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陆标定位陆标的识别与方位距离的测定陆标的识别

陆标定位陆标的识别与方位距离的测定陆标的识别

陆标定位陆标的识别与方位距离的测定陆标的识别
陆标定位陆标的识别与方位距离的测定陆标的识别

2.5陆标定位

2.5.1陆标的识别与方位、距离的测定

2.5.1.1陆标的识别方法

1102.初到陌生海岸,识别沿岸物标的基本方法是:

A.利用对景图

B.利用等高线

C.利用已知船位识别

D.以上都是

1103.利用船位识别物标的方法还可以:

A.将海图上没有标绘但有导航价值的物标注在海图上

B.将正在航行的他船的位置标注在海图上

C.将正在锚泊的他船的位置标注在海图上

D.A+C

1104.在陆标定位时,下列识别陆标的方法是否正确?

A.根据未知物标和已知物标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识别

B.根据准确船位和末知物标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识别

C.A.B都正确

D.A.B都不正确

1105.下列哪些是航海上常用的陆标识别的方法?I、利用对景图;II、利用等高线;III、船位;IV、利用已知物标

A.I、III、IV

B.I、II、III

C.II、III、IV

D.I、II、III、IV

1106.利用船位识别物标的关键是:

A.船舶的航行不受风流影响

B.所用初始船位正确无误

C.船舶应航行在沿岸

D.船舶应朝向物标航行

1107.利用等高线识别物标时,草绘间断线

A.既不能说明高程也不反映出形,无参考价值

B.既说明高程也反映出形,应加以利用

C.不说明高程也不反映山形,应加以利用

D.视当时航行情况决定是否利用

1108.利用对景图识别物标的对景图可在获得。

A.航用海图

B.航路指南

C.航路设计图

D.A+B

1109.利用对景图辨认山形时:

A.从所标的方位和距离上看去,实际山形与对景图很相似

B.从不同距离上看去,实际山形与对景图基本不变,但山的大小有变化

C.从不同方位看去,实际山形与对景图可能变化很大

D.以上都对

1110.在海图对景图下标有“方位180o,14n mile”,表明对景图上的山形是:

A.从该物标的南方14海里所看到的形状

B.从该物标的北方14海里所看到的形状

C.从本船向南14海里所看到的形状

D.从本船向北14海里所看到的形状

1111.识别物标所用的对景图:

A.具有方向性

B.有些是实物照片

C.有些是绘图

D.以上都对

1112.下列何项足以证明两标距离定位中物标的识别错误:

A.连续观测船位点沿直线分布

B.连续观测船位点沿曲线分布

C.所测物标的距离通过或然船位区

D.A+B+C

1113.下列何项足以证明两标距离定位中物标的识别错误:

A.连续观测船位点沿直线分布

B.位置线不相交

C.所测物标的距离通过或然船位区

D.A+B+C

1114.下列何项足以证明物标的识别错误:

A.连续观测船位点沿直线分布

B.连续观测船位点沿曲线分布

C.所测物标的方位和距离通过或然船位区

D.A+B+C

1115.在大比例海图上山形等高线:

A.愈密表示出形愈平坦

B.愈疏表示山形愈陡峭

C.疏密与山形的陡峭平坦无关系

D.愈密表示山形愈陡峭

1116.在两物标距离定位中,如果物标识别错误,则会出现:

A.船位沿曲线分布

B.船位分布和观测时间间隔不成比例

C.位置线不相交

D.A.B.C.都对

2.5.1.2方位、距离的常用测定方法

1117.航海上常用下列那种方法测定物标的方位?

A.利用罗经测定方位

B.利用雷达测定方位

C.利用六分仪测定方位

D.A+B

1118.利用磁罗经进行方位测量时,罗经读数要经过下列哪项修正之后才能在海图上绘画定位

A 罗经差.

B .舷角

C .自差

D .磁差

1119.当用六分仪测定某物标的垂直角求距离时,采用中版海图高程资料所求得的物标距离与采用英版海图的高程资料所求得的距离(不考虑潮汐)相比:

A .一样

B .前者大

C .前者小

D .大小视海区而定,但都存在误差

1120.当用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使用的航海仪器是:

A .分罗经

B .雷达

C .六分仪

D .方位仪

1121.观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的误差欲小于3倍眼高,则应选择:I 、距船近的物标;II 、船到物标距离大大超过物标高度;III 、比较高比较陡的物标;IV 、物标高度与眼高接近

A .I 、III 、IV

B .II 、III

C .II 、III 、IV

D .I 、IV

1122.使用六分仪测定已知高度H (m )的物标的垂直角α(‘),求距离(n mile)公式是:

A .1852/tan α×=H D

B .)tan 1852(α×÷=H D

C .1852/sin α×=H D

D .1852/cos α×=H D

1123.为提高利用垂直角求物标距离的精度,观测时应选择:I 、在视界范围内的物标;II 、垂直角较大的物标;III 、岸距小的物标

A .I+II

B .I+III

C .I+II+III

D .II+III

1124.一般情况下,在用六分仪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如果高程采用英版海图资料(不考虑潮汐),所求距离值与实际值相比:

A .一样

B .前者大

C .前者小

D .大小视海区而定,但存在误差

1125.一般情况下,在用六分仪观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如果高程采用中版海图资料(不考虑潮汐),所求距离值与实际值相比

A .一样

B .前者大

C .前者小

D .大小视海区而定,但存在误差

1126.用测定物标垂直角求水平距离时,应选择何种物标才能提高精度?

A .高度较高而孤立、平坦的物标

B .高度较高且孤立、陡峭的物标

C .高度较低且平坦的物标

D .以上三者均可

1127.用六分仪观测已知H (m )的物标的垂直角α(‘),求船与物标的水平距离D(n mile)公式是:

A .αtan ?=H D

B .αcos ?=H D

C .α/856.1H

D =

D .H D /865.1ε?=

1128.在英版海图上,用六分仪观测物标的垂直角求距离时,计算所用物标高度应是:

A .海图上标注的物标高程

B .海图高程经潮高改正后的高度

C .海图高程加上一个固定的数值

D .海图高程减去测者眼高

1129.在用六分仪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如果物标的高度(H )、测者距物标的距离(D )、测者眼高(e )和物标垂足的岸水线的距离(d )满足D>>H>e 和H>D .则测距误差:

A .<3e

B .

C .<2e

D .>3e

1130.在用六分仪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如果要得出较准确距离,物标高度应为英版海图上给出的物标高程加上:

A .(平均大潮高潮高+当前潮高)

B .(平均人潮高潮高-当时潮高)

C .(平均海面高度-当时潮高)

D .(平均海面高度+当时潮高)

1131.在用六分仪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如果要得出较准确距离,物标高度应为中版海图上给出的物标高程加上:

A .0

B .(当时潮高-平均海面高度)

C .(平均海面高度-当时潮高)

D .(平均海面高度+当时潮高)

1132.在六分仪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要求物标的高度(H )、测者距物标的距离(D )和测者眼高(e )应满足:

A .D>>H>e

B .De

C .H>>D>e

D .D ≈H>e

1133.观测方位时的视线是一条:

A .恒向线

B .恒位线

C .小圆弧

D .大圆弧

2.5.2方位定位

·两方位、三方位定位的特点和定位方法:自物标反方向画船位线,关键要知道物标是固定的,船是移动的

·提高两方位、三方位定位精度的方法:先快后慢,先难后易

定位精度

1134.陆标定位时,有远近不等的数个物标分布在船周围,我们在选取时:

A .应远近搭配选用

B .应选用离船远些的物标

C .应选用离船近些的物标,且夹角适当

D .应考虑夹角适当,不必考虑物标的远近

1135.陆标定位中,以下物标应首先选用的是:

A .灯塔

B .灯浮

C .岬角

D .山峰

1136.陆标定位中,以下物标应首先选用的是:

A .孤立小岛

B .灯浮

C .平坦小岛

D .山峰

1137.陆标定位中,以下物标应首先选用的是:

A .树木茂盛的大岛

B .显著岬角

C .平坦小岛

D .灯浮

1138.某船以恒定的航向和航速航行,利用两相同的物标连续进行定位,如果其中一个物标识别错误则:

A .观测船位沿直线分布

B .观测船位沿曲线分布

C .船位间距离与观测时间间隔不成正比

D .B .C 都对

1139.从两方位定位的船位均方误差公式中知道:

