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交换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交换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交换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交换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交换技术的现状及其

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国家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及电信经营的逐步开放,通信网络正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变革。而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交换技术的发展与通信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即交换技术与终端业务、传输技术必须相适应。分组交换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通过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获得巨大成就,信道的传输速率明显增强,光交换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中的用户线必须要用光纤。光技术已经在信息传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字:通信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

1.现代交换技术概述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换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像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将大大地推动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步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一些常见的交换技术,比如电话通信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数据通信网中使用的分组交换技术和帧中继技术、宽带交换中使用的ATM技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二层交换、IP交换和MPLS技术、光交换技术等等。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要求网络能提供多种业务,而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对于新业务的要求,因此新兴的交换技术应用范围越加广泛。其中,我以光交换技术为例,来体现现代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2.光交换概述

现代通信网中,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以其高速、带宽的明显特征而为世人瞩目。实现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全光通信网是带宽网未来发展目标。从系统角度来看,支撑全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又基本上分为光监控技术、光交换技术、光处理技术、光放大技术几大类。而光交换技术作为全光网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它在全光通信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交换(photonic switching)技术也是一种光纤通信技术,它是在光域直接将输入光信号交换到不同的输出端。与电子数字程控交换相比,光交换无须在光纤传输线路和交换机之间设置光端机进行光/电(O/E)和电/光(E/O)交换,而且在交换过程中,还能充分发挥光信号的高速、宽带和无电磁感应的优点。光纤传输技术与光交换技术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从而使光交换技术成为通信网交换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光路交换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有空分交换技术、时分交换技术、波分/频分交换技术、码分交换技术和复合型交换技术,其中空分交换技术包括波导空分和自由空分光交换技术。光分组交换系统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光分组交换技术、光突发交换技术、光标记分组交换技术、光子时隙路由技术等。

光路交换技术已经实用化。光分组交换技术目前主要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与功能实现,确保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号传输与交换全部采用光波技术。其中,光分组交换技术和光突发交换技术是光交换中的最有开发价值的热点技术,也是全光网络的核心技术,它将有着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2.1光交换技术特点

由于光交换不涉及到电信号,所以不会受到电子器件处理速度的制约,与高速的光纤传输速率匹配,可以实现网络的高速率。

光交换根据波长来对信号进行路由和选路,与通信采用的协议、数据格式和传输速率无关,可以实现透明的数据传输。

光交换可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提供灵活的信息路由手段。

2.2光交换技术分类

电域内存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光交换技术依据交换粒度的不同也可以分为光路交换、光分组交换和光突发交换三种。

2.2.1光路交换

OCS基于波长上下话路OADM和交叉连接OXC,采用波长路由方式,通过控制平面的双向信令传输建立链路和分配波长,实质是一

种光的电路交换方式。

在光层利用密集波分复用网络中,光路交换以波长交换的形式实现,即在相邻节点间的每一条链路上,一个波长对应一个用于交

换的光通道。波长交换的优点是速度快、对数据速率及格式透明,

适合SDH网络。

2.2.2光分组交换

随着光传送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网络的传送波长会越来越多。

为了实现带宽适配,边缘节点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复用和解复用操

作,把高速光信号变换成可处理的低速电信号,不仅增加了设备的

复杂性和成本,而且使边缘节点成为新的电子瓶颈。为了彻底解决

电子瓶颈问题,一种能够直接在光域复用、交换和传送IP包的光

分组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2.2.3光突发交换

虽然波长交换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难以适应具有高突发性的IP业务。由于现在光器件的局限,实现完全的OPS网络比较困难,

因此提出了光突发交换技术。OBS的主要思想是将IP分组组装成一

个大的突发包,并在电域上为这个突发包建立交换通路。一般情况

下,单个光IP分组通过交换矩阵对光开关的要求为纳秒级,而OBS

使突发包通过光开关的时间要求下降为毫秒级,使得现在的光器件

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2.3光交换的优点

随着通信网络逐渐向全光平台发展,网络的优化、路由、保护和自愈功能在光通信领域中越来越重要。光交换能够保证网络的可

靠性和提供灵活的信号路由平台,尽管现有的通信系统都采用电路

交换技术,但发展中的全光网络却需要由纯光交换来完成信号路由

功能以实现网络的高速率和协议透明性。光交换为进入节点的高速

信息流提供动态光域处理,仅将属于该节点及其子网的信息上下路

并交由电交换设备继续处理,这样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a. 可以克服纯电子交换的容量瓶颈问题。

b. 可以大量节省建网和网络升级成本。如果采用全光网技术,将使

网络的运行费用节省70%,设备费用节省90%。

c. 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重构灵活性和生存性,以及加快网络恢复的

时间。

d. 可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提供灵活的信息路由手段。

3.光交换技术发展趋势

现代通信网络中,先进的光通信技术以其高速、宽带的明显特征而为世人瞩目,可以这样说光交换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全光通信的发展。

