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液凝固与ABO血型系统的红细胞凝集

血液凝固与ABO血型系统的红细胞凝集

血液凝固与ABO血型系统的红细胞凝集
血液凝固与ABO血型系统的红细胞凝集

血液凝固与ABO血型系统的红细胞凝集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

邮编441200

作者代文占张瑜

流出血管的血液逐渐由溶胶状态转化为凝胶状的血块,这种现象称为血液凝固。血液凝固的本质是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呈细丝状,纵横交错,网罗大量的血细胞,形成凝胶状的血块。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参与此过程的凝血物质很多,统称为凝血因子。目前被公认的血浆和组织中的主要凝血因子,除血小板外,还有12种,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Ca2+等。正常情况下,这些凝血因子,都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凝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是由多种凝血因子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途径不同,可分为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

(2)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在正常血浆中存在无活性的凝血酶原,在Ca2+参与下凝血酶原激活物可催化凝血酶原转变为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凝血酶的重要作用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3)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Ca2+和因子Ⅷ的催化下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呈细丝状,相互交织成网,把血细胞网罗在内,于是原来处于流体状态的血液便逐渐变成胶冻状的血凝块。随后血小板收缩,使血块回缩变硬,挤出清澈的液体——血清。

血液凝固的这三个阶段是连续进行的,速度很快,任何一个环节的受阻都会引起血液凝固的障碍。如新鲜血液中加入少量的柠檬酸钠,由于柠檬酸钠可与血浆中的Ca2+结合,从而使凝血反应不能进行,因此柠檬酸钠是一种有效的抗凝剂。

当一个人的血细胞同另一个人的血清混合时,有时可看到红细胞彼此凝集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反应。发生凝集反应是因为在红细胞膜上存有不同的抗原性物质,统称为凝集原;而在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总称为凝集素。凝集原有不同的种类,凝集素也有相应的不同种类。当含有某一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时,即发生凝集。

在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原,分别称为凝集原A和凝集原B,与此相应的,血浆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素,即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抗A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A的红细胞凝集,抗B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凝集。凡红细胞含有凝集原A的血液,其血浆中不含抗A凝集素;凡红细胞含有凝集原B的血液,其血浆中不含抗B凝集素。根据红细胞所含凝集原的种类,可将人类ABO血型系统分成四种主要类型。

ABO血型系统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检查血型的方法是将受检者的稀释血液分别滴入抗A和抗B的鉴定血清中(在载玻片的左半侧有一滴A型血清,右半侧有一滴B型血清),轻轻振荡玻片使其混匀,约10分钟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A型和B型血清中的红细胞都不凝集,表示受试者为O型血;如果两种血清中的红细胞都凝集,则为AB型;如果B型血清中的红细胞凝集而A型血清中的不凝集,则为A型;如果A型血清中的红细胞凝集而B型血清中的不凝集,则为B型。

A型血液的红细胞可被B型的血浆所凝集,它的血浆则可使B型的红细胞凝集,因而A型和B型血液之间不能互相输血,而同型血液则可以互相输血。另外,AB型血液的红细胞既含凝集原A也含凝集原B,因而遇到AB型以外任何一类的血浆都将发生凝集,但AB 型的血浆却不使任何型血液的红细胞凝集。O型血液的红细胞不含任何一种凝集原,因而不为任何型血液的血浆凝集;O型的血浆却可使O型以外的任何型的红细胞凝集。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表:

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血库考试

血库组考试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30分) 1、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有哪些?() A、糖、脂肪、蛋白质 B、无机盐、白蛋白、球蛋白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 2、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一般是什麽?() A、IgG B、IgA C、IgM D、IgD 3、血小板的主要功能?() A、携带氧 B、抵御炎症感染 C、参与凝血机制 D、增加血液粘稠 4、关于红细胞ABO血型特性,下列说法哪项正确?() A、凡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者为A型;有B抗原者为B型;A和B抗 原都没有者为O型;A和B抗原均有者为AB型 B、血清中常存在反应强的抗体,而红细胞上缺少相应的抗原 C、许多组织细胞上有规律的存在着A、B、H抗原 D、以上均是 5、下列关于红细胞ABO血型鉴定说法哪项不正确?() A、用已知抗体型特异性试剂血清检测红细胞的抗原,称之正定型或 红细胞定型 B、用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则称为反定型或血清 定型 C、O型血清在红细胞ABO亚型鉴定中不起作用 D、O型红细胞用于检查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 6、对于弱D患者来说,应输何种血液?() A、Rh(-) B、Rh(+) C、Rh(-)或Rh(+)均可 D、弱D

7、交叉配血不合时,哪些情况下可做抗体筛查?() A、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多次输血者 B、只要配血不合就做抗体筛查 C、常规筛查 D、必要时 8、红细胞血型鉴定时,如发生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可用下列哪种方法来 解决?() A、在37℃下行血型鉴定 B、将被检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鉴定血型 C、用新鲜制备的标准血清鉴定血型 D、用5%红细胞悬液鉴定血型 9、下列关于红细胞血型哪项是错误的?() A、A型红细胞含A抗原 B、B型血清中有抗A C、AB型血清中没有抗A抗B D、O型红细胞上无任何抗原 10、反定型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新的血型 B、正定型的补充 C、对血型判断无意义 D、鉴别亚型或血型抗原凝聚力 11、临床上造成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错误最常见的原因是?() A、ABO标准血清质量不高 B、红细胞悬液浓度过浓过淡 C、冷凝集 D、责任心不强,工作粗枝大叶 12、新生儿进行血型鉴定时,一般只进行?() A、正定型 B、反定型 C、正定型与反定型 D、不需鉴定 13、血液发出,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应在什麽条件下保存几天?() A、应在2-6℃保存7天 B、常温下保存7天 C、零下保存一个月 D、22℃保存7天 14、最易引起致命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同种抗体是?()

