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理解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理解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理解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理解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理解

一、平安城市建设需求背景

中国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一数目仍在迅速增长。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有约10亿人生活在城市,占人口总数的七成左右。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城市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市化建设日益加快的步伐,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的要求以及社会公共安全维护保障的难度也日益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意识也越来越高,面对日益提高的安全需求、社会管理的要求和日趋复杂的城市社会治安状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等目标任务,各级政府都相继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安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平安城市的建设被提上城市建设的日程。

随着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建设使用实践的不断深入,安全技术防范已成为治安防范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发现、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破案线索,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等方面发挥着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在构建打、防、控、管一体化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公安部、科技部“科技强警”、“科技创安”等一系列战略推动下,2004年开展了城市报警与监控试点(北京、济南、杭州、苏州等4个城市),2005年启动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暨“3111”工程,选取了包头、衡阳、大同等22个城市作为部级试点单位,另有485个省级试点单位。

所以平安城市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公共安全发展的必经过程,也是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有力保证。

二、平安城市建设内容

平安城市就是通过三防系统(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建设城市的平安和谐。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由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来完成安全防范的综合体。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主要有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平安城市利用平安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城市内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道路交通等多个系统,利用市区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系统前端数据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并传输到市、区监督指挥调度中心。监督指挥调度中心管理平台由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报警服务器、调度控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显示服务器和其他应用服务器组成。

1、社会面治安巡逻:通过图像监控系统,可实行网上可视化治安巡逻,它与当前人巡、车巡等主要巡防手段相比,具有高效性和隐蔽性,具有更强的威慑力。

2、110警情处置:通过图像监控系统,可在当事人报案的第一时间,直观地看到警情周围的动态情况,可协助指挥中心有效指挥调度。装在110处警车上的监控可实时监视处警现场的动态,一方面可保护处警人员,另一方面实时记录现场图像,同时还可以用于规范我们的执法。

3、公共复杂场所管控:通过图像监控系统,可对夜宵店、歌舞场所门口等

一些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动态实时掌控,一旦发现打架斗殴的苗头或事件发生,可及时处置,同时其录像资料为案件的处理提供依据。

4、案件多发地带抓捕:对一些案件多发地带,可利用图像监控系统进行守候、追踪,实行现行抓获,增加群众室外财物的安全感。

5、涉及机动车案件侦破:在涉及机动车的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的处理和交通逃逸的侦破中,图像监控系统可提供视频图像资料,分析车辆运行轨迹,为案情分析提供有效证据。同时,可为交通逃逸事故侦破提供线索和证据,协助交通部门破获逃逸事故。

目前平安城市建设的新特征

随着安防技术的发展与对公安业务需求的深度挖掘,当前平安城市建设与传统的视频监控建设相比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

注重“外圈内网”前端部署建设模式,防线式建设思路是通过对国内各地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践以及基于对视频信息结构化方向的深入理解和各种视频监控前沿技术的整合运用进行经验总结的一种模式,这种从市场应用需求出发、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建设使用综合解决方案,有效实现了城市防控包围圈和无缝网建设,其具体包含如下建设需求要点:

第一道防线:城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

从多个实际案例的建设来看,城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是平安城市系统中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这一防线主要是建设在出入城市或地区的高速公路出入口、环城公路路口、国道省道路口、公共交通枢纽等节点,实现出入车辆抓拍、自动车牌识别、驾乘人员智能人脸提取、特征目标布控、身份信息联动等多种结构化、实战化视频功能,形成一个城际边界闭环,对所有出入城市的人、车、目标构建

有效的“城门式”防控防线。

第二道防线:城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

城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属于平安城市中的第二道防线,主要建设于市内各外环线、内环线、高架等交通干道,关注所有出入的人、车。

第三道防线:市内街区“网格化”监控防控体系

市内街区监控防控体系是平安城市中的第三道防线,主要建设于一般市内街道、高案发区域、交通场站、流动人员密集等区域。该防线主要是借用数字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思路对城区采用网格化前端部署方法:即在GSI系统上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人口分布、治安情况等原则划分多个治安网格区域,重点在网格边界进行点位部署,网格内更多借助社会治安监控资源接入。网格边界主要部署卡口和高清监控点位,做到“车过留牌、人过留痕”。

第四道防线:核心热点监控防控体系

核心热点监控防控体系是平安城市中的第四道防线,主要用于强化重点区域、学校、社区、政府机关、广场等核心点位防控。对超大范围场景可利用全景监控和球机联动实现整体和细节的配合。

第五道防线:流动无线监控体系

流动无线监控系统属于第五道防线,主要包含移动车载监控系统、移动单兵执法系统、移动非现场执法设备等终端。作为对传统固定式监控系统的补充,无线监控系统使公安监控具备了新的灵活部署和定位跟踪能力。

第六道防线:社会资源整合体系

社会资源整合体系是平安城市中的第六道防线,通过将各种非公安自建社会面(重点为网吧、宾馆和娱乐场所)监控资源纳入到公安社会资源整合平台进行

统一调阅、查看、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区内视频监控网络的监控覆盖密度,重点实现对“人”的关注。

三、平安城市建设发展

平安城市作为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

第一轮平安城市建设硕果累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批的安防设备被安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对打击犯罪、提高城市综合治安水平、保护城市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2006年启动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天津、重庆、昆明等38个城市),这些都属于第一轮平安城市建设的范畴,到2008年陆续验收完成。在此期间,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这展示了国家对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视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

近两年国家关于平安城市建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各地平安城市的建设,视频监控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新一轮平安城市的建设给视频监控企业带来了无线商机。

回顾平安城市的建设,从技术方面主要有三方面亟待解决:第一在第一轮平安城市建设中模拟监控系统占领40%-50%的份额,亟待高清化智能化;第二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关键信息检测;第三各平台联网融合。

