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电极阵列上长时间培养神经元网络的发育变化.pdf

多电极阵列上长时间培养神经元网络的发育变化.pdf

多电极阵列上长时间培养神经元网络的发育变化.pdf
多电极阵列上长时间培养神经元网络的发育变化.pdf

第七版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pdf

考点1: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1章) nternet是互联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网络间的通信协议是任意的。Internet是因特网,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 考点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考点3: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考点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考点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五层协议。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应用层 作业: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3、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考点6: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章)

人工神经网络复习题

《神经网络原理》 一、填空题 1、从系统的观点讲,人工神经元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通过极其丰富和完善的连接而构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2、神经网络的基本特性有拓扑性、学习性和稳定收敛性。 3、神经网络按结构可分为前馈网络和反馈网络,按性能可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按学习方式可分为有导师和无导师。 4、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5、网络稳定性指从t=0时刻初态开始,到t时刻后v(t+△t)=v(t),(t>0),称网络稳定。 6、联想的形式有两种,它们分是自联想和异联想。 7、存储容量指网络稳定点的个数,提高存储容量的途径一是改进网络的拓扑结构,二是改进学习方法。 8、非稳定吸引子有两种状态,一是有限环状态,二是混沌状态。 9、神经元分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10、汉明距离指两个向量中对应元素不同的个数。 二、简答题 1、人工神经元网络的特点? 答:(1)、信息分布存储和容错性。 (2)、大规模并行协同处理。 (3)、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 (4)、人工神经元网络是大量的神经元的集体行为,表现为复杂

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5)人式神经元网络具有不适合高精度计算、学习算法和网络设计没有统一标准等局限性。 2、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特征有哪些? 答: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特征有:(1)、空间相加性;(2)、时间相加性;(3)、阈值作用;(4)、不应期;(5)、可塑性;(6)疲劳。 3、怎样描述动力学系统? 答:对于离散时间系统,用一组一阶差分方程来描述: X(t+1)=F[X(t)]; 对于连续时间系统,用一阶微分方程来描述: dU(t)/dt=F[U(t)]。 4、F(x)与x 的关系如下图,试述它们分别有几个平衡状态,是否为稳定的平衡状态? 答:在图(1)中,有两个平衡状态a 、b ,其中,在a 点曲线斜率|F ’(X)|>1,为非稳定平稳状态;在b 点曲线斜率|F ’(X)|<1,为稳定平稳状态。 在图(2)中,有一个平稳状态a ,且在该点曲线斜率|F ’(X)|>1,为非稳定平稳状态。

计算机网络

单选题: 1、____是下一版本的Internet协议,采用128位地址长度。 A.IPv6 B.IPv3 C.IPv4 D.IPv5 答案:A 2、Internet是由____发展而来的。 A.局域网 C.标准网 答案:B 3、对于连接Internet的每一台计算机,都需要有确定的网络参数,这些参数不包括____。地址 地址 C.子网掩码 D.网关地址和DNS服务器地址 答案:B 4、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是指信息服务提供商 B.从某种意义上讲,Internet是由分层的ISP互联构成的 并不需要接入ISP才能提供互联网内容服务 D.校园网不需要ISP 答案:B 5、电子邮件E-mail不可以传递____。 A.汇款 B.文字 C.图像 D.音视频 答案:A 6、将文件从FTP服务器传输到客户机的过程称为____。 A.上传 B.下载 C.浏览 D.计费 答案:B 7、提供不可靠传输的无连接传输层协议是____。 答案:C

