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绳拉物问题

绳拉物问题

绳拉物问题

第 1 页 共 1 页

解开绳拉物体问题的“死结”

一、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问题

①当物体的运动方向沿绳子方向(与绳子平行)时,物体的速度与绳子的速度相同。

【例1】如右图所示,A 、B 两物体通过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绳子相连接。A 沿斜面

下滑,B 沿水平面滑动。试判断A 、B 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

②当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方向(与绳子不平行)时,物体的速度与绳子的速度

不相同,此类问题应该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解答。

【例2】如右图所示,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 ,当人以速度0v 匀速前进时,求物体A

的速度。

【例3】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两个物体,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子相连,如

右图所示,它们的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当水平力F 拉着A 且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A θ= ,30B θ=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二、有关物体速度的突变问题

【例4】如右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P 与穿过光滑水平板中央小孔O 的轻绳相连,用力拉着绳子另一端使P 在水平板内绕O 做半径为a 、角速度为1ω的匀速圆周运动。求:(1)此时P 的速率多大?(2)若将绳子从这个状态迅速放松后又拉直,使P 绕O 做半径为b 的匀速圆周运动,从放松到拉直这段过程经过了多长时间?(3)P 做半径为b 的圆周运动的角速度2ω?

【习题演练】

1 汽车通过绳子拉小船,则( )

A 、汽车匀速则小船一定匀速

B 、汽车匀速则小船一定加速

C 、汽车减速则小船一定匀速

D 、小船匀速则汽车一定减速

2:如图,汽车拉着重物G ,则( )

A 、汽车向左匀速,重物向上加速 B

C 、汽车向左匀速,重物所受绳拉力大于于重物重力

D 3:如左图,若已知物体A 的速度大小为v A ,求重物B 的速度大小v B 4:如右图,若α角大于β角,则汽车A 的速度 汽车5 如图所示,A 、B

β=30度时,物体A 的速度为2 6.质量分别为m 和M 体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

A .V 1﹤V 2

B .V 1﹥V 2

C .V 1=V 2

7.如图所示,汽车以v 0=5.0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开动,通过绳子牵引重物P 。若

汽车从A 点开到B 点,AB =20m 。求:(1)此过程中重物P 的平均加速度;(2)若H

=4m ,物体P 的平均速度。

打绳环打结法

正统的打法 这是最基本的结法,打一个绳环后将它打结的方 法,要了解称人结,此为最基本的结法 双重八字结的目的是为了作个固定的绳圈。只要 在绳索的中间打一个绳环 将绳头穿过绳环的中间 绕过主绳 再次穿过绳环 将打结处拉紧便完成 双重八字结(Double Figuer-eight Knot) 1 2 3 4 5

将绳索对折后打个八字结,便形成双重八字结 在绳索中部份打个八字结,然后将绳头顺着结目从反方向穿过绳圈;同样也可以完成双重八字结。这个打法可以将绳索打在其它物品上,十分方便。由于双重八字结具备耐力强、牢固等优点,在安全方面非常值得信赖;经常被登山人士作为救命绳结使用。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双重八字结的绳圈大小很难调整,而且当负荷过重,结目被拉得很紧,或是绳索沾到水的时候,想要解开绳结必须花费一番功夫。 打法1 : 把对抓的绳索直接打个八字结,并且作成绳圈

打法2 : 利用双重八字结将绳索连结在基它东西时使用 处理绳头的方法 绳头结(Whipping) 利用线来捆卷的方法虽然有很多种,但这一种最 为普遍。它可以适用于用编或者用搓捻的绳子上。所 用力拉紧结目 1、在绳索中部份打个 八 字结; 2、顺着结目从反方向 穿 过绳索的末端; 1 、 2 、 3 3、用力紧结目

使用的线可依绳子的粗细来做选择,但一般以风筝线 最常被使用。在处理时要注意必须先将绳子捆绑后再 切断。 1、如插图般,用线牢牢地缠 绕; 3、拉紧另一端的线头; 4、切掉线的两端; 5、最后,在距离线头少许处切 断绳子即告完成 收绳结 这是一种携带适当长度的细绳时相当重要的结法 而且也可将之悬吊起来保管。收绳结一定要卷得刚 刚好才会好看。在卷的途中,需注意不要有不够或者

