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摘要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设置独立的“定向型”师

范体系向设置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存有诸多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在课程传授方法上,重理论知

识的传授和学习。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应该

转向实用和技术取向;相对应地,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等方面要实

行一系列的改革。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由独立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

承担,部分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培

训中心和进修中心,但因为起步晚,部分已参与教师培训和培养,部

分还处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在世纪初终于开始了由独立的“定向型”

师范体系向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但反对师范教育

的呼声从未间断。如何增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

问题。

一、我国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存有的问题

我国存有着两类职前教师教育制度。一类是原有的各类师范院校开办

的师范专业,这类学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另一类是部分综合性大

学开办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机构,部分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与前

者相比,这类学校的教师教育才起步。师范大学转型和教育学院的组

建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我国当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成功办

学模式,眼下在综合大学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提供不同层次的教

师教育模块课程。这些高校大多对教师教育理解不足、重视不够,教

师教育在整个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合并类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兴奋点是在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上,因而

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才是学校

注重的重点。非师范院校开办的教师教育专业化特色淡化表现在课程

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大多高校教育类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10%左右,而公共学科课程则占到全部课程的40%左右,学科专业课

程占50%左右。

其二,传统师范大学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师范性已经渗

透在各个专业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各专业学院与教师教育分离,在短期内还难以适合。各类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在盲目向综合大学

看齐的价值取向驱动下,课程存有着严重的窄、旧、杂、空的弊端,

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占72%,而教育专

业课仅占7%,公共基础课程占21%,教育实习仅为6周。

其三,地方师范大学理应承担相当规模的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新组

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全部承担本科和教育硕士层次教师教育的任务。

所以,地方师范大学的转型以及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

一个较长的过程。

其四,有些由师专合校升格新建的地方综合高校,本能够利用合校的

优势,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增强教师教育。不过这些高校对教

师教育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追高求大中出现了重未来轻历史的偏差,也没有利用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发展教师教育。

其五,在课程传授方法上,两类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均偏重理论知识的

传授和学习。有人在全国作了一项调查,其中对“调整专业设置和课

程结构”这个问题持赞同意见者,教育行政部门占83.3%,部属师大

占100%,省属高师占81.1%,师专占100%,中师占87.5%,综合

平均为85.9%。这说明绝绝大多数师范教育部门都对现行的专业设置

和课程结构十分不满,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课程体系的改革涉及面很广,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宗旨、结构与组织、教学科目、方法与时间分配等方面。教师教育课程从何而来,课程提

出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

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学者对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实行了分类,

主要有五大类:(1)1.学术取向:强调教师要清楚知道所教授的学科

内容知识,注重精确的学科知识传递。(2)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

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3)技术取向:主张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

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4)个人取向: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能

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教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

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学产生影响。(5)社会批判

取向: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教师是具有反省水平

和批判精神的公民。

哈勃曼(Haberman)认为教师教育应具备一套完整及确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共同拥有的、非一般大众所拥有的常识。专业教

师的知识都是由理论、研究、一套专业价值和职业操守所衍生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把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1)内容知识:学科

本位的知识基础,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刻的理解。(2)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3)学习者的

知识:理解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

学生辅导等。(4)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

(5)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理解。(6)教育脉络

知识:了解教师群体的文化特征,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

(7)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

育价值的知识。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见,他们更多

是依据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强调教师

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水平的重要性。比如,强调教师的反思批判水平,

强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水平,强调教师应具有立足校

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等等。我们综合各种观点,把教师的专业结

构归纳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意识

等几个方面。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课

程的价值取向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过去的学术化取向,根据时代

的需要,采取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

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同时,兼顾技术取向。教师

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

教学工作。所以,应根据这种取向,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

容等方面做出相对应的变革。

三、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对策

教师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教师专业化问题、定向制与非定向制的

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都牵涉到教师教育课

程体系。课程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必须建立

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面拟对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作一简要

