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车间安全检查表

车间安全检查表

车间安全检查表
车间安全检查表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

车间安全检查表

说明

车间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车间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疏忽大意。同时,对不安全行为更应“从严”,“强化”,控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不安全行为降低到最低几率,才能做到预测预防,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1. 作业环境

1.1 车间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

1.2 进、出口处应根据车间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并符合GB2894—82 的规定;

1.3 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

1.4 车间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特殊情况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

1.5 通道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宽度标志线应用油漆涂刷,并保持清晰。行人通道大于或等于 1.8m;电瓶车通道大于或等于 3m;汽车或叉车通道大于或等于 3.5m。

1.6 进入车间的铁路线轨道顶面应与地面平齐。

1.7 厂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照度应不低于 50Lx。

1.8 车间应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

1.9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

1.10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事故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在有专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切换。

1.11 天窗应有机械开启装置,并启闭灵活、可靠、关闭严密,无漏雨现象。

1.12 车间厂房应有排水系统、保证在当地雨季降雨量最大时,排水畅通,阴井不冒水。

1.13 设备上的工作灯和手提式工作灯均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并符合 GB3805—83《安全电压》的规定。

1.14 厂房内交流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零)干线,可利用直接埋入地中的金属构件,但不得利用输送可燃易燃物质的管道。

1.15 接地线埋入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及热稳定性、连接应牢固、可靠、并保证导电的连续性。

1.16 起动机的供电滑接线的两端应有电源相线信号灯,并保持清晰明亮。

1.17 装接临时线路应先填写“装设临时线申请单”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如超过规定期限,应安装正式线路。

1.18 临时线路需用良好的橡套电缆,长度不宜超过 10m,线上不得有接头。

1.19 临时线宜悬空架设或沿墙架设,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2.5m;在通行汽车、叉车的通道上,其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4.5m。

1.20 煤气、蒸气、热水、回水、压缩空气、乙炔、氧气、天燃气和燃料油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处,应加套管保护。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和套管之间应用石棉绳和防火材料填塞。

1.21 动力管道严禁穿越生活间和办公室,乙炔、氧气和煤气管道不能通过烟道、通风管、配电室和易燃易爆物仓库。

1.22 氧气管道不宜与燃料油管道共架敷设。

1.23 氧气、乙炔、燃料油、天燃气管道应有消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1.24 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管道应保持畅通,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现象。

1.25 管道上的阀门应启闭灵活,关闭严密不漏。流量表、安全阀等均应完好,无泄漏现象。

1.26 管道的外表油漆涂色应符合下列规定:饱和蒸气管基本色:红色;色环:黄色压缩空气管基本色:浅兰色消防用水管基本色:橙黄色乙炔管基本色:白色氧气管基本色:深兰色低热值煤气管基本色:黄色。

1.27 压力为(0.86~14.7)×104Pa 的车间乙炔管道进口处,应设中央回火防止器。

1.28 原材料、半成品、工位器具工装夹具等存放场地不得侵占车行通道和人行通道。

1.2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 4 的规定。

1.30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 85dB(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

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 90dB(A)。

1.31 对粉尘浓度高的场所,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区(点),震动噪声严重的作业区(点)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1.32 车间地面的油污及铁屑应及时清理。

2. 安全管理

2.1 车间应设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人员,并建立安全技术档案,随时记录安全生产情况。

2.2 新入厂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

2.3 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操作。

2.4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

2.5 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女工要把发辫放入帽内。旋转机床严禁带手套操作。

2.6 不准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工作;上班前不准饮酒。

2.7 保证安全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保持设备润滑及通风良好。

2.8 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触动危险部位。

2.9 调整检查设备需要拆卸防护罩时,要先停电关车。不准无罩开车,各种机具不得超限使用。

2.10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下班前必须切断电源、气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

2.11 深夜班、加班以及在封闭厂房作业时,必须安排两人以上一起工作。

2.12 严禁从行驶中的机动车辆中爬上、跳下,抛卸物品;车间内不准骑自行车。

2.13 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钩下通过和停留。

2.14 设备应定人操作,开动本工种以外设备时,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操作。

2.15 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示牌,设人监护。

2.16 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装置等不准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

2.17 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行车轨道等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重复接地安全措施。

2.18 非电气人员不准装修电气设备或线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并应戴好绝缘手套。

2.19 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严禁在高空投掷工具、材料。

2.20 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和腐蚀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并设专人严格管理。

2.21 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不得在有毒、粉尘生产场所进餐、饮水。2.22 产生有害人体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线、噪声的场所、生产线或设备,必须配置相应的三废处理装置或安全保护措施,并保持良好有效。

2.23 变、配电室、氧气站、煤气站、乙炔发生站、空压机站、发电机房、锅炉房、油库、危险品库等要害部位,非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2.24 各种消防器材、工具应按消防规范设置齐全,不准随便动用。安放地点周围不得堆放其它物品。

2.25 凡高处作业、带电作业、禁火区域动火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批方可进行。

2.26 发生工人职员伤亡事故后,必须认真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2.27 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时,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上级领导机关。

电气安全检查表

说明

1)电气系统都有漏电、触电的可能。因此,对操作者进行防触电保护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必须有效、可靠,并贯穿于电气系统的各个环节。其次要严格遵守电气操作规程以及检修作业的监护制度等。2)一旦发生触电,必须迅速切断电源,及时而正确地施行人工抢救。

1. 设备检查

1.1 变配电所的设置,建筑结构及有关设施:

1.1.1 变配电所应避免设置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空气污染或有剧烈震动的场所;

1.1.2 变配电所一般采用砖结构建筑、水泥地面。地面应高出周围地面 150~300mm,以防积水;

1.1.3 变配电所室门应向外开,并采用轻型铁门或包有铁皮的木门;

1.1.4 与变配电所相通的电缆沟、电缆隧道等处有防止雨水、地下水渗入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并用非可燃性材料作为电缆沟的盖板;

1.1.5 户外变电所的变压器周围,其固定栅栏的高度大于或等于 1.7m。变压器底部与地面之间应

有大于或等于 0.3m 的距离。若装有两台变压器时,两者净距需大于或等于 1.5m;

1.1.6 高压配电装置可单独设置,当高压开关柜少于 4 台时,可将高低压配电装置布置于同一室。若单列布置,两者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2m;

1.1.7 变压器室应通风良好,通风口用水泥或金属百叶窗,且内侧加装网孔小于或等于10mm 的金属网,保证任何季节安全运行;

1.1.8 变压器室的门应上锁,并挂“高压危险”的警告牌及安全色标;

1.1.9 户内配电装置最小通道宽度,单排列的操作通道为 1.5m,维修通道为 0.8m;双排列的操作通道为 2m,维修通道为 1m;

1.1.10 变配电设备遮栏高度应不低于 1.7m。

1.2 电气设备:

1.2.1 变压器

1.2.1.1 变压器外壳无渗、漏油,并和铁芯同时可靠接地。

1.2.1.2 当发现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运行:

1)音响不均匀或有爆炸声等异常情况;

2)油面低于油面计的下限,并继续漏油下降时;

3)防爆管或油枕喷油时;

4)正常条件下温度过高,并不断上升时;

5)油色过深,油内出现炭质;

6)套管有放电现象或严重裂纹。

1.2.2 油开关和隔离开关

1.2.2.1 油开关的油位应在上限与下限之间;油色正常、无渗漏;排气管应完好无损;

1.2.2.2 油开关操作灵活,准确可靠、合闸机械指示正确;

1.2.2.3 故障跳闸后的油开关,应检查套管有无断裂、引线有无烧伤、油箱有无变形;

1.2.2.4 油开关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应有可靠的联锁装置,并保证合闸时只有先合隔离开关才能合上油开关;拉闸时先拉开油开关,才能拉开隔离开关;

1.2.2.5 隔离开关的瓷瓶和连接拉杆应无裂纹、无放电痕迹、销子无脱落。

1.2.3 负荷开关和跌落保险

1.2.3.1 负荷开关只能用来切断和接通正常线路,其消弧装置应完好。合闸时,触头应动作一致,各相前后相差不应超过 3mm;

1.2.3.2 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应灵活可靠;

1.2.3.3 跌落式熔断器断开后,其带电部分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在室外应大于或等于 4.5m,室内应大于或等于3m;

1.2.3.4 跌落式熔断器应倾斜安装,与垂直线保持15°~30°夹角;

1.2.3.5有爆炸、火灾危险及剧烈震动的场所,不能使用跌落保险;

1.2.3.6 所有开关的各部件应完整无损,操作机构安全可靠,并有额定电压、电流值和分合位置的标志。

1.2.4 互感器

1.2.4.1 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均有熔断器保护(二次侧可用自动开关),一次侧开关断开后,其二次回路应有防止电压反馈的措施;

1.2.4.2 电压互感器如内部有噪声、放电声、烟味或臭味等异常情况时,应停电处理,不得用隔离开关断开故障回路,应切断上一级油开关;

1.2.4.3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为 2.5mm 2,无中间接头号,连接可靠,且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1.2.5 电力电容器

1.2.5.1 电容器不得装在高温、多尘、潮湿及有易爆易燃和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1.2.5.2 当电容器外壳严重漏油、鼓肚、瓷套管严重放电、闪络响声或严重过热时,应立即退出运行;

1.2.5.3 电容器室应有温度指标,室温不得超过 40℃,否则应装机械通风。电容器外壳温度不超过 60℃;

1.2.5.4 运行中的电容器组,三相电流应保持平衡,相间不平衡电流不应大于 5%;

1.2.5.5 电容器组应有欠压保护,当母线电压低到宣传员定值的 60%左右时,能从电网中自动切

除;

1.2.5.6 户外落地安装的电容器下层电容器低部距地面应大于或等于 0.4m,地面应有防潮措施四周应设网孔不大于20×20mm 网状遮栏,高度大于或等于 1.7m。电容器室应通风良好,进风窗应装网孔不大于10×10mm 的钢网;

1.2.5.7 电容器应有可靠的短路保持装置和超负荷装置;

1.2.5.8 电容组应装放电回路。禁止带电荷合闸。电容器停止运行后,至少放电3min方可再次合闸。

1.2.6 电缆

1.2.6.1 电缆对地面和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

1)直埋电缆的埋置深度(由地面至电缆外皮);1~35kV为 0.7m;

2)电缆外皮于建筑物的地下基础为 0.6m。

1.2.6.2电缆相互接近时的最小净距:

1)10kV 以下电缆之间为 0.1m,10~35kV 之间应不小于 0.25m;

2)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包括通信电缆相互间为 0.5m。

12.6.3 电缆与地下管道间接近和交叉的最小允许距离;

1)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时的净距为 2m,交叉时为 0.5m;

2)电缆与其它管道接近或交叉时的净距为 0.5m。

1.2.6.4 电缆相互交叉时的净距为 0.5m;

1.2.6.5 被挖出的电缆应用木板衬护悬吊,悬吊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1.5m。不得用铁丝和绳子不加托板直接悬吊电缆;

1.2.6.6 铠装电缆或铅包,铝包电缆的金属外皮在两端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0欧姆;1.2.6.7 电缆穿越路面和建筑物及引出地面高度在 2m 以下的部分,均应穿在保护管内,保护管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

1.2.6.8 敷设电缆的地面应装设走向标志,以利运行和检修。

1.2.7照明装置及移动电具

1.2.7.1 所有移动电具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2M?,引线和插头应完整无损。引线必须用三芯(单相电具)、四芯(三相电具)坚韧橡皮线或塑料护套软线,截面至少 0.5mm2,引线不得有接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5m;

1.2.7.2 所有移动电具宜装漏电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 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 0.1s 的漏电保安器;

1.2.7.3 36V 以下的低电压线路装置应整齐清楚,所有的插座必须为专用插座;

1.2.7.4 所有灯具、开关、插销应适应环境的需要,如在特别潮湿、有腐蚀性蒸气和气体、有易燃易爆的场所和户外等处,应分别采用合适的防潮、防爆、防雨的灯具和开关;

1.2.7.5 220V 灯头离地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潮湿、危险场所和户外,不低于 2.5m;

2)生产车间、办公室等一般不低于 2m;

3)必须放低时,不应低于 1m,但从灯头到离地 2m 处的灯线要加绝缘套管,并对灯具采取防护措施。

1.2.7.6 开关和插座离地高度不低于 1.3m。插座也可装低,但离地不应低于 15mm;

1.2.7.7 局部照明及移动式手提灯工作电压应按其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安全电压。机床或钳工台上的照明灯应用 36V 及以下的低电压;锅炉,蒸发器和其它金属容器内的行灯电压不允许超过12V。低压灯的导线和电具绝缘强度不低于交流 250V;

1.2.7.8 插座或开关应完整无损,安装牢固、外壳或罩盖应完好、操作灵活、接头可靠;

1.2.7.9 露天的灯具、开关应采用防雨式,安装必须牢固可靠;

1.2.7.10 不乱拉、乱接临时线、临时灯。生产需要应办理临时线申请手续,定期检查,过期拆除;

1.2.7.11 临时线为绝缘良好的橡皮线,悬空和沿墙敷设。架设时户内离地高度不得低于

2.5m,户外不得低于

3.5。临时线与设备、水管、热水管、门窗等距离应在 0.3m 以外,与道路交叉处不低于6m。

1.3 架空线及户内外布线

1.3.1 导线截面必须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导线的线距与周围设施的距离,过路时对地高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1.3.2 架空线严禁跨越易燃建筑的屋顶;