3.1全光交换

所谓全光交换是指从波长到波长的转换,基于这种技术的光交换或波长路由器能使网络配置更灵活,使运营商可以在光骨干网中

方便地提供OC-1到光波长的业务,把选路定位在波长上而不是光纤

上,遇到故障可以自动恢复工作。由于无须ATM交换机、SONET ADM

和数字交叉连接器等设备,网络的结构将得到大大简化。

现代波分复用(WDM)、空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复用技术的出现,丰富了光信号交换和控制的方式,使得全光网络的发

展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专家认为,未来全光网络的主要构架可能就

是以WDM技术为主导,结合光时分复用(OTDM)和光码分复用(OCDMA)技术。OTDM技术可以使一个固定波长的光波携带信息量十几倍、几

十倍地增长,OCDMA则提供一种全光的接入方式。

3.2智能自动化

智能自动交换光网络即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具有智能化特点,能够动态、自动地完成端到端光通道的建立、拆除和修改。当网络出

现故障时,应该能够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可用的资源信息、配置信

息等动态指配最佳恢复路由。对这种技术的需求源自互联网容量的

增长。容量的增长要求光交换层的交换能力不断增强,使之向更易

于管理、更加灵活和更具有健壮性,同时业务指配和故障恢复也能

够更快地自动完成并具有智能性的方向发展。在组网技术方面的两

项技术进展使得对光网络带宽的动态指配有很大进展。首先是可重

构型的光联网节点的开发成功,如光交叉连接器和光分插复用器,

使得由运营商动态支配带宽成为现实。另外,由于在IP路由器、ATM

交换机等设备中强化了新的流量技术和路由技术,使这些设备具有

了动态决定增减带宽的能力。这两种技术的使用,为传统的光网络

引入了智能控制和管理信令,从而使光网络具有了智能性和自动性,为发展按需分配带宽和买卖带宽的新型商业模式提供了条件。

3.3光交换机多样化

随着液晶技术的成熟,液晶光交换机将会成为光网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该交换设备主要由液晶片、极化光束分离器、成光

束调相器组成,而液晶在交换机中的主要作用是旋转入射光的极化

角。当电极上没有电压时,经过液晶片的光线极化角为90°,当有

电压加在液晶片的电极上时,入射光束将维持它的极化状态不变。

而由声光技术实现的光交换设备,因其中加入了横向声波,从而可

以将光线从一根光纤准确地引导到另一根光纤,该类型的交换机可

以实现微秒级的交换速度,可方便地构成端口较少的交换机。但它

不适合用于矩阵交换机。

另外,市场上又开发了基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微光器件的光交换机,这种类型的交换机可以由小型化的机械系统激活,而且它的体

积小,集成度高,可大规模生产,我们相信这种类型的交换机在生

产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的将来,一定能成为市场的主流。

现代交换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现代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系部:计算机工程系班级: 通信13-1 班学号: 2013232020 姓名:邝鑫鑫 日期:2015年11月15日

摘要 近年来,由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业务需求的增加,给通信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将语音、数据和图像融合在一起的网络。通信网络正在从电路交换向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演进。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 是一个综合性的开放网络,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NGN 需要得到许多新技术的支持,关键技术是软交换技术、高速路由/ 交换技术、大容量光传送技术和宽带接入技术。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2013 年12 月4 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TD-LTE),此举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 时代,这将大大有利于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下一代网络的建设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之一。本文探讨的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和光交换技术,及其所支持的下一代网络技术。 关键词】软交换光交换光纤通信下一代网络NGN

目录 一、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 (1) 二、软交换 (4) 三、光交换 (8) 四、NPN 关键交换技术的发展前景...................................................................................... 1..3.. 五、参考文献 ................................................................................................................................... 1..4

