................................................................................................................... 589.2财务评价 .......................................................................................................................... 599.3国民经济评价................................................................................................................... 65第十章社会效益评价68

10.1社会效益评价................................................................................................................. 68

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70

11.1结论................................................................................................................................. 7011.2建议................................................................................................................................. 70

附件1:XX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嘉委办[2008]50号)附件2:项目区域位置图

第一章概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XX区域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项目

1.1.2 项目内容:项目区域范围内拆迁农房建筑263000平方

米,动迁及安置人口约3718人,共涉及农

户1116户,流转土地和建设标准农田5291

亩,以及与农田相关的水利、交通设施建设

等。

1.1.3项目总投资:77560.95万元

1.1.4项目地址:位于XX市XX

1.1.5项目性质:新农村基础设施

1.2建设单位概况

1.2.1企业名称:XX湘家荡投资有限公司

1.2.2法定地址:XX市南湖区七星镇兴星路518号

1.2.3法定代表人:

1.2.4建设单位简介:

XX湘家荡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 注册资金4.6亿,公司主要负责湘家荡区域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公司成立以来,积极遵循市场化原则,以自求平衡为目标,坚持政府调控、民间参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多渠道筹措城建

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用活政策,负债经营,盘活土地存量,创造土地级差,极大地推动了度假区的大踏步前进。

在XX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XX湘家荡投资有限公司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着手度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把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的度假胜地。

1.3项目可研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1.3.1编制依据

1、《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3、《XX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

4、《XX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嘉委【2008】1号)

5、《关于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嘉委办【2008】50号文)

6、《关于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南委【2008】1号)

7、《关于全面推进村庄集聚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南委【2008】9号)

8、《XX湘家荡区域总体规划》

1.3.2编制范围

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方案、组织机构、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进行论述。

1.4项目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1.4.1项目的主要内容

项目区域范围内拆迁农房建筑263000平方米,动迁及安置人口约3718人,共涉及农户1116户,流转土地和建设标准农田5291亩,以及与农田相关的水利、交通设施建设等。

1.4.2项目的总体特点

本项目系XX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两分两换”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建设是有效解决我市“三农”问题、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瓶颈矛盾、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发展都市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该项目涉及农户多、拆迁安置量大、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量大、项目所需资金量大。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主要结论

湘家荡区域(铁路以南)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程项目对XX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都市农业,加快现代新农村建设和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项目经济评价良好,社会效益显著。

因此本报告认为湘家荡区域(铁路以南)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程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

近30年来,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思路的确立,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最好的发展时期。像其它经济领域一样,我国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2007年,城市化率由17.92%上升到44.9%;设市城市由193个增至656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至19369个。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城市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相对贫乏的大国,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那种认为在信息化时代,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下降的观点是片面的,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仍然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与工业化发展息息相关的耕地、水和能源等重要资源的现状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不足0.8亩,低于世界公认的警戒线;由于工业化带来城市化,原来的耕地变成了宽阔的城市道路,住宅区和工业厂房区,使得本来就缺乏的耕地变得更加紧张。

中国经济发展当前最显著的特征,工业化相伴而来的城市化,就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城镇经济的转型,按照有关的研究,在今后10、30、50年后,城镇人口和就业劳动力的比例分别会提高为50%、70%、90%。这一进程中,必将带来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变迁和冲突。无论是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的冲突、城市开发用地与保障粮食的基本耕地,以及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的博弈,都将或已经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全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清纠缠在土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上的种种利益瓜葛,并制定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于市场经济总体制的土地战略,不仅对土地各利益相关方格外重要,更是保障城市化这一中国经济重要进程的根本所在。

2.1.2城市发展背景

XX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古称长水。XX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自古是我国江南地区重要的农业,工商业重镇,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著称。改革开放以来,日益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

XX与宁波隔江相望,是沪、杭、甬城市连绵区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交界处,东北距上海市90公里,西南距杭州市90公里,北距苏州70公

