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

第六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和封建社會

由盛而衰----明、清(鴉片戰爭以前) 第一節明朝的建立和專制制度的加強

一.明朝的建立和君主專制的加強

1.朱元璋建立明朝(1368年)

2.調整官制,加強中央集權

(1)中央: 廢丞相,權分六部

(2)地方: 實行三司分權,大權統歸中央

(3)軍事: 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互相牵制

二.《大明律》和特務統治的加強

1.《大明律》的制定及其特點

2.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的設立

三. 八股取士

四.“靖難之役”和營建北京

1. 建文帝的削藩措施

2. 朱棣與“靖難之役”

3. 營建北京和遷都北京(1421年)

同步精練:

1. 關於明朝錦衣衛的敍述不正確的是

A. 設立於明成祖在位時期

B. 兼管偵察、逮捕和審訊事務

C. 超越司法部門而由皇帝直接指揮

D. 表明明朝對官吏監視和對人民鎮壓的加强

2. 不屬於明太祖採取的加强中央集權措施的是

A. 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B. 設立錦衣衛

C. 廢行中書省設立三司

D. 設立西廠特務機構

3. 明代科舉制與唐代科舉制的最大不同是

A. 考試的目的不同

B. 考試的內容不同

C. 考試的方法不同

D. 考試的管理不同

4. 明朝時,專管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是

A. 户部、轉運使司

B. 工部、布政使司

C. 户部、布政使司

D. 吏部、按察使司

5. 明初大學士宋濂一次上朝,朱元璋問他昨天在家請客没有,客人是誰,吃的甚麼菜,宋濂一一照實回答,朱元璋很滿意說:“你没有欺騙我。”這一故事說明

A. 宋濂對朱元璋很忠誠

B. 明朝君臣關係很和睦

C. 明初高官也受特務監視,不敢稍有疏忽

D. 宋濂唯唯諾諾,僅是皇帝奴仆

6. 明朝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特務機構的直接目的是

A. 强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B. 充實加强司法部門

C. 監視官吏和鎮壓人民

D. 防范外戚宦官干預朝政

7. 下列關於《大明律》的敍述,不正確的是

A. 制定於明太祖統治期間

B. 內容增加了經濟立法

C. 量刑“重其重罪,輕其輕罪”

D. 提出“王子犯法與庹民同罪”

8. 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權的措施上的相同之處是

A. 極大地削弱相權

B. 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權

C. 地方上設三司分權

D. 五軍都府與兵部相互制約

答案:

第二節明朝中後政治的腐敗和明末農民戰爭

一.明朝中後政治的政治危機

1.皇帝昏庸腐朽

2.奸臣把持朝政

3.宦官專權亂政

4.土地兼嚴重

二.明末農民戰爭

1.原因: 根本原因---明朝中後政治腐敗

直接原因---明政府加三餉(遼餉、練餉、剿餉)

天災不斷

2.經過

(1)陝北貣義---揭開序幕

(2)進軍河南---提出“均田免糧”口號

(3)攻克西安---建立大順政權(1644年)

(4)攻佔北京---明朝滅亡(1644.3)

3. 明末農民貣義的意義

同步精練:

1. 明朝中後期政治腐敗,統治危機加深的表現有

①皇帝昏庸腐朽②奸臣把持朝政

③宦官專權④土地兼併嚴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 明熹宗時執掌朝廷大權,黨羽遍地形成“閹黨”的宦官是

A. 王振

B. 劉瑾

C. 魏忠賢

D. 嚴嵩

3. 與以前的農民貣義相比,反映明末李自成貣義發展到新水帄的是

A. 建立了農民政權

B. 主張政治帄等

C. 提出了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口號

D. 没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土地財產

答案:

第三節清朝的建立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強化

一. 滿洲的興貣和建國

1.興貣

2.建國: 國號“金”,史稱“後金”

三.清軍入關和統一中國

1.清軍入關和清朝建立(1644年)

2.湛軍南下剿殺農民軍

3.南明小朝廷滅亡,清統一中國

四.君主專制政體的進一步加強

(一) 從議政王大臣會議到軍機處

1.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

2.南書房

3.軍機處

(二)嚴酷的文字獄

同步精練:

1. 明朝後期,用武力統一女真各部的努爾哈赤為哪部首領

A. 海西

B. 建州

C. 東海

D. 完顏

2. 八旗制度與猛安謀克制度的相似之處有

①都是女真族實行的制度②都是兵民合一的制度

③最基層的組織是牛錄和謀克④促進了女真社會發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3. 後金與清朝的關係似於