探讨。

1.优化课程结构——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

应扩大教育类课程比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举办的教师

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习时间显得过短,师

范生的水平训练未能到位。美国教育专业课程有基础教育理论(包括教

育基础、教育导论、教育史、中等或初等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和视听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组成,占总学分的11%,教育实习平均为11学分。德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普通教学法和专业教学法等,占总学分的33.3%,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即到基础学校和初中参

加18个月的教育实习,并为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做准备。日本培养中

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两种,必修课包括教

育学、心理学、道德教育、教育实践和研究方法,选修课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制度学、教育社会学、社会教育学和职业指导学等,

共占总课时的13%,教育实习7~14周,占总课时的3%。俄国的教

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卫生学、学科教学法,

占总课时的15%,教育实习13~18周。英国的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实

习共占总学分的25%。与其他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我国这种重学术、轻师范的课程体系已严重地滞后了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师范教育是

一个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它要求在一定的修业年限使学生的学科水

平和教育专业水平都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要求的水准,忽

视任何一方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因而,提升教育专业课程的

比例迫在眉睫,将教育专业课程提升到20%左右,主修专业课程为50%,通识课程为20%,实习占10%,这样的课程分配将大大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从而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掌握必备的教育理论。

2.改革课程模式——多种体系并存

各类院校可视情况开办不同教师教育课程模式。首先,对于独立定向

的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在暂时不改变定向性质的前提下,扩大教育

学科课程的比例,并提升这些课程的质量以达到改革课程模式的目的。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存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广大师范院校各学

院的领导牵头实行改革。其次,对于非师范大学开办的教师教育,能

够让学生采取多种途径选择教师教育课程,如让学生在本科四年之内

选修教师教育课程,可获得相对应的学分,颁发教师资格;或者让有

志于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在拿到学士学位后,继续学习一至两年,即

“4+1”、“4+2”模式,毕业时发教育硕士学位。据统计,美国已有55%的中小学教师拥有硕士学位。综合性大学还能够招收获得学士学

位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这些教师通过业余时间学习二至三年,完成课

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可获教育硕士学位。

3.改革课程内容——贴近教育生活

教师教育课程贴近学校的实际生活,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论是师

范院校还是综合型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都存有着课程与基础教育和中

等教育生活相脱节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

则是承担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师本身的研究远离了实践,对基础教育和

中等教育的教育现状了解不够,缺乏现场的感性理解。即使在课堂教

学中使用了范例,那也是第二手的范例,教师本身对范例没有体悟,

从而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严

重脱节的困惑,他们甚至发出“学无所用”的感叹。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课程内容贴近一线的基础教育教学生活,让理论课教师亲自到现

场去听课,让自己的研究注重实践。让课程走向实践,而不是灌输

“知识”,这样才能给教学带来源头活水。

四、转识成智——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备智慧。当今的教育教育对师范

生的实习不够重视,时间也过短。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学是一种

智慧,没有必要的训练、指导和实际操练,学了再多的教育学、心理

学和学科教学法知识都仅仅空谈。维果茨基揭示了个体高级心理机能“由外部向内部的转化,由社会机能向个体机能的转化”过程。人的

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形成物,它不可能由个体自我建构而获得,而只能来自人类社会形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化”,即“行为向内部的

转化”。他认为所有人类活动都有其社会文化根源,内化有符号系统

的支持。个体只能在社会传递下实行实践性的外部活动中,才能持续

地内化为心理活动方式。他写道:“文化行为形式的基础是中介活动,就是用各种外部记号作为进一步发展行为的手段。”一方面,高级的

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但通过教学,也通过日

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行为也外化为

实际的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与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

如果外在的教育教学知识不能转化为个体的“个人知识”(波兰尼语),实现知识的情景化,这种教育教学知识就仅仅作为知识被学生储存着,这种“惰性知识”不能被个体所使用,教育教学知识的传授成了机械