A .两方位船位线交角愈小愈好

B .丙物标离船的距离越近越好

C .先测正横物标后测首尾物标

D .测两方位之间的时间长短,公式中要求,因此可用考虑

1140.从两物标方位定位的系统误差公式θεσsin /B d =来分析:

A .两条位置线的交角越小越好

B .σ与θ成正比

C .应尽量观测离船较近的物标

D.以上三个都不对

1141.方位定位时,应先测:

A.接近首尾线的物标

B.正横附近的物标

C.孤立、平坦的物标

D.远处、显著的物标

1142.关于两方位定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定位简单、直观,但不易判定船位的正确性

B.定位复杂、繁琐,但易判定船位的正确性

C.定位简单、直观,但不易判定船位的正确性

D.定位复杂、繁琐,且不易判定船位的正确性

1143.航行中两方位定位时,从船位均方误差公式中知道:

A.位置线交角越大越好

B.船离物标距离越近越好

C.先测船首尾方向物标

D.A.B.C都对

1144.利用A.B两物标方位定位,如果罗经差中存在系统误差,为使船位误差最小,则应:A.船离物标的距离D A.D B越小越好

B.D A=D B

C.船离物标连线AB的距离越小越好

D.船离AB连线中点的距离等于AB/2

1145.两方位定位时,仅考虑偶然误差的影响,位置线交角θ最佳值为:

A.任意角度

B.90o

C.30o<θ<150o

D.θ>30o或θ>150o

1146.两方位定位时,两方位线的交角应:

A.不小于20o,不大于120o

B.不小于30o,不大于150o

C.不小于60o,不大于120o

D.不小于60o,不大于150o

1147.两陆标方位定位时,应先测方位变化慢的物标,后测方位变化快的物标,它是建立在:A.观测的难、易程度

B.定位时间是以第一次观测时刻为准

C.定位时间是以第二次观测时刻为准

D.与观测方位时刻无关

1148.某船夜间航行,航向002o,海图上在航线左正横附近及左前方有标注灯塔的两个小岛,查灯标表得:左正横A岛的灯塔为:F1(2)6s 10M备注栏:W060o~150o(090o)。左前方B灯塔为:F1(2)5s 13M,则该船驾驶员用罗经:

A.可先测B后测A灯塔定位

B.可测B灯塔,无法测A灯塔

C.可测A灯塔、无法测B灯塔

D.可按任意顺序观测A.B灯塔

1149.某船夜间航行,海图上在航线右正横附近距本船约7’.0处有一灯塔标注,查灯标表得

该灯塔的备注栏:W120o~220o(100o),该船驾驶员欲用右舷罗经观测灯塔却未能找到该灯塔,是因为:

A.灯塔已不发光

B.灯塔距船太远

C.灯塔是弱光灯

D.本船不在该灯塔的光弧范围内

1150.某船夜间航行,海图上在航线右正横附近距本船约7’.0处有一灯塔标注,查灯标表得该灯塔的备注栏:W220o~320o(100o),关于该光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上看灯塔的方位

B.以船为基准光弧范围是120o~220o

C.以灯塔为基准光弧范围是120o~220o

D.以灯塔为基准光弧范围是300o~040o

1151.陆标定位中,观测简单迅速,海图作业容易的方法是:

A.距离定位

B.水平角定位

C.雷达定位

D.方位定位

1152.陆标方位定位时,有远近不等的数个物标分布在船的周围,在选取物标时应尽量选取才能提高定位精度。

A.离船近些的物标

B.离船远些的物标

C.离船既不近也不远的物标

D.任何物标均可

1153.某船在沿岸航行中,只有一舷有物标可从定位,这种情况下利用三方位定位,应选择物标的夹角最好。

A.30o

B.60o

C.90o

D.120o

1154.三方位定位时,位置线交角量佳值为:

A.30o

B.60o

C.90o

D.120o

1155.夜间利用灯塔灯光进行方位定位时,应先测:

A.闪光周期短,正横附近的灯塔

B.闪光周期长,正横附近的灯塔

C.闪光周期短,首尾线附近的灯塔

D.闪光周期长,首尾线附近的灯塔

1156.夜间用灯塔进行方位定位时,应选测:

A.灯光强的灯塔

B.距离近的灯塔

C.闪光周期短的灯塔

D.闪光周期长的灯塔

1157.抛锚时用两标方位定位,为提高锚位精度,应在锚落地时:

A.先测船首尾方向附近的物标

B.先测船正横方向的附近的物标

C.先测任意物标均可

D.先测方位变化慢的物标

1158.船舶抛锚时用两方位定位,为提高定位精度,应先测正横附近的物标,是因为:A.正横附近物标方位变化快

B.正横附近物标方位变化慢

C.正横附近物标离船近

D.正横附近物标容易测

1159.两方位定位时,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应缩短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两物标的观测顺序应为:

A.先测方位变化快的物标,后测方位变化慢的物标

B.先测方位变化慢的物标,后测方位变化快的物标

C.先测离船近的物标,后测离船远的物标

D.先测离船远的物标,后测离船近的物标

1160.夜间利用两方位进行定位时,应先测:

A.强光灯

B.弱光灯

C.距离较近的灯

D.距离较远的灯

1161.夜间利用两方位进行定位时,应先测:

A.闪光灯

B.定光灯

C.红光灯

D.绿光灯

1162.方位定位,下列哪项不是物标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A.物标离船的远近

B.物标是否孤立、显著

C.物标的位置是否准确

D.物标附近有无危险物

1163.陆标定位,在有多个物标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选择下列何种位置的物标进行定位。

A.正横前

B.正横后

C.左正横

D.右正横

1164.两方位定位时,关于物标的观测顺序,下列那个说法不正确?

A.先测首尾方向的物标,后测正横方向的物标

B.先测周期长的灯光,后测周期短的灯光

C.先测弱光灯,后测强光灯

D.先测定光灯,后测闪光灯

1165.利用雷达进行方位定位时,若采用首向上显示方式,则用机械方位线量取得物标方位是:

A.真方位

B.相对方位

C.罗方位

D.点罗经方位

1166.利用雷达进行方位定位时,若采用首向上显著方式,则物标方位等于:

A.观测数值与航向之和

B.观测数值下舷角之和

C.观测数值与罗经并之和

D.观测数值与方位之和

1167.两方位定位时,需要将罗方位换算成真方位之后才能在海图上进行定位,关于方位线的绘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船位为基准,按TB±180o的方向画出

B.以船位为基准,按TB的方向画出

C.以物标为基准,按TB±180o的方向画出

D.以物标为基准,按TB的方向画出

1168.三方位定位时,为便于船位的确定。一般要求三物标分布范围大于180o,下列哪种情况满足此要求?

A.三物标位于正横前两舷

B.三物标位于正横后

C.三物标位于正横一舷

D.三物标既位于正横前后又位于两舷

1169.利用罗经进行两方位定位后,应在航海日志中记录哪些内容?

A.观测时间、船位经、纬度

B.观测时间、两物标的真方位

C.观测时间、两物标的罗方位、罗经差

D.观测时间、两物标的名称、罗方位、罗经差

1170.三方位定位时出现较大船位误差三角形,短时间内重复观测定位,三角形变化无规律,则船位误差三角形是由引起的。

A.粗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观测不“同时”

1171.在两条船位线定位时,用船位均方误差四边形来评定定位精度,最好选择:I、船位线交角比较大时;II、船位线交角比较小时;III、位置线误差接近相等时;IV、位置线误差相差较大时

A.I、III

B.II、IV

C.I、IV

D.II、III

1172.三条同一时刻的船位线相交在一点你应认为:

A.三条船位一中都不存在任何误差

B.其交点是观测时的实际船位

C.三条船位线中仅存在偶然误差

D.其交点是最或是船位

1173.如图所示,三陆标方位定位时,实际船位是在系统误差三角形的: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1174.三标方位定位时出现较大的船位误差三角形时,利用改变罗经差求船位的方法是建立在的基础上。

A.存在系统误差

B.存在随机误差

C.观测中出现粗差

D.以上三者都可能

1175.用罗经和方位仪进行三方位定位时,罗经不准确产生的误差属于: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粗差

D.均方误差

1176.在大比例尺航用海图上所得的船位误差三角形每边都不超过可以认为存在合理的随机误差。

A.2mm

B.3mm

C.5mm

D.10mm

1177.当由于误差造成一个呈狭长形状的误差三角形时,这时最或然船位位于三角开

处。

A.顶点

B.中心

C.旁心

D.内最短的一边

1178.在误差三角形较大时,经反复观测方位定位,始终存在大小和形状变化不定的船位误差三角形,则存在:

