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徽省交通发展对旅游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安徽省交通发展对旅游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安徽省交通发展对旅游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安徽省交通发展对旅游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oc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等战略,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冲刺万亿元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旅游新路。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统筹推进皖南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板块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国际化旅游精品线路,创造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业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培育5个至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力争2020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8.8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到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为实现《规划》目标,我省将实施“1+1”(一计划一工程)旅游强省决策部署,“一计划”即:5年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万亿元,打造山地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会议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10大类产业集聚区,实现省旅游总收入达1万亿元的“111计划”;“一工程”即:重点推进一批国际和国内旅游示范工程,具体包括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万里茶道”旅游兴农、遗产文化旅游等3个国际典范工程和“四个旅游”特色化、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旅游精准扶贫、皖北塌陷区生态旅游、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基地、“幸福安徽”大众游、中国新型城镇化旅游、乡村旅游分类施策全域推进、生态旅游试点、低碳全域旅游、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等13项国内试点示范工程。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打造系列重点旅游项目,建立5A级景区备选名单遴选制度,推动巢湖中庙景区、亳州古城景区、皇藏峪景区、寿州古城-八公山旅游区、焦岗湖风景区、

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自古以来,交通对旅游的发展就有着深刻的影响。任何旅游者要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行,都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一定的运输工具这两个载体。可以说,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充要条件。澳大利亚国家旅游部专家就把旅游交通的重要性表述为:国家相对分散的旅游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有质量保证的及一定容量的国家交通网,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提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我国,随着旅游活动从低级的以赶景点为主要目标的“苦行游”,向包含多种文化生活内涵在内的、高级的、以休假与游览结合为主要目的的“康乐游”、“享乐游”、“休闲游”等方向转化,旅游交通的地位与作用正变得日益突出,值得重新认识。 一、交通对旅游的影响与制约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自19世纪蒸汽式火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旅游开始,到20世纪喷气式飞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旅游时代的到来,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交通运输对旅游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1.交通对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影响与制约 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交通的便利与否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在旅游者评估选择直至最后确定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区域旅游的可进入性始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还影响到旅游者的出游半径。在一定的引力和外推力的作用下,游客流量与距离影响力是成反比的[1]。用公式表示为: F= T1T2/f (d ) 公式中T1表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T2表示旅游客源地的外推力,d表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在这其中,游客对距离的直观感受和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交通便利条件和综合评价印象。从这方面来说,交通对旅游者的出游选择在心理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旅游效果影响要素中,与住宿、饮食、景点及其他服务消费等项目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黄山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引言 黄山市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黄山市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黄山市,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如果不合理开发旅游业,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以此论证可持续发展对其重要性,为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着名学者韦里克提出。它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广和前人的规范研究证实,SWOT分析法也可以应用到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战略分析中来。显然,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也是可行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黄山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2.旅游资源的积聚性高。黄山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积聚性很高,旅游景点多,可游性强。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不便。黄山市多山区。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交通对旅游产生的影响与发展(知识材料)

交通对旅游产生的影响与发展 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交通便捷的地方的旅游业将比交通闭塞的地方更加发达。而中国目前的旅游交通公路等级差距大,各种交通设施相对落后,交通服务不到位,旅游发展的同时又破坏了环境,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为此有必要完善各种交通设施,提升交通服务质量,兼顾好环保与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各交通部门的分工合作,优化各交通运营部门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以期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旅游业。 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的旅游业也渐渐发展起来,各种生态自然景观都被包装上了商业化的面孔供人们观光玩赏。在物质享受丰裕后,每个人都有出门看看新鲜,拓展视野的愿望。在交通不便的时候,人们去旅游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如同苦行僧修行一样历尽艰险。随着交通也的发展,旅游才真正变成一件赏心乐事,各种“休闲游”,“享乐游”纷纷打起了宣传的招牌。由此可见,便利的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的,人们希望旅游是一件休闲放松的事情,所以更希望自己的行程不会因为交通问题而