1.3.3 拉线要装在架设导线反方向的着力点上或线路不平衡张力合力的作用点上。拉线与线路的方向应对正。角度拉线应与线路的分角线对正。防风拉线与线路垂直;

1.3.4 电杆与拉线的夹角不小于45°,受环境限制时应不小于30°;

1.3.5 不同线路共杆时,低压线在高压线下方,对 10KV 的直线杆两端间距不小于 1m。通信广播线路在低压线路下方。其间距不小于 1.5m。低压线路多层排列,直线杆层间距离不得小于 0.6m,相邻导线间距不小于 0.4m,分支或转角不小于 0.3m;

1.3.6 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零线截面不小于该线路相线截面的一半。且不小于最小允许截面,单相制的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

1.3.7 不同电压、不同频率的导线不允许穿入同一金属管内。(同一设备和同一机组所有回路电压在 66V 以下、三相四线制照明回线除外);

1.3.8 金属管布线时,管内及管口须光滑无毛刺,并可靠接零或接地;

1.3.9 户内、外明线装置的导线,穿过墙壁应用瓷管,钢管或塑料保护。穿过楼板应用钢管或硬塑料管保护。通向户外的塑管应一线一管。在两条线路交叉时,贴近敷设面的一条线路的导线上应套绝缘管。

1.4 防雷和接地保护

1.4.1 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上严禁架设低压线、通信线和广播线;

1.4.2 避雷针的安装应满足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的要求。避雷针宜用直径不小于 25mm,壁厚不小于

2.75mm 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 20mm 的圆钢,并镀锌;

1.4.3 避雷针连线应用截面大于或等于 35mm2 的镀锌纲纹线;

1.4.4 避雷带或避雷网宜用镀锌钢材。圆钢最小直径为 8mm,扁钢厚度不小于 4mm,截面不小于60mm2;

1.4.5 阀型避雷器应垂直安装,其密封良好,瓷件封口及胶合处无破裂,轻摇进内部无不正常响声,拉地引下线如为铜线,应大于或等于 16mm2;如为铝线应大于或等于 25mm2;

1.4.6 防雷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查和预防性试验,接闪器及引下线等如腐蚀 30%以上应更换;

1.4.7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三相三线供电系统应采用接地保护;

1.4.8 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应采用接零保护,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架空分支线和干线沿线每公里及终端处应重复接地;

1.4.9 接零保护的低压供电系统中电缆和架空线引入的配电柜处应重复接地。不许在零线上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1.4.10 同一低压供电系统中,不应一部分设备外壳接零,另一部分接地保护;

1.4.11 凡因绝缘破坏而可能带有危险电压主的电气了设备及电气了装置其金属外壳和框架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 R 小于或等于 4?;

1.4.12 接地体应镀锌,其截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防雷接地体最小截面:圆钢,直径 10mm;角钢50×50×5mm;扁钢厚 4mm,截面 100mm2;钢管厚 3.5mm,直径 50mm ②一般接地体最小截面:圆钢直径 8mm。角钢厚 4mm;扁钢厚

4mm。截面 48mm2;钢管厚 3.5mm2 ③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最小截面:圆钢直径 6mm;角钢厚3mm;扁钢截面 24mm2;

1.4.13 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大地接短路电流系统:R≤2000/I,当 I>400A 时,R≤0.5?②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高低压设备共用时,R≤120/I 一般不大于 10?

仅用于高压设备时,R≤250/I 一般不大于 10?

③低压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电气设备的总容量为 100kV 以上时,R≤4?;若不超过 100kVA时,重复该地电阻 R≤10?。

2. 行为安全

2.1 不得单独进行设备巡视,巡视只准在高压设备遮栏外。也不准在变压器高压下面行走;

2.2 电气设备检修必须采取停电验电,确认无电并进行放电和接地。装遮栏及悬挂安全标示牌;

2.3 电气设备运行或检修应按规定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防护眼镜、使用绝缘垫及绝缘工具;

2.4 电气检修应实行监护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5 事故停电时,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许进入遮栏和触及设备的导电部分;

2.6 当发生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2.7 电气安全工具应配备齐全,并定期试验,按规定合格使用,用后应妥善保管;

2.8 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倒闸操作票和检修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终结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消防、设备管理制度及出入制度等等

2.9 低压设备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相邻相的带电部分应用绝缘板隔开。禁用锉刀和金属尺等工具;

2.10 外线电工遇有 6 级以上大风、大雨、雷电等情况,严禁登杆作业和倒闸操作。

3. 室内应配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灭火器或砂箱,操作者对其应能熟悉使用。电力变压器安全检查表

说明

(1)电力变压器安全检查表仅适用于检查变压器本身及其附件,以及装在变压器上的保护装置、测量装置及部分控制电缆。至于变压器的其它保护装置、二次回路、油开关等不在本检查表范围之内。

(2)电力变压器外部检查的周期规定:

1)发电厂和经常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内的变压器,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每星期应有一次夜间检查。2)无值班人员的变电所和室内变压器容量在 3200kVA 及以上者,每 10 天至少检查一次,并应在每次投放使用前和使用后进行检查。容量大于 320kVA 但小于 3200kVA 者,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应在每次投入使用前和停用后进行检查。

3)无值班人员的变电所或安装于小变压器室内的 320kVA 及以下的变压器和柱上变压器,每两个月至少检查一次。

在气候激变(冷、热)时,应对变压器油面进行额外检查。瓦斯继电器发出警报信号时,亦应进行外部检查。

(3)电力变压器应有技术档案,其内容如下:

1)按照规定格式编制的变压器履历卡片;

2)制造厂试验记录的副本;

3)交接试验的记录;

4)历次干燥的记录;

5)大修验收报告书,附技术资料一览表;

6)油的试验记录;

7)滤油和加油的资料;

8)装在变压器上的测量仪表的试验记录;

9)其它试验记录;

10)检查和停用检查的情况;

11)备品保管规程(所有变压器合用一书);

12)变压器的安装图和构造图。

配电变压器的技术档案内容有 1~6项即可。

1. 变压器外部检查(按周期检查)

1.1 变压器套管应清洁,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及其他现象;

1.2 变压器声音应正常;

1.3 变压器油包应正常(淡黄色),油位高度符合油标管的刻度要求,并无漏油现象;

1.4 变压器电缆和母线应无异常现象;

1.5 变压器的油温不宜超过 85℃,最高不得超过 95℃;

1.6 防爆管的隔膜应完整。

2. 变压器的冷却和变压器室

2.1 强迫油循环水冷式的变压器,油冷却器的油压应比水压通常高 101.325~151.988kPa;

2.2 变压器室的门、窗、门闩应完整,门应上锁,房屋不应漏雨,照明和空气温度应适宜;

2.3 变压器室的门和墙上应清楚地写明变压器的名称和厂(所)内的编号。门外应挂警告牌,写明“高压危险”字样。

3.监视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

3.1 变压器用熔断器做保护装置时,其熔断器的性能必须满足极限熔断电流、灵敏度和选择性的要求;

3.2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及主要的厂用变压器,应安装测量上层油温的温度表;

3.3 强迫油循环水冷式变压器。在冷却器的前后,应各装水银温度表;

3.4 强迫油循环水冷式变压器。应装设指示给水中断、油循环停止和油温过高的信号装置。

4.电气部分

4.1 检查电缆和母线应无异常象现;

4.2 变压器外壳的接地应良好;

4.3 击穿保险器应配备合理并完好;

4.4 各种标示牌和相色的漆应清洁鲜明;

4.5 装有瓦斯继电器油浸式变压器,其顶盖沿瓦斯继电器的方向应有(1~1.5)%的升高坡度;4.6 瓦斯继电器和温度表到控制电缆一段导线应采用耐油导线;无耐油导线时,应在离瓦斯继电器 0.5m 以内的导线用白布带扎紧,并涂上耐油的绝缘漆。

5. 对变压器的其它要求:

5.1 变压器的外壳上应标明厂(所)内编号,单相变压器应按相涂色(一般可按最高电压一侧的相别涂色);

5.2 发电厂和变电所内的主变压器的引出线上应按相涂色;

5.3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变压器室和室外变电所,应设置适当的消防设备和事故蓄油设施。

6. 技术资料应齐全生产设备设计安全检查表

说明

生产设备设计安全检查是一种“治本”的安全检查,作用十分重要。本表还可应用于产品验收检查和在用生产设备安全评价。对于锅炉压力容器除应符合本检查表有关设计要求外,

《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等有关安全标准的要求。

1. 生产设备必须具有适应环境的足够能力,特别是防腐蚀,耐腐损和抗疲劳的能力;

2. 生产设备的受力件必须有合理的结构、材料、工艺和安全系数,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不得产生断裂和破碎;

3. 生产设备的材料,必须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例如:对人有危害的材料,因材料老化或疲劳可能引起危险;易被腐蚀或空蚀;与工件介质发生反应而造成危险(爆炸造成有害物质等)的材料;

4. 生产设备不得在振动、风力或其它预期的外载荷作用下倾复,或产生不应有的位移。要求采取特别措施的应标出和详加说明;

5. 生产设备应设计成没有易伤人的锐角、利棱、凸凹不平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分;

6. 操纵器一般应有(电气或机械等)联锁装置,可能出现误动作的操纵器必须有保护措施;功能应明确可辨,在设备上给出正确动作次序示意图;操纵力和操纵器的行程应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和控制任务;操纵动作、设备的响应和信息显示应相适应,操纵器应满足安全可靠、便于操作和舒适的要求;

7. 信号和显示器应在安全、清晰、迅速的原则下,根据工艺流程、重要程度和频度布置在人员容易看到和易听到的范围内。与操作者的距离,角度和对比度要适宜。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必须配置声的、光的或声、光组合的报警装置;

8. 生产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度在离地面 20~30m 以上时,宜配置和必须配置安全可靠的载人升降设备。生产设备上的操作位置应能保证操作者交替采用坐姿和立姿,座位应适合人体需要和功能的发挥并应满足工作需要和舒适的要求;

9. 操作室必须保证操作者安全、方便和舒适,并使其具有良好的视野;应具有防御外界有害作用(如噪声、振动、尘、毒和热辐射等)的良好性能;需采用防火材料制造,门窗应采用透明、易清洗的安全材料;

10. 常常变换的操作位置,必须在设备上配置宽度不小于 500mm 的安全走板;操作、维修的工作位置离坠落基准面 2m 以上时,必须配置供站立的平台和防坠落的栏杆、安全圈及防护板等。梯子、平台和栏杆应符合 GB4053.1—83、GB4503.2—83、GB4503.3—83 和 GB4053.4—83 等有关标准;走板、梯子、平台均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11. 照明设计按 TJ34—79《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检查,必须保证操作点和操作区域有充足的照度,无频闪效应和眩光现象;生产设备内部经常进行观察的部位,应备有照明装置或电源插座;

12. 生产设备上的相对运动部位应具有良好的润滑条件,应选择合适的油品。重型机械和重要设备,应采用强迫润滑方式并设有联锁装置,在油压达到一定值后,才能起动设备;

13. 生产设备应便于吊装,必须能避免在吊装时发生倾复,超过 1t 的组装件要在适当部位标出重量;

14. 生产设备需要进行检查和维修的部位必须处于安全状态、维修检查必须方便;需进入内部检修的生产设备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对运动的设备必须有联锁装置;

15. 操作者需要接近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为了防止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具有动能或势能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限速,防坠落或防逆转装置;

16. 安全防护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情况下,设备应不能起动或立即自动停机、制动;

(2)保证操作者不接触到运转的零部件;

(3)便于调节、检查和维修。

17. 凡高度在 2m 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固定式防护罩应设计得坚固耐用;可动式防护罩应有联锁装置,一旦开启防护罩,应能立即自动停机;

18. 高速旋转零部件或工具、工件、紧固件、切屑等有飞甩的危险应采取防松脱设施、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防护装置;

19. 人员可能触及的生产设备过冷或过热部件必须配置防接触屏蔽;

20. 存在有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其它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应实行密闭,严禁跑、冒、滴、漏,根据具体情况配置监测报警、防爆泄压装置及消防安全设施;避免摩擦撞击,消除电火花和静电积聚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程的规定;

21. 锅炉、压力容器除应符合本检查表有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符合《蒸气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及(82)油设字第 384 号《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的要求;

22. 可燃气体的燃烧设备,应避免气体偶然排出,要具有可靠的燃烧安全性,能阻止向可燃气体输送部分回火;要有可靠的燃烧安全防护装置(如截止阀、安全阀、防爆膜、防爆阀、自动报警等);

23. 液体、固体燃料的燃烧设备,应保证供给燃料不致发生危险;燃烧所需的空气供应充足:排出的烟气应符合本表第 40 条的要求;易燃易爆燃料贮油库的防火间距必须符合 TJ—16—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4. 燃烧设备必须保证泄漏的燃料不致达到危险的量值。使用动力燃料的设备必须保证防止发生意外危险;

25. 使用液压或气压的生产设备,应能避免排出带压液体或气体造成危险,同时隔离能源的装置必须安全可靠;

26. 控制装置必须保证当能源发生异常时,也不会造成危险,最好能自动切换到备用能源和设备系统上;

27. 自动或半自动的开关和控制程序必须按功能顺序排列,并有保护装置;

28. 复杂的生产设备应配置自动监控装置;

29. 对于某些开车时看不见控制点全貌的生产设备,必须有开车预警信号装置;

30. 控制线路必须保证线路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不致造成危险;

31. 生产设备的离合器、制动装置或联锁装置必须能起强制性作用;