A.较大的偶然误差

B.较大的系统误差

C.绘画误差

D.观测时刻不一致引起的误差

1179.在误差三角形较大时,经反复观测,其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则存在:

A.较大的偶然误差

B.观测时刻不一致引起的误差

C.较大的系统误差

D.粗差

1180.三方位定位中误差三角形如由偶然误差引起,且一边所似相等,则最或然船位在:A.三角形内任意一点

B.三角形的任一顶点

C.三角形的中心

D.三角形任意一边的中心

1181.在三方位定位时出现三角形,经重复观测定位后三角形明显减小,则说明初次定位时存在:

A.粗差

B.视差

C.随机误差

D.系统误差

1182.在三物标方位定位时,若存在偶然误差,则应将观测船位确定在误差三角形内的:A.中心点

B.任意一点

C.短边附近处

D.对航行安全最不利的一点

1183.形成船位误差三角形的主要原因有:I、观测误差;II、绘图误差;III、位置线交角太接近120o时,IV、观测仪器的误差

A.I、II、III、IV

B.I、II、III

C.I、II、IV

D.II、III、IV

1184.形成误差三角形的主要原因是:I、观测误差;II、绘画误差;III、看错物标引起的误差;IV、罗经差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A.I、II、IV

B.I、III、IV

C.I~IV

D.II、III、IV

1185.造成船位误差三角形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影响程度都不能确定时,最或是船位应在三角形的:

A.旁心

B.内心

C.外心

D.系统与偶然误差船位连线的中心

1186.对于偶然误差三角形,最或然船位应是:

A.三角形角平分线交点

B.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C.三角形反中心线交点

D.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1187.最或是船位在随机船位误差三角形之内:

A.三条反中线的交点上

B.靠近短边,大角

C.距各边的距离与各边的长度成正比

D.以上均对

1188.由罗经差的误差形成的三标方位船位的误差三角形,当三标位于同一舷时,实际船位在:

A.三角形的中心

B.三角形短的边的中心

C.三角形之外

D.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1189.某船以CA1转入CA2航线,转向前用三标方位测得大误差三角形(如图),经分析不能确定大误差三角形的原因,而新航线右侧有一危险区,为此,应将船位定在:

A.I位

B.II位

C.III位

D.IV位

1190.在中、低纬海区,当测者与物标的距离小于n mile时,可用直线(恒向线)代替情恒位线画在海图上进行方位空位。

A.30

B.50

C.80

D.100

1191.在三方位定位中,船位误差三角形主要是由罗经差的误差引起的,消除了该误差后的观测船位位于误差三角形的:

A.内心

B.外心

C.旁心

D.A或C

1192.如测得三条位置线均为等精度,各有等量同符号的系统误差时,其船位可能在误差三角形的:

A.内心

B.外心

C.旁心

D.除A或B外的任意点

1193.在等精度的条件下,过船位误差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作的三条平均方位线的交点是消除了的观测船位。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差

D.凑整误差

1194.在等精度的条件下,过船位误差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作的三条反中线的交点是消除了的观测船位。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差

D.凑整误差

1195.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观测船位在船位随机误差三角形:

A.之内

B.之外

C.无法确定

D.以上均错

1196.将每条万位线变化相应角度再作图,并将新误差三角形和原误差三角形对应顶点连接求船位,这种做法是基于原误差三角形是由造成的。

A.粗差

B.偶然误差

C.系统误差

D.读数错误

1197.在已判定误差三角形是由系统误差造成之后,采用每条方位变化相应角度重新作图,并将新、老三角形对应顶点相连,如果三连线交于一点,则交点是:

A.去除了系统误差的真实船位

B.去除了粗差的真实船位

C.最或是船位

D.以上三者都可能

1198.在已判定误差三角形是由系统误差造成之后,采用每条方位变化相应角度重新作图,如果新三角形变大了,则说明所变角度:

A.缩小了方位系统误差

B.增加了方位系统误差

C.正好消除了方位系统误差

D.角度太大使系统误差变成了反向值

1199.在已判定误差三角形是由系统误差造成之后,采用每条方位变化相应角度重新作图,如果新三角形变小了,则说明所变角度:

A.缩小了方位系统误差

B.增加了方位系统误差

C.正好消除了方位系统误差

D.角度太大使系统误差变成了反向值

1200.在已判定误差三角形是由系统误差造成之后,采用每条方位变化相应角度重新作图,如果新三角形倒置了,则说明所变角度:

A.缩小了方位系统误差

B.增加了方位系统误差

C.正好消除了方位系统误差

D.角度太大使系统误差变成了反向值

1201.在已判定误差三角形是由系统误差造成之后,采用每条方位变化相应角度重新作图,并将新、老三角形对应顶点相连,如果三连线相交成三小三角形,则该三角形是由于下列什么原因造成的?

A.系统误差未彻底消除

B.系统误差消除太大而变为反向

C.较小的偶然误差

D.以上三者都可能

1202.同一时刻的推算船位和观测船位之间的差异称为船位差,其:

A.无方向性

B.有方向,是两船位连线的垂直方向

C.有方向,是同一时刻的观测船位到推算船位的方向

D.有方向,是同一时刻的推算船位到观测船位的方向

1203.船位差是:

A.观测船位误差

B.推算船位误差

C.A.B都对

D.A.B都不对

1204.船位差是:

A.推算船位到观测船位的方向和距离

B.观测船位到推算船位的方向和距离

C.推算船位到观测船位的方向和时间

D.观测船位到推算船位的时间和方向

1205.当发现船位差较大时,应该:

A.认为航迹推算中存在较大误差

B.诊断观测定位中有粗差

C.认为观测与推算都有较大误差

D.报告船长查明原因

1206.当发现船位差较大时,以下哪种做法正确?

A.将继续推算的起始点转移至观测船位

B.分析查明原因后,按原推算船位继续进行推算

C.报经船长同意后,将继续推算的起始点转移至观测船位

D.以上做法均对,怎样做视航区而定

1207.某船航行中发现观测船位与推算船位相差甚大,在海图上的船位转移如图所示:

则应将下列那种符号和数据记入航海日志?

A.ΔP:135o~10o’

B.ΔP:315o~10’

C.ΔB:135o~10’

D.ΔB:315o~10’

误差计算

1208.在两方位定位中,若其它条件都一样,仅两物标的距离大一倍,则船位的均方误差将:A.大一倍

B.小一半

C.一样大小

D.大0.7倍

1209.若船位与物标的距离为15’,而在观测方位时有±1o的均方误差,则方位位置线的均方误差为:

A.±0.’26

B.±0.’5

C.±1’

D.±1.’5

1210.在两方位定位中,仅考虑偶然误差的影响,若其他条件都一样,则位置线交角为30o的船位误差是交角为90o的船位误差的:

A.2倍

B.4倍

C.1/2倍

D.1倍

1211.在两方位定位中,仅考虑偶然误差影响,若其它条件都一样,则位置线交角为60o的船位误差是交角为90o的船位误差的:

A.1/2倍

C .2

3倍 D .2

33倍

2.5.3距离定位和单标方位、距离定位

2.5.

3.1两距离、三距离定位

两距离、三距离定位的特点和定位方法;提高两距离、三距离定位精度的方法 1212.观测二物标进行距离定位,二物标的方位夹角应:

A .<30o

B .>30o

C .<150o

D .B+C

1213.距离定位时,应先测:

A .正横附近的物标

B .接近首尾的物标

C .较远的物标

D .任意一个物标

1214.两物标距离定位时,应避免:

A .两物标的方位交角很小

B .在左、右正横附近各有一个物标

C .在首、尾方向上各有一个物标

D .A .B .C 都是

1215.两物标距离定位时,两圆弧位置线交于两点,其中 是观测船位。

A .离物标较近的一点

B .离物标较远的一点

C .靠近推算船位的一点

D .离危险物较近的一点

1216.两物标距离定位时,观测顺序与两方位定位时相反,先测正横附近的物标,后测首尾方向的物标,是因为:

A .正横附近方位变化快

B .正横附近方位变化慢

C .正横附近距离变化快

D .正横附近距离变化慢

1217.两物标距离定位时,观测顺序与两方位定位时相反,先测正横附近的物标,后测首尾方向的物标,是因为:

A .首尾附近方位变化快

B .首尾附近方位变化慢

C .首尾附近距离变化快

D .首尾附近距离变化慢

1218.两物标距离定位时,在其他条件的相同的情况下,两圆弧位置线的夹角为时,定位精

A.30o

B.60o

C.90o

D.120o

1219.在下列定位法中,一般最准确的方法是:

A.两物标方位定位

B.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

C.三物标方位定位

D.两物标距离定位

1220.两距离定位时,两圆弧位置线通常交于两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观测船位,下列哪种判定观测船位的方法是错误的?