受阻。如何发展交通,成了目前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1、交通对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旅游地点的最后选择,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舍近求远”,或者是“舍易求难”,交通便利的旅游景区比交通闭塞的景点更占优势。同时,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出游半径和景点的客流量,对于那些危险系数高,交通状况差的景点,游客会相对稀少。由此可见,客源地与旅游景区之间的距离和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之间是成反比关系的,人们是否选择去该地旅游,除了考虑附近住宿条件和饮食条件,以及当地的文化,风景的吸引力外,还会考虑当地的交通是否便利,这次出游是否划算等等,而且,超过半数的人将交通这一指标列在首位,如果该地的交通状况差,那么很可能人们会退而求其次,放弃对该地的选择。 2、交通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旅游业的长线发展离不开观光者的支持,游客产生的旅游效益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开发旅游业的资金需要从旅游效益中拨出。而由于交通问题导致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特征 1、旅游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世界一流的黄山等自然资源,又有佛教、道教和徽州文化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培育开发了休闲度假及专项旅游产品,形成了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2、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经过不断地努力,安徽省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及景点通达度得到显著提高,重点旅游区的通讯、水电及食宿等明显改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3、旅游区域合作加强 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在省内旅游合作方面,黄山、池州、宣城三市签署了区域旅游联动协议,从机制上保证“两山一湖”旅游联动和无障碍旅游区的实现。大皖南、皖江、泛巢湖、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区旅游建设有了新进展。在省际旅游合作方面,安徽省与江浙沪三省市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黄山加入了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安徽省与湘赣鄂豫四省建立了中部五省旅游共同体。 4、旅游产业地位日益显著 国内游、入境游及出境游全面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旅游总收入908.90亿元,占全省GDP的9.04%,