实验1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1 细胞凝集反应 (赵海泉主编基础生物学实验指导细胞生物学分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8.)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1.目的 学习植物凝集素的提取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2.原理 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和识别、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1ectin)是一类含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少数例外),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二、实验用品 1.材料 土豆块茎,兔血。 2.试剂 0.9 % NaCl溶液,PBS缓冲液(称取7.2 g NaCl、1.48 g Na2HPO4、0.43 g KH2PO4。加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I,pH 7.2)。 3.器材 离心机,显微镜,天平,注射器,6号针头,载玻片,容量瓶,滴管,离心管等。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提取凝集素 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0 g,加100 ml PBS缓液,浸泡2 h,将浸出的粗提液过滤,即为可溶性土豆凝集素提取液。 (二)制备2%的红细胞悬液 以无菌方法抽取兔静脉血液(加抗凝剂)2 mI。加8 mL 0.9 % NaCl溶液,

以2 000 r/min离心5 min,去掉上清液,再加0.9 % NaCl溶液至10 ml,反复洗涤5次。最后按沉淀压积的红细胞体积用生理盐水配成2%红细胞悬液。(三)凝集反应 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2%红细胞液各1滴,置载玻片上,充分混匀,静置20 min后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凝集现象。 四、注意事项 1.若沉淀压积的红细胞暂时不用,应将其4℃保存。下次使用前,先洗涤再用生理盐水配成2%红细胞悬液。 2.以PBS液加2%血细胞液作对照实验。 五、作业与思考题 1记录血细胞凝集情况。 2实验课程感想或感受。 教学内容: 1实验室安全教育。 2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小导师制 3实验报告写作要求 4本次实验内容讲解。 知识点: 实验动物知识。 采血操作。 凝集素。 显微镜。 记录方法。

红细胞凝集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红细胞凝集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蛋白,含有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能使一些特定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当红细胞和病毒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由于病毒的作用使红细胞发生凝集,此为凝集现象。含有特异的抗流感病毒HA蛋白的抗血清,能抑制红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即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血凝素不能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上,此为红细胞凝集抑制(HAI)。 微量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鉴定流感病毒型/亚型及分析流感病毒HA抗原性变异的试验方法,也可以用于对一般人群抗体水平的检测和疫苗效果的评价等方面。 用于HAI试验的标准参照血清必须及时更新,用于鉴定流感病毒型/亚型应包括当年的国际疫苗株或国内流行代表株的抗血清,可以用羊、鸡、雪貂、兔等实验动物的抗血清;用于抗原分析的抗血清建议包括同一型别和亚型不同毒株免疫的标准参考抗血清,由于用雪貂制备的抗流感病毒血清特异性高,易将不同毒株间抗原性差异显示出来,因此常用免疫雪貂的抗血清进行抗原分析。HAI试验中所用的血清必须经特殊处理以去除非特异性抑制素及非特异性凝集素。 (一)生物安全要求 所有有关试验操作都应在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中进行,必须遵守生物安全规定,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和废弃物管理规定,做好个人防护要求。季节性流感病毒病毒或经完全灭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操作可以在BSL-2实验室里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操作

在BSL-3级实验室中进行。 (二)实验所用试剂 1.标准参考抗原:以国际疫苗株和国内流行株作为标准参考抗原,新分离的毒株作为待测抗原。 2.标准参考抗血清:以国际疫苗株和国内流行株制备的抗血清作 为标准参考血清。血清要经RDE处理。 (三)其他试剂/材料/仪器 1. 红细胞悬液 2. PH7.4的PBS缓冲液 3. RDE(日本生研) 4. 水浴箱(37℃,56℃) 5. 台式离心机 6. 多道可调加样器、单道可调加样器 7. 离心管 8. 96孔微量血凝板(使用豚鼠和人红细胞进行实验须用“U”底 板,使用火鸡红细胞进行实验用“V”底板) 9. 200μL、1000μLTIP头、水槽 表1. 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各项条件比较 红细胞火鸡豚鼠人“O”型血 终浓度0.5 0.5 0.5 孔底部形状V型U型U型 孵育时间25-30min 45-60min 45-60min 红细胞沉积形状细胞沉积成点状,倾细胞沉积细胞沉积成