A.局域网 C.标准网 D.WAN 答案:B 9、IP地址用十进制表示,每段最大数是255,下列IP地址与子网掩码,不正确的是____。 与 与 与 与 答案:D 10、文件传输使用的协议是______。 D.SMTP 答案:A 11、1987年9月20日我国_______教授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 的序幕。 A.邓稼先 B.钱天白 C.袁隆平 D.钱学森 答案:B 12、以下关于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WiFi接入就是接入移动互联网 B.WiFi接入必须用智能手机接入 C.WiFi接入必须用计算机接入 D.WiFi接入就是通过WLAN接入 答案:D 13、测试网络是否连通可以使用命令______。 答案:C 14、如果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相同,则______。 A.两台都能正常上网 B.性能高的一台可以正常上网 C.两台都无法正常上网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15、要能顺利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下列设备必需的是________。 A.邮件服务器 B.打印机服务器 C.web服务器 D.扫描仪

人工神经网络复习资料题

《神经网络原理》 、填空题 1、从系统的观点讲,人工神经元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通过极其丰富和完善的连接而构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2、神经网络的基本特性有拓扑性、学习性和稳定收敛性。 3、神经网络按结构可分为前馈网络和反馈网络,按性能可分为 离散型和连续型,按学习方式可分为有导师和无导师。 4、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5、网络稳定性指从t=0时刻初态开始,到t时刻后v(t+ △)=▼(◎,(t>0),称网络稳定。 6、联想的形式有两种,它们分是自联想和异联想。 7、存储容量指网络稳定点的个数,提高存储容量的途径一是改—进网络的拓扑结构,二是改进学习方法。 8、非稳定吸引子有两种状态,一是有限环状态,二是混沌状态。 9、神经元分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10、汉明距离指两个向量中对应元素不同的个数。 二、简答题 1、人工神经元网络的特点? 答:(1 )、信息分布存储和容错性。 (2 )、大规模并行协同处理。 (3)、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

(4)、人工神经元网络是大量的神经元的集体行为,表现为复杂

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5)人式神经元网络具有不适合高精度计算、学习算法和网络 设计没有统一标准等局限性。 2、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特征有哪些? 答: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特征有:(1 )、空间相加性;(2 )、时间相加性;(3)、阈值作用;(4 )、不应期;(5 )、可塑性;(6)疲劳。 3、怎样描述动力学系统? 答:对于离散时间系统,用一组一阶差分方程来描述: X(t+1)=F[X(t)]; 对于连续时间系统,用一阶微分方程来描述: dU(t)/dt=F[U(t)]。 4、F(x)与x的关系如下图,试述它们分别有几个平衡状态,是 否为稳定的平衡状态? 答:在图(1、中,有两个平衡状态a、b,其中,在a点曲线斜率|F' (X)|>1 ,为非稳定平稳状态;在b点曲线斜率|F' (X)|<1 ,为稳定平稳状态。 在图(2、中,有一个平稳状态a,且在该点曲线斜率|F' (X)|>1 ,为非稳定平稳状态。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神经网络》讲稿 主讲人:谷立臣教授 2003年9月

第1章基本概念 ?作为自然实例的人脑 ?人工神经元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学习规则?神经网络的学习策略 ?人工神经网络与生物神经网络的比较?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与现状 ?人工神经网络与自动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与设备故障诊断 ?参考文献

?脑神经生理学家告诉我们:人脑借以记忆与思维的最基本单元是神经元,其数量 约为个; ?每一神经元约有个突触; ?神经元间通过突触形成的网络,传递着彼此间的兴奋与抑制;全部大脑神经元构成拓扑上极其复杂的网络群体,由这一网络群体实现记忆与思维。见图1-1。 111210~103410~10

每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Cell body或Soma)和突起(Process)两部分。 ◆细胞体是神经元新陈代谢的中心,还是接收与处理信息的部件 ◆突起有两类,即轴突(Axon)与树突(Dendrite)。轴突的长度相差很大,长的可达1米。轴突的末端与树突进行信号传递的界面称为突触(synapse),通过突触向其他神经元发送出生物信息,在轴突中电脉冲的传导速度可达到10~100米/秒。另一类突起——树突(输入),一般较短,但分枝很多,它能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生物电信号,从而与轴突一起实现神经元之间的信息沟通。突起的作用是传递信息。 ◆通过“轴突---突触――树突”这样的路径,某一神经元就有可能和数百个以至更多的神经元沟通信息。那些具有很长轴突的神经元,更可将信息从一脑区传送到另一脑区。

