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效性实践研究

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效性实践研究

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效性实践研究
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效性实践研究

“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效性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温州市瓯海区仙岩镇第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开展集体备课是农村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开展集体备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能弥补教师个体备课的不足,达到集思广益,碰撞思维,共享资源的目的。二是能让备课更有效率,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集体备课则有利于集合教师个体处理教材的长处,同时也能弥补教师处理教材的短处,从而收到同伴同助,扬长避短的效果。三是有利于培养并发扬同学科教师的合作精神,增强教师的互助意识,从而加速教师团队的建设。四是教师在集体讨论中,能将彼此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交流、碰撞,有利于教师更理性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疑难之处,提高备课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交锋,使教师在争论、交流中,不断明确认识,促使专业素质不断成长。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加大了落实力度,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许多农村小学因受办学规模、师资、经费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影响,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自2004年以来,仙岩二小共有5名优秀各学科的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调离,现在,我校共有教师21名,其中五年内新教师有7人,年过五十岁的教师6人,区级学科骨干教师2名。经过平时的调研,发现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大:对一堂课的重难点把握不准,重难点讲不透、讲不明白,对于课堂生成的问题不能有效地捕捉,课堂预设明显不足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另外,农村小学有集体备课活动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如意的情况。

1.过场型,流于形式。有些教师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对于促进教师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只把它当做教导处布置的一项常规任务。于是教师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只抱着“旁观”的态度参与,事先也就缺乏对教材的钻研,满脑空空的应付集体备课。

有些教研组也缺乏有效组织,只是把学科内几个老师找来,简单把教材进行切割分配,也没有提出统一的整体要求,在集体备课时,缺乏深入的交流和分析,也就走走过场,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2.引领型,缺少交流。教研组内教师能力层次不齐,在集体备课时,也就成了这些业务能力强的老师的独角戏。他从教材整体分析、目标的整合、重难点的分解、教学流程的设计一包到底,激情飞扬。而另一些能力稍弱的老师,因为怕见解不当让人笑话,也就乐得当旁听者,从而缺乏集体备课必要的思维碰撞与交流,缺乏有深度的争议和思考,更谈不上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了,集体备课的效果自然就不尽如意。

3.空洞型,缺少研究。有些教研组在布置备课任务的时候就缺少整体目标的要求,只是把单元切分到人。在备课时,不少老师严重依赖网络,备课变成了下载和拼凑,缺乏对教材的整体分析,缺少深入研究,更缺少符合学情的教案,于是,集体备课变成了大拼凑,内容空洞,不合实际,缺乏整体性。

4.一刀切型,缺少分层。对于中老年教师、青年骨干教师、新教师分配的备课任务一样,没有根据能力进行分层布置,结果,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教案质量也就参差不齐,教材分析难以激起思维碰撞,教学理念难以有效交流,集体备课的效果不尽人意。

因此,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一起成长,更要关注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不能顾此失彼,事倍功半。如果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以学校骨干带两头,以两头协助骨干,教师许多课堂教学上的问题可以避免。研究提高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符合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且实用性强。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是基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需要

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符合认知心理学原理,它更注重学习者内部因素,强调认知结构对学习者的意义,侧重于对问题解决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这一点是本课题组成员所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本课题组由5个成员组成,其组织结构来自学校管理组织的各个层面:校长、科室主任、教研组长、普通教师;来自各个学科:语文、数学、科学代表。各成员是本校的教学、科研骨干,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其教学实践经验较丰富,深知集体备课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所以本课题准备以问题解决为途径,以案例分析为学习、研究的主要方法,边学习,边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改善学校的集体备课现状,更重

要的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研究的方法,并摸索出一些关于集体备课的实施经验供其它农村学校参考借鉴。

二、关于同类课题概述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学校都对集体备课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研究集体备课记录表,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具备优质条件的城镇学校,研究集体备课的规范程序等外在形式的较多,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不多。这样的研究,对农村小学及教师来说,借鉴意义不是很大。

最近,本课题组在集体备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调研,积累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如通过课堂实效检测课,发现并分析了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集体备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哪些备课组活动开展得比较有效果,这对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先前条件。因此,本课题试图针对农村学校集体备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研究、个案分析的方法,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师的成长,使学校教学工作上一新的台阶。

三、研究综述

1.主题内涵

教师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教育教学见解,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其目的是充分挖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基于问题解决的内涵是通过研究培养教师“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的能力和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达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2.理论依据:

(1)行动研究理论

以美国学者Lewin于提出的“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的著名论断为研究依据。行动研究具有研究过程的系统性与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兼容性等特点。另外,行动研究的从类型看大体

上可以区分成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和联合性的行动研究。本课题将实行独立研究与联合研究相结合,以备课组为平台,充分地发挥学校领导、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作用。行动研究将使得整个研究优势互补,点面结合;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体验。

