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纺丝各工序要求及原理

纺丝各工序要求及原理

纺丝各工序要求及原理
纺丝各工序要求及原理

涤纶长丝的物理指标z[原文地址]

一、【涤纶长丝的物理指标】

1、线密度是表示长丝粗细的指标,用分特(dtex)表示。

10000m长纤维的重量克数为分特数。也有用特数(tex)表示的。1特等于10分特。

2、断裂强度是反映长丝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断裂强度高,长丝在加工过程中不易断头、绕辊,最终做成的纱线和织物的强力也高。但断裂强度太高,纤维刚性增加,纱线和织物的手感变差。

3、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是一种反映纤维韧性的指标。对于衣着长丝,伸长率愈大,手感愈柔软,后加工毛丝、断头较少,但过大时,织物易变形。

4、条干不匀率是一种表示长丝条干均匀度的指标。这项指标对预取向丝的拉伸丝尤为重要。长丝条干不匀,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毛丝和染色不匀。

5、沸水收缩率定长的长丝放在沸水中煮沸一定时间后,其收缩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比值称为沸水收缩率。用百分数表示。沸水收缩率是一种反映长丝热定型程度和尺寸稳定性的指标,与染色性能有一定关系。

二、【长丝对切片质量的要求】

特性粘数为了使产品具有适当的物理机械性能,又能顺利纺丝,要求聚酯切片有适当的分子量。而测定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烦杂,故用特性粘数表示其分子量的大小。

凝聚粒子如氧化凝胶物、二氧化钛凝聚物以及在反应釜壁上生成的高熔点物、碳化物等,这些杂质不仅加重了熔体预过滤器或组件过滤层的负荷,而且还极易导致毛丝和断头。

端羧基含量端羧基含量高,说明分子量分布宽,可纺性差。制得的成品在热态使用条件下,会导致聚酯大分子的降解加剧。

二氧化钛含量在能取得较好的消光效果的前提下,二氧化钛的含量应尽量低,并分布均匀、粒子细。

铁质含铁量高,会使纤维发黄,色泽变差。

三、【可纺性表现特征】

预过滤器或纺丝组件的升压速率曰升压速率,高速纺丝应小于10%,常规纺丝应小于6%,否则,易出现染色不匀和毛丝、断头等问题。拉伸断头率和绕辊率在拉伸张力下,纤维内部的缺陷最容易暴露。可纺性好的切片,拉伸时,断头率和绕辊率均较低。

四、【长丝对切片干燥的要求】

除去切片中的水分,可避免聚酯高分子在纺丝过程中剧烈的水解,剧烈的水解使分子量降低,丝的质量下降,甚至无法纺丝。水分的去除,还可避免在单丝中夹带水蒸气,形成“气泡丝”,造成毛丝和断头;并可避免因纺丝含水量的差异,造成的染色不匀。

五、【常规纺丝】〖纺丝工艺流程〗

混合指使用静态混合器将螺杆出口的熔体混合均匀。使用静态混合器混合可达到强化熔体均匀性的目的,同时可减小熔体通过弯管时,管壁中心温度及停留时间的差别。

计量计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丝条纤度均匀。计量泵还可使熔体增压,以适应纺丝的需要。

过滤纺丝前须用滤砂等过滤材料对熔体进行过滤,以除去杂质。在高压纺丝中,过滤层还能产生较高的阻力,使熔体摩擦生热,温度升高,改善熔体的流变性能。

卷绕筒管与卷绕头上的摩擦辊以一定的压力接触,通过摩擦传动保持相同的线速度。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纺丝速度。

六、〖纺丝原理〗

熔体细流及其凝固成形熔体细流在成形过程中,粘度、速度、应力和温度,在其路径上存在着连续发生变化的梯度分布场,称之为粘度场、速度场、应力场和温度场。固化的纤维所具备的性能与这些场起的作用关系很大。

(1)入口区入口区指熔体经过的每个喷丝孔的喇叭口部分。熔体从较大的空间进入直径逐渐变小的喇叭口内,流速增大所损失的能量以弹性能贮存于体系之中。高聚物在入口区具有的这种特征称为“入口效应”。

(2)孔流区指熔体在喷丝孔的毛细孔中流动的区域。在此区域中,熔体有两个特点,一是流速不同,靠近孔壁处速度小,孔中心速度高,有一个径向速度梯度;另一个是入口效应产生的高弹形变有所消失。弹性形变的消失需要一定的时间,称为松弛时间,约0.1~0.3秒。由于熔体流径孔道的时间约为10-4~10-2秒,与松弛时间相差甚远,弹性内应力来不及松弛,故高弹形变的消失非常小。若径向速度梯度过大,或者说在孔流区的剪切速率过高,亦会继续产生入口效应中的高弹形变。高弹形变达到极限值,熔体细流发生破裂,无法成纤。

(3)膨化区指熔体细流离开喷丝孔后的一段区域。众所周知,当水流出管口时,水流的直径会因表面张力的作用产生收缩,小于管子的内径。而非牛顿流体则相反,离开管口(喷丝孔出口)时,流体直径会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膨化。产生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弹形变的迅速恢复,使细流产生膨胀,另外,熔体流径出口时的速度场的改变,以及熔体的表面张力等也是重要因素。涤纶的膨化率最好在1~1.5之间,若膨化率过大,会造成熔体破裂,或造成丝条纤度和条干的不匀,粘板,注头等。熔体细流的膨化与熔体的粘度及喷丝板的长径比有关。粘度低时,熔体在孔道中能将更多的弹性形变消失松弛掉。为此,切片的特性粘数应适中,或适当提高熔体的温度,降低粘度。喷丝板坂面温度对熔体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将其保持在275摄氏度以上。长丝的泵供量较低,喷丝板板面暴露在纺丝窗中,其散热与箱体传给的热量和熔体带给的热量不容易平衡。喷丝板毛细孔的长度与孔径之比称为长径比。在孔径一定的情况下,孔的长度增加,即长径比变大,熔体从入口到出口的松弛时间增长,膨化率可以降低。另外,喷丝孔喇叭口与孔道结合适当,减弱入口效应,也可达到减少膨化率的目的。长丝的喷丝板长径比一般为1~1.2。