的记忆活动。要改变这种现状,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教学

智慧,让学生到教学第一线去,亲临教学现场,与有经验的教师沟通

交流,通过长时间地参与教学实践,持续反思,将教学知识转化为个

体的智慧。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职业生涯发展构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基于职业生涯发展构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发表时间:2016-10-18T10:12:00.4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5期作者:严安辉李利勤[导读] 实施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师是第一关键要素。 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职业院校教学模式从“以知识导向”的学科体系课程,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发展,教师也从“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体化教师”。本文从职业院校实际出发,调研了一体化教师职业发展,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整合为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并通过设计学习情境,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工作中学习培养一体化教师。 2013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印发了《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作为一体化教师认定的指导性标准。实施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师是第一关键要素。如何培养一体化教师,满足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施,是职业院校关注焦点。 职业院校对教师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不得不招聘新教师。通过讲座、考察、听示范课、企业实践等培训方式,培养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听讲座、观摩的有效性较低,教师成长速度滞后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步伐。教学或培训一门艺术性工作,要求培训师或导师调动培训对象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学起来才有效果,在做中学(有效性90%以上)。如何设计培训课程,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在做中学,快速成长为一体化教师。 一、一体化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情况通过调研了一些从学校到学校,经历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成长起来的一体化名师,其职业生涯发展大致分为适应阶段、教学经验和技能形成阶段、徘徊阶段、成名阶段、成家阶段。各职业发展阶段代表性工作任务详见表1。表1:一体化教师职业发展情况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陈柳艳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综合化、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与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采进行。本文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及研究。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一、关于离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定位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考核方式等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从人才培养方案说,课程体系定位应与人才培养下作目标相一致。我同高职教育的基本H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有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传统的技术型人才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适应性,多元性的要求。在今天很多岗位消失得很快,越来越多的丁作岗位需要宽厚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操作技能,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要保证使受教育者以宽厚的基础与实力去迎接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有可迁移性,可延续性。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要与此相匹配一因此.如何使学生能理解并提高专业群、职业群的知识能力。使课程的框架臣宽、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技术能力,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

又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同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必须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要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的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要实现: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主线,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注重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也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片面的“职业人”,而是完整的“社会人”。 二、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首先要开展科学、有效的市场调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把社会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作为确定课程体系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从工作任务出发。关注工作过程系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公共基础等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确定、整合课程内容。 (二)按照模块化、综合化的结构建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除了选择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个是教学内容如何序化、结构化的问题。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割断学科的联系,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模块化教学有效地避免了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叠,教学的目的性强,使教育教学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建市模块课程体系,依据真实T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