(2)反思理论

舍恩(Schon,1991)在关于反思型实践的文章中提到,教师处理困难情境时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策略。他认为,有些策略完全是教师知识的产物,它允许教师在既定的学习背景中自发地对问题情境作出反应。但要求教师解释为什么会运用这种特殊的策略会有些困难。所以舍恩认为,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就必须让教师理解作出决定的准则,学会分析教师行为中隐含的理论。教师必须学会重新思考问题,思考发生过的事情,然后在新的情境中测试自己的新方法。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反思,扩展他们思考意识形态和实践能力。我们特别强调合作反思,合作反思能够为行动研究和教师互助团体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方法理论:

“方法”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地“沿”和“途”,所以就字面和一般含义讲,方法即途径。就发展讲,方法是回避危机、化险为夷、寻求生机的智慧;就常规认识讲,方法是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的手段。而方法技能的核心就是如何由内隐的心智活动转化为外显的行为运作。

“跛足而不迷路者超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培根语)。“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黑格尔语)。“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就在于它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探索》1995年第一期,P48)本课题实际上就是研究解决集体备课问题的途径方法,将教师内隐的心智活动转化为外显的行为运作。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语文、数学等7个备课组。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践研究、同时采用理论研究、分层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为载体,发挥校本备课组织的作用,通过看、听、

导、赛等方式,引导备课组教师对集体备课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中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教导处对备课组集体备课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跟踪改进。

1.调查法: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校目前状况,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了解教师集体备课情况的热情、需求、建议等,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素材的搜集、分析、整理与撰写,总结、提炼出在集体备课策划、组织、引领、评价等改进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案例;同时通过各成员的亲身操作和体验,获得案例开发编制的直接认识,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3.行动研究法:对教师行动进行跟踪研究,找出适合课题研究的新途径。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理论和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开展深度研讨,撰写经验及相关课例、教学反思等,及时交流。

五、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挖掘、整理出适合农村小学实施的有效集体备课的典型案例,探索出符合农村小学特点的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有效备课,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探索解决集体备课问题的途径、方法,挖掘校本教研的有效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设计,提高集体备课活动的效度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与探索集体备课活动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内容。

(2)研究与探索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在规律,总结出校本教研管理的有效策略和可行办法。

(3)研究与探索正确处理好集体备课中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4)探索集体备课与提高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在听课后反馈集体备课有效性的评价模式。

2.主要研究策略:

本课题,主要通过看(检查备课本、备课活动记录本、学生作业本)、听(参与备课组活动,参与课堂听课),导(专家与骨干教师引领理论学习、反馈调研结果、指导备课组如何进行备课)、赛(组织教师参加校、区等各级与备课相关的评比活动)等方式,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实施、研究、改进、再实施。

(1)看

通过检查教师的备课本,查教师与文本是否进行有效,有没有独立的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及学生;通过检查备课组活动记录本,查备课组成员之间是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做出深入的思考并达成一致的意见;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本,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进行有效的对话,从而设计出真正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2)听

通过参与备课组活动,调研备课组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分析其中的利弊,落实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参与课堂听课,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备课组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导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领备课组教师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和集体备课理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反馈调研结果,指导备课组进行有效的探索与研究。

(4)赛

通过各级各类磨练与展示教师备课水平的平台——比赛,促使教师在不断努力探索集体备课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2月~20010年4月)

1.分析课题,撰写研究方案。根据课题的内涵,分析问题,辨明方向,形成研究思路,撰写研究方案。

2.请教专家,进行开题论证。大约于2月底或3月初,邀请瓯海区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课题指导,并举行研究前的开题论证。

3.组织学习,实施全体动员。3月中旬,举行一次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动员会,并进行简单的课题培训。

(1)介绍课题方案,提出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

(2)组织学习集体备课方面的要求,介绍行动研究的特点及具体操作方法。

4.调查了解,掌握初始情况。在广大师生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了解,梳理问题。一方面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为课题完成后检测研究效果提供一个参照依据。

(1)调查学生。主要是了解中高段学生对教师上课内容、熟练、喜好程度的测试,并通过问卷与谈话形式,了解中高学生对教师表现在集体备课方面的态度、方法、能力等的评价。

(2)调查教师。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教师对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工作的认识,以及对学校近年来的集体备课工作评价,着重了解教师认为集体备课工作中存在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自己在集体备课工作中和教导处在集体备课管理中的问题。

4.引导教师根据自己对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工作的认识及自身的研究兴趣,并基于集体备课调查显示出的问题自主地确定集体备课研究主题,并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案。具体要求如下:(1)语文学科一、二、三四、五、六段各确定一个关于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主题,数学学科则分低、高两个年段各确定一个研究小组。