32. 调节部分要采用防止误操作,误通、误断的自动联锁装置;

33. 发生事故时不能迅速停车、不能通过总开关中断运转或切断某个单元出现其它危险的生产设备,必须配置紧急开关;

34. 紧急事故开关为安全红色,必须能迅速无危险地触及到;

35. 生产设备在紧急事故开关动作后,必须迅速制动。只有当事故排除后,方能再运行;

36. 危险区域的生产设备必须防止误启动。要有机械保护,能强制切断控制和能源;有多重锁闭的开关;

37. 可能有意外启动的生产设备,必须配置起强制作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38. 能源偶然切断又重新接通时,生产设备必须能避免危险运转;

39. 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噪声和振动,使其达到产品允许的标准以内;

40. 产生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气的生产设备要用自动加料、卸料装置、净化排放装置,保证工作场所和排放的有害物符合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业“三废”排放式行标准》的有关要求;

41. 有害物的密闭系统,应避免跑、冒、滴、漏,必要时配置监测、报警装置,对剧毒物质应有应急措施;

42. 凡能产生放(辐)射的生产设备必须具有有效的屏蔽、吸收措施,应尽量采用远距离操作和

自动化作业、设置监测报警和联锁装置;

43. 每台生产设备必须有标牌,使用安全色;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设计需按《安全色》标准和《安全标志》标准执行;

44.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机械压力机、木工机械等生产设备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必须有国家指定的安全检查机构审批手续;

45. 说明书内容包括安装、搬运、贮存、使用、维修和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

说明

1)本表用于检查工厂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潜在危险性,涉及面广,是一种综合性的安全检查表,必要时还应参照相关的标准和有关检查表。

2)表中分四类内容,第一类:基础安全管理,是依据具有法规效力的指令、文件、通知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方法提出,供企业参考;第二类:特种危险安全管理;第三、四类:操作安全管理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一、基础安全管理

1. 安全组织

1.1 成立以厂长(经理)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车间部门设安全领导小组,班组设安全员、企业按规模及生产管理特点配备安技人员。

1.2 根据年度工厂方针,编制企业安全生产年度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具体有四大内容:安全教育计划:安全活动计划;安全检查及重大不安全因素整改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3 企业每季在厂长领导下,召开一次安委会。要有文字记载或会议记录。厂级生产调度会,要有安全生产具体内容,并有记录。

每月可根据企业情况由安技部门召开安全例会,要有记录。

2. 安全教育

2.1 新职工入厂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做到不积压、不延迟、不补课、不遗漏,教育内容按有关规定进行,资料归档。

2.2 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应熟悉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接受主管、行业局(公)企业组织的安全知识考核。

2.3 厂领导应布置教育,设备、安技部门每年对班组长进行一定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班组安全知识及安全管理的业务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2.4 特殊工种操作者必须持有主管部门、专业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按规定参加复训考核。

一般机械等操作工人,应由企业职能部门考核,每年考核不少于一次。发证并凭证操作。

2.5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厂区内要有固定的安全宣传阵地和定期的宣传形式(黑板报、安全简报、电影、电视、展览、图片、宣传专栏等)。

2.6 职工调岗应由调入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并建立调岗教育手续

职工长期休假在三个月以上,复工时应由使用部门进行复工前的安全教育。

2.7 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部门必须对从事生产的工人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

3. 安全检查

3.1 企业每季必须由主管厂长组织安全大检查;车间组织月检查;班组组织周检查。各级检查必须认真记录,作出整改计划。

3.2 企业在定期检查时还应安排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日检查、事故性检查,由有关部门参加制定计划,并落实整改。认真对待上级的检查,整改及时并按时上报。

重点企业要坚持中层以上干部值班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巡回检查,并记录。做到有人上班就有安全值班。

4. 安全管理制度

4.1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制度有:①企业职工安全守则;②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③各种安全操作规程;④安全生产教育制度;⑤工伤事故报告制度;

⑥特殊工种管理制度;⑦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⑧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⑨危险作业审批制度;⑩干部值班制度;⑾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⑿防火、防爆、剧毒、化学物品、要害部门等安全管理制度;⒀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⒁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

4.2 安全生产必须做到“五同时”并有记录和资料

各类安全管理资料齐全,包括计划、总结、试验报告、报表、图表和档案建立完善,内容准确,无差错,无漏项,记载及时。

5.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5.1 企业应列出年度安措项目,在10月份订出下年度安措计划,汇总于全厂下年度计划内。

5.2 企业应在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中,每年提取 10%~20%用于安措开支

5.3 安措计划应做到设计、资金、材料、施工四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6. 事故统计报告及处理

6.1 要按规定保护工伤事故现场,定性准确,做到“四不放过”,并对每件事故都有分级处理结案意见

6.2 工伤事故按分类要求填报准确、及时、无漏报,资料建档,全年有分析汇总

6.3 轻伤事故由车间会同有关部门报告;重伤事故及时上报上及管理机关。

7. 经济承包中的安全生产

7.1 各类经济承包合同都应有承包安全的内容和具体安全措施。经济承包责任人应是安全责任人7.2 承包期间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7.3 有承包安全生产的考核办法

8. 防暑降温

8.1 企业每年应定时制订防暑计划,项目必须完善,有资料可查;

8.2 高温季节应有有效的防暑措施;

8.3 降温风扇、冷冻设备等均需有专职部门管理、保管、维修、建立台帐。

9. 工业卫生、防尘防毒职业病的管理

9.1 企业应有专职部门或专职人员管理工业卫生工作,并建立尘毒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档案和高温露天作业工人的健康档案,并组织定期体格检查。

9.2 绘制和建立全厂尘、毒作业点的分布图和资料档案,并标明达标、超标情况,建立治理项目的设备台账。

9.3 防尘毒设备有专职部门负责、专人管理,定期检修,有台账。设备运转率达 90%,治方案应经审查后列入安措计划,做到资金、材料、施工三落实。

9.4 做好女工“四期”保护,落实到人头,有据可查。企业应建立女工卫生室,有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特别是特殊工种,要做到均衡生产,劳逸结合。

尘毒作业工人的职业病患者由专职部门和工会共同负责管理,治疗及待遇按国家规定办理,要有档案资料。

二、特种危险安全管理

1. 蒸气锅炉

1.1 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运行锅炉应有当地劳动部门批准运行执照,并有当年的年检记录,应有专人负责锅炉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并建立锅炉档案;

1.2 司炉工应经当地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凭证操作,并应有安全操作规程,外来人员登记制度,运行记录、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1.3 锅炉房的建筑结构应符合要求,对各类安全附件应定期试验和校正,并登记入档。

2. 空气压缩机

按《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和《空气压缩机站及其设施的安全要求》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2.1 动力部门对压力容器,储力罐有使用、维修、试压、安全附件定期检查报告等内容的技术档案,并有专人负责;

2.2 全厂的受压管道,压力容器布局合理;

2.3 空压机房结构牢固,门窗向外开,并有消声设备和隔音操作室,操作人员坚守岗位。

3. 乙炔站和乙炔发生器

按《乙炔站设计规范》和《移动式中压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要求》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3.1 乙炔站的建筑设计和电器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3.2 回火防止器、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等安全附件齐全、灵敏可靠。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附件校验,有原始记录;

3.3 乙炔器岗位操作点都应有回火防止器,使用部门每周进行完好情况检查并记录,对上述点应有

平面分布图;

3.4 移动式乙炔器安全附件齐全可靠,进行日保养、周检查。电石和电石渣存放合理。

4. 行车

按《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4.1 起重行车的各类安全装置、信号装置齐全可靠,在明显部位标明最大起重量;

4.2 起重行车应按规定要求定期组织检测。并有档案资料;

4.3 操作人员上、下梯及平台必须安全可靠,轨道固定螺帽不得松动。轨道接头应符合安装标准规定;

4.4 严禁无证操作,严格执行“十不吊”和交接班制度,重型行车设地面指挥;

4.5 钢丝绳、吊钩应定期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更换,电器及线路必须安全可靠。

5. 电气

按《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要求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5.1 企业电气设施应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有高压系统图、低压分布图、架空线路图、电缆设置图、接地网络图以及电气设备的技术状况等档案资料;

5.2 企业应有严密、系统的供、用、发电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

5.3 各类电气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零(地)并符合规定要求;

5.4 变配电所建筑应符合设计要求,室内做到“五防一通”。各种记录完整、绝缘用具、防雷装置、油质、消防器材,按规定时间试验,并有试验报告等完整资料存档。

5.5 变压器、油开关、电容器等无漏油和异声;各种保护装置(互锁、联锁、信号、仪表、警告牌、栏杆等设施)完整无缺;高压配电所内应有事故照明,并配备手电筒。

5.6 外线电杆、铁塔、避雷针应无倾斜和损伤,拉线桩完好,各级电压架空线之间,及与道路、建筑、树木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

5.7 各种移动电具应有专人保管,定期三个月检查维修一次,有记录台帐。

5.8 临时线路应有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申请、安装、检查、使用、拆除的手续,严禁在刺割、腐蚀、易燃、易爆等场地敷设地面临时线。

5.9 电气试验室场,应有可靠的保护设施和明显的警告标志。

6. 厂内运输起重设备

按《工厂企业内运输安全规程》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6.1 厂内起重运输设备都应确保完好,安全运行,各种安全制动、信号等齐全、完好、可靠;

6.2 厂内起重、运输设备必须有专职部门管理,建立以帐、定期检修、有记录;

6.3 建立以确保安全为重点的奖惩考核办法,严禁违章操作、违章指挥。

7. 易燃易爆剧毒物品

参考《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7.1 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爆要求,通风排气装置有效,有醒目的安全标志;

7.2 有完整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回收、处理等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

7.3 配备完善的消防器材,并放置合理;

7.4 防爆场所的电气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8. 油库

按《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第五章第二节检查。

9. 冲压机械及木工机械

按《冲压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和《木工刨床的安全要求》检查,侧重以下内容:

9.1 对冲压、木刨机械、企业应列入危险设备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9.2 操作设备应有操作证,严格遵守规程,不准拆除防护装置,发生故障及时检修;

9.3 冲压模具应有完整的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应列入工艺卡片。

10. 高压气瓶

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检查。

11. 手持电动工具

按《手持电动工具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检查。

12. 登高梯按《固定式钢直梯、斜梯》检查。

三、操作安全管理

1.按国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检查第4级劳动强度等级工人比率;

2.特种作业持证操作面;

3.危险作业审批面;

4.操作工人违章率;

5.操作工人安全知识考核及格率;

6.千人负伤率。

四、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1. 厂区干道和场地照明

厂区干道应符合《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厂区照明应符合《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2. 厂区及场所环境

2.1 厂区道路应平坦、畅通、路灯明亮、坑壕、池应有围栏或盖坂;

2.2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废料的堆放应整齐,不妨碍交通;

2.3 厂区保持清洁,沟渠和排水定期疏通。垃圾堆场有专人管理,定期清除;

2.4 建筑物、工棚及建筑设施,坚固安全;

2.5 公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有效、有专人管理、定期检修并有检修换药标签;

2.6 厂区内的指示、警告、禁令、交通标志和禁止警告牌、指令安全标志应完整准确;

2.7 工作场所的设备、工作面等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道的宽度不应小 1m。所有机械、电气柜、升降口、平台均应有相当的防护装置

2.8 各种物料、工具等堆放整齐、平稳、不超高。废料及时清理,有明显通道;

2.9 门窗完好,通风采光合理,照明安全适度。各种管道应按规定安装,色标分明。各工种操作人员按规定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3. 有害作业点治理率。

4. 按国标《高温作业分级》检查第 4 级高温工人占全厂工人的比率。

5. 危险、易燃易爆等要害部位标志。

6. 有害因素测定达标率。

7. 按国标《职业性接融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检查接触Ⅰ、Ⅱ级毒物危害等级工人比率。

8. 按国标《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查第 4 级生产性粉尘工人比率。

9. 防尘防毒设备合格率。起重运输安全检查表/铲(叉)车安全检查表铲(叉)车安全检查表说明

铲车刹车、方向机、喇叭、照明、液压系统等装置的齐全完好,灵敏可靠,是确保德国安全的必要条件。

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严禁带病出车、控制行驶速度,控制铲件升高高度和离地高度,严格维修,管理制等是防止铲车伤害的有效措施。

1 设备检查

1.0 蓄电池叉车不应在有易燃易爆的场所内工作。

1.0 叉车不应停放在露天或潮湿及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场所。

1.0 门架

1.3.1 门架无裂痕变形秀影响强度、刚性的缺陷。

1.3.2 内、外门架滑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1.0 油缸无裂纹和泄漏,支承重物时油缸柱塞回缩不得大于 3mm。

1.0 滑轮和滑轮轴无裂纹和缺损,轮槽磨损量不超过原厚度 10%,滑轮转动灵活。

1.0 链板和轴应无裂纹和变形。

1.0 门架及倾斜油缸与车架连接牢固,锁止可靠。

1.0 油箱内油位不低于油标线,系统畅通无泄漏。

1.0 液压分配器外壳无裂痕、泄漏,当外力作用于手柄时,液压分配器能有效地使油缸活塞升起,停留、回复、定位可靠,油压泵系统各部件动作灵敏可靠。

1.0 安全线动作灵敏可靠(驱动桥)

1.0 .1 铲车的减速箱及长、短轴和轮壳应完好,无裂纹。连接牢固无渗漏液油现象。内钢板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1.11.2 内燃机的制动轮和差速器连接牢固,锁止可靠,且无裂纹和漏油现象。