(完整word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一、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小学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中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72课时,适宜在三、四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各36课时,适宜在五、六年级开设。初中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36课时,适合在七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各36课时,适合在八、九年级开设,也可以在七年级开始开设。基础模块是各地各校必须完成的内容,拓展模块是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开设的内容。不同学段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小学阶段以体验为主,强调借助积木式编程工具,通过对对象、模块、控制、执行等概念及作用的直观操作体验,感受编程思想;初中阶段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而高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直至教学评价,凸显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色。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研究 当前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在职业教育理念和理论研究上,尚有众多分歧,亟待统一。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合格教育,而普通教育是选拔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教学评价上,都有重大区别,关键就在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明确职业能力内涵,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设置,决定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相互的衔接,最终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赵志群将职业能力概括为:人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个(或若干个相近)职业所必须的本领,是在职业工作、社会活动和私人活动中科学地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院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且不同的职业院校,要有符合自身校情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办学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定位,确定专业方向。由于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对象的复杂性,因而,职业教育应具有独特的个性特色。按照国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各个职业院校应依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层次、规格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关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有人将职业能力具体化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就是学生关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则是对于专业技能的悟性和应用能力及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认为这三种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方法能力是三种能力的核心。 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对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具有决定意义。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能力能否突破常规表述,具体地描述出岗位任务实际需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体系建设能否成功。培养学生职业特色鲜明,与岗位任务联系紧密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点,构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根本性任务。 二、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 一般意义来讲,课程的最基本含义,就是学习范围、进程、计划和程序。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课程界定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方案。课程内容是由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而课程内容三要素的各自内涵与比例不同,形成了不同教育类型课程的不同特点。高职教育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必然使其课程内容将教育对象导向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获得。也即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设计都必然主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即课程的序化,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上。但这种构建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忽视了专业的系统性和融合性。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所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从教学做一体化的角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面对现实生活,注重培养各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应优化课程体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以及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管理、检查评估与验收方法。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人才观和课程观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审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目标,通过调整归并、增删取舍、综合开发、探索创新等方式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原则。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方向和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与就业目标有益而无关的课程,可开可不开的不开,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少讲。使得课程设置精减实用,目标明确。 2、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本位的原则。专业培养目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课程设置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人才规格分析形成的能力模块,是课程设置模块的重要依据,在课程模块对应能力模块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尽量减少和弱化与能力无关的课目,大力强化能力培养。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尺度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实践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是国家制定的行业职业标准。因此,实践课程体系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各专业应以职业标准中包括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出培训项目明确详尽,培养过程严格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特点 计算机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系10级徐嘉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类课程,在目标上强调对事物的改造使之适应人们的各种需要。信息技术教育过程的着力点以设计为基本特征。作为与课程整合的有力工具,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是实现与其它许多科目领域整合的先决条件。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基础,依赖电子技术与软件基础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设置和课程实施是与时俱进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流行性。 二、课程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教学目标两个部分。 总目标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 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 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 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三、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1、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 应用技能 信息素养 技术创新 小学 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 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 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总结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总结 星转斗移,转眼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今后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一、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49班-54班共有学生275人,由于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本学期上课的情况开看,教学成绩仍不够理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⑴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⑵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自己从光盘上或到其它学校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2、加紧学习课程标准,贯彻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一、学科特点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但不管条件差别有多大,我们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也就越适应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与其它学科或活动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 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 5.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它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必须突出实验性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 6.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课堂结构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新时期给我们计算机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常有如下几种: 1、愉快式教学法。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分解任务法。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教师的授课时间一长,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在备课时,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次课讲解一个模块的一个知识点,马上动手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一节课先安排3分钟的英文指法训练,接着安排5分钟的艺术字的制作内容讲解,10分钟的制作艺术字的实践训练。再安排10分钟的创作比赛,5分钟的评一评,看谁学得好、做得对。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设置几个小问题,留待下次课前抢答,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讲得虽少,但日子久了,积少成多,知识的聚集就越来越多。 3、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赵志群博士在新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中,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特点概括成一句话:“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赵志群博士认为,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1. 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 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保证学生实现当前的就业需要,还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奠定持久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2. 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 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3. 应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职业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是将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在一起,同时兼顾工作过程分析、生涯发展和教学设计,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等程序化的方法确定职教课程的基本内容。 4.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分析确定课程门类 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相统一的、智力与身心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专业课程的内容应当是从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学习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式、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等),是教师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 5.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应满足三个要求,即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和包含“工作过程知识”。 6.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主要关注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而相对忽视了人的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德莱福斯等发现,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必须经历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5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知识形态,在此,经验的积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复杂阶段?如何设计符合职业成长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 7.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要想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需要采用科学地和系统地组织学习内容的新载体,最为典型的就是课业。课业是根据学习情境设计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是学习情境的物质化表现。课程开发工作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总结(多篇范文)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总结 星转斗移,转眼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今后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一、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49 班-54 班共有学生275人,由于学生大多来自边 远山区,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本学期上课的情况开看,教学成绩仍不够理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⑴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⑵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自己从光盘上或到其它学校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2、加紧学习课程标准,贯彻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3、加紧对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 4、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四、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摘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事关学校课程改革,关系着学校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实训为导向,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指导、方案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院校;精品课程;数字资源 一.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关系着职业院校教学与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势必会筹集和配置最优质的团队师资力量,最优质的学科资源,以少数特色专业带动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方向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来发现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缺陷与不足,从而逐渐改变传统的、效率较低的课堂教学方式,青年骨干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直接推动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带动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是提高职业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与教学目标与普通本科高校有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建设有所不同。职业院校只有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批具有极具特色、强大优势的精品课程,才能为职业院校提升一定的知名度、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推动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虽然耗费了学校最优秀的师资力量,优势学科和高额的经费投入,但精品课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院校采用远程教学、信息化教学、开展数字化教育的进程。职业院校建设的精品课程是一种数字开放教育资源,其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职业院校开放数字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程度,关系着职业院校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中的贡献程度。 二.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1.教学内容。精品课程选择和建设的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关键要素之一。选择正确和合适的课程课题,不仅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深受师生的广泛欢迎和接受,这样的课程才开始起到了应有的效用。由于精品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案的设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笔者认为,精品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设置,要坚持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即要坚持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重点突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精品课程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②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容设置和选取要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课程内容不能远远超出学生的领会能力和接受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也不能停留在表层、肤浅的层面,为此职业院校精品课程不宜选择那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作为首选。③职业院校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建设应该利于推广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的建设是职业院校进行广泛和深入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试行,只有先行的课程改革进行的顺利,才能有效地促使教育主管者积极主张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2.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任何教学团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一支业务素质强、教学水平优、团结奉献责任感高、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团队才能打造出一批出色的精品课程。职业院校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选择师资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总结