最新现代交换技术习题答案

1. 引入交换设备后,用户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就可由交换式通信网来提供。交换 机最早用于电话通信。 2.从交换机完成用户之间通信的不同情况来看,交换机需要控制的基本接续类型主要有4种: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和转接接续。 3. 根据交换机对分组的不同处理方式,分组交换有两种工作模式:数据报和虚电路。 4. 从服务范围看,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5. 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式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网管配置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 6.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机电式电话交换,到模拟程控交换,再到数字程控交换的过程。 7. 1969年12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研制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投入运行,标志着以分组交换为特色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纪元。 8.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4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该模型依层级结构分为7层,其中第5层为会话层。对等层间通信产生和处理的对象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9. 无阻塞网络可分为以下三类:严格无阻塞、广义无阻塞和再配置无阻塞。其中,严格无阻塞网络又称为CLOS网络。 10. 交换单元根据入线和出线的数量关系可以分为三类:集中型、扩散型和分配型。 11. 三级C(m,n,r)CLOS网络严格无阻塞的条件是:m>=2n-1。 12. 一天中电话负载最大的1小时称为最忙小时(忙时)。 13. 程控数字交换机中,用户电路的主要功能有七种,即馈电、过压保护、振铃控制、监视、编译码与滤波、混合电路和测试。 14. ITU-T将ISDN业务划分为三类:承载业务,用户终端业务和附加业务。 15. 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两大类。 16. 1条中继线连续使用1小时,则该中继线的话务量为1 Erlang。 17. 共路信令是指在电话网中各交换局的处理机之间用一条专门的数据通路来传送通话接续所需的信令信息的一种信令方式。 18. 呼叫处理程序负责整个交换机所有呼叫的建立与释放,以及交换机各种新服务性能的建立与释放。 19. NO.7信令属于共路信令系统。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 1.全互连式网络有何特点?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这种方式? 全互连式网络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所需线路数量大且效率低。所需线路对数与通话用户数间的关系是:N(N-1)/2。2)选择困难。每一个用户和N-1个用户之间用线路连接,由电话机来选择需要通话的用户连线比较困难。3)安装维护困难。每个用户使用的电话机的通话导线上要焊接N-1对线,困难。 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什么? 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3.无连接网络和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何特点? a)面向连接网络用户的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无连接网络不为用户的的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b)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呼叫选路,节点中需要有维持连接的状态表;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选路,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表。c)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无连接的方式要好一些。4.OSI参考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分为7层: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分组信息成帧;差错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功能。网络层:寻址、路由选择、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以及拥塞控制。运输层:1)建立、拆除和管理端系统的会话连接2)进行端到端的差错纠正和流量控制。会

话层:1)会话连接的建立与拆除;2)确定会话类型(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交替进行,或单向进行)3)差错恢复控制。表示层:数据转换:编码、字符集和加密转换;格式转换:数据格式修改及文本压缩;语法选择:语法的定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应用层:提供网络完整透明性,用户资源的配置,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分布式信息服务及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等。 5.网络分层模型的意义是什么?各层设计对交换机有什么益处? 意义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联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标准框架,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连。 6.已出现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电路交换基于同步时分复接,其要点是面向连接。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一种交换方式。它利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基于异步时分复接。ATM即异步传送模式,ATM 基于异步时分复接。其要点是面向连接且分组长度固定(信元)。 7.交换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业务信息相关程度不同,时延要求不同,信息突发率不同 9.交换机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实现交换的基本成分是什么? 基本功能: (1) 接入功能:完成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完成。(2) 交换功能: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输出。这一功能通常由交换模块或交换网络完成。(3) 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及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 其它控制功能:包括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计、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

一、起源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企业网应用。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再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 功能(IP 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通过与局域网共享来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传统的电路交换设备主要由少数几家设备供应商提供,价格一般都在几十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且版本升级可能会花几个月时间和数十万美元,网络综合运营成本很高。运营商非常希望能够寻求到一种替代产品与技术。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呼叫控制实际上是运行于通用硬件平台上的纯软件,媒体处理将TDM转换为基于IP的媒体流。于是,SoftSwitch (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这一体系具有伸缩性强、接口标准、业务开放等特点,发展极为迅速。 二、什么是软交换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 软交换位于网络控制层,通过与媒体层网关的交互,接收处理中的呼叫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呼叫。其主要任务是在各点之间建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简单的呼叫,也可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处理。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实时业务,如话音业务、视频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此外还提供一些基本补充业务,与传统交换呼叫控制和基本业务的提供非常类似。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经过几年发展,软交换技术在标准化和产业化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些协议如H.323、MGCP等不断完善,BICC、SIP/SIP-T等新协议不断推出,一些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产品逐步走向实用化阶段,使软交换成为NGN最为活跃和热门的话题。 三、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1、软交换给用户带来什么? 软交换可以实现跨域控制,可以对接入层面丰富多样的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以及其它融合业务。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的转变,业务发展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现代交换技术总结