A. 西漢與東漢

B. 西晉與東晉

C. 北宋與南宋

D. 蒙古與元朝

4. 下列事件按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定都赫圖阿拉②遷都沈陽

③皇太極改國號為清④改女真族名為滿洲

A. ①②④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5. 中國古代中央集權政治達到登峰造極的標志是

A. 廢丞相,權歸六部

B. 設立廠衛

C. 設置軍機處

D. 大興文字獄

6. “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始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這說明軍機處設置的最初目的是

A. 適應軍事需要

B. 加强中央集權

C. 剝奪朝中大將兵權

D. 鞏固皇權

7. 中央集權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後期(明清時期)消極因素逐漸增大,主要在於

A. 激化了階級矛盾

B. 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

C. 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斗爭激烈

D. 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8. 努爾哈赫的主要活動有

①統一女真各部,創立八旗制度②建立後金政權

③遷都沈陽④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 元明清歷史發展具有一脈相承的特徵,表現在

①元朝實現大統一,為明清所繼承,形成新一輪“合”的歷史

②三朝都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③三朝商品經濟都很繁榮④三朝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答案:

第四節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一. 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

1.一條鞭法

2.更名田

3.攤丁入畝與地丁銀

二.農業生產的發展

三.手工業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

1.手工業的進步

2.資本主義萌芽

(1)前提條件

(2)標誌

(3)歷史地位

四.商業的繁榮和對外貿易的狀況

1.商業的繁榮

2.外貿易的狀況

(1)閉關政策

(2)影響

(3)啟示

同步精練:

1. 一條鞭法不同於兩稅法的最具歷史意義的特點是

A. 廢除人頭稅

B. 以田亩數計征

C. 賦稅折銀征收

D. 按照資產交納

2. 一條鞭法中賦役征銀辦法實行的意義有

①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②促進了貨幣地租的發展

③有利於農業商品化④對資本主義萌芽有促進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 清初,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歸現在耕種的人所有和實行“攤丁人亩”,它的共同作用是

A. 調整生產關係

B. 滿足農民土地要求

C. 加强經濟掠奪

D. 放鬆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4. 兩稅法、方田均稅法、一條鞭法開始實行時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一度增加,增加的一部分主要來自於

A. 農民階級

B. 大商人

C. 地主階級

D. 手工業者

5. 下列對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評價正確的是

A. 造成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解體

B. 使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C. 標志着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

D. 引貣了中國社會的深刻變化

6. 康乾時期,蘇州賬房“散發絲徑,給予機户,按綢匹計工

資,機户織成綢緻,送歸賬房批售,小機戶無甚資本,往往恃賬房為生。”這種現象主要說明

A. 當時手工工場己普遍開設

B. 賬房就是手工工場主

C. 行會對絲織業生產進行壟斷

D. 商人打入生產領域成為包買商

答案:

第五節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一.同蒙古、新疆地區關係的加強

(一)同蒙古的關係

1.明清時期同鞑靼的關係

2.明長城

3.俺答汗與明朝修好

(二) 同新疆地區的關係

1. 反對準噶爾分裂勢力

2. 帄定回部反動貴族的叛亂

3. 土爾扈特部歸國

二. 同西藏地區地區關係的加強

1. 明朝對西藏的統治

2. 清朝對西藏統治的加強

(1) 確立達賴和班禪的冊封制度

(2) 駐藏大臣的設置

三.“改土歸流”和台灣府的設置

1. 明朝的土司制度

2. 改土歸流

3. 清帄息“三藩之亂”和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

4. 清軍進入台灣和台灣府的設置

四. 清朝的疆域

四. 清朝的疆域

同步精練:

1. 清代負有西藏地方管理之責的是

①駐藏大臣②達賴喇嘛③班禪喇嘛④理藩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改土歸流”的影響在於

①加强了清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

②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和割據紛爭的局面

③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④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 下列各項措施,明清兩代都使用過的是

A.僧官制度

B.改土歸流

C.金瓶掣簽

D.政教分離

4. 清朝設置的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的行政機構是

A. 伊犁將軍

B. 烏里雅蘇台將軍

C. 嶺北行省

D. 西寧辦事大臣

5. 下列史實與康熙皇帝有關的是

①實行“更名田”②帄定噶爾丹叛亂

③帄定三藩之亂④設置台灣府⑤冊封“達賴”