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意在构建体现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结构,打破旧的传统课程背景下不论学生基础与潜质,不顾学生兴趣与特长,忽视个性差异的弊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让学生在不断选择中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学会规划人生。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已根深蒂固,新课改实施以来,由于当初许多东西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有边学习、边总结、边实施。因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经过探究、总结,取得了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教训。 一、学习新课改理念,制定实施方案。 新课程实施是一次全新的教学改革,在实施落实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与困难。思想决定行动,观念更新是前提,科组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班,学习新课改理念,明确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让老师们清楚了改革的背景、目标,明确了新课改的任务要求及实施方法,逐步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现代课程观。通过学习,改变观念,达成共识,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新课程试验改革中教学的变化 (一)课堂教学发生可喜的变化 1、课堂教学已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逐步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 教师结合实验教材的诸多优势,课堂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更注重情感体验和人文性。教师的思考由课改刚启动时重形式转向了重内容实质的研究。课堂教学内涵的改变反映出当前教学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教学方式的转变实施得更为深刻。 2.课堂呈现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生动场景。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激活,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课堂不再只是知识的交流,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多了思考的空间,教师成了学生学习中的伙伴、朋友。学习变成了一种交流、讨论和对话,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 3.重视开发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师课堂上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训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中开发课程资源,搭建进行实践活动的平台,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感悟,教学活动更为丰富多样,课堂中有了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可喜尝试。基本能力各科开足可齐课时,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从而真正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 4、课后实践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材设计了分层内容,教师设计了分层实践内容等,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的变化

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发表论文教育论文 一、“底线+兴趣”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原则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职业教育的指导原则、法律、法规指导下,从现代教育观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本着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新知识的获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嫁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新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服务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总目标。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应突出职业能力本位,同时也要强调作为一个“人”的发展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类型和文化基础,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课程开发的总体设计 职业院校要健康发展,必须做到: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留得住,就必须保证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真正能学到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中,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按照“底线+兴趣”的基本思路,根据学情校情,局部突破,形成特色。先有一个整体的全校性的全面规划框架,即顶层设计。阐明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工作过程及预期主要成果。这里,一方面要防止照搬学科式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防止走极端,将高等职业教育降低为技能培训。我们抓住两个层次,四个阶段来逐步实施。1.两个层次即宏观上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微观上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宏观上我们从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体系开发,主要成果体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即教学计划。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及其序化,教学内容、主干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等。第二个层次,就是如何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人才,即把培养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当中。各专业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依据专业特点,编写项目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等不同特色的课程设计和相应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和教学实习大纲。把每门课程要完成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一个个的具体项目当中,并确定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要求,并确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方案。2.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设计的制定上。为此,我们首先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和培养对象的岗位群相关的行业企业的调查,收集网上的有关资料和企业的培训教材,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体系,由此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和社会经济的需求。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其能力要求,论证完成这些能