(4)形变区也称冷凝区,这是纺丝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区域。选择好成形工艺条件,使熔体细流在形变区内所受到的冷却条件稳定,是纺好丝的关键之一。熔体细流在离开喷丝板板面约10~15CM的距离内,温度仍然很高,流动性较好。在卷绕张力等力的作用下,细流很快被拉长变细、速度增快,同时,由于接触到冷却风,细流从上到下温度逐渐降低。温度下降造成的熔体细流粘度增高愈来愈明显,细流细化的速度也愈来愈缓慢。之后,细度的变化基本停止,粘流态的细流变成了固态纤维。凝固点离喷丝板板面约40~80CM,一般成形条件下约为60CM左右。细流变细、变长的现象称为喷头拉伸。拉伸倍数为卷绕速度与熔体喷出速度之比。

(5)稳定区熔体细流固化成为纤维以后,直径稳定,速度不再发生变化。这个区域从凝固点起到卷绕机为止。

上油给湿及卷绕成型上、下导丝盘的作用是改变丝条走向,并调节卷绕张力。卷绕张力对筒子的成型和退卷张力均有影响。卷绕张力、超喂及油剂被视为卷绕成型的三要素。卷绕丝的结构熔体细流被拉长和固化的过程,也就是卷绕丝的结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纺丝过程中流变学因素、纺丝工程上的传热和高聚物结晶动力学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取向和结晶是纤维的主要结构因素,它们对后加工和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高聚物中大分子或链段在外力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纤维轴向)排列的现象称为大分子取向。取向是大分子在应力场中,结构单元沿外力作用方向上的择优排列。这种排列是大分子结构单元对外力作用的响应。由于在以后的拉伸过程中还有一次取向,故把纺丝过程中的取向称为预取向。纺丝过程中的取向有两种。一种是处于熔体状态下的流动取向,另一种是纤维固化之后的形变取向,以前者为主。熔体的拉伸流动取向。主要受轴向速度梯度控制。熔体细流离开喷丝板,虽然流动快,有拉伸速度梯度,具备拉伸取向条件,但由于温度高,大分子热运动快,解取向的能力强,结果取向和解取向相互抵消,表现不出取向效果。之后到凝固点之间,熔体温度逐渐降低,粘度增大,分子热运动减慢,与解取向相比,取向成为主要趋势。熔体细流凝固以后,纤维的温度在一段区域内仍高于其玻璃化温度,在纺丝张力作用下,可产生部分形变取向。预取向度高的丝条在拉伸中易产生毛丝,不利于后加工,因此,应尽量控制得低些。取向度可用双折射来表示,它愈大,预取向度愈高。影响预取向度的主要因素是卷绕速度和冷却条件。卷绕速度高,预取向度相应也高。冷却条件包括风温、风湿和风速。熔体细流冷却过快或过慢均会使预取向度升高。在常规纺丝的条件下,卷绕丝基本上不产生结晶。低取向和不结晶是卷绕丝的结构特征。

〖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熔体温度熔体温度控制适当,不仅可纺性好,而且得到的成品丝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在切片特性粘数为0.64~0.66的情况下,熔体温度控制在285~290摄氏度之间为宜。在上述参数范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熔体的流动粘度逐渐降低,熔体的均匀性和流变性能变好,可纺性逐步提高。卷绕丝的预取向度降低,断面不匀率下降,纺丝张力也降低。卷绕丝的最大拉伸比和自然拉伸比增高。卷绕丝经拉伸以后,拉伸丝的强、伸度也有升高的趋势。因此,在熔体粘度降不大的情况下,温度尽可能取高。但熔体温度又不能过高。过高的温度会加剧熔体的降解,使螺杆压力降低或出现波动;组件压力下降;喷出的丝呈不连续状,无法卷绕等。即使没有这样严重,也会使凝固点上下波动,条干不匀率增大,染色等不匀率升高。另外,还会产生注头丝,卷绕时毛丝及断头增多等情况。若熔体温度太低,会因粘度太高,使熔体在喷丝孔中的剪切应力增大,造成熔体破裂,可纺性变差。在低于280摄氏度的情况下,纺出的丝条其强、伸度均较低。这种丝被称为弱丝。熔体温度可由螺杆和箱体的温度来控制调节。另外,还应考虑,螺杆转速愈快,摩擦产生的热量愈多的因素。箱体的主要作用是对纺丝组件起保温作用。

螺杆挤出压力试验证明,泵前压力达到20×105Pa时,计量泵才能精确地计量输出,否则,会产生泵供量不足或者波动,使纺出的丝变细或条干不匀。

组件压力组件压力是熔体通过过滤层和喷丝孔时受到阻力的反压力,它与纤维质量的均匀性密切相关。随着组件使用时间的增长,过滤层内的杂质逐步增多,阻力愈来愈大,组件压力不断升高。对于组件压力,工艺上主要考虑初期压力和升压速度。冷却吹风的温、湿度和风速风速(风量)对卷绕丝的预取向(双折射)和拉伸倍数影响较大。随着风速的增加,卷绕丝的双折射降低,冷拉倍数增大。这是由于风速大时冷却效果好,凝固点向喷丝板方向移动,形变区缩短,熔体凝固前受到的拉伸取向作用减弱所致。另外,风速大可改善染色不匀率和纤度不匀率,并能减弱室外气流的干扰。但风速超过一定程度,反而造成成品质量指标不匀率的上升。另外,风速要稳定。

风速的波动,会使丝条的条干不匀率升高。条干不匀是产生染色不匀,强、伸度不匀的重要原因之一。卷绕速度卷绕速度是影响卷绕丝预取向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速度愈高,预取向度愈高,后拉伸倍数愈低。横动导丝器往复次数防了防止因叠丝造成卷绕成型不良,横动导丝器往复次数应进行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范围称为振幅,变化的时间称为周期。卷绕速度加快时,振幅和周期应适当减小。