里,东距乍浦港40公里,处于最具有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和中国沿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随着乍浦港的开发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XX在长三角中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同时,随着XX自身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将携区域背景优势主动加速融入到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当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XX市政府制定了“加快建设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城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的发展思路,还提出了“要从城市创新中求发展,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以经营城市的思路发展城市,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XX紧邻上海,交通方便,处于大上海经济圈的第一辐射圈层,并承担了截流作用,限制特大城市的恶性膨胀,实现生产力发展的梯度转移。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XX 市城市性质为:XX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北的主要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工贸城市。

XX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还有50%以上的农民居住在农村,一方面占用了大量非农建设用地,同时由于分散居住,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很难向这部分农村居民覆盖,公共服务也很难为他们提供到位。

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的重大事项。2007年下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全省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典型性和可试性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XX被列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地级市。2008年4月28日,省委常委会已审议并原则通过了XX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总体方案。由此,XX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南湖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村庄集聚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分别明确,2008年XX市湘家荡区域全面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暨“两分两换”试点工作。2008年8月30日,XX市召开“两分两换”民主恳谈会。市委书记陈德荣,市委常委、秘书长蒋唯民,副市长陈越强等市领导和市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就“两分两换”的推进工作,与各试点镇、村的基层干部以及试点所在地的市、县两级的“两代表一委员”、村民代表等进行恳谈。2008年10月28日项目建设单位及相关试点镇、村的基层干部在XX市湘家荡区域七星镇召开了试点动员大会。

七星镇位于XX市东北角,是XX市的中心城镇,距离XX市区4.5公里,也是上海经济开发区辐射的前沿地,与上海、杭州、苏州均距80公里左右,沪杭高速公路、沪杭铁路、320国道穿镇而过,交通便捷。七星镇现有七星村、大树村、高丰村、博山村、东进村等6个村,现有农村居民户

4566户,户籍人口1.97万,新居民人口1.1万;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6亿元,比2006年增长19.6%;实现财政税收收入8579万元,同比增长30.1%。

近几年,随着XX城市建设的加速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七星镇的基础设施、产业人口集聚度和镇容镇貌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选择这样一个背靠XX、农业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的卫星城镇作为我市两分两换工作的试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深化XX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需要

我市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的矛盾日益突出。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人地和谐、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十一五)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仍然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与工业化发展息息相关的耕地、水和能源等重要资源的现状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不足0.8亩,远低于世界公认的警戒线。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原来的耕地变成了宽阔的城市道路,住宅区和工业厂房区,使得本来就缺乏的耕地变得更加紧张,产生了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城市开发用地与保障粮食的基本耕地的冲突。理清纠缠在土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上的种种利益冲突,并制定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于市场经济总体制的土地战略,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仅对土地各利益相关方格外重要,更是保障城市化这一中国经济重要进程的根本所在。

通过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和布局结构,引导工业向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该项目的实施,正是符合了这一政策趋势。

2.2.2项目建设是XX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任务: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该项目是我市实行“两分两换”的主要内容,因为实行“两分两换”,首先要把原来分散布置的农民住房进行拆迁,并进行临时安置,待集中建设的安置房建造完成后,再进行正式安置。所谓“两分两换”就是按照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适合不同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居住特点的土地流转方式、农民集聚模式和推进途径,为全面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和农民集聚进城入镇积累经验。

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通过在城市中建设安置房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可以使

农民搬迁到城市里居住、就业,同时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得到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因此,可以达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六大任务中的“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重要任务。

2.2.3项目建设是XX市发展都市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由于土地使用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束缚,农业小规模兼业经营、农民建房散乱和农村宅基地闲置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破解,严重影响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及农业现代化预示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它是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是生产经营方式高度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一方面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为城市的发展服务,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运行从区域布局上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近郊区域的都市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以西安市为例,目前已形成了“三圈层”的都市农业发展的格局。即以城三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近郊区域;以涉农区县的部分区域为主,已形成城郊农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城市的远郊农业浅山塬区、岭区为主的区域,形成了优势鲜明的生态农业发展势头。

