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联网行业介绍资料共12页

物联网行业介绍资料共12页

物联网行业介绍资料共12页
物联网行业介绍资料共12页

行业介绍资料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201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二、物联网发展史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2019年提出:Foundation of Auto-ID center of MIT (RFID technology)

2019 SUN article: Toward a Global “Internet of Things”

2019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

2009年1月23日:IBM Smart Planet,奥巴马针对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做出回应:物联网技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调“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2009年9月21日:工信部在相关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建设物联网、传感网,加快传感中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运行效益和投入产出效率等

2009年9月:Internet of Things –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欧盟行动计划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 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发展

(第二届国际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19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钱大群表示,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的问题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实际上都能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决。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乐观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互联网发展趋势IBM希望“智慧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了“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今天,“智慧的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三、IBM智慧地球

提到物联网,不得不提一下IBM的智慧地球,IBM可以说是物联网概念的忠诚的推动者。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其核心是3I: 更透彻的感知(Instrumented):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Interconnected):先进的系统可按新的方式协同工作

更深入的智能化(Intelligent):利用先进技术获取更智能的洞察并付诸实践,进而创造新的价值

四、物联网应用

1.Nike和阿迪达斯通过物联网健身产品为跑步者提供帮助:Nike+跑步鞋上有一个传感器,可以跟踪你的跑步,然后把跑步数据发送到iPod上。该产品甚至还有自己的社交网络:它可以自动发布状态消息到Twitter和Facebook;Adidas miCoach PACER是一套售价$140的跑步装备,其中包括一个心律检测器和一个跑步传感器(跟鞋配套),该装置可以用语音提示跑步者在跑步过程中保持目标心率。此外还有一个提供健身计划、设定目标、跟踪进度的支持网站。

2.斯德哥尔摩通过收取拥堵费减少了车流:瑞典斯德哥尔摩交通拥挤非常严重,因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决定采取措施将交通拥挤降低10%到15%。城市必须构建一套系统,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使用RFID 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系统技术的先进自由车流路边系统,他们设计并实施了一个随需应变的解决方案,可以检测、标识车辆,并收取费用。效果显著:交通拥堵降低了25%(远远高于预期目标),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出租车收入增幅超过了10%,城市污染级别下降10%和15%。并且,每天新增四万名公共交通工具乘客。

3.国际快递巨人联邦快递在12月份为包裹推出了一种新型跟踪装置和网络服务,名字叫做SenseAware,它可以显示包裹的温度、地点和其它重要信息,比如是否被打开过或被玩耍过。目前联邦快递已经和50家保健公司和生命科学公司展开了试点合作,用于跟踪手术工具包,医疗设备和器官等。

4.惠普实验打算建立一个“地球中枢神经系统(CeNSE)”。该科研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数十亿个“微型、廉价、结实和异常敏感的探测器”建立一个全球感应网络。该计划幕后的技术支持是由惠普实验室的纳米感应研究提供的。这些传感器和RFID芯片类似,但是这些微型加速器可以发现移动和振动。惠普实验室称第一个CeNSE传感器的敏感度大约为Wii、iPhone或汽车气囊系统的敏感度的1000倍。以后他们还将推出感应光、温度、气压、气流和湿度的传感器。

物联网从2019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来解读,就是随时随地实现人与人(通过PC和非PC),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互。物联网除了交互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基于这些交互信息之后提供的智能决策。另外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自然延伸,以后更多的通过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将极大的丰富互联网的资源,并且基于这些收集的信息长远而言将有可能实现更多的基于交互信息的智能服务。

另外是数码产品的物联化,之前的CES 2019上面很多展示的产品都提供了接入网络的功能,比如如索尼、三星与LG等主要电视厂商都推出带有Wi-Fi功能的高清电视与蓝光播放器。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更是断言,每件电子设备最终都将接入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物将具有接入互联网的功能,这种交互的数码设备(或软件)将成为关键,这种交互信息和局域网交互(通过RFID,Sensors等)的交互信息将和目前的互联网构成一个更加完成的信息体系。

2009年IBM智慧地球、欧盟行动计划和温总理感知中国的提出将国内对于物联网的关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有很多人说物联网更多的是概念的炒作,不过就像之前的Web2.0一样,很多自诩为web2.0的网站都倒下了,而那些通过理解Web2.0并努力实践的网站真正成活了下来,对于物联网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在意其概念本身是否为炒作,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了解物联网的真谛和本质,并且将其真正的将很多物联网服务/产品进行产业化,并且真正的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2009年中国物联网大事记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就“传感网”的谈话,掀起了传感网的巨大浪潮。

江苏省省委书记,无锡市委书记亲自抓“传感网”的建设,不到50天的时间,无锡号称已

有53家从事传感网的研发企业。无锡正竭尽全力办成“感知中国”中心,把无锡办成“智

慧城市”。

8月24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宇在台湾反复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

展重点,并且在上海移动已有了多种应用。

8月26日,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新技术

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传感网正是这样一种新技术。

9月11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业组。

9月21日,工信部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心中全会精神的会议中明确提出:“进一步研究

建设物联网、传感网,加快传感中心建设。”随着温总理的讲话及CCTV-1和CCTV-2频道的

推动,进来中国股市中和物联网有一个关系股票,急速上升,推动了“物联网”的普及。 9月23日,在“重庆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大会上,物联网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

10月8日,无锡向国务院申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计划中心区域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主要由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产业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组成,将在环保、交通领域率先应用。

10月11日,杭州市市长蔡奇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认识,抓住机遇、积极奋进,力争杭州物联网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媒体甚至报道“五年后,杭州人要过上物联网的生活。”

10月13日,上海联通总经理蔡全根表示,上海物联网发展跟不上建设步伐,需政府立即着手规划。

10月21日,无锡传感网产业研究院“双子楼”建成,总面积5.5万M2。

10月23日,江苏昆山周庄要全力打造物联网配套传感器产业基地,3~5年内实现产值300亿。

10月26日,江苏省常州组建新传感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0月27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科技日报》撰文提出,启动“传感网络”的研发应用,并将其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