A.靠近推算船位的一个交点是正确的观测船位

B.根据所测物标与船位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那个是观测船位

C.连续多次定位,根据船舶的航迹分布情况来确定观测船位

D.根据船舶的航向来确定观测船位

1221.在雷达进行三距离定位时,在雷达屏幕上如何选取三个物标能确保船位在船位误差三角形之内?

A.三物标位于正横之前

B.三物标位于正横之后

C.本船回波在三物标构成的三角形之内

D.本船回波在三物标构成的三角形之外

1222.在陆标定位中,为减少“异时”观测所造成的船位误差,无论是方位定位还是距离定位,在观测顺序上都应遵循的原则。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远后近

D.先近后远

1223.某轮通过某水道时,利用左岸仅有的两个方位夹角较小的物标,以两标距离定位,而不用两标方位定位,这是因为:

A.测距离比方位快

B.船位均方误差椭圆的短轴分布在水道轴线的垂直方向上

C.船位均方误差椭圆的长轴分布在水道轴线的垂直方向上

D.两船位线夹角较小,均方误差圆也较小

1224.用两船距离定位时,为提高距离定位精度,应使位置线交角θ接近90o,实际工作中判断θ角的大小是用(如图)。

A.∠1

B.∠2+∠3

C.∠1+∠2

D.∠1+∠3

1225.在下列定位方法中,一般最准确的方法是:

A.两物标方位定位

B.两对物标串视定位

C.三物标方位定位

D.两物标距离定位

2.5.

3.2单标方位、距离定位的特点和定位方法

1226.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在物标选取上应注意:

A.选取正横附近物标进行观测

B.选取首尾线附近物标进行观测

C.选取较近物标进行观测

D.选取孤立物标进行观测

1227.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的优点是:

A.两条位置线的交角为90o

B.作图简单

C.只需一个物标

D.A+B+C

1228.单一物标方位距离定位中,精度最高的方法是:

A.利用雷达测定距离和方位定位

B.利用初显距离和罗经方位定位

C.利用六分仪测距和罗经方位定位

D.利用测深确定距物标距离和罗经方位定位

1229.利用物标的初显距离和方位定位,观测船位精度差的主要原因是:

A.初显距离测定困难造成方位测定出现异时观测误差加大

B.初显距离测定困难,同时误差大

C.初显方位观测误差大

D.位置线夹角不好

1230.以下定位精度最差的是:

A.三方位定位

B.距离定位

C.雷达距离方位定位

D.初隐(显)方位距离定位

1231.用灯塔灯光初显或初隐定位属于:

A.方位定位

B.方位距离定位

C.距离定位

D.移线定位

1232.在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中,如果观测偶然误差不变,物标距离增加一倍,船位偶然误差将:

A.增加一倍

B.减少一半

C.增加0.5

D.不变

1233.在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中,如果观测系统误差不变,物标距离增加一倍,船位系统误差将:

A.增加一倍

B.减少一半

C.增加0.5

D.不变

2.5.4 移线定位

直线和圆弧位置线的转移方法;了解影响移线船位精度的因素

理论

1234.“倍角法”和“四点方位法”是用来:

A.测定船位误差

B.船舶避险

C.求实际航迹向

D.测定船位

1235.必须使用移线定位的场合是:

A.一个时刻只能获得一条船位线的情况

B.测于定位时

C.只有一个导航物标可用的时候

D.以上都是

1236.某船TC356o,1025测得灯塔TB22o.5,无风流影响,若采用特殊移线定位欲使灯塔正横距离等于两次观测之间的航程,则第二次观测方位应为:

A.086o

B.045o

C.041o

D.056o

1237.某船TC356o,1025测得灯塔TB329o.5,无风流影响,若采用特殊移线定位欲使灯塔正横距离等于两次观测之间的航程,则第二次观测方位应为:

A.303o

B.045o

C.31 1o

D.056o

1238.设某轮首次观测甲物标的舷角是右舷角37.o5,第二次对同一物标进行观测得右舷角75°,两次观测间的航程为S,则第二次观测物标时该轮距物标的距离是:

A.4S

B.3S

C.2S

D.S

1239.设某轮首次观测甲物标的舷角是左舷角26.o5,第二次对同一物标进行观测得右舷角53°,两次观测间的航程为S,则第二次观测物标时该轮距物标的距离是:

A.4S

B.3S

C.2S

D.S

1240.设某轮首次观测甲物标的舷角是左舷角37.o5,第二次观测甲物标左舷角45°,两次观测间的航程为S,则第二次观测物标时到时物标正横的航程是:

A.2S

B.1/2S

C.3S

D.S

1241.设某轮首次观测甲物标的舷角是左舷角37.o5,第二次观测甲物标左舷角45°,两次观测间的航程为S,那么该轮到达甲物标的正横距离约:

A.2S

B.1/2S

C.3S

D.S

1242.特殊方位移线定位包括:

A.单物标三方位求航迹向法

B.四点方位法

C.罗经点法

D.B+C

1243.特殊方位移线定位的四点方位法是利用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定位的。A.等腰

B.直角

C.等边

D.等腰直角

1244.特殊方位移线定位主要适用于:

A.狭水道航行

B.风流影响可忽略不计

C.岛礁区航行

D.以上都是

1245.特殊方位移线定位属于:

A.方位定位

B.距离定位

C.方位距离定位

D.A.B都对

1246.为提高方位定位的精度,物标所在的舷角最好在附近。

A.30o~150 o

B.45o~135o

C.90o

D.0o或180 o

1247.为提高方位移线定位的精度,物标所在的舷角最好在附近。

A.选择适当的时间间隔

B.正确估计风流压

C.选择正横附近的物标移线,方位变化在30o以上

D.A.B.C都对

1248.无风流条件下移线定位时,若第一次观测物标的舷角为,第二次观测物标的舷角为,则两资助观测之间的航程即为该物标的正横距离。I、26o.5、45 o;II、45 o、90 o;III、22 o.5、45 o

A.I、II

B.I、III

C.II、III

D.I、II、III

1249.移线船位的精度取决于:

A .转移前位置线的精度

B .转移时时刻位置线的精度

C .转移中推算船位的精度

D .A+B+C

1250.移线船位是转移位置线和 相交确定的位置。

A .观测位置线

B .计划航迹线

C .另一转移位置线

D .实测航迹线

1251.移线船位线的均方误差是:

A .与移线前的船位线的均方误差E 一样

B .等于转移时间内的推算船位均方误差圆半径ρ

C .等于E 2+ρ2

D .等于22ρ+×E

1252.以下哪种特殊方位移线定位法两次观测间的航程等于第二次观测时物标至船舶的距离?

A .四点方位法

B .倍角法

C .特殊角法

D .A+B

1253.以下哪种特殊方位移线定位法能够方便地预测第二次观测时刻到正横之间的航程?

A .四点方位法

B .倍角法

C .特殊角法

D .A+B

1254.以下哪种特殊方位移位定位法能够方便地预测正横距离?

A .四点方位法

B .倍角法

C .特殊角法

D .A+B

1255.以下哪种特殊方位移位定位法有两次方便测定物标正横距离的机会?