红细胞凝集试验

红细胞凝集试验 血球凝集(HA)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 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 集抑制(HI)试验 阿氏液(Alsever):即红细胞保养液 指红细胞凝集的现象。由病毒、细胞凝集素和抗体而引起的红细胞凝集。 (1)由病毒而引起的凝集:G.H.Hirst(1941)发现流感病毒能使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后又发现其它各种病毒也能引起同样的红细胞凝集反应。即红细胞表面存在着对各种病毒的受体,病毒与受体结合,以红细胞为桥梁的结果而引起凝集。利用此反应可以进行病毒的定性和定量。另外,如果存在抗病毒的抗体时,则由病毒引起的凝集作用将被抑制,所以可用于抗病毒抗体的检出。 (2)由抗体引起的凝集:(a)如果存在对红细胞表面决定基的抗体,则红细胞亦将凝集。可用于测定对抗红细胞的抗体的效价或鉴定人的血型。(b)在红细胞表面,如果人为地使之吸附或结合特定的抗原物质,则与该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将引起红细胞凝集(被动凝集反应或间接凝集反应,psssive he-magglntination)。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以此来推测被检材料中有无病毒存在,是非特异性的,但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具有特异性。通过HA-HI试验,可用已知血清来鉴定未知病毒,也可用已知病毒来检查被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和滴定抗体的含量。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HA和HI试验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其实用价值。 [材料与试剂] 1. 96孔“U”形或“V”形微量反应板,50 uL定量移液器,滴头,微型振荡器。 2. 生理盐水,0.5%鸡红细胞悬液,新城疫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新城疫阳性血清,被检鸡血清。 [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血球凝集(HA)试验 1.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 uL生理盐水。 2. 于左侧第1孔加50 uL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混合均匀后,吸50 u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 uL;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 自右至左依次向各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50 uL,在振荡器上振荡,室温下静置后观察结果(表4-1)。

红细胞血型

第九章红细胞血型 单选(15题) 1 Rh(D)阴性的人红细胞上缺乏( B)抗原。 A H抗原 B D抗原 C E抗原 D C抗原 2 免疫反应初期最早出现的抗体为(D ) A IgG B IgD C IgE D IgM 3 在(A )周的胎儿中,其内皮细胞表面已能检测到ABH抗原,一般在儿童()月才能在红细胞上充分表现抗原性。 A 5-6 18 B 12 6 C 5 12 D 7 18 4 红细胞血型抗体主要分为(C )类。 A IgG 和 IgD B IgM 和 IgA C IgG 和 IgM D IgG 和 IgE 5 Rh血型系统包括(D ) A 抗-D 、抗-C、抗-E B 抗-d、抗-c、抗-e C抗-D、抗-C、抗-E、抗-d、抗-c、抗-e D抗-D、抗-C、抗-E、抗-c、抗-e 6 ABO 血型抗体最佳反应温度为(C ) A 37℃ B 22℃ C 4℃ D 室温 7 对DU型的人,献出的血液应输给( B )患者。 A Rh阴性 B Rh阳性 C DU型 D D变异型 8 O型分泌型人的唾液中有( C ) A A物质 B B物质 C H 物质 D A、B、H物质 9 新生儿出生时,其红细胞与抗-A抗-B反应强度比成人(B ) A 强 B 弱 C 一样 D 不清楚 10 Rh 血型抗体最佳反应温度为(A ) A 37℃ B 22℃ C 4℃ D 室温 11 人类ABO基因位于(A )号染色体上。 A 9 B 21 C 15 D 6

12 A亚型鉴定时,区分A1和A2可用(D )血清。 A 抗-A B B 抗-H C 抗-A2 D 抗-A1 13 在Rh血型系统中,(A )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A D B C C E D d 14 大部分Rh抗体属于(A )类。 A IgG B IgD C IgE D IgM 15 父母均为Rh阳性,子女的Rh血型为(C ) A Rh阳性 B Rh阴性 C Rh阴性或Rh阳性 判断(20题) 1 新生儿刚出生时,红细胞上的抗原特性就能充分表现。(×) 2 O型红细胞并非只用于检查不规则抗体,还作为反定型实验的阴性对照。(√) 3 广义上血液中任何的多态性都可称为血型。(√) 4 1900年Landsteiner将人的红细胞血型分为A、B、O、AB四种血型(×) 5 ABO血型抗体在人出生前尚未产生,一般出生几个月后才开始形成自己的抗体,5-6岁时具有较高的效价。(√) 6 超强D、不完全D和弱D都是D变异型。(√) 7 Rh抗原在胎儿期就得到充分发育,出生后Rh抗原检测与成人反应相同。(√) 8 血型抗原与疾病或健康在统计学上没有相关性。(×) 9 IgM和IgG类抗体都可以通过胎盘破坏胎儿血液中的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10 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 11红细胞中充满血红蛋白,其主要作用是携氧。(√) 12 人的血型抗体水平终身不变。(×) 13 DU型的献血者均应当做Rh阴性的献血者。(×) 14 Rh阴性的受血者输注血浆、血小板时一定要输注Rh阴性的(×) 15 Rh阴性献血者的血浆也要做特殊标记,只能输给Rh阴性的人。(×) 16 有些血型抗原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 17 遗传或获得性疾病皆可导致血型抗原表达的改变。(√)