10月28日,中国工程院士李德毅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物联网使“以产品带服务”向“以服务带产品”方向发展。

11月1日,为了抢占物联网产业制高点,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北京市经信委和中关村管委会成立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11月12日,江苏省政府、中科院与无锡市政府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无锡新区举行签字仪式。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出席,江苏要求举全省之力推进无锡“感知中国”中心建设。

11月17日,福建省黄小晶省长要求即刻成立福建省物联网协调小组及办公室。

12月6日,我国网络专家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融合技术——工太视讯网

络信息服务系统,可实现数据、语言、视讯“三网融合”。

12月8日,成都举办发展物联网产业专家研讨会。

12月9日,我国将在2019年3月在伦敦召开的第一次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会议上,提交中国的正式标准提案。

12月11日,西安市科技局组织30余家企业召开西安市传感网会议。

1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无锡市人民政府三家联手,在无锡滨湖区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民品产业部与无锡市经信委签订“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感知无锡示范工程”合作协议,集团科技部、基础产品部分别与滨湖区人民政府签订共建“中国传感网创新研发中心”和“中国传感网产业园区”的合作协议。

12月18日,日本野村加入中国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组。

12月19日,国内首届“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12月21日,工信部长李毅中表示,明年信息产业确定三大发展目标,其中之一是规划引导下一代网络发展,加快培养物联网产业,制定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应用推进计划,发展关键传感器件、装备、系统及服务。推进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设,促进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12月23日,无锡物联网产业院院长刘海涛,当选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

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再次把物联网提到“占领新型产业的制高点,决定国家未来”的高度。

12月28日,福建省物联网产值超20亿。

2019年中国物联网大事记

2019年1月2日,上海市商务委连发两项通知,表示将从2019年起实施物联网建设体系,政府出资带动,提升上海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升级。

1月4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刘海涛任首任院长。

1月5日,无锡形成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将在2019年培育企业100家,传感网人才1万人,实现产值200亿元。

1月7日,广东省常务副省长黄龙云表示,建立传感网打造“智慧广东”。同一天,无锡开通“中国物联网知识普及网”副市长谈学明出席。

1月9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表示,物联网发展将促使管制改革。

1月10日,新型感知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江苏省苏州市成立,推进国产传感

器的发展。

1月12日,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调研物联网产业时指出,发展物联网技术,提高首都信息化应用水平。

1月16日至17日,吴邦国在无锡调研,在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观看了机场周界防入侵系统演示,并表示希望无锡物联网研发机构,发挥优势,推进示范工程建设,攻克关键技术,加强顶层设计与标准制定,为物联网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1月18日,工信部批准“机场围界传感器网络防入侵系统技术要求”和“面向大型建筑智能监控的传感器网络系统技术要求”立项。

1月22日,无锡江阴市委十一届八中全会指出:加快打造百亿新传感器产业园区,作为江阴产业转型,科技建设的龙头。同日,郑州将实施“三五六六”战略,2019年将实现物联网产业300亿,使物联网技术和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1月23日,海尔发布世界首款“物联网冰箱”,不仅可以储存食物,而且可以与网络链接,“辨认”出冰箱中食品的相关信息,帮助消费者对冰箱的食物进行针对性处理。

1月22至23日,工信部奚国华副部长在无锡考察调研传感网产业,工信部将牵头成立一个全国推进物联网的部际领导协调小组,与江苏省无锡市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1月25日,工信部正式批准无锡高新区为国家电子信息(传感网)示范基地。

1月28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研究。同日,体验“智能社会”,福建试点应用物联网技术,福建已制定三年物联网行动方案,征集物联网项目40多个。另外,工信部奚国华副部长在调研无锡传感网后表示,当前要把技术创新、产业化、培养市场三件大事做好,政府要制定好规划,制定好标准,构建好服务平台。当日,厦门举行了“无线城市物联网高峰论坛”。

2月3日,潍坊物联网研究院成立,标志着物联网经济已经启动。

2月4日,湖南省社科院规划重大项目由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主持的《物联网发展给思想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2月5日,上海28家单位共同签署“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协议”,标示着上海将在几年内致力打造一条完整、高端的物联网产业链。同日,北京召开“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首批项目发布会,包括10大领域22个项目,重点包括城市管理、城市应急、城市运行等8大领域的物联网项目。“感知北京”已写进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2月7日,无锡高新区、日本YPR研究开发推进协会、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2月8日,福建龙岩市启动“物联网”建设工程,从数字城管、无水港、公共应急三方入手。

2月17日,江苏省21个物联网科研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芯片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嵌入式技术等。

2月20日,河北省邯郸市政府和北京邮电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2.8亿元,欲建设北方最大的物联网产业基地。

2月24日,intel全球副总裁到无锡考察物联网发展环境。

2月25日,传感网大学科技园在无锡落户。

2月26日,上海市嘉定区政府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联合组建上海物联网中心正式挂牌。

2月27日,天津市首届“物联网”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教授积极推动。

3月1日,中国移动与苏州共建城市物联网应用中心。

3月2日,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在“2019年中国 IT市场年会”上表示:将推动物联网、TD等标准制定,抢占制高点;北京市政协委员邓中翰建议借助物联网把北京建成世界城市;“上海物联网中心”揭牌仪式在市政大厦举行,副市长艾宝俊出席。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发展物联网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提案;同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长沙调研物联网的农业应用基础项目;“物联网”国家战略实施,上海主攻核心技术和标准;成都拟三年内建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在西航港开发区规划1500亩物联网产业园区;近百名在京院士、专家学者参加福建省座谈会海西发展支招,建议海西发展物联网;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宙:把TD无线城市与物联网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应用发展;江苏万邦集团与电子27所,共同投资15亿建设万邦物联网产业基地南京滨江开发区。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沈明才提议尽快制定物联网标准体系。

3月5日,海南省通信管理局举办“物联网发展策略与智慧海岛建设思路”专家报告会。 3月6日,全国人才代表邓中翰:物联网是新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媒体和广告方面;IBM中国研究院院长,IBM大中华首席技术官李实恭博士:“尽快制定中国版本的物联网发展蓝图和路线图。”;全国人大代表张建新:中国应将物联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要掌握国际话语权;全国人大代表简勤:推进物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常小兵、积极培育物联网产业;全国人大代表王晶:物联网,