A .四点方位法

B .倍角法

C .特殊角法

D .A+B

1256.用单物标方位移一测定的船位,其准确性:

A .好,可作为航行的主要依据

B .较差,但可供参考

C .较好,可作为航行的依据

D .差,参考价值极小

1257.用四点方位法求正横船位,适用于:

A .有风流影响,物标距船较近的情况

B .仅有流影响,物标距船较近的情况

坐标方位角计算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PI() Excel 中求方位角公式:a1,b1放起始点坐标 a3,b3放终点坐标。 度分秒格式: =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PI()) &"-"& INT(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 /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 PI()))*60)&"-"&INT(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 $b$1)))*180/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 $b$1)))*180/PI()))*60-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 (B3-$b$1)))*180/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 (B3-$b$1)))*180/PI()))*60))*600)/10 其中:A1,B1中存放测站坐标,a3,b3放终点坐标。 上面的计算出来的是度分秒格式,也就是字符串格式,不能用来计算,只是用来看的哟! 下面这个简单一点: =INT((PI()*(1-SIGN(C6-C4)/2)-ATAN((B6-B4)/(C6-C4)))*180/PI())*10000+INT(((PI()*(1-S IGN(C6-C4)/2)-ATAN((B6-B4)/(C6-C4)))*180/PI()-INT((PI()*(1-SIGN(C6-C4)/2)-ATAN((B6-B4) /(C6-C4)))*180/PI()))*60)*100+(((PI()*(1-SIGN(C6-C4)/2)-ATAN((B6-B4)/(C6-C4)))*180/PI()-I NT((PI()*(1-SIGN(C6-C4)/2)-ATAN((B6-B4)/(C6-C4)))*180/PI()))-(INT(((PI()*(1-SIGN(C6-C4)/ 2)-ATAN((B6-B4)/(C6-C4)))*180/PI()-INT((PI()*(1-SIGN(C6-C4)/2)-ATAN((B6-B4)/(C6-C4)))*1 80/PI()))*60))/60)*3600 Excel 中求方位角公式:a1,b1放起始点坐标 a3,b3放终点坐标。 求距离公式: =Round(SQRT(POWER((A3-$A$1),2)+POWER((B3-$B$1),2)),3)

EXCEL中计算方位角距离公式

EXCEL中计算方位角距离公式 电子表格中求方位角的公式 结果显示为度格式的计算式: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PI()&"°" Excel 中求方位角公式:a1,b1放起始点坐标a3,b3放终点坐标。 结果显示为度分秒格式的计算式: =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PI()) &"°"& INT(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 /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 PI()))*60)&"′"&INT(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 $b$1)))*180/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 $b$1)))*180/PI()))*60-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 (B3-$b$1)))*180/PI()-INT((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 (B3-$b$1)))*180/PI()))*60))*600)/10 &"″" 其中:A1,B1中存放测站坐标,a3,b3放终点坐标。 上面的计算出来的是度分秒格式,也就是字符串格式,不能用来计算,只是用来看的哟! 下面这个简单一点: =(PI()*(1 - SIGN(B3-B1) / 2) - ATAN((A3-A1) /(B3-B1)))*180/PI() Excel 中求方位角公式:a1,b1放起始点坐标a3,b3放终点坐标。 求距离公式: =Round(SQRT(POWER((A3-$A$1),2)+POWER((B3-$B$1),2)),3) 一、度分秒值换算为度 首先要将单位符号都去掉,形成1112233 的形式,分秒小于十的要在其前补0,必须如此,不然无法判断分与秒的位置。 假设原始数据在A列,第一个数据在A2单元格。 在你需要放入转换结果的一个单元格内(最好是与A2同一行,这样有大量原始数据要转换时,直接下拉就可以转换所有数据),输入: =value(MID(IF(LEN(A2)=6,CONCATENATE("0",A2),A2),1,3))+value(MID(IF(LEN(A2)=6,CONCATENATE( "0",A2),A2),4,2))/60+value(MID(IF(LEN(A2)=6,CONCATENATE("0",A2),A2),6,2))/3600 回车即可。 下面解释转换方法和函数意义。 以1112233 为例。 算法是111+(22/60)+(33/3600),即把分、秒都算成度后相加。 MID:意为选择指定的字符,具体写法为MID(数据,顺位,字符数),先指定1-3位(度位),再指定4-5位(分位)/60,再指定6-7位(秒位)/3600。 value:意为转换成为数值,这样才能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在于,度有可能是2位数,如果这样整个数就是6位,上例算式中的 IF(LEN(A2)=6,CONCATENATE("0",A2),A2)

方位角测量

视力保护色: - 字体大小:大中小 第六章→第三节→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要计算出导线点的坐标,计算导线测量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首先要查实起算点的坐标、起始边的方位角,校核外业观测资料,确保外业资料的计算正确、合格无误。 一、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 1、坐标正算 已知点的坐标、边的方位角、两点间的水平距离,计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6 所示,点的坐标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两导线点坐标之差,称为坐标增量,即: 【例题6-1】已知点A坐标,=1000、=1000、方位角=35°17'36.5", 两点水平距离=200.416,计算点的坐标? 35o17'36.5"=1163.580 35o17' 36.5"=1115.793 2、坐标反算 已知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的水平距离与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6可知,由下式计算水平距离与坐标方位角。 (6-3) (6-4)式中反正切函数的值域是-90°~+90°,而坐标方位角为0°~360°,因此坐标方位角的值,可根据、的正负号所在象限,将反正切角值换算为坐标方位角。 【例题6-2】=3712232.528、=523620.436、=3712227.860、

=523611.598,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方位角、水平距离。 =62°09'29.4"+180°=242°09'29.4" 注意:一直线有两个方向,存在两个方位角,式中:、的计算是过A 点坐标纵轴至直线的坐标方位角,若所求坐标方位角为,则应是A点坐标减点坐 标。 坐标正算与反算,可以利用普通科学电子计算器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相互转换功能计算,普通科学电子计算器的类型比较多,操作方法不相同,下面介绍一种方法。 【例题6-3】坐标反算,已知=2365.16、=1181.77、=1771.03、 =1719.24,试计算坐标方位角、水平距离。 键入1771.03-2365.16按等号键[=]等于纵坐标增量,按储存键[], 键入1719.24-1181.77按等号键[=]等于横坐标增量,按[]键输入,按[]显示横坐标增量,按[]键输入,按第二功能键[2ndF],再按[]键,屏显为距离,再按[]键,屏显为方位角。 【例题6-4】坐标正算,已知坐标方位角=294°42'51",=200.40,试计算纵坐标增量横坐标增量。 键入294.4251,转换为以度为单位按[DEG],按[]键输入,键入200.40,按[]键输入,按第二功能键[2ndF],按[]屏显,按[]屏显。 第六章→第三节→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二、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一)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联测边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反算) 用式(6-4)计算起始边与终边的坐标方位角。 2、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如图6-7所示,根据已知坐标方位角,观测右角,则各边方位角为:

第四节 距离定位

第四节 距离定位 1353. 为提高利用垂直角求物标距离的精度,观测时应选择__________。 ①在视界范围内的物标;②垂直角较大的物标;③岸距小的物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 1354. 用测定物标垂直角求水平距离时,应选择__________物标才能提高精度。 A .高度较高而孤立、平坦的物标 B .高度较高且孤立、陡峭的物标 C .高度较低且平坦的物标 D .以上三者均可 1355. 使用六分仪测定已知高度H (米)的物标的垂直角α,求距离(海里)公式是__________。 A .1852/αtg H D ?= B .()αtg H D ?÷=1852 C .1852/sin α?=H D D .1852/cos α?=H D 1356. 用六分仪观测已知高度H (米)的物标垂直角α',求船与物标的水平距离D (海里)的公式为__________。 A .αtg H D ?= B .αctg H D ?= C .α/856.1H D = D .α/865.1H D = 1357. 在英版海图上,用六分仪观测物标的垂直角求距离时,计算所用物标高度应是__________。 A .海图上标注的物标高程 B .海图高程经潮高改正后的高度 C .海图高程加上一个固定的数值 D .海图高程减去测者眼高 1358. 当用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使用的航海仪器是__________。 A .分罗经 B .雷达 C .六分仪 D .方位仪 1359. 当用六分仪测定某物标的垂直角求距离时,采用中版海图高程资料所求得的物标距离与采用英版海图的高程资料所求得的距离(不考虑潮汐)相比__________。 A .一样 B .前者大 C .前者小 D .大小视海区而定,但都存在误差 1360. 一般情况下,在用六分仪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如果高程采用中版海图资料(不考虑潮汐),所求距离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 A .一样 B .前者大 C .前者小 D .大小视海区而定,但存在误差 1361. 一般情况下,在用六分仪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时,如果高程采用英版海图资料(不考

104373_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通用) 用极坐标法放样必须计算出测站点(仪器点)到放样点得距离和方位角,才能进行放样。 原计算公式为: S12=sqr( (x2-x1)2+(y2-y1)2)= sqr(△x221+△y221) A12=arcsin((y2-y1)/S12) S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距离; A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坐标方位角。 x1,y1为测站点坐标; x2,y2为放样点坐标。 按公式A12=arcsin((y2-y1)/S12)计算出的方位角都要进行象限判断后加常数才是真正的方位角。 新计算公式为: A12=arccos(△x21/S12)*sgn(△y21)+360° 式中sgn()为取符号函数,改公式只需加上条件(A12>360°, A12= A12-360°)就可以计算出坐标方位角,不需要进行象限判断。 我的这个公式要更好一些,计算结果就是正确结果: SGN是正负号的函数。括号内的数字大于零SGN()就是+号,反之就是-号。