凝集反应

第十五章凝集反应 Chapter 15 Agglutination Test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类型及临床应用;熟悉:凝集反应的技术要点、实验影响因素、方法评价、间接凝集常用的载体;了解:凝集反应各阶段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1。凝集反应的特点与类型。 2。直接凝集反应: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 3。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的临床应用。 4.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5.抗球蛋白试验。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 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E.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 2.玻片凝集实验 A.只能检测抗原,不能检测抗体B.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 C.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D.为半定量实验 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玻片凝集试验 A。菌种鉴定 B。血清学分型 C。人类ABO血型鉴定 D.定量检测前筛选试验 E。血清抗体效价测定 4.试管凝集试验的效价判断标准是依据出现肉眼可见的如下凝集现象 A.“+”B.“+或++”C.“++”D.“+++”E.“++++” 5.间接抗球蛋白实验用于检测 A.血清中结合的抗体B.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C.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D.红细胞表面结合的完全抗体E.血清中游离的完全抗体 6.协同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是 A.新鲜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醛化红细胞D.聚苯乙烯颗粒E.金黄色葡萄球菌7.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红细胞是 A.标准新鲜红细胞B.标准洗涤红细胞C.标准醛化红细胞 D.受检者未致敏红细胞E.受检者致敏红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 1.实验中,促进凝集现象的措施有 A.低温离心 B.增加电解质或蛋白质 C.加入右旋糖酐或葡聚糖 D.用胰酶处理 E.加入抗原 2。利用试管凝集试验可辅助临床诊断的疾病 A.痢疾 B.伤寒和副伤寒 C.恙虫病 D.布鲁菌病 E.霍乱弧菌 3. 间接凝集试验常用的载体 A.人O型红细胞 B.聚苯乙烯胶乳 C.皂土 D.明胶颗粒 E.活性炭 4.符合正向间接凝集试验的是 A.抗原致敏载体 B.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 C.出现凝集为阴性 D.敏感性很高 E.特异性不强 5.符合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的是 A.抗体致敏载体 B.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原 C.出现凝集为阴性 D.敏感性很高 E.特异性强 6.符合正向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是 A.检测标本中的抗原B.抗原致敏载体C.抗体为诊断试剂 D.出现凝集为阳性E.不出现凝集为阳性

血凝、血凝抑制试验

红细胞凝集试验(HA)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 一、实验用设备: 1、离心机 1台*(3000转离心红细胞) 2、冰箱 1台*(存放抗原) 3、振荡器 1台*(振荡96孔V型板) 4、抗原新城疫(ND)、减蛋(EDS)、流感(AI)抗原,从正规厂家进。 5、96孔V型板稀释血清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6、八道移液器 1把(5-50微升稀释血清) 7、吸头和八道移液器配套使用,清洗后重复使用) 8、积液槽配制4个单位抗原及盛放生理盐水加样用 9、一次性采血管采血用 10、2毫升注射器采血用 11、红细胞非免疫鸡心脏采血或免疫鸡也可,但需离心5次后使用。 12、柠檬酸三钠配制3.8%抗凝剂用 13、重铬酸钾配制清洁液用 14、硫酸配制清洁液用 15、吸管 1毫升、10毫升 16、吸耳球和吸管配套使用 17、针头 9*13(采雏鸡)、9*25(采大鸡) 18、蒸馏水当地买。清洗96孔V型板、吸头用 19、10毫升离心管离心红细胞用(塑料制) 20、生理盐水做血清稀释液用、配制4单位抗原 二、实验前的准备: 1.抗原:从指定厂家购买稳定浓缩抗原。 2.抗凝剂的配制:用天平称量 3.8克柠檬酸三钠,溶入100ml生理盐水中,待溶解完全后即可使用。 3.1%红细胞悬液:由鸡心脏或翅静脉采血,放入加有抗凝剂的离心管内(按抗凝剂:全血=1:2的比例),迅速混匀。在离心机中以3000转/分离心5分钟,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薄膜,将沉淀的红细胞加生理盐水,慢慢混合均匀,再在离心机中3000转/分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再加生理盐水混匀,如此反复离心4~5次,最后一次离心后的红细胞,弃去上清液,即为红细胞泥。放入4℃冰箱中可保存2—3天。使用时用1ml 吸管吸取0.1ml红细胞泥,然后加入9.9ml的生理盐水,此即1%红细胞悬液。现用现配。 4.被检血清:每只鸡心脏或翼下采血0.5-1ml,静置或离心,待血清析出后备用。 5.吸管清洁液的配制:使用1%的稀硫酸溶液。水10公斤,硫酸100毫升,将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断搅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口罩。 6.96孔V型板和微量滴头清洁液的配制:重铬酸钾79克,水1000ml,硫酸100ml,将重铬酸钾磨碎,溶解于水中,然后慢慢加入硫酸100ml,不断搅拌,切不可将重铬酸钾水溶液倒入硫酸中,以防爆炸,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口罩。 7.血清稀释液:为灭菌的生理盐水。 三、实验过程: 原理:某些病毒(如新城疫、减蛋、流感)能够与鸡红细胞发生凝集,此即为红细胞凝集现

关于血型的知识

关于血型的知识 关于血型的知识 1.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血型?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红细胞血型的人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landsteiner,那是在1900年。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以后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证,为此,他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奖,并赢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誉。开始时,他只发现了人类红细胞血型a、b、三型。1902年他的学生de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了a、b、之外的第4型。后来国际联盟卫生保健委员会将这4型正式命名为a、b、o、ab型,这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在以后的数十年里,科学家又相继发现了几种血型。1940年landsteiner和iener发现了rh血型,到1995年,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体系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193个。1958年法国的dausset首先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到1995年已公布hla表型特异性112种,hla等位基因已达503个。血小板血型抗原是在1957年后陆续被发现的。 2、目前发现人类有哪些血型系统?有abo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hla血型系统等二十多个血型系统。 3、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哪一个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 4、哪一年世界卫生组织把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o、ab四种血型?1921年。 5、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abo血型系统是以人体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抗体而定型的。凡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