〖电器与仪表自动化〗永磁式变频同步电动机转速和频率的关系式如下:n=60f/P式中:n—电动机转速(r/min);f—电源频率(Hz);P—电动机极对数。因常用4极变频马达,其极对数等于2,故上式或简写为:n=30f〖拉伸加捻〗拉伸的目的和要求长丝的强度、伸度、沸水收缩率及染色均匀性等性能取决于纤维的微观结构。除了高分子本身固有的大分子链结构影响外,取向和结晶等超分子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经过拉伸,在拉伸应力和温度的作用下,长丝才能获得必要的超分子结构。对拉伸的基本要求是:拉伸过程必须稳定,得到的产品具有优良的内在和外观质量,生产效率高。卷绕丝的平衡时间和条件由于纺丝过程中的急剧形变,卷绕丝内部分子间存在着内应力,结构极不稳定。在卷绕筒子的表层和内层之间,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果将这种卷绕丝立即拉伸,不仅使成品丝的不匀率高,还容易产生毛丝和断头。因此,必须将刚落筒的卷绕丝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放置一定的时间,使其内应力减小或消失、结构相对稳定及内外层均匀后,再进行拉伸。这个过程习惯上称为平衡。根据实验,2小时内,取向等结构的变化较明显,以后逐渐平稳。平衡时间不宜过长,若超过一个星期,卷绕丝分子间次价健增加,丝老化变硬,拉伸时,毛丝、断头率增高、甚至无法进行拉伸。平衡间保持一定的湿度可防止原丝上水分的挥发。若湿度太低,表层丝中的含水会因蒸发而减少,造成内外层丝的含水率不一。水分对纤维起增塑作用,含水率的不匀会在拉伸时造成明显的纤度不匀和取向不匀。拉伸过程中纤维结构的变化拉伸过程,实质上是纤维的超分子结构进行改组和建立的过程。经过拉伸,从卷绕丝的低取向、基本上无结晶的结构变成取向和结果均较高的成品丝结构。拉伸引起纤维最大的变化是大分子、晶粒和其他结构单元沿纤维轴向排列。这种排列是最能承受应力的择优排列,对纤维的强度、模量、伸度有重要的贡献。影响取向度的另外两个因素是拉伸和定型温度。拉伸温度适当提高,拉伸倍数可以增大。定型时的加热处理,可消除由于拉伸产生的内应力,防止已经取向的大分子改变它的取向状态。拉伸丝的结晶度可达40%左右。随着涤纶长丝结晶度的增大,纤维的密度增大,刚性降低,溶解变难,吸色性变差。结晶的生成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一般拉伸温度在玻璃化温度之上,并有一定的加热时间,则具备产生结晶的条件。但这不是造成拉伸丝高结晶度的主要原因,因为拉伸温度仅高于玻璃化温度20~30摄氏度,加热时间又较短,主要因素是拉伸应力的诱导作用,促进结晶速度增大。染色均匀性是长丝的重要性能。纤维结晶区的吸色性差,无定形区吸色性好。无定形区分布的均匀性直接影响染色均匀性。如何控制好无定形区分布的均匀(或称晶区分布的均匀),是拉伸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原丝的质量,拉伸、成型条件以及环境条件,都必须进行认真控制和管理。

【高速纺丝】

不同纺速下的纤维结构和染色性能的变化在纺丝速度较低的范围内,随纺速的增加,初生丝的沸水收缩率增加,而相应拉伸丝的强度和双折射下降。这时纤维的取向和结晶结构主要决定于取向的发展。在较低的纺速下,初生丝的结构建立不完善,后拉伸对结构的破坏性小,因而随纺速的提高,制得的拉伸丝结构愈不完整,其力学性能下降。从纤维的上色机理可知,纤维的上染率主要取决于纤维的结晶度、无定形取向因子以及纤维内孔洞的大小和多少。当纤维的结晶度相同时,晶粒尺寸愈大,相应无定形区尺寸亦大,分散空隙大,染料分子渗入的可能性亦愈大,上染率愈高。纺速在3000米/分以下时,随纺速的增加,拉伸丝的上染率增加。这是由于随纺速的增加,纤维的取向和结晶增高,致密化程度提高,但并不显著;而且此纺速范围内纺出的初生丝经拉伸后,纤维结构破损的程度却随纺速增加而增大,大分子致密化程度反而变差,无定形取向因子下降,孔洞尺寸增加,从而使拉伸丝的上染率增大。喷丝孔吐出量对纤维成形的影响纺速不变,而喷丝孔吐出量逐渐降低时,有下述现象发生:当喷丝孔吐出量逐渐降低时,纺程上纤维的凝固点距喷丝板的距离愈来愈近。由此可见,当吐出量下降到某一值时,纺程上纤维直径急剧下降,达到此直径后就不再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细颈现象,即在纺程上出现了细颈拉伸。这与固定吐出量,纺丝速度提高到一定值,纺程上出现的细颈现象相同。研究细颈现象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当喷丝孔吐出量下降,纺程上凝固点处所受的张应力上升,当喷丝孔吐出量达到0.844g/min,其所受的应力增加到足以克服屈服点应力,此时发生细颈拉伸。随喷丝孔吐出量的降低,收缩率先上升到一极大值,然后又逐渐降低。它与固定吐出量,随纺速的增加,初生丝收缩率变化的情况相同。在吐出量较大的区域,随吐出量的降低,初生丝的大分子链取向迅速增加,而在吐出量较小的区域,初生丝大分子链段取向迅速增加。这与随纺速增加,初生丝取向结构发生的变化类同。随喷丝孔吐出量的降低(纺速相同)初生丝应力—应变曲线的细颈拉伸部分逐渐缩短,亦即自然拉伸比逐渐降低,强度升高。娄吐出量下降到0.482g/min时,初生丝的应力—应变曲线上细颈拉伸消失,但初始模量随吐出量的降低变化不大。由此可知,,纺丝过程中纤维结构的形成不仅与纺速有关,而且与喷丝孔吐出量有关。在纺程上纤维结构的形成是纺丝应力与冷却效果的综合反映,而纺丝应力起主导作用。纺程中细颈形变的出现是纺程上丝条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有可能导致纺程上纤维结晶。

【有色纺长丝】

聚酯纤维染色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不仅成本高,而且损伤纤维。尤其对某些需要有高耐曰晒色牢度和热固牢度、高紫外线稳定性的产