===================================函数开始=================================== 'jiaodu10(x,splitStr)函数将60进制度转换为10进制度格式.x为度数,splitStr为分隔符号,'如x为43%67%367,则splitStr为"%",参数要用双引号括起来,jiaodu10("x","%") Function jiaodu10(x,splitStr) If InStr(1,x,splitStr) Then Dim s s=Split(x,splitStr) jiaodu10=s(0)+s(1)/60+s(2)/3600 Else jiaodu10="错误" End If End Function '-------------------------------------------------------------------------------- 'jiaodu60(x,splitStr)函数将10进制度转换为60进制度格式,splitStr分隔表示 'x为数字,可以不用双引号括起来,参数splitStr要用双引号括起来iaodu10(12.31313,"-") Function jiaodu60(x,splitStr) Dim fen,miao Fen =Round((fen-Int(fen))*60,0) If miao >= 60 Then miao = miao-60 fen = fen+1 End If jiaodu60=Int(x) & splitStr & Int(fen) & splitStr & miao End Function '-------------------------------------------------------------------------------- 'juli(待算点纵坐标x,待算点横坐标y,测站点纵坐标m,测站点纵坐标n)用于计算距离。 Function juli(x,y,m,n) juli=Math.Spr((x-m)^2+(y-n)^2) End Function '-------------------------------------------------------------------------------- 'jiaodu(x,y,m,n)计算角度 Function jiaodu(x,y,m,n) Dim dx,dy,a,jdu10 dx=x-m dy=y-m a=Math.Abs(Math.Atn(dy/dx) * 180 / 3.14159265) jdu10=0 If (dx > 0) Then If (dy > 0) Then jdu10 = a Else jdu10 = 360-a End If Else If (dy > 0) Then jdu10 = 180-a

《坐标方位角及距离计算小程序》代码——Access实现

公用模块: Option Explicit Public Const PI = 3.14159265358979 '已知A、B两点坐标计算方位角,JSFWJ的中文意思是计算方位角 Public Function JSFWJ(xa As Double, ya As Double, xb As Double, yb As Double) As Double '已知A、B两点坐标计算方位角函数过程Dim vx As Double, vy As Double vx = xb - xa: vy = yb - ya '如果A、B两点坐标相同,出现提示对话框 If vx = 0 And vy = 0 Then MsgBox "您选择的是同一个点!",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提示信息" JSFWJ = 999999999# End If '计算方位角的值 If vx = 0 And vy > 0 Then '与y轴正半轴平行 JSFWJ = RadianToAngle(PI / 2#) ElseIf vx = 0 And vy < 0 Then '与y轴负半轴平行 JSFWJ = RadianToAngle(PI * 3# / 2#) ElseIf vy = 0 And vx > 0 Then '与x轴正半轴平行 JSFWJ = RadianToAngle(0) ElseIf vy = 0 And vx < 0 Then '与x轴负半轴平行 JSFWJ = RadianToAngle(PI) ElseIf vx > 0 And vy > 0 Then '第一象限 JSFWJ = RadianToAngle(Atn(vy / vx)) ElseIf vx < 0 And vy > 0 Then '第二象限 JSFWJ = RadianToAngle(Atn(vy / vx) + PI) ElseIf vx < 0 And vy < 0 Then '第三象限 JSFWJ = RadianToAngle(Atn(vy / vx) + PI) ElseIf vx > 0 And vy < 0 Then '第四象限 JSFWJ = RadianToAngle(Atn(vy / vx) + 2 * PI) End If End Function '已知A、B两点坐标计算距离,JSJLS的中文意思是计算距离S Public Function JSJLS(xa As Double, ya As Double, xb As Double, yb As Double) As Double Dim vx As Double, vy As Double vx = xb - xa: vy = yb - ya '如果A、B两点坐标相同,出现提示对话框 If vx = 0 And vy = 0 Then MsgBox "您选择的是同一个点!",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提示信息" JSJLS = 99999999# End If '计算距离 JSJLS = Sqr(vx * vx + vy * vy) End Function '弧度化角度 Public Function RadianToAngle(ByVal alfa As Double) As Double Dim alfa1 As Double, alfa2 As Double alfa = alfa * 180# / PI

全站仪闭合导线方位角及距离计算方法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计算方法 ①.方位角计算(左角) 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 αBC = αAB + ∠B ±180° = 30°+ 60° + 180° = 270° αCD = αBC + ∠C ±180° = 270°+ 70°- 180° = 160°

αDE = αCD + ∠D ±180° =160°+ 100° - 180° = 80° αEB = αDE + ∠E ±180° = 80° + 130° - 180° = 30°

②.方位角计算(右角) 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 αBC = αAB + ∠B ±180° = 30°+ 60° + 180° = 270° αCD = αBC - ∠C ±180° = 270° - 290° + 180°= 160° αDE = αCD - ∠D ±180° =160°- 260° - 180° = 80°

αEB = αDE - ∠E ±180° = 80° - 230° - 180° = 30° 总结:角在左边用加法,角在右边用减法(左加右减);在求方位角时,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得出来的得数大于180°则减去180°,若小于180°则加上180°(大减小加)。

③.坐标与距离计算方法 已知A,B两点坐标A(Xa,Ya),B(Xb,Yb), 1.求AB方位角及距离 αAB = (Y B-Y A)/(X B-X A) = Tanα x Y B-Y A 注意:测量中坐标系x,y与数学中坐标系x,y相反X B-X A Y

坐标方位角计算

二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 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标,控制点的坐标是根据边长及方位角计算出来的。下面介绍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是矿山测量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公式。 一、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已知点到待定点的坐标方位角、边长计算待定点的坐标,这种计算在测量中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5—5所示,已知A 点的坐标为A x 、A y ,A 到B 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分别为AB S 和AB α,则待定点B 的坐标为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 } (5—1) 式中 AB x ? 、AB y ?——坐标增量。 由图5—5可知 AB AB AB AB AB AB S y S x ααsin cos =?=? } (5—2) 式中 AB S ——水平边长; AB α——坐标方位角。 将式(5-2)代入式(5-1),则有 AB AB A B AB AB A B S y y S x x ααsin cos +=+= }

(5—3) 当A 点的坐标A x 、A y 和边长AB S 及其坐标方位角AB α为已知时,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待定点B 的坐标。式(5—2)是计算坐标增量的基本公式,式(5—3)是计算坐标的基本公式,称为坐标正算公式。 从图5—5可以看出AB x ?是边长AB S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 AB y ?是边长AB S 在 y 轴上的投影长度,边长是有向线段,是在 实地由A 量到B 得到的正值。而公式中的坐标方位角可以从0°到360°变化,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坐标方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就有正负两种 情况,其正负符号取决于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如图5—6所示。从式(5—2)知,由于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决定了坐标增量的正负,其符号归纳成表5—3。

天线方位角俯仰角以及指向计算

创新实验课作业报告 姓名:王紫潇苗成国 学号:1121830101 1121830106 专业: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课题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航天科技成果不断向军事、商业领域的转化,航天科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航天器机构朝着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对航天机构的可靠性、精度、寿命等要求越来越高,对航天器机构精度的要求显得愈发突出,无论是航天器自身的工作,还是航天器在轨服务都对其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航天器中的外伸指向机构通常指的是星载天线机构,星载天线是航天器对地通信的主要设备,肩负着对地通信的主要任务,同时随着卫星导航的广泛应用,星载天线就愈发的重要起来,而其指向精度的要求就愈发的突出,指向精度不足,将会导致通信信号质量下降,卫星导航精度下降等结果。民用方面移动通信和车载导航等,军用方面舰船导航、精确打击等这些都对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有着极高的依赖性。 因此,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

