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和气候(第二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和气候(第二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和气候(第二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和气候(第二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三节天气和气候(第二课时)备

课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学会正确使用天气述语。

2、学会识读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培养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天气及其影响,明确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知识的热情,并让学生养成趋利避害的观念。

2、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3、学会寻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兴趣,并将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1、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

2、学会识读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风力风向图标等的含义

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并注意预报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让每个中国人都备感自豪的大事。让我们一起回顾让世人传为佳话的两个情景:10月12日,酒泉,“天降瑞雪,银装素裹;雪停天晴,成功发射!”。10月17日,内蒙古主着陆场。“轻风拂面,朗月当空;垂直着陆,自主出舱。”真是天赐良机,天公作美啊。

因此,众多的评论都一致认为这次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天气预报对神六问天的成功所起的作用重要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三节天气和

气候第二课时”。打开书本P79页。

板书:第三章第三节天气和气候

过渡;一般而言,人们比较常用的是看电视天气预报。现在让我们来观看一则天气预报。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天气预报一般播报什么信息?如果你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你首先要掌握那些知识?

活动:学生观看之后,交流。

过渡:现在,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些天气预报的必备的知识。

1.认识卫星云图

指图认识:绿色代表什么?(陆地);蓝色代表什么?(海洋);白色代表什么?(云区)。一般而言,云越白,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在卫星云图的基础上,人们制作出了城市预报,这是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组成。播报城市预报,还必须要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学生看书识别,然后进行知识竞赛。

(全班分为两组,老师出示课前制作好的天气符号,各组在规定时间内轮答,答对加一分,答错不加分。高分组为胜。)

3.认识风力风向图标。

活动:我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过渡: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具备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基本条件了。现在,让我们来当播报员,并向刚才那位节目主持人挑战,好不好?

(学生自主站起来播报。要求:流利、清晰、简洁。鼓励学生向电视上的主持人挑战,用3秒钟播报一个城市。最后评出一位最佳播报员)

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国家气象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服务。课前我们提到神六问天的前前后后真是太神奇了,简直是天助我也。

其实,我们国家气象局早就已经预测出那段时日的天气。与其说神六问天是天赐良机,不如说是我们人类的神机妙算呢。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三节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预报

二、了解天气,服务生活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 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 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3.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 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环节教师活动知识点学生活动 图

导入新课 新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播放《亚洲 雄风》歌曲 提问 复习地形 图的阅读 方法 过渡:要了 解一个大 洲的自然 环境,除地 理位置外, 还需认识 它的地形、 湖泊、河流 及气候等 方面。 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 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 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 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 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 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 种? 一、展示图片(1)“亚洲地形图” 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 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1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 主峰 2组:帕米尔高原、蒙古 高原 3组:西西伯利亚平原、 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 原、伊朗高原 4组:阿拉伯半 岛、马来半岛 二、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 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 总结: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听歌曲 谈感受 看图 抢答 学生查图 讨论回答 出各地的 地理位 置,海拔 高度 不同组的 学生展开 竞赛,抢 答,活跃 气氛 通过观 察、比 较,培 养学生 的动手 操作、 动眼观 察能 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湘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及对气候、河流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2、知道我国河湖的基本概况,以及黄河和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情况。 3、气候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中国的地形、气候特征。 2、长江、黄河地理概况。 难点:1、黄河、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我国人文、自然特色的成因、影响及各要素的联系。 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内容导入复习 回忆课本第二章知识,完成知识梳理: 二、复习知识的方法指导: (1)图文结合。学习中注意“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 (2)学思结合。要通过“问题情境”,在疑难中积极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3)学用结合。要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学练结合。要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小组交流提出质疑 明确自主学习问题答案,记录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寻根求源 (1)地势、气候对我国河流产生了哪些影响? (2)我国气候对农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3)黄河、长江存在的危害及其成因与地形、气候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教师点拨】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对河流流向产生决定性影响。降水、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旱涝对农业产生的危害。黄河“地上河”的成因联系地形气候知识,长江洪涝联系气候知识,河流流经的地形区。 四、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部分练习题 附板书设计见知识梳理 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学会的主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地形与地势】地形是地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2、三大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辽宁省东部,辽东半岛上; 山东丘陵:山东省东部,山东半岛上; 江南丘陵东南丘陵: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闽浙丘陵两广丘陵。 三、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 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2、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探究题】1、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 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等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挡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 能资源丰富。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教案 (新版)粤教版