促进都市农业发展,也是当前“三农”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首先,加快发展都市农业,是构建城郊型经济,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动力。当前在整体经济的配制中,城市经济占有主导地位,而都市农业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条件去反哺“三农”。反之,没有农村、农业人口走向富裕,也就没有城市整体发展意义上的富裕。其次,加快发展都市农业,是走城乡和工农互动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工业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在对农业的渗透同时,促进了工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最终会使农业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向工业化生产转变,从而使农业与工业最终互为交融。第三,加快发展都市农业,是实现农村与城市服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郊型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工业与农业、城市居民与农村人口之间存在差距。因此,要使都市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就要从市场经济运行中寻找出路,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从社会体系上应逐步实现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健全农村人口医疗服务机制和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城郊农民在各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2.2.4项目建设是XX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南湖区是全省城乡一体化基础条件最好的一个地方,是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

发展的先行区。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后,城市化开始向城乡一体化迈进。南湖区目前城市化水平已超过60%,正处于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乡加速融合互动的新时期。因此,顺应和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规律,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思路,整合工作力量,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XX湘家荡区域是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2008年以来,XX湘家荡区域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创新推进、和谐构建的“三大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XX湘家荡区域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型大城市为核心,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全区人民共享现代文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不仅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大城市,增创新优势,推进新跨越的重要举措。

XX市《关于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

乡一体化促进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通过增加土地流转收益”,“按规划、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引导农民住宅建设和居住向中心镇、城镇社区集中,努力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服务健全、文化丰富、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新社区。到2011年,新社区集聚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形成整洁优美的农村面貌新格局”。XX市政府在《关于全面推进村庄集聚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还明确指出,“在全面完成农村新社区布点规划的基础上,着手启动农村新社区示范点建设。2008年余新镇、七星镇要全面启动建设步伐,计划用5年时间,重点建设50个左右农村新社区示范点,同时推进其他200个左右规划点的建设”。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XX湘家荡区域以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为抓手,进一步集聚农业生产要素,从根本上带动农业产业提升,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争取到2011年,有30%及10万亩耕地实行集中规模经营,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城乡各类规划进行统筹整合。以农村新社区为重点,建立健全以城镇为依托,城乡衔接、布局合理的城乡公共服务网络。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导向,加快编制农村新社区布点规划。推进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种要素向城镇集中,进一步壮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配套功能,发挥要素的集成效应,增强城镇各方面的吸纳力和承载

力,加大以镇带村和以村促镇的互动力度,推进镇村基础设施网络化,提升城镇品位。强化镇级财政、规划、建设、城管和环保等职能,增强中心镇开发建设自主权。通过政策激励,积极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领域,借助各方力量共同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出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把XX湘家荡区域打造成XX的城乡一体化先行地。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带动XX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的土地空间和人力资源等要素制约问题,对发展都市农业,加快现代新农村建设和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有着十分迫切、必要的意义。

2.3项目建设的可能性

2.3.1项目建设的客观条件

近年来,XX湘家荡区域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城乡经济发展新空间,促进集约集聚发展。按照建设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先行镇为目标,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创”战略为重点,在土地流转、新社区建设、新城镇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社会保障健全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突破,为逐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新体制、新机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奠定了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也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较好的客观条件。

2.3.2项目实施的资源条件

本项目拆迁安置、土地流转及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是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湘家荡区域发展区域规划、XX 湘家荡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区总体规划拟定的。项目实施将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合理规划、经济可行、和谐发展”的原则,在认真借鉴有关乡镇土地流转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XX湘家荡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同时,在仔细测算、规划拆迁成本、流转收益、建设新社区、土地集约经营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失土农民的生活、收入、就业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

2.3.3项目实施的资金条件

XX市委、市政府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现代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市、区、镇三级财政对本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建立了统筹服务管理体制和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机制,初步形成城乡互动的合作机制。在当前倡导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项目建设单位为将本项目真正落到实处,正在进一步争取和合理利用各级政府的支持资金,最大程度实现本项目建设资金的平衡。

XX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以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结构,确保公共财政投入到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

(完整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构框架

每个可研项目的内容均有差异,下面是一个通常的框架。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框架 第1章项目总论6 §1.1 项目背景6 §1.1.1 项目名称6 §1.1.2 项目承办单位6 §1.1.3 项目主管部门6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6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7 §1.1.6 研究工作依据7 §1.1.7 研究工作概况7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7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8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8 §1.2.3 厂址8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8 §1.2.5 环境保护8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8