我国不比国外差;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重视物联网与云计算;全国人大代表李朋德:发展物联网需重视空间基础;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物联网产业要突破6大瓶颈;全国政协委员吴贵辉:物联网要重视融入产业链;全国人大代表钱月宝:实现全国环境物联网技术的重大突破。

3月12日,汉威电子获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

3月13日,CCTV“焦点访谈”专题报道物联网。

3月31日,国网电科院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开展物联网技术交流。

4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未来10年,物联网发展最快。

同日,南京首个“物联网”小区亮相。

4月7日,中国电信启动全球首张IPV6商用网布局物联网应用,首先在湖南启动农业应用。

北京举办“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高峰论坛”。

在工信部领导下,我国将成立物联网工作组推进标准制订。

4月8日,江苏宜兴与瑞典共建“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物联网创新中心中国研发基地”。

东莞欲在三年内建成物联网。

山东物联网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北京移动2019年物联网发展目标,发展物联网终端100万,并且带动50亿产业发展。

4月9日,无锡新区赴美国剑桥引进物联网人才。

工信部科技司长闻库表示,我国将制订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办公厅会同国务院研究室公交贸易司召开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工信部党组成员刘利华出席。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长城战略咨询联合发布:“10年3阶段5万亿”,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

4月12日,“物联网农业领域应用科技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在中国哈大举行。

同日,哈尔滨全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

4月14日,成都制造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拟建物联网应用示范,研发、信息安全三个国家级中心。

同日,工信部李毅中部长表示:“要大力发展3G、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受制于人。”

4月15日,重庆物联网产业:打造技术和应用示范高地。

南京鼓楼区在建物联网示范区、闹市区、车位手机可查询。

山东潍坊市级领导干部邀请IBM专家举办“智慧城市与物联网”专题报告。 4月16日,山东济宁高新区将建物联网演示大厅。

4月20日,2019年中国(无锡)国际物联网峰会暨嵌入式技术创新应用大会召开。

同日,成都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

4月21日,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做客人民网,谈“智慧南京”城市发展。

同日,韩国KT公司:中国物联网方面必将领先世界。

4月23日,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201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上海浦东新区经信委征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方案。

江苏全面规划全省物联网,力争3~6年实现“建设物联网领域技术、产业、应用先导省”。

4月26日,武汉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省委书记、省长致信祝贺,市委书记揭牌。

4月27日,上海经信委发布《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19年)》主攻传感器和芯片。同日,上海启动“2019物联网创意应用设计大赛”。

4月28日,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方案出炉,嘉定、浦东为基地。

从物联网的市场来看,201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9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物联网前景一片广阔,然而现阶段的物联网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认为,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注意以下三大关键问题:

第一,是要高度重视国家物联网产业战略规划,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给予统一的协调指导。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中国在信息领域竞争力获得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机遇。目前,部分省市地方政府均将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物联网热潮,甚至股市都出现了“物联网概念”。这对于物联网获得足够的关注是好事。但是,由于对于目前物联网产业仍处于产业形成期,产业界和技术界目前仍处于盲人摸象、各说各话的相对混乱阶段。因此,有必要从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等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划。结合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制定,明确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其所涉及的行业应用、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等各相关领域的架构、标准、关键技术等给予明确的方向和资源投入部署。

第二,是要高度重视共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物联网技术产业标准体系。应重视标准问题的战略性地位,但不应盲目夸大其影响。物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行业应用的实践性技术领域,其领域跨度非常广,因此期望做出完全统一、自成体系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也不具可操作性。更多的是应在涉及互联互通等共性问题方面尽早制定相应的标准,如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的中间件接口标准等。同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势必与各类行业应用、个人应用紧密相关。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广泛建立“产学研用”相

结合协调创新的机制,才能制定出适合行业应用、顺应产业发展的物联网标准体系。

另外,在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应采取开放的态度,广泛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交流合作,欢迎国外企业参与到标准制定工作当中。同时,物联网的标准体系也有必要采取开放的架构,积极吸纳已经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基础的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实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与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要高度重视物联网在中国制造、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在物联网的推进策略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将物联网相关技术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技术含量和服务品质含量的关键手段。“物联网”的应用将对“中国制造”和世界经济产业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商业模式的不断丰富完善,嵌入了“物联网”新应用和服务的中国制造产品将不断涌现,信息产业与中国制造将更紧密地结合,这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要把物联网和发展“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物联网能够实现更精细、更简单、更高效管理的特性,通过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效应促进物联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示范工程

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民生领域,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着力打造物联网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运营体系。

1.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采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环境质量智能监测系统、水资源监测系统、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汛预警系统、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监测管理系统,构建环境智能监控(测)体系,实现对各类环境要素信息的自动获取和智能处理。一是环境质量监控,主要是对水源地环境质量、蓝藻的监控和电子防护,对大气空气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控;二是移动源监控,主要是对医疗废弃物、探伤机的出入库监控和转运跟踪,以及对机动车交通污染排放的监控;三是结合环保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

2.智能安防和监管。综合应用RFID、视频识别、定位追踪、传感器组网等技术,在重大危险源、城市燃气管网、电力高压走廊和其他危险环境等领域建立安全监测信息体系,实现对危险源的自动识别、定位、追踪和状态监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其他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监控应用。利用现有的电信网等固定网络及互联网,采用RFID、传感器、智能图像分析、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建设具有人口动态实时管理功能的社区智能对讲门禁、社区单元视频拍照记录、家庭安防综合应用系统,并实现门禁管理与公安人口信息平台的对接。