第三节繁复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①知道我国由南向北所跨的五个热量带,并能指图说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知道我国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区,并能指图说出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④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原因。 一、气候类型繁复多样 1、展示图片:西北沙漠图、东北滑雪图、海南椰林海滩图 导入:大家看到的是我国各个地区的风景图,为什么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呢?这跟当地的气候有密切 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 2、展示图片:图2.24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学生看图参与活动,老师小结。 ①我国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②气候类型繁复多样跟我国面积、地形有什么关系呢? 3、展示图片:图2.25中国温度带图、图2.26中国干湿区图 学生看图参与活动,老师小结。 ①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跟什么有关? ②比较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界线,你能说出哪两条界线大致重合? ③你知道在例外的温度带和干湿区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差异吗? 小结:所以每个地区都要根据当地热量状况和干湿状况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4、展示图片:图2.27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28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29中国年降水分布图。 学生看图参与活动,老师小结。 ①我国哪些地区7月气温超过28℃? ②哪些地区1月气温低于—24℃? ③哪些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哪些地区年降水量不够200毫米? 5、小结:秦岭-淮河一线是严重的分界线,它是0℃等温线通过的的地方,又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还是800MM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我国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二课时 二、季风气候显赫 1、引入:在我国气候类型当中,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原因是什么? 2、展示图片:xx在世界中的xx 讲述: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季风气候特别显赫。 3、展示图片:图2.30夏季风、图2.31冬季风 学生比较分析,思考: ①我国冬夏季风的风向如何?有什么性质以及由其造成的降水如何? ②我国高温与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4、展示图片:图2.3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P37图2.29中国年降水分布图 学生比较分析,思考:

《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气候、河流湖泊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从“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方面来说明我国地势地形特点,运用了剖面图、地形示意图、空白图、景观图片、表格、统计图表来表现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文字与图片相结合,步步展开,逐层深入。课后穿插活动题,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世界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地势和地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运用了大量的图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习兴趣,同时,教材内容层层深入,一环紧扣一环,开发了头脑的灵活性,又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设计思想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学习要面向全体同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图象资料和文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总特征,提高读图的能力;在图上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分析说明地势特点对于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形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分组讨论学会合作交流的方法,提高自由表达观点的能力。通过情境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能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在读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团结协作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 山地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百分之十九 平原百分之十二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三、季风气候显著 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七年级地理下册6.2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3、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重点】 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练习】 读“亚洲气候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 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W sou M ?x*榮 300 2lK> 100 .U I'~7 i&GH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降水最多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 (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 (4)图中⑧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_____________ (大、小),降水 __________ (多、少) (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_________ (高、低),属于_____________ (热带、温带、寒带)气 候 (6)读图8,各月的气温平均大约在()左右 A. —10C B.0 C C.10 C D.20 C (7)图8中各月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___________ 。结合降水量、气温变化特点,它最可能是上图 7①?⑨中的哪一个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势和地形 1、地形复杂多样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世界最高,中国最大的平原。 ②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俗称"坝子”。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①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称“黑土地”。海拔200米以下 ②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称“黄土地”。海拔50米以下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乡”。有的地方海拔10米以下。 ⑶四大盆地特点 ①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 塔里木河 ②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位置最高,纬度最北。 ③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最大的外流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 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天山一阴山一燕山中列:昆仑山一秦岭 -大别山南列: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 着巨大的差异。 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一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口诀记忆:大(大兴安岭)太太(太行上)无(巫山)靴子(雪峰山),还经常(长白山)上五(武 夷山)台山(台湾山脉) ③西北一东南走向的三列,多在我国西部。 北列:阿尔泰山(西)小兴安岭(东)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 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 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 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主要在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注意:太行山是山西和河北界山,巫山是重庆与湖北的界山,昆仑山是新疆与西藏的界山,祁连 山是甘肃与青海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大兴安岭主要在内蒙古 2、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 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知识点 1.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2.地势是指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 3.地形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4.地形区:地名+地形类型 如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辽东丘陵 华北平原 5.中国地形总的特点:①山脉纵横交织 ②.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7.山脉的位置你能指出来吗,走向你能说出来吗

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 山脉两侧的地理事物

气候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3.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纬度因素: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季风因素: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5.中国的温度带一共划分了哪些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6.我国热带的分布地区有哪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南部 7.温度带与作物熟制的一一对应关系: 8.你能区分春小麦和冬小麦吗?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播秋收;比如中国东北就是春小麦。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末冬初播种春末夏初收,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春可以理解成春季播种;冬可以理解为冬季播种一般是秋末冬初 降水 1.关注三条等降水量线800mm等降水量线、400mm等降水量线、200mm等降水量线。 2.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与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相一致;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与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线相一致;200mm年等降水量线与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相一致。 3.中国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和季节分配特征: 空间上: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时间上:季节分配不均,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 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