§1.2.7 项目建设进度9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9 §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9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9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9 第2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10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10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10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10 §2.2 项目发展概况10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10 §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11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11 §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11§2.3 投资的必要性11 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12 §3.1 市场调查12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12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12§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12§3.1.4 替代产品调查13 §3.1.5 产品价格调查13 §3.1.6 国外市场调查13 §3.2 市场预测13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13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14§3.2.3 价格预测14 §3.3 市场推销战略14 §3.3.1 推销方式14 §3.3.2 推销措施15 §3.3.3 促销价格制度15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15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15 §3.4.1 产品方案15 §3.4.2 建设规模15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16 第4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17

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新农村建设项目建 议书

XX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XXXX所 12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业主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要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实施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提出理由················································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实施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建设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模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场址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区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文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中,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下面是带来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的介绍以供参考。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新世纪以来,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社会内容。其中“三农问题”反复被党中央列为工作重点。2007年之后又先后出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免除农业税”等社会热点话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寻求新的问题切入点、新的解决方案是党给我们交出的新的答卷。 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主要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把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制度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尽管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作了许多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 **市**乡**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 1.1.3项目负责人 *** 1.1.4项目建设地点 ***省**市**乡**村 1.1.5项目占地 项目计划占地 94194.36㎡ 1.1.6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⑴新建住宅98户 ●新建 20 m317.5 m宅基地户数44户,住宅108㎡/户 ●新建25 m314m宅基地户数54户,住宅108㎡/户 ⑵新建村委会一处占地3010㎡,办公建筑903.04㎡ ⑶新建休闲公园一处占地7321.58㎡ ⑷道路、供电、给排水配套。 1.1.7投资估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00万元,

具体构成如下: ⑴第一部分2800.00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2471.89万元 ●设备器材265.25万元 ●安装费62.86万元 ⑵第二部分60.00万元 ⑶预备费140.00万元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⑵《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问题的决定》; 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 ⑷《小城乡建设技术政策》的通知建科[2006]76号 ⑸《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⑹ **乡小城乡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1.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 (3)建设方案 (4)环境保护 (5)项目管理、建设进度 (6)项目投资估算

(7)经济评价 1.3承建单位基本情况 **市**乡**村位于**市区近郊,**村由三个自然屯组成,现有315户,人口1360人,有耕地7005亩,草原5800亩,奶牛存栏3800头,2010年人均收入8228元。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二、可行性研究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四、项目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二部分项目背景 一、项目提出背景 二、项目发展概况 三、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项目投资所在城市的基本概况 一、城市基本发展情况 二、城市地理位置、交通、 三、城市气候与生态环境 四、城市的人文环境 五、城市经济状况 六、城市的人口结构及人均经济状况 七、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及功能布局 八、城市对项目的影响与建议措施 第四部分市场分析 一、整体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二、项目区域市场分析 第五部分地块分析 一、地块概况 二、地块分析 三、土地价格 四、土地升值潜力初步评估 五、项目取得用地的法律及政策性风险分析

六、地块SWOT分析 七、项目评价 第六部分项目定位 一、项目目标设置 二、项目整体定位策略 三、项目定位建议 第七部分项目整体规划分析 一、项目规划设计可行性分析 二、项目规划设计的主题及概念 第八部分项目开发建设进度安排与销售节点 一、项目分期开发设置 二、工程计划 三、销售节点 第九部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成本预测 二、税务分析 三、资金筹措 四、资金投放使用计划 第十部分销售收入测定 一、销售收入测算 二、销售利润测算 第十一部分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一、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二、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三、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十二部分综合评价 一、经济评价(定性) 二、社会评价(定性) 三、环境评价 四、市场预测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六、总体结论及建议 第十三部分竞拍和投标方式取得土地需要增加和完善的内容 一、主要指标测算 二、竞争对手分析 三、制定策略 第十四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乐东九所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乐东九所镇老罗坡村/红沟村新农村建设 神农谷庄园 项目建议书 投资商:海南金亿翔置业有限公司 运营策划:威仕达国际养老度假地产集团 二0一一年九月十八日

目录 序言 一项目现状概况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原则 三、建设目的 四、项目发展战略 五、项目定位 六、项目总体布局 七、建设发展模式 八、项目的投资规模 九、项目经济价值的概算 十、结论