(2)除教研组确定教研主题外,教师个人还必须基于备课小组研究主题下,自行选定一个自己在集体备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3)研究的主题必须基于集体备课出现的问题,研究终止时间在2011年6月前。

(二)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0年5月~2011年6月)

1.根据前一阶段的工作后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各备课组以学期为周期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2.2010年6月、12月与2011年4月对各课题组进行前期研究工作跟踪,中期课题研究小结与调整,后期补充工作实施。课题研究人员全面了解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的开题情况,对各备课组的研究工作进程予以督导。

3.对备课组内教师进行跟踪性听课,不断改进和完善集体备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为撰写研究报告作准备。

4.2010年12月和2011年4月,各开展一次阶段性研究小结。要求各备课组全体成员充分交流研究心得,分析得失,各备课组要求上交书面小结报告。

另外,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在教研组阶段性分析的基础上,至少于上述两个时段整体地、综合地对全校基于问题的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工作进行阶段评估,并及时调整研究方案,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研究要求,从而不断地矫正自己的研究行为。

5.例行学习、督查、汇报制度,全面落实研究方案。

(1)研究期间,要求教师在教研组内经常通报研究进程与研究近况。

(2)教研组每月至少一次向课题组汇报研究近况,接受全程监督。

(三)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

1.提出课题验收申请。

2.2011年7月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完成研究任务,并上交研究小组研究总结。

3.2011年6月底再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次师生调查了解,掌握历经一年基于问题的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的成效。在师生中开展的调查了解方式与内容基本与开题前相同,目的在于检测研究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学生是否真正带来成效。

4.2011年8月分类整理两年来的文字、图片,以及音频、视频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形成研究结论。

5.2011年9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接受课题验收。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形式

1.过程性资料(成果):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调查与调研汇总反馈材料、教师修改稿教案、阶段性总结、听课活动安排及通知材料、听课反馈单、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心语。

2.总结性资料(成果):有关课题的论文集、优秀集体备课集、结题报告。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

吴碎新(教导主任小学高级区小语骨干教师)负责课题方案的撰写、课题组人员分工、课题全面实施、撰写结题报告

执笔人:

潘伟兴(校长小学高级市校长领雁工程成员)策划活动、资金预算等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人员:

陈秋红(低段语文教研组长,小学高级教师)负责一至三年级组语文课题

孙丹(高段语文教研组长,小学高级教师)负责四至六年级组语文课题工作

张文斌(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小学一级教师)负责数学两个课题组工作

协助人员:

李鸟(区骨干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协助四个语文课题组收集案例等材料

刘海雁(小学数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协助两个数学课题组收集案例等材料

集体备课反思

集体备课反思 篇一:集体备课反思范文 四月二十二日,第三次数学集体备课。窗外,雨点儿沙沙,不停地下,窗内,大伙儿你问我答,你言我续,交流激烈。此时此刻,思维在碰撞,智慧在流通,成功在共享。回到自己的学校后,又一次欣喜地发现,收获不小,反思总结谈一二。一、重视课本阅读。很多时候,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总是聚焦小黑板、大黑板、投影仪、大屏幕。一堂课下来,发觉书本几乎没怎么利用,更别谈自主阅读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自主阅读能力可能因此会下降,所以适当的时候,留一些时间给孩子自己阅读还是很有必在的。阅读例题,阅读一些法则、定律,阅读书本的你知道吗?给学生数学学习的喘气的空间,也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二、创设情境助教学。原先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因为想不出合适的导入,我准备直接揭题进入主题。可后来集体备课时,有老师谈到猜谜引入揭示画图法这个情境的创设效果不错,使我深受启发,修改了教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请两位同学上台,教师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卡片,俩人一个人想办法告知对方,但规定不能说话,另一个猜。很显然学生会用手划出图形的形状,进而教师指出:用画的方法最能让人了解各种图形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情境花时又少,又富有趣味性。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又很自然地引入今天的主题。可是,难道情境创设只能适用于导入吗?练习中可否创设一些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进行了尝试。在教学《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中,设计了小游戏,充分地利用了学生的学号。如(1)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举起学号牌;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举起学号牌。有没举过学号牌的吗?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强调了在非0的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2)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举起学号牌;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举起学号牌,为什么有的同学举了两次?把你们的学号让我们看看,从而发现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特征。(3)素数与合数中,学号最特殊的同学先出教室,再请学号是素数的同学走出教室,最后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走出教室。(4)数学说话训练:说说自己的学号。最后发现,这