现代交换技术总结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现代交换技术总结》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 XX 12356896 XXXX班 下一代网络的下一个发展目标。目前一般认为下一代网络,基于IP,支持多种,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为了强调IP技术的重要性,业界的主要公司之一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主张称为IP-NGN

在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发明了电话机后,电话网,也就是以音声传导为目的的回线交换技术被使用至今。相对于它,数据通信为主要目的的基于英特网的信息通信,分组交换通信也渐渐被使用。至2000年为止,第1代以音声为主的网络通信量占有优势。而现今,因数据通信大量增加的原因,更佳节省费用的并同样可以支持音声传送的分组交换传送通信网络渐渐被使用。音声通信与数据通信相结合的一元化信息传送的第2代网络被赋予运用。 因特网与电话网相比,简单性与安全性是一个弱点。于是,集合了ip网络的长处的下一代通信网络NGN出现了。网路除了以上说的电话网,ip网络以外,也包括播放网。以NGN为基础的流媒体服务和播放服务也在被标准化,融合了前两者网络的"通信与播放的融合网络"也正 2 在被开发中。xx年,中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传感网在国际上又称为"物联网",这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随着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迅猛发展,传感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应用

(已整理)武汉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复习资料

交换技术复习题 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画图题。 第一章交换概论 1、交换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最早的“自动交换机”是在1892 年11月3 日投入使用的,那是美国人史端乔发明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电话的发明家是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 2、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什么? 通信网是由用户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它由交换设备完成接续,使网内任一用户可与其他用户通信。 3、请阐述交换机在通信网中完成的功能有哪些?答:(1)接入功能:完成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完成; (2)交换功能: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输出。这一功能通常由交换模块或交换网络完成; (3)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及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其它控制功能:包括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计、维护管理等。 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ATM 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CS)是指固定分配带宽(传送通路),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占用电路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的最小单位是时隙。PSTN 中采用电路交换。 5、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答:(1)电路交换:独占时隙,同步时分,位置化信道,面向连接; (2)分组交换:采用包交换方式,分组包长度可变,异步时分,标志化信道; 6、电路交换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1)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2)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占通信资源的方式。3)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 7、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是:第一,为用户提供了在不同速率、不同代码、不同同步方式、不同通信控制协议的终端之间能够相互通信的灵活的通信环境;第二,采用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出现差错可以重发,提高了传送质量和可靠性;第三,利用线路动态分配,使得在一条物理线对可以同时提供多条信息通路。 8、分组交换可提供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VC )和数据报(Datagram,DG )两种服务方式。数据报方式的每个分组头要包含详细的目的地址,而虚电路方式由于预先已建立逻辑连接,分组头中只要含有对应于所建立的虚电路的逻辑信道标识即可。 9、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ATM 交换方式的主要特点。 答:①电路交换: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信息具有透明性;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 ②分组交换: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信息传送具有不透明性;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③ ATM 交换:采用包交换方式,分组包长度定长为48+5 字节,异步时分,标志化信道,面向连接。 10、PCM帧结构。某用户占用PCM30/32路系统的TS12 路,则其信令位出现在一复帧的第(F12)帧的第(TS16)时隙的(前)四位。 11、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STDM ,Synchronization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这种技术按照信号的路数划分时间片,每一路信号具有相同大小的时间片。时间片轮流分配给每路信号,该路信号在时间片使用完毕以后要停止通信,并把物理信道让给下一路信号使用。当其他各路信号把分配到的时间片都使用完以后,该路信号再次取得时间片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方法叫做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关键词:网关、服务器、软交换技术 1.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 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现代交换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通信:指按约定规则进行的信息传送。通信三要素:信息,信息传送,约定规则2全互连方式存在什么问题? (1)N2 问题; (2)经济性问题; (3)可操作性问题; (4)控制和管理问题。 3如何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 在用户分布密集的中心安装一台设备,每个用户通过专线与它相连。 交换机--switch 定义标准的通信协议,以使它们能协同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通信网。 4交换节点的功能 监视功能:发现和判断用户的呼叫请求。 信令功能:接收和分析地址信号,按目的地址选路,并转发信号。 连接功能:按需实现任意端口之间的信息传送。 控制功能:控制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5通信网的定义与构成 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通信网是由各种软、硬件设施按照一定的规则互连在一起,完成信息传递任务的系统。 6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终端(Terminal) 交换节点(Switching Node) 传输系统(Transmission System) 业务节点(Service Node) 8通信网络工作方式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面向连接适用于大批量、可靠数据传输业务,但网络控制较复杂;实连接专用电路级联,带宽恒定。虚连接电路分配随机,带宽按需分配 无连接方式控制简单,适用于突发性强、数据量少的业务。 9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主要区别 (1)面向连接网络 每次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传送信息、释放连接三个阶段 无连接网络 并不为每次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 (2)面向连接网络 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一个呼叫选路,一旦路由确定连接即建立,路由中各节点需要为接下来进行的通信维持连接的状态 无连接网络 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传送的分组独立选路,但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3)面向连接网络 用户信息较长时,通信效率较高 无连接网络 用户信息较短时,通信效率较高