旅游对经济、就业等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加强旅游投资,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安徽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旅游产品单一 安徽省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水平有待提高,大多停留观光层面的开发上,缺少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和产品提升。在旅游产品中,观光产品占主体,休闲度假、商务旅游及文化民俗观光等旅游产品较少,这既影响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影响消费结构、游客停留时间及支出。 2、旅游收入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中,旅游收入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的问题一直存在,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旅游总收入南多北少,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差距大。从旅游总收入看,2009年皖南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5.40%,合肥经济圈占40.35%,皖北则仅占14.25%。从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的差距看,2009年安徽省国内旅游收入863.78亿元,旅游外汇收入6.64亿美元。从统计数据上看,这个差距还有扩大的倾向。安徽省旅游业的外向度较低。 3、旅游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有待延长 安徽省旅游业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型业态开发不足。一些地方的旅游发展主要是依靠饭店、旅行社及景区带动经济,旅游收入单一,产业规模小,产业带动性不强。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强化综合性开发与经营,向旅游的上、下游开发,拉长旅游产业链,改变企业单一的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旅游业的发展对民航业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对民航业 的影响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摘要 经过新中国50年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着增强,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将航空业的发推向了高潮。而民航和旅游也一直是个分不开的话题,民航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对于民航增加客源又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民航与旅游简直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之间是一种紧密合作、互利共赢的正相关关系。本文重点阐述了民航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旅游业对民航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航业,航空运输,旅游业,正相关 引言 航空运输业作为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之一,解决了游客出行问题和提高旅游可进 入性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旅游业在发展上一定程度的特别是可进入性方面都很大程度的受到了航空业的限制。一些着名的旅游景点,会因为没有直飞航班,使得游客的出游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游客只能选择较慢的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就好像有好的产品、好的价格、好的目的地,却也只能养在深闺无人识。我国现在在全世界已经开辟了142个国家和地区为旅游目的地,但真正方便和能够到达的也只有七八十个,其它 都在不同程度的受到航空业的制约。 一、我国民航业发展现状 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的民航体制改革,航空运输企业和服务保障企业这两个原本民航总局直属的企业进行实现了合并重组,这也是民航业的一大进步和完善。新组建的集团公司不在隶属民航总局,机场属地管理的变动也以后短期内完成。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和服务保障集团公司这两个新成立的公司将遵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更好的实现他们的重组,并进行多种形式的产权改革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现在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更多的多外开放以及放低经济性的管理制度,实现开放统一、有序竞争的民航市场体系。如开展更多的航权,目前我国会继续和更多的国家签订民航合作协议,互相开放更多的区域, 更好的发展民航的多元化,为了适应中国对外开放的需要,走在航空运输自由化的总体趋势。这种变化使得国内旅游国际旅游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民航业的特点 1、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0 省旅游局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5) 一、规划背景 (5) 二、规划围 (5) 三、规划期限 (5) 四、规划依据 (5) 五、规划原则 (6) (一)全局化视野 (6) (二)差异化定位 (6) (三)市场化导向 (6) (四)可持续发展 (7) (五)协调化发展 (7) 第二章基础分析 (8) 一、资源分析 (8) (一)资源丰富,组合度好 (8) (二)生态良好,尺度丰富 (8) (三)文化突出,主题鲜明 (8) (四)利用不够,转化不足 (9) 二、市场分析 (9) (一)总量快速增长 (9) (二)结构稳中有变 (9) (三)消费形式多元 (9)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三、产业分析 (10) (一)统筹力度持续加大 (10) (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 (四)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11) 四、机遇与挑战 (11) (一)发展机遇 (11) (二)面临挑战 (11) 五、分析结论 (12) 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13) 一、总体思路 (13) (一)发展思路 (13) (二)发展任务 (13) 二、发展战略 (14) (一)加快产业资本聚集 (14) (二)实施目的地升级 (15)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6) (四)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17) (五)遗产保护与创造 (17) (六)区域旅游一体化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分期指标 (19) (三)产品建设 (19) 四、分区目标 (20) (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区 (20) (二)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20) (三)经济圈旅游区 (21) (四)皖北旅游区 (21)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23) 一、空间布局 (23) (一)三心引领 (23) (二)四片联动 (24) (三)十区聚集 (25) (四)六环联通 (30) 二、旅游产品 (31) (一)旅游精品体系 (31) (二)重点旅游线路 (36) (三)产品支撑体系 (39) (四)产业融合发展 (49) 三、各市发展指引 (50) (一)市 (50) (二)市 (51) (三)市 (52) (四)市 (54) (五)市 (55) (六)市 (56) (七)亳州市 (57) (八)市 (59) (九)市 (60) (十)市 (61) (十一)市 (62) (十二)市 (64) (十三)池州市 (65) (十四)市 (66) (十五)市 (67) (十六)马市 (68) 第五章服务要素 (70) 一、旅行社业 (70) 二、旅游交通 (70) 三、旅游住宿 (71) 四、旅游餐饮 (72) 五、旅游娱乐 (73) 六、旅游购物 (74)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安徽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障碍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安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标签: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对策 旅游业是对人文和环境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旅游业的长久发展。但目前已经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可能影响和制约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上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1999年世界旅游理事会、地球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共同下的定义是:满足现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区的需要,同时增加和保护未来人机会的旅游。要想实现可持续旅游,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2001年联合国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會以可能阻止其它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人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和改变。目前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还没有统一的表述,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问题。 2 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2.1 安徽省旅游资源概况 安徽民谣“两根筷子夹着碗,屏障在西也在南,东面不平北边平,黄山胜过九华山”。概括了安徽省的旅游地理面貌。长江和淮河像两根筷子,巢湖似碗,西面的大别山和东南面的天目山如屏,北面是一马平川的江淮大平原。而黄山和九华山是安徽最有名的风景名胜区。安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属于国内少有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有世界遗产地2处;有黄山、九华山等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天堂寨、太平湖等29处省级风景名胜;有新四军军部旧址、宏村、西递村等36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寿县、绩溪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5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徽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处于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南部地区山清水秀,以“两山一湖”(典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代表,北方地区以文物古迹为最,曹操故里、成汤古都等。 2.2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2010年第一季度全省共接待游客总数3697.15万人次,同比增幅32.80%,旅游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皖政〔2011〕3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依据《安徽省旅游条例》,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旅游业发展的人本化特质、多功能特点、开放性特征,把我省旅游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着力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全省旅游业协调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强化政策创新,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加快旅游强省建设,为安徽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健全政府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宏观机制,完善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市场机制,全面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自律、社会力量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 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效益相结合。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推广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带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一方面,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区域牵动力的旅游知名品牌、重点项目和精品线路,实现优势资源优先突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皖北旅游等,推动全省旅游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融合和资源整合相结合。加快推动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旅游新领域和发展旅游新业态,以产业融合带动资源整合。 坚持深化改革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化解旅游资源开发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各个环节,以改革开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集聚,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依托资源和创意创新相结合。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深度谋划旅游项目,大力促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科技、动漫创意的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表现力和吸引力。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的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分析 [摘要]中国山河锦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构成了巨大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近十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蓬勃发展,而壮丽旖旎的中国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计量经济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从而对今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 一、引言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旅游者的主观需求因素,包括旅游者的收入情况和闲暇时间等;二是旅游资源的客观供给

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及其设施、交通情况等。具体说来包括: (一)居民可支配时间增多 1999年9月,国家出台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这一放假办法,形成了三个各约一周的集中假期,即“春节”、“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集中的假日,使出游者实施的中长距离旅游有了时间保证,人们有可能走得更远,逗留得更久,去更多的旅游景点,享受更多的旅游经历,也支出更多的费用。“黄金周”使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在我国的国内旅游发展方面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 (二)居民旅游观念的变化 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GDP指标越高,国民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费观念越强。 (三)交通情况 随着经济的逐步增长,我国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铁路、公路的增多,条件的完善,使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居民也因此更乐于到各个地方旅游。 (四)旅游人数 旅游消费与旅游人数有着一定的关系:旅游人数越多,消费水平通常就越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外出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