项目开发建议书 序言 为加快乐东九所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保护和维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在保证农民不失地、不失居、不离乡,长久稳定收入的原则条件下,农民参与项目开发由海南金亿翔置业有限公司投资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配套,并与九所老罗坡及红沟村进行新农村整体开发建设。海南金亿翔公司在参与新农村开发建设项目中,将高效生态农业、国际高端养生度假产业、都市田园旅游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展示乐东新农村建设。农业跳出传统模式,拓展出科技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运动农业、长寿农业等农业产业链;旅游地产拓展出养生、居住、理疗、保健、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体验、健身、文化、心理、购物等庞大消费型产业链。项目在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规以及严格保护农田耕地的基础上,通过整治集约化

利用农民宅基地、坡地、荒地基础上,安置完农民居住房,利用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开发国际高端养生养老度假产业,同时将原有的耕地改造为高效立体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这样,我们将休闲度假、城市养老、新农村建设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农业高效化、景区化、景区旅游化来拉动农业产业化。一三产业互动,充分利用九所优越的位置、气候、资源,经营开发康复理疗中心、疗养院、度假酒店、别墅、养老公寓,通过会员制模式,以一房一证即可在国内风景区内换住养老度假,为地方创造大量就业和可持续税收,保证农民、农村、农业随着项目发展而同步增收。 一项目现状概况

建设新农村住宅设计图38张!

建设新农村住宅设计图38张! 建筑知识 2009-10-06 11:20 阅读140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sc 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项目基本概况 (3)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4)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四、综合评价 (6)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8) 一、项目开发背景 (8)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18) 一、所在地基本情况 (18) 二、区位选择 (19) 三、场址条件比较 (23) 第四章市场分析 (25) 一、区域市场界定 (25) 二、市场SWOT分析 (29) 1、优势分析 (31) 2、劣势分析 (33) 3、机遇分析 (33) 第五章项目环境容量与接待容量预测 (34) 一、环境容量预测 (34) 二、接待容量预测 (35)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36)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6) 二、项目建设设计依据 (38) 三、建设方案 (38) 四、道路交通规划 (42) 五、配套设施工程 (42)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47) 一、编制依据 (47) 二、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要求 (47) 三、环境保护措施 (48) 第八章消防与安全卫生 (52) 一、消防 (52) 二、安全卫生 (60)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臵 (63) 一、组织机构 (63) 二、人力资源配臵 (63)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5) 一、工程项目管理 (65) 二、项目实施进度 (65)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 一、投资估算 (66) 二、资金筹措 (66)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 (68) 一、经营收入和利润分配估算 (68) 二、财务评价 (69) 三、经济效益分析 (69) 四、财务评价结论 (71)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评价 (73) 第十四章风险分析 (74) 一、资金风险及防范 (74) 二、工期风险及防范 (74) 三、工程质量风险及防范 (75) 四、经营风险及防范 (77) 五、其他风险及防范 (80) 第十五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82) 一、结论 (82) 二、建议 (82)

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要点

一、容提要 1、项目评估原则、评估工作实施概况等。 2、评估报告得出的结论及主要问题和建议。 二、项目及项目法人概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地点。 (2)建设必要性、建设目标、功能及建设规模。 (3)建设容、规划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 (二)业主基本情况 (三)项目规划背景 三、评估依据 1.咨询评估委托书 2.有资质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招标案) 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4.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规划意见 5. 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6. 规划部门批准的建设总体规划 7。相关行业建设依据的引用是否合理

四、评估意见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建设针。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是否符合项目发展目标和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分析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和依据是否正确有据,对项目的必要性提出具体意见。 (二)文件编制依据和深度的评估 (1)编制依据的评估 检查项目是否具有立项批复文件,编制容与投资规模是否在批准围之;民用建筑工程是否有当地规划部门批复的规划要点,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是否有重大变更,其变更是否合理,是否经主管部门批准。 (2)对报告文件完整性及编制深度评估 可研报告应包括报告文件、建设地点位置图、总平面图、建筑设计案图、投资分析情况等容。各项容的编制深度应达到有关部门的规定。评估报告应明确指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否有漏项、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容,并提出建议。 (三)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功能的评估 项目建设目标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满足项目总体规划目标的要求,是否有重复建设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是否准确有据,项目建设规模是否经济合理,功能是否合理并满足使用要求,是否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在满足当前规划的前提下为项目今后一定时期留有发展余地。