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通信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现代通信的发展现状,所采用的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主要为通信网中“三网”现状和趋势、宽带网核心技术(ATM与IP)、宽带接入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蓝牙、超宽带等。 1 引言 在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是主干,NII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通信网实现,因此通信网的发展倍受瞩目。通信网技术的发展,制约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制约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网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并将之运用于军事装备的设计和规划中,对于提高军事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 2 “三网”发展现状和趋势 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综合化,能够支持各类窄带和宽带、实时和非实时、恒定速率和可变速率,尤其是多媒体业务。目前规模最大的三大网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CATV)、计算机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计算机网络虽能很好地支持数据业务,但实时性(QoS,服务质量)差,宽带性不够,不支持电话和实时图像业务,网络管理的让费和安全性不够。 电话网虽可高质量地支持话音业务,但带宽不够,所有的程控交换机均按传输话音的带宽设计(64kbit/s)。同时智能不够,虽有部分智能网业务(如800),但目前还达不到计算机网络的智能。

有线电视网虽然实时性和宽带能力均很好,但不能双向通信、无交换和网络管理。 三种网都在逐步演变,使自己具备其他两网的优点,电信网通过采用光纤、xDSL、以太网和ATM,提供Internet的高速接入和交互多媒体业务;CATV铺设光缆,以更换同轴电缆,采用HFC技术进行双向化改造;网络公司围绕Internet技术建网,力争在同一个网上,支持全业务。目前*单一网络的发展,难以实现通信网的发展要求,因此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 “三网融合”不是指三网在物理上的兼并合一,而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即技术上互相渗透,网络层上实现互通,应用层上使用相同的协议,但运行和管理是分开的。三网将在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概念下,共同存在,向互通融合的趋势发展。 “三网融合”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共享现有资源,为推动“三网融合”,ITU提出了GII概念,其目标是通过三网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网络,满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可接收的质量和费用,安全地享受多种业务(声音、数据、图像、影像等)。 下一代网络中软交换、能动网和分布式面向对象的网络结构(DONA)将是新的发展思路。 在现代通信新技术中,主要为大家介绍宽带网核心技术(IP与ATM)、接入网技术、光纤接入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蓝牙、超宽带等无线通信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浅谈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在现代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相关协议和应用。由浅及深的向大家介绍并讲解了目前网络中常用的各种交换技术和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原理;电话通信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信网信令系统;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分组交换技术和帧中继技术;宽带交换中使用的ATM技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二层交换、IP交换和MPLS技术;光交换技术以及最新的软交换及NGN技术等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要求网络能够提供多种业务,而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对于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因此各种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业务要求。经过几个月来的不断学习,查阅资料,下面从光交换的分类、技术特点以及光交换方式三方面浅谈一下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光交换技术是全光通信网中的核心技术,在全光通信网络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通信网中,实现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全光通信网是宽带通信网未来的发展目标。光交换技术作为全光通信网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在全光通信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交换的分类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具体来说,光交换可分为光路光交换和分组光交换2类。 (1)光路光交换 OCS基于波长上下话路OADM(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和交叉连接OXC(0Ptical Cross Connect),采用波长路由方式,通过控制平面的双向信令传输建立链路和分配波长,实质是一种光的电路交换方式。 在DWDM网络中,光路交换以波长交换的形式实现,即在相邻节点间的每一

现代交换原理 知识点整理

现代交换原理知识点整理

填空26分 简答31分 简述14分 计算17分通信网性能的参数及计算,CH9 有计算题 看图12分应该有,脉冲识别原理图,位间隔识别原理图 目前常用的多址接入方式有:频分多址接入(FDMA)、时分多址接入(T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随机多址接入等 通信网的分类 从功能的角度看,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 帧中继特点 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局域网高速互连业务。(1)