职业教育“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职业教育“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作者:马成荣 编者按: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对于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从本学期起,我们开辟了“职教园地”这一专栏,定期向大家推荐一些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理论文章,供广大教师业务学习使用。请各系部处室组织教学人员认真学习,并通过学习逐步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期摘录的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马成荣的文章。文章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内涵的结构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简称“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加以阐释,试图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职业教育“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职业教育课程是什么?“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道”。由于对其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产生了多种课程的概念。如从“跑”和“道”两个维度,对课程作广义的界定:“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从“道”的维度对课程作狭义的概念:“课程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与训练内容的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本文从“道”和“跑”两个维度和三个层面对职业教育课程内涵加以结构分析,以期有一个全景式的理解。

一、关于“道”、“跑”两个维度和三个层面 课程内涵的第一层次是宏观的,承载着课程的观念,也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静态的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门类以及课程结构的设计,最终物化为课程方案;而从动态的角度,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应充分反映职业世界、学习者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门类的划分要与工作领域相对应,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是一种映射的关系。第二层次是中观的,静态的表现为课程内容,最终物化为课程标准,它的基本参照点是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而不是传统学科模式下的知识体系;动态的是关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第三层次是微观的,静态的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最终物化为教材;而动态的是教师和学习者的互动关系,是教法和学法等。 可以看出,静态的文本和动态的进程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的,任何一者不可偏废。但是,一方面,两者各有侧重。侧重于“道”,更多地着眼于课程文本由无到有、由不完善到不断完善的具体操作程序,从结构学的角度看它精于设计;侧重于“跑”,其着眼点不在课程开发的具体程序,而在于教师和学习者在教育过程的经验和体验,以及对课程所反映的现实和未来的理解,更重于对课程理念的叙述。另一面,两者又是内在统一的,课程文本开发过程总是包括对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课程理解的最终目的是赋予课程开发以新的意义,并体现在课程开发的文本中。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都要从课程文本(方案、标准和教材等)中透视其本质要义,看到所负载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文化,从而全面、整体地予以理解和把握。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改革方案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 教育部在2000年11月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了“应该在中小学各个阶段都开展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教育,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评价等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的总体要求,这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但是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面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差悬殊的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到底教些什么?怎样教?怎样完成《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目标?虽然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但是根据罗湖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一:区内基本情况 全区15所中学(含两所职业中学,两所改制中学)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课程开设为:所有高三年级均未开课,初三年级有2所中学开设一节,初一、初二年级大多数学校均开设一节课,目前全部采用深圳市电教馆新编教材,我区对中学生的考核主要采用考察学生作品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笔试相结合的办法。 区内45所小学(含5所国有民办小学),除开莲塘小学(没有机房)、港人子弟学校(只有一年级),其余学校三年级以上已经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课程开设量为每周一节,目前均采用新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良好的操作习惯、以及学会最基本的操作,对学生考核主要采用考察学生作品的办法。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对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相差特别悬殊,现在就读初中、高中学 生有的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电脑、有的初中才开始接触电脑。 2、学生电脑操作技能差别很大,有些同学早已熟练掌握Office软件及其他较为复 杂的软件使用,有些同学(特别是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对Windows操作尚不

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本课题在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基础上,通过对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突出体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cument literature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orts, this topic puts forward build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at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extrude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 clear talents training standard, build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study sth. in order to apply it”. 关键词: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评价体系;课程模块 key words: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training objective;training standard;curriculum provision;evaluation system;course module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49-02 1 研究目的与背景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