复杂多样的气候

气温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分布地区及划分标准。 3、.使学生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利用不同的热能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我国冬、夏受气温分布的规律。, 教学难点:冬季南北气温县殊的原因。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导学生自己看书图提示归纳总结. 使用教材的构想: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 课时教学流程: 板书:气温 (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2)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4)找出O。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5)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总结(略) 板书: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组织讨论) ①冬至我国太阳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我国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 总结(略) (读图引导学学生再读课本2.9图,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吗?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略)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我国夏季气温相差也很大吗?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列出读图提纲): (1)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2)海南省的7月份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找出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 上) 地理:【本章考点】一、地形部分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二、气候部分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三、河流和湖泊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典型例题精讲】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例1]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 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注明。(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盆地。(3)d为________高 原南部的________江。(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 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的地势剖面 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易错分析】不会判读地 形剖面图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沿东经89°的我国地形地物的分布不熟悉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解题思路】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新疆和 西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

(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 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答案】(1)略(2)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3)青藏雅鲁藏布(4) 印度孟加拉[例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勾绘出黄河下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用字母a、b 分别注明。并指出a是____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__ 平原。(2)黄河上游干流沿岸工业、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 ______、______、______等。(3)简述近30年,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图、填充地图及综合表述能力、概括能力,具体通过考查黄河水系来考查上述能力。【易错分析】对黄河沿岸的地物的分布不够熟悉是易出错的原因之一,此外,回答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时,易偏离题意。【解题思路】解题时,首先应分清黄河上中下游,然后 按题目要求回答第(1)、(2)小题。第(3)小题要从黄河 下游是地上河,易患水灾和下游旱季断流两个方面作答即可。本题还要注意在勾绘范围时,线条要肯定,范围要准确或尽可能准确。【答案】(1)图略宁夏或银川河套(两者顺序应与图一致)(2)兰州白银银川石嘴山乌 海包头(答出任何三个均可)(3)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形成“地上河”,汛期水患威胁严重;以及沿岸次生盐碱化等。治理除加固堤防、营造护堤林等外,应加大对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关键在于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旱季断流,严重危及有关河段工、农业,甚至生活用水的供应。要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强黄河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1

【课题】七下第六单元亚洲第2课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运用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亚洲地形特点。 2.运用亚洲分成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特 征。 3.通过对亚洲地形、地势的探究,掌握分析大洲地形、地势的 方法,并能够分析北美洲地形、地势特征。 4.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 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模式】“三学一练”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读图指导、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亚洲地形图、多媒体课件、助学

观察探 究亚洲 地形 设问:读亚洲地形图,完成课本P8 读图题 友情提示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步骤: (1)看图例,知道不同颜色代 表的海拔范围。 (2)看地形图,根据颜色的不 同分析地势变化的趋势。 (3)找出主要的地形区,总结 地形类型。 (4)最后总结表述地形特点。 探究新知(二)地势特征多媒体展示 亚洲地形剖面图 高原和高原。 (3)平均海拔200米以下: 平原、平原、平 原。 2、读图分析亚洲的主要地形 类型? 亚洲地形,、 山地、丘陵、和盆地五 种地形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 其中,和是主体, 约占。 师生总结:亚洲地形多种 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生主动 探究各 地形的 颜色与 海拔, 进一步 掌握分 层设色 地形图 的判读 步骤。

北美洲地形特点: 。 梳理 构建 【当堂达标】 1.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山地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2. 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多样的气候》参考教案

多样的气候 教学目标: 感受祖国各地复杂多样的气候,进一步感知祖国的辽阔幅员。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一个包含天气预报节目、气象符号图气象知识的多媒体或准备相关资料。 2、学生课前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模拟主持天气预报节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请你用一个词或者一个成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情况。(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概括,如:气温适宜、阳光明媚、寒风凛冽) 2、教师:你们知道在祖国背面的哈尔滨今天的天气吗?(学生自由猜想。北方地区可以问口的天气) 3、教师播放哈尔滨(海口)地区的天气预报。教师提问:听了天气预报,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不同地区的气候存在差异) 4、教师:昨天,大家都看了天气预报,看懂了吗?老师有几个气象小知识想考考大家。 二、了解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 1.猜猜气象符号的含义。 (1)出示(也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各种气象符号,如晴、晴转多云、小雨、雷阵雨、暴雨、阴、风……学生自由猜测其含义。 (2)教师:昨天老师请大家收听了自己最喜欢的城市的天气预报,下面咱们就来个天气预报“现场会”。 2.出示中国24小时的天气预报图(或教材66页图片)。教师宣布天气预报“现场会”的要求:两分钟时间内简要介绍该城市的24小时的天气状况,语言准确,声音响亮,表达流畅。 3、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练习,再自愿上台。老师要指导学生注意: (1)使用简单的方位词进行概述。