绳拉物牵连速度问题

绳拉物牵连速度问题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路解决牵连速度问题 2.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会进行相关的判断 3.能根据运动效果对运动进行分解 4. 能用“微元法”处理牵连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绳或杆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分解,进一步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同时理解运动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时性、独立性等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当中的兴趣 教学重点: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按照效果对绳拉物体运动情况进行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 1、一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各自产生效果(v分、s分)互不干扰,即:独立性 2、合运动与分运动同时开始、进行、同时结束,即:同时性 3、合运动是由各分运动共同产生的总运动效果,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总的运动效果可以相互替代,即:等效性 本节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绳或杆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二、讲授新课 (一)、“抽绳”问题处理速度分解的思路 1、选取合适的连结点(该点必须能明显地体现出参与了某个分运动) 2、确定该点合速度方向(通常以物体的实际速度为合速度)且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3、确定该点合速度(实际速度)的实际运动效果从而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速度方向。 一般情况下,分运动表现在:①沿绳(杆)方向的伸长或收缩运动;②垂直于绳(杆)方向的旋转运动。 4、作出速度分解的示意图,寻找速度关系 (二)、应用举例 【例题1】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人通过细绳跨过高处的定滑轮拉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人以 大小不变的速度v运动。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前进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人教版高一物理 船过河与绳拉船问题专练

【船过河问题】 1、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它要以最短时间渡过一条40 m宽、水流速度为3 m/s的河.求: (1)船过河的时间; (2)船过河的位移大小 2、欲划船渡过宽100m的河,船相对河岸的速度v1=5m/s,水流速度v2=3m/s, (1)若小船在最短时间过河,船头应怎样放置,且渡河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若小船渡河位移最短,船头应怎样放置?且渡河的时间是多少? (3)若水流速度变为6m/s,而船速不变,则渡河的最短位移是多少? 3、两个游泳运动员A和B,A在河南岸、B在北岸,相距为S,两处连线与河岸夹角为θ,如 下图。若A、B在静水中的最大速度分为v A 、v B ,两人同时开始运动,水的流速为V 水 求: (1)它们从出发到相遇所需最短时间; (2)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向。(设水流速保持不变) (命题说明:知识点――运动合成和分解;训练目的――极值的数学、物理方法在运动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4、一条宽为L的河流,河水流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要使船划到对岸时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 5、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冲锋舟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而下,水的流速为5m/s,舟在静水中的航速为l0m/s,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点0的距离为50m如图,问: (1)战士要想通过最短的时间将人送上岸,求最短时间为多长? (2)战士要想通过最短的航程将人送上岸,冲锋舟的驾驶员应将舟头与河岸成多少度角开? (3)如果水的流速是10m/s,而舟的航速(静水中)为5m/s,战士想通过最短的距离将人送上岸,求这个最短的距离.

(完整版)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问题的分析(含答案)

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 一、基础知识 1、模型特点 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2、思路与方法 合运动→绳拉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v 分运动→????? 其一:沿绳(或杆)的速度v 1 其二:与绳(或杆)垂直的分速度v 2 方法:v 1与v 2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确定合速度,它应是小船的实际速度; (2)小船的运动引起了两个效果:一是绳子的收缩,二是绳绕滑轮的转 动.应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运动的分解. 二、练习 1、如图所示,轻绳通过定滑轮拉动物体,使其在水平面上运动.若拉绳的速度为v 0,当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物体的速度v 为________.若此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F ,物体的质量为m ,忽略地面的摩擦力,那么,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 答案 v 0cos θ F cos θm 解析 物体的运动(即绳的末端的运动)可看做两个分运动的合成: (1)沿绳的方向被牵引,绳长缩短,缩短的速度等于v 0;(2)垂直于 绳以定滑轮为圆心的摆动,它不改变绳长.即速度v 分解为沿绳 方向和垂直绳方向的分速度,如图所示,v cos θ=v 0,v =v 0 cos θ . 拉力F 产生竖直向上拉物体和水平向右拉物体的效果,其水平分量为F cos θ,加速度a =F cos θm . 2、如图所示,一人站在岸上,利用绳和定滑轮拉船靠岸,在某一时刻绳的速度为v ,绳AO 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OB 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不计摩擦和轮的质量,则此时小船的

速度多大? 解析小船的运动引起了绳子的收缩以及绳子绕定滑轮转动的效果,所以将小船的运动分解到绳子收缩的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 分解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v A= v cos θ. 答案 v cos θ 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 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 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F T,物体所 受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1=v2 B.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 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F T>G D.物体做匀速运动,且F T=G 答案 C 解析把v1分解如图所示,v2=v1cos α,α变小,v2变大,物体做加速运动,超重,F T>G,选项C正确. 4、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 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θ,则物体A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麻绳绳扣打法图示