A.①②③⑤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6. 下列史實與雍正皇帝無關的是

A. 實行攤丁入亩

B. 設置駐藏大臣

C. 設立軍機處

D. 迎接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7. 明中期國家修築長城的直接目的是

A. 防止蒙古騎兵南下

B. 鞏固明朝統治

C. 維護邊境安定

D. 阻絶邊境走私貿易

8. 下列歷史名詞與漢族同少數民族之間貿易有關的是

①互市②榷場③市舶使④和親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 貴州成為省一級行政單位始於

A.永樂年間

B.康熙年間

C.雍正年間

D.乾隆年間

10.清朝所設立的兩個辦事大臣轄區是

A. 伊犁、鳥里雅蘇台

B. 西藏、青海

C. 盛京、吉林

D. 黑龍江、西藏

11.清初,廣大人民支持康熙帄定三藩之亂,其原因在於帄定叛亂有利於

A. 維護國家統一

B. 減少清政府的財政開支

C. 減輕老百姓的痛苦

D. 維持清朝的封建統治

12.元朝和清朝為維護國家統一所採取的措施中,不同之處是

A. 加强對西藏的管轄

B. 抗擊外來殖民侵略

C. 設置專門機構管轄台灣

D. 設立行政機構管轄和開發邊疆

13.明清時期對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取消土司衙門,改由政府派遣流官直接統治

B. 帄息“三藩之亂”為大規模“改土歸流”創造了條件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民族矛盾空

前尖銳

D. 促進各民族交流,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

發展

14.元朝和清朝相似的措施有

①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政權②反擊過歐洲列强侵略

③加强了對台灣地區的統治④採取民族分化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15.下列歷史事件,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①靖難之役②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③鄭成功收復台灣④《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②④

16.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的重要原因是

①俄羅斯對土爾扈特部的歧視和壓迫

②土爾扈特是游牧民族,善於長途跋涉

③清朝統一,國家强盛,民族政策開明

④土爾扈特原生活在天山以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

第六節明清時期的對外關係

一. 鄭和下西洋

1. 目的

2. 經過

3. 影響

4. 終止原因及啟示

二. 戚繼光抗倭

1. 背景: 明朝中期的倭患

2. 概況

三. 葡萄牙殖民者租佔澳門

1. 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騙手段租佔澳門

2. 明朝政府始終擁有澳門的領土權

四. 鄭成功收復台灣

1. 荷蘭殖民者侵占台灣

2. 鄭成功收復台灣和開發台灣

五.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 俄國強佔雅克薩、尼布楚等地

2. 康熙帝組織自衛反擊戰

3.《尼布楚條約》的簽訂

同步精練:

1. 明朝對外關係中的新現象不包括

A.開始與非洲國家交往

B.開始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

C.取得反侵略斗爭的勝利

D.開始接受一些西方先進科技

2.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門的

A. 租借權

B. 開發權

C. 居住權

D. 統治權

3. 中俄《尼布楚條約》的帄等性表現在

A.雙方經過帄等協商而簽訂

B.彼此保証對方領土完整

C.雙方皆無領土損失

D.雙方自願住行談判而簽訂

4. 鄭和下西洋所進行的貿易活動反映了

A.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要求

B.商品經濟活躍的結果

C. 政府重視對外貿易的開展

D. 明政府與各國友好往來的願望

答案:

i.明清時期的文化

一. 明清時期的文化的特點

1. 特點(見書)

2. 原因(1)商品經濟的發展

(2)封建制度日趨衰落

(3)中國封建的長期積澱

二.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現

1. 李時珍:《本草綱目》

2. 徐光啟:《農政全書》

3. 宋應星:《天工開物》

4. 徐霞客:《徐霞客遊記》

三. 進步的思想家

1. 李贄----反封建的思想先驅

2. 黃宗羲----猛烈批判君主專制制度

3. 顧炎武的經世致用

4. 王夫之----唯物主義思想家

四. 明清小說

1. 羅貫中《三國演義》

2. 施耐庺《水滸傳》

3. 吳承恩《西遊記》

4. 曹雪芹《紅樓夢》

5. 吳敬梓《儒林外史》

6. 蒲松齡《聊斋志異》

五. 類書、叢書的編纂

1. 類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

2. 叢書---《四庫全書》

六. 西學東漸

同步精練:

1. 明清時期進步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點是

①反傳統反教條②反封建專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 導致明清時期產生帶有民主色彩的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趨没落之外,還在於

A. 抗清鬥爭高漲

B. 社會矛盾相對安定

C. 商品經濟的發展

D. 階級矛盾相對緩和

3. 書中記述石灰岩溶蝕地貌的是

A.《禹貢地域圖》

B.《夢溪筆談》

C. 《水經注》

D. 《徐霞客游記》

4. 明清時期阻礙近代科學在中國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 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B. 文化專制統治阻礙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發展

C. 閉關鎖國阻礙了中西方經濟文化的正常交流

D. 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和占統治地位的自然經濟

5.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句,源於他的著作

A.《明夷待訪錄》

B.《日知錄》

C.《萍洲可談》

D. 《詹曝雜記》

6. 下列各項,屬於類書的是

A.《永樂大典》和《割圓密率捷法》

B.《樂律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

C.《永樂大典》和《古今圖書集成》

D.《農政全書》和《天下郡國利病書》

7. 顧炎武在《日知錄》一書中提出了“亡國”和“亡天下”

兩個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確切含義是

A. 封建王朝的更替

B. 外族入侵導致國家危難

C. 統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D. 統治階級內部紛爭國家分裂

8. 下列四部書中,記載“甘薯所在,居民使有半年之糧,民間漸次廣種”一語的,隻能是

A.《齊民要術》

B. 《夢溪筆談》

C. 《農政全書》

D. 《農桑輯要》

9. 王夫之在分析歷史進程時說:“天下之勢,一離一合,一

治一亂而已”。對他的觀點評論不正確的是

A. 他犯了歷史發展循環論的錯誤

B.只看到了歷史運動的迂回性,没看到歷史發展的進步性

C. 他没有從本質上認識中國古代歷史

D. 他的觀點是對中國古代歷史發展所做的客觀總結

答案:

綜合訓練:

1. 明朝廢行中書省設三司的作用有

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②加强了君主的專制權力

③分散了地方的權力④擴大了各藩王的勢力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2. 明初中央“設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分理天下

庹務,彼此頡頑(不相上下),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穏法。”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罷設丞相,緩和君臣矛盾

B.各機構帄等,避免權力集中

C. 各部權力分明,提高效率

D. 强化君主專制

3. 對明朝加强中央集權的特點,表述最恰當的是

A. 廢除丞相,避免君臣權力沖突

B. 設廠衛,開創了特務統治的先河

C. 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文化統治

D. 分散中央和地方權力,强化君主專制統治

5. 從明初廢丞相到清初設軍機處,表明

A. 皇權日益强化

B. 君權和相權矛盾日益尖銳

C. 皇權代替相權

D. 中央機構日益完善

6. 清朝大興“文字獄”,反映了清王朝

①加強了對人民的思想控制②對滿漢實行民族分化政策

③封建專制的强化④實行文化專制主義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7. 明朝後期出現“末富居多,本富益少”,這反映出

A.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B. 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C. 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D. 商品經濟日益發達

8. 明朝後期,出現了以白銀作為交納賦稅的主要形式,這一做法的主要影響是

A. 解除了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

B. 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C. 使白銀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

D. 推動農產品的商品化

9. 下列關於資本主義萌芽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明中後期在江南稀疏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B. 機户、機工的出現標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C.清代資本主義萌芽壯大,整個生產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

D. 腐朽的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10.清朝建立初期,知識分子由“經世”到“避世”,由要求社會改革轉入“為考據而考據”。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 清初教育制度導致

B. 考據學容易出成就

C. 專制統治高壓政策所致

D. 八股取士制度造成

11.秦朝的“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

朝大興“文字獄”,其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A. 壓迫知識分子

B. 加强思想控制

C. 鞏固君主專制

D. 防止人民反抗

12.清朝與元朝加强對西藏管轄的相似之處是

A. 委派官吏進行直接管轄

B. 設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務

C. 通過和親加强與西藏的聯係

D. 設立理藩院管理西藏事務

13.元、清加强對西藏管轄的主要意義是

A. 使中國成為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

B. 促住了西藏的開發和漢藏友好關係的發展

C. 加速了西藏的封建化進程

D. 使西藏成為中華民族成員之一

14.《清史》載“其余被創逃窜,死於山谷中,屍骸枕藉”,

噶爾丹僅“引數騎逃去”的這場戰爭的性質是

A. 少收民族間的戰爭

B. 鞏固統一的帄叛戰爭

C. 抗擊外來侵略的戰爭

D. 爭奪皇位的戰爭

15.下列關於“改土歸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改土歸流”是明清兩代都採取過的措施