谈幼儿园教育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谈幼儿园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谈幼儿园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机关幼儿园唐茵 二期课改以来,大部分幼儿园都在努力的探索适合本园教师发展的园本教研与培训的新路子。作为教研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集体备课也日益受到幼儿园、教师、研究者的关注。《纲要》提出:“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开拓集体备课的新思路,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各位老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真正实现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幼儿发展规律、研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教研阵地。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年段集体备课有效性方法”的研究中,对有关集体备课的理论、案例进行了学习、分析、研讨和实践。今天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幼儿园的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概念: (一)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幼儿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的。狭义上的备课是指教师为课堂设置预案,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是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确切的说备课就是教师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和间接经验(查阅收集资料)来领悟把握教材,结合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等进行梳理使之形成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了解幼儿的实际、钻研教材、收集资料、准备教学具、最后形成教案的过程。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由教师自发或幼儿园牵头组成一定的教师群体针对教师个体在备课方面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采取讨论、交流、讲座等形式来解决教学问题的研究活动。 二、集体备课的本质: 对集体备课的本质认识有两种指向:一种指向是研究,另一种指向是优势整合。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广兴店中心小学陆雪峰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各抒己见,从中使我学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下面就谈谈集体备课以来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

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集体备课能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从中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总之,在集体备课中,也有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打破过去一个人独立思考,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书来完成课堂教学,今天已不能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设计趣味教学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成功的完成课堂教学。而今,通过多人合作,共同探讨,将一项任务分开化,我们有了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在闲的时间里,通过互联网获取了更多的资料和信息。我会继续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互动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一、研究概况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主要阵地,而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当前,各地的学校都在追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最大限度地排除低效,这种追求毋庸置疑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目前,一些教师把备课当成重复抄写教案,虽然所写的教案格式标准、书写工整,但缺乏反思和修改。教师“书写”的时间大于“思考”的时间,这些“整齐”的备课往往不具备实用性,其价值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凭个人经验进行教学,这样的备课既对提高教学效率不起多少作用,又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 “集体备课”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与知识,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在课前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学法、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整合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相对于个人备课的另外一种形式,可是有的教师对这样的备课方式给予了异样的定义,我们学校在推广集体备课的同时,也发现了集体备课的一些问题,其表现如下: 一是除了主备课人外,其他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不能监控。 在管理的主观方面,想让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全员进行准备,实际上很多教师并没有这样去做,甚至没有备课任务的教师根本没有备课,只等着集体备课时去享受“共案”。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情况看,教师提供一篇非本人设计的教案也非常容易。因此,究竟哪位教师备课备得好,哪位教师备课没备课,学校管理者是无法监控的,导致很多教师不写教案。 二是只有主备课人进行系统的深度思考,其他教师主要是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补充,很难进行深度思考。 由于设定了主备人,其他教师没有备课任务,也就是没有任务驱动。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一般不会主动去另行建构一种方式,甚至不愿意在集体备课时打破或推翻主备人的设计方案,致使不承担主备任务的那些教师轻松地“随波逐流”。 三是“二次备课”的不落实,限制了一部分教师的个性发挥。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各人有各自的建构方式,也就是“同课异构”,由于按照主备人的设计确定了“共案”,其他教师基本上不可能进行另行建构,更不能促使教师个性教学风格的展现。即使要求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实际上这个“二次任务”大多被闲置,很少有教师进行“二次备课”。让教师“带着镣铐跳舞”,结果可想而知。 四是“个性化设计”的不落实,忽略了因材施教。 各班的学生情况不可能相同,各班总有一些特殊性。实现了教案的“大一统”,无疑将课堂变成了“工厂的车间”,将学生变成了生产的“零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很难体现出来。 五是在轮流备课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培养一些“懒蛋”教师。 因为,没有实行集体备课时,教师个人还要写教案,当别人写主案时,自己可以不用备课了,在集体备课时随便说几句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开始实施时,会有些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就会整体弱化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参与备课的教师,如果不进行深度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重复自己的经验和偏见。表面上看是人人参与,实则很多教师“不劳而获”,致使一些教师暗自窃喜。 以上问题可以概括为:有集体备课之名,而无集体备课之实;重集体备课的结果(教案),轻集体备课的过程(教研);强调共性的一致,忽视个性的差异;注重文本的研读,淡化课程

最新集体备课总结与反思

众人划桨开大船 ――集体备课总结与思考 根据县教研室有关集体备课的要求,大力推行集体备课活动,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团队”精神,加强同学科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彻底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究、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上,让集体备课成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和打造高效课堂重要途径。我校实施集体备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加强校本培训,增强教师集体备课自觉意识。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这几年都利用暑期进行远程研修,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培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集体备课。所有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在学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之时,开展集体备课的作用和意义: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体教学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通过校本培训,所有教师不仅掌握了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而且把集体备课提升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务实求新,使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不断创新,取得成效。 二、制定教研制度,促使集体备课活动正常开展。没有制度保障的集体备课只能是流于形式,为此,我校专门制定了“集体备课”的相关制度: 1.建立健全教研组、备课组,负责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大学科分年级成立学