麻绳的绳扣制作方法 麻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需将麻绳打成各式各样的绳结,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如麻绳与麻绳的连接,麻绳与吊钩、吊环的连接,作捆绑的绳结等。麻绳的几种常用绳结及其打结方法步骤如下。 1.平结 平结又称接绳扣,用于连接两根粗细相同的麻绳。结绳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两根麻绳的绳头互相交叉在一起,如图1(a)所示(A绳头在B绳头的下方,也可以互相对调位置)。 第二步,将A绳头在B绳头上绕一圈,如图1(b)所示。 第三步,将A、B两根绳头互相折拢并交叉,A绳头仍在B绳头的下方,如图1(e)所示。 第四步,将A绳头在B绳头上绕一圈,即将A绳头绕过B绳头从绳圈中穿入,与A绳并在一起(也可以将B绳头按A绳头的穿绕方法穿绕),将绳头拉紧即成平结[如图1(d)所示]。 在进行第三步时,A、B两个绳头不能交叉错,如果A绳头放在B绳头的上方[如图1(e)所示],则A绳头在B绳头上方绕过后,A绳头就不会与A绳并在一起,而打成的绳结如图1(f)所示。此绳结的牢固程度不如平结,外表不如平结美观。 2.活结 活结的打结方法基本上与平结相同,只是在第一步将绳头交叉时,把两个绳头中的任一根绳头(A或B)留得稍长一些;在第四步中,不要把绳头A(或绳头B)全部穿入绳圈,而将其绳端的圈外留下一段,然后把绳结拉紧,如图2所示。 活结的特点是当需要把绳结拆开时,只需把留在圈外的绳头A(或B)用力拉出,绳结即 被拆开,拆开方便而迅速。

图2 活结 3.死结 死结大多数用在重物的捆绑吊装,其绳结的结法简单,可以在绳结中间打结。捆绑时必须将绳与重物扣紧,不允许留有间隙,以免重物在绳结中滑动。死结的结绳方法有两种:(1)第一种方法是将麻绳对折后打成绳结,然后把重物从绳结穿过,把绳结拉紧后即成死结,如图3所示。下述为打结步骤: 第一步,将麻绳在中间部位(或其他适当部位)对折,如图3(a)所示。 第二步,将对折后的绳套折向后方(或前方),形成如图3(b)所示的两个绳圈。 第三步,将两个绳圈向前方(或后方)对折,即成为如图3所示的死结。 图3 死结 (2)第一种结绳方法是先结成绳结,然后将物件从绳结中穿过再扣紧绳结,故当物件很长时,利用第一种方法很困难,可采用第二种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麻绳在中间对折并绕在物件(如电杆木)上,如图4(a)所示。 第二步,将绳头从绳套中穿过,如图4(b)所示,然后将绳结扣紧,即可进行吊运工作。 图4 死结的另一种结绳方法 4.水手结(滑子扣、单环结) 水手结在起重作业中使用较多,主要用于拖拉设备和系挂滑车等。此绳结牢固、易解,

绳子拉船问题的理解与求解

绳子拉船问题的理解与求解 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李一新 绳子拉船问题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典型例子。很多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都感到非常困难,怎样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这个问题的理解及求解此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绳子拉船问题的理解 1.绳子拉船问题 如图1所示,在水面上方h高的岸上,某人利用绕过定滑轮O的轻绳匀速地拉动水面上的一只小船,如果人拉动绳子的速度大小为V,则当绳子OA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小船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2.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对此问题,很多学生的常见错误是把拉动绳子的速率V沿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分解,如图2所示,因此错误地认为船沿水面运动的速度,就是绳子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即=Vcosθ(1) V 船 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就是没有分清楚合运动与分运动,错误地认为与船相连的绳子沿收缩方向是合运动,小船的运动为它的分运动。实际上,绳子A端与船相连,它的

实际运动与小船运动相同,也是水平向左,这才是合运动。 3.常规解法 如图1所示,当绳子拉着小船水平向左运动时,定滑轮右边的绳子运动有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沿绳子方向收缩;另一方面,绳子绕定滑轮O顺时针转动。因此,可将绳A端(或小船)水平向左的实际运动(合运动)分解成上述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如图3所示,而沿绳子收缩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人通过定滑轮拉动绳子的速度大小V,故小 船运动的速度为(2) 4.问题的理解 上述的求解结果学生普遍都感到难易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从小船运动的速度和拉动绳子的速度大小关系入手,由(2)式可知,小船运动的速度大于拉动绳子的速度,而(1)式则是小于拉动绳子的速度,因此只要证明小船运动的速度大于拉动绳子的速度,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将绳子拉动船的过程中,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设置两个特殊值来进行考虑,如图4所示,设在某时间t内,拉动船时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由300增大到450,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船前进的距离为 绳子收缩的长度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斜坡的启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体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5、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的图片。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

牵连速度

牵连速度 如图所示,有一光滑的T字形支架,在它的竖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绳将A悬挂在套于水平杆上的小环B 下,B的质量m2=m1=m.开始时A处于静止状态,细绳处于竖直状态.今用水平恒力F=3mg拉小环B,使A上升.求当拉至细绳与水平杆成37° 时,A的速度为多大? 答案 如图37所示,物块M和m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m放在倾角=300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而穿过竖直杆PQ的物块M可沿杆无摩擦地下滑,M=3m,开始时将M抬高到A点,使细绳水平,此时OA段的绳长为L=4.0m,现将M由静止开始下滑,求当M下滑到3.0m至B点时的速度?(g=10m/s2) 图37 解:为使小球能绕O’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在最高点D对绳的拉力F1应该大于或等于零,即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因为小球在最低点C对绳的拉力F2应该小于或等于7mg,即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由式解得:。