(2)使用描述天气情况的成语。 4、学生总结交流我国的气候的特点。教师可以用以下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这么多小气象预报员的介绍,从这张24小时天气预报图中你看为什么同一天内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别这么大? 三、感受中国气候的复杂多样? 1、寻找我国的气象之最。 教师: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高达摄氏50度,那是我国最热的地方。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气候之最? 学生找一找我国最干、最冷、最湿、台风经过最多,降水最多等的地方,交流汇报。 2、走近“气象名城”。 (1)寻找“气象名城”。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气象名城。教师出示教材第67页上的“中国‘气象名城’”卡,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圈出它们的位置。说说为什么会这些说法。 (2)为“气象名城”设计名片。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了解到的信息,设计气象名城的名片。 四、拓展延伸。 1、播放气候差异较大的地区的风景图片,介绍相关的气象小知识。 2、教师小结: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异。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么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将在以后的课堂上进行交流。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湘教 版八年级上) 地理: 【本章考点】 一、地形部分 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二、气候部分 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三、河流和湖泊 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 【典型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例1]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

范围并注明。 (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是________盆地。 (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 (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的地势剖面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 【易错分析】不会判读地形剖面图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沿东经89°的我国地形地物的分布不熟悉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x疆和x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答案】(1)略 (2)准噶尔 吐鲁番 塔里木

《亚洲复杂的气候》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 教材分析: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教材安排在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之后,显然是因为亚洲气候的形成与亚洲的位置范围以及亚洲的地形有直接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又能认识到自然环境是各要素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培养正确环境观。本课亚洲气候的特点表现,教材主要通过地图与图表呈现,同时,教材也通过一些资料个案突出亚洲的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本课涉及的季风的影响易造成水旱灾害等。 学生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有关世界的一些气候知识,如世界的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的成因分析,学过了阅读温度的曲线与降水的柱状图。这里以亚洲为案例,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学生在进一步掌握有关气候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的内容及对人类的主要影响。 2、会通过资料得出亚洲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掌握分析气候特点的方法。 3、结合我国的气候,加强学生防灾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亚洲的气候分布与气候特点。 难点:通过阅读资料得出气候特点及分析气候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递归设问法、阅读分析法、图示法、小组学习法。 教具:世界气候分布图、亚洲气候类型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图引入新课 请同学读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气候分布图》或展示多媒体课件(各种气候名称由鼠标点击而显示出来。),然后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指图说出最多的气候类型名称。 二、说出亚洲气候特点的结论。 阅读教材,然后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把亚洲的气候特点表达得完整准确而又简练。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三、找出得出结论的依据 1、复杂多样的依据 读世界和亚洲气候分布示意图。 设问(投影):从气候分布图知,世界共有多少种气候?亚洲共有多少种气候?沿300N 从亚洲东部向西有那几种气候?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世界的十一种气候,亚洲有九种,沿300N从亚洲东部向西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与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六种气候,这些都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2、季风气候显著的依据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气候(第1课时—气温) 【学习目标】 1、运用1月、7月气温分布图,归纳总结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5个温度带的分布 3、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边学边练】 一、我国气温特点: 读教材图2.13,回答: 1、从图中读出下列城市气温范围:广州___、武汉___ 、哈尔滨___ 2、1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差值约____℃ 3、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它的东部大致穿过__(山脉)--__(河流)一 线。 读教材2.14,回答: 4、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以上 5、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_(地形区),试分析原因___ ___。 【课堂小结】 我国的气温特点: 冬季:_____,越往北越__( 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夏季:_____(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除外) 二、我国的温度带 1、请在下面空白图中相应位置填出我国6个温度带的名称 2、你知道下列粮食、瓜果的主产区在哪里吗?请将它连线到字母所在的区域 哈密瓜、葡萄…… 青稞 柑橘、水蜜桃、李子…… 苹果、梨…… 小麦 水稻 香蕉、菠萝、椰子…… A B C D E F G