伴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新需求,新方向发生着必然性的改变,根据在

平安城市建设中的实践总结探索以及对城市现状的深度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智慧城市又将在次推动安防投入和长期增长,所以安防行业从长期来看仍是朝阳产业。智慧城市是平安城市建设的核心,视频监控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必要硬件支撑。我国人口众多,流动性较大,近年来社会性事件突出,安防投入具有刚性。我国目前摄像头覆盖率仍不足,已安装摄像头损坏、老化现象严重,我国还处于安防设备的投入期。

智慧城市体系中前端信息采集很大部分来自视频监控设备,这对产业链整体都有提振作用,最明显的是市场有所扩大。智慧城市现设首先需要“看得见”,这就对前端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最新的IP高清摄像机、NVR等前端设备会在此轮建设中最先受益。新一轮智慧城市的政策支持,“接力”平安城市政策,将持续给前端设备带来充足市场需求。

从现阶段看来,智慧城市是安防行业的另一个亮点。2013年1月底,住建部正式确定了90个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同时住建部将与国开行合作,投资800亿元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两家商业银行也承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粗略估计,相关投资或将超过4400亿元。2013年8月5日,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出炉,住建部确定的103个城市远超此前市场预期的50个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拉动的投资规模在110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其中安防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就有20%的年增长率,截止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的规模。

四、平安城市建设现状及发展瓶颈

从早起提出建设平安城市到现在,也已经历了几个年头,安防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平安城市建设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针对城市建设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平安城市现状:

1、标清-高清

在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高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实际建设中,对原有多样化的系统进行整合,高清系统的级联及扩展,实现多种不同技术体系的应用,对原有的模拟系统进行整合,这些都是新平安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的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已经由“看得见”的视频安保系统,全面转向“看清楚”的高清联网系统,并遵循“建为用,用为战”的原则,开始了“看明白”的智能化、业务实战化的系统融合建设。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中往往是多种技术体系并存,既有早期建设的模数监控系统,又有新建的IP高清或HD-SDI全数字高清系统,原有多样化系统需整合。所以在后续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建设成本、已建系统利用、系统整合优化等综合因素出发,考虑多种监控技术体系如何整合并存,如何实现多种监控技术体系的统一管理、控制和显示。

在平安城市“高清化”的大背景下,同时还伴随着“多样化”的特点,以目前来看,IP高清、HD-SDI高清,以及模拟高清都在整个平安城市应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它们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同存在。

平安城市系统经历了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早期公安用户基于对自身业务的理解,建设系统多以模拟摄像机+DVR+矩阵的模数体系为主,这套模数体系符合公

安系统层级化的业务需求,应用多年,系统成熟、稳定、可靠。但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SDI高清、IP高清、模拟高清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在如此众多的新技术面前如何选择非常关键。高清化是平安城市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条必经之路。由于平安城市业务需求与应用场景非常复杂,高清系统的发展必然是多样化的。

2、海量数据冗余处理

平安城市作为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高清化是平安城市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条必由之路,但是不可忽略的是高清监控的产物“海量数据”,在传输、存储和检索上都要面临各种瓶颈,平安城市建设中的监控系统,无论是模拟还是模数混合,抑或纯数字,其工作方式依旧是“实时监视,实时录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面对数不尽的视频录像,想要提取些有价值的录像非常困难,长期保存也是一大难题,此外现有的监控系统对于人的参与非常依赖。

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去除冗余视频信息,快速聚焦关键线索信息,因此在当前平安城市建设中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单纯的智能分析无法直接带来价值,其必须和整合业务系统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当前比较热门的智能有前端图像数据的情报化,例如卡口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端应用,现在逐步向人脸卡口发展,并且进一步在高端IPC上集成前端智能算法,实现“泛卡口”功能,直接对公安最为关注的“人”、“车”两大关键线索要素进行提取。

海量数据的智能检索,监控智能化能力的提升对监控人员的工作压力的减轻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目前智能监控包含了越界侦测、场景变更侦测、区域入侵侦测、音频异常侦测、虚焦侦测、移动侦测、人脸侦测、进入或离开区域侦测、徘徊侦测、人员聚集侦测、快速运动侦测、停车侦测、物品留取侦测、动态分析

等智能技术。因此进一步扩展监控摄像机的应用范围,加大对智能监控系统的使用会大大降低对人参与的依赖性。

3、各平台的联网融合

随着近年来跨区域经济活动和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在各类安全事件处理中,出现了更多跨地市、跨部门协同响应的需求。例如在重大活动期间,需要调用各地市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图像,实现统一指挥;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时,有时需要实现跨区视频跟踪;各警种之间也需要实现图像资源共享,从而提升警务工作效率。所有这些,都需要各平台的联网融合资源共享。

现在平安城市建设中的安防系统多有由数模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其他系统等越来越多的子系统组成,其中包括了多层网络结构的传统控制域子系统,也包括了以数据库应用为核心的IT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原因,各子系统大多采用专有的通讯协议实现内部的数据传递,软件架构采用封闭的模型,对外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第三方接口,造成了各子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联动。这种现状显然不能满足各平台的联网融合要求,就目前平安城市当前的系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

信息不共享

各个子系统之间不能实现无障碍的信息共享,报警、设备故障都不能及时传达到相关联子系统,没有建立协调的联动机制。

监控没有统一

当前的大多系统平台还不能够兼容国际、国内主流品牌的视频监控、入侵探测等系统设备,不能兼容主流摄像机控制协议,不能满足综合安防系统的扩容需求。

报警适应能力

各子系统分散管理、控制,系统间的联动主要依赖于硬件方式,各种报警、设备故障信息逐级上报,只能采用人工模式,依赖于人员素质和管理流程,这就造成瞒报或漏报现象,增加了潜在的事故隐患。