将逐段差错控制功能和流量控制功能删除,网络只进行差错的检测,发现差错就简单地丢弃分组,纠错工作和流量控制由终端来完成,使网络节点专注于高速的数据交换和传输,通过简化网络功能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2) 保留X.25中统计复用和面向连接的思想,但将虚电路的复用和交换从原来的第三层移至第二层来完成,通过减少协议的处理层数,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 评价通信网性能的参数及计算 ⑴失效率 λ,⑵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MTBF=1/λ,⑶平均修复时间(MTTR) μ表示修复率MTTR=1/μ ,⑷系统不可利用度(U) 通常我们假设系统在稳定运行时,μ和λ都接近于常数, MTTR MTBF MTTR U=λ/(λ+μ)=

CH2 传输介质的特点 分两类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无线介质(无线电、微波、红外线等), 简述几种主要传输介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双绞线:双线扭绞的形式主要是为减少线间的低频干扰,扭绞得越紧密抗干扰能力越好。便宜易安装,串音会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抗干扰能力差,复用度不高,带宽窄(局域网范围内传输速率可达100 Mb/s)。非屏蔽和屏蔽双绞线。应用场合:电话用户线,局域网中。同轴电缆:抗干扰强于双绞线,适合高频宽带传输(同轴电缆通常能提供500~750 MHz的带宽),成本高,不易安装埋设。应用场合:CATV,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网。光纤:(利用光的全反射可以使光信号在纤芯中传输,多模光纤纤芯直径较大,主要用于短距低速传输,比如接入网和局域网,一般传输距离应小于2 km)大容量,体积小,重量轻,低衰减,抗 干扰能力强,安全保密性好。应用场合:接入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无线介质:1.无线电:(工作频率范围在几十兆赫兹到200兆赫兹左右)长距离传输,能穿越建筑物,其传输特性与频率有关。应用场合:公众无线广播,电视发射,无线专用网。2.微波:(频段范围在300 MHz~30 GHz的电磁波,低频信号穿越障碍能力强,但传输衰耗大;高频信号趋向于沿直线传输,但容易在障碍物处形成反射,易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频段使用的分配管理)在空间沿直线传输。应用场合:卫星通信,陆地蜂窝,无线接入网,专用网络等.3.红外线:(1012~1014Hz范围的电磁波信号)不能穿越同体,短距离,小范围内通信。应用场合:家电产品,通信接口等。 WDM 波分复用传输系统,WDM本质上是光域上的频分复用(FDM)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 WDM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每一信道占用不同的光波频率(或波长),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分类:粗波分复用(Coarse WDM)和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DM) 时分数字传输体制: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7-03-21T15:05:10.1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作者:陈劲松 [导读] 如何让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成为了今后通信工程更新发展的重点。 1软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与应用优势 通信工程中的软交换技术作为一项能够为通信系统提供多种通信协议的技术,其与通信工程中的底层硬件和上层操作系统相比,具备一定的独特之处,主要分为三大类的内容。首先,软交换技术的发展与我国通信系统全IP发展需求相一致,同时其还能在满足不同通信系统承载需求条件的基础上,有效的增加通信质量,并起到节约通信宽带的作用。其次,软交换技术具有更为清晰的网络结构。软交换控制独立于用户面,且软交换技术中的呼叫控制能够与传输层网关相分离,该技术的这一特点使得大大增加了软交换技术在新业务建立和引入方面的优势。最后,软交换技术一方面取消了早期通信系统中汇结局机制,另一方面大大简化了通信网络结构,实现了语音承载系统的平面化。从总结三方面的内容来看,如果在移动通信中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为移动通信带来以下几大优势,分别是:(1)首先,软交换技术不仅能够低核心结构进行集中控制,同时还能降通用的接口协议开放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中新业务的部署效率,有效的实现网络制式的平滑迁移,另一方面在减少网络组件成本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由于软交换技术张所使用的设备功能多样化,进而大大增加了通信系统中处理能力,有效的降低了通信系统中的功耗,进而实现了通信网络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减少。(3)与其他技术相比,软交换技术中的双归属技术能够将多个节点间的数据进行相互备份,因此,软交换技术在增加网络通信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软交换技术的基本网络结构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在网络中的通信特点就是分层和构件化。从纵向的角度来看,从下往上依次可划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应用层这四层,每一个层次在通信工程系统中均发挥这不一样的作用。其中,接入层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其在交换网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该层主要是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的接入方式,通过连接,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到网络上。承载层在网络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它主要是负责将数据进行分组,将分好组的数据按照软交换规定的传输方式传输到对应的目的地。控制层在整个通信系统的关键,同时也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层面,其主要是负责承载控制和呼叫控制。应用层也是业务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各类服务。软交换网络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其基本构件包含接入设备、信令网关、软交换、中继网关、媒体资源和业务服务器,除此之外还有最为重要的分组承载网络,这些构件最终形成了通信网络庞大的数据传输功能。 3 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初期、中期、后期的系统应用 在通信工程技术系统的初始阶段,网络正处于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所提供的网络业务规模有限,所以,在这个阶段软交换技术可以提供的网络需求服务很少。软交换技术在网络通信工程的应用中应当构建单独的点,再有点到面,一点点扩大网络容量。通信工程技术在初期建设过程中主要目标是软交换技术的建立,通过在电话网络服务中构建有关的软交换设施设备,为通信工程技术系统提供有效的硬件支持,达到电话网络和交换网络互相通信的目标。 通信工程的中期发展阶段网络业务已经日渐发达,规模也相对进行扩大,加强了通信工程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内容。在这一阶段网络交换的节点规模也越来愈大,原有的网络体系已经被软交换所控制的电路交换网所替代。随着使用数据网络的用户逐年增加,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到了后期的发展阶段软交换技术网络的构建已经趋于完整,用户对各大运营商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设置多个软交换使用设备,通过各个设备间数据的传输来实现各个区域的互通,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网络通信诉求,全面地建设通信工程网络。 3.2 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具体通信技术的应用 通信工程不仅满足了通信技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还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用户不同的个性需求和市场化的需求。现阶段许多通信技术系统和新型的通行设备都引入到了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中,给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的通信网络技术中引入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让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网络两者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开放接口为业务信息提供便利,信息可以自由交换,电子设备接入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在本地移动网络的应用中,MSC服务器既能实现不同的口令,也能实现所有业务的控制和处理,还可以控制MCW以实现各大媒体信息的互相传播交换。它不仅是单独对本地进行服务的移动网络,更能够依据用户的需求对本地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在长途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中,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均设置了中继网关,能够连接到省内MSC、TMSC2等交换机的电路系统中去,既实现了移动长途网络的连接也做到了传统移动网络的连接。 4前景展望 4.1实现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连接 在软交换技术中,想要将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相互连接简单,因为该技术支持不同的信令协议,同时还能够提供许多的开放式应用程序的接口,因此只需要在软交换技术中加入电话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信令以及不同网络就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互通。 4.2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和补充业务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发展,用户对其提供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提供数据和语音等服务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软交换技术能够提供开放式接口,因此将该技术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一方面能够有效满足电力通信系统的语音服务需求,同时还能过为其带来许多补充业务。 4.3实现网络的信息交换 电力通信网络的网络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微波网、光纤网等。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每一个网络形式都具有自己独立设备,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不同的网络形式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的实用性以及管理的便捷性,从而实现整个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通信网络不断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对通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软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复习要点完整版