三、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总结 【课堂拓展】 1、气温与什么有关呢? 2、为什么冬季越往北越冷呢? 3、为什么夏季普遍高温呢? 4、你希望拥有怎样的理想房屋呢? 【练习】 1、下面四位同学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A.小明:冬季我国南北普遍低温 B.小强:夏季我国所有地区高温 C.小华: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D.小亮:无论何时,黑龙江县漠河市的北极村都是全国气温最低处 2、2013年春节,哈尔滨的贝贝乘火车去海南岛旅游,他一路上会感受到()。 A.越向南越温暖 B.越向南越寒冷 C.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D.自然景观没有多大变化 3、图中山脉大致与我国1月份的哪条 等温线一致() A.20℃等温线 B.0℃等温线 C.10℃等温线 D.-4℃等温线 4、图中山脉南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A.中温带、暖温带 B.亚热带、暖温带 C.亚热带、热带 D.寒温带、中温带 5、读“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季节是夏季 B.此季节我国南北温差不大 C.此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 D.此季节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湘教七年级下册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学设计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小学 2.学科: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上册书第四章有关其后的内容,并预习课本,温故知新。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6458585.html,】查找西伯利亚的地理位置,以及与西伯利亚地区的相关的新闻。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课的一个课时。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区域地理的学习,在上册已经了解全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通过第一章《认识大洲》的学习,学生开始接触区域地理的地图、数据和图片资料,开始学习并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前面已经从地理位置、地形两个要素分析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这节课将从亚洲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并能举一反三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练习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正确阅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2. 了解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联系家乡的实际思考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结合气候资料图,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亚洲和欧洲的气候,亚洲气候是一条“明线”,欧洲气候是一条“暗线”。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出欧洲海洋性特征显著的气候特点。本节教材的设置,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与资料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另外还有地理计算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利用亚洲各地独特的风貌,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造融洽愉悦的情景,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重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 难点:欧洲气候特征,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备课时用百度搜索引擎[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6458585.html,]在网上搜索相关教案,结合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形式。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6458585.html,)搜索下载亚洲不同气候类型下的不同景观图,图文并茂做成PPT课件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亚洲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百度(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6458585.html,)搜索下载亚洲气候的相关文字资料,以及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等图库资料,通过读图分析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教学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我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多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清理情况。教学内容:地形气候河湖。 二、教材分析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教学重点: 1、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识记分界线的山脉名称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怎样影响。 2、让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起到的“骨架”作用,总结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总结我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成因及治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教学方法: “地势呈阶梯状分析”、“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方面内容看视平行,但内在层层递进,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地势、地形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让指导学生从多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引导他们去讨论这些特征对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运用、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从而从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 内容点析: 1、课文以图导课,从图:2.1、2.2,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地势三级阶梯,及分界山脉,从图中可以方便知道各个地形区的海跋高度,活动更是深化对地势三级阶梯的掌握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2、图2.4告诉学生有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并引导学生理解山脉是如何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这一含义。拿不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活动让学生深刻掌握内容。 3、山区面积大,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山区利弊,让学生科学刻观地认识自然,研究如何进行山区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重、难点突破:其突破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由图了解,论证,深化内容。

最新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多样的气候》教学设计精品版

2020年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多样的气候》教学 设计精品版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多样的气候》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各地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并初步了解形成这种气候 的原因。 2、体会祖国的幅员辽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 师准备:天气预报图,气象符号,中国地图 学生准备:搜集具有明显气候特点的照片或风景图片。搜集我国北方,南方,西部以及中部地区的气候特点资料、各地区有关自然环境的图片资料。 活动重点难点:了解我国气候多样的特点,感知我国幅员辽阔。 课前活动: 1、谈论有关天气的话题。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气象符号,模拟天气预报。 1、谈话引导学生感知天气的变化。 2、出示气象符号,引导学生认知气象符号。 3、出示天气预报图,让学生学会看懂天气预报图。 4、引导学生模拟当一个小小播报员,来播报天气。 5、谈感知全国天气后的感受。

师总结:同一天,不同的地区天气也不同,且有差异。 活动二、探寻气象名城,感受天气差异。 1、了解我国气象之最。 2、计算我国最热与最冷的地区的温差。 3、出示降水最多及最少的地区,并了解其具体的差异。 4、师总结天气的差异,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气象的景观,出现了许成多的气象名城。 5、学生展示资料,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气象名城,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6、生介绍教师适时出示图片。介绍:(武汉---火炉、重庆---雾都、 拉萨---日光城、基隆---雨港、吉林---雾凇城) 7、学生谈感受。 活动三、创设旅游情境,感受区域气候差异。: 1、师创设到祖国各地旅游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旅游地点选择活动小组。 3、生交流介绍搜集到的各地的气候特点及自然景观。 4、集体交流哈尔滨、苏州、西藏、海南、蒙古的气候及自然景观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