业务缺乏实现优化

相关人员需要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有直观的了解,有时却不能在一台电脑上同时运行各个子系统的客户端,即便能够安装大量的客户端程序,针对高层次管理人员而言,通过普通的系统控制客户端,会含有大量高层管理人员所不需要的冗余信息,同时含有专业性很强的控制参数设定功能,大大降低了高管获取必要信息的效率,增大了误操作的可能性。所以,从提升安防管理水平角度出发,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以统一的图形界面方式,展现所有安防子系统重要信息的软件工具。

资源不能共享

当前,政府、企业等部门之间出现系统“各自为政”的现象,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成为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系统,俗称“信息孤岛”,从而使各自建设的系统不同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

平台不能兼容

对于一个设备类型较多的工程来讲,如何解决联网后兼容现有设备,同时尽量保护原有投资是目前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当前一些平台,无逢接入其他厂家的设备和不同系统的设备不可避免。

平安城市的建设是多个系统的整合,各个平台系统有条不紊的协作才能保证城市的平安进程。建立互联互通,在授权范围内互控的多级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

台,传输顺畅的网络环境和架构,多层级的数据库以及比较完备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专用技术和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平安城市的各平台的联网融合。根据2012年2月份公安部下发的《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要求,至2015年,各级公安机关要“建成一个共享平台,完善一张传输网络,建立一个数据库,构筑四大保障支柱”,为平安城市各平台的联网融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五、平安城市未来演进方向

1、标准进一步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

当前在新国标的实施下,平安城市建设第一次真实意义上逐渐迈向全区域的图像资源共享阶段。现有的国标将会进一步细化发展,解决当前标准中的一些缺失,如多级级联中的权限认证、抢占,全网系统中设备状态同步,全网用户管理的难题等。借助不断完善的国标,各地方将会出台细致的建设规范,指导整个社会的图像建设,确保未来的互联互通。

2、图像信息库成为公安业务一个新的重要情报数据库

随着图像信息库的不断完善和积累,在解决了案件信息标准化描述的难题,实现全国图像信息库资源共享的同时,公安日常业务应用中对图像的调用将逐步围绕图像信息库展开,图像信息库将成为公安“八大库”后又一个关键信息库。

3、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发展

随着共享平台的建设,公安逐步整合社会监控资源,统一的图像专网可以成为城市视频监控建设的统一专网,全市治安、城管、气象等部门的图像资源建设将逐步融合,统一承载。随着智能分析技术的不断普及,在解决了多部门在统一系统中安全互访的难题后,平安城市专网共享平台监控系统将成为未来数字城

市、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推动平安城市建设向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迈进。

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

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 2020年10月13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建设原则 (2) 1.3. 建设目标 (4) 1.4. 建设标准 (5) 1.5. 现状及需求分析 (8) 1.5.1. 现状问题 (8) 1.5.2. 前端需求分析 (9) 1.5.3. 业务需求分析 (10) 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15) 2.1. 建设思路 (15) 2.1.1. 科学规划,合理布建 (15) 2.1.2. 实战引领,深化应用 (16) 2.1.3. 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16) 2.1.4. 统筹兼顾、持续发展 (16) 2.1.5. 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16) 2.2. 设计原则 (17) 2.2.1. 统一标准原则 (17) 2.2.2. 先进实用原则 (17) 2.2.3. 资源共享原则 (17) 2.2.4. 全警应用原则 (18) 2.3. 总体架构 (18) 2.3.1. 总体架构图(关系) (19) 2.3.2. 总体联网架构(多级) (20) 2.4. 布防原则 (24) 2.4.1. 科学布点 (24)

2.4.3. 建用结合 (24) 2.5. 布防方案 (25) 2.5.1. 构筑“封锁圈” (25) 2.5.2. 分割“管控块” (26) 2.5.3. 落实“单元格” (27) 2.5.4. 掌握“轨迹线” (27) 2.5.5. 强化”重要点” (27) 第三章前端系统设计 (28) 3.1. 高清治安监控系统设计 (28) 3.1.1. 治安监控选点设计 (28) 3.1.2. 治安监控系统建设 (37) 3.1.3. 报警接入系统设计 (41) 3.1.4. 系统工程设计 (43) 3.2. 高清治安卡口系统建设 (46) 3.2.1. 治安卡口选型要求 (46) 3.2.2. 治安卡口工作原理 (47) 3.2.3. 治安卡口前端组成结构 (56) 3.2.4. 工程方案设计 (59) 3.3. 电子警察系统建设 (66) 3.3.1. 电警单元组成 (66) 3.3.2. 电警设备工作原理 (69) 3.3.3. 前端系统功能要求 (70) 3.3.4. 工程方案设计 (77) 3.4. 违停抓拍系统建设 (78) 3.5. 天网卡口系统设计 (79) 3.5.1. 设计思路 (80) 3.5.2. 前端设计 (83)

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三月

项目名称: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单位: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工咨甲10820070043 单位负责人:王金山 总工程师:郭荣辉 技术负责人:邹军高级工程师经济负责人:刘凤祥高级工程师 参加编制人员:王琳琳高级工程师 翟伟娜高级工程师 赵蕾高级工程师 宋学丹助理工程师 校核:赵红音 校对:徐静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 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5)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 1.5 问题与建议 (7) 第二章现状分析与建设必要性 (9) 2.1 城市概况 (9) 2.2 城市生态本底 (11) 2.3 现状评价 (12) 2.4 需求分析 (15) 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三章建设地点与区域条件 (20) 3.1 项目地点 (20) 3.2 区域建设条件 (20) 第四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28)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8) 4.2 建设原则 (28) 4.3 主要建设任务 (28) 第五章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方案 (32) 5.1 工程概况 (32) 5.2 设计依据 (32) 5.3 海绵型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33) 5.4 海绵型道路技术措施 (37) 5.5 海绵型道路工程部分道路改造、交通设施 (46) 5.6 合流制改造工程 (32) 5.7 工程量 (68)