课题一双轴驱动机构转角到天线波束空间指向 首先就是要确保星载天线驱动机构在地指向精度分析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对接下来的在轨指向精度分析和指向误差补偿进行分析。星载天线驱动机构的末端位姿误差主要来源于机构的结构参数误差和热变形误差,这些误差是驱动机构指向误差最原始的根源,由于受实际生产加工装配能力和空间环境的限制,这些引起末端指向误差的零部件结构参数误差是必须进行合理控制的,引起结构参数变 化的热影响因素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在轨天线驱动机构指向精度动态分析和误差补偿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纵观整个星载天线驱动机构末端位姿误差的分析,提出源于结构参数误差和热变形误差引起的星载天线驱动机构末端位姿误差的研究是必要的。 发展现状:星载天线最初大多是以固定形式与卫星本体相连的,仅仅通过增大天线波束宽度和覆盖面积来提高其工作范围,对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是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星载天线要具备一定的自由度,因此促使了星载天线双轴驱动机构的发展。星载天线双轴驱动机构能够实现对卫星天线的二自由度驱动,是空间环境下驱动天线运动的专用外伸执行机构。卫星天线的二自由度运动能够满足对地通信、星间通信、卫星导航定位、以及对目标的实时观测跟踪,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其精度的提高,随着需求的不断提高,精度已经成为衡量星载天线双轴驱动机构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一个难点。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星载天线双轴驱动机构是驱动卫星天线系统进行准确空间定位的核心部分。 与此同时,我国对星载天线驱动机构的研究、生产制造技术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学习积累,也成功的应用到了一些卫星上,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自2000年后,我国在发射的卫星中,有很多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天线驱动机构。相应的研究单位也蓬勃发展,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局等相关单位对星载天线驱动机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展。特别是伴随着我国自主导航系统一北斗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空间实验室和“嫦娥计划”的不断深入。星载天线双轴驱动机构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即便如此,我们跟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目前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主要在双轴驱动机构精度、使用寿命、可靠性方面,因此还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精度、使用寿命、可靠性。 那么,我们小组也秉承着对航天事业的极大热忱开始对天线指向问题进行研

全站仪闭合导线方位角及距离计算方法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计算方法 ①?方位角计算(左角) 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a 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 a BC = a AB +Z B ±180 ° = 30 +°60 + 180 =270 a CD = a BC +Z C士180 °= 270+ °70 - 180 = 160 ° a DE = a CD +Z D士180 ° =160 + 100 - 180 =°80 ° a EB = a DE +Z E 士180 °= 80 + 130 - °180 =° 30 °

②?方位角计算(右角) 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a AB = 30°,可求出其 它方位角如下: a BC = a AB + Z B ±180 ° = 30 +°60 + 180 =270 a CD = a BC - Z C 士180 =270 -°290 +°180= °160 a DE = a CD - Z D 士180 ° =160 - 260 - 180 =° 80 a EB = a DE - Z E 士180 ° = 80 -230 - 180 =°30 ° 总结:角在左边用加法,角在右边用减法(左加右减);在求方位角时,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得出来的得数大于180°则减去180°若小于 180°则加上180° (大减小加)。 ③?坐标与距离计算方法

同理可以得到D 点与E 点坐标 已知 A,B 两点坐标 A(Xa,Ya),B(Xb,Yb), 1.求AB 方位角及距离 a AB = (Y A )/(X B -X A ) = Tan a x YB-Y A A / 注意:测量中坐标系x , y 与数学中坐标系x , y 相反 X B-X A 一甘 — I Y D AB = v {(X B -X A ) 2+(Y B -Y A ) 2} 2.求C 点坐标C (Xc,Yc ) Xc = XB + D AB ? COSk AB Y C = YB + D AB- Sin a AB

方位定位与水平夹角定位

方位定位与水平夹角定位 1引言 船舶沿岸航行,必须定时通过击标确定船位。船位确定的方法很多,有方位定位、距离定位、水平夹角定位、移线定位及综合定位等。在目前情况下,船舶往往采用雷达陆标定位,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既可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又可双物标或三物标甚至多物标方位或距离定位,另外雷达定位还是全天候的,不受能见度条件的限制。然而,一旦雷达故障,我们也应学会用其他手段准确测定陆标船位,比如,方位镜定位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六分仪水平夹角定位也是有效的定位手段之一。由于方位定位的精度既涉及到测者的水平又与罗经的误差直接有关。因此方位定位往往误差较大;又由于水平夹角定位观测时间较长,海图作业比较困难,因此船舶很少采用。本文想就方位定位和水平夹角定位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将两者有机结合,以便在一定条件下船舶能够在相对方便时得到更为准确的船位。 2方位定位和水平夹角定位方法 2.1方位定位方法:利用罗经观测物标方位得到物标的罗方位,经罗经差换算成真方位后在海图上画方位位置线,其位置线的交点即定位船位。具体作法:将船测岸真方位加或减180度变成岸测船真方位,然

后从物标画船位位置线。 2.2水平角定位方法:同一时刻观测三或四个物标构成的水平夹角,可以得到圆弧船位线,两条船位线的交点即观测时刻的船位。具体作法:几何画法,设水平夹角为α,用直线连结两物标,在物标处作90度—α(α〉90度时向相反方向画)交物标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于O点,然后以O为圆心、O到物标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弧,即船位位置线. 3方位定位与水平夹角定位分析 3.1方位定位产生船位误差(二方位定位)或船位误差三角形(三方位定位)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A)观测方位时的观测误差; (B)海图作业时的绘画误差; (C)不能准确地在同一时刻观测引起的误差; (D)海图物标位置不准引起的误差; (E)罗经不准引起的误差。这其中,观测误差对同一时刻同一观测者

万能方位角计算公式

先计算出坐标增量: dX=Xb-Xa dY=Yb-Ya dY=dY+1E-10 为了使除数不为零而加一个很小的数 方位角计算万能公式:Az=pi * (1-Sgn(dY)/2)-Atn(dX / dY)单位为弧度 Az=Az * 180 /pi 单位为度 此公式计算无需判断象限,只需在值小于0时加上360即可! 其中,sgn()为求符号函数,若dX<0时其值为-1,dX>0时为1,dX=0时为0。使用此公式不用判断所在象限,直接将坐标增量代入即可求出方位角值,在用计算器编程时若没有SGN()函数可自行判断并用一个变量代替! VBA代码: '方位角计算函数 Azimuth() 'Sx为起点X,Sy为起点Y 'Ex为终点X,Ey为终点Y 'Style指明返回值格式 'Style=-1为弧度格式 'Style=0为“DD MM SS”格式 'Style=1为“DD-MM-SS”格式 'Style=2为“DD°MMˊSS""”格式 'Style=其它值时返回十进制度值 Function Azimuth(Sx As Double, Sy As Double, Ex As Double, Ey As Double, Style As Integer) Dim DltX As Double, DltY As Double, A_tmp As Double, Pi As Double Pi = Atn(1) * 4 '定义PI值 DltX = Ex - Sx DltY = Ey - Sy + 1E-20 A_tmp = Pi * (1 - Sgn(DltY) / 2) - Atn(DltX / DltY) '计算方位角 A_tmp = A_tmp * 180 / Pi '转换为360进制角度 Azimuth = Deg2DMS(A_tmp, Style) End Function '转换角度为度分秒 'Style=-1为弧度格式 'Style=0为“DD MM SS”格式

经纬度计算距离和方位角

经纬度计算距离和方位角 方位角(azimuthangle):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方位角。 (一)方位角的种类 由于每点都有真北、磁北和坐标纵线北三种不同的指北方向线,因此,从某点到某一目标,就有三种不同方位角。 (1)真方位角。某点指向北极的方向线叫真北方向线,而经线,也叫真子午线。由真子午线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一般用A表示。通常在精密测量中使用。 (2)磁方位角。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磁极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某点指向磁北极的方向线叫磁北方向线,也叫磁子午线。在地形图南、北图廓上的磁南、磁北两点间的直线,为该图的磁子午线。由磁子午线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用Am表示。 (3)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常简称方位角,用a表示。 方位角在测绘、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航空、航海、炮兵射击及部队行进时等,都广泛使用。不同的方位角可以相互换算。 军事应用:为了计算方便精确,方位角的单位不用度,用密位作单位。换算作:360度=6000密位。 (二)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因标准方向选择的不同,使得一条直线有不同的方位角。 同一直线的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为: A=Am+δ A=a+γ a=Am+δ-γ (三)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1.正、反坐标方位角 每条直线段都有两个端点,若直线段从起点1到终点2为直线的前进方向,则在起点1处的坐标方位角a12称为直线12的正方位角,在终点2处的坐标方位角a21称为直线12的反方位角。 a反=a正±180° 式中,当a正<180°时,上式用加180°;当a正>180°时,上式用减180°。 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测定每条直线的坐标方位角,而是通过与已知坐标方位角的直线连测后,推算出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因β2在推算路线前进方向的右侧,该转折角称为右角;β3在推算路线前进方向的左侧,该转折角称为左角。从而可归纳出推算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 a前=a后+180°+β左 a前=a后+180°-β右 如果计算的结果大于360?,应减去360°,为负值,则加上360?。