1.12 转向机构灵活轻便,行驶不偏向,不摆头,转向盘完整,无裂纹缺损。

1.13 立管应无裂纹,变形和凹陷现象,不得与导管相碰擦。

1.14 横直拉杆应完好,无裂纹,变形及其它损伤。横拉杆直线度允许差为 0.2mm。

1.15 石桥壳和差速器无裂痕和泄漏现象,钢板弹簧上的定位孔磨损量不大于 1mm。

1.16 后桥零部件间连接可靠,锁止可靠,正反转灵活

1.17 制动器

1.17.1 气压制动能在行驶时使运动着的汽车迅速停住,且无跑偏,侧滑现象。

1.17.2 机械传动手制动器在汽车停放和遇紧急情况时,能在最大坡度相同条件下,可靠地刹住汽车。

1.17.3 严禁在制动系统失灵,贮气筒气压低于 55N/cm2 和安全阀失灵的情况下开动汽车。

1.17.4 当汽车停在坡度为 20%的干燥坡道上,拉紧手制动操纵杆时,汽车不得滑溜。

1.17.5 制动蹄结构完整、弧度正确、无裂纹变形。

1.17.6 制动室应无裂痕和漏气现象,动作灵敏可靠。制动室膜片应无裂纹和老化现象。

1.17.7 脚踏机构应齐全完好、定位正确、锁止可靠,踏板自由行程不大于 20mm,板面有防滑措施。

1.17.8 外露的轮胎、齿轮、传动装置应设防护罩。

1.18 有保护司机头顶的安全架,且不妨碍司机视线。

2 行为检查

2.1 铲车行驶不许采用踏下主令控制器进行换向行驶。

2.2 铲车严禁载人。

2.3 铲车严禁超载、超长、超宽,滚动物品必须绑扎牢固。

2.4 铲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不准随意提升或降低货叉,货叉应尽量放低行驶。

2.5 不得停放在坡度大于 5%的路段上。

2.6 停车时货叉平放在地面上,货叉升高下面不准人停留或穿越。

2.7 停放时应拉紧手制动器操纵杆,切断电路电锁钥匙专管专用,禁止他人使用。

2.8 如搬运的货物庞大无法降低高度,妨碍司机的视线时,司机应倒开叉车。

2.9 汽车应备有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机。

2.10 应凭证操作。

2.11 严禁酒后驾驶,行驶途中不准吸烟、饮食和闲谈。

2.12 铲件升起高度不得超过全车高度的 2/3,运行时,铲件离地高度不得大于 0.5mm。

2.13 铲车在厂内行驶时速小于或等于 5km,出入厂门车间、库房门、时速小于或等于 5km;车间库房内行驶,时速小于或等于 3km。

2.14 铲车在运行中或未停妥时,不得爬上跳下。电梯(升降机)安全检查表

说明

电梯所有的开关及其机械,电气安全装置的齐全完好,灵敏可靠对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轿厢要有足够的强度,负载不得超过其额定重量。

同时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反对违章操作和维修,严格管理是避免电梯伤害事故的有效措施。

1 设备检查

1.1 电梯启,制动应平稳迅速,加减速度最大值不大于 1.5m/s2。

1.2 各机械和电气设备工作时无异常撞击声或响声,噪声不超过 85dB(A)。

1.3 轿厢的平层准确度。交流双速电梯:额定速度在 0.25、0.5m/s,不大于±15mm;额定速度在

0.75m/s,不大于±30mm,交直流快速电梯,不大于±15mm。直流高速电梯不大于±5mm。

1.4 电梯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超速保护装置。

1)撞底缓冲装置。

1)超越上、下极限装置。

1)三相交流电源断相保护装置。

1)万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

1)电梯因中途停电或电气了系统的故障不能运行时,应有轿厢慢速移动的措施。

1.5 蜗杆、钢丝绳绳头、限速器中夹绳钳等重要的锻件,不允许有夹层、折叠、裂纹、锻伤、夹渣及其他能降低强度的缺陷。

1.6 减速器、轴承支架、制动器座、制动轮、蜗轮齿圈、泄引轮、复绕轮等重要的铸件,其主要

工作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缩孔缩松、渣眼及其他降低强度的缺陷。

1.7 泄引机

1.7.1 蜗杆与电动机连接后的同轴度偏差:刚性联结为 0.02mm,弹性联结为 0.1mm,径向跳动不超过其直径的 1/3000。

1.7.2 泄引机闭式制动器,当松闸时,两侧闸瓦应同时离开制动器轮表面,其间隙不大于0.7mm。

1.7.3 制动器动作应灵敏可靠,线圈的温升应不超过 60℃。

1.8 复绕轮和反绳轮应有防止钢丝绳出槽的挡绳装置和护罩。

1.9 限速器绳索折断或伸长到一定程度时,应能自动切断控制电路。

1.10 夹绳钳应有足够的磨擦力夹持绳索,迫使安全钳起作用,并不得使钳内的绳索损坏或永久变形。

1.11 除门外操纵的货梯外,轿顶应有向外开启的安全窗,窗不小于300×400mm,其上有电气限位开关,开启时切断控制电路,此窗不应位于司机操作位置上方,轿顶靠对重侧面应设防护栏杆,其高度不超过轿厢架上梁的高度。

1.12 轿厢壁应设有安全门,门向内开启,并装有限位开关,门宽和高为400×500mm。

1.13 电梯中途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停运时能手动开门。

1.14 安全钳楔块面与导轨工作表面间隙为 2~3mm。

1.15 轿厢上应装外自动复位的安全钳联动开关,当安全钳起作用时,即切断控制电路。

1.16 每个 T 型导轨直线端偏差应不大于长度的 1/6000,且全长偏差应不大于 0.7mm。在导轨工作表面的接头处,不许有台阶。从一个厚度过渡到另一个厚度的斜度应不小于 1/100,在导轨接头处的全长上不应有连续缝隙,个别处缝隙不大于 0.5mm。

1.17 弹簧缓冲器能承受相应的冲击力。油压缓冲器能在有效工作行程及持续时间内起作用。

1.18 厅门有机械电气联锁装置,自动门应设有断绳或断链时迫使电梯停止运行的装置。

1.19 直分式滑门两扇门的重量应互相平衡,不许用平衡块调整,平衡块紧固于门上,防止自动开启。

1.20 提前开门的厅门地槛下面,应设防护板,护板厚不大于 15mm,,高度不小于 350mm。

1.21 采用外馈绳,底坑器必须有张紧绳的装置,并装有限位开关,在越程时切断控制电路。同时在补偿装置导轨的顶部应设有防越轨的措施。

1.22 电梯额定速度不超过 0.75m/s 时,可用固定滑动导轨。超过 1.75m/s 时,必须用滚动导轨。

1.23 当选层器的传动钢带、钢丝绳或链条折断时,应设有切断控制电路的安全开关。

1.24 动力和控制线路应分别敷设,电线出入金属管口或金属板壁处应加绝缘和光滑的护口保护。

1.25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或接零良好。

1.26 轿厢内和厢顶均有检修开关,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上、下只能点动。

1)一个开关在操作电梯运行时,另一开关不起作用。

1)轿厢检修速度不应超过 0.5m/s。

1)开门运行的按钮,只有慢速检修运行时,才起作用。

1.27 轿顶和轿内应设红色标志的非自动复位的急停开关。

1.28 极限开关应是手动复位的。

1.29 轿顶、底坑应分别设有 36V 和 220V 的插座。

1.30 竖道坑内应有避震器,避震器应尽可能装在 500mm 以上的水泥墩上。

1.31 通向机器间的扶梯应装防护设备,如安全钩子、防滑设备、防护栏杆、防护圈。

1.32 竖道四周不是墙壁,应装坚固的空隙较小的防护设备。防护设备下部离地面 0.8m 高处必须全部封闭,危险品库或车间的竖道四周必须是防火墙。

1.33 升降机应有明显的指示灯牌(最高允许载荷量或乘载厢人数),不准乘人的升降机应有另外禁止乘人的警告牌,升降机在检修时应备有悬挂的检查停用牌。

2 行为检查

2.1 升降机曳引机器、吊重绳索、电气设备等受损或故障须及时修理或调换。

2.2 各种安全设备如发现磨损、失效、影响安全、必须及时修理。

2.3 机器间严禁有人居住和堆积物品;机器平时,应关闭上锁。

2.4 非机修人员或驾驶人员不得任意进入机器间或竖道内。

2.5 不得擅自离岗,如需要离岗时,应将竖道门关闭上锁。

2.6 乘载厢未停妥时,不得开门出入。

2.7 竖道门上的联锁装置,严禁用物堵塞。

2.8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及维修保养制度。

2.9 对司机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训练,凭证操作。

2.10 电梯在运行时,不准任何人打开护门。

2.11 电梯停用、维修或进行清扫时,必须断电。电瓶车安全检查表

说明电瓶车的转向、制动及信号是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必须保证其完好。经常检查电气控制装置,不使接触器触头熔接而使电机失控。必须禁止违章操作,及时消除使用、管理、维修中产生的危险因素。

1 设备检查

1.1 车检

1.1.1 车架、牵引钩、保险杠应无裂纹、变形、且连接牢固。

1.1.2 电瓶框架无严重腐蚀,与车架连接牢固可靠。

1.1.3 驾驶室旁的围栏或门窗及外表应完好、无损。

1.1.4 前大灯、转向灯、小灯、刹车灯及喇叭信号应齐全完好。

1.1. 5 照明装置电源及喇叭信号装置电源应采用 12V。

1.2 转向机构

1.2.1 转向盘应完整、光滑、无油污,与立管和导杆的连接牢固、可靠,转动灵活。

1.2.2 拐臂横拉杆和转向器应完好,无裂痕和变形。

1.2.3 转向器、拐臂、横拉杆及转向桥上的轴向臂之间连接可靠,配合间隙适中,转向机构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转向盘的空转量不超过30°。

1.3 转向桥的各部(前轴、丁字轴、臂、轮壳、轴承轮壳)应完好,无裂纹和变形,它们间连接牢靠,转动灵活,轴承盖板齐全完整。

1.4 前、后轮

1.4.1 前、后轮钢圈完好,无变形,与轮胎配合良好。

1.4.2 轮胎应完好,充气均匀。当轮胎表面严重磨损,花纹磨平帘线层外露不应再用,应予报废。不准使用加了垫皮的轮胎或有洞的旧轮胎。

1.5 驱动桥各部(减速箱、长轴、短轴、短半轴和轮壳)均应完好,无裂纹,连接牢靠、密封,无渗漏液油现象,内钢板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1.6 钢板弹簧完好齐全,无裂纹,弹性减弱,变小和窜动等现象。

1.7 制动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制动轮与电动机轴连接牢固可靠。

2)制动轮无裂纹,不沾有油污或油漆。

3)制动轮轮缘磨损厚度不超过原厚度的 40%。

4)制动轮面凹凸不平,不得大于 1mm。

1.7.1 制动带无裂纹,磨损量不超过原厚度 50%。

1.7.2 制动轮与制动带抱紧时,接触弧长不小于制动带总长的 75%。松闸时,两者间隙为2mm。1.7.3 制动器完好,弹簧无裂纹和塑性变形,小轴和轴孔的磨损量不超过原直径的 5%,制动灵活准确。

1.7.4 制动联锁装置齐全可靠。

1.7.5 手制动机构的零部件应齐全、完好,无裂痕和变形,连接牢靠,制动灵活、准确、可靠。手制动杆定位准确、可靠。

1.7.6 脚制动机构的制动踏板表面应有防滑措施。复位弹簧应完好,无塑性变形和裂纹,采用压簧。其零部件均应齐全、完好、可靠。

1.7.7 手制动杆与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不大于 20mm。

1.8 蓄电池完好,外壳无裂痕,瓶盖盖紧,蓄电池底部和四周,与电瓶组框架之间及蓄电池之间,应垫橡皮垫块,以减少振动和防止短路。

1.9 脚踏主令控制器动作灵敏可靠,并能自锁,其弹簧无裂纹和塑性变形。

1.10 仪表板完好,按钮、开关、指示灯、指示牌、电压表等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1.11 电器箱箱门关闭严密,所有电器元件及接线端子均应固定可靠。保险丝(片)不得任意用其它金属丝(片)代替。

2 行为检查

2.1 电瓶车驾驶必须凭证操作。

2.2 驾驶室不准超载坐人。无扶手或栏板的车厢严禁载人。车辆行驶,禁止他人爬上跳下。

2.3 电瓶车严禁超载、超长、超宽、超高装载,滚动物品必须绑扎牢固。

2.4 行驶时,不许踏下主令控制器来进行换向。

2.5 不超速行驶。平坦道路不超过 10km/h;进出车间大门、仓库、危险地段不超过 32km/h

2.6 不使水分侵入电动机和蓄电池组。

2.7 停放时应拉紧制动杆,切断电路,随身携带电瓶车电锁钥匙,禁止交他人保管。

3 作业环境

3.1 电瓶车不宜在易燃易爆气体场所工作。

3.2 电瓶车不应停放露天或潮湿场所,严禁这个放在有易燃易爆或有毒化学器的场所。

3.3 不得停放在纵坡大于 5%的路上。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检查表

说明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的刹车、方向机、喇叭及信号灯、压力表、温度计、满载报警系统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灵敏可靠。

经常检查罐体有否缺陷和槽车接地链导电的连续性是至关重要的,严格掌握充装量,定期检验充装秤,杜绝充装过量现象。槽车严禁遇明火或受热源烘烤、阳光曝晒,以免超温超压而发生事故。不合格的槽车不得充装使用。