?绝大多数神经元不论其体积﹑形状﹑功能如何,不论是记忆神经元还是运动神经元,均可分为一个输入(或感知)器官,一个代数求和器官,一个长距离传递器官和一个输出器官。见图1-2。 ?既然所有神经元的功能均是相近的,那么何以实现复杂的功能呢?答案是:无一功能是由单个神经元实现的,而是由许多神经元以不同的拓扑结构所共同产生的。这一平行处理性提高了神经网路系统的冗余度与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第2.2版)-20100320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第2.2版) 张晓明 杜天苍 徐华 赵国庆 向胜军 张世博 编著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目 录 实验一 小型局域网的设计 (1) 实验二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 (3) 实验三 网络配置与实践 (5) 实验四 无线LAN架设和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 (7) 实验五 网页设计 (8) 实验六 局域网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 (9)

实验一 小型局域网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AN技术基础知识。 2.了解各种LAN网络设备,初步掌握LAN网络设计方法。了解各种网络软件和网络 配置方案。 二、实验内容要求 1.以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条件为基础,进行以下LAN内容的设计: 2.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图(总线、型或环形等)。 3.选择主要网络设备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各种服务器、交换机、HUB的品牌、 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以上参数列表给出。 4.选择主要线缆型号和规格(光缆、同轴电缆、双绞线),参数列表给出。 5.选择使用的操作系统和协议。 三、现有条件 1.信息工程学院目前的专业实验室结构上包括:计算机实验室、通信实验室、自动化 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电工与电子实验中心、信息基础实验室。 2.要求信息工程学院LAN挂接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园网上。 3.参考资料(另附)。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结果完整和真实地表达出来。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工整,分析合理。图表整齐清楚,曲线和线路图用计算机绘制,不得徒手描画。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交报告日期。 2.实验目的。 3.网络拓扑结构图、实验室布局特点及其说明。 4.主要网络设备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表,主要线缆型号和规格表,并计算网络的性能价格。 5.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实验指导书所提出的问题。 6.实验体会。 7.报告采用A4纸,正文使用5号字体,至少占4页,另加1页封面。 8.每人需要上交实验报告打印版和电子版。电子版发到教师信箱,以便修改完善。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培训讲义 一术语 由各种网络设备HUB?????úμè 113éá??????úí??? LAN在中等范围的地理区域内 允许相互独立的设备能够相互直接通讯的数据通讯系统1 距离近一座大楼或几个邻近的大楼 速率高 WAN分布较广 特点距离远甚至上千公里 2ê???K到几M不等 需要公共交换设备 带宽一般用BPS为单位如 即 协议 OSI模型将数据通信分成七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表示层 物理层如各种编码方案 负责数据的打包和解包如SDLC í???2?è?IP ′?ê?2?è?TCP协议 面向连接的传输层NETBIOS 表示层压缩/解压缩基本未使用该层

应用层任务传递及虚拟终端协议 MAC地址已固化在网络接口卡上 INTETNET上通信所必须的地址 广播 广播风暴真正有用的小时得不到传递的现象 采用CSMA CSMA/CDê?IEEE802 ARPóé????IP地址动态找出其MAC地址 基础知识 网络基本设备 网线交换机 例 交换机进行数据包的交换 集线器共享网络带宽 ROUTE

网线带BNC接头10BASE5粗同轴电缆 10BASET非屏蔽双绞线 10BASE2设计规则 参数值 每网段抽头30 最大节点距离5段4中继器 最大网段长度185米 网络跨度925米 收发器间最小距离0.5米 10BASE5设计规则 主机到HUB的距离最大为100米 12