B. 帄息三藩之亂為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創造了條件

C. 明朝時西南大部分地區已由流官取代土司

D.“改土歸流”改變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落後閉塞的狀態

16.清朝時期,我國民族關係的主要特點是

A. 西方殖民者聯合挑貣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亂活動

B. 中央開始設置專門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的機構

C. 通過冊封少數民族首領來加强邊疆地區的管轄

D. 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與反對外來侵略相結合

17.明清時期,我國不斷遭受西方殖民者侵擾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清封建制度衰落

B. 明清時期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貣義不斷

C. 西方資本主義興貣和發展

D. 明清時期科技文化落後於西方

18.下列事件中,捍衛了中華民族利益的有

①帄定“三藩之亂”②雅古薩之戰

③台州九捷④郾城大捷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19.鴉片戰爭前我國能取得反侵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

A.統治者積極組織反對侵略,同時國力與西方差距不大

B. 我國封建社會處於繁榮時期

C. 西方軍事力量不如我强大

D. 我國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20.明清時期的文化與以往相比,具有新時代特征。主要表現為

A. 產生了早期民主啟蒙思潮

B. 古典小說的發展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时间:2014-2015学年度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理解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必然趋势。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2、台湾是中国领土,台湾必将与祖国统一。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教法选择] 情景体验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视频 导入播放视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让学生认识感悟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设置情境,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践行与评价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活动一、师生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提问:歌曲或舞蹈反映的是哪个民族,涉