如图2-7-1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放在水平光滑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绳子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由地面以速度v0向右匀速走动的人拉着,设人从地面上且从平台的边缘开始向右行至绳和水平方向成30°角处,在此过程中人所做的功为( ) A.mv02/2 B.mv02 C.2mv02/3 D.3mv02/8 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由于B的质量较大,故在释放B后,A将沿杆上升.当A上升至环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升速度v A≠0,这时B的速度为v B,则() A.v A>v B>0 B.v A=v B C.v A<v B D.v B=0 如图所示,小船用绳索拉向岸边,设船在水中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不变,那么小船在匀速靠岸过程中,下面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绳子的拉力F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 F不变 C.船所受的浮力不断减小 D.船所受的 浮力不断增大 答案 AC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 杆OA,O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A,轻杆靠在一个质量 为M、高为h的物块上.若物块与地面摩擦不计,则当物块以速度v向右运动至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小球A的线速度大小为( A )

绳杆模型、小船过河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初探孔子的学习观 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务,是人立身立世之本,而学会学习又是人的核心素养之一。我们在学习《论语》时,深深感到至圣先师孔子的学习观,对我们学会学习,提升学习力,促进自主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引领意义。 孔子的学习观,其主要三点是: 一、立志于学 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的人生历程,是孔子的人生总结。十五立志于学,人生有了方向,也有了动力,因学而立,因学而不惑,因学而知天命,因学而耳顺,因学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立志于学,从学习出发,演绎着人生的极致。 孔子一生有三大追求,第一是立志于学,第二是立志于行仁,第三是立志于求道。三大追求,学是基点,行仁是着力点,求道是归结点。“学”之所获所得,为行仁奠定了理论基石,“学”之所向所指,为求道支撑起了思想大厦。学习,铸造了孔子的伟大;学习,成就了孔子的辉煌。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智力迸发、思想井喷的时代,为不负时代重托,不辱时代使命,为大有作为的时代书写最新最美的文字,我们更应该立志于学。 二、全面学习 孔子学习有两大特点:一是学习知识与学习技能齐头并进,三是书本学习和社会学习水乳交融。他学“五经”,诗、书、礼、易、乐,即文学、历史、社会规范、哲学、艺术。他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学习知识使之睿智深通,学习技能使之能广力强。孔子三十而立,收徒传学,名声高涨,五十以后周游列国,传道应对,显示了出类拔萃的才智和超乎寻常的能力。这是学习给予的力量,是学习结出的硕果。孔子远足洛阳,向老聃问礼询道;他入太庙,每事问;他向师襄学乐理;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带学生在游学路上,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且把学习融会贯通在对时势的观察分析中,对事理的辨识判定中,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学术主张。孟子称孔子为“时之圣人”,后世拜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当之无愧。 孔子全面学习,使之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了全能型的孔子。孔子办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子为政,有能力有决断,政绩斐然。孔子晚年游历各国,生命力旺盛,即使在凄风苦雨的生命暮年,他编《诗经》,修《春秋》。孔子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和壮举,但由平凡走向了伟大,由平常走向了永恒,这应归功于孔子的学习。 三、终身学习

绳子打结方法大全(图解)

绳子打结方法大全图解 半结 简 介:所有绳结的基本结。 用 途:防止滑动、或是在绳子未端绽开时可做为暂时防止继续脱线。缺点:当结打太 紧或弄湿时很难解开。

八字结 简介:打法简单、易记。 用途:可作为一条绳上的一个临时或简单中止,制动点。 特征:即使两端拉得很紧,依然可以轻松解开。 平结 用途:将同一条绳的两端绑在一起。适用于连结同样粗细、同样质材的绳索;但不适用在较粗、表面光滑的绳索上。 特征:缠绕方 法一旦发生错误,结果可能会变成个不完全的活结,用力一拉结目就会散开。其结目如果拉得太紧,就不太容易解开;不过如果双手握住绳头,朝两边用力一拉,就 可轻松解开。 秘诀:左搭右、右搭左。 双套结 简介:其它绳结的开头和结束之用。 用途:通常应用在两端施力均等的物品上,适用于水平拉力之下。 特征:具备极 高的安全性,不过,如果只在绳索的一端使力的话,双套结的结目可能会乱掉或松开。

三套结 简介:作用和双套结相同,但较为牢固。 用途:应用在垂直方向的拖力。 其它:又称为转动结( Rolling Hitch),马格纳斯结 ( Magnus Hitch ) ,拉绳结 ( Taut-line Hitch),止索结 ( Stopper Hitch ) 。 渔人结 简介:此结十分容易打,但很难拆开。故应尽量避免用在一些质地好的绳上,也不好用在会扯得很紧的绳上,因扯紧后,很难解开。 用途:将两条绳绳连接一起,通常是硬和软的两条绳。 普鲁士结 营 钉结 简介:可让你将结位在绳上随时上下移动。