采用10BASE2电缆T型头组网每一段传输距离长但可靠性低 2星型拓扑

特点可靠性好 3环形结构 采用双环的光纤拓扑结构 (FDDI) 网络基本协议 1IPX/SPX 协议网际包交换/顺序包 交换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实例解读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实例人工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抽 象数学模型,它以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的方式,反映了大脑功能的 若干基本特征,但并非其逼真的描写。 人工神经网络可概括定义为:由大量简单元件广泛互连而成的复 杂网络系统。所谓简单元件,即人工神经元,是指它可用电子元件、 光学元件等模拟,仅起简单的输入输出变换y = σ (x)的作用。下图是 3 中常用的元件类型: 线性元件:y = 0.3x,可用线性代数法分析,但是功能有限,现在已不太常用。 2 1.5 1 0.5 -0.5 -1 -1.5 -2 -6 -4 -2 0 2 4 6 连续型非线性元件:y = tanh(x),便于解析性计算及器件模拟,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元件之一。

离散型非线性元件: y = ? 2 1.5 1 0.5 0 -0.5 -1 -1.5 -2 -6 -4 -2 2 4 6 ?1, x ≥ 0 ?-1, x < 0 ,便于理论分析及阈值逻辑器件 实现,也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元件之一。 2 1.5 1 0.5 0 -0.5 -1 -1.5 -2 -6 -4 -2 2 4 6

每一神经元有许多输入、输出键,各神经元之间以连接键(又称 突触)相连,它决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突触强度)和性质(兴 奋或抑制),即决定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和正负,共有三种类型: 兴奋型连接、抑制型连接、无连接。这样,N个神经元(一般N很大)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网络系统,通过调整网络参数,可使人工神 经网络具有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即学习、训练或自组织过程。一个简 单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图如下所示: 上图中,左侧为输入层(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由输入的维度决定),右侧为输出层(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由输出的维度决定),输入层与 输出层之间即为隐层。 输入层节点上的神经元接收外部环境的输入模式,并由它传递给 相连隐层上的各个神经元。隐层是神经元网络的内部处理层,这些神 经元在网络内部构成中间层,不直接与外部输入、输出打交道。人工 神经网络所具有的模式变换能力主要体现在隐层的神经元上。输出层 用于产生神经网络的输出模式。 多层神经网络结构中有代表性的有前向网络(BP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_ANN课程笔记 1、前向神经网络

第一章前向神经网络 一、感知器 1、感知器网络结构 设网络输入模式向量为: 对应的输出为: 连接权向量为: 2、感知器的学习 ?初始化 连接权向量及输出单元的阈值赋予(-1,+1)区间内的随机值,一般为较小的随机非零值。 ?连接权的修正 每个输入模式作如下计算: (a)计算网络输出: (b)计算输出层单元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y之间的误差: (c)修正各单元与输出层之间的连接权与阈值:

?对m个输入模式重复步骤,直到误差k d(k=1,2,…,m)趋于零或小于预先给定的误差限ε。 3、感知器的图形解释 ?整个学习和记忆过程,就是根据实际输出与希望输出之间的误差调整参数w 和θ,即调整截割平面的空间位置使之不断移动,直到它能将两类模式恰当划分的过程。 ?学习过程可看作是由式 决定的n维超平面不断向正确划分输入模式的位置移动的过程。 4、感知器的局限性 ?两层感知器只能解决线性可分问题 ?增强分类能力的唯一出路是采用多层网络,即在输入及输出层之间加上隐层构成多层前馈网络。 ?Kolmogorov理论经过严格的数学证明:双隐层感知器足以解决任何复杂的分类问题。 ?简单的感知器学习过程已不能用于多层感知器,必须改进学习过程。