1 设备检查

1.1 槽车必须有总图和主要部件图、产品说明书、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

1.2 罐体焊缝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可见的夹渣。

1.3 罐体上设入孔,其直径不小于 400mm。

1.4 罐体上有液相管床和气相管床,焊接牢固,使之在运输中不因运输介质的冲击而变形失效。

1.5 防冲板与罐体连接牢固。

1.6 罐体固定在汽车底座上的半拖式槽车,其罐体上 V 形支座应用螺栓、螺母与汽车底盘大梁连接牢固可靠,并有防松动、防震措施。

1.7 驾驶室后窗封闭,室内应装设液化石油气压力表,温度计和满载警报系统。顶外有红灯信号。

1.8 槽车必须至少装设一套液面测量装置,一般装设磁浮筒式和固定管式液面计各一套。当两套液面计同时使用时,若其中一套损坏或失灵,应立即修复;若两套同时失灵,应立即停止使用槽车。

1.9 磁浮筒式液面计必须动作灵敏、可靠,所指示液面的高度与罐体内液面高度一致。

1.10 表盘刻度应涂色带:黑色带区为零位区,绿色带区为正常充装区,黄色带区为充装注意区。

1.11 仪表表面清晰,表面外应有表盖,开启灵活,关闭可靠。

1.12 固定式液面计应齐全、完好、安装正确,固定牢靠。角阀与阀座、液面计与接管法兰连接应可靠,密封良好,无泄漏,计量正确。

1.13 角阀动作灵敏可靠。阀瓣与阀座及阀杆、阀体与填料接触处应保持气密,无泄漏。

1.14 槽车罐体顶部气相室间必须装设一个以上内置式弹簧安全阀,气体排口应在罐体上方,并检验铅封,动作灵敏可靠。

1.15 温度计测量范围为-40°~+60℃。精确度不低于 1.5 级。

1.16 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1.5 级,最高工作压力处有红色标迹线。

1.17 温度计、压力表应灵敏、准确、可靠。

1.18 紧急切断阀完好,动作灵敏可靠,能在发生大量泄漏或火灾的 10s 内确实关闭。易熔塞禁止用非标准合金制造的易熔塞代替,并保证在70±5℃的温度下熔化而关闭紧急切断阀。

1.19 手摇泵、液压管路、远控截止阀等液压控制系统应完好,灵敏可靠,液压管路畅通密封良好,内、外无泄漏。

1.20 球阀和快速接头应完好,灵敏可靠,无泄漏。

1.21 阀门箱与汽车底盘连接牢固,可靠,箱门开门灵活,无卡阻现象,并有闭锁装置,关闭严密,箱内清洁无杂物。

1.22 接地链应装在汽车底盘尾部,且与车梁固定牢靠,并保持导电连续性。

1.23 槽车应备有静电导线,且两端装有线夹。装卸作业时,必须用静电导线将槽车与接地极相连接。

1.24 装卸软管完好、耐油、无裂纹,破损和老化现象。

1.25 有防止产生火花的铜合金工具、止漏夹、备有不超过 12V 的低压防爆灯或防爆电筒。

2 行为检查

2.1 驾驶室和押运员应凭证操作。

2.2 槽车应按指定位置停车,用手制动器制动,熄灭发动机。停车有滑动可能时,车轮下应加固定块。

2.3 槽车进入液化石油气站时,必须提起拖地的接地链。

2.4 液化站严禁烟火,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装卸作业前应用静电导线将槽车与地面站接地板相连。

2.5 槽车充装不得超量。

2.6 槽车罐内液体不得卸尽,至少应当有 5N/cm2 以上剩余压力。

2.7 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同时远离槽车。

2.8 不得停靠在机关、学校、厂矿、医院、桥梁、仓库和人口密集处。

2.9 途中停车超过 6h,应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按指定点停放。

2.10 槽车行驶按公安、交通部门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车速行驶。

2.11 槽车不准拖带挂车,或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

2.12 槽车不得超高。过遂道、涵洞、立交桥时,应限速行驶。

2.13 200km 以上长途运输的槽车应有两名驾驶员。禁止他人搭乘,车上严禁烟火。

2.14 槽车因液化气大量泄漏而起火,应采取紧急止漏和灭火措施,并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车辆移到不危险周围处,尽力使罐体冷却降温,迅速扑灭。

3 作业环境

3.1 槽车上配备灭火器材应齐全,5kg 以上的干粉灭火器或 4kg 以内的“1211”灭火器不得少于两只。

3.2 罐体的梯子,平台座前后围栏齐全完好牢靠,平台应有防滑措施。

3.3 槽车罐体外表应涂银灰色,罐体四周的水平中心线处涂宽不小于 150mm 的红色带,罐体两侧中央部位,应有“严禁烟火”红字。其余部分涂色:安全阀——红色;液相管阀门——银灰色;其它不限。

3.4 停车位置通风良好,10m 内无明火建筑物,夏季有遮太阳光措施,防止爆晒。载重汽车安全检查表

说明

检查刹车、方向机、照明、信号灯等主要装置的齐全完好是重要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禁止酒后驾驶,禁止强行超车,要开文明车,不要忽视行驶途中牵引货物状态的检查。加强车辆的维修和管理,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技能,运用生物节规是可以避免或减少车辆伤害的。

1 设备检查

1.0 发动机管道畅通,调整垫片不错不漏,锁目装置齐全、可靠。

1.0 离合器锁止装置齐全、可靠,接合平稳,分离彻底,其踏板自由行程为 30~40mm 之

间,踏板面有防护措施。

1.0 变速器无裂损和漏油,换档灵活,自锁互锁可靠且无异声,换档杆无变形。

1.0 传动轴无裂纹和变形,锁止装置齐全可靠,传动灵活平稳。

1.0 传动轴的防尘罩完整,并用卡子紧固。

1.0 转向机构和前轴须保证汽车转向灵活,行驶不偏向,不摆头。

1.0 转向盘完整,无裂纹和缺损,主管无裂纹变形和凹陷。

1.0 摇臂轴、蜗杆完好,无裂纹和缺损。摇臂轴和锯齿花键损坏不超过 2 牙。

1.0 横、直拉杆无裂纹、变形及其它损坏。横拉杆直线度之差不大于 2mm。

1.0 接头之密封,装置必须齐全完好。

1.0 轴前工字梁完好无裂纹。

1.0 转向节和转向节臂完好,无裂纹;转向节端头螺纹丝损坏,不得超过 2 牙。

1.0 轮壳完整,无裂纹。

1.0 转向器、横直拉杆与前轴连接定位正确,锁目装置安全可靠,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并满足下列要求:

1)车轮前束保持 8~12mm。

1)转向盘自由行程不大于15°,使用后,其自由行程限止在30°内。

1)前轮最大转向角:内轮37°30′,外轮30°30′。

1.15 后桥壳和差速器无裂痕和漏油现象。钢板弹簧座上的定位孔磨损量不大于 1mm。

1.16 钢圈完整,无裂损和变形,轮幅端面或轮钢表面对钢圈轴心线端面的径向跳动不大于 3mm,爆孔孔径磨损量不大于 1.5mm。

1.17 左右轮胎充气均匀一致,不得使用表面严重磨损的轮胎或胎面有洞或加了垫皮的轮胎。

1.18 严禁在制动系统失灵,贮气筒气压低于 55N/cm2 且无法使气压上升和安全阀失灵情况下开车。

1.19 制动蹄完整,弧度正确,无裂纹和变形。

1.20 制动室无裂痕和漏气现象,动作灵敏可靠,制动室膜片无裂纹和老化现象,密封作用良好。

1.21 空压机与气压调节阀,动作灵敏可靠,密封良好。

1.22 复合自动阀灵敏可靠,密封良好,工作气压保持在 55~60N/cm2 内。制动时,开关膜片动作灵敏,可靠。

1.23 制动踏板灵活,踏板面有防滑措施。踏板自由行程8°左右,行程 170mm 左右。

1.24 安全阀完好,不泄漏,安全阀压力应为 85N/cm2。

1.25 单向阀喇叭开关、刮水器开关、拖车分离开关、取气阀和连接接头等结构完整,密封良好,动作灵敏可靠。

1.26 手制动器应完好。

1.27 车架的纵梁、加强板以及前保险杠等均应完好、连接牢固,无裂纹、无严重的弯曲变形和锈蚀等现象。

1.28 牵引勾应完好,不得自由摆动,并与牵引钩防转弹簧连接牢靠,锁扣应开启灵活,闭合时能自动进入锁止位置。

1.29 悬挂装置完好,与车架和前轴、石桥连接牢固可靠。

1.30 减震器无漏油和失效现象。

1.31 驾驶室上车踏板完整,无变形且防滑。门窗齐全,玻璃完整。开关灵活,不透风,不漏水。车上门锁齐全,反光镜完好,调节灵活。

1.32 散热器百叶窗闭合严密,启闭灵活,无卡组现象。

1.33 电气系统

1.33.1 蓄电池壳体无裂纹和渗漏,极桩与极板、连接板的连接牢固。蓄电池表面与极桩保持清洁。各部密封良好。

1.33.2 蓄电池低部、四周与蓄电池框架间应垫以橡胶或木块,以减少震动,防止短路。

1.33.3 真空调节器应齐全、完整、指针灵活,密封良好。

1.33.4 保险丝盒齐全、完好、保险丝必须附合设计要求,不得用其它金属丝替代。

1.33.5 前大灯、前小灯(转向、会车)、前侧灯、后灯(制动、转向、照明)、后照灯、室灯、仪表照明灯、信号灯、工作灯等应齐全完好,有足够照明度。

1.33.6 双金属保险丝和灯光继电器装置应完好。

1.33.7 电源总开关、点火开关和车灯开关灵敏可靠,并与所控制的动作相符。

1.33.8 喇叭清脆宏亮,音量不超过 105dB。

1.34 各种仪表动作灵敏、准确、可靠、表盘刻度清晰可见。

2 行为检查

2.1 停车与检修

2.1.1 按规定地点停车,停车有滑动可能时应加定块,不得停放在纵坡大于 5%的路段上。

2.1.2 停车后拉紧手制动操纵杆,取下钥匙,切断电源,锁好车门。

2.1.3 用起重设备装卸时,驾驶室不准有人,不得检修汽车。

2.2 汽车加注燃油

2.2.1 加油时必须穿工作服,周围禁止吸烟。

2.2.2 加油时不准检修和调试发动机,不准在汽油容器附近进行锤击和磨削。

2.2.3 严禁用嘴直接吸取汽油和吸通油路,不准带手套。

2.2.4 搬运和安装蓄电池应平稳,以免电解液溅出。

2.3 停车检修

2.3.1 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及火花塞漏电时,会在气缸外发生高压电跳火,必须及时更换,

严禁在气缸外随意试火和“吊火”。

2.3.2 严禁将各种盛装汽油的容器放入司机室内。

2.3.3 汽油管或油箱渗漏,紧急情况下可用锡焊补漏。一般应把油箱、油管拆下,排尽和挥发尽或清洗尽残余汽油后进行焊接。

2.4 行驶

2.4.1 驾驶室严禁超额载人。

2.4.2 严禁客货混装。

2.4.3 严禁超重、超长、超宽、超高装运,货物捆绑稳当

2.4.4 严禁将厂内牌照车辆驶出厂外。

2.5 按公安、交通部门规定的速度行驶。

2.6 凭证驾驶。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制氧站安全检查表制氧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各部位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严禁超压超温运行,所戴的手套禁止沾油脂。氧压机不准缺水和断水,其上、下密封圈效果良好,以免油被活塞杆带入气缸,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加强对制氧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知识教育,使之掌握防范措施,提高排除故障的能力是防止伤害事故的重要一环。

1 设备检查

1.1 制氧站内平面布置。

1.1.1 氧气站生产多种产品需要灌瓶和贮瓶时,灌氧间,空瓶间和实瓶间应分别设置。

1.1.2 若空瓶、实瓶在同一灌氧间内时,空瓶和实瓶必须分开存放,并用墙隔开,不得直通。数量不得超过 50 瓶。空、实瓶之间可合并,但要用栏杆相隔。

1.1.3 空瓶间、实瓶间应设装卸平台,平台宽一般为 2m,平台高度按气瓶运输工具的高度确定,一般高出地平 0.4~1.1m。装卸台应备有防漏、防火设施。

1.1.4 灌氧车间的生活室应与灌瓶间和实瓶间隔开。

1.1.5 制氧站房四周,应设围墙或栅栏。

1.2 站房建筑与结构

1.2.1 制氧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属乙类,主要车间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1.2.2 氧气压缩机间、氧气贮气囊间、灌瓶间、空瓶间、贮气罐间、净化间等相互之间及与其毗连的房间,应采用无孔洞、管道,且耐火极限不低于 1.5h 的防火墙隔开,隔墙上的门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 0.6h。

1.2.3 碱液设备周围的地面,应有防止碱液腐蚀的措施。灌瓶间和实、空瓶间的地面为沥青混凝土,且平整,不起灰尘,耐磨,防滑。

1.2.4 液氧槽附近 0.9m 范围内,不应铺设沥青路面,液氧槽的基础应用难燃烧材料建造。

1.2.5 氧气压缩机间、净化间和贮气罐间均应有安全出口。

1.2.6 主要生产车间的门窗向外开,木制门窗涂防火漆。灌瓶间、实瓶间和贮气囊间以及独立的瓶库的门窗玻璃,均应涂白色或采用毛玻璃,以防阳光直射气瓶或气囊。

1.3 设备布置

1.3.1 设备的布置应方便安装、操作和维修,并符合以下规定:

1)设备之间净距,一般为 1.5m

2)设备为双排布置时,两排之间净距不小于 2m

3)设备与墙壁之间的通道宽,应不小于 1m

4)灌瓶间、气瓶间、实瓶间的通道宽度为 1.5m

1.3.2 布置在制氧间内的贮气囊,不应放在氧压机的顶部,贮气囊与设备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 3m,并有安全防火围墙。在贮气囊入口管道上应设安全水封,水封的放散管应伸出室外。

1.3.3 氧气贮罐之间或与可燃性气体贮罐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相邻两罐中较大者之半径。

1.4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1.4.1 油路、水路和汽路应畅通,无内泄外漏现象。

1.4.2 空压机的空气进口处离地面高度应不低于 10m,并有完整、有效的空气过滤器。

1.4.3 应定期清除排气管道和气阀中的积灰,保持排气管道清洁、畅通。

1.4.4 各种安全阀、压力表及温度计等齐全,灵敏,清晰可靠。

1.5 氧气压缩机

1.5.1 机身,曲轴箱等主要受力部件,严禁有影响强度和刚度的缺陷,安装时,必须按设备说明书进行。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并有防松措施。

1.5.2 外露的联轴器、皮带及皮带轮等应设防护罩。

1.5.3 氧压机的活塞与气缸之间严禁用油润滑,应用蒸馏水或高级纯水加甘油作润滑剂。

1.5.4 润滑油泵应运转正常,油压稳定,油路畅通,油质清洁。

1.5.5 水冷系统及气路系统应无泄漏现象。

1.5.6 气缸和冷却器的冷却水量充足,不得断水。

1.5.7 各种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应灵敏可靠。

1.6 分馏塔

1.6.1 分馏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有泄漏需及时修理。

1.6.2 所有阀门应完整、无泄漏,操作灵活。

1.6.3 在乙炔、碳氢化合物积聚量超过允许值时,应及时排放部分液氧。停车时间较长时,亦应将设备内的液氧、液态空气放掉。

1.6.4 必须排放液氧时,应用管道引至室外无油脂、无火源及其它易燃物的安全处。氮肥气排放亦应引至室外 2m 以上高处。若对地排放应有明显标志,以免有人在该处停留引起窒息。

1.6.5 分馏塔、主冷凝蒸发器、液态空气吸附器和液氧吸取附器及管道等,均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10?。分馏塔须设防直接雷击的接地装置时,应与上述接地装置分别设置,以免雷击时发生反击。

1.7 贮气罐

1.7.1 贮气罐不应有泄漏和变形,罐内清洁,无油脂、杂物。

1.7.2 贮气罐应有超压报警和压力自调系统。各种减压阀、自动调节阀应灵敏可靠,且无油脂,安全阀灵敏可靠。

1.7.3 贮气罐的水槽和放水管冬季应有防冻措施。

1.8 氧气灌充与贮存

1.8.1 灌充器前应设高度不低于 2m 的防护墙。

1.8.2 控制阀、压力表及安全阀等应集中布置在控制屏上。

1.8.3 氧气瓶应严格进行检查和脱脂去油,占有油脂或气瓶温度超过 45℃时,不许充氧。充灌气瓶时,应将气瓶固定可靠,以防冲倒。

1.9 氧气管道

1.9.1 氧气管道的阀门和管件应按以下原则选用:

1)氧气阀门的密封填料严禁使用含油或可燃性材料。

2)氧气阀门的密封圈,应以不锈钢或有色金属材料制造。

3)氧气工作压力大于 10N/cm2 时,宜用截止阀,不宜用闸阀。4)氧气管道应尽量减少弯头和分岔头。

1.9.2 车间之间的氧气管道应尽可能架空敷设,必要时,应单独安设在非燃烧体的地沟内。但地沟不得与其它地沟相通,并应有盖板。

1.9.3 厂区氧气管道不应穿过火焰和高温区,必须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并保证管壁的温度不高于 60℃。

1.9.4 沿墙、梁柱敷设的氧气管道,其管底至地面高度应不大于

2.2m。

1.10 安全附件

1.10.1 安全阀应启闭灵敏可靠,与氧接触的安全阀必须严格去油,并每半年校验一次。且有铅封。

1.10.2 测量油压和气压的压力表,其量程分别为工作压力的 1.4~2 倍和 1.5~3 倍,表盘直径不小于 100mm,有标迹线并铅封。

1.10.3 压力表指示灵敏清晰,表盘玻璃完整,卸压后指针回零位。测量氧气压力和空气压力的压力表禁止互换使用。

1.10.4 测温度的表计应完好清晰。

2 行为检查

2.1 凡与氧气接触的设备均应严禁占染油污。

2.2 制氧设备、受压容器和管道的修理,应在卸压后进行,禁止在受压状态下拧紧螺丝。

2.3 凡与氧接触的设备、容器、管道、阀门等需要动火修理,应行用无油干燥的空气或氮气置换,吹洗,取样化验合格(空气含氧量不超过 22%),并办理动火手续方能动火,动火时,要有人监护。

车间日常安全检查表

车间班组日常安全检查表 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日项 目 检查内容是否备注 人员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从业人员是否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是否有不会使用消防灭火器的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有无酒后上班;无嬉戏、打闹、饮食等 有无脱岗、睡岗、串岗等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工具 有无在车间吸烟违章进入作业场所 有无攀坐或依靠机械、电器、设备等不安全位置有无在车间内穿脱工作衣服 有无在上班时间长期打电话聊天的 是否有轻伤事故发生 是否有(其他)的不安全行为 有无积极对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实效的; 机械设备设施车间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储罐设备等应无裂纹和渗漏,无跑、冒、滴、漏和腐蚀、锈蚀现象。 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管道应保持畅通,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和腐蚀现象。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非允许部位)、焊接、清扫等工作 运转设备防护罩是否完好;有无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或防护装置调整不当情况 有无设备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有无维修调整不良或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情况设备设施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与检修 检修施工作业是否遵守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检修传动设备要先停电、挂警示牌上护栏;试转要站旁边) 特种设备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检验、检测合格证,并在有效期间内 维修、调整不良或保养不当、设备失灵等情况监测、监视装置(仪表)是否有效、合格。 机械设备有无跑、冒、滴、漏及腐蚀现象 电器设备电器设备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绝缘是否良好 机械设备接地、接零是否完整良好 有无绝缘不良、绝缘强度不够 有无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有无开关、插座、接触器等有无因接触不良而严重发热 电器开关外壳是否完整可靠,有无破损 电线电缆是否用固定装置固定使用 是否超过线缆额定电流量(最大负荷) 有无电线电缆乱拉乱接(架设符合规范),临时用电线路是否及时拆除 临时线路需用良好的橡套电缆,长度不宜超过10m,线上不得有接头 特殊环境(潮湿、粉尘、腐蚀性、易燃易爆)的照明(密封、防爆式);是否使用安全电压和选用合适的漏电保安器。

生产车间安全管理检查表

生产车间安全管理检查表 生产车间综合安全检查表 车间: 检查时间: 检查标准评定检查标准项目分数分数 1、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包机等落实到位。 3 2、备用设备状况良好~定期检查维护~达到随时启用。 3 设备 3、现场无跑、冒、滴、漏现象~卫生状况良好。 3 管理 4、机泵泵体、阀门、法兰、压力表、温度计等完好。 3 5、无杂音、无振动~暴露在外的传动部位有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罩。 3 6、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三级教育后方可上岗。 4 7、各种参数指标执行良好~记录及时、真实、清楚、 4 作业 管理 8、各工段工具定点排放有序~卫生整洁干净~照明通风良好。 3 9、严格有效执行八大作业票制度。 10 10、各工段人员必须按照岗位操作规程作业 3 11、供水消防泵一切设施完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3 12、厂区内消防栓开启灵活~出水正常~排水良好~出水口扪盖、橡胶垫圈齐全完好。 3 消防 13、消防枪消防水带等完好。消防水管管径及消防栓的配备数量和地点应符合国家标准。 3 管理 14、消防柜内器材放置在干燥、清洁处~附件完好无损。 3 15、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消防水管保温良好。 3 16、各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完好且均在检验期内~远传信号良好~上下限报警正常。 3

17、各联锁装置运行正常~且定期试验。各储罐区防火堤、防护堤完好~各部位易燃气体、有毒气3 体泄漏报警装置运行良好~且定其标定。单体泄漏后~喷淋等安全装置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18、各有毒有害岗位的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化服等设备完好有效~且定期维护。 3 安全 19、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完好、齐全。 3 设施 20、施工作业区设立警戒线或围栏。 3 21、各种台帐、检维修记录清楚~月报及时。 3 22、氧气、乙炔罐体不得同车运输~距离必须保持6m以上。 3 23、有安全警示标志齐全、完好。 3 24、厂区内无吸烟现象~无迟到、早退现象。 4 劳动 25、员工是否有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具。 4 纪律 26、上班人员是否私自换岗、串岗、脱岗、睡岗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4 27、上班人员是否按时巡检及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 28、各建筑构筑物的墙体无倾斜、裂纹~基础无塌陷、房顶及框架无腐蚀、开裂、倾斜、漏雨等现象。 2 厂房 建筑 29、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间距不够的采取了防范措施。 2 30、防雷设施完好~防腐处理完好~通风、防汛设施完好。地沟及地沟盖完好无损。 2 整改措施100 及 建议 受检查部门代表签字: 检查人员:

车间日常安全检查表内容

车间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制度 目的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以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进行。 要求各班组长每天不低于一次按照检查项目进行认真检查,查出不符合项,将有关异常情况、巡检次数及巡检时间填写在记录上予以说明,班组员工随时进行自身岗位检查。对查出问题及时处理,暂时无法处理的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立即向生产主管汇报。检查项目 一、人员 1班组员工是否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衣、帽、鞋) 2操作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按工艺指标进行规范操作 3操作人员是否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是否有不会使用消防灭火器的人员 4有无酒后上班;有无嬉戏、打闹、饮食、看杂志小说等 5有无睡岗、长时间不在操作岗位等 6有无攀坐或依靠机械、电器、设备等不安全位置 7有无在上班时间长期打电话聊天、玩手机

二、设备 1车间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温度、压力、流量等是否在范围之内 2储罐设备等应无裂纹和渗漏,无跑、冒、滴、漏和腐蚀、锈蚀现象 3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管道应保持畅通,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和腐蚀现象 4设备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是否有开关不到位、过紧、过松响动、内漏外流、腐蚀、堵塞等情况6运转设备的基础牢固情况、运转及润滑情况,各运转部件是否有异常响声,如搅拌转动、真空泵声音等是否正常,设备及管线是否有震动;温度、压力、阻力、流量等是否在范围之内,液位指示是否准确 5运转的电器设备(如裁断机、各设备上的电机)电机声音是否增大、振动是否增强,保护接地是否牢靠,电机及轴承温度是否升高、电机及电器元件是否有火花及异常声音、气味 三、环境 1车间内外是否清洁、有序、各种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2平台、护栏、是否整洁、干燥、完好无损 2各种安全标志是否完整、清晰

车间安全文明生产及职业健康卫生检查表

安全文明生产及职业健康卫生检查表 序号类别具体内容 标准 得分 检查结果 实际 得分 备注 1 文明 生产 (50分)合理制订定置管理图,并完整地放置在醒 目的地方予以悬挂 2 2 合格品、不合格品、在制品、材料按规定 予以定置存放整齐、标识清楚 6 3 工位器具摆放整齐有序 3 4 作业场所和工作台不应杂乱 5 5 地面不应有油污、积尘、积水、垃圾、杂 物 3 6 门窗、玻璃、墙壁应保持明亮干净,不允 许有破损和脏乱现象 3 7 正确使用设备、工装和量检具 3 8 设备、工装保养到位,表面清洁、干净, 无杂物、无锈蚀,记录齐全 3 9 油标醒目,油位、油压正常,油路畅通, 油质良好,油管完好,油箱、过滤置清洁, 冷却箱、冷却液清洁。 2 10 电、气、油、水等管路整齐、稳固,无裸 露,无泄漏 3 11 工装、附件、工件等摆放整齐、有序、完 好,无其他杂物。 3 12 车间工装摆放整齐,标识及分类正确清晰 3 13 熟悉本岗位工艺要求,并能按工艺要求调 整设备参数,操作设备 2 14 检验记录应规范、全面,不得提前、滞后 检验等弄虚作假行为 3 15 纸板、纸屑、棉纱等废旧物质要及时进行 清除 2 16 工作时间内无串岗、玩手机、睡岗和聊天 2 17 工具柜(箱)摆放及柜内物质摆放整齐 2

序号类别具体内容 标准 得分 检查结果 实际 得分 备注 18 安全 生产 (30分)安全通道、消防通道、过道应畅通无阻, 标识鲜明 5 19 严禁生产区域内吸烟及酒后上岗 3 20 安全保护装置齐全、牢固、可靠。 6 21 各指示灯、警示标识齐全、完好、醒目 3 22 安全、消防设施完善,责任人明确,记录 齐全 5 23 危险作业制度健全、保障措施到位 3 24 特种设备维护到位,安保措施完善,记录 齐全 5 25 职业 健康 卫生 (20分)员工生产时应按规定着装和穿戴劳保用 品 3 26 班组卫生责任区明确,现场卫生清洁 2 27 生活物品不得摆放在生产现场 2 28 特种作业维护到位,安保措施齐全 3 29 车间现场照明、通风状况良好 2 30 有毒、有害气体、物质按规定处理 3 31 各电器装置及线路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3 32 定人、定机,持证上岗 2 合计100 说明:1、第16、19项发现一(人)次,不得分;其余项目按1分/人(次)进行扣分,扣完为止; 2、各车间考核指标为≧92分,低于92分,按20元/分考核车间第一责任人。 检查人:陪同人员:审核: 产品制造部 年月日