科备课组,小学科跨年级成立学科备课组。每个备课组由一名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任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2.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学期初就制定出详尽的集体备课方案,确定备课进度、备课内容和主备人;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地点由学校统一确定,每周活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为了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规定,各备课组的教学进度、教学案、课件、作业和周练同步。同时,在学校内部局域网服务器上设置各备课组专用文件夹,组内成员可以访问,将自己的电子文稿、多媒体资料上传至文件夹,实现组内教学资源共享,为未来学校网络化集体备课作好准备。 4.严格按照“分工主备教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复备”的步骤进行。每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在参加集体备课之前认真分析教材,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写出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电子文稿,打印发放到组内每个成员手中;集体备课时,组内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讨论,对主备人的教案、课件乃至练习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组内各位成员再根据自己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对电子文稿进行修改完善,撰写详案,最后走进课堂上课,做到既有统一又有变化,使我校的课堂教学同中有异,丰富多彩,而非千篇一律。 三、完善评价机制,促进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开展。为了保证集体备课活动有效进行,学校行政值周领导每天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巡查;学校实行“随堂听课”和“挂牌听课”制度,“随堂听课”后跟踪检查教学案、作业,重点检查教师是否按集体备课要求进行二次备课;“挂牌听课”的教师必须按照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要求上好示范课,同一教研组(不是备课组)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和评课,

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已逐渐被教师所接受,但如何将新观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摆在广大教师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这就要求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失去本来价值,流于形式。认为集体备课是教案之和,备课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分给各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再交给集体备课组长,集体备课等同了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只有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以学生的现实基础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师间合作教研,以目标共同、智慧共享、过程协同、个体独创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才能使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这样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我校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各不相同的多名数学教师,研究团队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素养。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不断的努力初步完成了阶段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中期的工作汇报如下: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理论层面实施情况 课题组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有关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新课程改革理论有关理论,对“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评价“等都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全组人员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参加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地进行新课改的先期实践活动,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全组人员参加新课标指导下优质课评比观摩,多人参加了市级培训。(二)课题实践层面实施情况 首先,我们规范了集体备课的流程:成立备课小组,由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商讨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进行研究人员分工,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严格按计划实施,确保按时高效地进行活动。力争取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 其次,严格按照“主备课人初备——说课――集体讨论——主备人二次备课——课堂实践、展示成果——教后反思”的备课流程骤进行。 1.、主备人初备。集体备课之前,主备人个人提前先通览本单元(章、节)教材,按集体备课的要求考虑好自己的意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2、说课。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生状况,说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前瞻后延,将诸方面的因素进行透彻地剖析。 3、集体研讨。然后其他组员也充分研究教材,搜集教学资源,在主备人发言后组内每位教师都出谋划策,提出补充意见,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人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教研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4.主备人二次备课。主备人根据集体讨论和自己对主备人教案的解读,最后综合集体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执笔撰写,进一步加工、整理、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共性教案,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发挥集体优势,打好团体战。最后,每次集体备课记录,在备课后交教务处存档。由于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随时研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平时不

初中英语集体备课反思

初中英语集体备课反思 几年来我们学校实行了集体备课,尤其进入初三以来,我们更是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每周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认真把下周所要讲的内容讨论、分析,对下单元的重点、难点达成共识。通过几年的实践,使我对集体备课有了充分的认识,现就集体备课的优点谈几点认识。 一、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 单兵作战” 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集体备课方式逐渐被一些学校所采用,它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可以形成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集体备课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俗话说,“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作为一个教师,只是教学中的“ 个体” ,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看法、观点也难免失之偏颇,甚至造成更大的失误,对教学带来不利,因此,应该注重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三、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古语道: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既然“ 有我师” ,倡导集体备课,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四、集体备课是推进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教学改革从备课这个环节抓起,这是明智之举,因为备课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备课失误直接影响教学的其他几个环节,因此,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推动教学改革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集体备课是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研究新要求的必然趋势。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师,教师研究每一个新课题往往需要翻阅很多资料,进行反复的推敲,多次的取