用途:用在各种斜拉绳的收尾。 特征:可随时调较绳的松紧度。 缩绳结 用途:将长绳收短,以免要因太长而要剪短,也可用此法加强绳上容易磨损部份的保护。特征:如绳太松,则此结很容易松散而失去作用。 接绳结 用途:将两条绳按在一起。 特征:容易解开。 拉 柴结/系 木结 简介:拥有一个可随意调整的圈。 用途:绑紧及拖拉木材之类的物品。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牵连速度问题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牵连速度问题 (1)概念:三种速度(以船渡河为例) 动点—运动的质点(船); 动系—运动的参考系(水); 静系—静止的参考系(河岸)。. (2)三种速度 ①相对速度—动点对动系的速度(船对水的速度); ②牵连速度—动系对静系的速度(水对岸的速度); ③实际速度—动点对静系的速度(船对岸的速度)。 (3)速度矢量运算公式:水对岸船对水船对岸v v v +=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题 [例1]河宽以d 表示,船的划行速度以v 1表示,水流的速度设为v2,求(1)渡河的最短时间;(2)最小位移。 (1)最短时间:船头指向正对岸时,渡河所用时间为最短。最短时间为:1v d t =; (2)最小位移 分为两种情况:①当v 1>v2时,且满 足1 2cos v v =θ,渡河位移最小为d ; ②当v 1<v2时,最小位移为d v v d s ?== 12cos θ。 [例2]一根长为L 的杆OA ,O 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A ,靠在一个质量为M ,高为h 的物块上,如图所示,若物块与地面摩擦不计,试求当物块以速度v 向右运动时,小球A 的线速度v A (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解:选取方块上与棒接触点B 为动点,棒为动系,轴O 为静系。 v 1——动点B 对动系的速度(B 点相对棒的速度) v 2—动系对静系的速度(棒对轴O 转动的线速度) v —动点对静系的速度(B 点对轴O 的速度) 由速度矢量分解图得:v 2=v sin θ. 设此时OB 长度为a ,则a =h /sin θ 令棒绕O 点转动角速度为ω,则ω=v 2/a =v sin 2θ/h . 故A 的线速度v A =ωL =vL sin 2θ/h . 练习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由地面上的人以恒定的速度v 0向右匀速拉动,设人从地面上的平台开始向右行至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时物块的速度v. 2.如图所示,A 、B 两车通过细绳跨接在定滑轮两侧,并分别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若A 车以速度v 0向右匀速运动,当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时,B 车的速度是多少 、 3如图所示,均匀直杆上连着两个小球A 、B ,不计一切摩擦.当杆滑到如图位置时,B 球水平速度为v B ,加速度为a B ,杆与竖直夹角为α,求此时A 球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4.一轻绳通过无摩擦的定滑轮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m 1连接,另一端和套在竖直光滑杆上的物体m 2连接.已知定滑轮到杆的距离为3m.物体m 2由静止从AB 连线为水平位置开始下滑1 m 时,m 1、m 2恰受力平衡如图所示.若此时m 1的速度为v 1,则m 2的速度为多大..

给绳子打结的方法

给绳子打结的方法(一) 《The Century Guide To Knots》一书的开头中写道:“记太多的结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记住四或五个,比如称人结、接绳结、双套结、八字结等,就足以应付各种状况了”。的确,除了研究绳结的学者之外,我们实在没有记住几百、几千种绳结的必要性。即使记住了,在野外实际能派上用场的顶多也只有十几种。就实用性来说,与其浪费时间去记很多绳结,不如学习如何将一个绳结彻底活用。所以,今后想要精通结绳的人,应舍弃“广而浅”,选择“窄而深”的少而精主义,就是较明智的决择。 以下将就绳结中最基本的六种结法及其过用详加说明。相信只要善加活用所列举的绳结,即可应付任何状况。此外,要先从哪个结开始学起并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但希望大家能将基本结法及其变化当作是一整套的来学习。还有,特别重要的结都会附有照片及结绳顺序的插图,优先从这些结学起也可以。 动态图教你结绳 1. 2.

1. 2. 1.

1. 1. 1.