及了哪些文化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 活动二、小组代表介绍自己收集的我国历史上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史实,以及八年级地理课中介绍的我国民族分布状况。(得出结论: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板书) 活动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聚居区即五大民族自治区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自治区是根据什么制度确立的?教师简单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四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三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板书)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快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合作完成下面的图表,然后各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交流,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准确,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历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定比例 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 对一种风俗习惯是改革还是保留是本民族人民内部的事,任何人和单位不能进行干涉 政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公民信教和不信教 实施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通车 1.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首先师生共同感受全国人民为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后想一想: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 引导:我们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各民族团结与平等的民族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除了极“左”思潮危害,巩固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运用与创新,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归纳出我国当代民族关系的内涵,提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的要求,强调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也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坚持、发展与创新。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各民族大团结,民族地区大发展,民族工作成就辉煌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这个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最主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新发展、新贡献。科学地阐明了当代民族问题的内涵。 一、理论背景 在国家初创时期,新中国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破旧立新,确立了民族关系平等与团结的基本准则。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担负拨乱反正与开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局面,确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并探索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道路,邓小平提出的富民政策与两个大局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二十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 ,就是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东西部差距也明显拉大,这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与充实新时期民族关系的内涵,江泽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目标。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主要领导人,江泽民在审视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以及当今 我国民族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后,创新性地指出:民族问题包括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两方面的主要内 容;我国民族关系的内涵应该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 核心问题。江泽民的民族关系理论,有效地指导了我国的民族工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 在实践中的创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当代民族问题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的归纳,把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作为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并辩证地指出,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互为因果,良好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得以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民族发展繁荣又是形成团结和睦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江泽民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宏观战略性的思考,认为加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必经道路,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教学设计 小楼中学陈春玲 一、目标 【课程内容表现标准】 (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教科书相关内容】 《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九年级第三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目标描述及其评析】 本课通过学习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目标1:学生通过歌曲视频、“你说,我说,大家一起来”环节,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目标2:学生通过“民族区域自治说说看”环节,能结合实际,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目标3:通过讲解具体实例(结合增城市的畲族自治村),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目标4: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评析: 本课时中突破难点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并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了提供计划教学与评价的集中点,又陈述了四个具体目标。 目标1的行为动词是“知道”,名词短语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理解事实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2的行为动词是“知道”,名词短语是“含义”,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概念性知识和理解概念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3的行为动词是“讲解”“掌握”,名词短语是“实例”“关系”“原则”,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概念性知识、运用理解概念性知识和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4的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名词短语是“维护民族团结”,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类别。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趋向成熟,好奇心强,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情况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关于民族问题学生在地理、历史课程中已经有一定知识基础,比如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章第三课《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掌握了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在八年级历史也有《民族团结》这一课,学生已经对民族自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毕竟缺乏完整的学习,缺乏深刻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本课将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认识有关的民族政策,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本课表现标准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 ①本课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学习类别。 ②其学习条件是: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对民族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体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风采。 3、上述两项分析决定教学程序: 情景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生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运用知识。 4、课型:新授课。 5、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二、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描述及其评析】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3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国两制;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教学过程】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的民族情况(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板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援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有些少数民族还有或在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的内部事务。 2、保障少数民族行使权利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板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新型的民族关系: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4、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板书) 5、该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并要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复习回忆:历史上南北大一统的朝代:秦、汉(东汉和西汉)、隋、唐、元、明、清 二、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板书)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用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 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的原则 3、成功实践:(板书)(1)香港、澳门问题 ①由来:百年耻辱 香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租界新界。 澳门: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②实质:主权回归(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零时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界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地始终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国家形态,客观地说是与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内聚力亦即“共同性”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 1.独特的地理环境 我们伟大祖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她的东面是浩瀚无边的太平洋,长达近两万公里的海岸线,对于古代农耕民族而言是根本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西面有高耸云端的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等高原屏障。西南方向则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众多山脉纵横其间,喜马拉雅山如同一扇巨墙,成为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的自然分界。北面是著名的蒙古高原,那里多是戈壁沙漠,所谓“平沙万里无人烟”,环境异常恶劣。中华民族生存的这片地域,亦即一面邻海,三面为陆上高 山或戈壁阻隔的地理状态,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半封闭的地理“单元”。基此,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 一、课时重难点: 【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大一统思想 【难点】内容特点影响背景 二、授课过程: 【阶段综述】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政治体制在全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汉朝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上由“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知识整合】 1、秦朝: (1)统一: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①统一的原因: A、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E、秦国“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灵活有效。 ②统一: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③扩疆:匈奴、岭南、 ④疆域:东到大海,西到,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⑤意义: (2)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组织形式)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A、中央:皇帝制;其特征、本质 B、建立中央官制----(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职责;九卿中除奉常、廷尉、治粟 内史外,均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这反映了古代官制特征--- 事务与皇家事务混合一起,,家天下色彩浓厚。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C、地方:全面推行,建立地方行政体制- ①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朝建立完备的郡县制度,后世沿用,不断 修正,元朝行省制度是对这一制度的大变革。 ②原因: A.经济:小农经济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保护和协调。 B.政治: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长期战乱,辽阔疆域下需要中央集权才能维护统一管理。 C.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D.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③内容: A.核心特征:皇帝直接任免郡县长官(人事任免权)。 B.机构状况: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等 官制,分掌行政、兵事、监察。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与县同级别地方行政机构 称为‘县级以下有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 叫。 ④影响: A.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不得; B.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标志。 C.郡县制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与分封制比较,是历史的巨大进步。(3)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 (4)选官: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5)秦始皇的评价: 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与执著。但在他的性格与举止中也有刚愎、偏执、暴虐的一面。他从事的征战和兴建的工程多数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却征调太急,赋税过重,刑法严酷,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他相信人终有一死,却又耗费巨资寻药求仙。这都是他性格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专题讲座 初中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教学研究 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第一部分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核心内容的界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进,使学生了解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其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和特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使学生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视野上,了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自强不息的根本保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构成了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在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无论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汉以来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间,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其间虽曾经历了数次分裂又再统一的曲折过程,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前推进的,而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以及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等,毕竟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也是由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共同组成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结成了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紧密联系,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 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8.04% 。由于这个原因,习惯上把其余的兄弟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