品,仍用原有的方法染色已无法满足要求,因而,有色纺长丝发展迅速。目前,主要采用将有色母粒混在切片中纺丝或在螺杆挤出机喂料前注射染料两种方法。上述两法由于在聚酯熔体中加入了染料,故在纺丝时,聚酯的降解明显增大,并随纤维内染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此外,染料粒子能使聚酯大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降低,成品丝强度下降。因而对于染料的选择、纺丝工艺条件的控制均有严格的要求,以尽量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使用范围: 目前,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仅包括铝合金门窗安装和卫生间防水工程。 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内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作为加强关键工序过程控制的管理工具,要求项目工程管理部门对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的各质量控制点进行检查、验收、记录、存档。同时将系统记录的电子文档上传集团总部管理平台。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 2、施工验收记录表; 3、过程监控照片记录。 三、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的使用说明:(详附件一中的二层铝合金门窗工程质量控制平面图.doc) 1、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由甲方代表在施工前准备,

质量控制平面图应包含检查验收所需的必要内容,如验收部位的楼层平面位置、验收对象的指示编号,验收对象必要标注的示意或说明等; 2、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要求链接对应检查的验收记录附表; 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制作时应考虑施工验收的程序及计划,尽量对验收对象按类别、户型、进度、部位进行合并以便于质量控制资料的整理。 四、施工验收记录表使用说明:(详附件一记录附表中的施工验收表-二层铝合金门窗 1 表.doc) 1、施工验收记录表格的具体填写方式见附页的填表说明; 2、表格的验收内容可根据工程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总部颁发的施工验收标准进行调整,以求符合项目实际施工情况,但表体格式及验收标准不得改动; 3、验收记录表格应与质量控制平面图及相关照片记录链接对应; 五、过程监控照片记录文档的拍摄、编辑说明:(详附件一

中的监控照片-铝合金窗 1 .doc) 1、过程监控照片记录文档应与被验收的对象对应,并与施工验收表格对应链接; 2、过程监控照片的内容应能够如实反映该道工序质量控制点隐蔽之前情况,如卫生间防水工程主要反映面层施工之前各层做法施工过程的情况,铝合金门窗工程主要反映洞口抹灰收口前的隐蔽情况; 3、过程监控照片由施工方质量负责人现场拍摄,拍摄时要求在图像内表明验收的时间、部位及对象名称、编号,并有监理工程师及甲方代表在场; 4、过程监控照片记录文档由一张或多张过程监控照片嵌入组成,照片的格式要求为jpg格式,分辨率为640×480像素。 六、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资料的整理与上报: 1、关键质量控制系统的验收记录及监控照片等原始资料由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各整理一份,工程部资料员应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资料(纸面文档和电子文档)存档备查。 2、关键质量控制系统资料的电子文档由甲方代表随原始资料的积累及时整理、编辑而成,质量控制系统资料的电子文档

熵值法的原理及实例讲解

熵值法 1.算法简介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设有m 个待评方案,n 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n m ij x X ?=)(,对于某项指标j x ,指标值ij X 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就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方案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因此,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2.算法实现过程 2.1 数据矩阵 m n nm n m X X X X A ?????? ??=ΛM M M Λ1111其中ij X 为第i 个方案第j 个指标的数值 2.2 数据的非负数化处理 由于熵值法计算采用的是各个方案某一指标占同一指标值总和的比值,因此不存在量纲的影响,不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数据中有负数,就需要对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此外,为了避免求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进行数据平移: 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 m j n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nj j j nj j j nj j j ij ij ,,2,1;,,2,1,1),,,min(),,,max() ,,,min(212121'ΛΛΛΛΛ==+--=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 m j n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nj j j nj j j ij nj j j ij ,,2,1;,,2,1,1),,,min(),,,max(),,,max(212121'ΛΛΛΛΛ==+--=为了方便起见,仍记非负化处理后的数据为ij X

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

目录 (一)保证测量精度与准确的措施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三)模板质量控制措施 (四)砼质量控制措施 (五)预留埋施工措施 (六)保证砖砌体施工质量的措施 (七)防治粉刷及地面起壳的措施 (八)防治楼地面起砂的措施 (九)防止外墙面砖脱落措施 (十)防治屋面漏水的措施 (十一)防治外墙涌水措施 (十二)防治楼地面、阳台地面、落水口和立管洞处渗水的措施(十三)防治管道漏水的措施 (十四)防治装饰粗糙的措施

(一)保证测量精度与准确的措施 1、本工程测量人员是具有丰富施工检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曾在多个大型工程施工中任专业测量。因此能胜任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2、我公司在本工程中使用目前先进的测量仪器,如自动安平水平仪,铅垂直仪均为进口仪器,设备先进,精度高。 3、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研究同意后实施。 4、坚持技术复核制度,对于工程主轴线、标高基准点在放线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对于一般轴线,标高由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复核。确保无误后,放可继续施工。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包括钢筋品种和质量;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焊接质量;预留洞孔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位置;钢筋位移;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绑扎质量。 2、预控措施:应检查出厂质量证书及试验报告,必须保证材料指标的稳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规范要求和基本常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弯钩朝向应正确;施工前应预先弹线,检查基层的上道工序质量,加强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查;对使用工具经常检测和调整,并检查焊接人员有无上岗证;正式施焊前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同时检查焊条、焊剂的质量,焊剂的质量。焊剂必须烘干;对倾斜过大的钢筋端头要切除,焊后夹具不宜过早放松,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

熵值法

熵值法 1 基本原理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 2、熵值法步骤 ⑴选取n 个国家,m 个指标,则ij x 为第i 个国家的第j 个指标的数值。(i=1,2…,n; j=1,2,…,m ) (2)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异质指标同质化 由于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并不统一,因此在用它们计算综合指标前,我们先要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把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并令ij ij x x =,从而解决各项不同质指标值的 同质化问题。而且,由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数值代表的含义不同(正向指标数值越高越好,负向指标数值越低越好) ,因此,对于高低指标我们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 标准化处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正向指标: 12' 1212m in (,,...,)100m ax (,,...,)m in (,,...,)ij j j n j ij j j n j j j n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负向指标: 12'1212m ax (,,...,)100m ax (,,...,)m in (,,...,)j j n j ij ij j j n j j j n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则'ij x 为第i 个国家的第j 个指标的数值。(i=1,2…,n; j=1,2,…,m )。为了方便起见,仍记数 据'ij ij x x =。 (3)计算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国家占该指标的比重: 1,(1,2...,,1,2...,)ij ij n ij i X p i n j m X ====∑ (4)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 1 ln ()n j ij ij i e k p p ==-∑,其中,0k >,1/ln ()k n =,0j e ≥ (5)计算第j 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对第j 项指标,指标值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左右就越大,熵值就越小,定义差异系数: 1j j e e g m E -=-,式中1m e j j E e ==∑,01i g ≤≤,1 1m j j g ==∑ (6):求权值:

熔体纺丝成型

熔体纺丝成型 一、实验目的 了解熔体纺丝机的各部分组成,掌握螺杆挤压机、计量泵的工作原理,了解纺丝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设计出合理的纺丝工艺,纺制出合格的纤维 二、实验原理 一)螺杆挤压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1、工作原理 物料从加料口进到螺杆的螺槽中,由于螺杆的转动,把切片向前推进。切片不断吸收加热装置供给的热能;另一方面因切片和切片、切片与螺杆及套筒的摩擦及液层之间的剪切作用,而由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切片在前进过程中温度不但升高而逐渐熔化成熔体。熔化过程聚合物在温度、压力、粘度和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化,由固态(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随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出现塑性流动,成为粘流体(粘流态)。粘流态的聚合物经螺杆的推进和螺杆出口的阻力作用,以一定的压力向熔体管道输送 2、挤压机的结构 螺杆挤压机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见图1) 高聚物熔融装置:主要由螺杆和套筒组成,其作用是将固体的物料挤压,外加热,使其熔融成均匀的熔体,并以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排出量从螺杆头部挤出,经过熔体管道送至纺丝装置进行纺丝。按物料在螺杆中的输送、压缩和熔融等过程,一般将螺杆的的工作长度分为进料段、压缩段和计量段;根据物料在螺杆中的物理状态,将螺杆分为固体区、熔融区和熔体区。 加热和冷却系统:主要是由铝套加热器和水冷却夹套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对套筒的加热和冷却保证高聚物在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内挤出。 传动系统:主要由变速电动机和齿轮箱组成,其作用是保证螺杆以需要的扭矩和转速稳定而均匀的工作。 电器控制系统:由温度、压力和转速控制系统构成,一方面通过熔体压力传感器控制电动机按所需要的转速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测温单元控制加热、冷却系统按设定温度工作。 二)计量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计量泵的作用是精确计量、连续输送成纤高聚物熔体或溶液,并于喷丝头组件结合产生预定的压力,保证纺丝流体通过滤层到达喷丝板,以精确的流量从喷丝孔喷出。 1、计量泵的结构 计量泵为外啮合齿轮泵,它由一对相等齿数的齿轮、三块泵板、两根轴和一副联轴器以及若干螺栓组成(见图2). 2、工作原理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xx/G007-2013 受控状态: x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8月26日编制2013年8月26日实施x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发布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管理,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 3.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和提供各工序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 3.2技术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的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3生产车间配合做好过程检验和试验工作。 4.程序 4.1未通过的过程检验和试验的产品不能转序。 4.2过程测量和监控应按该产品有关标准和检验规范作为依据。 4.3过程测量和监控所用的检验器具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4.4过程检验和试验 4.4.1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分为操作工的自检和检验员的首检及巡检。 4.4.2每班开机后,操作工生产的产品,按相关的过程产品检验和试验规程进行 自检,若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操作工应立即调整工艺参数或模具,使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自检合格后,检验员应及时到生产车间进行首检,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首检主要是检产品的结构、表面质量,重要的性能试验由检验员抽样回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 4.4.3进入正常生产后,检验员应按有关文件规定的检验频次进行巡检,并按文 件的规定做好巡检记录,记录要真实、完整、结论明确,检验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名盖章。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5例外转序的控制 在所需要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如因生产

质量管理学-过程控制方法

第十四章过程控制方法 实行工序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工序控制可以确保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预防次品的发生。工序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直方图法和控制图法。直方图法已在第13章介绍过了。 ※本章要求 (1)掌握工序质量的概念和分布特征; (2)掌握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及区别; (3)掌握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4)熟悉控制图法的概念; (5)掌握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类型和具体设计过程; (6)了解控制图的观察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 (1)工序质量的分布特征 (2)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及计算 (3)控制图的基本概念 (4)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具体设计过程 ※本章难点 (1)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 (2)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设计 §1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工序质量的概念 工序质量因行业而异。一般来说,对产品可分割的工序,工序质量即为产品质量特性,如尺寸、精度、纯度、强度、额定电流、电压等。对产品不可分割或最终才能形成者,则通常指工艺质量特性,如化工产品、生产装置的温度、压力、浓度和时间等。有时,工序质量也可表现为物耗和效率。 工序质量属制造质量的范畴。质量优劣主要表现为产品或工艺质量特性符合设计规范、工艺标准的程度,既符合性质量。 二、质量的波动与分布 工序质量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下,呈现波动性。工序质量波动包括产品之间的波动,单个产品与目标值之间的波动。质量特性的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

常波动。 正常波动在每个工序中都是经常发生的。引起正常波动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机器的微小振动,原材料的微小差异等等。正常波动对工序质量的影响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测量和消除。工序中的异常波动是由某种特定原因引起的,例如机器磨损、误操作等都可导致异常波动。异常波动对工序质量的影响较大。 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是当工序出现异常波动时迅速发出信号,使我们能很快查明异常原因并采取行动消除波动。 产品质量虽然是波动的,但正常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存在一种分布趋势,形成一个分布带,这个分布带的范围反映了产品精度。实践证明,在正常波动下,大量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波动的趋势大多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正态分布是一个最普遍、最基本的分布规律,它具有集中性、对称性等特点。如下图14-1所示: 图14-1 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由两个参数决定:均值μ和标准差σ,均值μ是衡量分布的集中趋势,标准差σ是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当均值和标准差确定时,一个正态分布曲线就确定了。正态分布曲线与坐标横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1。可以算出:在μ±σ范围内的面积为68.26%;在μ±2σ范围内的面积为95.45%;在μ±3σ范围内的面积为99.73%。 §2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 一、工序能力的概念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工序能力可用工序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来衡量。若工序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差为σ,则工序能力B=6σ。由正态分布理论知,P(x∈μ±3σ)=99.73%, 故6σ