第六章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方案 (71) 6.1 概述 (71) 6.2 建设方案 (73) 6.3工程量 (87) 第七章城市水系统建设方案 (91) 7.1 工程概况 (91) 7.2 建设方案 (91) 7.3 堤顶路工程 (107) 7.4 工程量 (130) 第八章节约能源 (132) 8.1 设计依据 (132) 8.2 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134) 8.3 节能措施 (134) 8.4 节能管理措施 (137) 8.5 节能效果分析结论与建议 (138) 第九章环境保护 (139) 9.1 建设地点现状 (139) 9.2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 (139) 9.3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 (139) 9.4 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41) 9.5 环境影响控制预期效果 (142)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43) 10.1 劳动安全卫生 (143) 10.2 消防 (144)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建设管理 (147) 11.1 组织机构 (147) 11.2 项目建设管理 (147) 11.3 运营管理 (147)

平安城市行业解决方案

平安城市行业解决方案 1、平安城市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各地平安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面积的平安城市前端部署,后端系统应用也已逐渐形成完备系统,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建为用,用为战”的原则,已将工作重心逐渐由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实战应用,同时对系统整体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高清、网络、智能”三大技术趋势中,智能化技术日益受到各方重视,从前端采集感知、智能传输到平台实战应用,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平安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总结当前平安城市发展趋势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高清向智能化转变 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从模拟时代到IP时代,图像清晰度一直是这个系统中的关键指标。目前模拟标清前端设备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已基本被高清同轴、网络高清逐步替代,网络高清分辨率包括720P、1080P、4K等,后端存储设备也被NVR、IP-SAN等专业数字存储设备代替。图像分辨率的提升,客观的为智能化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伴随着智能化算法在应用及研究领域的不断提升与突破,智能分析逐步从单点小范围实验性质使用向实际大规模项目应用转变。 智能化技术通过不断的市场应用与实践,已不断向城市安防的各个领域逐步发展。 (1)智能交通行业典型应用 智能交通行业起步较早,相应算法较为成熟。随着上游芯片厂商的不断发展,部分智能分析业务已从后端移至前端,从简单的号牌识别及违法抓拍向交通信息感知层面过度。 (2)社会治安典型应用

随着算法的成熟及前端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目前前端设备的入侵侦测、音频侦测、人脸检测及物品遗留检测等智能化功能以及后端NVR等存储设备的智能分析功能已日趋成熟完善,目前已应用于平安城市中各类治安监控场所。 (3)图像侦查技术运用 平安城市建设日趋完善,以图像视频浓缩、视频线索管理、视频搜索研判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及应用已广泛用于公安机关侦查办案,为各类案件的破获提供了有力支撑。 (4)设备运维管理智能化 海量设备的接入必然带来设备运维管理的难度提升,智能运维技术包括了设备检测、设备质量诊断等多种综合技术手段,为运维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智能化技术在前后端设备应用领域持续发展 在当前智能化应用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应用的承载体: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在智能化应用的发展上不尽相同。 后端智能分析 在早期,智能分析功能都是采用中心分析的方式来实现,即通过智能分析服务器获取前端摄像机采集的视频数据,将视频流中的静态背景与动态移动目标分离,根据预设的不同规则提取出目标的相关信息。 优势:后端智能因为采用服务器集中处理模式,计算性能大大增强,能够同时运行多种功能算法,同时兼容性强。 劣势:凡是后端基本采用服务器模式的,投入相对较大,同时后端存储管理和传输带宽的压力比较大。 前端智能分析

“平安城市”项目及“3111”工程简介

“平安城市”项目及“3111”工程简介 2008-01-10 18:31:25| 分类:3111工程|字号大中小订阅 “平安城市”项目简介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治安管理的日常防控和应对重大恐怖、灾害等特殊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防范压力愈来愈大,国内很多城市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规模及管理方式并不能满足日常指挥调度和技术防范要求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组织重大保卫警卫活动的需求,建设城市社会治安监控系统被列入到很多城市的建设规划中。 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中国政府近期内勾勒出的美好蓝图,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其中,“平安”是和谐社会的保证,和谐社会也需要“平安”。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将和谐社会比喻成一曲交响乐,“平安”就是其“音符”,而“打造平安城市”这一乐曲,也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乐章中越来越响亮地被演奏出来。 然而,在我们一般的理解中,“平安”是属于安全领域,“平安城市”是以打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为主。而事实上,“平安城市”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大平安”。 其中,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是“平安城市”的重头戏之一,也就是通过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模式,达到全面设防,长治久安的目的。当中,技防是关键因素,即通过安装区域报警网络系统、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重点要害单位及居民社区报警监控系统等设施,来增强城市的平安效能。 构平安城市的建设之路 关于“平安城市”的建设,在安全方面,曾经有过不同的提法,如公共安全、科技创安、科技强警。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和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精神,科技强警构成了“平安城市”的必行之路。 为全面推进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制定《全国公安机关2003-2008