二、BP 神经网络 1、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1) 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 ? 上、下层之间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下层的每一个单元与上层的每个单元 都实现权连接; ? 而每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 ? 网络按有监督的方式进行学习。 2) ? 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网络后,神经元的激活值,从输入层经各中间层向输 出层传播,在输出层的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 ? 在这之后,按减小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误差的方向,从输出层经各中间层逐 层修正各连接权,最后回到输入层,故得名“误差逆传播算法”。 ? 随着这种误差逆传播修正的不断进行,网络对输入模式响应的正确率也不断 上升。 2、梯度下降法 1)梯度法是一种对某个准则函数的迭代寻优算法。设J(a)是准则函数,a 为一向量,()k J a 是()k J a 在点k a 的梯度,为一向量,其方向是J(a )增长最快的方向;负梯度方向.则是J(a )减少最快的方向。沿负梯度方向走,可最快地达到最小点。梯度下降法是求函数极小值的选代算法。 2)一般迭代算法: 可表示为: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是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R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最初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而后发展为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相互通信。 第二阶段是1985-1993年,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是1993年至今,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计算机基础 信息浏览

第七章信息浏览和发布 7.2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7.3 信息浏览和检索 7.5 网络安全基础

7.2 Internet基础与应用?IP地址和域名 ?Internet接入 ?Internet应用

7.2.1 IP地址和域名 IP 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地址格式,它为Internet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网络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网卡地址)的差异。是运行TCP/IP协议的唯一标识。 XXX.XXX.XXX.XXX 0~255 202.112.0.36(中国教育科研网) IP地址结构: 网络部分+主机部分分类:A、B、C

IP 地址类型 4 1.0.0.1~126.255.255.254 128.0.0.1~191.255.254 19 2.0.0.1~22 3.255.255.254 A 类 B 类 C 类 126 16384 20971152 1677214 65534 254 B 类 A 类 1 8 16 24 32 网络号(7) 网络号(21) 机器号(8) 主机号(24) C 类 主机号(16) 网络号(14) 1 1 0 1

保留IP地址 网络类别地址段网络数 A类网10.0.0.0——10.255.255.255 1 B类网172.16.0.0——172.31.255.255 16 C类网192.168.0.0——192.168.255.255 256 保留的IP地址段不能在Internet上使用,而只能使用在各个局域网内。为了使使用这些保留地址的计算机能接入Internet,只需要在连接这个网络的路由器上设计网络地址转换,就会自动将内部地址转换为合法的外部网IP地址。 5

计算机网络资料汇总(pdf 10页)

第5章常用网络设备 1网络设备在OSI体系中的位置设备的功能网络层次 OSI层次地址类型设备 传输层及以上应用程序进程 地址(端口) 网关 (协议转换器) 网络层网络地址 (IP地址) 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 (MAC地址) 网桥、交换机 (网卡) 物理层无传输介质、调制解调器、中继器、集线器、收发器 2. 网卡的功能 1)物理接口2)控制数据传送;3)串—并转换功能;4)网卡上还有数据缓冲器,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缓冲。 网卡地址:即网卡的物理地址,或称为MAC地址,固化在网卡硬件中(有些网卡可由用户修改)每一个网卡在出厂时都赋予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地址,由一串16进制数组成,6个字节,前3个表示厂商号,后3个表示流水线号,如:01-12-F1-7D-29-38) .网卡的类型网卡的分类 按传输速率分类10Mb/s、100Mb/s、10/100Mb/s和1000Mb/s。 网卡的总线接口ISA(16位)PCI(32位)PCMCIA(笔记本专用)USB 连接不同的局域网需要使用不同的网卡以太网卡令牌环网卡 FDDI网卡 ATM网以太网卡的类型 3. 网卡的选择 1)连接器类型传输介质不同,网卡需要与之相应的连接器(2)传输速率一般情况下应选择10/100Mbit/s自适应网卡。(3)应用环境在选用网卡时一定要注意应用环境,即用于服务器还是普通工作站。(4)驱动程序 4.网卡的安装1.硬件安装安装网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计算机是否能提供一个与网卡总线类型相匹配的扩展槽(2)网卡的主要参数(3)网卡是否具有即插即用功(4)网卡是否需要进行跳线设置2.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 广播向网络上的所有设备发送数据广播域网络上所有能够接收到同样广播分组的设备的集合冲突域网络中的一部分,以网桥、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为边界,在冲突域中任意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都会产生冲突一个广播域包含一个或多个冲突域 1. 中继器(Repeater) 工作在物理层功能:信号整形和放大,在网段之间复制比特流特点:不进行存储信号延迟小,不检查错误——会扩散错误,不对信息进行任何过滤,可进行介质转换——如UTP 转换为光纤,用中继器连接的多个网段是一个冲突域 应用注意事项:不能构成环、应遵守以太网的5-4-3-2-1规则允许5个网段,每网段最大长度100米,在同一信道上允许连接4个中继器或集线器,在其中的3个网段上可以增加节点,在另外2个网段上,除做中继器链路外,不能接任何节点,上述将组建1个大型的冲突域,最大站点数1024,网络直径达2500米, 2 集线器顾名思义,集线器就是将网线集中到一起的机器,也就是多台主机和设备的连接器。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同步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所以它属于中继器的一种。与中继器的区别:仅在于集线器能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而中继器只是一个1对1的专门延长传输距离的连接器。端口数:4,8,12,16,24,32等