米粉生产车间清洁及检查标准制度

米粉生产车间清洁及检查标准制度Number1目的 对生产车间内不同区域的清洁标准进行规范,并明确清洁标准、检查标准、清洁频次、检查频次等。以确保生产车间内部卫生时刻保持清洁状态,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不出问题。 Number2目的 适用于大米及米粉车间所有区域。具体包括:投料间,辅料库,大米生产车间,大米包装车间,风淋间,米粉生产车间,米粉包装车间,成品库,包材库等所有工作区域。 Number3目的 1.准清洁作业区 准清洁作业区包括:投料间,辅料库,成品库,包材库。 2.清洁作业区 清洁作业区包括:大米生产车间,大米包装车间,风淋间,米粉生产车间,米粉包装车间。 Number4目的 1. 准清洁作业区清洁标准 1.1 清洁范围清洁范围包括准清洁作业区内所有区域的地面、地角、护栏、

楼梯扶手、墙面、门、窗等固定设施以及灭火器、灭蝇灯、工作用具等非固定设施的清洁。 1.2 清洁用可采用笤帚、干拖布、毛刷、干抹布等进行清洁。注意要确定清洁用具不可沾水,完全保持干燥状态。 1.3 清洁标准表面不可有肉眼可见的脏物、灰尘。区域内必须保持干清洁状态,不可出现积水,时刻保持清洁,发现有不洁净区域及时处理。 1.4 清洁频次每班次生产结束后进行一次清洁,保证清洁质量达到标准。 2. 清洁作业区 2.1 清洁范围包括清洁作业区内所有区域的地面、地角、护栏、楼梯扶手、墙面、门、窗、设备平台、高空线盒、各种设备设施与地面连接固定处等固定设施,以及灭火器、灭蝇灯、洗手台等非固定设施等。 2.2 清洁用具可采用笤帚、拖布、毛刷、抹布、吸尘器等进行清洁 2.3 清洁标准表面不可有脏物、灰尘、粉尘等,采取干处理法,地面墙面等可采用干净干燥的干拖布及干抹布进行擦拭清扫,设备连接处及线盒设备平台等不易擦拭处可采用吸尘器进行吸尘处理,吸尘后再用干抹布进行表面的处理工作。

车间安全检查表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 车间安全检查表 说明 车间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车间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疏忽大意。同时,对不安全行为更应“从严”,“强化”,控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不安全行为降低到最低几率,才能做到预测预防,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1. 作业环境 1.1 车间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 1.2 进、出口处应根据车间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并符合GB2894—82 的规定; 1.3 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 1.4 车间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特殊情况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 1.5 通道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宽度标志线应用油漆涂刷,并保持清晰。行人通道大于或等于 1.8m;电瓶车通道大于或等于 3m;汽车或叉车通道大于或等于 3.5m。 1.6 进入车间的铁路线轨道顶面应与地面平齐。 1.7 厂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照度应不低于 50Lx。 1.8 车间应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 1.9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 1.10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事故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在有专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切换。 1.11 天窗应有机械开启装置,并启闭灵活、可靠、关闭严密,无漏雨现象。 1.12 车间厂房应有排水系统、保证在当地雨季降雨量最大时,排水畅通,阴井不冒水。 1.13 设备上的工作灯和手提式工作灯均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并符合 GB3805—83《安全电压》的规定。 1.14 厂房内交流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零)干线,可利用直接埋入地中的金属构件,但不得利用输送可燃易燃物质的管道。 1.15 接地线埋入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及热稳定性、连接应牢固、可靠、并保证导电的连续性。 1.16 起动机的供电滑接线的两端应有电源相线信号灯,并保持清晰明亮。 1.17 装接临时线路应先填写“装设临时线申请单”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如超过规定期限,应安装正式线路。 1.18 临时线路需用良好的橡套电缆,长度不宜超过 10m,线上不得有接头。 1.19 临时线宜悬空架设或沿墙架设,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2.5m;在通行汽车、叉车的通道上,其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4.5m。 1.20 煤气、蒸气、热水、回水、压缩空气、乙炔、氧气、天燃气和燃料油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处,应加套管保护。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和套管之间应用石棉绳和防火材料填塞。 1.21 动力管道严禁穿越生活间和办公室,乙炔、氧气和煤气管道不能通过烟道、通风管、配电室和易燃易爆物仓库。 1.22 氧气管道不宜与燃料油管道共架敷设。 1.23 氧气、乙炔、燃料油、天燃气管道应有消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1.24 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管道应保持畅通,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现象。 1.25 管道上的阀门应启闭灵活,关闭严密不漏。流量表、安全阀等均应完好,无泄漏现象。 1.26 管道的外表油漆涂色应符合下列规定:饱和蒸气管基本色:红色;色环:黄色压缩空气管基本色:浅兰色消防用水管基本色:橙黄色乙炔管基本色:白色氧气管基本色:深兰色低热值煤气管基本色:黄色。 1.27 压力为(0.86~14.7)×104Pa 的车间乙炔管道进口处,应设中央回火防止器。 1.28 原材料、半成品、工位器具工装夹具等存放场地不得侵占车行通道和人行通道。 1.2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 4 的规定。 1.30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 85dB(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

车间日常安全检查表

车间安全检查表 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日项 目 检查内容是否备注 人员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从业人员是否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是否有不会使用消防灭火器的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有无酒后上班;无嬉戏、打闹、饮食等 有无脱岗、睡岗、串岗等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工具 有无在车间吸烟违章进入作业场所 有无攀坐或依靠机械、电器、设备等不安全位置有无在车间内穿脱工作衣服 有无在上班时间长期打电话聊天的 是否有轻伤事故发生 是否有(其他)的不安全行为 有无积极对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实效的; 机械设备设施车间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储罐设备等应无裂纹和渗漏,无跑、冒、滴、漏和腐蚀、锈蚀现象。 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管道应保持畅通,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和腐蚀现象。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非允许部位)、焊接、清扫等工作 运转设备防护罩是否完好;有无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或防护装置调整不当情况 有无设备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有无维修调整不良或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情况设备设施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与检修 检修施工作业是否遵守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检修传动设备要先停电、挂警示牌上护栏;试转要站旁边) 特种设备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检验、检测合格证,并在有效期间内 维修、调整不良或保养不当、设备失灵等情况监测、监视装置(仪表)是否有效、合格。 机械设备有无跑、冒、滴、漏及腐蚀现象 电器设备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绝缘是否良好 机械设备接地、接零是否完整良好 有无绝缘不良、绝缘强度不够 有无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有无开关、插座、接触器等有无因接触不良而严重发热 电器开关外壳是否完整可靠,有无破损 电线电缆是否用固定装置固定使用 是否超过线缆额定电流量(最大负荷) 有无电线电缆乱拉乱接(架设符合规范),临时用电线路是否及时拆除 特殊环境(潮湿、粉尘、腐蚀性、易燃易爆)的照明(密封、防爆式);是否使用安全电压和选用合适的漏电保安器。

生产车间安全检查表

生产车间安全检查表 生产车间安全检查总表 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情况简述合规性判定 1 车间环境 装置周围有毒气体浓度是否有检测记录?是否超过1..1 最大允许浓度?洗眼器是否完好? 有害气体、蒸气、粉尘和热气的通风换气情况是否1.2 良好? 1.3 车间室内外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1.4 对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是否采取隔离操作? 进行设备维修时,是否准备了必要的地面和工作空1.5 间? 在容器内部进行清扫和检修时,检修人员遇到危险1.6 情况是否能从出入孔逃出? 1.7 热辐射表面是否进行了防护? 1.8 传动装置是否装设了安全防护罩或其他防护措施? 1.9 危险性工作场所是否保证至少有两个出口 2 生产工艺 2.1 原料、材料与燃料 对可燃物是否有防范措施? 是否有防止腐蚀的措施? 原料、材料、燃料的成分是否经常变更,混入杂质 会造成何种不安全影响,流程的变化对安全造成何 种影响? 是否根据原料、材料、燃料的特性进行合理的管理?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料如果补充不上有什么潜在性的危险,原料的补充是否能得到及时保证? 使用氮气进行清扫、封闭时会引起何种危险,气源供应有无保证? 原料在贮藏中的稳定性如何,是否会发生自燃、自聚和分解等反应? 1 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情况简述合规性判定 对包装和原料、材料、燃料的标志有何要求(如受压容器的检验标志、危险物品标志等)? 对所用原料使用何种消防装置及灭火器材? 发生火灾时有何紧急措施? 2.2 工艺操作 对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反应操作,采取了何种隔离措施? 工艺中的各种参数是否接近了危险界限? 操作中会发生何种不希望的工艺流向或工艺条件以及污染? 装置内部会发生何种可燃或可爆性混合物? 对接近闪点的操作,采取何种防范措施? 对反应或中间产品,在流程中采取了何种安全裕度? 如果一部分成分不足或者混合比例不同,会产生什 么样的结果? 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都有什么样的反应速度?如何 预防温度、压力、反应的异常,混入杂质、流动阻塞、跑冒滴漏,发生了这些情况后,如何采取紧急 措施? 发生异常状况时,有无将反应物质迅速排放的措施?

职业卫生检查表(每月一次).docx

精品文档 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维护记录表 车间名称车间负责人 防护设备名称检修时间 检修、维护情况(包括检修的原因、检修部门、检修费用、检修效果等): 验收意见 : 负责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 车间名称车间负责人 检查地点 检查时间年月日 检查情况记录: 1、生产车间的总体职业卫生状况: 2、生产车间警示标识: 3、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4、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 5、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6、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7、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8、其他: 检查人员(签名):年月日 整改意见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整改落实情况 车间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备注:检查内容包括车间总体卫生状况、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应急救援设施、通讯装置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等。

填写说明: 1.表 1 和表 2 自 2015 年 1 月开始填写,每月一次,填写部分手写。填好后由各车间自己存档以备安全标准化检查。 2.表 3 和表 4 统计后 5 月 4 日下班前电子版报安环部邮箱, 示范一: 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维护记录表 车间名称车间负责人 消防器材,空呼器,隔热服,防毒面具,每月10日之防护设备名称检修时间 医药箱等(以本车间实际物质为准)前 检修、维护情况(包括检修的原因、检修部门、检修费用、检修效果等): 1.检修原因: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2.检修部门:本车间 3.检修费用:数额或无 4.检维修情况: 1)消防器材 ---- 2)空呼器 ----- 以此填写

验收意见 : 负责人(签名):车间负责人签字 日期:年月日 示范二: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 车间名称车间负责人 检查地点 检查时间年月日(每月10日之前)检查情况记录: 检查情况记录: 1、生产车间的总体职业卫生状况:卫生培训、应急演练、警示标志、防护设施符合要求 2、生产车间警示标识:实际情况 3、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实际情况 4、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实际情况 5、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实际情况 6、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实际情况 7、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实际情况 8、其他:车间做好日常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维护检查保养工作等 检查人员(签名):年月日

生产车间清洁及检查标准制度

生产车间清洁及检查标准制度 一、目的 对生产车间内不同区域的清洁标准进行规范,并明确清洁标准、检查标准、清洁频次、检查频次等。以确保生产车间内部卫生时刻保持清洁状态,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不出问题。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米及米粉车间所有区域。具体包括:投料间,辅料库,大米生产车间,大米包装车间,风淋间,米粉生产车间,米粉包装车间,成品库,包材库等所有工作区域。 三、清洁区域划分 1.准清洁作业区 准清洁作业区包括:投料间,辅料库,成品库,包材库。 2.清洁作业区 清洁作业区包括:大米生产车间,大米包装车间,风淋间,米粉生产车间,米粉包装车间。 四、清洁标准 1. 准清洁作业区清洁标准 1.1 清洁范围 清洁范围包括准清洁作业区内所有区域的地面、地角、护栏、楼梯扶手、墙面、门、窗等固定设施以及灭火器、灭蝇灯、工作用具等非固定设施的清洁。 1.2 清洁用具

可采用笤帚、干拖布、毛刷、干抹布等进行清洁。注意要确定清洁用具不可沾水,完全保持干燥状态。 1.3 清洁标准 表面不可有肉眼可见的脏物、灰尘。区域内必须保持干清洁状态,不可出现积水,时刻保持清洁,发现有不洁净区域及时处理。 1.4 清洁频次 每班次生产结束后进行一次清洁,保证清洁质量达到标准。 2. 清洁作业区 2.1 清洁范围 包括清洁作业区内所有区域的地面、地角、护栏、楼梯扶手、墙面、门、窗、设备平台、高空线盒、各种设备设施与地面连接固定处等固定设施,以及灭火器、灭蝇灯、洗手台等非固定设施等。 2.2 清洁用具 可采用笤帚、拖布、毛刷、抹布、吸尘器等进行清洁 2.3 清洁标准 表面不可有脏物、灰尘、粉尘等,采取干处理法,地面墙面等可采用干净干燥的干拖布及干抹布进行擦拭清扫,设备连接处及线盒设备平台等不易擦拭处可采用吸尘器进行吸尘处理,吸尘后再用干抹布进行表面的处理工作。 2.4 清洁频次 每班次生产后进行彻底清洁,保证清洁质量达到标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时刻监控各区域的卫生情况,如有不够清洁情况需及时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示范文本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说明 车间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车间的作业环境、安全 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 视,不能疏忽大意。同时,对不安全行为更应"从严","强 化",控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不安全 行为降低到最低几率,才能做到预测预防,从而达到最佳 的安全状态。 1. 作业环境 1.1 车间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 1.2 进、出口处应根据车间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 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并符合GB2894-82的规定;