舍,更需要以一个课题组为单位开展研究、讨论、交流活动,而集体备课正是这种活动的一种形式。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教师如何取得最佳讲课效果呢?首先要备课,而且要备好课。今天我谈一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究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发挥群体的智慧,有效地弥补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更能使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在碰撞交锋中端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 我校在2003年开始了集体备课的有关尝试,学校做了许多探索工作,现把我们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我们的集体备课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初步研究教材,形成有自己思想的第一教案----- 个案。 首先教师自问“走进教室前,认真备好课了没有?”。的确,上课是一个教师要面对学生群体,在新课程的“生命课堂”中,我们很难预料学生的思想瞬间会有怎样的变化,一个奇思妙想,一个小小地创造,一个发问,可能给课堂带来一场“革命”,也可能由于我们自己的备课不充分,革了我们自己的“命”,这要求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来体现新课堂的生命价值。所以,我们在强调集体备课时,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备好个人的第一教案,来保证集体备课的“生命”意义。对于个案的形成,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所备课的内容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难点和关键,就此设计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突破关键点的思路;思考是不是设计了切合实际的、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点、德育点;是不是设计了合理的习题、考点、板书、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对于课本上没有或该要的内容,教师要不要去补充;在哪些环节和思路上我们还存在疑惑和障碍等,带着问题初步形成了融注我们自己教学思想的个案。 (二)在交流碰撞中形成有群体思想的集体教案----共案。

集体备课的好处

集体备课的好处 集体备课的好处 (一)集体备课:实行“集体备课个性化教学”。是促进教师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时,教师提前研究教材,独立备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课后反思。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这种教研形式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确实提高了教学研究质量。 1、能有效凝聚集体的xx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xx火花。 2、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可以引发参与者xx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3、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行为上向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

集体备课的好处 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二)浅谈集体备课的好处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xx。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老师都充满了热情。如果教师要想系统的掌握教材,把握大纲,准确的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应用xx解决新问题,只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恐怕是很难完成的。在当今要求学生合作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的作用,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集体备课的好处

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策略研究

同仁回小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行动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负责人):冀东 课题指导人:

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策略研究方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竞争和机遇,我们每一所学校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纵观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形势,无论是新课程的实施还是学生的发展,都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如何使教师的专业水平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学校而言,应当从抓好校本教研活动做起,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以研促改、以研带教、以研育师、以研兴校”的良好氛围,有效地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带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学校开展好集体备课,则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集体备课的现状分析(或存在的问题) (一)是集体备课内容单一化; (二)是集体备课形式淡泛化

(三)是集体备课主体错位 (四)是研究力度不够 二、下面是对上述问题的具体分析: 回想我们开展集体备课过程,不难发现在教师中对集体备课存在着不少的模糊认识,从而使集体备课丧失了本来价值,流于形式。一是集体备课内容单一化。一些教研组把精力集中用于设计教案,局限于某一个教学内容、某一课时如何教。不可否认,准备教案是集体备课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集体备课不能仅限于此。除了进行教案设计以外,集体备课既可以反思教学,也可以总结经验;既可以剖析案例,也可以探讨方法。这些都需要教师资源共享。如果将集体备课等同于设计教案,就会导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进入集体备课的视野。二是集体备课形式淡泛化。有些教师认为如今是信息时代,网络上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教师只要通过相关链接访问专业网站,就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课例。集体备课只要发动大家在网络上搜索“优秀课例”、“优秀教案”就行。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些教案都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为何不直接采用,何苦再去自己设计呢?显然,教师们之所以觉得集体备课没有必要。三是集体备课主体错位。形式上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在一起备课,实质上是单兵作战,往往年龄大的教师靠年龄小的教师,没有把同行间的一些教学疑问,拿出来讨论而,没有思想碰撞,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四是研究力度不够集体备课没有研究,就成了教师集中起来,合并教学资料,然后再不