3.智能交通。整合本市以埋地线圈、摄像探头等传感设备获得的交通流量信息,建设交通信息互动发布平台,向社会提供实时交通流量信息和出行建议;应用传感技术对全市停车位进行实时监控,结合实时交通流量信息,提供点到点服务;适时启动根据实时交通流量信息对交通信号机实行自动控制的工程,进一步优化本市交通状况,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4.现代物流。推进RFID、视频识别和传感技术在企业生产、配送、仓储、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主要作业环节的示范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自动采集、标识与识别以及货物可靠配送、安全保管和可视化跟踪。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交换机制,实现货物、运输、仓储、堆场等物流资源的统一协调和优化配置。通过RFID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开发面向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发适用于各种物流环境的特种电子标签、物流装备、读写器、中间件、管理系统等产品。

5.楼宇节能管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对楼宇中每个单元的温度、湿度、照明进行实时监控,达到楼宇节能管理的目的。并逐步增加楼宇安防、门禁、电梯管理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功能。

6.智能电网。以远程智能电力终端为突破口,形成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双向信息通

信、远程监控、信息存储、负荷分配技术,实现智能电网中的远程读取、双向交互功能,并开展万户以上示范工程建设。以智能电网中的新技术为抓手,推动未来智能电网构架的应用示范,并在世博园区开展智能终端示范工程展示。

7.医疗。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医疗物品进行管理,带动RFID标识装置的研发和产业化。利用无线遥感技术,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功能,带动远程医疗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产业化。采用自动测量和控制技术,实现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目标区域的饮用水质及其变化状况,带动传感器、通信模块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8.精准控制农业。在马陆葡萄园开展综合试点,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土壤微量元素等参数,以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与专家系统进行比对,自动进行通风、滴灌、控温、补光等操作,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试点基础上推广并培育系统集成、传感器和控制设备产业,实现精准农业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

9.食品安全。在生猪等食品安全溯源示范应用的基础上,扩大基于RFID标签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物联网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综合食品溯源管理基础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呼叫服务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和安全监管。

“物联网”给物体赋予智能

【提要】

100万辆汽车发动机停车空转10分钟,会消耗14万升汽油;每100平方米的建筑,供暖10小时需要耗煤8—10公斤……在日常生活中,“物联网”带来的智能系统能有效节约这些能源。

我们每天都在说要节约能源的消耗,然而由于道路的拥堵,交通高峰期间,大城市的街道成了巨大的“停车场”,而“停车场”里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一刻都没有停止转动,无休止地消耗着宝贵的汽油。100万辆普通汽车发动机停车空转10分钟,就会消耗14万升汽油。这是因为车辆与道路之间缺乏沟通,我们需要一个智能化的交通控制系统。

寒冷的冬季,供暖系统使北方城市家庭充满温暖,而当白天大部分人离家上班的时候,空空的房间仍温暖如春。而每100平方米的建筑供暖10小时需要耗煤8—10公斤。同样,我们需要一个智能化的供暖控制系统。

在生产安全领域,在食品卫生领域,在工程控制领域,在城市管理领域,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人们的娱乐活动中,都需要建立随时能与物体沟通的智能系统。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如果我们要谈论人与物的对话,那只是美好的科学幻想,但是在网络已经无处不在的今天,这一切的实现已经不再是幻想。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我们可以想象,当物体被赋予智能,人类将真正有可能从资源的使用者变为资源的控制者和资源的守护者。

将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

【提要】

存栏动物贴上了二维码,通过“动物溯源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手机知道羊的成长历史;手机贴上电子标签,手机就有了“钱包”功能,刷手机就能乘坐轻轨;2万台配电变压器配上传感器,一年可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可提高管理效率与资源使用效率。

可喜的是,借助我国高质量的无线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我们已经在建设物联网方

面迈出了大步。

给放养的羊群中的每一只羊都贴上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会一直保持到超市出售的每一块羊肉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二维码,知道羊的成长历史,确保食品安全。这就是“动物溯源系统”,今天,我国已经有10亿存栏动物贴上了这种二维码。

将带有“钱包”功能的电子标签与手机的SIM卡合为一体,手机就有钱包的功能,消费者可用手机作为小额支付的工具,用手机乘坐地铁和公交车,超市购物,去影剧院看影剧。重庆市已有20万人刷手机乘坐城市轻轨。

在报社摄影记者的专业相机上装上数据芯片,照相机也具备智能,记者拍摄的照片可以实时传到报社。在北京奥运会上,新华社记者已使用了这种“即拍即传”的相机,效果很好。

在电度表上装上传感器,供电部门随时都可以知道用户使用电力的情况,使电网也具备智能。江西省电网对分布在全省范围内的2万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用电检查、电能质量监测、负荷管理、线损管理、需求侧管理等高效一体化管理,一年来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

在电梯上装上传感器,当电梯发生故障时,无需乘客报警,电梯管理部门会借助网络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去现场处理故障。重庆市已有1200部连接到电梯运行智能管理系统,效果很好。

在煤矿等危险作业区,在机械设备和员工服装上配置传感器及电子标签,通过网络系统连接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可以随时掌握煤矿内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结合,将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物品的供应链具备智能,是使各种物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过程都具备智能,直至使智能遍及整个生态系统,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物品和各种自然资源使用的效率。