体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的称为ab型;红细胞上不含有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 抗体称为o型。 6、 abo血型与红细胞上的抗原有什么关系?凡红细胞上有a抗原的为a型;有b抗原的为b型;有a、b抗原的为ab型;无a、b抗原的为o型。 7、血型是由什么决定的?人类的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子女的血型是由父母双亲的染色体遗传而来,人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蛋白等都分成不同的型。除单卵双生外,可以说世界上很难找到二位血型完全相同的人。 8、abo血型与输血有什么关系?输血时一般情况下要同型相输,否则体内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抗原相结合会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例如:如果a型血输入b型人体内,a型血红细胞上的a抗原就会和b型血清中的抗a抗体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一系列综合症状,并危及生命。所以正确的鉴定血型是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前提。 9、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什么?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 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凝集实验

标准操作规程(SOP )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 流感/禽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 一、目的 本SOP 为了规范红细胞凝集试验(HA ,hemagglutination test )操作,确保试验的质量而制定。 二、范围 适用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所有技术人员进行流感/禽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 三、程序 (一)生物安全要求 季节性流感病毒或经完全灭活的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和H2N2流感病毒操作可以在BSL-2实验室里进行,操作人员采取BSL-2级防护。禽流感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及H2N2亚型流感病毒的操作需要在BSL-3级实验室中进行,操作人员采取BSL-3级防护。具体防护参见“生物安全个人防护SOP ”。 (二)材料 1.待测毒株 2.1%红细胞悬液(鸡、豚鼠,由于“O ”相毒株不能凝集鸡红细胞,所以在对该类病毒进行鉴定时应使用豚鼠红细胞) 3.磷酸缓冲液(PBS ),0.01M , pH 7.4 (Sigma P 3813) 4.多道及单道可调加样器 单通道可调加样器量程为 20μL ~200μL 、200μL ~1000μL 8通道或12道可调加样器量程为 20μL ~200μL 5.96孔微量板:鸡红细胞选择“V ”型或“U ”型底微量板;豚鼠红细胞选择“U ”型底微量板。 6.其它耗材,200μL 、1000μL 滴头、试管、加样槽等。 (三)实验步骤 1.进入实验室前做好个人防护。 2.试验前试剂准备: 编号:CNICSOP07024 制定时间:2007.01 制定人:张烨 审核人:董婕 批准人:舒 跃 龙 生效日期:2007.03 版本号:V-2

(1)PBS配制:按照Sigma的说明书的要求配制PBS缓冲液。121℃高压灭菌20min,分装,4℃储存。 (2)1%红细胞悬液:按照“1%鸡红细胞悬液配制SOP、1%豚鼠红细胞悬液配制SOP”配制红细胞悬液。 3.根据所用的红细胞种类选用适当的微量板.。将微量板横向放置:垂直方向称列,如孔A1~H1称为第一列;平行方向称行,如A1~A12称为A 行。标记好待检病毒的实验室编号及加样顺序。 4.加PBS,取8道加样器装好200μL带滤芯滴头,于加样槽中吸取50μL PBS 加入微量板的第二列,依次加入50μL PBS直至最后一列。 5.加入待检病毒,单道加样器装好200 μL带滤芯滴头,吸取100μL待检病毒液,加入已标记好的微量板的第一列相对应的孔内。最后的H1孔内加100μL PBS作为红细胞对照。 6.8道加样器装好200 μL带滤芯滴头,从第一列的各孔分别取50μL病毒液,加入到第二列的相应的各孔,混匀数次。依次从微量板的第二列至第十二列做二倍系列稀释。最后一列每孔弃去50μL液体。 7.8道加样器装好200 μL带滤芯滴头,于加样槽中吸取50μL红细胞悬液。 每孔加入50μL 1%的红细胞悬液,轻弹微量板,使红细胞与病毒充分混合。 8.室温孵育30~60min,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并记录结果。 9.结果判定:红细胞凝集滴度的判定以出现完全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为终点,其稀释度的倒数即为病毒的红细胞凝集滴度。红细胞完全凝集以“+”记录;无凝集或部分凝集“-”记录。

血型与输血复习题(缺憾版)