计算机网络(第5版)重点知识考研期末考试.pdf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可以通过预先提供的一批相互对应的输入-输出数据,分析掌握两者之间潜在的规律,最终根据这些规律,用新的输入数据来推算输出结果,这种学习分析的过程被称为“训练”。(引自《环球科学》2007年第一期《神经语言:老鼠胡须下的秘密》) 概念 由大量处理单元互联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信息处理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试图通过模拟大脑神经网络处理、记忆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非线性非线性关系是自然界的普遍特性。大脑的智慧就是一种非线性现象。人工神经元处于激活或抑制二种不同的状态,这种行为在数学上表现为一种非线性关系。具有阈值的神经元构成的网络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提高容错性和存储容量。 (2)非局限性一个神经网络通常由多个神经元广泛连接而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不仅取决于单个神经元的特征,而且可能主要由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连接所决定。通过单元之间的大量连接模拟大脑的非局限性。联想记忆是非局限性的典型例子。 (3)非常定性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神经网络不但处理的信息可以有各种变化,而且在处理信息的同时,非线性动力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变化。经常采用迭代过程描写动力系统的演化过程。 (4)非凸性一个系统的演化方向,在一定条件下将取决于某个特定的状态函数。例如能量函数,它的极值相应于系统比较稳定的状态。非凸性是指这种函数有多个极值,故系统具有多个较稳定的平衡态,这将导致系统演化的多样性。 人工神经网络中,神经元处理单元可表示不同的对象,例如特征、字母、概念,或者一些有意义的抽象模式。网络中处理单元的类型分为三类: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隐单元。输入单元接受外部世界的信号与数据;输出单元实现系统处理结果的输出;

《计算机基础知识》 版电子书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机器,它能帮助用户执行许多不同的任务,无论用户想上网浏览、进行游戏,还是想看电影、完成工作,它都能从不同的方面来协助用户。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之一。 也许会有人认为计算机十分复杂,并对它有着敬畏之心。其实,计算机就是一部机器,跟用户身边的电视机一样,它的复杂用户不必去了解,用户要做的只是去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本章就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出发,为用户展现一个真实的计算机,并为用户详细介绍WindowsXP操作系统,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章学习要点: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认识组成计算机的硬件 ?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 ?初步掌握WindowsXP使用 ?了解鼠标和快捷键操作 ?了解基本的文件类型 ?掌握WindowsXP窗口 ?掌握自定义WindowsXP桌面 1.1计算机系统 要了解计算机,首先要了解计 图1-1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图 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 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硬件系统