网络化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建设模式与解决方案

网络化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建设模式与解决方案 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性治安防控网络,帮助公安部门更高效、更精确的控制和打击犯罪,从而保证城市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带有典型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应用特征。在地域方面,整个系统涉及基层派出所、区县公安局(分局)以及市公安局三级监控中心联网。在行业方面,其监控资源涵盖了公安内部与外部众多场景,包括道路、治安卡口、重要单位、重点部位、公共场所以及消防、学校、社区、宾馆、银行、工业厂矿等。在应用方面,系统要完成图像监控、录像回放、智能识别、报警联动等各类功能,并实现与CK报警、110/119报警、GIS以及GPS等外部系统的整合。 正因如此,网络化正在成为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主流趋势,因为只有网络化才能满足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复杂的应用需求。也正是因为网络化,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在建设模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从科达(KEDACOM)在全国各地部分已建以及在建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基于网络化构建的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建设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建专网,一类是与运营商合作。 在自建专网模式中,投资建设以及维护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公安部门,所有公安内部监控资源均位于公安内部网,外部监控资源则通过前端模拟对接或平台数字对接两种方式接入。在与运营商合作模式中,投资建设和维护管理的主体可以是运营商,公安部门采用租赁方式,为保证安全,内、外部监控资源同样采用分别接入。本质上,这两种建设模式没有太大差异,都分为内外部两个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公安自主性强,后者公安初期投资少。

XX市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银川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规划 二OO九年二月

1背景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导致城市中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增加,引发了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等城市管理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城市反恐的新课题,为公安管理工作特别是预防犯罪和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公安警力增加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发展速度,于是能将科技手段转化为直接战斗力的城市治安图像监控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以积极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为目标,建设整合社会监控信息资源,建立有效的城市监控体系和机制,以全市社会面动态治安控制为重点,运用计算机网络、图像处理等现代技术,依法有组织地整体建设全市社会治安监控体系,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防范监控,大幅提升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提高全市公安机关在动态、复杂环境下,驾驭、控制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以及为民服务水平。 建设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城市中各派出所、公安分局、市局、省厅视频监控系统的多级联网,并与城市110、119、122指挥中心联动,保证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相应部门能第一时间把握现场画面情况、并协助上级指挥现场,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这对于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建设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建设目标 根据市公安局实际情况和综合监控系统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在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硬件设备和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高度集成市局所辖的交通及治安和其他单位的监控报警系统的平台,达到并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成为全国公安监控系统的样板,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一整套现代化管理的方式、控制的手段、运行的机制和维护的措施,为达到短期最小投资,长期最大受益的目的,使投资回报率达到最高点,达到最佳的监控管理效果。具体目标如下: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平台,能将市公安局所辖的消防、交警及治安三个部分的监控网点接入到统一的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为实现110、122、119联网接警处警奠定基础,加强不同警种与联动单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从而对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做出有序、快速而高效的反应。 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平台,将市公安局的固定目标自动报警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城市交通监控系统,移动目标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有线无线调度子系统等集成在一个智能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系统资源共享,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信息共享,一旦网点有事发生,市局领导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有关情况,发挥各系统的综合效能。

萍乡、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考察心得

萍乡、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考察学习心得 2017年7月20日至23日,在武汉市海绵办、市海绵公司的组织下,武汉海绵城市建设青山示范区有关单位对与武汉同属首批海绵城市试点的萍乡、常德两地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听报告、看现场的方式对两地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深切了认识,现将考察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方面 萍乡在2015、2016年度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组织的海绵城市建设年度绩效考评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有许多可取的经验值得借鉴,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建设目标明确。萍乡海绵城市建设与武汉一样,面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不利因素,但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明确,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着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展开规划设计,重点解决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试点区域面积32.98平方公里,海绵项目共计159个,计划总投资63亿元。截止日前,投资完成比80.70%。 2、体制机制创新。与其他试点城市类似,萍乡海绵建设也成立了海绵办,但与武汉不同,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作为全市战略在推进,真正当做一把手工程在实施,形成了“海绵办一周一调度,分管副市长半月一调度,市长一月一调度,书记一季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各

种难题。同时,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资源整合有深度,从全市选调了22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建立了一个指挥有力、业务扎实、综合协调、常态运作的工作机构。主要表现在简化办事流程,对涉及到的手续做到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并联的一律同步进行,能走绿化通道的一律挤进去,解决了项目审批难、审批慢的问题。 3、全员参与和舆论宣传。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该市通过多媒体广泛传播海绵城市理念,不断提升海绵城市在干部群众中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支持度,将政府有形的手和社会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海绵城市”连续两年成为萍乡年度十大热词之一。 4、制度和管控创新。加强制度和管控创新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萍乡为此出台了《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施工、竣工验收技术导则》等制度标准,从项目的立项、可研、规划、建设、竣工验收等阶段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落实途径,解决了项目在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无标准、无规程的问题。在管控方面,与武汉类似的做法是推行差异化管理。按照“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以面带片”的指导思想,整体出发,通盘考虑,将新老城区整合成7个汇水片区。 5、推进海绵城市监测平台建设。聘请了专业机构作为海绵城市技术服务(监测平台和技术咨询)单位,建设统一的海绵城市

平安城市建设概述

平安城市建设概述 一、概述 平安城市是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平安城市的主体就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达到指挥统一、反应及时、作战有效。以适应我国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管理和打击犯罪,加强中国城市安全防能力,加快城市安全系统建设,建设平安城市和谐社会。 平安城市就是通过三防系统(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建设城市的平安和谐。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系统,是由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来完成安全防的综合体。安全技术防系统主要有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什么是“平安城市”?这是近段时间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让我们生活的场所更加安全,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安防网路来保证整个城市的安全,运用科学、先进的技防手段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在这种前提下,城市安防应急系统的建设将显得愈发重要。