1. 节绳方法大全 1.单结及其变化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最简单的结就是单结。因为它的结很像一个人两手环着的样子,所以就要它称为交腕结(Over Hand),这日本称为止结, 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况相当多。这个结最单纯的使用法是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但也不要因为它的单纯而太小扯它。用它来作为绳栓、防止滑动,或是绳子末端绽线时可作为暂时的防止其继续脱线等,在意外的情况下使用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又如下页图片中所示,只要稍微加点技巧,就会产生种种变化。就这些变化而言不只是打结而已,还可以将绳子与绳相连接,也可以做成圈套,就用范围更是广泛。因此,再怎么说单结是所有绳结的基本结,若说创造性的绳结世界是由单结所开创的,那是一点也不为过。 1. 单结(Overhand Knot) 若想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单结是最简单的结,当绳子穿过滑轮成洞穴时,单结可发挥绳栓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拉握绳子时,单结可以用来防止滑动,而且它也可以用来作为当绳端绽线时,暂时地防止其继续脱线。 然而单结的缺点是,当结打太紧或弄湿时就很难解开。以这个结作为基本,还可以变化成结形较大的多重单结、圈套结之一的活索、将绳与绳连接的固定单结、作成一个固定圆圈的环结、以及在一条绳子上连续打好几个单结的连续单结等。 1、将绳端与绳子相交,穿过绳环; 2、打成一个结。 3、完成 2.多重单结(Multiple Overhand Knot)

绳子拉船的运动分解问题

绳子拉船问题的理解与求解 芜湖博韬教育査显国 绳子拉船问题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典型例子。很多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都感到非常困难,怎样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呢下面谈一谈这个问题的理解及求解此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绳子拉船问题的理解 1.绳子拉船问题 如图1所示,在水面上方h高的岸上,某人利用绕过定滑轮O的轻绳匀速地拉动水面上的一只小船,如果人拉动绳子的速度大小为V,则当绳子OA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小船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2.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对此问题,很多学生的常见错误是把拉动绳子的速率V沿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分解,如图2所示,因此错误地认为船沿水面运动的速度,就是绳子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即V船=Vcosθ(1) 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就是没有分清楚合运动与分运动,错误地认为与船相连的绳子沿收缩方向是合运动,小船的运动为它的分运动。实际上,绳子A端与船相连,它的实际运动与小船运动相同,也是水平向左,这才是合运动。 3.常规解法 如图1所示,当绳子拉着小船水平向左运动时,定滑轮右边的绳子运动有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沿绳子方向收缩;另一方面,绳子绕定滑轮O顺时针转动。因此,可将绳A端(或小船)水平向左的实际运动(合运动)分解成上述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如图3所示,而沿绳子收缩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人通过定滑轮拉动绳子的速度大小V,故小船运动的速度为 (2)

4.问题的理解 上述的求解结果学生普遍都感到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从小船运动的速度和拉动绳子的速度大小关系入手,由(2)式可知,小船运动的速度大于拉动绳子的速度,而(1)式则是小于拉动绳子的速度,因此只要证明小船运动的速度大于拉动绳子的速度,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将绳子拉动船的过程中,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设置两个特殊值来进行考虑,如图4所示,设在某时间t内,拉动船时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由300增大到450,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船前进的距离为 绳子收缩的长度为 由此可得S>L,故小船运动的速度必大于人拉动绳子的速度。这样一来,学生在理解此问题时就轻松多了,就会自动排斥错误的解法,从而认可和接收正确的解法。

斜坡的启示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2、能够对斜面坡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并发现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坡也叫斜面,斜面也是简单机械; 2、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3、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4、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3、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 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并通过实验发现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 教学准备: 测力计、小车、木板(三块长短不同的木板)、螺丝钉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认识斜面。 师:同学们好,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麻烦。瞧,(播放短片)工人师傅要把这些桶搬上车很费劲,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吗? 师: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斜搭一块木板就构成了一个斜坡,斜坡可以让搬运工作省力很多。我们把斜坡也叫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师:那用木板搭个斜坡就可以让我们省力吗?怎样来验证? 二、验证斜面省力。 师:我们用小车代表重物,那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

师:实验中要注意什么?搭建斜面提升小车又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出示温馨提示,生齐读。 师:现在请大家选择一块木板进行探究,实验时请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并将你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1中。 表1 学生分组实验。(各组的坡长板不一样,支撑高度各小组自定。) 师:哪一组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及发现? 学生汇报,师板书。 师:埃及的金字塔高176米,石块有的一块就有几吨重,当时没有先进的机械,你能猜想古埃及人是怎么建造金字塔的吗? 学生根据斜坡可以省力的知识,猜想金字塔是用斜面的原理建造的。 师:为什么我们使用同样的小车,但各组提升小车所用的力却不同,这是为什么么呢?可能和什么有关? 师:那斜坡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呢?谁来试着猜测一下。 三、探究坡度的大小与拉力的关系。 师:大家都认为坡度的大小是影响小车拉力大小的直接因素。可这只是我们目前的一种猜测,要想验证我们的猜测,还需通过什么来验证? 师:你们能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 师:怎样合理的使用材料?怎样设计实验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设计。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小组是如何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师:在你们的实验方案中哪些条件是要改变的,哪些条件是保持不变的? 生说,教师视频展示:1、改变木板长度。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 每一课教学内容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本课的设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认识斜面、研究斜面的规律,再到生活中各种斜面的应用,都是来自生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信息加工和科学概念建构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且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科学课并不是要教师讲得好,而是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证实事物的本质属性,让学生主动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点拨、引领、启发、组织,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发现,经历科学概念获得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实验探究前,学生往往是冲动的,“动手”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学生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下去,我前后两次花了大量时间组织学生研讨如何进行实验探究,动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做一个“理性”的科学研究者。整堂课的教学,通过这样的一个训练过程使学生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方法、活动注意事项等,这样才会高效率的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本课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视角新,内容广,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同时需要教师认真观