集体备课总结发言稿

集体备课中成长教学反思中超越 随着教育的发展,集体备课已成为我们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平台,是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机制。今天的集体备课,我是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在此,我作为一个参与者,现将今天集体备课活动感悟和反思与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是我的感悟: 第一、集体备课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难得的“教学蓝本”。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位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书写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再次修改,集各人教案优点于一体,集体的智慧产生出了较为圆满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拓展思路,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带给自己的是永久的”营养”。可以说,这次集体备课,我认为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第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往自己备课,有时会思路狭窄或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第三、集体备课帮我弥补了专业知识的不足,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不断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课备精了,学生学起来就感觉轻松了,教学效果就提高了。 第四、集体备课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分享。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智慧的力量却是可以无限放大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与同学科、同班级教师探讨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三点是我对今天会议的反思和今后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1.加强思想认识,端正教研心态。首先我自己要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把握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组织好全乡教师的常识集体备课活动,对于老师方面,其实每一位老师在内心中都期待着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能给自己个人带来益处,使自己在业务上得到提高,可又往往或多或少地抱着“自卑”或“偷懒”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运动,20世纪末被学者介绍到我国,我国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了有效教学,并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效教学包括很多环节,其中,备课是有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它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备课作为教学准备工作和上好课不是对等关系,备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备课不充分肯定不能保障教学质量。很多学校在实施有效教学中,也都注意到了备课对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同年级学科组中加强集体备课的要求。所以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对于实施有效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当前集体备课的现状1.集体备课时轰轰烈烈,上课时我行我素。集体备课停留于统一进度、发发工作中的牢骚、说说学生有多难教、传达一下学校有关会议精神等表层,至于教材的处理、教学策略的选择、重难点的突破、学情的分析等没有任何深入,集体备课对个体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2.集体备课时过分强调课时备课,忽视整个学期的备课计划。 3.强调“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忽略备理论、备生 活。4.有些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六统一”: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考查,并规定同轨的每一位任课教师在各自班级授课时要“高度统一”。 5.教案检查过分强调“量”化考核,检查方法还停留 在对备课的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以及量的要求 等形式化的检查水平上,忽视备课的内质,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对教案的篇幅,提出平均每课时至少多少页的要求,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为应付检查把主要精力用于抄教案、补教案。 6.备课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管理制度,管理还是凭经验、凭印象。一些学校只在期中期末或上级部门要来视导时才检查教案,出现一些老师课后补教案的现象,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7.评价制度不合理,使同一备课组的老师之间相互保守,不肯贡献自己的智慧。 如有的学校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对同一备课组每位老师所带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有时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并将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而使教师之间离心离德。 二、策略探究策略1:集体备课要确定三个原则(1)全员参与原则。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集体备课应实行全员参与原则。在确定主备课人的同时,还应确定副备课人。主备课的任务是根据副备课提供的资料,从教学目标(主要指教学中学生 应该在本课时掌握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及其突 破方法、学生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综合巩固典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备出详案。副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主备课,及时有效地按照主备课的要求与意图, 搜集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料,以备主备课挑选与使用。另外,备课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 提高集体备课 《教学与管理》2009年7月1日 江苏泗阳致远中学 刘为举 筅有效性的策略 39··

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要求老师们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 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 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相对于 服个

传统的个体圭寸闭式备课,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克 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3、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 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八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鼓励教师进行合作,而集体备课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 2、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

集体备课应该如何进行才更有效

集体备课应该如何进行才更有效? 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一、集体备课的好处 ①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 ②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③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④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⑤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⑥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 ⑦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二、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一)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二)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四定、七备、六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3.“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统一单元检测试题。 (三)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基本流程: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讲)人(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跟踪)──课后交流、反思──二次──资料保存

(四)个人初备: 基本要求:脑中有纲(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 具体要求:1.备思想:2.备教材:“八点备课法”──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 (1)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准确备出单元、章节的重、难点以及解决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手段。 (2)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手段。 (3)备出教参上没有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财富(来于教参,又高于教参)。 (4)备出章节之间知识的过渡、衔接、拓展和深化。 (5)备问题的预设及设计意图 3.备学生: 充分了解学情,备出不同层次及不同要求。 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为出发点,备出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案。 4.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5.备学法:预习法、指导法、设疑法等,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 6.备教学手段:要详细列出教学手段,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巩固等。 7.备教学过程: (1)引入(2)教学环节(3)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 (4)总结(5)板书设计(6)练习设计(课堂和课后) (五)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然后由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说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处理。 2.说学生:

复兴小学集体备课教学反思

(复兴小学集体备课)《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教学反思本次集体备课的研讨主题是“如何上好一节作文课”,我们通过集体学习、备课、研讨、复备课、上课、交流形成共识(共案)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在我将本次由我主讲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的课堂作文教学实行简单的反思如下: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七”中的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都是写人的文章,从科学家、艺术家、残疾人到普通农民,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都闪烁着执著专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光辉。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这样的品质;二是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教材以“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要求一是选择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二是如果觉得人物的其他品质有可敬之处。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而指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写什么和怎样写。让学生明确:第一要通过具体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重点基本得以突出。课前组织教学把孩子们懒散的精、气、神凝聚起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审清题意,教以方法,授之以习作最基本的“渔”。再通过问题讨论-→指导→练习→开启思路,抓住三个关键点,引导学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总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只有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才能更好地提示人物的品质。最后学生动手创作。教师没有过勤的来回走动,以免影响孩子们的习作。 总来说之,本次课堂作文教学中主要突出引导学生审题方法、写作方法等训练示范引导,使学生创作的过程中不致于茫然。不足之处在于写前指导有些占时较长,学生缺少充足的时间来写作。如果紧接着再有一节作文讲评课就突显出孩子们的写作、修改、评论、赏析的全面水平了。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中国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现在吸引着更多的外国人来学习中国的文化,作为本国的一名小学老师又是如何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发挥更好的效应,学校的集体备课让我懂得了课堂应的具有它的实效性,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到的工具性。 1、备方法:作为有十多年的老教师来说,拿到一篇文章之后,基本上都能驾驭它,使用它,但如何使课堂发挥高效性,这就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了,各有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窍门。而集体备课正是收集了所有人的智慧,让谋虑与方法共享,取长补短。比如三年级的备课,随着课本识字量的增大,形近字与同音字也同时伴随着增加,不可能跟低年级一样,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生字讲解,怎么办?这时大家都把自己的好办法说出来了。 (1)预习时应让学生组不同字义的词; (2)课上找形近字中特别易错字讲解,比如蓝天的蓝与篮球的篮; (3)书空字的笔顺不如在本上写一个记得扎实:这些方法是在原有的方法上进行的创新,有新意,而且达到了课堂的实效。 我建议的方法是:课前进行听写, (1)先是老师来听写前一课爱错的词语,找好孩子到前面来书