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 复习要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信息工程专业《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复习要点 1、通信网的三要素 通信网的三要素——交换设备(交换节点),传输设备(传输线路)和用户终端。 2、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原理,特点: 电路交换原理: 当用户需要通信时,交换机就在收、发终端之间建立一条临时的电路连接,该连接在通信期间始终保持接通,直至通信结束才被释放。通信中交换机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差错检验和纠正,但要求交换机处理时延要小。交换机所要做的就是将入线和指定出线的开关闭合或断开。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呼叫建立、传送信息、呼叫拆除。 电路交换的特点: (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 (3)同步时分复用(帧的概念) 注意:不同帧中编号相同的时隙组成一个恒定速率的数字信道。 (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 (5)信息具有透明性 (6)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 分组交换原理: 分组交换把一份要发送的数据报文分成若干个较短的、按一定格式组成的分组,将这些分组传送到一个交换节点。交换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分组具有统一格式并且长度比报文短得多,在交换机的主存储器中停留很短时间,一旦确定了新的路由,就很快被转发到下一个节点机。 分组交换的特点: (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 (2)面向连接(逻辑)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 (3)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 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不等长的时间片,按照某次通信的分组多少来分配,分组多,占用的时间片的个数就多,反之; (4)信息传送具有差错控制 (5)信息传送不具备透明性 (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制 3、交换网络的设计包含几个方面 (1)在给定用户条件(如用户个数,电话使用的频繁程度等)和希望达到的服务质量后,如何确定交换网络的容量(入、出线的数量); (2)在已知网络的容量后,如何设计网络的结构; (3)对于已知结构,如何实现数字接续(即将任意指定入线上的数字信号传递到任意指定的出线)。 4、分组交换的两种方式,原理,特点 分组交换的两种方式: (1)面向连接的分组网络(提供虚电路VC服务)