湘家荡区域(铁路以南)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项目建议书

湘家荡区域(铁路以南)新农村建设综合整 治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概况 ....................................................................................................................................... 3 1.1项目概况...................................................................................................................................... 31.2建设单位概况.............................................................................................................................. 31.3项目可研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41.4项目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5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1.6主要结论...................................................................................................................................... 6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 7 2.1项目建设背景.............................................................................................................................. 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2.3项目建设的可能性.................................................................................................................. 17 第三章项目规模内容与项目条件 ......................................................................................... 20 3.1项目规模和内容 .................................................................................................................. 203.2项目地点及区位分析.......................................................................................................... 203.3外围配套条件.......................................................................................................................... 213.4政策条件.................................................................................................................................. 22 第四章拆迁方案 ........................................................................................................................... 23 4.1政策依据及目标...................................................................................................................... 234.2拆迁安置方案.......................................................................................................................... 244.3土地流转方案.......................................................................................................................... 284.4拆迁安置程序.......................................................................................................................... 304.5置换手续办理和资金结算顺序.............................................................................................. 32 第五章建设方案.......................................................................................................................... 33 5.1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配套工程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 43 6.1环境保护标准.......................................................................................................................... 436.2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436.3环境保护措施.......................................................................................................................... 436.4水土保持 ................................................................................................................................. 45

新农村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新农村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一、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二、施工总体布置 三、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四、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五、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六、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七、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八、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九、劳动力安排计划 十、原材料进场所计划

一、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一)原则 1、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原则 编制本投标文件以及后续施工中,我公司将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合同条件》、《技术条款》和其它要求,严格履行合同,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等方面,争创佳绩。 2、质量创优原则 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是“优良”。为达到该质量目标,我们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贯彻执行质量体系标准,运用合理的技术精心施工和科学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控制,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3、进度保证原则 根据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重点做好工序间的衔接,实时监控进度,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4、安全保护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制定详细有效的监测方案,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技术措施,重要岗位操作工保证持证上岗,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5、环境保护原则 本工程涉及施工废弃物排放、卫生防疫、噪声控制、粉尘控制、扰民与污染控制、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等多方面问题。结合具体情况,我们将采取积极、严密的环保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河流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编制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保措施计划并严格执行。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稿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总论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微山县鲁桥镇鲁桥中心社区。 (2)项目建设单位:济宁祥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地点:微山县鲁桥镇。 (4)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用地面积约73442.6m2,安置50户,总建筑面积183300m2。主要建设内容有主体建筑工程、主体装饰工程、道路工程及绿化工程等。 (5)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5589万元,其中工程造价及配套工程费用20163万元、土地购置及补偿1760万元、项目各种手续费3666万元。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 (6)项目实施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为36个月,即从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济宁祥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济宁市中区车站南路,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1日,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独立核算,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法定代表人程祥民,注册资本800万元,固定资产176万元,拥有主要机械设备净资产791.8万。企业经营范围为建筑工程施工、土地复垦、道路施工、维修。公司技术力量较强,拥有员工330人,职称人员54人,工程类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9人,经济师1人,会计师2人,二级建造师10人。企业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丰富,成立2年来,共组织实施了1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亿余元。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73442.6m2; 安置总户数:50户; 总建筑面积:183300m2; 总投资估算:25589万元; 建设期:36个月(2012年5月-2015年5月)。 1.4主要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建设本项目是加快推进鲁桥镇城乡建设,扩大鲁桥镇城乡规模和提升地域品位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的选址及建设方案符合微山县鲁桥镇城乡建设要求,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建筑材料有来源,具备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等施工条件。 2、项目建设背景 为提高微山县鲁桥镇的城市化水平、扩大城乡规模、有效集聚人口,城乡近期居住建设应以新区建设为主、旧区改造为辅,做到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开发鲁桥镇鲁桥中心社区。 鲁桥中心社区现址位于镇政府以南、济微公路以西、鲁桥镇五村辖区内,现有居民50户、约200人,民居50幢,住宅占地面积7.33公顷,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和泥(石)木结构。 对本工程建设,镇委、镇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已把该项目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篇:房地产集团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篇:如何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到的相关法律法规第四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提供的资料第五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提供的资料正文第一篇:房地产集团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作业目的 项目可行性研究按时间和要求的不同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深度可行性研究。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是获取开发土地前最重要的技术性工作之一,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土地使用权正式获取后,项目开发者还需进行更为详尽的深度可行性研究,为随后的项目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真正体现市场的趋势,遵循市场规律,反映市场现实,为项目的投资寻找到真正的可行之路。 2.作业要求 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应切实作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占有充分信息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比选论证,做到编制依据可靠、结构内容完整、文本格式规范、附表附件齐全。报告的表述形式尽可能数字化、图表化,报告深度能满足投资决策和编制初步设计方案的需要。