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善于取舍,不断反思,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应用斜面解决的问题高度经常是一定的,像建楼梯、修盘山公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搭建的斜面坡度更缓、更省力。因此我对教材后一个实验进行了修改,在研究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时,不是用同一块木板搭建高低不同的两个斜面来比较;而是用同一高度长短不同的两块木板搭建斜面来比较,这样更符合生活实际。 此外我感觉到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也是很大的。我校现在实现了班班通,可以说现在我们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方便快捷的。自从使用多媒体以后,我感觉到网络课件确实为课堂增添了新鲜血液。就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来讲,有的材料在现实中寻找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时很难讲清楚,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比一般教学手段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特征。它可以动态地演示事物之间的科学联系,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适合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因而它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消化和掌握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物理专题绳拉船模型的分析

绳拉船模型 目标:1、进一步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2、运动分解的原则:按效果分解; 3、绳拉船模型分析。 例1、如图所示,在河岸上利用定滑轮拉绳使小船靠岸,拉绳速度为v,当船头绳长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 时,船的速度是多少? 例2、如图所示,汽车沿水平路面以恒定速度v 前进,则当拉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被吊起的物体M 的速度为M v 为多大? 变式1、A 、B 两物体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放在水平面上,现物体A 以v 1的速度向右匀速 运动,当绳被拉成与水平面夹角分别是α、β时,如图 所示.物体B 的运动速度v B 为(绳始终有拉力)( ) A .v 1sinα/sinβ B .v 1cosα/sinβ C .v 1sinα/cosβ D .v 1cosα/cosβ 例3、如图所示,杆AB 的A 端靠在竖直墙上,B 端放在水平面上,此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且 B 端的滑动速度为 B v ,求A 端的滑动速度A v .

同步练习: 1.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用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当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B.绳子的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的重力 C.物体A的速率小于物体B的速率D.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2.如图所示,一根长直轻杆AB在墙角沿竖直墙和水平地面滑动,当AB杆和墙 的夹角为θ时,杆的A端沿墙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1,B端沿地面滑动的速度大 ,则v1、v2的关系是() 小为v A.v1=v2 B.v1=v2cosθC.v1=v2tanθD.v1=v1sinθ 3.如图所示,不计所有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斜面固定,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 且m1

一根绳子可以打几种结

结绳 手指舞动妙趣横生教你绳结基本技术[组图] 一、结绳的原则 结绳的原则是:结绳应秉持少而精主义,《The Century Guide To Knots》一书的开头中写道:“记太多的结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记住四或五个,比如称人结、接绳结、双套结、八字结等,就足以应付各种状况了”。的确,除了研究绳结的学者之外,我们实在没有记住几百、几千种绳结的必要性。即使记住了,在野外实际能派上用场的顶多也只有十几种。就实用性来说,与其浪费时间去记很多绳结,不如学习如何将一个绳结彻底活用。所以,今后想要精通结绳的人,应舍弃“广而浅”,选择“窄而深”的少而精主义,就是较明智的决择。 以下将就绳结中最基本的六种结法及其过用详加说明。相信只要善加活用所列举的绳结,即可应付任何状况。此外,要先从哪个结开始学起并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但希望大家能将基本结法及其变化当作是一整套的来学习。还有,特别重要的结都会附有照片及结绳顺序的插图,优先从这些结学起也可以。

1称人结 正统的打法:这是最基本的结法,打一个绳环后将它打结的方法,要了解称人结,此为最基本的结法。 在绳索的中间打一个绳环 将绳头穿过绳环的中间 绕过主绳 再次穿过绳环 将打结处拉紧便完成 二、单结及其变化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最简单的结就是单结。因为它的结很像一个人两手环着的样子,所以就要它称为交腕结(Over Hand),这里称为止结,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况相当多。这个结最单纯的使用法是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但也不要因为它的单纯而太小扯它。用它来作为绳栓、防止滑