血型与输血复习题 一、名称解释 1、输血学:是研究、开发和应用以输血为中心的相关内容,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 效果的独立学科。 2、血型:即血液的遗传学差异。人类的血型包括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及血清血型。属 于血型血清学的研究范围。血型血清学是用免疫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血型的一门科学。 红细胞的遗传学差异称为红细胞血型。 3、血型系统:血型受独立基因控制,由若干个相互关联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 4、血型鉴定: 5、新生儿溶血:孕妇血浆中如有Rh抗体,妊娠Rh血型不配合胎儿时,其中IgG类的Rh 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6、不规则抗体:抗原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因不经常存在于血清中,故称为不规则抗体, 又称为免疫抗体 7、红细胞悬液: 8、冷沉淀物:因冷却而沉淀的物质,是由新鲜冰冻血浆于4℃融化后,通过分离获得的低温 下不溶解的血浆蛋白成分。 9、红细胞输注:全血经离心分离出血浆即可制备出红细胞,由于分离制备方法和浓度的不 同,可以制备成多种红细胞制剂,将不同的红细胞制剂输注给患者,即称为红细胞输注。 10、自体输血:是指采集受血者自身血液,或回收受血者手术中或创伤区无污染的血液,以满足患者自身手术或将来应急情况用血需要。 11、成分输血: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血液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分别制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剂,根据患者的疾病需要选择性的补充所需的血液成分的输血方法。 12、全血输注:指血液全部成分的输注,包括血细胞、血浆抗凝剂和保存液。全血输注分为新鲜全血和保存全血两种。 13、交叉配血: 14、输血反应: 15、免疫性输血反应: 16、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17、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18、血小板输注无效:由于免疫因素或其他因素使输注的血小板迅速破坏,从而使输注效果不良甚至完全无效,称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19、输血相关疾病:

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HA) 定义:某此病毒或病毒的血凝素,能选择性地使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凝集红细胞的现象称为血凝(hemagglutination,HA),也称直接血凝反应,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凝试验(HA) 血凝抑制试验(HI) 定义:当病毒的悬液中先加入特异性抗体,且这种抗体的量足以抑制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则红细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与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直接接触。这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被抑制,称为红细胞凝集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ion,HI)反应,也称血凝抑制反应,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凝试验(HI) 。 原理: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凝集红细胞的能力,从而抑制血凝现象。 用于禽流感、新城疫等具有血凝性病毒的鉴定 根据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中和反应原理,给未知病毒悬液中加入已知的抗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或已知的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相应病毒便丧失了其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因此,可利用从发病的鸡、鸭、鹅体内分离的病毒作HA和HI试验。病毒悬液能凝集红细胞,并且能被已知的抗血清(阳性血清)所抑制,那么该病毒即是已知阳性血清相对应的病毒。如用新城疫阳性血清完全抑制了未知病毒培养物的血凝性,那么,这个未知病毒培养物就是新城疫病毒;如果病毒悬液虽然能凝集鸡红细胞,但不能被鸡新城疫血清所抑制,说明不是鸡新城疫病毒,可能是其他有血凝性的病毒。 阿氏(Alsevers)液配制 称量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0.8g、柠檬酸0.055g、氯化钠0.42g,加蒸馏水至100mL,散热溶解后调pH值至6.1,69kPa 15min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 1%鸡红细胞液的制备 2.1采血用注射器吸取阿氏液约1mL,取至少2只SPF鸡(如果没有SPF鸡,可用常规试验证明体内无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的鸡),采血约2~4mL,与阿氏液混合,放入装10mL 阿氏液的离心管中混匀。 2.2 洗涤鸡红细胞将离心管中的血液经1500~1800 r/min 离心8分钟,弃上清液,沉淀物加入阿氏液,轻轻混合,再经1500~1800 r/min离心8分钟,用吸管移去上清液及沉淀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薄膜,再重复2次以上过程后,加入阿氏液20 mL,轻轻混合成红细胞悬液,4℃保存备用,不超过5天。 2.3 10%鸡红细胞悬液取阿氏液保存不超过5天的红细胞,在锥形刻度离心管中离心1500~1800 r/min 8分钟,弃去上清液,准确观察刻度离心管中红细胞体积(mL),加入9倍体积(mL)的PBS,用吸管反复吹吸使PBS与红细胞混合均匀。 2.4 1%鸡红细胞液取混合均匀的10%鸡红细胞悬液1 mL,加入9 mLPBS,混合均匀即可。 抗原血凝效价测定(HA试验,微量法) 3.1 在微量反应板的1孔~12孔均加入25μLPBS,换滴头。 3.2吸取25μL病毒悬液加入第l孔,混匀。 3.3从第1孔吸取25μL病毒液加入第2孔,混匀后吸取25μL加入第3孔,如此进行对倍

红细胞凝集反应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红细胞凝集反应是什么 导语:红细胞,白细胞对身体都很重要,此类物质的数量都需要达到某一指标,否则身体状况就会出现异常。关于红细胞,大家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解 红细胞,白细胞对身体都很重要,此类物质的数量都需要达到某一指标,否则身体状况就会出现异常。关于红细胞,大家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加了解身体状况。那红细胞凝集反应是什么?它的种类又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做一个具体介绍。希望大家对红细胞有更多认识。 分类 直接凝集反应颗粒状抗原(如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若鉴定新分离的菌种时,可取已知抗体滴加在玻片上,将待检菌液一滴与其混匀。数分种后,如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为阳性反应。该法简便快速,除鉴定菌种外,尚可用于菌种分型、测定人类红细胞的ABO血型等。试管法是一种定量试验的经典方法。可用已知抗原来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某抗体及抗体的含量。用来协助临床诊断或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操作时,将待检血清用生理盐水连续成倍稀释,然后加入等量抗原,最高稀释度仍有凝集现象者,为血清的效价,也称滴度,以表示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诊断伤寒、副伤寒病的肥达氏反应(Widaltest)、布氏病的瑞特氏反应(Wright test)均属定量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一定大小的颗粒状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介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即可发生凝集,称为间接凝集反应。用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红细胞凝集反应是什么