3.主管部门总师室:组建工作小组,批准工作计划,组织优化和修改报告,审定报告。 协管部门商务部、销售部、营销策划、发展部、财务部:审阅相关专业的章节,提出优化修改意见,协助总师室把关。 主办岗位总工程师:制订工作计划,分配任务,汇总编辑,优化修改督办。 协办岗位:工作小组成员:按各自的专业或专长分头进行调查研究和编写报告章节,并根据总工程师的意见优化修改。 4.紧前工作条件 初步可行性研究:已进行市场调研和现场调查,已取得相关土地技术指标; 深度可行性研究:已获得土地使用权,已有明确的地区控制性详规和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 5.作业描述 总工程师组建工作小组,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并基本固定。有特殊要求的可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参加。 本主办岗位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报告提纲,章节分工,进度安排,费用预算等。工作计划报总经济师批准后,布置安排落实。 各成员按照专业分工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必要时再次进行实地调查和市场调查。 小组集体讨论,议题为:

某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XX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XXXX所 2011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业主简介 ······································································2 三、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2 四、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五、主要结论 ······································································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实施必要性 ······································5 一、提出理由 ······································································5 二、项目实施必要性·····························································5第三章建设规模 ························································8 一、规模分析 ······································································8 二、规模确定 ······································································8第四章场址条件 ·····················································10 一、区域概况 ···································································10 二、水文条件 ···································································11 三、气候条件 ···································································12 四、基础设施条件·····························································13第五章新农村建设项目方案 ······································14 一、黔北民居风貌改造·······················································14 二、排污\环卫处理系统 ······················································14 三、消防管网及配套设施····················································14 四、混凝土等级农村道路硬化··············································15 五、集镇街道整治·····························································15 六、新建集镇客车站和农村集贸市场·····································15 七、供水\饮水系统改造 ······················································15 八、“一池三改”与集镇公厕··············································16

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

养殖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国家及地方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导致农场优质人力资源明显减少,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加大。为了减小城乡差距,国家及地方政府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规划,并颁布了以下政策: 1. 税收政策 表2-1 国家及地方政府税收政策 国家通过针对农业产品免征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对于渔产品生产者免征增值税且企业所得税减半,降低了农产品、渔产品生产企业及个人面临的赋税压力,增加了农业、渔业的净利润,有利于推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2. 土地政策 表2-2 国家及地方土地政策

3.产业政策 (1)《“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6年11月,国务院颁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了“通过挖掘创意“三农”发展潜力,提高休闲农业创意水平,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乡村文化开发,以创意民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加快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的发展方向。 (2)《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开展田土型调整、增厚土层、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整治田间生产便道和农村机耕道,集中连片建成田网、渠网、路网、林网“四网”配套,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三化”联动的高标准示范区。加强养殖设施标准化改造,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制造,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促进制造服务化转型,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开展示范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二)建设性质:指新建或改扩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四)项目拟建设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支持该项目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包括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产业经营的有关方针政策,我市本项目所属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城市规划的要求,自治区对项目建议书的审定意见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要引用相关法规、政策、规划的目录和文号。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九)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建设地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结论包括。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建设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或供水、供暖方式) (三)厂址(建设地址) (四)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项目建成后的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 (十)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综合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环境评价等。 2、论证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阐述项目提出的理由和主要依据,如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投资方向、市场因素,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和决定等。 二、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概况是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包括: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成果 (二)实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三)建设地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分析阐述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壮大主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