熵值法的原理及实例讲解

熵值法的原理及实例讲解 熵值法 1.算法简介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设有m个待评方案,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xij)m?n,对于某项指标xj,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就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方案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因此,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

个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2.算法实现过程数据矩阵?X11?X1m??????其中Xij为第i个方案第j个指标的数值A????X??n1?Xnm?n? 数据的非负数化处理于熵值法计算采用的是各个方案某一指标占同一指标值总和的比值,因此不存在量纲的影响,不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数据中有负数,就需要对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此外,为了避免求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进行数据平移: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Xij?Xij?min(X1j,X2j,?,Xn j)max(X1j,X2j,?,Xnj)?min(X1j,X2j,?,Xnj) ?1,i?1,2,?,n;j?1,2,?,m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Xij?max(X1j,X2j,?,Xnj)?Xijm ax(X1j,X2j,?,Xnj)?min(X1j,X2j,?,Xnj)?1,i ?1,2,?,n;j?1,2,?,m为了方便起见,仍记非负化处理后的数据为Xij 计算第j 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占该指标的比重Pij?Xij?Xi?1n(j?1,2,?m)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k*?Pijlog(Pij),其中

静电纺丝技术的工艺原理及应用

静电纺丝技术的工艺原理及应用 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制备纳米纤维最重要的基本方法。这一技术的核心是使带电荷流体在静电场中流动与变形,最终得到纤维状物质,从而为高分子成为纳米功能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由于纳米纤维具有许多特性,例如纤维纤度细、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 1、静电纺技术 静电纺是一项简单方便、廉价而且对环境无污染的纺丝技术。早在20世纪30年代,Formals A就已经在其专利中报道了利用高压静电纺丝,但是直到近些年,由于对纳米科技研究的迅速升温,激起了人们对这种可制备纳米尺寸纤维的纺丝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浓厚兴趣。 1.1 静电纺技术的基本原理 静电纺丝技术(Electrospinning fiber technique)是使带电的高分子溶液(或熔体)在静电场中流动变形,经溶剂蒸发或熔体冷却而固化,从而得到纤维状物质的一种方法。对聚合物纤维电纺过程的图式说明见图1。 静电纺丝机的基本组成主要有3个部分:静电高压电源、液体供给装置、纤维收集装置。静电高压电源根据电流变换方式可以分成DC/DC和AC/DC两种类型,实验中多用IX;/DC电源。液体供给装置是一端带有毛细管的容器(如注射器),其中盛 有高分子溶液或熔体,将一金属线的一端伸进容器中,使液体与高压电发生器的正极相连。纤维收集装置是在毛细管相对端设置的技术收集板,可以是金属类平面(如锡纸)或者是旋转的滚轮等。收集板用导线接地,作为负极,并与高压电源负极相连。另外随着对实验要求的提高,液体流量控制系统也被渐渐的采用,这样可以将液体的流速控制得更准确。电场的大小与毛细管口聚合物溶液的表面张力有关。由于电场的作用,聚合物溶液表面会产生电荷。电荷相互排斥和相反电荷电极对表面电荷的压缩,均会直接产生一种与表面张力相反的力。当电场强度增加时,毛细管口的流体半球表面会被拉成锥形,称为Taylor锥。进一步增加电场强度,是用来克服表面张力的静电排斥力到达一个临界值,此时带电射流从Taylor锥尖喷射出来。带电后的聚合物射流经过不稳定拉伸过程,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

第九章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桩基、主体、装饰等监理预控方案 ▲水电安装施工监理预控方案 ▲暖通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消防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第一节桩基、主体、装饰工程施工 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监理人员应将如何精心监理、根治工程的质量通病看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在建设监理活动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本细则列举了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监控措施。 (一)、沉管灌注桩的监理方案 按照前面的分析,本工程桩基应采用沉管灌注桩,直径为377mm。根据我们大量的监理经验总结和对当地地质的仔细分析,我们认为重点控制桩的定位、垂直度、桩长、贯入度控制、沉渣厚度、砼灌注等方面,我方提出如下监理方案。 页脚内容1

1、沉管灌注桩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1)对总包及分包单位质保体系组织审查 (A)、人员 为保证施工质量,现场项目管理班子必须配套,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现场操作人员工程要齐全,桩机操作员、钢筋工、砼工、班组长均持证上岗。 (B)、设备 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配备的设备须到场,桩机应具备当地的许可证,设备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及安全使用,砼搅拌机应具有讲题设备及备用搅拌机、电焊机,应配有确定桩位的经纬仪。 (C)、施工方案 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包括场地、地质、桩长等,要有保证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及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还应有安全管理办法。 (2)工程材料监理 (A)、所有建筑材料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必须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和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钢材及水泥必须有质保单及现场帛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由主管部门批准的检测单位出具,散装水泥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钢筋搭接焊200个焊点为一批试焊送检。 (B)、砼浇捣 ①、试桩前砼级配应通过试验合格,施工过程中每台班做砼试块一组。 页脚内容2

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集中专家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及一系列先进手段、先进工艺,保证隧道工程质量优良。 (一)认真操作,保证测量准确 采用电脑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断面仪和收敛仪等精测仪器,确保围岩监控测量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用以指导施工;确保隧道中线、标高和结构尺寸正确。 (二)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保证开挖质量 1、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进行钻爆设计,审定批准后,据此严格施工。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调整有关参数。采用微震光面爆破,非电起爆技术,使硬岩、中硬岩、软岩残眼率分别达到90%、80%、60%以上,比规范分别提高十个百分点。越是软岩地段,越是要搞好光面爆破。 2、采用断面仪快速、准确测量洞室开挖轮廓线,数据及时反馈到施工中,提高开挖质量。 3、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的岗位责任制,确保隧道开挖轮廓线平顺,线性超挖控制在10cm以内,无欠挖现象。 (三)一丝不苟,保证施工支护质量 本合同段的隧道工程施工支护设计采用素喷、网喷、钢筋网和系统锚杆,并视围岩情况相应采用了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支护