红细胞凝集反应是什么 红细胞,白细胞对身体都很重要,此类物质的数量都需要达到某一指标,否则身体状况就会出现异常。关于红细胞,大家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加了解身体状况。那红细胞凝集反应是什么?它的种类又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做一个具体介绍。希望大家对红细胞有更多认识。 分类 直接凝集反应颗粒状抗原(如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若鉴定新分离的菌种时,可取已知抗体滴加在玻片上,将待检菌液一滴与其混匀。数分种后,如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为阳性反应。该法简便快速,除鉴定菌种外,尚可用于菌种分型、测定人类红细胞的ABO血型等。试管法是一种定量试验的经典方法。可用已知抗原来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某抗体及抗体的含量。用来协助临床诊断或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操作时,将待检血清用生理盐水连

续成倍稀释,然后加入等量抗原,最高稀释度仍有凝集现象者,为血清的效价,也称滴度,以表示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诊断伤寒、副伤寒病的肥达氏反应(Widaltest)、布氏病的瑞特氏反应(Wright test)均属定量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 疫无关的、一定大小的颗粒状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介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即可发生凝集,称为间接凝集反应。用做载体的微球可用天然的微粒性物质,如人(O型)和动物(绵羊、家兔等)的红细胞、活性炭颗粒或硅酸铝颗粒等;也可用人工合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苯乙烯胶乳微球等。由于载体颗粒增大了可溶性抗原的反应面积,当颗粒上的抗原与微量抗体结合后,就足以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敏感性比直接凝集反应高得多。 对于红细胞凝集反应是什么,其具体种类又有哪些,上面的分析中已经具体指出了,大家也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平时大家在身体检查报告中,也应该密切关注自己在红细胞方面的情况,关注身体健康指标。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hemagglutinationtest)是红细胞凝集试验的简称。间接血凝试验是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下面简述其操作过程。 间接血凝试验示意图 (一)载体 红细胞是大小均一的载体颗粒,最常用的为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O型人红细胞。新鲜红细胞能吸附多糖类抗原,但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较差。致敏的新鲜红细胞保存时间短,且易变脆、溶血和污染,只能使用2~3天。为此一般在致敏前先将红细胞醛化,可长期保存而不溶血。常用的醛类有甲醛、戊二醛、丙酮醛等。红细胞经醛化后体积略有增大,两面突起呈圆盘状。 醛化红细胞具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血凝反应的效果基本上与新鲜红细胞相似。如用两种不同醛类处理效果更佳。也可先用戊二醛,再用鞣酸处理。醛化红细胞能耐60℃加热,并可反复冻融不破碎,在4~C可保存3~6个月,在—20℃可保存1年以上。 (二)致敏 致敏用的抗原或抗体要求纯度高,并保持良好的免疫活性。用蛋白质致敏红细胞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只需在低pH,低离子浓度下,用醛化红

细胞直接吸附即可。间接法则需用偶联剂将蛋白质结合到红细胞上。常用偶联剂为双偶氮联苯胺(bidiazotizedbenzidine,BDB)和氯化铬。前者通过共价键,后者通过金属阳离子静电作用使蛋白质与红细胞表面结合而达到致敏的目的。 (三)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可在微量滴定板或试管中进行,将标本倍比稀释,一般为1:64,同时设不含标本的稀释液为对照孔。在含稀释标本1滴的板孔(或试管)中,加入0.5%致敏红细胞悬液l滴,充分混匀,置室温1~2h,即可观察结果。凡红细胞沉积于孔底,集中呈一圆点的为不凝集(一)。如红细胞凝集,则分布于孔底周围。根据红细胞凝集的程度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以+十凝集的孔为滴度终点。 血凝反应强度示意图 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agglutination)或被动凝集反应(passiveagglutination)。这种反应适用于各种抗体和可溶性抗原的检测,其敏感度高于沉淀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 根据致敏载体用的是抗原或抗体以及凝集反应的方式,间接凝集反应可分为 (一)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试验一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一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通过对红细胞凝集现象的观察,加深理解细胞外被的结构及其功能。 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实验用品 1. 土豆块茎。 2. 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管2支、离心管2支。 3. PBS缓冲液 称取NaCl 7.2g、Na2HPO4 1.48g、KH2PO4 0.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值到7.2 4. Alsever溶液: 葡萄糖 2.05g 柠檬酸钠0.89g 柠檬酸0.05g 氯化钠0.42g 蒸馏水100ml 调节pH到7.2,高压灭菌10min,置4℃冰箱保存。 5. 1%的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从集市杀鸡处取血,按1ml血加4ml Alsever溶液的比例迅速混匀,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一周内使用)。使用前加入0.85%生理盐水离心(2000r/min,5min)洗涤二次,最后按红细胞压积体积用生理盐水配成1%红细胞液。 实验方法 1. 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g,加10ml PBS缓冲液,浸泡2h,浸出