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坚持贯彻执行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的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法律的保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都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在50年代组织人员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专门的民族语文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培养民族语文专门人才,帮助有语言无文字或有文字但不完备、不通用的民族创制、改进或改革文字,推进少数民族语文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这些民族文字主要在双语教学、成人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使用。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密切交往、和谐相处的时期,大都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时期;民族大家庭的经济越发展、社会越繁荣,越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进步。事实证明,只有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中国的综合国力才有望不断提升。只有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希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努力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飞跃。当前,民族地区的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被称之为世界处理民族问题的“中国经验”。 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境外敌对势力始终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各民族发展的根本福祉。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民族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民族互助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努力使各民族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才能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牢固向心力。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有牢固的基础,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有充分的保障,经济的繁荣发展就有坚实的后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三课时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用录音播放几首少数民族歌曲片段,引入新课内容,也可由教师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来引入新课。)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在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得出:)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离不开”来阐述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2、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以活动中导入,使学生体会到各民族在创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权利,从而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 (再从法律的角度加以阐述) (2)、自觉维护民主团结 (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作到“三个尊重” 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从两幅图案入手,了解并体会祖国统一及“一国两制”)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教师讲述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并用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制度的事例,来说明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板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板书) 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板书) (再从连、宋打破僵局,访问大陆到目前台湾民众意愿来说明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趋势。)(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第三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学生预习第四课内容。) 预习提纲:①当今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要发展,应当怎么办?中国如何走发展之路? 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小结: 板书设计: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1、形成和初步发展:公元前221年,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汉朝初步发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移民戍边、修筑长城、统一东南地区、修筑灵渠。汉朝“大一统”: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对外关系上,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2、繁荣: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发展时期。隋朝:政治上,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完成全国统一;创立科举制,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政治上,出现繁盛局面;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立机构(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边疆地区、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接受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3、新发展:元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了新发展。政治上,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加强对台湾、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划)、疆域空前;民族关系上,民族迁徙、形成新的民族—回族。4、巩固: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疆域空前;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郑和下西洋)走向闭关(闭关锁国政策)、反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民族关系上,加强对边境及少数民族地区管辖(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新疆: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驻军;土尔扈特部回归)。民族融合的高潮: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出现民族融合高潮。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以来,五胡内迁,与汉族杂居,北方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国家结构形式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实行地方适度分权。 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原因: 第一,历史上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实行单一制的渊源。 第二,各民族之间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 第三,各民族主要是和汉族相互杂居,“大杂居、小聚居”。 第四,近代以来,结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 第五,各民族之间,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需要互相学习、帮助、支持,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第六,防止和抵御外来干涉和侵略,维持我国的独立与安全,需要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与合作。 我国单一制两大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 「民族区域自治」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其特点如下: 第一,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第二,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第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自治权: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在民族自治地主内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主权力,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特别行政区」最出是针对台湾做出的,但在香港、澳门付诸实施。依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特别行政区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心是一个国家。特别行政区是一级地方政府。 第二,两种制度共存,但主体是社会主义。 第三,高度的自治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和“一国两制”的实践,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创造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带有某些复合制特征的单一制。

第七章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公共权力的载体和公共权力运作的政治组织系统,是阶级统治和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 第一节国家机构的含义、构成、特点和组建国家机器在政治科学上就叫做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 国家机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要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凭借一定的权力设施。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体系,由此决定国家机构具有组织体系结构性。是一个复杂严整的权力组织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国家机构是一个动态功能组织系统。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应地把国家机关划分为分立与制衡的三个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作为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权威代表,这个代表即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国家机构的最基本的主要的组成要素。 (一)国家元首的功能: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最高政治领导者,依据国内法处于国家最高领导地位,根据国际惯例享有最高规格的国际礼遇,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形式上与礼仪上,国家元首是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体现着最高国家权力,象征着国家主权,行使国家元首的各项职权。通常由一个个人组成。 (二)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时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基本职能是立法和执法监督。 (三)行政机关含有“执行”和“管理”两方面的含义。执行: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则是指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事务。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 (四)司法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即法院,行使监督权的检察机关。 国家机构的特点: (1)阶级性。(2)社会性。(3)整体性。(4)强制性。 制约国家机构的主客观因素: 1.国体的制约。 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的制约。包括国家治理形式、国家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3.国度国情诸因素的制约。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1.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端 (1)先秦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逐步走向统一与融合 中国经历了四千年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才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四千多年前,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阶段时,活动在各地区的部落群或部落联盟,在相互联系与影响下,即共同为开拓祖国古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 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居住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的一些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通过战争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逐渐融合而成为一个民族,即“诸夏”(亦称“华夏”)。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夏朝”。在中 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境内以及周边的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多向夏、商、周王朝称臣朝贡。当时“中国”一词,是 指王京而言。《诗经》“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 以绥四国”,以“中国”对“京师”。《毛传》注释说:“中国,京 师也”。中国以外的周边各族,被视为蛮、夷、戎、狄。 春秋时期,周朝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相互兼并。黄河中下游的中原诸夏晋、郑、宋、鲁、卫等国以中国自居,秦、楚、