物联网应用领域及实例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以下,我们就简单的举出几个案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 案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大规模走私的暗流,发生多起轰动全国的诸如“厦门远华走私大案”、“湛江走私案”等恶性走私案件,海关总署面临着巨大的反走私压力。其间,海关总署虽然已全面推广了H883通关信息工程,将全国海关通关工作纳入了计算机管理,但对集装箱货物的实体监控尚存在漏洞。面对严峻的反走私形势,1998年海关总署推出了“现代海关制度改革”,并将建设海关“物流监控工程”作为重要举措进行部署。 物流监控工程的基本内涵是:以海关通关系统为依托,采用先进的监控检查技术、集成多种技术和平台、多平台联网整合的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对进出境运输工具和货物在海关监管的时间、空间内的进出、装卸、存放、移动和处理,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达到严密监管、快捷通关的目的。 其特点一是以集装箱、车辆为监控对象的全程监控;其二是架构在海关专网及本行业信息平台上;其三所采用的多项检查与监控举措也是源于传感网技术的基础上。其中,卡口控制与联网系统是物流监控工程的关键环节。 1、物流监控工程就是物联网 众所周知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十年前,公司以传感网的理念与技术优势,参与了海关物流监控工程建设(传感网建设)。近年来,在“智慧地球”、“无线宽带网”的声浪中出现的“物联网”,实际就是传感网在互联网进入3G(4G)时代的一个新概念。而从上述海关物流监控工程与传感网的内涵及架构来看,“海关物流监控工程”就是海关行业依托海关专网,以集装箱及车辆为监控对象的一种区域性物联网(也是物联网初级阶段)。这也是以物联网的概念对“海关物流监控工程”的诠释。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看了本公司的“海关物流监控工程”演示汇报后,一语破的,“这就是物联网!”。 由于海关是国家执法部门,其监控信息保密性高,因此海关在其专网上构建物联网,不仅是物联网初期阶段的应用,而且未来大规模在互联网上运行时,这种局域性物联网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海关行业的特点所致。 2、海关物联网的建设 海关物联网建设的起步基点是卡口控制与联网系统的构建,它是由传感器组群——海关专网——信息处理平台三部分组成,也叫做“智能卡口”。以它为核心结点,可以将船舶管理——堆场管理——转关——远程监控中心——H986联网等环节连接起来,从而实现集装箱车辆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达到严密监管、快捷通关的目的。 其后,随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保税物流港等)的监管需要,除继续采用了“卡口控制与联网系统”外,还在围网监控方面采用了红外报警(光电传

物联网的产品应用

物联网的产品应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不(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电、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不、治理和操纵。 物联网的产业链可细分为标识、感知、信息传送和数据处理这4个环节,其中的核心技术要紧包括射频识不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中间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节点治理,智能交互及协同感知和支撑与应用等。下面要紧介绍物联网的核心相关技术。 1.射频识不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的自动识不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及 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态或移动待识不物体的自动识不,用于对采集点的信息进行“标准化”标识。鉴于RFID技术可实 现无接触的自动识不,全天候、识不穿透能力强、无接触磨损,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物品的自动识不等诸多特点,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物联网领域,使其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在物联网“识不”信息和近程通讯的层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品电子代码(EPC)采纳RFID电子标签技术作为载体,大大推动了物联网进展和应用。 2. 传感技术

信息采集是物联网的基础,而目前的信息采集要紧是通过传感器、传感节点和电子标签等方式完成的。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作为摄取信息的关键器件,由于其所在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因此物联网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其感受信息的能力,二是传感器自身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传感器技术在这两方面应当实现进展与突破。将传感器应用于物联网中能够构成无线自治网络,这种传感器网络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纳米嵌入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使各类能够嵌入到任何物体的集成化微型传感器协作进行待测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并将这些信息以无线的方式发送给观测者,从而实现“泛在”传感。在传感器网络中,传感节点具有端节点和路由的功能:首先是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其次是实现数据的融合和路由,综合本身采集的数据和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数据,转发到其他网关节点。传感节点的好坏会直接阻碍到整个传感器网络的正常运转和功能健全。 3. 网络和通信技术 物联网的实现涉及到近程通讯技术和远程运输技术。近程通讯技术涉及RFID,蓝牙等,远程运输技术涉及互联网的组网、 网关等技术。作为为物联网提供信息传递和服务支撑的基础通道,通过增强现有网络通信技术的专业性与互联功能,以适应物联网低移动性、低数据率的业务需求,实现信息安全且可靠的传送,是当前物联网研究的一个重点。传感器网络通讯技术要紧包括广域网络通信和近距离通信等两个方面,广域方面要紧包括IP互 联网、2G/3G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而以iPv6为核心的

大数据与工业物联网分析应用的四个重点

大数据与工业物联网分析应用的四个重点 来源:物联中国 从质量系统到制造执行系统(MES),从单个控制器到基本嵌入控制设备 (PLC)到复杂嵌入式设备,很多的制造性企业早已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以及数据采集的相关经验。随着成熟度日益上升,加之使用案例的延展,制造性企业在享受过去的成果的同时,也在慢慢掌握并且启用新的数据源,包括逐步开始着眼从资产/设备中增加数据。 李杰教授在8月3日的全球首席信息官论坛的发言中谈到,没有背景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不可用的,同样也是无法分析的。这也是工业物联网的融合全面多元数据的核心意义所在。这让我不禁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那首传世佳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传世佳作。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花虽较为常见,但尤以西湖的莲花名声远扬。西湖六月风光有其特色,杨万里在诗句中并没有流露出对酷暑的不耐烦,而充分肯定了朋友林子方的高洁品格。如果没有那碧波万顷的西湖与荷叶的背景信息,现代的我们似乎很难体味诗人此刻的心态与心事。从今天的大数据分析角度来看,这与环境数据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借此来简略分析一下架构工业物联网的数据流构架与大数据。 我们不要太早地去设定框架 当企业在考虑采用工业物联网(IIoT)链接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个适合企业的案例或应用作为入口。这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惯性思维模式。但这似乎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因为我们很容易发现,要找到非常通用的、适合众多企业的单一使用案例并不存在。相反地,这些应用场景却分布在制造业企业部门的各个传统驱动要素里面,包括能源、可靠性、质量、生产、设计等等。换句话来讲,就是工业物联网与大数据的结合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架构,可是,我们今天却给出了太多的框架。 过紧或过松的工程与制造公差所引发的故障导致客户无法享用产品或者是成品的货到即损质量问题等,都属于成功的工业物联网的应用案例。在结合多方实地调研以及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之后,我们发现,远程监控在这两年依然居于工业物联网与大数据结合案例的首位。能源效率的管理紧随其后,而资产可靠性与设备智能所带来的质量提升则位居第三。业务转型措施被多数企业看作长期使用案例,更有可能成为明年及以后的目标。 正是这些早期的成功案例,使得新的应用创新以及应用的方向转变成为可能。例如,从出售资产变为出售能力等共享经济的模式。美国NSF智能维护系统中心主任李杰教授在《工业大数据》一书中指出,实现制造业的价值化,实现用户需求、产品设计、制造和营销的配合,根据生产状况实现系统自我调整,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以及制造工业环保与安全是大数据工业制造的五大核心支撑。 重视显性因素和不显性因素的必要融合