1.3 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 1.4 车间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特殊情况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 1.5 通道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宽度标志线应用油漆涂刷,并保持清晰。 行人通道大于或等于1.8m; 电瓶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m; 汽车或叉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5m。 1.6 进入车间的铁路线轨道顶面应与地面平齐。 1.7 厂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照度应不低于50Lx。 1.8 车间应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 1.9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最新版

临沂华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试行) 第一条总则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管理要求 一、每班生产结束后,必须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器具、地面等打扫干净,所用物品摆放整齐。生产过程中不间断随时清扫、整理。 二、车间通道不得堆放杂物,保持通道洁净、通畅。 三、车间看板应每日擦拭,保持整洁,内容及时更新。 四、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带入车间,严禁在车间内吃零食、吸烟,不得随地吐痰、闲聊、打斗、大声喧哗、玩手机、翻阅书报画册。 五、车间整洁、无杂物、地面洁净、无积水、设备无油污、无粉尘。 六、车间内不得堆放废弃物,报废工件及时清理出生产区域。 七、工艺图纸应放在指定位置,并保持图纸整洁、完好。

八、工具厨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保持工具厨内、工具厨上干净、整洁,下班后工具厨上锁。 九、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须放入车间内的垃圾筒中,每天下班前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 十、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十一、车间内代加工物料、待检物料、合格待转物料、不合格物料应分区域放置,所有物料要摆放整齐、有序。 第四条管理权责和奖惩 一、车间负责现场卫生清扫工作的统筹协调及本制度的执行,综合部负责监督执行情况。 二、奖惩措施: (一)根据上述管理要求,生成《生产卫生检查表》,实行每日检查。(二)每日检查结果: ①连续一个星期检查结果为100分的班组,奖励整个班组50元/周。 ②一周检查结果,平均分90分以上的班组,不做奖惩(不包括同一问题点一周内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班组) ③一周的检查结果中,同一问题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每多出现一次整个班组罚款20元/次,班组长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④一周检查结果,平均分80--90分的班组,全场通报批评。 ⑤一周检查结果,平均分80分以下的班组,全场通报批评,整个班组罚款30元/周,班组长提交相应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完成,由公司进行复查。

生产车间清洁及检查标准规程

生产车间清洁及检查标准规程 一、目的 对生产车间内不同区域的清洁标准进行规范,并明确清洁标准、检查标准、清洁频次、检查频次等。以确保生产车间内部卫生时刻保持清洁状态,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不出问题。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米及米粉车间所有区域。具体包括:投料间,辅料库,大米生产车间,大米包装车间,风淋间,米粉生产车间,米粉包装车间,成品库,包材库等所有工作区域。 三、清洁区域划分 1.准清洁作业区 准清洁作业区包括:投料间,辅料库,成品库,包材库。 2.清洁作业区 清洁作业区包括:大米生产车间,大米包装车间,风淋间,米粉生产车间,米粉包装车间。 四、清洁标准 1.准清洁作业区清洁标准 1.1清洁范围 清洁范围包括准清洁作业区内所有区域的地面、地角、护栏、楼梯扶手、墙面、门、窗等固定设施以及灭火器、灭蝇灯、工作用具等非固定设施的清洁。 1.2清洁用具 可采用笤帚、干拖布、毛刷、干抹布等进行清洁。注意要确定清洁用具不可沾水,完全保持干燥状态。 1.3清洁标准 表面不可有肉眼可见的脏物、灰尘。区域内必须保持干清洁状态,不可出现积水,时刻保持清洁,发现有不洁净区域及时处理。 1.4清洁频次 每班次生产结束后进行一次清洁,保证清洁质量达到标准。 2.清洁作业区 2.1清洁范围 包括清洁作业区内所有区域的地面、地角、护栏、楼梯扶手、墙面、门、窗、设备平台、高空线盒、各种设备设施与地面连接固定处等固定设施,以及灭火器、灭蝇灯、洗手台等非固

定设施等。 2.2清洁用具 可采用笤帚、拖布、毛刷、抹布、吸尘器等进行清洁 2.3清洁标准 表面不可有脏物、灰尘、粉尘等,采取干处理法,地面墙面等可采用干净干燥的干拖布及干抹布进行擦拭清扫,设备连接处及线盒设备平台等不易擦拭处可采用吸尘器进行吸尘处理,吸尘后再用干抹布进行表面的处理工作。 2.4清洁频次 每班次生产后进行彻底清洁,保证清洁质量达到标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时刻监控各区域的卫生情况,如有不够清洁情况需及时处理,生产中只可采用吸尘器进行除尘操作,生产结束时才可以使用拖布抹布等进行处理。 五、检查标准 1.检查频次 1.1准清洁作业区检查频次 准清洁作业区需每次生产结束后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清洁人员需告知生产主任,由生产主任进行检查卫生处理情况,如有不合格项,需重新进行清洁,直至检查合格放为清洁完成。 1.2清洁作业区检查频次 清洁作业区需时时检查,除了操作人员的自检以外,生产主任需每批次生产过程中至少进行三次巡检,发现卫生不合格情况告知操作工,由操作工进行处理,相同问题多次出现,主任可对操作工进行相应考核;生产结束后,对作业区域进行彻底清洁,清洁后告知主任进行检查,主任检查合格方可。 2.检查标准 2.1准清洁作业区检查标准 准清洁作业区清洁后应无肉眼可见脏物及灰尘,用手进行擦拭,擦拭后手指不可有灰尘,方为合格。 2.2清洁作业区清洁后应保证完全无尘,关键区域可采用白手套进行擦拭,手套不被灰尘沾染方为合格。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 检查表(通用版)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通 用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说明 车间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车间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疏忽大意。同时,对不安全行为更应"从严","强化",控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不安全行为降低到最低几率,才能做到预测预防,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1.作业环境 1.1车间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 1.2进、出口处应根据车间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并符合GB2894-82的规定; 1.3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 1.4车间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特殊情况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

(完整word版)车间作业环境检查表

车间作业环境检查表车间/部门:

3.3.1.1.2 定置摆放,按人与物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程度分为: A类:人与物外部紧密结合状态。如正在生产加工、装置、调试、交验的产品,以及在用的工量具、模具、设备、仪表等。 B类:待用或待加工类。如原材料、元器件、待装配的另、部、整件,模具等。此类物品可随时转化为A类。 C类:人与物处于待联系的状态。如交验完待转运入库的产品,暂时不用的模具、材料等。 D类:人与物已失去联系的物品。如报废的产品、废料、垃圾等。都处于待清理的状态。 按A、B、C、D分类摆放,经常整理A类,及时转运B类,清除C、D类。 3.3.1.2.1 根据作业方法、物品性质、特点和使用频率等情况,确定存放位置: (1) 使用频率高,即经常使用的工具、物品放在附近; (2) 不常用的东西应整齐地放入箱、柜内,或物品架上; (3) 很少用的东西应放进公用箱、柜内,由专人妥善保管; (4) 本着安全、方便的原则确定材料和成品的放置地点; (5) 危险化学物品(易燃、易爆物质,压缩气体、毒品、腐蚀品等)要有专门的场所存放、保管; (6) 对于推车等简易搬运工具也应明确规定放置地点(包括工作中暂放的地点); (7) 安全通道上,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存放物品。 3.3.1.2.2 按下列原则确定物品的放置方式: (1) 物料堆放整齐,重物在下,轻物在上,易损物品要固定,易倒物品要挤压住;长物要放倒。 (2) 立体堆放的材料和物品要限制堆放高度,最高不得超过底边长度的三倍。 (3) 危险化学物品的放置、保管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4) 对安全通道和堆放物品的场所要划出明显的界限或架设围栏;堆放物品的场所应悬挂标牌,写明放置物品的名称和要求。 (5) 在放置物品时,要确认是否保证了安全。 3.3.1.2.3 摆放整齐,平稳可靠: (1) 做到定置定位、分类、分区摆放(如摆放在指定的划线或低护栏内)。小件产品应有集装箱,加工物品与墙或与机床轴平行摆放。 (2) 钢材的摆放应做到靠通道侧应放置整齐。 (3) 平稳可靠是指堆垛不得有倾斜,不得有晃动。滑动物件要有支架或稳固措施,园筒产品或工件滚动面不得面向安全通道。 3.3.1.2.4 工、模、夹具存放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1) 工、模、夹具应放置在固定的架子或工具箱、柜中。 (2) 各种量具等不得放在车床活动面、导轨上。 (3) 钢丝绳要上架,且有明显标识。 (4) 物品的重心应向下摆放,做到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3.3.1.2.5 物料摆放不得妨碍操作 对产品坯料加工件要做到限量存放,白班为生产加工量的1.5倍,夜班为生产加工量的 2.5倍。中间库存放的量为一周生产加工件的数量,经常活动地带应留有0.6m的空间。 3.3.1.2.6 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

车间检查表

车间级安全检查表 检查部门:生产部检查人:检查时间: 目的 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以确保隐患或有害、危险因素或缺陷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或控制隐患和有害与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使车间符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 要求 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认真检查,查出不符合项。对查出问题及时处理,暂时无法处理得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立即向安全环保处及公司领导汇报。 内容见检查项目 计划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 检查方法 (或依据) 检查评价 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1 职责检查本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完成情况。依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检 查。 2 工艺检查本车间各工艺指标的执行和工艺条件的变化情况;检查工艺管线及工艺阀门工作状态。检 查工艺管线有无震动、松、动、跑、冒、滴、漏、腐蚀、堵塞等情况;检查工艺阀门开关是否 灵活,是否有开关不到位、过紧、过松响动、内漏外流、腐蚀、堵塞等情况。 依据安全 操作法检 查现场和 记录 3 设备检查运转设备的基础牢固情况、运转及润滑情况,各运转部件是否有异常响声,裸漏的运转部 件防护罩是否齐全可靠,辅机及管线是否有震动,润滑油的油质变化情况;检查设备的运转状 态;检查温度、压力、阻力、流量等是否在范围之内,液位指示是否准确。 依据公司 有关要求 及安全操 作规程检 查现场 4 电气检查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电机声音是否增大、振动是否增强,保护接地是否牢靠,电机及电 器元件是否有火化及异常声音、气味,电流、电压等是否在指标范围内。检查本车间范围内的 变、配电室门窗、玻璃、是否齐全 。 检查现场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 全检查表(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 (标准版) 说明 车间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车间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疏忽大意。同时,对不安全行为更应"从严","强化",控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不安全行为降低到最低几率,才能做到预测预防,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1.作业环境 1.1车间内外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道平坦、畅通 1.2进、出口处应根据车间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并符合GB2894-82的规定; 1.3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防滑、无凹陷、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

1.4车间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如果特殊情况必须搭建,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规定使用期限,用完后立即拆除; 1.5通道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宽度标志线应用油漆涂刷,并保持清晰。 行人通道大于或等于1.8m; 电瓶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m; 汽车或叉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5m。 1.6进入车间的铁路线轨道顶面应与地面平齐。 1.7厂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照度应不低于50Lx。 1.8车间应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 1.9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 1.10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事故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在有专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切换。 1.11天窗应有机械开启装置,并启闭灵活、可靠、关闭严密,

(完整版)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及检查表.doc

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及检查表 1.总则 公司为了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及公司财 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 定本计划。 2.计划内容 2.1 排查范围及重点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规定》相关规定,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火灾爆炸、泄漏、容器爆炸、灼烫、机械伤害、起 重伤害、触电伤害、高温中署、车辆伤害、粉尘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噪声危害、 等。 厂区范围内,主要安全控制点为:下料车间、机加工车间、焊接车间、喷涂车间、液 氧罐区。 厂区范围内,主要的危险源分布及风险情况,详见表2-1 表2-1 危险源分布表(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填写) 危险有害因素火容机起触高车粉物高噪 灾器泄灼械重电温辆尘体处声 爆爆漏烫伤伤伤中伤危打坠危分布场所炸炸害害害署害害击落害下料车间●●●●●●● 机加工车间●●●●●● 焊接车间●●●●●● 喷涂车间● 液氧罐区●●

2.2 排查计划与内容 安全隐患排查检查主要分为:班组每日安全检查,车间每周安全检查、公司每月安全检查。 2.2.1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 (1)检查各级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和班组安全活动的开展等; (2)检查安全职责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相关台账、记录的完成情 况,安全基础工作的落实情况等; (3)检查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安全法规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格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技术的教育是否达标。 2.2.2现场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按照生产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消防、工业卫生等专业的标准、规范、 制度等要求,检查生产、储存、施工现场是否落实,是否存在隐患; (2)检查各部门及个人的安全职责是否落实,检查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纪律和操作规程; (3)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2.2.3特种设备检查:包括起重设备本体安全运行情况、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行车工 操作规范及点检记录情况;压力容器、液氧储罐等;压力管道有无裂纹、局部腐蚀、过热、变形及焊接接头、弯头、弯管状况等; 2.2.4复工复产前对设施设备、电气线路等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无问题后方可开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