辅助措施和钢架加强支护。无论哪种支护方式,施工时:一是初期支护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施工顺序紧随开挖,及时施作,以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二要喷射砼与围岩、钢件之间密实无隙,融为一体,消灭空洞现象;三要保证支护的厚度且大面平整,这对复合衬砌结构消灭初期支护与岩面之间、与防水板之间不密贴的质量通病打下基础,也是实施新奥法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二次衬砌,除不良地质地段要紧跟外,对于较好的围岩,开挖面与二衬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00m。 1、超前预支护是保证隧道软弱围岩地段施工质量、安全的关键之一,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环向布置间距、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外插角范围,可根据地质情况科学进行调整,必须报请批准方可进行;?注浆施工应有效止浆,防止漏浆。超前灌浆锚杆采用孔口止浆塞止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用喷砼封闭岩面;?注浆采用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控制采用逐级升压法;?必须在注浆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后,方准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2、系统锚杆的材质、密度、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浆液饱满。锚杆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安装前,除去油污锈蚀并将钻孔吹洗干净;所有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当锚杆不垂直岩面时可用垫片调整,使垫板与岩面密贴。锚杆安装后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0cm。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每300根抽样一组进行抗拔试验,每组不少于3根。 3、钢筋网不得扎制成片,必须单根现场绑扎或焊接,起伏铺设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1.1.1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各子系统工程均列出“关键工序”、“关键质量控制点”,并报工程监理确认,在工程实施中及时跟踪检验,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进行严格控制。 1.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获得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完整《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要求与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执行,保证工程达到国家合格验收标准,为达到上述的目标,具体的工程质量确保措施如下: 1.2.1 施工图的设计评审查 施工图是保证工程顺利如期完成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建议由业主组织,我方和相关设计单位先对智能化系统图纸深化设计并和其它相关专业进行设计审查和协调。 参加人员: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现场项目负责人、主要施工安装人员、设计单位甲方代表、监理单位。 评审内容:图纸技术文件完整性,设计选型器材是否合理,性价比是否最优,是否便于施工,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能否保证施工安全,自身的装备及技术能力是否适合设计要求。 会审结论:确定是否修改设计或制定修改方案,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审查施工图纸应有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建议解决办法。 1.2.2 技术交底 参加工程的施工安装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该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进行技术交底。 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向参加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特点、进度计划的原则安排; ?施工程序及工序穿插的安排;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主要的安全措施及要求。 1.2.3 工程质量自检和互检 为保证自检、互检的有效工作,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安装人员明确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有关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检查量测方法等有关基础知识培训;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要求的教育。 自检和互检应做到的质量保证: 施工安装人员应根据质量检验计划,按时按确定项目内容进行检查; 自检和互检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之一,施工安装人员应认真填写相应的自检记录,记录人和项目经理应分别在记录上签字; 专业检查人员应定期复核自检互检记录。 1.2.4 专业质量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是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环节内容的操作所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应按定期检查和巡回检查形式进行: 定期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根据质量检验或确定的重点,进行固定式核查确认和把关。 巡回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不定时,不定点根据工序稳定状况采取有目标的机动检查。巡回检查的重点为: 从质量信息分析表面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 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新工人或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施工安装人员所在的工序。 外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对工程质量有明显作用的工序。 专业质量检查的质量保证要求: 专检人员应提前熟悉检查对象的设计要求,判定合格的标准及检查程度; 对自检记录进行检查,检查后提出判定意见,对符合要求应予以签字确认; 对工序质量出现异常时,可作出暂停施工的决定,必要时可填写不合格报告;

Matlab学习系列19.-熵值法确定权重

19.熵值法确定权重 一、基本原理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 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权重)越大,其熵值越小。 二、熵值法步骤 1. 选取n个国家,m个指标,则x j为第i个国家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 2…,n; j=1,2,…,m); 2. 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异质指标同质化 由于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并不统一,因此在用它们计算综合指标前,先要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把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并令X j X j ,从而解决各项不同质指标值的同质化问题。而且,由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数值代表的含义不同(正向指标数值越高越好,负向指标数值越低越好),因此,对于高低指标我们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正向指标: X ij min {勺公2),...,人)} X ij max{X ij,X2j,...,X nj} min {勺公?」,…,x j

负向指标:

max{X ij,X2j,...,X nj} X j X j max{X jj,X2j,...,X nj} m in {勺必),…,x^} 则X j为第i个国家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 j=1,2,…,m) 为了方便起见,归一化后的数据X j仍记为X j; 3?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国家占该指标的比重: X ij P j —, i 1,2..., n, j 1,2..., m X ij i 1 4.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n e j k P ij ln( p j) i 1 其中,k=1/ln(n)>0.满足e j >0; 5. 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d j 1 e j; 6. 计算各项指标的权值: d j W j —, j 1,2,...,m d j j 1 7. 计算各国家的综合得分: m s W j p ij, i 1,2,...n j 1 三、Matlab实现 按上述算法步骤,编写Matlab函数:shang.m function [s,w]=sha ng(x) %函数shang(), 实现用熵值法求各指标(列)的权重及各数据行的得分

工序控制方法

第十四章工序控制方法 实行工序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工序控制可以确保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预防次品的发生。工序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直方图法和控制图法。直方图法已在第13章介绍过了。 ※本章要求 (1)掌握工序质量的概念和分布特征; (2)掌握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及区别; (3)掌握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4)熟悉控制图法的概念; (5)掌握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类型和具体设计过程; (6)了解控制图的观察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 (1)工序质量的分布特征 (2)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及计算 (3)控制图的基本概念 (4)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具体设计过程 ※本章难点 (1)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 (2)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设计 §1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工序质量的概念 工序质量因行业而异。一般来说,对产品可分割的工序,工序质量即为产品质量特性,如尺寸、精度、纯度、强度、额定电流、电压等。对产品不可分割或最终才能形成者,则通常指工艺质量特性,如化工产品、生产装置的温度、压力、浓度和时间等。有时,工序质量也可表现为物耗和效率。 工序质量属制造质量的范畴。质量优劣主要表现为产品或工艺质量特性符合设计规范、工艺标准的程度,既符合性质量。 二、质量的波动与分布 工序质量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下,呈现波动性。工序质量波动包括产品之间的波动,单个产品与目标值之间的波动。质量特性的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