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而软件系统则是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计算机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 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等,总的来说,可以把一台计算机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如图1-2所示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1.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可以将外部信息(如 文字、数字、声音、图像、程序、 指令等)转变为数据输入到计算机 中,以便进行加工、处理。输入设 备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 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键盘、 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 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 等都属于输入设备,如图1-3所示。 键盘鼠标和摄像头扫描仪 图1-3 计算机常见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对信息加工的结果送给用户。所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实用价值的生动体现,它使系统能与外部世界沟通,能直接帮助用户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输出设备分为显示输出、打印输出、绘图输出、影像输出以及语音输出等五大类,如图1-4所示。 打印机显示器音箱 图1-4 常见输出设备 3.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 )简称CPU ,它是计算机内部完成指令读出、解释和执行的重要部件,是计算机的心脏。它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如图1-5所示为中央处理器(CPU )的 实物图。 运算器和控制器是组成CPU 的重要部 件,分别在计算机系统中完成不同的功能和 作用。下面介绍其功能和作用。 图1-2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图1-5 中央处理器(CPU )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试卷3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试卷3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 1.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 )。 A.FTP √ B.WWW C.Telnet D.SMTP 文件传输协议(FTP)是TCP,/IP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FTP是在TCP/IP网络和Internet 上最早使用的协议之一,它属于网络协议组的应用层。FTP客户机可以给服务器发出命令来下载文件、上传文件、创建或改变服务器上的目录。 2.HTML语言可以用来编写Web文档,这种文档的扩展名是( )。 A.doc B.htm或html √ C.txt D.xls 3.域名服务DNS的主要功能为( )。 A.通过查询获得主机和网络的相关信息√ B.查询主机的MAC地址 C.查询主机的计算机名 D.合理分配IP地址的使用。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 4.FTP服务方的TC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 A.21 √ B.8080 C.80 D.23 二、填空题(总题数:7,分数:14.00) 5.为了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而彼此通信的进程就称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应用进程) 6.为了使服务器能够响应并发出请求,在服务器实现中通常可以采取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 ),另一种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重复服务器方案,并发服务器方案) 7.WWW服务器上的信息通常以( )方式进行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超文本) 8.浏览器的主要访问功能,可以通过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来实现,单击( )按钮可以返回前一页,单击( )可以进入下一页,单击( )按钮可以终止当前显示页的传输,单击( )按钮可以更新当前显示页,单击( )按钮可以返回浏览器预定的起始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后退,前进,停止,刷新,主页。) 9.www.sina.corn.cn不是IP地址,而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总结笔记

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总结笔记 主要侧重点: 1.概念清晰 2.进行必要的查询时能从书本上找到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人工神经网络的概述 “认识脑”和“仿脑”:人工智能科学家在了解人脑的工作机理和思维的本质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系统,以模拟延伸和扩展脑功能。我认为这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前身。 形象思维:不易被模拟 人脑思维抽象推理 逻辑思维:过程:信息概念最终结果 特点:按串行模式 人脑与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不同点: 方面类型人脑计算机 记忆与联想能力可存储大量信息,对信息有 筛选、回忆、巩固的联想记 忆能力无回忆与联想能力,只可存取信息 学习与认知能力具备该能力无该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具有信息加工能力可认识 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仅限于二值逻辑,有形式逻辑能力,缺乏辩证逻辑能力 信息综合能力可以对知识进行归纳类比 和概括,是一种对信息进行 逻辑加工和非逻辑加工相 结合的过程 缺乏该能力 信息处理速度数值处理等只需串行算法就能解决的应用问题方便,计算 机比人脑快,但计算机在处理文字图像、声音等类信息的 能力远不如人脑 1.1.2人脑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机制的比较 人脑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处理机制的不同,主要有四个方面 方面类型人脑计算机 系统结构有数百亿神经元组成的神经 网络由二值逻辑门电路构成的按串行方式工作的逻辑机器 信号形式模拟量(特点:具有模糊性。离散的二进制数和二值逻辑容易被机器模拟的思维方式