写,如果有不会写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无意间看一下,也起到了记忆的过程,集体订正时就要对板书的学生严厉一些,错字的不用说,比如哪个结构差的太多,主笔没突出,老师就要都就出来,坚持一周,多数学生就会自己猜测老师第二天会考哪些词语,在书写字的结构时就会大大的在意了。如果写的非常好的同学,多爬格子或弄一些物质奖励都可以。 (2)训练一段时间后,老师就由听写词语变成听写这课词语组成的一句话来,或是本文的缩写的内容,这样给学生一个语言的环境来消化这些词语。此方法是我以前教高年段时用过的,当时很有效,不知现在是否符合当代的课堂。 2、备教材:上课之前老师要读教材,自己要翻译教材,在字、词、段、篇中这几点中自己能能弄懂多少,然后再看教参或查资料,把模糊的、不懂得找到答案。三年级的备课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在备古诗的那一课,诗人的名字的读音是一个难题,听了他们的备课,我知道我以前的读法是错误的。还有“白茫茫”的意思,老师都弄不太清楚,学生怎么办,大家一起想,终于想到了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备课方法可以把知识上的错误点和误区减少一些。 我的建议是:不是每节课老师都能这样坐在一起讨论课,那最少自己得学会读教材,书中的每个角落的字都不要落下,想一想,为什么会这么编,你怎样让学生学会,这样最起码不是盲目进课堂。

集体备课有效性 实施方案

《提高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课题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教师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于是,集体备课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各个学校教科研的一大“亮点”。必须肯定的是,集体备课在发挥集体智慧,贯彻新课标理念,弥补教学不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的不足,在具体实施集体备课时,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1、集体备课成了“集体复制”。备课是每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对备课本的检查历来是学校各项常规检查的重点。于是,各个备课组为了应付检查,在“集体备课”的名义下,将教材的各章节分配给同组的各位任课教师,而各任课教师更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络上“成功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材料”。这种“一劳永逸”的做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却严重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集体备课”成了一种最简单的抄袭,没有了各任课教师的参与讨论,“集体备课”成了“集体不备课”。 2、集体备课只关注“备课”,而忽视“反思”。作为一次完整的教学活动,备课和反思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教师在进行集体合作时,往往只关注集体备课,而忽视集体的反思。于是,理论和实践脱节,集体备课的意义被大打折扣。

上述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出现,说明了我们教师对“集体备课”这种教学合作方式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课题组成员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讨论,推出了《提高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集体备课的目的是集合备课组每个教师的智慧,共同分析学情,共同钻研文本,共同探讨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理论意义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积极意义表现在发挥教师合作精神,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等多方面。因此,如何更好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评价成为学校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三)研究价值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研究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的策略,最大限度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真正达到“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协同合作、促进发展”的目的。促进教师和学生共享教与学的愉悦,使教师们获得专业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不断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基础 (一)已有成果: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集体备课的管理经验,基本确定了集体备课实施策略。 (二)主要参考文献: 《集体备课指导体系构建探索》作者:陈海琴瞿梅福来源《社会科学》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教学反思,即二次备课:施教后写下教学后记,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提高下一次备课质量以及个人的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汲取经验教训的最有效手段。上完课是课堂教学的结束,但对备课来说,并没有结束。课后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舒尔曼对“反思型教师”的定义:“所谓反思型教师就是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具体做法如下:

1.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实践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直至优化。上完课后可以立即进行调整、修改,往往效果要好许多。 2.聚精会神地回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想想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是现设备课的。可将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教师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一时解答不清的难点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感触、体会等及时记录在该课的备课笔记上,以便自我鞭策和提高。 3.虚心好学地聆听他人的评议。珍惜每一次的公开课机会,特别珍惜老教师所给予的评价,争取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时改正缺点,以不断取得进步。 4.及时记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和找出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在教学后记中一般要有选择地记录,比如:教学中的体会、教学中的失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学中学生好的见解和教学再设计等。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因此在教学活动实践后进行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我们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备课,我们的教学设计有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会有保障。 新坝镇中心小学 朱文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