武汉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简易知识点

1、本地网:是指在一个长途编号区内、由若干端局(或端局与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及端局用户线所组成的自动电话网。 2、本地电话网:指在同一个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的电话通信网 3、路由:指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一条信息传送通路 4、交换机接通率:成功呼叫次数/总呼叫次数*100% 5、话务量BHCA:是指表征电话交换机机线设备负荷的一种度量值 6、转发等价类(FEC):具有相同业务特征和转发处理要求的分组的集合 7、信源:产生各类信息的实体 8、话务量:在时间T内发生的呼叫次数和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单位为爱尔兰 9、交换:将某一输入线上的信号交换到任一输出线上的技术 10、呼叫损失:按时间呼损=全部出线被占用时间/总统计时间;按呼叫次数呼损=失败 的呼叫次数/总呼叫次数 11、信令:控制电信网的协调运行,完成任意用户的通信连接,维护网络本身的正常运 行,是终端与交换系统之间,以及交换系统与交换系统之间进行的通信语言。 12、帧中继:X.25的简化协议,只有两层,在数据链路层也只保留了核心功能 13、ATM:异步传输模式 14、TCP/IP:传输控制协议/智能外设(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 15、MFC:多频互控 16、OAM:操作、管理、维护 17、ISDN:综合数字业务网 18、MPLS:多协议标签互换 19、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20、BHCA:最大忙时试呼叫次数 21、ADSL:非对称数字环路 22、ATN:扩充转移网络 23、VPI:虚通路标志符 24、VCI:虚信道标志符 25、QoS:服务质量,是指用户对提供给他的服务满意程度主观评定意见的一种度量。 26、AAA: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 27、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28、MTP:消息传递部分 29、RIP:路由信息协议 30、DTMF:双音多频 31、PSTN:公用电路交换网 32、STP:信令转接点 33、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4、OSA:开放系统体系结构 35、OADM:光分插复用器 36、LCN:逻辑信道号标识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摘要:本文回顾了20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历程,对现代通信技术进行了概述。主要针对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及数字微波通信进行了发展趋势的介绍。同时,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现代信息 技术发展趋势 0引言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1900年波罗的海的一群遇难渔民,通过无线电呼叫而得救,移动通信第一次在海上证明了它对人类的价值;1903年底莱特驾驶自己的飞行器飞上了蓝天,开创了航空交通新领域;1946年世界上第一架计算机诞生,开创了信息经济时代和扩展人类脑力的里程碑;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ARPANET开通,为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初的人工转接到后来的电路转接,以及到现在的程控交换和分组交换,还有可以作为未来分组化核心网用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由当初只是单一的固定电话到现在的卫星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等等,以及由通信和计算机结合的各种其他业务,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即将上市,以及以后的第四代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的社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通信作为传输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电话技术的演变日新月异,传输媒介、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方式的改变都是影响电信通信的因素。 1现代通信技术概述 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1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心愿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在传输到对段,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 1.2程控交换 程控交换技术即是指人们用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1.3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1)移动通信 早期的通信形式属于固定点之间的通信,随着人类社会党俄发展,信息传递日益频繁,移动通信正是因为具有信息交流灵活,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移动通信,就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通信。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移动的时候进行通信,方便,灵活。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多分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 2)光纤通信 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3)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简单而言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展之间利用人在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而投资费用和通信距离

软交换技术概述

软交换技术概述 软交换技术概述 、尸■、亠 前言自从第一款产品在电信市场上成功推出以来,“软交换”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电信行业中倍受青睐的时髦用语。由于既能执行与基于硬件的传统电话交换机相同的功能,又能同时处理IP 通信,软交换技术承诺可提供许多优势,如轻松整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降低网络成本以及使运营商更快获得收入。 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 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 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 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 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 (软交换)技 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 (Inrerntional SoftSwich Consortium )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IF 、ITU-T 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ch 论坛ISC 的定义,SoftSwich 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体系架构的主要组成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软交换系统主要应由下列设备组成: 1) 软交换控制设备( 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 )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 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 2) 业务平台( Service Platform )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 和应用服务器。 3) 信令网关( Signaling Gateway )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MTP承载的,在软交换体 系中则需要由IP 来承载。 4)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网关(Trunking Gateway)、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多媒体网关(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 )、无线网关 (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等。 5) IP 终端( IP Terminal )目前主要指H.323 终端和SIP 终端两种,如IP PBX、 IP Phone、PC等。 6) 其它支撑设备。如AAA?务器、大容量分布式数据库、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