难以被机器模拟)和脉冲两种 形式 形式 信息储存人脑中的信息分布存储于整个系统,所存储的信息是联想式 的 有限集中的串行处理机制信息处理机制高度并行的非线性信息处理系统 (体现在结构上、信息存储上、信 息处理的运行过程中) 1.1.3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在对人脑神经网络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用数理方法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抽象,并建立某种简化模型,称之为人工神经网络,是对人脑的简化、抽象以及模拟,是一种旨在模仿人脑结构及其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 其他定义:由非常多个非常简单的处理单元彼此按某种方式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计算系统,外部输入信息之后,系统产生动态响应从而处理信息。 它是由许多简单的并行工作的处理单元组成的系统,其功能会因网络结构、连接强度以及各单元的处理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1.3神经网络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基本特点:1、结构特点:信息处理的并行性、信息存储的分布性、信息处理单元的互联性、结构的可塑性。神经网络内在的并行性与分布性表现在其信息的存储于处理都是空间上分布、时间上并行的。 2、性能特点:高度的非线性、良好的容错性和计算的非精确性。 3、能力特征:自学习、自组织(重构)与自适应性。 神经网络的基本功能:1、联想记忆:自联想记忆与异联想记忆 2、非线性映射 3、分类与识别 4、优化计算 5、知识处理 第二章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基础 2.1~2.2 讲述了生物神经系统以及生物神经网络的建模基础 神经元所产生的信息是具有电脉冲形式的神经冲动,脉冲的宽度和幅度相同,但是间隔是随机变化的。 人脑中,外界的刺激不同可以改变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关系,即突触厚膜电位的方向以及大小,从突触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表现为放大倍数和极性的变化。 空间整合的概念(BP29)信息整合这一段中 阀值特性:我认为阀值特性即静息电位必须上升到一定数值范围即超过阀值电位之后,神经元才会产生兴奋,信息才能以脉冲的形式得到传递。 所谓的时间整合,如果由一个脉冲所引起的突触膜后电位很小,只有在持续时间内当另一脉冲到达的时候,总的突触膜后电位增大。 2.3 人工神经元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模拟生物的过程,反映人脑某些特性的一种计算结构,是人脑神经系统的一种抽象、简化和模拟而不是对它的真实描写。神经网络的基本器件是神经元和突触。人工神经网络当中的神经元是处理单元,也称之为节点。人工神经元是对生物神经元的信息处理过程的抽象模拟,通过数学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模拟,用模型图予以表达。 2.3.1 神经元的建模

计算机网络

1、数据报和虚电路 数据报是报文分组存储转发的一种形式.,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基本单元,包含一个报头(header)和数据本身,其中报头描述了数据的目的地以及和其它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数据报方式中,分组传输前不需要预先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建立线路连接。 虚电路在两个终端设备的逻辑或物理端口之间,通过分组交换网建立的双向、透明传输信道。,是分组交换的两种传输方式中的一种。在通信和网络中,虚电路是由分组交换通信所提供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 2、UC控制和流量控制 UC控制:单元控制器UC为单独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温度控制和能源管理功能提供直接数字控制技术。单元控制器可作为独立的控制器工作,也可与局域网连接来扩展S600顶峰系统。 流量控制往往指在给定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3、TCP 的连接与释放过程:用三次握手建立 TCP 连接 1)A 的TCP 向B 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 = 1,并选择序号 seq = x,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 2)B 的 TCP 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则发回确认。 3)B 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 SYN = 1,使 ACK = 1,其确认号ack = x 1,自己选择的序号 seq = y。 4)A 收到此报文段后向B 给出确认,其ACK = 1,确认号ack = y 1。 5)A 的 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 6)B 的TCP 收到主机A 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TCP 连接已经建立。 7)TCP的连接释放:数据传输结束后,通信的双方都可释放连接。 现在 A 的应用进程先向其 TCP 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 TCP 连接。 8)A 把连接释放报文段首部的 FIN = 1,其序号seq = u,等待 B 的确认。 9)B 发出确认,确认号ack = u 1,而这个报文段自己的序号seq = v。 10)TCP 服务器进程通知高层应用进程。 11)从 A 到 B 这个方向的连接就释放了,TCP 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B 若发送数据,A 仍要接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