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

六国灭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 * 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战不善2。弊在赂秦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4也。或曰5:六国互丧。率6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7失强援。不能独完8。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6取之外。小10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11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12。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13。暴霜露14。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15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16。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17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8。奉之弥繁19。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20矣。至于21颠覆22。理固宜然23。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4此言得之25。齐人未尝赂秦。终26继27五国迁灭28。何哉?与嬴29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30丧。齐亦不免31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32。

能守其土。义33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34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5速36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37。李牧连却38之。洎39牧以40谗41诛。邯郸为

郡4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43。可谓智力44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45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46。当47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8。呜呼!以49赂秦之地。

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50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5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52。而53为秦人积威54之所劫55。日56削月割。以趋于57亡。为国者无58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9!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60不赂而胜之之势。苟61以天下之大。下62而从63六国破亡之故事64。是又在六国下65矣。

注释译文。1。暴霜露2。暴秦之欲无厌3。

当与秦相较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2。或: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得: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此得之③诚不得已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

相:①当与秦相较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势: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②其势弱于秦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

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

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

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

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

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

月月割让。以至于 * 。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

作品赏析。《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么。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越向敌人屈服退让。

”“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

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

“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

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北宋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

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 * 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 * 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

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

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 * 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

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一十三:“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储欣《评注苏老泉集》卷一:“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此篇当与《几策·审敌》参看。”徐乾学《古文渊鉴正集》卷四十七:“称悉情势。步步深入。归到大意。如千钧一发。壁垒皆新。

杨慎曰:六国纵约。特欲摈秦而已。曾不能出一师。以为秦患。故秦得以闭关避敌。养其全力者十五年。故能制胜而无弊。诸侯所以摈之。适所以成其王业耳。故老泉曰封谋臣。礼贤才。以并力西向。则臣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何景明曰: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宋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臣士奇曰:赂秦必亡。理也。然韩。魏与秦最逼。齐。楚。燕。赵莫为之援。势不得不效地以自免。韩。魏亡而四国亦随之。小苏《六国论》尝及此意。

茅坤谓两篇宜合看。良然。”浦起龙《古文眉铨》卷六十三:“赂字篇眼。紧粘后祸。为鉴警时也。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以地赂。以金增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唐德宜《古文翼》卷七:“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若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篇末一结。若预烛南宋之主和。而深为寄慨。识更远到。”林纾:“观诸侯之割地赂秦。非谋诎智昏。出一不得已也。

即不割亦未必不亡。老泉持论。不为无见。末数语。阴指契丹。特借题发挥耳。”朱川:“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

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