中国电信11大物联网产品

中国电信11大物联网产品

中国电信11大物联网产品 智能城市产品包括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和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前者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11月22日,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江苏无锡成立,在揭牌仪式上,中国电信与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深入推进物联网项目合作,促进传感技术与中国电信有线、无线宽带网及3G网络的融合。 中国电信表示,将与无锡市在智能交通、智能校园等行业应用领域以及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电子支付等技术领域广泛开展项目合作和市场化运作试验,加快建设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促进江苏省和无锡市产业升级与信息化建设,共同推动我国物联网产

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电信十一大物联网应用产品详情如下: (1)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产品融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将各种家庭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等)通过智能家庭网络联网实现自动化,通过中国电信的宽带、固话和3G无线网络,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 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提供舒适宜人且高品位的家庭生活空间,实现更智能的家庭安防系统;还将家居环境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2)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系统借助简易实用的家庭医疗传感设备,对家中病人或老人的生理指标进行自测,并将生成的生理指标数据通过中国电信的固定网络或3G无线网络传送到护理人或有关医疗单位。

物联网成功案例

物联网成功案例 农业物联网自从诞生开始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农业物联网因其高效、便捷、智能等特点受到了农业生产人员的欢迎。农业物联网到底能用在哪些方面?效果如何? 托普云农农业物联网应用案例能够做到快速、简单、精确和经济。安装简单,操作简单,精度高,反应快,测量范围广。 一、背景情况;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被誉为全球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和政府部分非常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新华社报道,在各省启动的十二五规划中,有23个省份将物联网作为重要发展目标。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等信息感知设备,按约定的协议连接起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数据采集、智能控制、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既能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也能提高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二、需求分析; 根据建三江前进农场农业信息化需求,经过讨论分析主要有以下具体需求:一方面是水稻育秧大棚、农田灌溉及粮食存储的自动监控和智能控制;第二是面向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通过语音、短信、彩信等多种通信方式的农业专家热线;四是提供农商在线贸易服务平台。 1、水稻育秧大棚监控及智能控制(农业物联网应用案例) 目前,建三江前进农场主要种植水稻,在每年的春天需要提前在大棚内进行水稻育秧,水稻育秧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灌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以往都是通过人工凭经验来操作。不仅效率低,并且精确度不够。过传感器对大棚环境指标各项数据的采集,统一集中到数据存储平台,一方面可以全面掌握每个大棚的环境情况,二是可以通过高清视频查看秧苗的具体发育情况,三是可以通过阈值设置,实现自动通风、光照、灌溉等自动化管理。 2、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业物联网应用案例) 主要是为农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和服务,包括了农业法规、农产品交易、劳务信息、价格查询、农业科技、市场动态、气象信息等。 3、农业专家服务热线主要是为农场和农户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农户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彩信、短信的方式,在农业生产方面遇到的问题来求助于农业专家,同时可以通过这些通信手段获得及时的农业生产信息。 4、农商在线贸易服务平台主要是服务用农户,提供农产品的网上宣传、推广,网上在线实物展示、交易撮合服务等。 大棚监控及智能控制(农业物联网应用案例) 1、概述:水稻育秧大棚监控及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是通过光照、温度、湿度等无线传感器,对农作物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

物联网系列产品介绍

物联网简介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特点: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三、物联网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四、物联网未来发展: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近日在北京召开了物联网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以及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物联网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 尽管社会各界对传感网、物联网、泛在网的概念众说纷纭,但人们普遍认为,物联网是指人们通过各类传感器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按需的信息获取、传递、储存、认知、分析和使用。 物联网的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频识别(RFID)、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可靠传送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是指对海量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相比互联网具有的全球互联互通的特征,物联网具有局域性和行业性特征。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工业的新阶段。 从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来看,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 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空中客车(Airbus)通过在供应链体 系中应用传感网络技术,构建了全球制造业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供应链体系。 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 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维护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应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生产流程。 产品设备监控管理各种传感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了对产品设备操作使用记录、 设备故障诊断的远程监控。GE Oil&Gas集团在全球建立了13个面向不同产品的i-Center,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监控,并提供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行业介绍资料共12页

行业介绍资料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201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二、物联网发展史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2019年提出:Foundation of Auto-ID center of MIT (RFID technology) 2019 SUN article: Toward a Global “Internet of Things” 2019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 2009年1月23日:IBM Smart Planet,奥巴马针对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做出回应:物联网技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调“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2009年9月21日:工信部在相关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建设物联网、传感网,加快传感中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运行效益和投入产出效率等 2009年9月:Internet of Things –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欧盟行动计划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 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发展 (第二届国际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19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介绍

-物联网介绍 一、物联网介绍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教学、医疗、卫生、安防、家居、旅游及农业等领域,在未来3年内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用传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五个领域将实现三万亿的总产值。中国是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导国,标志着我国在未来物联网发展领域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促进技术也理念革新,突破物联网发展瓶颈,把撑物联网发展态势,加强行业经验交流,谋求行业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等将成为中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RFID技术介绍 1、何谓RFID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感应式电子芯片或是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等等,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最简单的RFID系统是由卷标(Tag)、读取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当卷标进入磁场区域后,接收的读取器发出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电源卷标或称被动卷标),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 1 号(Active Tag,有电源卷标或称主动卷标);读取器读取信息并译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的处理,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其它的软硬件支持。 根 2、RFID之特性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类传感器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按需的信息获取、传递、储存、认知、分析和使用。 物联网的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频识别(RFID)、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可靠传送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是指对海量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相比互联网具有的全球互联互通的特征,物联网具有局域性和行业性特征。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工业的新阶段。 物联网的生产环节 物联网的主要环节包括全面感知、信息传递、智能处理、信息反馈等几个方面。全面感知是指通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收集、采集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信息传递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工业生产环境和市场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信息反馈是指将处理完的