常波动。 正常波动在每个工序中都是经常发生的。引起正常波动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机器的微小振动,原材料的微小差异等等。正常波动对工序质量的影响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测量和消除。工序中的异常波动是由某种特定原因引起的,例如机器磨损、误操作等都可导致异常波动。异常波动对工序质量的影响较大。 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是当工序出现异常波动时迅速发出信号,使我们能很快查明异常原因并采取行动消除波动。 产品质量虽然是波动的,但正常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存在一种分布趋势,形成一个分布带,这个分布带的范围反映了产品精度。实践证明,在正常波动下,大量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波动的趋势大多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正态分布是一个最普遍、最基本的分布规律,它具有集中性、对称性等特点。如下图14-1所示: 图14-1 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由两个参数决定:均值μ和标准差σ,均值μ是衡量分布的集中趋势,标准差σ是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当均值和标准差确定时,一个正态分布曲线就确定了。正态分布曲线与坐标横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1。可以算出:在μ±σ范围内的面积为68.26%;在μ±2σ范围内的面积为95.45%;在μ±3σ范围内的面积为99.73%。 §2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 一、工序能力的概念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工序能力可用工序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来衡量。若工序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差为σ,则工序能力B=6σ。由正态分布理论知,P(x∈μ±3σ)=99.73%, 故6σ

工序控制和工序分析

工序控制和工序分析 一、工序控制 1.工序控制概述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所谓工序控制,实际是对工序的特性进行分析并管控,使工序运行趋于稳定,以达到缩短工时、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等目的。工序控制和分析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有助于掌握各道工序的质量保证能力,为产品设计、工艺工装设计、设备的维修改造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依据。 工序控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统计过程控制,即利用统计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产品质量进行适时的监控与评估,是一种预防性方法,它要求贯彻预防的原则,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和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监控和评估。 2.控制图的结构 统计过程控制的最常用的工具是控制图,由美国人休哈特首创提出。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控制图包含的要素主要有中心线(CL)、控制上限(UCL)、控制下限(LCL)以及抽样统计值按时间顺序的描点序列。UCL与LCL统称为控制线。若控制图中的点落在UCL与LCL之间但排列不随机,则表明过程异常。控制图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在图中将所描绘的点与控制界限相比较,从而能够直观地看到产品质量的变化。 控制图构成必有中心线,上下控制限中的一条或两条和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点连线。例如将通常的正态分布转个方向,使自变量增加的方向垂直向上,将μ、μ+3σ、μ-3σ分别标为CL、UCL、LCL,就得到一张控制图,其中UCL为控制上限,CL为中心线,LCL为控制下限。 3.控制图的原理 质量波动理论: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5M1E(人、机、料、法、环、测),但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大小的角度,又可分为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偶然波动是过程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异常波动则是可查明原因的间断性波动,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假定在过程中异常波动已经被消除,只剩下偶然波动,应用统计学原理设计出控制图相应的控制界限,但异常波动发生时,数据点就会落在边界外或在边界内排列不正常,表明存在异常波动,从而能够找到异常因素,有效地控制工序质量。 4.控制图的种类 常规的控制图可分为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针对计量型数据,可分为均值-标准差控制图(Xbar-S)、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中位数-极差控制图(Me-R)、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X-MR)。计数值控制图针对计数型数据,分为不合格品率控制图(np)、

工序质量控制

对提高工程工序质量控制的思考 简介:“百年大计,质量策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关键字: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施工控制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必须控制工序的质量。 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善,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其控制步骤如下 (1)实测:采用必要的检测工具和手段,对抽出的工序子样进行质量检验。 (2)分析:对检验所得的数据通过直方图法、排列图法或管理图法等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数据所遵循的规律。 (3)判断:根据数据分布规律分析的结果,如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是否再上下控制线之间;是否在公差(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是属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还是系统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等,对整个工序的质量予以判断,从而确定该道工序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若出现异常情况,即可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和措施加以预防,这样便可达到控制工序质量的目的。 二、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hoknfAAA熵值法的原理及实例讲解

h o k n f A A A熵值法的原 理及实例讲解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熵值法 1.算法简介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设有m 个待评方案,n 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 n m ij x X ?=)(,对于某项指标j x ,指标值ij X 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 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就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方案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因此,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2.算法实现过程 2.1 数据矩阵 m n nm n m X X X X A ???? ?? ??= 1111其中ij X 为第i 个方案第j 个指标的数值 2.2 数据的非负数化处理 由于熵值法计算采用的是各个方案某一指标占同一指标值总和的比值,因此不存在量纲的影响,不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数据中有负数,就需要对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此外,为了避免求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进行数据平移: 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 m j n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nj j j nj j j nj j j ij ij ,,2,1;,,2,1,1) ,,,min(),,,max() ,,,min(212121' ==+--= 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

熵值法的原理及实例讲解

熵值法 1. 算法简介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设有m个待评方案,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 (x ij )m n ,对于某项指标x j ,指标值X ij 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就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方案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因此,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 具,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2. 算法实现过程 2.1 数据矩阵 X11 A X n1 X1m 其中X j为第i个方案第j个指标的数值X nm n m 2.2 数据的非负数化处理 由于熵值法计算采用的是各个方案某一指标占同一指标值总和的比值,因此不存在量纲的影响,不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数据中有负数,就需要对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此外,为了避免求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进行数据平移: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

X ij min (X1j,X2j, ,X nj) X ij max(X1j,X2j, ,X nj) min (X1j,X2j, 人) ,i 1,2 ,n; j 1,2 ,m 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 max( X1 j, X 2 j, , X nj) X j X ij max(X1j,X2j, ,X nj) min (X^X j, ,X nj) ,i 1,2 ,n; j 1,2 ,m 为了方便起见,仍记非负化处理后的数据为X ij 2.3 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占该指标的比重 P j — X ij i 1 (j 1,2, m) 2.4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e j n k* R j log(R j),其中k 0,ln为自然对数,e j i 1 0。式中常数k与样本数m有天, 般令k 1lnm,则0 e 1 2.5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对于第j项指标,指标值X j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作用越大,熵值就越小 g j 1 e j ,贝U: g j越大指标越重要 2.6求权数 g, W j - - ,j 1,2 m g j j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