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可提供报警、视频、联动等多种组合方式。将 110/119/122 报警指挥调度、 GPS 车辆反劫防盗、远程可视图像传输、远程智能报警及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有机地链结在一起,实现火灾发生实时连动报警、犯罪现场远程可视化及定位监控、同步指挥调度,从而有效实现信息高速化,实现城市安防从“事后控制” 向“事前预防” 转变,提升城市的安全程度和人民生活的舒适程度。 平安城市利用平安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道路交通等多个系统,利用市区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系统前端数据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并传输到市、区监督指挥调度中心。监督指挥调度中心管理平台由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报警服务器、调度控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显示服务器和其他应用服务器组成。硬件中除服务器外,还包括各种监控终端、安防产品、为了增加网络覆盖而增加的网络产品、基层组织监控用的计算机设备等,这些产品的需求随着平安城市系统覆盖围的增加而快速增长。而软件解决方案除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外,还包括各种监控管理平台、流媒体软件、监控软件、智能交通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等。监督指挥调度中心管理平台由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报警服务器、调度控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显示服务器和其它应用服务器组成。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是建设平安城市的重要组成。平安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数字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专篇.pdf

附件1: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DBJT29-207-2017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专篇 (津17WJ-2-1) 2017年6月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 作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6〕30号)等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管控,规范我市海绵城市设计工作,保障设计深度和质量,结合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情况,根据《市建委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专篇 和审查要点编制工作的通知》(津建设函[2017]94号文)要求,编写《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专篇》(以下简称“设计专篇”)。 依据《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4.1.4条的要求,凡本市辖区范围内规划用地面积大于等于3公顷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设置设计专篇;用地面积小于3公顷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可不设置设计专篇,但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应参照设计专篇进行编制, 提供给施工图审查单位的设计说明、图纸、计算书应完整。 本设计专篇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建筑与小区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两部分,设计专篇应设于施工图设计说明中,独立成章。 本设计专篇中楷体字部分为方便设计人使用所做的说明,不是《专篇》必须的内容,在具体使用时,请设计人灵活使用。 本设计专篇提供的样式仅供设计人员参考,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可根据项目特点对设计专篇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设计专篇使用过程中,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若更新时,设计人应按新的有效版本对设计专篇中有关设计依据等内容进行核 查与调整,并按现行有效版本执行。

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西安国际港务区平安城市 解决方案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建设背景 建设城市视频监控应用系统是实现城市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在预防、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破案线索,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等方面也发挥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升城市可视化管理水平和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平安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治安日益复杂化,不同警种和业务之间的横向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使得原来采用某方面专门技术、服务于某项专门业务的独立运行的技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治安动态管理的需求,平安工程进入多级监控联网管理和业务应用全面融合的时代,视频监控技术将成为继刑侦、技侦、网侦技术后公安机关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建设目标 以创建“平安城市”、构建“智慧城市”为目标,以整合现有城市报警与监控资源为基础,密切联系公安实战应用需求,通过运用高清监控技术、GPS/GIS技术、智能分析技术、业务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安防技术,最大程度地实现现有平安城市监控应用系统的技术升级、应用升级和功能升级。 增设高清监控点,使监控覆盖范围更广、监控效果更加理想,并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建设原则,使城市监控布局更加合理,防范更加严密;

海康威视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海康威视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前言 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进入了平安城市高速建设期。城市视频监控应用系统是实现城市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一般由公安机关来主导,是“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在预防、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破案线索,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等方面也发挥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升城市可视化管理水平和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就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系统架构、高清技术应用点以及监控管理平台的实战化应用做出阐述与讨论。 一、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基础建设架构 对不少项目建设启动较早的城市而言,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控体系应用,目前更多的是实现一些老旧设备的更新与新技术的应用,典型的例如高清化改造。 对于监控系统建设比较晚的城市,则可以直接借鉴目前成功城市的建设经验,直接上马成熟的系统架构和先进的设备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以下是一个理想的城市级监控系统的层次架构图:

如图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强视频信息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岛”,要求各个部门建的视频网络都能做到互联互通,上下级平台做到级联、平级平台做到互联。联网与接入的 依据以公安部出台的GB/T 28181联网标准为主。 为了缓解网络地址空间和加强信息安全,依据《公安机关图像联网总体技术方案》的 指导意见,将建设视频专网用于视频监控系统数据的汇聚。视频专网上的平台称为共 享平台,在公安信息网内的平台称为联网平台,一般在联网平台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应 用开发。共享平台与联网平台通过安全接入网关进行数据传输。 关于监控管理平台,城市的系统架构会按照其规模分为若干级管理架构进行分层管理,例如一个中大型规模的城市,可分为三级层次:市公安局作为一级视频共享平台;区县分局作为视频共享平台、派出所为二级视频共享平台;各种视频感知前端,例如治安卡口,车载单兵等接入末级管理平台。交通卡口一般由交警建设的独立系统,在联网建 设中,交警平台会与市级视频共享平台进行互联。 关于社会面的视频建设,如大型运营商的视频监控建设,对于这些视频监控系统,现 在也有接入公安视频系统的需求,一般会通过建设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资源汇聚, 然后以平台接入的方式与公安的一级视频共享平台。 上图所示的是理想的建设情况,在实际的项目中,会因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模式,例如 只设立两级层次平台,或者一些区县级不建设视频专网等。 二、高清相关产品与应用 随着产业的发展,安防产品的技术水平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 的技术、产品给视频监控系统带来了新的应用价值和设计方案。例如高清产品,其技 术不断趋向成熟的同时,其价格门槛却在不断的降低。高清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 到新建系统或改造系统当中。 2.1高清产品的技术发展 目前在治安卡口中常用的高清分辨率以720p、1080p两种为主,除了高分辨率外,高帧率也是图像清晰的一个重要指标。 下图是海康威视1080p/60fps高清摄像机的效果图,60fps的高帧率可以保证视频中的每一张截图都非常的清晰,不会缺失细节的特征: 现在的卡口高清化普及率很高,这样能更好的捕捉到目标的细节,但是高清产品带来 高质量图像的同时,也带来了翻倍的数据量,这对于后面的传输带宽、存储容量、解

