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时田园杂兴 (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 (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 (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 (教案)

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认识、书写“昼、耘”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吟诵、看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3.带领学生拓展阅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介绍田园诗,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意,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咱们一起读了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叫------《乡村四月》。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优美的山村风光

和村民的勤劳。

2.一起诵读《乡村四月》。

3.回忆《乡村四月》的学习步骤。

出示ppt:1.解读诗题,知作者。

2.结合注释,明诗意。

3.诵读想象,悟诗情。

二、解读诗题,知作者。

1.这节课,我们就按这样几个步骤来读另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

2.指名读诗题,解读诗题。注意“兴”的读音(第四声)。

3..学生分享查到的诗和作者的相关资料。

出示ppt(介绍宋代诗人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同情人民疾苦的文人。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要读的这首诗就是夏日田园杂兴中的一首。)

三、初读古诗,结合注释,明诗意。

1.师配乐范读古诗。

2.学生试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 指名读古诗,正音。全班齐读。

4.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呢?结合注释和同位小声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⑴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人?

板书:村庄儿女

童孙

村庄儿女指谁?(指村子里的男男女女。)、

童孙指谁?(村里的小孩。)

⑵这首诗写了村庄儿女和童孙在干什么呢?你读懂了哪一句?学生逐句说。

第一句(白天除杂草夜晚把麻搓成线。)出示ppt,介绍麻的用途。板书:耘田绩麻相机指导书写“耘”和“绩”。

第二句(村子里的男男女女每个人都各干各的活儿。)猜猜看,他们平常会干什么活儿?(插秧、收割、除草、织布……他们各干各的活儿,各做各的事,这就叫“各当家”。)板书:各当家

第三句(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的事。)

第四句(他们也在茂密的桑树底下学种瓜呢!)板书:学种瓜

四、诵读想象,悟诗情。

1.再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村里的男男女女和小孩在做什么。

2.读了这首诗,村里的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勤劳、辛苦、忙碌、懂事……(说理由,引导结合诗句让学生

体会村民忙碌、辛苦。)

3.在村里,你可能是一位大叔、大婶、小姑娘……你可能会忙什么呢?我来问一问。(师生口语交际,进一步体

会村民的辛苦、勤劳、可爱!)

过渡:乡村里的人们虽然都在忙碌,虽然都很辛苦,可是他们的心理却是——甜蜜的。为什么是甜蜜的?(先苦后甜,有付出就有收获)

4.指导读出村民忙碌并快乐着的感受。指名配乐读诗。

5.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又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写下自己的感受。(配乐)

出示ppt: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从诗中我体会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____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____之情。

学生写感受,交流。相机板书:喜爱赞美

6.熟读成诵。(带着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五、介绍范成大的其他诗,初知山水田园诗。

1.师摘录几首《田园杂兴》分享给大家。四人小组练习诵读、展示。

2.介绍山水田园诗及山水田园诗派。激发学生诵读山水田园诗的兴趣。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村庄儿女耘田绩麻各当家

喜爱赞美

童孙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肖晶

《四时田园杂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宋代诗人范成大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乡村男男女女耕织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场景,展现了农家夏日农忙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的形象。这首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生活气息浓厚。

在认真研究文本和学生的基础上,形成了我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古诗《乡村四月》的学习步骤为范例让学生自读、自悟,经历解读诗题知作者、结合注释明诗意、诵读想象悟诗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力求处理好读、说、写与理解诗歌内容的关系,处理好电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与感悟诗情的关系。教学中,我重点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设计层层推进,清晰明了。

1.教学内容和环节不在多,而在精。

为突出“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的教学重点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意,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的教学难点,我重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回忆《乡村四月》学习步骤,导入新课;解读诗题,知作者;初读古诗,结合

注释,明诗意;诵读想象,悟诗情;分享其它《四时田园杂兴》初知山水田园诗。每一步目标明确,由浅入深,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轻松。

2.注重读诗的层次,做到每次读有目的、有效果。

读古诗的层次清楚,首先是老师配乐范读,给学生留下了农忙的热闹和逸趣横生的印象。接着是学生自由读,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正音,齐读。然后是让学生边读,边结合注释说诗意,说完诗意后再读诗想象情景。在结合

诗句想象情境后,又引导学生读出农人忙碌并快乐着的感受。接着请同学配乐朗读、感受。最后在写完想象的画面,体

会作者思想感情后,再让学生带着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来读(背)古诗。条理清楚,学生越读越有味,

越读越有感情。

二、教学中摒弃了繁琐的逐词逐句讲解,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教学古诗的诗意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同桌互说,两人都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学生全班交流的过程

中,整体把握,引导学生明确每一句诗的意思。接着,我让学生说说对村里人的印象,学生从诗句及关键词中感受到村

里人的忙碌、勤劳。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的过程中,体味感情,效果好。

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读、说、写,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1、电化教学媒体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情感、突破重难点的作用。在教学中,我精心选择配乐朗读的音

乐和想象写话的背景音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乡村情境。如:为学生提供富有农家风味的《苏南小曲》

作为配乐朗读的背景音乐,老师的范读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理解诗意后再配乐读,和着音乐读得有滋

有味。在想象写话这个环节中,也配了一曲二胡曲《江南春色》,让学生在清新、自然、朴素的乐曲声中进入情境,发

挥想象把自己眼前仿佛出现的画面写出来,学生写得入情入境。加深了对诗歌内容、诗情的理解和感悟,突破了难点,

体现了读写结合。

2、创设农家环境与学生对话。既将学生带入诗中体会诗情,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激发了学习古诗

的兴趣,一举三得。学生从相关诗句中感受到村里人的忙碌、勤劳后,我抓住这一契机,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分别和

“大叔”、“大妈”、“小娃娃”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农人的辛苦、快乐、幸福。学生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感悟到

了村里人的苦与乐,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四、从课内的古诗延伸到课外的山水田园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呈现了大语文观。

1.摘录范成大的另四首《四十田园杂兴》与学生分享,创造机会让学生诵读、展示,激发学习山水田园诗的兴趣,

让学生爱上诗歌,爱上诵读。

2.简介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山水田园诗派有所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课后阅读山水田园诗的

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积极调动学生读书,理解,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经意间落实相关知

识能力的训练,力求让学生主动地获得性地发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了读通、读懂、读好的过程,体会到了

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学生读得津津有味,说得富有童趣,写

得有真情实感。学习田园诗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这也正好和本组教材的编写意图一致:使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

园美景和质朴自然的乡村生活,激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积累丰富语言。

课堂教学结束后的思考:首先,课堂上能有层次地、多次地读诗,在全班背诵环节仍有小部分学生不能当堂背诵。

如果练习背诵的时间给得再充足些应该效果会更好。其次,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环节紧跟老师一步步落实,在老师的引领

下有步骤地开展学习活动,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只有让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教师不再全

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才能实现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