信息,以程序指令的形式传达给各生产环节,以优化生产结构和完成生产计划。 工业物联网是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各种终端传感器、即时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以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生产提升到智能制造的阶段。 工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应用 物联网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原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在供应链体系中应用传感网络技术,构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以实现制造业供应链的科学管理。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生产线过程检测、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中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决

物联网在工业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工业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系列产品介绍 本产品是一个系列应用系统,它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衍生出若干不同的应用产品,以适应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根据企业的特殊要求定制相应的功能加入原有产品,本公司已推出并成熟应用的产品有: 1、生产设备互连 利用数字化生产设备提供的数据接口,将各生产设备从物理上连接成一个网络,利用协议转换软件将网络组成一个通用的IP网络。主要功能: ●利用信息平台来设置生产参数,如个数、长度、重量 等 ●自动抄录各种生产数据 ●按时段自动统计生产量 ●实现生产工人、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生产数量之间 的完整融合,将这些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图表的 方式显示出来,一目了然。 ●实时获取和告知生产现场的当前数据。 ●计算每台设备的单位时间生产能力,根据这些数据来

为每台生产设备设置生产参数,合理配置生产任务。 ●与订单管理系统等统一使用完成根据订单自动配置 生产任务(升级版) 2、物品识别定位系统(生产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为固 体个体) 利用RFID等识别定位技术来标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该系统接入计算机网络,完成对物品数量、所处位置、责任人员信息等的数字化管理。主要功能: ●物品识别,根据企业的管理要求,对不同物品在仓库、 车间、成品库等之间的流转进行识别和定位。 ●原材料消耗数量的自动统计 ●半成品、成品数量的自动统计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 ●以仓库为核心实现原材料采购、仓库库存、生产消耗、 半成品/成品数量之间的自动核对 ●按时段统计原材料的损耗 3、能耗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有关装置完成对电能、气能、热能消耗数据的自动采集,并将这些系统接入物联网,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

物联网示范应用案例

前 言 物联网是互联网和通信网的网络延伸与应用拓展,具有整合感知识别、传输互联和计算处理等功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管理、缓解资源能源约束提供了可能,拓宽了道路。2009年以来,物联网浪潮席卷中国,在“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物联网发展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目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各地方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物联网步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应用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应用方面,我国在工业、农业、物流、交通、安防、医疗、家居、电网、环保等领域均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应用模式日趋成熟,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应用深度不断拓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展示我国物联网应用现状,我们编制了《物联网示范应用案例》。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我们水平和时间有限,局限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物联网研究与促进中心 2014年2月

一、智能工业……………………………………………………1 1.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远程在线监测及 故障诊断系统……………………………………………1 2.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调度指挥平台…………3 3.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产品远程管理 服务系统…………………………………………………4 4.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的 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6 5.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与地理信息 系统平台的数字矿山软件系统…………………………8 6.…山东省能源环境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的 能源服务平台 (10) 二、智能农业…………………………………………………12 1.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物联网 应用示范工程…………………………………………12 2.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作物 生长信息精准管理系统 (13) 目 录 Contents

物联网几个应用案例

物联网应用案例 用途范围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教育、工程机械监控、建筑行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与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展望未来,物联网会利用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就是把传感器、控制器等相关设备嵌入或装备到电网、工程机械、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得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得整合,在这个整合得网络当中,拥有覆盖全球得卫星,存在能力超级强大得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得人员、机器、设备与基础设施实施实时得管理与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与动态得方式管理生产与生活,达到智慧化管理得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城市、山川、河流等生存环境得关系。 具体应用案例 下面列举了集中具体得应用案例,以供参考 1. 教育物联网 应用于教育行业得物联网首先要实现得就就是,在适用传统教育意义得基础之上,对已经存在得教育网络中进行整合。对教育得具体得设施,包括书籍、实验设备、学校网络、相关人员等全部整合在一起,达到一个统一得、互联得教育网络。 物联网产业需要复合型人才,至少具备四方面得特征,包括掌握跨学科得综合性得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联网相关知识与技术、掌握特定行业领域得专门知识以及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国内已有30余所大学开设了物联网专业。有超过400所高校建立物联网实验室。 2、工程机械物联网 “工程机械物联网”就是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手机通讯网、互联网,实现了工程机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使工程机械、操作手、技术服务工程师、代理店、

解读工业物联网的三种定义与应用

解读工业物联网的三种定义与应用 一、三种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不仅是一个逐渐形成并明确的过程,还是一个各领域相互借鉴、融合的过程。在不同的信息化领域,各行各业对“物联网”都有自己的认知和构想。即使到今天,各领域对物联网的理解还有很大的差异性。 在对物联网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之前,各领域各都有各自的称谓,有三种定义较为明确:“M2M”、“IoT”、“CPS”。 1. M2M(machine to machine) “M2M”的概念主要是由通信行业提出的。最初M2M主要是指:不具备信息化能力的机械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或信息系统(IT系统)进行通信。 通信行业认为:网络在满足了人与人之间的通讯需求后,还可以使得“物与物(machine to machine))”之间进行通信联结,构成更高效的信息化应用。此后,M2M的概念又延伸出了“人与机器(man-to-machine)”或“机器与人”的概念。 总体来说,M2M就是指人、设备、信息系统,三者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互动。 M2M的概念主要强调的是通信实现,网络在其技术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无线连接”的技术手段,实现“端到端”的可靠连接。在物与物“连接”的基础上,实现资产集中监控、设备远程操作、物流仓储管理、移动支付等应用。 2. IoT(Internet of things) IT行业内认为,IoT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而后,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在RFID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物联网概念,在其定义中强调了“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理念。(原RFID物联网定义: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到如今,IoT是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力推的物联网概念。在实现了