陆标定位陆标的识别与方位距离的测定陆标的识别

2.5陆标定位 2.5.1陆标的识别与方位、距离的测定 2.5.1.1陆标的识别方法 1102.初到陌生海岸,识别沿岸物标的基本方法是: A.利用对景图 B.利用等高线 C.利用已知船位识别 D.以上都是 1103.利用船位识别物标的方法还可以: A.将海图上没有标绘但有导航价值的物标注在海图上 B.将正在航行的他船的位置标注在海图上 C.将正在锚泊的他船的位置标注在海图上 D.A+C 1104.在陆标定位时,下列识别陆标的方法是否正确? A.根据未知物标和已知物标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识别 B.根据准确船位和末知物标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识别 C.A.B都正确 D.A.B都不正确 1105.下列哪些是航海上常用的陆标识别的方法?I、利用对景图;II、利用等高线;III、船位;IV、利用已知物标 A.I、III、IV B.I、II、III C.II、III、IV D.I、II、III、IV 1106.利用船位识别物标的关键是: A.船舶的航行不受风流影响 B.所用初始船位正确无误 C.船舶应航行在沿岸 D.船舶应朝向物标航行 1107.利用等高线识别物标时,草绘间断线 A.既不能说明高程也不反映出形,无参考价值 B.既说明高程也反映出形,应加以利用 C.不说明高程也不反映山形,应加以利用 D.视当时航行情况决定是否利用 1108.利用对景图识别物标的对景图可在获得。 A.航用海图 B.航路指南 C.航路设计图 D.A+B 1109.利用对景图辨认山形时: A.从所标的方位和距离上看去,实际山形与对景图很相似 B.从不同距离上看去,实际山形与对景图基本不变,但山的大小有变化 C.从不同方位看去,实际山形与对景图可能变化很大 D.以上都对

XY-SQ坐标、方位角、距离标准通用计算程序

XY-SQ坐标、方位角、距离标准通用计算程序 ⑵XY—SQ程序设计 AC MODE 5 1 XY ALPHA — ALPHA SQ EXE 1 A″X0″ B″Y0″ C″X1″ D″Y1″∶Lbl 3∶Pol ((C-A ), (D-B ∶″1.XY=>SQ〞∶″2.SQ=>XY〞∶ {K}∶K =1 => Goto 0∶≠> Goto 1∶ Lbl 0 ∶{X Y }∶Pol (X-A , Y-B ∶ S= I ▲ J<0 => Q= 360+ J ▲≠> Q= J ▲Goto 3 ∶ Lbl 1∶{ S W }∶X〝XP〞= A+ Rec (S , W+J ) ▲Y〝YP〞=B+J ▲Goto 3 EXE ⑶说明 ①功能: 计算测点到控制点的距离及方位角;由观察水平角、平距计算测点的坐标。 ②计算器输入及显示 X0? 输入控制点或测站坐标,米 Y0? X1? 输入后視点坐标,米 Y1? X? 输入所求点坐标,米 Y? S= 显示两点的距离,米 Q= 显示测点到控制点的方位角,度。 S? 输入平距(米), W? 输入水平角(度), XP= 显示点P的坐标。 YP= ③当K=1时,计算测点到控制点的距离及方位角,当K≠1时,由观察水平角、平距计算测点的坐标。 ⑷计算 例、控制点DA29 (229540.940,477984.580 )、后視点A30(229081.728,477624.140),拟放中桩P(229500.384,477900.260),计算两点的距离及方位角,支点B1观察角E=75°30′29″,平距716.304m。计算支点B1的坐标。 选择程序:AC FILE △选取XY—SQ程序EXE 输入数据顺序: X0? 229540.940 EXE 输入控制点坐标,米 Y0? 477984.580 EXE X1? 229081.728 EXE 输入后视点坐标,米,只计算距离及方位角可以不输。 Y1? 477624.140 EXE 1. XY=>SQ 2. 2.SQ=>XY K? 1 EXE 输入计算方式,输入1,选择计算测点到控制点的距离及方位角, X? 229500.384 EXE 输入中桩坐标,米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已知方位角+水平角大于540°-540°)已知方位角+水平角±180°=方位角 坐标增量的计算方法: 平距×COS方位角=△X坐标增量 平距×Sin方位角=△Y坐标增量 坐标的计算方法: 已知X坐标±△X坐标增量=X坐标 已知Y坐标±△Y坐标增量=Y坐标 高差、平距的计算方法: 斜距×Sin倾角=高差 斜距×COS倾角=平距 高差÷Sin倾角=斜距 平距÷cos已知度分秒=斜距 高程的计算方法: 已知高程-仪器高+前视高±高差=该点的顶板高差 原始记录计算方法: 前视-后视相加÷2=水平角(前视不够-后视的+360°再减)后视 00°00′00″ 180°00′09″

前视92°49′02″272°49′13″水平角= 92°49′03″ 实测倾角:正镜-270°倒镜-90°(正、倒镜相加-360°)实例: 110°30′38″-90°= 00°30′38″ 实例: 270°30′38″-270°= 00°30′38″ 激光的计算方法:两点的高程相减: 比如:5点高程1479、479-4点高程1471、052 = 8、427 两点之间的平距:60、673×tan7°19′25″=7、798 8、427-7、797=0、629(上山前面的点一定高于后面的点,所以前面的点减后面的点) 测量:1、先测后视水平角:归零,倒镜180°不能误差15′ 2、前视:先测水平角并读数记录,然后倒镜测倾角,水平角、平距、斜距、高差、量出仪器高,前视量出前视高。 要求方位角-已知方位角±180°=拨角方位 画两千的图:展点用0.6正好. 倾角的计算方法:180°以下的-90° 270°-超过180°的 两点的高差除平距按tan=倾角

极坐标定位系统(又称方位距离定位系统)

极坐标定位系统(又称“方位距离定位系统”)(polar coordinate positioning) 又称方位一距离定位。通过测定待定点到至少一个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所进行的一种无线电定位。定位参数是方位角和距离,位置线是岸台(已知点)至船(待定点)的方向线和由岸台至船的距离形成的以岸台为圆心、以岸台至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弧线。位置方向线与位置圆弧线相交即可确定船位。 塔康导航系统 塔康导航系统(tactical air navigation-TACAN) 军用战术空中导航系统,采用极坐标体制定位,能在一种设备、 一个频道上同时测向和测距(图1[ 塔康导航系统])。 发展:40年代后期,民航已采用伏尔导航系统测向和早期的地美依 导航系统测距,两者结合成为伏尔-地美依导航系统。塔康导航系 统的发展旨在1000兆赫频段上同时提供测向和测距两种功能,并提 高测向准确度。1948年,试验在1000兆赫频段上对天线用3瓣波形 调制以提供全向方位,并与地美依导航系统组合。1951年继续改进, 用9瓣波形替代3瓣波形,同时把通道数从50个增加到 126个。 导航性能因此得到提高而成为正式导航系统,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1959年,民用地美依导航系统改用塔康通道和相同的脉冲技术。后来,又把伏尔导航系统与塔康导航系统结合起来,遂成为通用的伏尔塔克导航系统。 原理:塔康设备测距原理与地美依设备完全相同,测向功能是通过附加在地面信标天线上的特殊装置来实现的。天线结构是塔康导航系统测向的核心。传统的塔康地面信标天线是圆筒形结构,中心是固定不动的辐射元,发射全向场型(图2[塔康导航系统地面天线结构])。 围绕辐射元外围的是两层同轴旋转的圆筒,圆筒由绝缘材料制成,内圆筒镶有1个金属反射元,外圆筒镶有9个反射元。圆筒由电动机驱动,转速为每分钟900转(每秒15转),每转为360。转轴上固定有基准脉冲盘,嵌有基准脉冲触发点。内圆筒上的单个反射元对中心辐射元产生的影响,是使它的场型变成心脏形,每秒旋转15周。外圆筒上的9个反射元,对场型产生的影响是使其变成9齿形,内外圆筒一起旋转产生塔康导航系统所特有的9瓣波形场型。由于具有9瓣的调制波形,塔康导航系统抑制场地反射干扰的能力大为提高(图3[ 塔康导航系统的调制形]). 塔康导航系统输出载波受填充脉冲对或应答脉冲对调制,每周(360)出现一次相位固定的基准脉冲群。内圆筒旋转产生每秒15次的调制信号,外圆筒旋转产生每秒135次的调制信号(图4[塔康导航系统信号波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