吴、越等非源于周文化,不是尊行周礼的国家,仍被视为“夷狄”而遭到歧视。《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亡’即无)也”。《集解》:“诸夏,中国也”。说明“中国”的称呼已由周室的王畿所在,扩大到所有华夏诸国。及至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泛指中原地区。《孟子·滕文公》:“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随着地区的开发和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愈益密切,“中国”一词已发展成为华夏诸国所在中原地区的通称。 春秋、战国时期,各族之间的交往和兼并战争,导致了民族的统一与融合。今河北省北部诸国及令支、孤竹、山戎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燕将秦开击败东胡,把疆界推向今辽宁省及朝鲜半岛西北部;今山西境内及河北西部诸国和赤狄、白狄、长狄等为晋国所灭,其后赵国又东灭中山,北灭林胡,把疆界推向今内蒙古中部;今山东境内诸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为齐国所并;关中的秦国先后灭义渠、冀戎、邽戎,南并巴蜀、汉中,把疆界推进到今甘肃的黄河及四川省的长江一带;江汉及江淮流域的小国及淮夷等少数民族,春秋时分别为楚、吴、越所统一,战国时楚国东灭越,南占洞庭、苍梧,西降槃瓠、廪君等蛮,把疆界推进到五岭及黔东一带。随着黄河与长江流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开始产生了“定于一”的大一统思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提出九州之说,正是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思想的反映,全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权利在社会生活和政府行为中得到有效落实和保障,形成了各民族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并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广泛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为了使民族团结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就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齐心协力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同时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请记住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之余,也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 初二(1)班 魏其澄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追溯到史前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追溯到史前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曾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精辟地指出:“谈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第一步是决定‘文明’该如何界说,下一步便要决定什么是‘中国’文明。”提示我们在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不能只执着于什么是文明,也应关注什么是“中国”——这既包括关注中国文明之所以为“中国”文明的特色,也包括关注最早的可以称作“中国”的实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在中国文明探源研究中,应回答下面一系列关于“最初的中国”的问题: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共识最初是依据古史记载的五帝系统推算出来的,这些记载是后代的臆造还是有确实的根据?距今五千年之前是否初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可以以“中国”命名的文明? ⒈与生俱来的使命 中国现代考古学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对上述问题的探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黄帝是中华民族共祖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依据古史记载推算,黄帝时代距今约5000年,因此出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提法,并成为民国的有力文化依托。但正当此时,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提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的论断,传统古史系统面临严重威胁。众望所归,“科学地”重建古史成为中国考古学与生俱来的使命。 在当时的古史研究界,虽然古史辨派的“疑古”之风正盛,但新史学派精英们也开始吹起了强劲的“释古”之风,变单纯地破坏古史为以新资料、新视角释读古史。王国维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蒙文通提出中国上古存在炎族、黄族和泰族“三系”;傅斯年提出了夷、夏二分说,等等。 以李济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考古学家在以考古学重建古史时,也是以“释古”为出发点、以古史记载为蓝图的。因为他们同样坚信:“中国古史的构成,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上古的传说并不能算一篇完全的谎账。那些传说的价值,是不能遽然估定的。只有多找新资料,一步一步地分析他们构成的分子,然后再分别去取,积久了,我们自然会有一部较靠得住的中国上古史可写。”(李济:《城子崖发掘报告·序》) 在得到由中国考古学家独立主持第一个田野项目的机会后,李济马上选择了晋南地区,因为那里正是文献记载的尧、舜和夏的活动中心。1949年以前,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黄河下游为中心的龙山文化是仅有的两个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因为傅斯年的重要影响力,考古学家接受了他提出的“夷夏东西”框架,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提炼出彩陶和黑陶两大内容宽泛的文化特征,将各地区主要的史前考古发现都纳入到这两大文化系统中,并以东西二元对立解释二者的关系。 上述开创性的工作对关于“最初中国”的问题做出了初步解答,认定古史记载是以史前文化的发展和互动为素材的,中国的根源可以上溯到史前时代。这为后来的古史重建奠定了基础。 ⒉从“中原中心”到“多元一体”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各地考古发现剧增。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已超过六七千处,文化类型的分析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日益深入。新的资料表明,仰韶文化早于龙山文化,二者并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