平安城市建设的未来之路

平安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 ――对平安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梁笃国 一.平安城市建设进展 2005年10月,中央颁发了《中央政治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各地联网平安城市建设普遍开展。 2005年底公安部3111工程启动 ,在北京、苏州、杭州、济南先期试点基础上又增加了22个试点城市。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份出台“城市治安视频监控联网技术规范”。广东计划在三年内在珠三角八个城市安装摄像机100万台。平安城市建设工程的规划、启动、试点以及持续的推动给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开展早的地区和城市(如浙江、江苏、广东等),有些已经完成了二、三期建设,有些甚至完成了四期建设,如浙江义乌等;开展晚的地区和城市,有些完成了一期建设,有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总体来看,各地建设情况进度不一,规模也不一。东部沿海地区首先自2006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平安城市工程,自2008年开始中西部地区也加大了建设力度,,如贵州、湖北、新疆、西藏、宁夏、青海、河北等省正在大力进行平安城市建设。2010年,许多城市制定的2008‐2010年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规划将完成,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照计划完成建设的,估计在2010年内将加紧完成。紧接着,许多城市将会制定2010‐2012年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规划。 2009年8月,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应用经验交流暨农村技防工作河南现场会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开始向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同时也标志着农村技防时代的来临。 今年3月23日,南平校园凶杀案发生,各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纷纷开展了平安校园建设工程,不少省公安厅和教育厅联合制定了校园安防的技术规范和建设要求。 各地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负责部门不尽相同,大部分由科技处负责;有些由内保局负责,如北京、上海;有些由信通处负责;有些由治安总队或治安支队负责;还有些由指挥中心负责,如厦门。各地差不多都成立了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专

活动方案之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篇一: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平安城市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1章项目建设背景 (5) 第2章当前形势下中国平安城市建设需求 (6) 第3章我们对于平安城市的理解 (7) 第4章指导思想 (8) 第5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9) 5.1 5.2 设计依据 ......................................................... 9 设计原 则 (10) 第6章项目建设方案 (12) 6.1 平台三级架构 (12) 6.1.1 6.1.2 6.1.3 6.1.4 6.1.5 6.2 平台设计 .................................................... 13 系统组 成 .................................................... 15 社会已建视频资源接 入 ........................................ 28 与公安已有邻近系统整 合 ...................................... 30 与卡口系统整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各级平台监控中心系统设 计 (31) 6.2.1 6.2.2 6.2.3 市级监控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区县级监控中心 .............................................. 31 派出所级监控中 心 (33)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改版) 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三月

项目名称: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单位: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工咨甲10820070043 单位负责人:王金山 总工程师:郭荣辉 技术负责人:邹军高级工程师 经济负责人:刘凤祥高级工程师 参加编制人员:王琳琳高级工程师 翟伟娜高级工程师 赵蕾高级工程师 宋学丹助理工程师 校核:赵红音校对:徐静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 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5)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 1.5 问题与建议. (7) 第二章现状分析与建设必要性 (9) 2.1 城市概况. (9) 2.2 城市生态本底 (11) 2.3 现状评价. (12) 2.4 需求分析. (15) 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三章建设地点与区域条件 (20) 3.1 项目地点. (20) 3.2 区域建设条件 (20) 第四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28)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8) 4.2 建设原则. (28) 4.3 主要建设任务 (28) 第五章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方案 (32) 5.1 工程概况. (32) 5.2 设计依据. (32) 5.3 海绵型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33) 5.4 海绵型道路技术措施 (37) 5.5 海绵型道路工程部分道路改造、交通设施 (47) 5.6 合流制改造工程 (32) 5.7 工程量. (69)

大数据时代的平安城市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平安城市建设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4119102.html,

目录 1 2 3 4 行业挑战解决方案 合作共赢成功实践

城市安全信息化趋势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全面感知 自动处置 科学预测 快速预警 ● 网络整合 ● 信息整合(数据、 模型、预案、决策) ● 数据共享 ● 视频图像 ● 3S 一体化(RS 、GIS 、 GPS ) ● M2M( 物联网) ● SNS (社交网络) 优化决策 高效救援 ● 数字预案 ● 指挥调度可视化 ● 应急联动 ● 智能识别与分析 ● 预测预警 ● 态势分析

● 监控监测数据繁杂,格式多样(公安、政府、社会、互联网;文本、图像、视频) ● 不同类型数据的相似属性提取和处理 城市监控监测范围广,信息多样 ●实时现场情况掌握 ● 不同部门、不同通信终端之间的统一协调调度 ● 基于历史范例的态势分析事件预案制定 提高调度和响应效率,实时分析 元数据体量巨大,统一管理 ● 社会事件因果推演与可控仿真,跨媒体元数据提取和建模,统一呈现 ● 情报的交换共享 ● 信息量巨大,但价值信息自动挖掘难 ● 各种信息之间缺乏关联,难以进行准确查找 海量信息价值低,精准查找 大数据时代公共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多样化 处理速度 价值密度 体量大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 – 数据产生 体量大 (Volume) 快速化(Velocity) 价值密度 (Value) 多样化 (Variety) ? 城市综合管理信息 ? 警务巡逻信息 ? 犯罪调研信息 ? 网络视频信息 ? 生物统计信息 ? 嫌疑人通讯信息 ? 危险品流动信息 …… ? 媒体与公共论坛等网络信息 ? 流动人口信息 ? 政府部门信息 ? 非政府部门信息 ? 民政事务信息 ? 市政事务信息 ? 电话日志信息 …… ? 治安视频管理信息 ? 交通视频管理信息 ? 社会视频管理信息 ? 网络舆情信息 ? 城市地理信息 …… ? 紧急事件信息 ? 应急预案管理信息 ? 应急处置资源信息 ? 重大案件调查信息 ? 城市交通管理信息 ? 事件证据对比分析信息 ……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2016-2030)方案公示 1 、海绵城市解读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来调节城市微气候,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两个最明显的作用:通过调蓄,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十大新城拓展范围。总规划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886平方公里。