动,或是绳子末端绽线时可作为暂时的防止其继续脱线等,在意外的情况下使用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又如下页图片中所示,只要稍微加点技巧,就会产生种种变化。就这些变化而言不只是打结而已,还可以将绳子与绳相连接,也可以做成圈套,就用范围更是广泛。因此,再怎么说单结是所有绳结的基本结,若说创造性的绳结世界是由单结所开创的,那是一点也不为过。 1.单结(Overhand Knot) 若想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单结是最简单的结,当绳子穿过滑轮成洞穴时,单结可发挥绳栓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拉握绳子时,单结可以用来防止滑动,而且它也可以用来作为当绳端绽线时,暂时地防止其继续脱线。然而单结的缺点是,当结打太紧或弄湿时就很难解开。以这个结作为基本,还可以变化成结形较大的多重单结、圈套结之一的活索、将绳与绳连接的固定单结、作成一个固定圆圈的环结、以及在一条绳子上连续打好几个单结的连续单结等。 1.将绳端与绳子相交,穿过绳环; 2.打成一个结。 3.完成

绳子拉船模型集锦

1.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环A 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 相连.由 于B 的质量较大,故在释放B 后,A 将沿杆上升,当A 环上升至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升速度v 1≠0,若这时B 的速度为v 2,则 ( ) A .v 2=v 1 B .v 2>v 1 C .v 2≠0 D .v 2=0 [答案] D [解析] 环上升过程其速度v 1可分解为两个分速度v ∥和v ⊥,如图所示,v ∥=v 2=v 1·cos θ,当θ=90°时,cos θ=0,v ∥=v 2=0. 2.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系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一根轻绳的两端,当A 物体以速度 v 向左运动时,系A ,B 的绳分别与水平方向成α、β角,此时B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 [答案] cos α cos βv 水平向右 [解析] 根据A ,B 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将两物体此时的速度v 和v B 分别分解为两个分 速度v 1(沿绳的分量)和v 2(垂直绳的分量)以及vB 1(沿绳的分量)和vB 2(垂直绳的分量),如图,由于两物体沿绳的速度分量相等,v 1=vB 1,v cos α=v B cos β. 则B 物体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其大小为v B =cos αcos β v

3.如图所示,点光源S到平面镜M的距离为d.光屏AB与平面镜的初始位置平行.当平面镜M绕垂直于纸面过中心O的转轴以ω的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过30°时,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线SO在光屏上的光斑P的即时速度大小为多大? [答案] 8ωd [解析] 当平面镜转过30°角时,反射光线转过60°角,反射光线转动的角速度为平面镜转动角速度的2倍,即为2ω.将P点速度沿OP方向和垂直于OP的方向进行分解,可得:v co s60°=2ω·OP=4ωd,所以v=8ωd. 4.如图6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 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 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绕过两个滑轮后挂上 重物 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图6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位置(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陆建云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能够就斜面坡度与用力大小的关系做出假设并探究可能的答案。 2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功能及作用;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并通过实验发现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难点:理解螺旋是斜面的变形。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实验用的小车、木板、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格、三角形纸(一条直角边相等,斜边涂上红色)螺丝钉几枚。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认识斜面。 1、图片引入:展现搬自行车上台阶和搬钢琴上车的情景。 2、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的事:把自行车搬上台阶,把钢琴搬上卡车,这都是很费力的事,你们有好的解决方法吗? 3、学生畅谈解决方法。(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 4、相机引入斜面: (1)谈话:我们同学都认为:利用斜坡就能将笨重的东西轻易地移到高处,是这样的吗?这一堂课我们就来研究“斜坡的启示” (2)请同学搭斜坡。 (3)讲解:斜坡其实就是一块平面,放置时一高一低。斜坡就是一种斜面。(画出示意图)(4)比较这两个同学搭的斜面有什么不同。(板书:斜面的角度有大有小) 二、演示实验——初步认识到斜面能省力 (1) 利用这样的斜面去搬运货物,能省力吗?下面就利用你们搭的斜面将小车从桌面移到斜面的顶端,看能否省力。 (2)学生感觉并说出:沿斜面拉动小车和直接提小车,哪种情况省力?教师提示要点:A 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手与斜面平行移动。B匀速提起小车,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手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的重量。 (3)学生测量出两种状况用力的大小。提示:测力计起始数据是否为零;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时,确保手、棉线、测力计、小车与斜面平行,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进行读数。(4)利用斜面搬运东西确实省力。同学们建议搭一个斜面来搬运自行车、钢琴,确实可行。(5)同学们看到这角度有大有小的斜面,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三、分组实验——探究斜面角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1、学生提问:是角度大的斜面省力,还是角度小的省力呢? 2、学生猜测: 3、谈话: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猜测正确与否,我们要怎么样?(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 测)那么,你们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看实验记录表讨论) 5、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 6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 7、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体会:我们设计了角度大小不同的斜面来拉小车,通过实验,从测得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斜面角度越小越省力) 三、联系实际,认识斜面变形。 1、谈话:有时候,仅仅有斜坡似乎并不够。 2、出示图片:一个小孩儿在山脚下很惊恐地看着高山:山这么高,我怎么上去呢? 提问:如果你是设计师,怎么来设计一条山路,让工人师傅根据你的设计来建筑,小孩就能

相关文档