的粗提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2. 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2%红细胞液各一滴,置载玻片上,充分混匀,静置20min后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球凝集现象。 3.以PBS液加2%红细胞液作对照实验。 实验作业 1.绘制鸡红细胞凝集图 2.用简图表示凝集素使红细胞凝集的原理 实验二巨噬细胞吞噬现象观察 实验目的 一、通过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活动的观察,加 深理解细胞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二、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和脊椎脱臼处死方法。 实验原理 在高等动物体内,有大小两类吞噬细胞,即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专司吞噬作用,成为非特异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巨噬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生成,然后进入血液到达各种组织内,并进一步分化为各种巨噬细胞。当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异物侵入机体时,能招引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有又趋化性,能响应招引因子的招引,产生活跃的变形运动,主动向病原物和异物移行,在接触到病原物和异物时,即伸出伪足,将之包围并内吞入胞质,形成吞噬泡,既而细胞质中的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发生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通过其中水解酶作用下,将病原物杀死,消化分解,最后将不能消化的残渣排出细胞外。 实验用品 一、显微镜、解剖盘、离心管,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注射器、吸管、吸水纸,离心机。 二、试剂: 1.0.85%生理盐水:0.85g氯化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 2.Alsever溶液: 葡萄糖 2.05g 柠檬酸钠0.89g 柠檬酸0.05g

血液凝集实验报告

血液凝集实验报告 篇一:直接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直接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一:玻片凝集实验 1.实验原理: 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通常是0.85%nacl)存在的条件下出现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凝集反应的方法有两种:①直接法;②间接法。颗粒性抗原(如完整的细菌或细胞)与相应抗体在体外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称为直接凝集反应。如玻片凝集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预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如RF因子检测 玻片凝集试验是使用已知抗体与未知颗粒性抗原在玻片上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此类反应较简单迅速,常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检测。 本次实验使用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进行人类aBo血型的鉴定。aBo血型系统是按照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来命名的。人类aBo血型抗原有两种:a抗原和B抗原。a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a型抗原,血液中具有抗B抗体;B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B型抗原,血液中具有抗a抗体;aB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a抗原和B抗原,血液中不具有

抗a、B抗体;o型血红细胞表面不具有a、B抗体,但血液中含有抗a、B抗体。若用已知的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与受试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即可引起红细胞凝集,根据凝集反应结果便可判断出受试者的血型。 2.实验方法: (1)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用马克笔分为两格并注明a、B分区。(2)倒置标准抗血清试剂瓶,悬空轻挤出抗a血清一滴,滴在a区内;同法在B区内滴加抗B血清一滴。 (3)使用消毒液对左手无名指进行消毒,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使用无菌三棱采血针快速刺破手指。 (4)用木棒的两端取血,分别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均匀。(5)用无菌棉棒压迫手指止血。 (6)静置玻片数分钟后,观察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 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 实验二:试管凝集实验 1.实验原理: 试管凝集反应是在试管内将待检血清对倍稀释后,加入等量的已知颗粒性抗原与待检血清混合,然后观察试管内有无凝集快出现。如出现凝集块者为阳性反应。混合后仍均匀浑浊,无凝集块出现者为阴性反应。根据血清凝集效价判定待检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即在试管内用已知颗粒性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相对含量的半定量试验。本次实验

细胞凝集实验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2.掌握凝集素促使细胞凝集的原理。 3.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 【实验原理】 细胞凝集指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某种凝集素的作用而相互粘连在一起的现象,最终形成大的细胞团块,在不用显微镜时即可用肉眼看到的明显的现象。 凝集素是一种能够与糖类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具有一个以上同糖结合的位点,因此能够参与细胞识别和粘连,从而将不同的细胞联系起来。常见的凝集素有刀豆素A、麦胚素、花生凝集素、大豆凝集素等。凝集素主要的作用就是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在细胞间形成“桥”的作用,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细胞的凝集与细胞的细胞膜有关,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普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以及细胞的生长分化,免疫反应等都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细胞凝集的作用很多,机体免疫中反应中,细菌等颗粒性病原体会与凝集素结合而产生凝集反应,从而被更好的清除。 细胞凝集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在临床上血细胞的凝集作用可用于血型鉴定,同时凝集素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帮助抵御感染。 【实验材料】 1、试剂:土豆凝集素(已制备好)、1%兔血红细胞悬液、PBS缓

冲液、生理盐水。 2、仪器:移液管、离心管、离心机、有凹坑的载玻片、带刻度的 试管若干、显微镜。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否完备,完好,准备实验; 2、凝集素制备土豆切片,取2g放入10mL的PBS缓冲液中 浸泡2h,获取土豆凝集素(此步骤已有老师准备好); 3、1%家兔红细胞悬液制备以无菌方法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液 (5mL注射器先吸取3mL1%肝素溶液),加3mL0.9%氯化钠 溶液,3000r/min离心5min,最后按沉淀的红细胞体积用0.9% 氯化钠溶液配成1%红细胞悬液(此步骤可用老师示范抽取的 兔心室血液代替耳缘静脉血液); 4、细胞凝集反应土豆凝集素1滴、1%兔血红细胞悬液1滴, 双凹片上混匀,静置20min;以PBS缓冲液加1%血红细胞悬液 作为对照,低倍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1、肉眼观察,对照组中红细胞沉积在双凹片凹槽底部呈大红点;而实验组颜色越来越浅,透明度逐渐增高,最终,背景颜色变为透明,红细胞呈颗粒状聚集 以下是在肉眼下的实验照片(右为对照组,左为实验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