3 、规划目标 实现“四水三自”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四水”即:实现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良好、水资源节约;“三自”即:建立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4、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系统协调 “安全、资源、环保”目标三位一体,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多规融合、全面统一

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全面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3)生态优先、保障安全 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水源涵养作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一江两岸、六港入湘、湖泊多姿、山谷相间”的生态空间格局为骨架,创建具有株洲特色宜居山水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以人为本,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在确保生态廊道连续及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将游憩体闲、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注入生态廊道,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6)合理分期,操作性强 在保证远期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协调系统性和城市建设的时序性,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低影响开发系统。并考虑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平安城市维保方案

项目概述本次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的维保具有分布广、技术要求高、维护成本大等特点,根据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2134-2014《安防视频监控维保规范》的要求及本项目情况我公司编制了符合本项目的运营维保方案。 编制依据: 《安防视频监控维保规范》(DB 34/T 2134-201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 本次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采购项目若我公司中标,我们将在**本地组织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机构和专业的维护队伍,派驻**维护站将配置专业维修工程师8名、维修车辆2部及其他专业施工工具并建立完善的备品备件库。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更细、更好的为**县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服 务,建立以总经理负责、运维中心实施、监督中心督察、分片维护小组维护、应急小组抢修的运维服务体系。 一、安防视频监控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标准: 1?维保作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维保人员应佩戴维保单位的标识。 ②维保作业中,现场维保人员应不少于2人。作业中应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 ③在维保系统核心部件时,应在有使用单位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④维保人员应遵守安全保密工作规定。 2?维保作业应符合以下流程 ①全系统的维保每年至少进行10次以上,并输出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前端巡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景观设计的相辅相成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景观设计的相辅相成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是一个综合的目标,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的转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放在突出地位。而海绵城市建设就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的落脚点之一。对于设计师来说如何将生态、景观、建设几点充分结合,在新形势下使设计不断前行,不断创新,是我们时刻都要思考的问题。 标签:海绵城市;海绵型公园;LID;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一种模式,一种发展方式,它来源于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但是不等于LID。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绿色优先 2.绿色灰色结合 3.问题为导向 而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五大核心问题。我们通过景观来包装LID,使水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融入海绵建设,开创一个新的设计思路,将城市风貌提升、地域文化展现、海绵知识科普与海绵城市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项目背景 2016年4月,玉溪市以第4名的成绩成为国家第2批14个海绵试点城市之一。示范区面积20.9平方公里,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打造成我国高原阶梯型坡地和干热气候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典范。玉溪大河上游汇水分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是该示范区内4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之一,面积约为3.45平方公里,采取PPP 的形式率先开展建设。 二、建设定位 打造碧玉清溪水文化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助力于玉溪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海绵绿色产业。 三、项目概况

解读东莞平安城市建设

作为我国“3111”工程22个试点城市以及公安部、科技部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之一,东莞的平安城市建设工作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推进之下,已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其“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引起了人们对于平安城市建设模式的新思考。 东莞平安城市建设最早始于2004年初,在东莞32 个镇区中,其中有樟木头、长安镇等6个镇先行一步,最早采取由“政府出资”,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共同承建的方式。后来,考虑到资金投入、系统互联互通以及后期管理与运营问题,2006年,东莞市政府与广东电信签约,决定将其他26个镇区的视频监控系统交由广东电信承建,自此,东莞平安城市的大规模建设才真正拉开序幕。 建设模式:“电信投资、政府租赁”为主导 “平安东莞”项目采取“电信投资,政府租赁”的方式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从2006年6月正式启动,涉及东莞26个镇区,2063个视频监控点。据了解,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地施工,2006年10月首先开通了6个镇的视频监控系统,2007年3月初,26个镇区监控系统全部正式运营。整个平安东莞一期工程,电信投入总资本达1.4亿。资金投入在后期将以电信向政府收取租金的方式进行回收,维护工作也统一由电信与负责分包的系统集成商负责。据了解,一期工程全部由市财政局统一买单。 对于东莞平安城市项目所采取的建设模式,广东电信东莞分公司政企客户部负责人林胜认为,这种“社会投资,政府租用”的模式可为国家节约一笔很大的资源,而最近东莞平安城市建设模式被国家财政部评为一种先进的模式,建议在全国推广,其他地区的一些政府主管部门也纷纷前来观摩。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平安东莞”项目依据《安全 防范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 系统建设技术规范》、《东莞市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技术指引》及国家颁布的其他 安防规范,以一级安防工程标 准进行设计。 据东莞平安城市项目主要 设计单位之一——东莞市创 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 捷介绍,根据东莞的实际情况, 设计方案按照人防、技防紧密结合,纵深防护的设计原则,构建了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主、电脑联网报警系统和卡口报警系统为辅的全方位、多层次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力求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的直观性和实时性,辅以其他技防手段,对治安严重地区、人流量较大地带,如路口、商场、人员复杂地段等重要地点实施严密监控,从而提升东莞市整体防卫能力,实现“预警、控制、取证、震慑、打击、疏导”这六大功能。 与其他一些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采取分区建设的状况不同,“平安东莞”项目由东莞市公安局根据各镇治安监控需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点、统一管理。政府对于各区的投入基本上保持均衡水平,例如,前端设备采用三个档次的产品,按照一定比例平均分布到各镇区。但个别镇可能会根据需求有所调整,比如,东莞城区、市政府、行政中心范围内,要求相对较高,就会考虑搭配更好一些的产品。由于目前视频监控点主要集中在道路、商场、人员密集的地区,但一些偏僻的地方还没有完覆盖到。于是,一期工程结束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