物联网应用案例

物联网在集装箱运输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摘要: 集装箱运输作为现代主流运输方式,占据着国际货运90%的份额。整个过程以集装箱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在集装箱运输中,作为物联网初级阶段的RFID技术显著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安全性,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化、流程简约化和运输高效化。物联网的逐步完善对集装箱运输效率的提高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RFID;物流;EPC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在世界各国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集装箱运输以其高效、安全、便捷等特点在国际航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作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近年来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2008年上海、香港、深圳分列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二、三、四名,年吞吐量分别达到2801万TEU、2430万TEU、2142万TEU。面对如此庞大的集装箱吞吐量,加之国际集装箱运输过程环节众多,如何实现集装箱运输更高效、安全、快速的周转是港口相关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港口对集装箱的信息采集基本靠人工抄录或半自动化来完成,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集装箱供应链的流通管理、跟踪监控等信息处于孤立状态,实时准确的数据只有65%;港口集装箱的流转经过数十次人工采集箱号信息,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港口自动化作业;港口海关主要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对集装箱的箱号进行识别,这种处理方法识别率一般为80%一95%,对于海关工作人员来说工作量相当大。 物联网作为继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之后另一个万亿级产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RFID 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的EPC代码,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运用到集装箱运输中,可实现对集装箱的全程跟踪和追溯,从而很好的解决目前集装箱运输中的这些问题。通过开放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出现及应用发展,物联网的组建则可以实现与港航企业现有网络系统进行信息整合,同时可以优化整个物流供应链和流通网络。一个良好的基于RFID应用架构的物联网系统可以较好的帮助港口达到这些目标,实现高效率的集装箱运输。设计和开发基于RFID 技术的港口物联网系统技术,以便航商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集装箱的运输状况,并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处理,在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第一章概述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1995年比尔盖茨写的《未来之路》一书,但迫于当时无线网络等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时至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正式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才有了正式的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介绍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介绍 尽管社会各界对传感网、物联网、泛在网的概念众说纷纭,但人们普遍认为,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类传感器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按需的信息获取、传递、储存、认知、分析和使用。 物联网的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频识别(RFID)、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艾驰商城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可靠传送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是指对海量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相比互联网具有的全球互联互通的特征,物联网具有局域性和行业性特征。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艾驰商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工业的新阶段。 1、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几方面应用 从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来看,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空中客车(Airbus)通过在供应链体系中应用传感网络技术,构建了全球制造业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供应链体系。 产品设备监控管理各种传感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了对产品设备操作使用记录、设备故障诊断的远程监控。GEOil&Gas集团在全球建立了13个面向不同产品的i-Center,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监控,并提供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解决方案。 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维护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应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生产流程。 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物联网与环保设备的融合实现了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各环节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在重点排污企业排污口安装无线传感设备,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企业排污数据,而且可以远程关闭排污口,

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应用促进工业信息化 随着传感器网络(WSN)、无线射频识别(RFID)以及微电子机械系统(MEIVIS)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扩展了人们对信息获取和使用的能力,并将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和个性化的服务。在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物联网的应用则将是促进工业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深入应用,顺应了工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实现新型工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创新工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和发展低碳工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对于提升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手段。 (一)物联网在工业中应用是工业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成为促进工业控制能力与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工业领域数据采集(信息获取)、传递和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进而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控制与管理手段的进步。传统应用中简单的数据采集将发展成为具备智能处理能力的信息获取,并进一步向着网络化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数据传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然成为现实,形成了集散式系统、场地总线等新的工业控制基础设施;生产管理逐渐从生产企业内部扩大到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回收的整个生产链;在设计,制造、工业生产控静j算法、企业生产组织模式、集成技术及支撑软件平台、现代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等方面大量控制和管理技术及系统软件应运而生。 随着传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的手段和途径将越来越丰富,信息传递技术的渠道更加便利,信息的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更加智能,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工业环节、工业设备、工业环境、工业活动、工业产品的感知、控制与管理能力。作为物联网概念下的无线传感网和工业无线技术、RFID等技术的诞生,更促进了这一发展趋势的深入。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和工业无线网络无疑将成为未来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新技术和新基础设施。 (二)物联网应用涉及工业领域多个方面 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物联网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空中客车(Airbus)通过在供应链体系中应用传感网络技术,构建了全球制造业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供应链体系。 2、生产过程工艺优化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维护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应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生产流程。 3、产品设备监控管理 各种传感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了对产品设备操作使用记录、设备故障诊断

物联网的底层逻辑及应用场景

物联网的底层逻辑及应用场景 物联网自提出至今,正愈发健康的成长为苍天大树,工业物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工业领域的升级提供底层最为扎实的地基,让工业摆脱现有弱点,重新构建发展的护城河。 工业物联网将在哪里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它的市场预期会带给社会怎样的表现,都是工业物联网发展历程中所必须要思考和构建的重要思维模型。 物联网的底层逻辑 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其本质是信息和计算。感知层负责信息的获取,网络层负责信息的传输,应用层负责信息的处理计算。物联网连接了大量物品数据,这些数据都是以往不曾处理的全新数据,新的数据加上新的处理方式,造就大量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全面的效率提升,这是物联网带来的根本价值。作为物联网企业云里物里科技,也一直在物联网边缘的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低功耗蓝牙模块和iBeacon等产品已广泛应用到全球各地。下面就一起来探讨物理链的应用场景。 物联网在工业的应用 工业物联网是一个多元化整合、不同元素之间相互探索的平台,能够将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器、控制器、数控机床等生产设备连接起来。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连入工业物联网的智能设备将日趋多元化,网络互连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能够输送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 通过将感知技术、通信技术、传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运用到生产、配料、仓储等所有阶段,实现生产及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同时,通过云服务平台,面向工业客户,融合云计算、大数据能力,助力传统工业企业转型。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倾向于在数据源头处理数据的边缘计算不需要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更加适合数据的实时和智能化处理,因此更加安全、快捷、易于管理,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工业物联网的价值 物联网强调的是将生活和生产中一切硬件设备的连接;工业物联网是指在工业环境下,生产设备和产品的连接。工业物联网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设备变成数据终端,全方位采集底层基础数据,并进行更深层面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从而提高效率、优化运营。 与物联网在消费行业的应用不同,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基础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如过程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工业化以太网连接和无线局域网等系统已经在工厂运行多年,并接连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无线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技术标签。但是在传统工业自动化环境下,一切都只是发生在工厂自己的系统里,从来没有与外部世界连接。 工业物联网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